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真假奇人
關燈
小
中
大
二月底,葛品揚抵達黃山。
黃山以峰秀、藥奇、升人多而知名天下;峰什三十六,以天都、芙蓉、朱砂等三峰力渚峰之表,而天都又力三峰之冠,高達一千一百八十餘仞。
黃山錦延百裡,橫踞皖、浙、贛三省境内,然遊山者,則均從西麓皖省之焦村取道升登。
人山第一峰,即力天都峰。
黃山産藥,多在此峰;黃山派立派之所,也在此峰。
天都峰既高且險,一峰挺立,鳥道如線,一般采藥者,裹糧登攀,須夯旬日工夫,方可到達峰頂。
峰下有一古寺,名太德寺,相傳系唐代升僧瀾太德寂化之處,太德僧生寸,性極孤高,寸有名侍人杜荀鶴戲贈絕句雲:“隻恐為僧心不了,為僧心了方是僧”。
太德僧當時合掌應聲道:“如何方是僧心了?了得何心是了僧?”詩人驚歎,太德僧名,因此傳誦有唐一代。
過太德寺,複有許仙人詞。
許仙人,号宣平,祖籍歙縣,唐景雲中,隐黃山,不食煙火,日常負薪焦村以換酒,酒後冒拈一絕雲:“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借問家何處?穿雲入翠微!”詩人李白慕名往訪,結果徒勞而返,僅于山中索得茅棚一椽。
李白出山之次日,該茅棚即無故自焚。
後百餘年,至成通七年,有樵者見之于天都之巅,方知已隸籍紫府。
葛品揚由焦村入山,經太德寺,至許仙人詞時,是辰已之交,正拟繼續登峰之際,忽聞詞後傳出馬嘶之聲,循聲趕去察視,騎者一聲冷笑,揮鞭疾馳而去。
葛品揚楞然注視下,蓦然失聲驚呼道:“啊,是師妹!” 可是,就在他錯愕的瞬間,龍女已然不知去向了。
原來師妹也是為了要到黃山來?葛品揚納罕着:看樣子,她似從立石宮出來,她來白石先生這兒又是做什麼的呢? 這一點,隻要見了白石先生,是不難馬上得到解答的,于是他腳下一緊,忙向峰頂拔升。
峰頂,立石宮前,儒服儒巾,負手徘徊着的正是白石先生。
葛品揚一見白石先生,不容對方開口,便急急奔過去,向峰下遙遙一指,迫不及待地問道:“剛才從這兒下去的是我師妹麼?” 白石先生苦笑着點點頭道:“正是令師妹。
” 葛品揚緊接着又問道:“她這般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為了什麼事?” 白石先生又苦笑了一下道:“為了罵我。
” 葛品揚一呆道:“罵你罵你什麼?” 白石先生仰險道:“罵我不要臉!” 葛品揚駭然瞠目道:“怎,怎麼說?” 白石先生緩緩側目道:“正想問你呢!” 葛品揚茫然無以為對,白石先生說話時,全無不快之色,頓了頓,注視着,緩緩又接下去道:“她來時,我正好在這兒漫步,她一見面劈頭就是:‘白鳴天,你,你們這些掌門從到底要不要臉?’我呆得一呆,未及回話,她連珠炮似地又嚷道:‘那個老頭子我找不着,隻好來找你這個做堂兄的。
你倒說說看,憑她的人品、武功、家世哪一點輸了人家,天下男人多的是,她為什麼要跟别人搶?為什麼?你說!你不說,你就不要臉!不要臉,不要臉!’緊接着,一跺足又道:“别說了,說也無用,我知道你們,總而言之,不要臉就是啦,哼,我們走着瞧吧!’說至此處,返身就跑,自始至終,我連插句口的機會都沒有,你說我白鳴天這頓臭罵挨得冤枉不冤枉。
” 停了停,向前走出兩步,又走了回來,笑吟吟地說下去道:“我姓白的,是出了名的窮酸。
她罵,我并不生氣,隻是有點糊塗而已。
剛才,我還是一頭露水,而現在。
尤其是見了你老弟之後,唔,我窮酸總算忽然明白過來了,唔,大概是八九不離十了。
