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追尋太乙神鈎史
關燈
小
中
大
湖,也知道“人的名兒,樹的影兒”,混光棍,充好漢,揚名立萬,比什麼都重要。
大元镖局的镖旗叫人拔了,他們自覺臉上無光.因此哪兒也不去,躲在店房裡,跟些腳夫和拉大車的成天賭博,輸得幾幾乎隻剩下一條褲子。
這天見孫仲武回來,如獲至寶,但看到僅隻孫仲武一個,沒見安平镖局胡掌櫃,不由得心裡又嘀咕起來。
孫仲武卻是滿面春風,喜氣洋洋,要了東偏院一明一暗的套房,洗臉喝茶已畢,擡頭一看李、胡二人,朔風凜冽的天氣,各穿一件肮髒不堪的破夾襖,凍得瑟瑟發抖,不由心裡生氣,罵道:“你們倆小子,怎麼弄得這麼個鬼樣?” 胡老鴉哭喪着臉說:“咱們丢這麼大臉,還好意思出去啊!” 快腿李接口道:“躲在店裡幹着急,不把人急出病來!” 孫仲武一聽這話鋒,還有什麼不懂的,又好笑,又好氣,好在陶掌櫃留下丁富裕的銀兩,當即從櫃上取來寄放着的箱子,打開來取出一塊碎銀子,每人給了二兩。
孫仲武正言厲色囑咐道:“每人去買一套幹淨衣服,可不許再賭錢,也别弄成那個松像。
過幾天我要辦件成名露臉的大事,把咱們大元镖局的面子要回來,你們如果再混得像個要飯似的,給镖局子丢臉,可别怨我不客氣!” 二人一聽大喜,雖不知孫仲武如何辦成名露臉的大事,隻看他意氣飛揚,便也有了信心,喏喏連聲,上街各自買了新棉袍、細白布的小褂褡,打扮得煥然一新,進出店門,也就挺胸凸肚,滿不在乎的了。
這裡孫仲武叫店小二取來筆墨紙硯,提筆寫道: 世泉東翁台鑒:前奉台渝,趕奔長安敦請胡老掌櫃主持讨旗之事,不想行至龍駒寨打尖時,忽遇胡老镖頭手下丁四兄,蒙丁四兄指點,得識武林異人。
此老非别,乃九指神偷侯老俠是也。
弟蒙侯老俠大賜恩典,現有良策,諒可善罷幹休,讨回本局镖旗。
如果不能平和了結,弟亦決意與強敵周旋到底,當可取勝。
設或不幸,命喪老河口,弟為報東翁擡愛,伸張江湖正義,亦無怨言。
惟此僅最壞打算,諒不緻此,請陶兄寬懷可也。
如弟真有不測,陶兄不必與賣藝老兒交手,可迳奔安平镖局,與丁四兄面談一切,侯老俠必能拔相助,為弟報仇,為我大元镖局掙回面子也。
再者,如陶兄公事已了,速即返回,千萬,千萬。
餘言後叙,此請。
台安 小弟孫仲武上 孫仲武寫完信,又看了一遍才封好。
叫進快腿李來,給了五兩銀子盤川,命他星夜趕奔鐘祥,找着陶掌櫃,讨了回信,立即回來。
胡老鴉也有差使,孫仲武命他四下打聽賣藝的父女,到底住在何處,有了确實信息,回來報告,可不準胡亂惹事。
孫仲武自己步門不出,關起房門,細心琢磨侯老俠教他的那一招“鬼見愁”,以及化劍為鈎,纏脫對手兵刀之法。
這天正在屋裡比劃,胡老鴉推門進來,正好孫仲武右手往後一揚,手扣卡簧,太乙鈎甩出刀鋒,差點刺到胡老鴉臉上。
胡老鴉把臉都吓白了,一縮腦袋,咋舌道:“乖、乖、好家夥。
