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真假奇人
關燈
小
中
大
無法了解這位偷窺者真正心意,但有兩點卻不難斷定:這家夥是道中人,同時不存好心。
聽說有酒喝,煙火叟當然不會反對,不過,他還是“端”了一下:“這個……唔……他好,艙面上站着總不是事,好在這船上隻你一個知道老夫是誰,不然……”言下頗有喝你幾杯,還是給你面子之意。
葛品揚全神注意船後,懶得理他。
入艙後,葛品揚遞出銀子,船家立即笑逐顔開地搬來一張矮方桌,兩人對桌盤膝而坐。
葛品揚有意選了面對船艄的這一邊,從船家的神色中可以看出,船艄那人,似與船家無關,大概也是一名搭客。
不一會,酒菜送來,煙火叟三杯下肚,好像怕葛品揚請了客會心有不甘似的,手捋灰髯,又擺起老來道:“唉唉,日子過得真快,記得老夫上次去天龍堡……” 葛品揚一面聽着,有一點心神不屬,他擔心船後那家夥突然來個冷襲,自己固然不在乎,這位煙火叟卻大是可慮。
他眉頭一皺,連忙接口道:“是的,老前輩上次去天龍堡,那時晚輩才不過七八歲光景,不過,那次老前輩所露的一手武功,卻實在令人欽佩。
” 煙火叟微微一楞,随即淡淡說道:“那也不算什麼。
” 水雲叟近十幾年有沒有去過天龍堡,煙火叟自是無法知道,至于有沒有“露”過什麼武功,更是隻有天知道。
葛品揚忍住笑,一本正經地說下去道:“那天,您老叫我們師兄弟三個,一個拿着一支龍鱗镖站在您老身後,一聲不響,分自三個不同角度向您打出,您老連頭都沒有回一下,手中竹筷一折為三,反腕一揮,三支龍鱗镖竟同時墜地……” 煙火史雙目中有吃驚之色一閃而過,神一定,立即冷笑道:“别說三支,嘿嘿,就是六支不也是一樣?” “是的,關于這個,家師事後也曾提到過,說您老不過是逗我們這些晚輩玩玩罷了,要認起真來的話……” “可惜你那兩個師兄今天不在。
” “是的,是的,真是太玄奇了,距離那麼近,而您老竟像背上長了眼睛似的,那麼從容,那麼迅速……” “武林中有幾個水雲叟?嘿!” 船艄後面輕輕一響,随即寂然,似是一件物體不由自主地那麼忽然抖動了一下,現在,葛品揚完全安心了。
聊着,聊着,轉眼半天過去,忽聽船家叫道:“客官們留神,船快靠岸啦!” 語音前了,船身一震,跟着是下錨的聲音。
碼頭緊接鎮尾,鎮名望江口,由于地處水陸要沖,商賈雲集,人煙相當稠密。
葛品揚上了岸,故意偏去路邊,整理他那隻由藥箱改裝成的書箱,同時以眼梢偷偷瞟向船上,不一會,一名面帶煞氣的中年漢子終于出現了。
葛品揚手腕一抖,故意将衣物傾翻一地,然後又俯身一件一件地收拾着。
煙火叟不耐煩地催促道:“怎麼弄的,老弟?” “馬上好,馬上好!” 葛品揚一面應答,一面現出手忙腳亂的樣子,容得那漢子自身後走過,這才直起腰來,向煙火叟漫不經意地問道:“附近這一帶有什麼成名人物沒有?” “問這個做什麼?” “随便問問而已。
” 煙火叟思索着搖搖頭道:“好像沒有。
” 葛品揚暗付:這就怪了,這厮既非五鳳幫鷹士,又不像白龍幫爪牙,那麼他是什麼來路? 忽聽煙火叟一拍額角,叫道:“有,有,老夫想起一個人來了!” 葛品揚忙問道:“誰?” 煙火叟皺眉道:“天衣秀士柳迎風。
不過此人成名在三十多年前,如今算起來年齡已在五十六十之間,這多年不聞音訊,是否仍在人間卻是問題。
