第12章 西湖風波
關燈
小
中
大
随你們的便,隻要好聽就行。
” 那老者道:“公子,我們給你彈唱一曲柳永的望海潮如何?” 那公子的神情似乎有些異樣,愣了一愣,說道:“你說是柳、柳永的那首新詞?” 那老者陪笑道:“是。
公子,你若是不合意的話——”那公子不待他把話說完,便即說道:“柳永的詞,好,很好!就這一首吧,你彈。
” 柳永的詞當時最為流行,名聞中外,有個西夏官員出使宋國回來言道:“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可知他的詞流傳之廣。
“即使他是金人,知道有個柳永,也不稀奇。
”檀羽沖暗自想道。
那老者撫起三弦,小姑娘便即唱出柳永那首《望海潮》!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玑,戶盈羅绮,競豪奢。
重湖爹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
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将好景,歸去鳳池誇。
那公子閉目輕打節拍,如有所思。
小姑娘唱完了那首詞,他還沒有張開眼睛。
老者咳了一聲,說道:“獻拙了,不知可中公子之聽?” 那公子如夢初醒,方知鼓掌贊道:“好,好!三秋桂子,千裡荷花,把江南的美景、繁華,都寫得淋漓盡緻,怪不得,怪不得——” 小姑娘道:“怪不得什麼?” 那公子想了一想。
說道:“怪不得人人盡說江南好了。
” “人人盡說江南好”是韋莊《菩薩蠻》詞中的一句,他用一句出名的詞句來作答複,可知他也是讀過不少詩詞的。
但聽他語氣,看他神情,那老者和檀羽沖都可以猜得到,他原來想說的“下文”必定不是這樣。
那老者道:“這首詞是天下聞名的,說起來還有一個和它有關的故事呢。
” 那公子道:“是嗎?說來聽聽。
” 那老者道:“聽說柳永這首《望海潮》傳到金國,金國的皇帝讀了大為贊賞,因而也寫了一首詩,表達他對不貳的山川秀美、人物風流的傾慕。
金國的皇帝居然會寫漢詩,你想不到吧?” 那公子道:“這首詩你還記得嗎?” 那老者道:“我是聽人說的。
大概這首詩寫得不怎麼高明,所以并沒傳抄。
” 公子吟吟笑道:“你這可真是道聽途說了!” 老者道:“哦,根本沒有這回事嗎?” 公子道:“有是有的。
不過幾乎都給你說錯了。
第一,金主寫的這首詩,是因柳永的詞而激發起他的雄心壯志的,是自述抱負之作。
說他想往江南的秀麗山川,還勉強可以,什麼仰慕江南的人物風流等等,那就簡直是胡說一通了。
第二,他這首詩可稱絕妙好詩,李白杜甫恐怕都比不上他,怎能說他寫得不高明?”那小姑娘道:“真的嗎?我可不能相信!” 那少年道:“這首詩我倒還記得,你不信,我念給你聽。
”念道:混一車書四海同,江南豈有别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原來正如檀羽沖所料,這個貴公子模樣的少年,不但是金國的貴族。
他剛才想說的“下文”其實正是這個故事,隻因怕給别人起疑,故而沒說出來的。
但現在那老者先提起此事,對金國的皇帝又頗有“不敬”的話語,他就忍不住要說了。
他等待那老者的贊好,(他是出錢點唱的大爺,老者稍為懂得世故的話,一聽他念完這首詩,就該贊好的。
)不料老者竟一言不發。
那小姑娘卻忽地說道:“我不懂什麼詩詞歌賦,也不知道誰是李白杜甫,但依我看來,這首詩隻是混賬說話!” 老者喝道:“小丫頭,别亂說話!” 那少年變了面色,但一想自己是在宋國,倒也不便發作。
隻能冷冷說道:“别攔阻她,我倒想聽她的高見。
” 那小姑娘道:“金國的賊皇帝想來西湖耀武揚威,叫他來世也别想,他要是敢來欺侮咱們大家的話,别說立馬吳山,未過長江,恐怕他已是要葬身魚腹了。
” 那少年哼了一聲,小姑娘道:“我說得不對嗎?”那少年不敢暴露身份,當然也就不敢說這小姑娘長大宋的志氣,滅金國的威風乃是不對。