怪道二爺你滿口不在乎,那來這麼件邪魔外道的怪兵刃!” 孫仲武喝道:“少胡說!什麼‘邪魔外道’?” 這胡老鴉可真不懂眼色,又湊上去問道:“二爺,你安心要跟那妞兒打啊?” 孫仲武道:“不打又怎麼樣?” 胡老鴉笑道:“以我可舍不得,大家都誇那妞兒長得俊,再說,二爺你還摸了人家一把呢,可真過瘾啊!” 話未說完,孫仲武一巴掌把胡老鴉打了一個跟頭,罵道:“你這小于敢是讨打?胡言亂語,可恨極了。
” 胡老鴉從來沒見孫仲武發過這麼大的脾氣,摸摸腦袋,哭喪着臉退了出去。
孫仲武猶自餘恨不歇,過後想想,為什麼大發脾氣,自己都有些莫名其妙。
轉眼到了第十天,這時快腿李已從鐘祥趕回,說陶掌櫃的看了信非常高興,那邊事情一了,馬上趕回來,要孫仲武千萬謹慎應付,總以圓了面子,彼此不傷和氣為上策。
有了掌櫃這番交代,孫仲武覺得事情好辦得多,就是讓镖局子稍稍受些委屈,将來陶世泉也不好怎麼說閑話。
從吃了早飯,孫仲武就派出胡、李二人,輪番去打聽,等賣藝父女拉開場子,立即便來回報。
直到午後,胡老鴉喘着大氣跑回來說:“可真不得了,人山人海,簡直擠都擠不動。
” 孫仲武心裡萬分緊張,躍躍欲試,但表面上裝得安閑自在,叫店裡備下一匹高頭大馬,自己換了一件棗兒紅摹本緞的皮袍,玄色馬褂,将“太乙神鈎”藏在皮袍裡面,頭戴一頂三塊瓦的獺皮帽,腳下緞鞋绫絨,這一打扮出來,胡老鴉噴噴贊道:“唷,唷,孫二爺,京裡王公大臣家的少爺,都叫你蓋過去了。
” 孫仲武微微一笑,出了店門,認镫上馬,緩緩行去。
快腿李、胡老鴉一前一後簇擁着,就像聽差伺候大家少爺出門一樣。
不一會到了那賣藝的地方,真是人山人海,各種賣吃食、賣雜貨的,也都像趕集似的,圍在一起,因為聽說大元镖局來讨镖旗,必有一場厮殺,再聽說少年镖客要與漂亮妞兒比試,更得趕這場熱鬧。
這些觀衆之中,認得孫仲武的自然不少,一看他跨馬而來,風采不俗,不由得鼓起掌來,先聲奪人,孫仲武甚覺得意,在馬上連連抱拳揚手,作為答禮。
片刻間,已來至場子邊,下馬進内一看,隻見場中插一面三角形的旗,藍緞紅縛,當中用金線繡出一隻金絲猿,猿掌捧一壽桃,桃子中間黑絲線繡出一個“陶”字,正是大元镖局的镖旗。
這時賣藝的父女倆正在對練一套掌法,一見孫仲武,立即收勢站住,姑娘退到一旁,老者抱拳微笑道:“足下倒是信人,陶掌櫃怎麼未見駕臨?” 孫仲武回禮答道:“敝東官差在身,不能親自前來領教,再說些許小事,不才我來料理,也就夠了。
” 老者一聽,臉上微微變色,姑娘原本搭拉着眼皮,不願看他,這時也瞪了他一眼。
說真的,孫仲武也實在太藐視别人了。
老者似乎涵養甚深,稍一停頓,便哈哈一陣笑。
笑過一陣,指着孫仲武對觀衆道:“列位客官,看這位镖頭,真是風流子弟模樣。
不過,誰家沒有少婦小女,要都像這位镖頭那樣,風俗可就大壞了。
” 孫仲武一聽這話不妙,這老頭不但語帶譏嘲,而且挑撥是非,如果觀衆受了他的鼓動,對自己可大大的不利。
因而趕緊接口道:“這位老俠,可真是血門噴人.動手過招,難免傷犯,這本是武林中不足這奇之事。
若說姑娘果是千金貴體。
原該養在深閨,不當抛頭露面。