” 說着,止步向葛品揚微微一笑道:“老弟,是這樣的嗎?” 葛品揚起初也是又訝又驚,但當他想起淩波仙子白素華正是白石先生白鳴天遠房堂妹時,他明白過來了。
葛品揚滿臉通紅,呐呐說道:“該死,該死……” 誰該死呢?隻怕連他自己也回答不出。
白石先生了然地又笑了一下道:“那麼,我窮酸所猜測的,大概沒有錯了,而假如一切果真如我窮酸所料,我窮酸這頓無妄之災受的也很值得了。
” 葛品揚聽了,益發無地自容,白石先生生性明達無拘,再說下去,隻有使人更加難堪,于是,他連忙亂以他語道:“五鳳……五鳳幫那份檄書黃山接到沒有?” 白石先生淡淡一笑道:“會少得了麼?” 說着,忽然注目問道:“老弟今天來,難道就是為了這個不成?” 葛品揚點點頭道:“是的。
” 白石先生感動地歎道:“謝謝你,老弟,不過,黃山托天之幸,這一次大概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 葛品揚一哦擡頭道:“為什麼呢?” 白石先生正待說什麼時,忽然擡手向峰腰一指,笑道:“喏,保障在那裡,你看那是誰來了?” 葛品揚循指望去,十丈之外的山腰間,一名灰袍灰髯、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往峰頂走來,老人步履如雲,從容而迅速,霎眼已臨峰頂,葛品揚看清之下,不禁暗道一聲:原來是此老! 這位手托旱煙筒的灰髯老者,正是日前在巢湖地面一座鎮甸上,與他共過一餐的煙火叟。
葛品揚等對方站定,走上前去,躬身含笑道:“老前輩腳程好快,來了幾天了?” 白石先生一“嗯”,露出滿臉訝異之色,似乎沒有想到他們竟已認識。
老者旱煙筒一挑,向白石先生皺眉問道:“這位弟台何人門下,他向老夫這樣說話是什麼意思?他在什麼地方見過老夫,老夫怎麼一點印象也沒有?” 葛品揚心裡暗暗好笑,心想幾兩銀子也算不了一回什麼事,竟為這個闆起臉孔不認人,該多不夠意思? 白石先生匆匆答了句:“天龍門下。
” 旋即又轉向葛品揚蹙額道:“老弟,你怕是看錯人了吧?水雲老前輩來此已有半月之久,今天尚是首次下山,你說……” 葛品揚一啊,愕然道:“太湖水雲叟水雲老前輩?那麼那位煙火叟又是誰?面貌、衣著,甚至,甚至這支旱煙筒,怎,怎會這麼相像?” 白石先生也是一呆道:“有這等事?” 水雲叟忽然劃動着煙筒道:“好了,好了,老夫知道了。
” 白石先生轉過臉去道:“誰有如此牛膽?” 水雲叟搖搖頭,歎了口氣道:“是老夫一名家人,名叫陳煙火,幼時是老夫的書僮,算起來,跟随老夫先後差不多有五十年之久。
此人與老夫生相極為相似,家父也就是為了這一點,一時好奇,才将他收留下來,并傳他武功;可惜他福份淺薄,辜負了大好機緣,不僅性好誇大,天資也極愚拙,無論教他什麼,總是學不好。
後來,年紀大了,老夫隻好派他管家,誰知還是不行,老夫在時還像話,一旦老夫外出,他便冒充老夫身份,到處唬人,老夫先還盡力容忍,後來愈鬧愈不像樣,這才給了他一筆養老費用,打發他走路;不意他離開水雲莊後,仍然到處生事,遇着認識老夫的,他便以老夫自居,否則便自稱煙火叟。
由于他跟随老夫數十年,有關武林中的一切,所知極多,因此也就從來沒有被人識穿過,唉,真是作孽!” 葛品揚聽了,不禁啞然失笑,道:“這就怪不得了,敝師妹失陷巢湖,晚輩還責問他何以袖手不管呢,原來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晚輩算是錯怪他了。
” 說着,重新向水雲叟見過禮。