但這口氣咽不下,他看那小姑娘一眼,惡念陡生,斟了一杯酒,說道:“瞧不出你小小年紀,倒也知愛國,賞你一杯酒喝。
” 他把酒杯遞給那小姑娘,暗中已是運上内力,隻要那小姑娘—接,就要受内傷,但這内傷是過後方始發作的。
小姑娘道:“我不會喝酒。
”少年道:“喝一杯不礙事的,你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手臂一振,酒杯已是貼近那小姑娘的臉孔了。
看來那小姑娘仍然不肯喝的話,他就要強行灌酒。
老者一看不妙,忙道:“她真的一杯酒都不能喝的,我替她喝!” “當卿”一聲,酒杯掉落地上,碎成片片。
那老者接連退了三步,恍似風中之燭,搖搖欲墜。
檀羽沖再也忍耐不住,搶先上去喝道:“住手!” 少年哼了一聲道:“你想怎樣?” 檀羽沖道:“沒什麼,隻是想請公子别再難為這位小姑娘。
” 那少年道:“你是他的什麼人?” 檀羽沖道:“素不相識,我隻不過是個過路的客人。
” 那少年道:“你也太愛多管閑事了!”突然就向檀羽沖發出一掌。
這一掌是在十步距離之外發出,但這劈空掌力,己是把檀羽沖那張桌子震動起來,酒杯和飯碗碰撞乒乓乒乓響個不停。
檀羽沖隻當不知,合掌一揖,說道:“公子若嫌我多事,我在這廂陪禮了。
不過,這位小姑娘,我仍是希望公子你别要将她難為。
” 他輕描淡寫的一揖,絲毫不帶風聲,表面看來,比那少年的劈空拳差得遠了。
但他這一揖的内力卻是有如暗流洶湧,不但把劈掌力抵消、而且反震回去,掌力激動,發出更強的勁風,不過這股勁風是反卷回去的。
那少年雙掌在胸前一擋,但上衣還是給風吹得飄揚,露出了他貼身的背心。
背心上繡有一條金龍在海中鼓浪,空中卻有一頭大鵬,作勢撲向這條金龍。
檀羽沖呆了一呆。
原來這“大鵬鬥金龍”的圖案,正是檀家的“家徽”。
但也并不是檀家的每個人都可以穿這件繡有“家徽”的衣裳,必須是繼承爵位的主人才可以穿。
亦即說,穿這件衣裳的人,不是貝勒(親王)就是貝子(小王爺)。
那公子可不知道檀羽沖的身份,他見自己的内功比不過檀羽沖,登時就要拔劍。
不料他剛要拔劍,檀羽沖忽然就到了他的面前。
“公子何必動怒,有話好好的說。
請坐下來吧。
”檀羽沖伸出手來,在他肩頭上輕輕一按,說道。
這少年的武功殊非泛泛,他已經看見了檀羽沖神手向他按下,仍然閃避不開,不覺吓出一身冷汗。
要知肩上的琵琶骨對練武的人來說最關緊要,琵琶骨倘被捏碎,多好的武功也要變作廢人。
檀羽沖所按的部位,正是他的琵琶骨。
不過,值羽沖絲毫也沒用力,那少年一坐下來,他的手也松開了。
“奇怪”,這小子怎麼對我手下留情?料想他不會知道了我的身份吧?晤,對了,他雖然不知道我真正的身份,卻一下以為我是臨安的貴人,所以不敢做得太絕。
” 他那知道,檀羽沖不是不敢,而正是因為知道了他的身份,方始手下留情的。
倘若檀羽沖不是剛剛看見了他的家族徽記,早已把他的琵琶骨捏碎了。
檀羽沖淡淡說道:“我隻奉勸公子兩句,聽不聽随你。
到了人家的地方,就該尊重人家,切莫做惹人讨厭的惡客。
” 那公子心頭一凜:“聽這口氣,難道他竟已知道我的身份?”變了面色,說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檀羽沖道:“哦,我以為已經說得夠明白了,你還不懂嗎?” 突然改用金京的口音說道:“完顔亮想要立馬吳山第一峰是做不到的,我希望你隻是以普通遊客的身份來江南,你懂了吧?” “史大入”拍案喝道:“反了,反了,把他拿下。
”與他相鄰的兩張桌子,坐的都是軍官。
一個軍官奔向檀羽沖,給植羽沖揮袖一拂,撲通跌倒。
另一個軍官見識較高,早就看出檀羽沖武功不凡,喝道:“那酸秀才也不是好東西,一并拿下!”他一來想讨好那被酸秀才得罪過的“史大人”,二來又怕這酸秀才也會武功,沖上前去,立即重拳擊出,想把他一拳擊暈,然後抓他。
他練的是猛虎拳,這拳足有三百斤氣力。