” 觀衆,一聽這話,針鋒相對,齊聲叫好,姑娘卻又似嗔非嗔地瞄了孫仲武一眼,有那促狹的看得有趣,撮口吹起一聲口嘯,頓時笑聲四起。
這一下,不要說姑娘臉上挂不住,老者也不免悻悻,高聲說道:“足下好張利口,這不是來陪禮,是來打架的了?” 孫仲武道:“我此來一不是陪禮,二不是打架。
” 老者接着問道:“然則你來則甚?” 孫仲武手一指道:“我來要我南鄭大元镖局的镖旗。
” 老者夷然一屑的說:“恐怕不那麼容易吧!” 孫仲武道:“不那麼容易也在意料之中,你且劃下道來,再說我的。
” 這時觀衆又鼓噪着叫道:“讓這镖頭跟姑娘比劃比劃,看看誰行!” 老者作了一個羅圈揖,笑道:“果然老朽我手下不行,自然要讓小女接着來。
” 觀衆又紛紛叫道:“那麼就快動手!” 孫仲武揚手高聲道:“慢來,慢來,我先讓這位老俠看樣東西,再來動手也不遲!” 這一下賣藝的父女連上千觀衆,都不知道孫仲武要出什麼花樣,一齊眼睜睜盯着他身上。
孫仲武慢條斯理的解開衣鈕,伸手掏出“太乙神鈎”,高擎手中問老者道:“可識它的主人?” 這老者一看之下,面現驚愕之色,用手背試了一下眼睛,上前兩步,急急問道:“足下從何處得此利器?” 孫仲武微笑道:“自然有人。
” 老者緊接着追問道:“何人?” 孫仲武稍一沉吟,又問道:“老俠識得它的主人?” 老者把花白的腦袋,重重點了兩下,孫仲武使用食指微激一鈎,做了個“九”字的手勢。
這老者立刻把臉上的顔色放和藹了,高聲笑道:“這真是笑活,大水沖倒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說着抱拳四處打恭說道:“有勞各位,這場熱鬧看不成了。
各位請回吧!” 觀衆一看這情形,怏快而散,有些人嘴裡叽哩咕噜地罵着。
老者說了聲:“老弟慢走!”便忙忙的跟他女兒去收拾家夥,把個孫仲武倒一時弄得不知該幹什麼才好。
那胡老鴉跟快腿李從人潮裡擠到孫仲武面前,問道:“二爺成了吧?咱們把镖旗帶回去。
” 孫仲武一擺手道:“現在還不行,大概是成了。
你們先帶馬回去,等我回去再說。
” 胡、李二人聞言自去,一刹時人潮散盡,老者走過來說:“老弟貴姓是孫?” 孫仲武答道:“不敢,還沒有請教老人家貴姓?” 老者低聲答道:“你聽說過‘北鞭’嶽胄沒有?那就是我。
” 孫仲武一聽,“啊”一聲,說道:“原來是滄州嶽老俠,真是失敬了。
” 嶽胄又問:“令師是哪一位?” 孫仲武答道:“家師衡州楊。
” 嶽胄笑道:“原來是圭白老兄的高足,那更不是外人了,三十年以前,我跟你師父一起走镖好幾年,真是親如手足。
”說着招呼姑娘道:“那是我小女婉貞。
婉兒,過來,叫孫二哥。
” 姑娘似乎餘恨未歇,而又父命難違,走過來叫了一聲:“孫二哥。
”也不過隻見嘴唇動了一下。
孫仲武倒是臉上讪讪的,趕緊作了個揖,陪笑道:“那天冒犯姑娘,我這兒陪禮。
” 姑娘鼻翅兒一掀,似乎哼了一聲,轉過身去不理他。
嶽胄笑道:“這孩子!” 姑娘垂着眼,放大聲音道:“該走了吧!” 孫仲武擡眼一看,空場上停着一轉大車,一個大漢正在把刀槍什物連同大元镖局的镖旗搬上車去,都快停當了。