白石先生問道:“令師妹失陷巢湖是怎麼回事?” 葛品揚乃又将夜間巢湖的經過說了一遍。
白石先生點頭道:“你既有制服禍水三姬的能為,成就可算相當不錯了。
那麼,你就快趕去武當吧,這兒已用不着你,武當三老傷亡殆盡,謝塵道長功力亦未完全恢複,那邊虛薄得很,正須你去主持一下。
” 葛品揚驚然一驚,忖道:“果然不錯,我竟疏忽了這一點。
” 心中不安,當下便拟告辭下峰,白石先生又道:“這兒去武當,半月可達,進去坐坐再走也不遲呀。
” 葛品揚搓着手道:“不,還是先期趕到的好,這邊如接到丐幫傳書,務請代為轉去武當。
水雲老前輩有空請去天龍堡走走,晚輩失陪了。
” 說着,分别向水雲叟和白石先生長長一揖,飛身奔下峰來。
葛品揚走下天都峰,出焦村,直奔馬鞍山,當夜在馬鞍山露宿,但僅休息了二個更次,未待天明,便又向至德奔去。
第三天,于至德趁船渡江,剛上江船,頭擡處,竟發現那名煙火叟依在船艙門旁。
葛品揚為之一怔,由于他現在已回複了本來面目,他認識煙火叟,煙火叟卻不認識他。
對這位煙火叟,葛品揚毫無惡感,因為,要不是湊巧遇上此老,他将無法知道師妹已陷身巢湖白龍幫手中。
認真說來,他還得感謝對方哩。
葛品揚心中有此想法,一時忘情,竟走上去拱手道:“真巧,又遇上了,您老好!” 煙火叟一呆,跟着沉下臉來道:“閣下是誰?老夫沒有見過!” 葛品揚一“嗅”,連忙賠着笑臉掩飾道:“是的,是的,晚輩太冒失了,請水雲老前輩多多原諒。
” 煙火叟張大雙目道:“你居然知道老夫名諱?” 葛品揚又打了一拱,忍笑正容道:“您老去天龍堡也不是一次,晚輩哪有不識之理?” 煙火叟一怔道:“你是天龍門下?” 葛品揚俯下身子道:“晚輩葛品揚,正是天龍第三徒!” 煙火叟眨動着眼皮,戒備地道:“最近你在何處見到過老夫?” 葛品揚不假思索地接口道:“月前,在巢湖一個鎮甸上。
那時,晚輩在望月樓打尖用餐,您老眼一名郎中模樣的人物自樓下經過。
晚輩叫了您好幾聲,也不知您老有沒有聽到,卻隻見您老和那位郎中模樣的人二直走了過去……” 煙火叟放心了,輕輕一呼,點頭道:“聽到了,老夫最不喜人家在大街之上大呼小叫的,所以沒有理睬。
” 葛品揚暗暗笑罵道:見你的鬼! 當下口中仍應了一聲“是的”,正容問道:“那郎中是何許人,老前輩?” 煙火叟故意皺起眉頭作不屑狀,說道:“一個晚輩,丐幫河洛分舵的分舵主,千面幻丐,碰上這些慕名的晚輩真煩人,一定要拉老夫去孝敬……” 說着,居然深深歎了一口氣;葛品揚好氣又好笑,一時也不願拆穿,又換了個話題問道:“老前輩渡江準備去哪裡?” “你呢?” “武當。
” “哦,啊,這倒是巧得很。
” “怎麼呢?” “老夫也正是去武當。
” 葛品揚心想:好家夥,又想吃上啦,這一路要給你吃上還真可觀呢。
“前輩去武當有事嗎?” “你呢?” “晚輩曆練在外,順道去拜望謝塵道長而已。
” “老夫去武當可沒有這般輕松。
” “哦?” “最近的五鳳幫,也實在鬧得太不像話了,令師一點消息沒有,老夫可有點看不下去,尤其聽說謝塵受了傷……” 葛品揚為之忍俊不住,故作肅然起敬狀地“嗯”了一聲,正待再說下去時,眼角偶溜,心頭一動,倏而頓口,停了停,這才若無其事地道:“上岸還早,叫船家拿點酒菜去艙中喝喝吧。
” 原來這條江船很大,船上搭客約有五十餘名,葛品揚上船時已約略掃過一眼,因未發現可疑之處,始放心上前與煙火叟搭讪,不意話至中途,船艄艙篷後面,忽然悄沒聲息地探出一雙灼灼眼神。
那雙眼神一閃而沒,兇光畢露,葛品揚隐約覺察到,兇光中似還透着一絲喜悅,好像一個人突然聽到什麼喜訊一般。