” 那老者道:“公子,我們給你彈唱一曲柳永的望海潮如何?” 那公子的神情似乎有些異樣,愣了一愣,說道:“你說是柳、柳永的那首新詞?” 那老者陪笑道:“是。
公子,你若是不合意的話——”那公子不待他把話說完,便即說道:“柳永的詞,好,很好!就這一首吧,你彈。
” 柳永的詞當時最為流行,名聞中外,有個西夏官員出使宋國回來言道:“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可知他的詞流傳之廣。
“即使他是金人,知道有個柳永,也不稀奇。
”檀羽沖暗自想道。
那老者撫起三弦,小姑娘便即唱出柳永那首《望海潮》!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玑,戶盈羅绮,競豪奢。
重湖爹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
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将好景,歸去鳳池誇。
那公子閉目輕打節拍,如有所思。
小姑娘唱完了那首詞,他還沒有張開眼睛。
老者咳了一聲,說道:“獻拙了,不知可中公子之聽?” 那公子如夢初醒,方知鼓掌贊道:“好,好!三秋桂子,千裡荷花,把江南的美景、繁華,都寫得淋漓盡緻,怪不得,怪不得——” 小姑娘道:“怪不得什麼?” 那公子想了一想。
說道:“怪不得人人盡說江南好了。
” “人人盡說江南好”是韋莊《菩薩蠻》詞中的一句,他用一句出名的詞句來作答複,可知他也是讀過不少詩詞的。
但聽他語氣,看他神情,那老者和檀羽沖都可以猜得到,他原來想說的“下文”必定不是這樣。
那老者道:“這首詞是天下聞名的,說起來還有一個和它有關的故事呢。
” 那公子道:“是嗎?說來聽聽。
” 那老者道:“聽說柳永這首《望海潮》傳到金國,金國的皇帝讀了大為贊賞,因而也寫了一首詩,表達他對不貳的山川秀美、人物風流的傾慕。
金國的皇帝居然會寫漢詩,你想不到吧?” 那公子道:“這首詩你還記得嗎?” 那老者道:“我是聽人說的。
大概這首詩寫得不怎麼高明,所以并沒傳抄。
” 公子吟吟笑道:“你這可真是道聽途說了!” 老者道:“哦,根本沒有這回事嗎?” 公子道:“有是有的。
不過幾乎都給你說錯了。
第一,金主寫的這首詩,是因柳永的詞而激發起他的雄心壯志的,是自述抱負之作。
說他想往江南的秀麗山川,還勉強可以,什麼仰慕江南的人物風流等等,那就簡直是胡說一通了。
第二,他這首詩可稱絕妙好詩,李白杜甫恐怕都比不上他,怎能說他寫得不高明?”那小姑娘道:“真的嗎?我可不能相信!” 那少年道:“這首詩我倒還記得,你不信,我念給你聽。
”念道:混一車書四海同,江南豈有别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原來正如檀羽沖所料,這個貴公子模樣的少年,不但是金國的貴族。
他剛才想說的“下文”其實正是這個故事,隻因怕給别人起疑,故而沒說出來的。
但現在那老者先提起此事,對金國的皇帝又頗有“不敬”的話語,他就忍不住要說了。
他等待那老者的贊好,(他是出錢點唱的大爺,老者稍為懂得世故的話,一聽他念完這首詩,就該贊好的。
)不料老者竟一言不發。
那小姑娘卻忽地說道:“我不懂什麼詩詞歌賦,也不知道誰是李白杜甫,但依我看來,這首詩隻是混賬說話!” 老者喝道:“小丫頭,别亂說話!” 那少年變了面色,但一想自己是在宋國,倒也不便發作。
隻能冷冷說道:“别攔阻她,我倒想聽她的高見。
” 那小姑娘道:“金國的賊皇帝想來西湖耀武揚威,叫他來世也别想,他要是敢來欺侮咱們大家的話,别說立馬吳山,未過長江,恐怕他已是要葬身魚腹了。
” 那少年哼了一聲,小姑娘道:“我說得不對嗎?”那少年不敢暴露身份,當然也就不敢說這小姑娘長大宋的志氣,滅金國的威風乃是不對。