嶽胄說道:“請!”先自上了車,随後姑娘和孫仲武也都上車,大漢跨轅駕着走了。
在辘辘車聲中,孫仲武心裡也是七上八上。
他本意以鈎換旗能夠辦到最好,否則就拼一陣,好歹也見個真章,萬沒有想到這樣拖泥帶水的結果。
再又想到“北鞭”嶽胄與“南鞭”張月如齊名,曾聽師父提過一次,說他家道富有,在家納福,久已不問外事,何以父女倆抛頭露面,在外賣藝?即使家道中落,就是開場授徒,也比走江湖強得多,這也是怪事。
最後就想到婉貞姑娘,不免擡眼偷看。
哪知姑娘也正在谕觑他,目光碰個正着,姑娘趕忙低下頭去;孫仲武見她眉宇間隐含怨楚,而且腰肢、胸前、眉邊、鬃角,看來都不似未出閣的閨女,那麼她的夫家又在何處? 正在胡思亂想,猛覺身子一歪,大車已停在一株大松樹下。
嶽胄指着竹籬内,一所小小瓦房說:“請下來吧,這是借住朋友的一所房子。
” 進門以後。
姑娘自往内室,嶽胄陪孫仲武說話,先叙些舊話,慢慢提到正題。
孫仲武把龍駒寨幸遇侯陵的經過,原原本木細說一遍,嶽胄聽得非常仔細。
等孫仲武說完,嶽胄說道:“镖旗之事,老弟不必再擺在心上,好歹我總叫老弟有面子就是。
桉說,以侯老俠帥名聲,隻要一提,我嶽胄能真個留下侯老俠的兵刃不成?不過,我可是有件大事,非侯老陵幫忙不可,所以改天等令東陶掌櫃的回來,我親自把镖旗送去,那時請老弟将‘太乙神鈎’暫時給我。
我說句話,老弟别動氣,似此利器。
老弟帶在身上,幹太重,還不如由我保管,一月之後,我親自到長安安平镖局,送還侯老俠。
老弟看,可使得使不得?” 這番話在情理上都十分站得住,孫仲武自然無話可說。
不過說他保管“太乙神鈎”幹系甚重,似隐然說他功夫尚淺,身懷利器,難保不為人所力奪,這卻有些輕視,因而微帶不悅。
孫仲武哪知道,武林之中以兵刃為信物,事非等閑,授受之間,非友即敵,嶽胄今天賣了侯老俠的帳,将來親自送還兵刃,侯老俠自然也要賣嶽胄的帳,這一來嶽胄若有所求,說話就方便得多。
正事業已說妥,嶽胄說聲:“請寬坐。
”自到内室去轉了一轉,不一會姑娘出來安排桌椅,搬上酒肴,也不避客,朝一處坐了。
孫仲武心知道必是嶽胄已向姑娘說明經過,嶽胄無意間得有結交侯老俠的機會,對他父女要辦之事,大有益處,故而姑娘亦自消了怒氣,對他另眼相看了。
飯罷又說了些閑話,孫仲武告辭回店。
隔了兩天,陶世泉打鐘祥回到老河口,“北鞭”嶽胄,叫了一班吹鼓手,吹吹打打,把那面“金猿獻壽桃”的镖旗,送到客店,一挂三丈餘長的百子鞭炮,足足放了頓飯時分,引得路人,齊集圍觀。
陶世泉帶着孫仲武、胡老鴉、快腿李、還有其他镖局裡的人,滿面笑容,迎在門口,把“北鞭”嶽胄接了進去,盛宴款待。
也有老河口與大元镖局有往來的商号,備了表禮,前來道賀,喜氣洋洋,好不熱鬧。
第二天陶世泉又去回拜嶽胄,彼此談得極為投機。
當下約好,一月之後在長安安平镖局,再作聚會,因陶世泉亦要去拜謝“九指神偷”侯老俠,順便探望盟兄胡勝魁,一舉數得。