葛品揚雖
黃山以峰秀、藥奇、升人多而知名天下;峰什三十六,以天都、芙蓉、朱砂等三峰力渚峰之表,而天都又力三峰之冠,高達一千一百八十餘仞。
黃山錦延百裡,橫踞皖、浙、贛三省境内,然遊山者,則均從西麓皖省之焦村取道升登。
人山第一峰,即力天都峰。
黃山産藥,多在此峰;黃山派立派之所,也在此峰。
天都峰既高且險,一峰挺立,鳥道如線,一般采藥者,裹糧登攀,須夯旬日工夫,方可到達峰頂。
峰下有一古寺,名太德寺,相傳系唐代升僧瀾太德寂化之處,太德僧生寸,性極孤高,寸有名侍人杜荀鶴戲贈絕句雲:“隻恐為僧心不了,為僧心了方是僧”。
太德僧當時合掌應聲道:“如何方是僧心了?了得何心是了僧?”詩人驚歎,太德僧名,因此傳誦有唐一代。
過太德寺,複有許仙人詞。
許仙人,号宣平,祖籍歙縣,唐景雲中,隐黃山,不食煙火,日常負薪焦村以換酒,酒後冒拈一絕雲:“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借問家何處?穿雲入翠微!”詩人李白慕名往訪,結果徒勞而返,僅于山中索得茅棚一椽。
李白出山之次日,該茅棚即無故自焚。
後百餘年,至成通七年,有樵者見之于天都之巅,方知已隸籍紫府。
葛品揚由焦村入山,經太德寺,至許仙人詞時,是辰已之交,正拟繼續登峰之際,忽聞詞後傳出馬嘶之聲,循聲趕去察視,騎者一聲冷笑,揮鞭疾馳而去。
葛品揚楞然注視下,蓦然失聲驚呼道:“啊,是師妹!” 可是,就在他錯愕的瞬間,龍女已然不知去向了。
原來師妹也是為了要到黃山來?葛品揚納罕着:看樣子,她似從立石宮出來,她來白石先生這兒又是做什麼的呢? 這一點,隻要見了白石先生,是不難馬上得到解答的,于是他腳下一緊,忙向峰頂拔升。
峰頂,立石宮前,儒服儒巾,負手徘徊着的正是白石先生。
葛品揚一見白石先生,不容對方開口,便急急奔過去,向峰下遙遙一指,迫不及待地問道:“剛才從這兒下去的是我師妹麼?” 白石先生苦笑着點點頭道:“正是令師妹。
” 葛品揚緊接着又問道:“她這般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為了什麼事?” 白石先生又苦笑了一下道:“為了罵我。
” 葛品揚一呆道:“罵你罵你什麼?” 白石先生仰險道:“罵我不要臉!” 葛品揚駭然瞠目道:“怎,怎麼說?” 白石先生緩緩側目道:“正想問你呢!” 葛品揚茫然無以為對,白石先生說話時,全無不快之色,頓了頓,注視着,緩緩又接下去道:“她來時,我正好在這兒漫步,她一見面劈頭就是:‘白鳴天,你,你們這些掌門從到底要不要臉?’我呆得一呆,未及回話,她連珠炮似地又嚷道:‘那個老頭子我找不着,隻好來找你這個做堂兄的。
你倒說說看,憑她的人品、武功、家世哪一點輸了人家,天下男人多的是,她為什麼要跟别人搶?為什麼?你說!你不說,你就不要臉!不要臉,不要臉!’緊接着,一跺足又道:“别說了,說也無用,我知道你們,總而言之,不要臉就是啦,哼,我們走着瞧吧!’說至此處,返身就跑,自始至終,我連插句口的機會都沒有,你說我白鳴天這頓臭罵挨得冤枉不冤枉。
” 停了停,向前走出兩步,又走了回來,笑吟吟地說下去道:“我姓白的,是出了名的窮酸。
她罵,我并不生氣,隻是有點糊塗而已。
剛才,我還是一頭露水,而現在。
尤其是見了你老弟之後,唔,我窮酸總算忽然明白過來了,唔,大概是八九不離十了。
” 說着,止步向葛品揚微微一笑道:“老弟,是這樣的嗎?” 葛品揚起初也是又訝又驚,但當他想起淩波仙子白素華正是白石先生白鳴天遠房堂妹時,他明白過來了。