” 葛品揚噢了一聲道:“晚輩也聽說過,就是那位精擅陣圖醫蔔之術,并以一身絕世輕功馳名天下的天衣秀士麼?” 煙火叟連連點頭道:“對,正是他!” 葛品揚想了一下道:“此人一生頗有俠名,連家師都曾不止一次提及,他住在這兒什麼地方?” 煙火叟手向西方一指道:“下去五十裡,黃梅。
” 葛品揚望了望天色道:“黃梅相傳為佛家聖地,不但有四祖大醫禅師得道道場,且有五祖大滿禅師傳衣缽與六祖之蓮花寺,以及梁、周兩代高僧之真身無數。
噢,對了,據說那地方酒也不錯,辰光還早,我們趕到黃梅落腳如何?” 煙火叟本因路遠而皺着眉峰,但想到有酒喝,卻又勉強同意道:“好,去就去吧。
” 說着,又闆起面孔道:“不過,為免驚世駭俗,可不許施展輕功,最好雇兩匹牲口代步。
” 葛品揚知道他是銀樣蠟槍頭,怕現形,于是隻得點頭道:“老前輩畢竟世故老到,這倒是的,我們這就去雇牲口吧!” 兩人雇了兩隻驢子,驢行差了一個小夥計男乘一驢跟在後面。
湖北的驢子确不含糊,日落時分,黃梅已然在望。
葛品揚一路上留神查察,那名可疑壯漢并沒有跟來,同時一路上也未再發現什麼可疑之處,心中暗道:那厮莫非礙于天衣秀士名頭,不敢冒昧出手,要等過了這段地面才采取行動麼?” 思付間,遠處忽然一和一搭地傳來一種九轉十八折、聽來令人任别扭的聲浪。
葛品揚不禁蹙額擡頭道:“不知哪家出了什麼事了?誰在哭得這般傷心?” 煙火叟下巴一擡道:“那邊,你沒有聽到?” 身後那名驢行小夥計忽然笑了起來,搶着說道:“錯啦,少爺,那是唱而不是哭呵!” 葛品揚不信道:“那是唱?” 小夥計傲然點頭道:“這正是敝地知名天下的黃梅調!少爺,您再細聽聽,包您愈聽愈有味。
我們這裡,人人都會哼兩句,尤其娘兒們……”說着,猛地一聲:“我為你……”嗓門兒拉開,随着遠處聲浪唱将起來。
葛品揚連忙搖手道:“好了,好了,小兄弟,算我求你吧。
” 煙火叟四下觀望,忽然指着東北角一座峰頭道:“那是什麼所在?那幢房子建得好奇怪?” 葛品揚循聲望去,見一座山峰緊挨城腳拔起,峰頂有所錐形寺院,形式頗為特異,有别于通常所見的,映着返照陽光,金輝閃耀,頗有一番出塵氣象。
葛品揚想了想,忽然轉身向那小夥計問道:“那是不是烏牙山?” “是的。
” “那上面的寺院是不是叫做靈峰院?” “是的。
” 煙火叟訝然道:“弟台來過?” 葛品揚搖搖頭道:“沒有,雖然沒有來過,但晚輩卻比來過還要清楚。
” 煙火叟不解道:“怎麼說?” 葛品揚笑了笑道:“這就叫做讀萬卷書如行萬裡路。
” 煙火叟遲疑地道:“嚴格說來,黃梅這地方,如非因了黃梅調,并不算什麼大地方,尤其這兒山水錯綜,一座小小山峰,峰上有座寺院,這情形随處可見。
你說書上可以讀到,豈非欺人之談?” 葛品揚笑道:“山不在高,有詩則名。
” “誰的詩?” “李白的。
” 煙火叟叫了起來道:“胡說,老夫别的不敢誇口,李白的詩卻讀得不少,幾曾見過有題在什麼烏牙山靈峰院的一首?” 葛品揚笑了笑,吟道:“‘夜宿烏牙山,舉手扪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就是這一首,如今也許還在,信不信由你。
” 煙火叟大聲道:“不信,不信,橫豎路不遠,我們看看去!” 那名小夥計忽然搖頭道:“去不得!” 煙火叟怒道:“為什麼?” 小夥計說道:“以前和尚住,誰都能去,但是,現在住的卻是一位柳大老爺。