但這口氣咽不下,他看那小姑娘一眼,惡念陡生,斟了一杯酒,說道:“瞧不出你小小年紀,倒也知愛國,賞你一杯酒喝。
” 他把酒杯遞給那小姑娘,暗中已是運上内力,隻要那小姑娘—接,就要受内傷,但這内傷是過後方始發作的。
小姑娘道:“我不會喝酒。
”少年道:“喝一杯不礙事的,你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手臂一振,酒杯已是貼近那小姑娘的臉孔了。
看來那小姑娘仍然不肯喝的話,他就要強行灌酒。
老者一看不妙,忙道:“她真的一杯酒都不能喝的,我替她喝!” “當卿”一聲,酒杯掉落地上,碎成片片。
那老者接連退了三步,恍似風中之燭,搖搖欲墜。
檀羽沖再也忍耐不住,搶先上去喝道:“住手!” 少年哼了一聲道:“你想怎樣?” 檀羽沖道:“沒什麼,隻是想請公子别再難為這位小姑娘。
” 那少年道:“你是他的什麼人?” 檀羽沖道:“素不相識,我隻不過是個過路的客人。
” 那少年道:“你也太愛多管閑事了!”突然就向檀羽沖發出一掌。
這一掌是在十步距離之外發出,但這劈空掌力,己是把檀羽沖那張桌子震動起來,酒杯和飯碗碰撞乒乓乒乓響個不停。
檀羽沖隻當不知,合掌一揖,說道:“公子若嫌我多事,我在這廂陪禮了。
不過,這位小姑娘,我仍是希望公子你别要将她難為。
” 他輕描淡寫的一揖,絲毫不帶風聲,表面看來,比那少年的劈空拳差得遠了。
但他這一揖的内力卻是有如暗流洶湧,不但把劈掌力抵消、而且反震回去,掌力激動,發出更強的勁風,不過這股勁風是反卷回去的。
那少年雙掌在胸前一擋,但上衣還是給風吹得飄揚,露出了他貼身的背心。
背心上繡有一條金龍在海中鼓浪,空中卻有一頭大鵬,作勢撲向這條金龍。
檀羽沖呆了一呆。
原來這“大鵬鬥金龍”的圖案,正是檀家的“家徽”。
但也并不是檀家的每個人都可以穿這件繡有“家徽”的衣裳,必須是繼承爵位的主人才可以穿。
亦即說,穿這件衣裳的人,不是貝勒(親王)就是貝子(小王爺)。
那公子可不知道檀羽沖的身份,他見自己的内功比不過檀羽沖,登時就要拔劍。
不料他剛要拔劍,檀羽沖忽然就到了他的面前。
“公子何必動怒,有話好好的說。
請坐下來吧。
”檀羽沖伸出手來,在他肩頭上輕輕一按,說道。
這少年的武功殊非泛泛,他已經看見了檀羽沖神手向他按下,仍然閃避不開,不覺吓出一身冷汗。
要知肩上的琵琶骨對練武的人來說最關緊要,琵琶骨倘被捏碎,多好的武功也要變作廢人。
檀羽沖所按的部位,正是他的琵琶骨。
不過,值羽沖絲毫也沒用力,那少年一坐下來,他的手也松開了。
“奇怪”,這小子怎麼對我手下留情?料想他不會知道了我的身份吧?晤,對了,他雖然不知道我真正的身份,卻一下以為我是臨安的貴人,所以不敢做得太絕。
” 他那知道,檀羽沖不是不敢,而正是因為知道了他的身份,方始手下留情的。
倘若檀羽沖不是剛剛看見了他的家族徽記,早已把他的琵琶骨捏碎了。
檀羽沖淡淡說道:“我隻奉勸公子兩句,聽不聽随你。
到了人家的地方,就該尊重人家,切莫做惹人讨厭的惡客。
” 那公子心頭一凜:“聽這口氣,難道他竟已知道我的身份?”變了面色,說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檀羽沖道:“哦,我以為已經說得夠明白了,你還不懂嗎?” 突然改用金京的口音說道:“完顔亮想要立馬吳山第一峰是做不到的,我希望你隻是以普通遊客的身份來江南,你懂了吧?” “史大入”拍案喝道:“反了,反了,把他拿下。
”與他相鄰的兩張桌子,坐的都是軍官。
一個軍官奔向檀羽沖,給植羽沖揮袖一拂,撲通跌倒。
另一個軍官見識較高,早就看出檀羽沖武功不凡,喝道:“那酸秀才也不是好東西,一并拿下!”他一來想讨好那被酸秀才得罪過的“史大人”,二來又怕這酸秀才也會武功,沖上前去,立即重拳擊出,想把他一拳擊暈,然後抓他。
他練的是猛虎拳,這拳足有三百斤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