葛品揚滿臉通紅,呐呐說道:“該死,該死……” 誰該死呢?隻怕連他自己也回答不出。
白石先生了然地又笑了一下道:“那麼,我窮酸所猜測的,大概沒有錯了,而假如一切果真如我窮酸所料,我窮酸這頓無妄之災受的也很值得了。
” 葛品揚聽了,益發無地自容,白石先生生性明達無拘,再說下去,隻有使人更加難堪,于是,他連忙亂以他語道:“五鳳……五鳳幫那份檄書黃山接到沒有?” 白石先生淡淡一笑道:“會少得了麼?” 說着,忽然注目問道:“老弟今天來,難道就是為了這個不成?” 葛品揚點點頭道:“是的。
” 白石先生感動地歎道:“謝謝你,老弟,不過,黃山托天之幸,這一次大概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 葛品揚一哦擡頭道:“為什麼呢?” 白石先生正待說什麼時,忽然擡手向峰腰一指,笑道:“喏,保障在那裡,你看那是誰來了?” 葛品揚循指望去,十丈之外的山腰間,一名灰袍灰髯、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往峰頂走來,老人步履如雲,從容而迅速,霎眼已臨峰頂,葛品揚看清之下,不禁暗道一聲:原來是此老! 這位手托旱煙筒的灰髯老者,正是日前在巢湖地面一座鎮甸上,與他共過一餐的煙火叟。
葛品揚等對方站定,走上前去,躬身含笑道:“老前輩腳程好快,來了幾天了?” 白石先生一“嗯”,露出滿臉訝異之色,似乎沒有想到他們竟已認識。
老者旱煙筒一挑,向白石先生皺眉問道:“這位弟台何人門下,他向老夫這樣說話是什麼意思?他在什麼地方見過老夫,老夫怎麼一點印象也沒有?” 葛品揚心裡暗暗好笑,心想幾兩銀子也算不了一回什麼事,竟為這個闆起臉孔不認人,該多不夠意思? 白石先生匆匆答了句:“天龍門下。
” 旋即又轉向葛品揚蹙額道:“老弟,你怕是看錯人了吧?水雲老前輩來此已有半月之久,今天尚是首次下山,你說……” 葛品揚一啊,愕然道:“太湖水雲叟水雲老前輩?那麼那位煙火叟又是誰?面貌、衣著,甚至,甚至這支旱煙筒,怎,怎會這麼相像?” 白石先生也是一呆道:“有這等事?” 水雲叟忽然劃動着煙筒道:“好了,好了,老夫知道了。
” 白石先生轉過臉去道:“誰有如此牛膽?” 水雲叟搖搖頭,歎了口氣道:“是老夫一名家人,名叫陳煙火,幼時是老夫的書僮,算起來,跟随老夫先後差不多有五十年之久。
此人與老夫生相極為相似,家父也就是為了這一點,一時好奇,才将他收留下來,并傳他武功;可惜他福份淺薄,辜負了大好機緣,不僅性好誇大,天資也極愚拙,無論教他什麼,總是學不好。
後來,年紀大了,老夫隻好派他管家,誰知還是不行,老夫在時還像話,一旦老夫外出,他便冒充老夫身份,到處唬人,老夫先還盡力容忍,後來愈鬧愈不像樣,這才給了他一筆養老費用,打發他走路;不意他離開水雲莊後,仍然到處生事,遇着認識老夫的,他便以老夫自居,否則便自稱煙火叟。
由于他跟随老夫數十年,有關武林中的一切,所知極多,因此也就從來沒有被人識穿過,唉,真是作孽!” 葛品揚聽了,不禁啞然失笑,道:“這就怪不得了,敝師妹失陷巢湖,晚輩還責問他何以袖手不管呢,原來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晚輩算是錯怪他了。
” 說着,重新向水雲叟見過禮。
白石先生問道:“令師妹失陷巢湖是怎麼回事?” 葛品揚乃又将夜間巢湖的經過說了一遍。
白石先生點頭道:“你既有制服禍水三姬的能為,成就可算相當不錯了。