這位柳大老爺好像名氣不小,有勢又有錢,他将寺院香火一手包下,幾乎成了私人莊院。
别的小的不知道,隻知道……” 葛品揚急急問道:“柳大老爺叫柳什麼你知道不知道?” 小夥計鎖眉苦思道:“弄不清楚,隻知道大家都喊他柳大老爺,隻有一次,聽隔壁趙大爹好像說叫什麼……衣……士……” “是不是天衣秀士?” “對,對,天衣秀士,對,對對對!” 煙火叟仰天大笑道:“要說是柳老兒……” 笑至半途,笑聲遽然收斂,大概是忽然想起自己是冒牌貨,吓吓江湖上一些後生小輩還可以,如果面對一代名手,難免聊到武功方面,自己拿什麼去應付?而且以天衣秀士之身份地位,與自己老主人水雲叟說不定有過交往,見面時若問起一些前情往事,馬腳豈不立即暴露? 葛品揚瞧透此老心思,怕他借故賴脫,連忙接口道:“要是柳大俠,您老當然更是非去拜會一下不可了,以太湖水雲叟身份,過天衣秀士之門而不入,不是會引起人家誤會麼?” 煙火叟一時無詞可借,隻好硬起頭皮說道:“可不是……” 不消盞茶工夫,已到峰下,葛品揚開銷了驢力,讓煙火叟走在前面,沿坡道向峰頂升登。
一座小小山峰,若是身手好的,十來個提縱也就足可登臨了,可是,煙火叟卻顯然辦不到,他為掩飾,故意四下指點着道:“瞧,這兒風景多好!” 葛品揚正容應和道:“是的,要是錯過倒真可惜。
” 煙火叟武功雖然不濟,但并非完全門外漢,普通三四流腳色的身手還是有的,所以,沒多久,也就到達峰頂。
“靈峰院”三字金匾,已然剝落不堪,橫匾下,院門旁,是兩尊頭頂摩得發亮的石獅子,中間是一道寬闊的石階。
這時,一名身着儒服的中年文士,正背手仰臉望着空中一陣回翔的鴿群出神。
聽到腳步聲,文士蓦地轉正臉來,膚色微黑的長方臉上,一對修目奕奕如電。
這名文士看上去不過四十上下,這時目不轉瞬地望着葛品揚和煙火叟走近,臉上一點表情也沒有,冷靜得出奇。
葛品揚知道:這位文士大概便是那位天衣秀士了。
煙火叟近前站定,注目捋髯,傲然冷笑道:“迎風老弟難道連老夫也認不出來了麼?” 文士一噢,旋即笑道:“您?呵呵,水雲老兒,是哪陣風吹來的?裡面坐,裡面坐,噢,這位老弟是” 煙火叟從腰間取下那支加強身份的旱煙筒,一面裝煙,一面淡淡說道:“故人門下藍公烈藍老兒的第三徒,偶于至德渡口相遇,要老夫帶他到這兒來,乃是慕老弟名頭……” 葛品揚向前走出一步,躬身施禮道:“晚輩葛品揚,參見柳老前輩。
” 天衣秀士注目颔首,輕“哦”着,沒有說什麼話;接着賓主入寺,由偏殿的回廊進入一間窗明幾淨的雲房。
這時,天色已暗,天衣秀士回身向門口站着的兩名家僮揮手,不一會,燈火點起,同時排上一桌酒席。
席間,天衣秀士除了敬酒讓菜外,很少說話,一派淳淳儒俠風度,這令煙火叟大放寬心,不過,他的吃相已比巢湖鎮上那次檢點多了。
不一會,餐畢,殘席撤去,天衣秀士又命家僮收拾了兩張禅床,喝了片刻茶,這才一聲“兩位安歇”,起身告辭而去。
葛品揚打量着天衣秀士遠去的身形,默忖着:這位天衣秀士神色沉郁,難道他是有着什麼心事不成? 他轉過臉來,本想問問煙火叟,以前天衣秀士是不是就這種樣子,但一接觸煙火叟的眼神之後,他忍住了。
他看得出來,煙火叟知道的并不比他多到哪裡去。
這間雲房,一明兩暗,與普通人家的廂房差不多,中間是客廳,兩頭是兩間僧室。
葛品揚悠然踱步,目光偶掃右首僧室,心頭不禁蓦然一動,于是,故作困倦态地伸了個懶腰,向煙火叟悠悠問道:“老前輩睡哪一間?” 煙火叟的“随便”兩字還沒有說完,他已向右首僧室中快步踱入。
進入
聽說有酒喝,煙火叟當然不會反對,不過,他還是“端”了一下:“這個……唔……他好,艙面上站着總不是事,好在這船上隻你一個知道老夫是誰,不然……”言下頗有喝你幾杯,還是給你面子之意。
葛品揚全神注意船後,懶得理他。
入艙後,葛品揚遞出銀子,船家立即笑逐顔開地搬來一張矮方桌,兩人對桌盤膝而坐。
葛品揚有意選了面對船艄的這一邊,從船家的神色中可以看出,船艄那人,似與船家無關,大概也是一名搭客。
不一會,酒菜送來,煙火叟三杯下肚,好像怕葛品揚請了客會心有不甘似的,手捋灰髯,又擺起老來道:“唉唉,日子過得真快,記得老夫上次去天龍堡……” 葛品揚一面聽着,有一點心神不屬,他擔心船後那家夥突然來個冷襲,自己固然不在乎,這位煙火叟卻大是可慮。
他眉頭一皺,連忙接口道:“是的,老前輩上次去天龍堡,那時晚輩才不過七八歲光景,不過,那次老前輩所露的一手武功,卻實在令人欽佩。
” 煙火叟微微一楞,随即淡淡說道:“那也不算什麼。
” 水雲叟近十幾年有沒有去過天龍堡,煙火叟自是無法知道,至于有沒有“露”過什麼武功,更是隻有天知道。
葛品揚忍住笑,一本正經地說下去道:“那天,您老叫我們師兄弟三個,一個拿着一支龍鱗镖站在您老身後,一聲不響,分自三個不同角度向您打出,您老連頭都沒有回一下,手中竹筷一折為三,反腕一揮,三支龍鱗镖竟同時墜地……” 煙火史雙目中有吃驚之色一閃而過,神一定,立即冷笑道:“别說三支,嘿嘿,就是六支不也是一樣?” “是的,關于這個,家師事後也曾提到過,說您老不過是逗我們這些晚輩玩玩罷了,要認起真來的話……” “可惜你那兩個師兄今天不在。
” “是的,是的,真是太玄奇了,距離那麼近,而您老竟像背上長了眼睛似的,那麼從容,那麼迅速……” “武林中有幾個水雲叟?嘿!” 船艄後面輕輕一響,随即寂然,似是一件物體不由自主地那麼忽然抖動了一下,現在,葛品揚完全安心了。
聊着,聊着,轉眼半天過去,忽聽船家叫道:“客官們留神,船快靠岸啦!” 語音前了,船身一震,跟着是下錨的聲音。
碼頭緊接鎮尾,鎮名望江口,由于地處水陸要沖,商賈雲集,人煙相當稠密。
葛品揚上了岸,故意偏去路邊,整理他那隻由藥箱改裝成的書箱,同時以眼梢偷偷瞟向船上,不一會,一名面帶煞氣的中年漢子終于出現了。
葛品揚手腕一抖,故意将衣物傾翻一地,然後又俯身一件一件地收拾着。
煙火叟不耐煩地催促道:“怎麼弄的,老弟?” “馬上好,馬上好!” 葛品揚一面應答,一面現出手忙腳亂的樣子,容得那漢子自身後走過,這才直起腰來,向煙火叟漫不經意地問道:“附近這一帶有什麼成名人物沒有?” “問這個做什麼?” “随便問問而已。
” 煙火叟思索着搖搖頭道:“好像沒有。
” 葛品揚暗付:這就怪了,這厮既非五鳳幫鷹士,又不像白龍幫爪牙,那麼他是什麼來路? 忽聽煙火叟一拍額角,叫道:“有,有,老夫想起一個人來了!” 葛品揚忙問道:“誰?” 煙火叟皺眉道:“天衣秀士柳迎風。
不過此人成名在三十多年前,如今算起來年齡已在五十六十之間,這多年不聞音訊,是否仍在人間卻是問題。
” 葛品揚噢了一聲道:“晚輩也聽說過,就是那位精擅陣圖醫蔔之術,并以一身絕世輕功馳名天下的天衣秀士麼?” 煙火叟連連點頭道:“對,正是他!” 葛品揚想了一下道:“此人一生頗有俠名,連家師都曾不止一次提及,他住在這兒什麼地方?” 煙火叟手向西方一指道:“下去五十裡,黃梅。