那麼,你就快趕去武當吧,這兒已用不着你,武當三老傷亡殆盡,謝塵道長功力亦未完全恢複,那邊虛薄得很,正須你去主持一下。
” 葛品揚驚然一驚,忖道:“果然不錯,我竟疏忽了這一點。
” 心中不安,當下便拟告辭下峰,白石先生又道:“這兒去武當,半月可達,進去坐坐再走也不遲呀。
” 葛品揚搓着手道:“不,還是先期趕到的好,這邊如接到丐幫傳書,務請代為轉去武當。
水雲老前輩有空請去天龍堡走走,晚輩失陪了。
” 說着,分别向水雲叟和白石先生長長一揖,飛身奔下峰來。
葛品揚走下天都峰,出焦村,直奔馬鞍山,當夜在馬鞍山露宿,但僅休息了二個更次,未待天明,便又向至德奔去。
第三天,于至德趁船渡江,剛上江船,頭擡處,竟發現那名煙火叟依在船艙門旁。
葛品揚為之一怔,由于他現在已回複了本來面目,他認識煙火叟,煙火叟卻不認識他。
對這位煙火叟,葛品揚毫無惡感,因為,要不是湊巧遇上此老,他将無法知道師妹已陷身巢湖白龍幫手中。
認真說來,他還得感謝對方哩。
葛品揚心中有此想法,一時忘情,竟走上去拱手道:“真巧,又遇上了,您老好!” 煙火叟一呆,跟着沉下臉來道:“閣下是誰?老夫沒有見過!” 葛品揚一“嗅”,連忙賠着笑臉掩飾道:“是的,是的,晚輩太冒失了,請水雲老前輩多多原諒。
” 煙火叟張大雙目道:“你居然知道老夫名諱?” 葛品揚又打了一拱,忍笑正容道:“您老去天龍堡也不是一次,晚輩哪有不識之理?” 煙火叟一怔道:“你是天龍門下?” 葛品揚俯下身子道:“晚輩葛品揚,正是天龍第三徒!” 煙火叟眨動着眼皮,戒備地道:“最近你在何處見到過老夫?” 葛品揚不假思索地接口道:“月前,在巢湖一個鎮甸上。
那時,晚輩在望月樓打尖用餐,您老眼一名郎中模樣的人物自樓下經過。
晚輩叫了您好幾聲,也不知您老有沒有聽到,卻隻見您老和那位郎中模樣的人二直走了過去……” 煙火叟放心了,輕輕一呼,點頭道:“聽到了,老夫最不喜人家在大街之上大呼小叫的,所以沒有理睬。
” 葛品揚暗暗笑罵道:見你的鬼! 當下口中仍應了一聲“是的”,正容問道:“那郎中是何許人,老前輩?” 煙火叟故意皺起眉頭作不屑狀,說道:“一個晚輩,丐幫河洛分舵的分舵主,千面幻丐,碰上這些慕名的晚輩真煩人,一定要拉老夫去孝敬……” 說着,居然深深歎了一口氣;葛品揚好氣又好笑,一時也不願拆穿,又換了個話題問道:“老前輩渡江準備去哪裡?” “你呢?” “武當。
” “哦,啊,這倒是巧得很。
” “怎麼呢?” “老夫也正是去武當。
” 葛品揚心想:好家夥,又想吃上啦,這一路要給你吃上還真可觀呢。
“前輩去武當有事嗎?” “你呢?” “晚輩曆練在外,順道去拜望謝塵道長而已。
” “老夫去武當可沒有這般輕松。
” “哦?” “最近的五鳳幫,也實在鬧得太不像話了,令師一點消息沒有,老夫可有點看不下去,尤其聽說謝塵受了傷……” 葛品揚為之忍俊不住,故作肅然起敬狀地“嗯”了一聲,正待再說下去時,眼角偶溜,心頭一動,倏而頓口,停了停,這才若無其事地道:“上岸還早,叫船家拿點酒菜去艙中喝喝吧。
” 原來這條江船很大,船上搭客約有五十餘名,葛品揚上船時已約略掃過一眼,因未發現可疑之處,始放心上前與煙火叟搭讪,不意話至中途,船艄艙篷後面,忽然悄沒聲息地探出一雙灼灼眼神。
那雙眼神一閃而沒,兇光畢露,葛品揚隐約覺察到,兇光中似還透着一絲喜悅,好像一個人突然聽到什麼喜訊一般。
葛品揚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