” 葛品揚望了望天色道:“黃梅相傳為佛家聖地,不但有四祖大醫禅師得道道場,且有五祖大滿禅師傳衣缽與六祖之蓮花寺,以及梁、周兩代高僧之真身無數。
噢,對了,據說那地方酒也不錯,辰光還早,我們趕到黃梅落腳如何?” 煙火叟本因路遠而皺着眉峰,但想到有酒喝,卻又勉強同意道:“好,去就去吧。
” 說着,又闆起面孔道:“不過,為免驚世駭俗,可不許施展輕功,最好雇兩匹牲口代步。
” 葛品揚知道他是銀樣蠟槍頭,怕現形,于是隻得點頭道:“老前輩畢竟世故老到,這倒是的,我們這就去雇牲口吧!” 兩人雇了兩隻驢子,驢行差了一個小夥計男乘一驢跟在後面。
湖北的驢子确不含糊,日落時分,黃梅已然在望。
葛品揚一路上留神查察,那名可疑壯漢并沒有跟來,同時一路上也未再發現什麼可疑之處,心中暗道:那厮莫非礙于天衣秀士名頭,不敢冒昧出手,要等過了這段地面才采取行動麼?” 思付間,遠處忽然一和一搭地傳來一種九轉十八折、聽來令人任别扭的聲浪。
葛品揚不禁蹙額擡頭道:“不知哪家出了什麼事了?誰在哭得這般傷心?” 煙火叟下巴一擡道:“那邊,你沒有聽到?” 身後那名驢行小夥計忽然笑了起來,搶着說道:“錯啦,少爺,那是唱而不是哭呵!” 葛品揚不信道:“那是唱?” 小夥計傲然點頭道:“這正是敝地知名天下的黃梅調!少爺,您再細聽聽,包您愈聽愈有味。
我們這裡,人人都會哼兩句,尤其娘兒們……”說着,猛地一聲:“我為你……”嗓門兒拉開,随着遠處聲浪唱将起來。
葛品揚連忙搖手道:“好了,好了,小兄弟,算我求你吧。
” 煙火叟四下觀望,忽然指着東北角一座峰頭道:“那是什麼所在?那幢房子建得好奇怪?” 葛品揚循聲望去,見一座山峰緊挨城腳拔起,峰頂有所錐形寺院,形式頗為特異,有别于通常所見的,映着返照陽光,金輝閃耀,頗有一番出塵氣象。
葛品揚想了想,忽然轉身向那小夥計問道:“那是不是烏牙山?” “是的。
” “那上面的寺院是不是叫做靈峰院?” “是的。
” 煙火叟訝然道:“弟台來過?” 葛品揚搖搖頭道:“沒有,雖然沒有來過,但晚輩卻比來過還要清楚。
” 煙火叟不解道:“怎麼說?” 葛品揚笑了笑道:“這就叫做讀萬卷書如行萬裡路。
” 煙火叟遲疑地道:“嚴格說來,黃梅這地方,如非因了黃梅調,并不算什麼大地方,尤其這兒山水錯綜,一座小小山峰,峰上有座寺院,這情形随處可見。
你說書上可以讀到,豈非欺人之談?” 葛品揚笑道:“山不在高,有詩則名。
” “誰的詩?” “李白的。
” 煙火叟叫了起來道:“胡說,老夫别的不敢誇口,李白的詩卻讀得不少,幾曾見過有題在什麼烏牙山靈峰院的一首?” 葛品揚笑了笑,吟道:“‘夜宿烏牙山,舉手扪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就是這一首,如今也許還在,信不信由你。
” 煙火叟大聲道:“不信,不信,橫豎路不遠,我們看看去!” 那名小夥計忽然搖頭道:“去不得!” 煙火叟怒道:“為什麼?” 小夥計說道:“以前和尚住,誰都能去,但是,現在住的卻是一位柳大老爺。
這位柳大老爺好像名氣不小,有勢又有錢,他将寺院香火一手包下,幾乎成了私人莊院。
别的小的不知道,隻知道……” 葛品揚急急問道:“柳大老爺叫柳什麼你知道不知道?” 小夥計鎖眉苦思道:“弄不清楚,隻知道大家都喊他柳大老爺,隻有一次,聽隔壁趙大爹好像說叫什麼……衣……士……” “是不是天衣秀士?” “對,對,天衣秀士,對,對對對!” 煙火叟仰天大笑道:“要說是柳老兒……” 笑至半途,笑聲遽然收斂,大概是忽然想起自己是冒牌貨,吓吓江湖上一些後生小輩還可以,如果面對一代名手,難免聊到武功方面,自己拿什麼去應付?而且以天衣秀士之身份地位,與自己老主人水雲叟說不定有過交往,見面時若問起一些前情往事,馬腳豈不立即暴露? 葛品揚瞧透此老心思,怕他借故賴脫,連忙接口道:“要是柳大俠,您老當然更是非去拜會一下不可了,以太湖水雲叟身份,過天衣秀士之門而不入,不是會引起人家誤會麼?” 煙火叟一時無詞可借,隻好硬起頭皮說道:“可不是……” 不消盞茶工夫,已到峰下,葛品揚開銷了驢力,讓煙火叟走在前面,沿坡道向峰頂升登。
一座小小山峰,若是身手好的,十來個提縱也就足可登臨了,可是,煙火叟卻顯然辦不到,他為掩飾,故意四下指點着道:“瞧,這兒風景多好!” 葛品揚正容應和道:“是的,要是錯過倒真可惜。
” 煙火叟武功雖然不濟,但并非完全門外漢,普通三四流腳色的身手還是有的,所以,沒多久,也就到達峰頂。
“靈峰院”三字金匾,已然剝落不堪,橫匾下,院門旁,是兩尊頭頂摩得發亮的石獅子,中間是一道寬闊的石階。
這時,一名身着儒服的中年文士,正背手仰臉望着空中一陣回翔的鴿群出神。
聽到腳步聲,文士蓦地轉正臉來,膚色微黑的長方臉上,一對修目奕奕如電。
這名文士看上去不過四十上下,這時目不轉瞬地望着葛品揚和煙火叟走近,臉上一點表情也沒有,冷靜得出奇。
葛品揚知道:這位文士大概便是那位天衣秀士了。
煙火叟近前站定,注目捋髯,傲然冷笑道:“迎風老弟難道連老夫也認不出來了麼?” 文士一噢,旋即笑道:“您?呵呵,水雲老兒,是哪陣風吹來的?裡面坐,裡面坐,噢,這位老弟是” 煙火叟從腰間取下那支加強身份的旱煙筒,一面裝煙,一面淡淡說道:“故人門下藍公烈藍老兒的第三徒,偶于至德渡口相遇,要老夫帶他到這兒來,乃是慕老弟名頭……” 葛品揚向前走出一步,躬身施禮道:“晚輩葛品揚,參見柳老前輩。
” 天衣秀士注目颔首,輕“哦”着,沒有說什麼話;接着賓主入寺,由偏殿的回廊進入一間窗明幾淨的雲房。
這時,天色已暗,天衣秀士回身向門口站着的兩名家僮揮手,不一會,燈火點起,同時排上一桌酒席。
席間,天衣秀士除了敬酒讓菜外,很少說話,一派淳淳儒俠風度,這令煙火叟大放寬心,不過,他的吃相已比巢湖鎮上那次檢點多了。
不一會,餐畢,殘席撤去,天衣秀士又命家僮收拾了兩張禅床,喝了片刻茶,這才一聲“兩位安歇”,起身告辭而去。
葛品揚打量着天衣秀士遠去的身形,默忖着:這位天衣秀士神色沉郁,難道他是有着什麼心事不成? 他轉過臉來,本想問問煙火叟,以前天衣秀士是不是就這種樣子,但一接觸煙火叟的眼神之後,他忍住了。
他看得出來,煙火叟知道的并不比他多到哪裡去。
這間雲房,一明兩暗,與普通人家的廂房差不多,中間是客廳,兩頭是兩間僧室。
葛品揚悠然踱步,目光偶掃右首僧室,心頭不禁蓦然一動,于是,故作困倦态地伸了個懶腰,向煙火叟悠悠問道:“老前輩睡哪一間?” 煙火叟的“随便”兩字還沒有說完,他已向右首僧室中快步踱入。
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