陶世泉因這趟嶽胄對大元镖局,捧足面子,江湖上傳言出去,大元镖局的名聲越發響亮,而得以結交成名的大俠,那是快事,飲水思源,自然把侯老俠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
不過,這一切都打孫仲武身上而來,論功行賞,又把孫仲武擢升為副總镖頭。
孫仲武回想十天以前在龍駒寨窮途末路的凄慘之狀,真如夢境一般,更其想到婉貞姑娘那副容顔體态,益覺心醉,以緻後文生出多少事故,暫且擱下,容作者先騰出工夫送藝兒到一微人座下。
在廬氏縣興隆客棧,丁四的病情,經聖手神醫諸葛玉堂悉心凋治,不過三天工夫,就已脫離險境,到第六天上,飲食已經如常,隻是大病之後,身體虛弱,不耐長途跋涉。
諸葛玉堂便即留下兩張調理的方子,囑丁四按時服藥調養,又關照了飲食起居,應該當心的細節,給他留下三十兩銀子,在興隆客棧,安心養病。
隔一天一早,侯老俠等老小三人,起程往伏牛山而去。
藝兒這回與他爺爺共乘一匹駿馬,他已從侯爺爺那裡學得騎乘之法,這時控禦自如,十分高興。
一路馬不停蹄,盤旋而上,途中景色,因為地勢高寒,十分蒼涼,也都未觀賞。
中午找一避風之處,取出幹糧,飽餐一頓,繼續上路。
走不到一個時辰,藝兒忽覺臉上一點冰涼,伸手一摸,叫道:“爺爺,下雪了!” 果然,灰暗的天空,稀稀疏疏,飄起雪珠。
諸葛玉堂,雙褪微微一夾,那匹白馬,沖到前面,與侯老俠的健騾,并辔而行。
諸葛玉堂在馬上欠身道:“老前輩,看。
”說着,将手一指。
侯老俠也绉眉道:“可不是!咱們得加緊一點了。
我知道十裡外有座破廟,隻有那裡可以安頓一夜。
” 諸葛玉堂道:“老前輩說得是。
” 侯老俠一抖絲缰,坐下烏雲蓋雪潑刺刺放開了蹄往前馳奔,諸葛玉堂的白馬緊随在後。
但是還有一匹馱行李的騾子,卻遠落在後面。
這匹菊花青的騾子,腳程原本稍差,兼已馱負過重,所以落後也自難怪。
諸葛玉堂深怕後跟不上,迷了路途,隻好招呼侯老俠,放緩腳程,暫且等待。
侯老俠绉眉道:“這可是個累贅!” 諸葛玉堂道:“老前輩請暫停,我來使個手法。
” 說着,已自跳下馬來,拉住那頭菊花青,先把行李卸下來,暗運勁氣,替騾子全身上下,按摩了一遍。
這時掌片大的雪花,滿空飛舞,越來越密,藝兒卻是精神抖擻,在馬上腰肝挺得筆直,恨不得放開辔頭,大馳一陣。
忽然,藝兒高叫道:“侯爺爺,看這天氣,卻是讨厭!” 侯老俠回頭一看,一頭大狼,已悄悄掩至,暗紅色的眼睛之中,透露貪殘兇光。
這時侯老俠所騎那頭騾子,亦已看見狼影,吓得往後連退。
侯老俠身法極快,左手勒住絲缰,右手發掌搖擊,激起滿地薄薄的雪花和呢土,那頭大狼慘叫一聲,已自喪在侯老的掌風之下。
藝兒不識是狼,
大元镖局的镖旗叫人拔了,他們自覺臉上無光.因此哪兒也不去,躲在店房裡,跟些腳夫和拉大車的成天賭博,輸得幾幾乎隻剩下一條褲子。
這天見孫仲武回來,如獲至寶,但看到僅隻孫仲武一個,沒見安平镖局胡掌櫃,不由得心裡又嘀咕起來。
孫仲武卻是滿面春風,喜氣洋洋,要了東偏院一明一暗的套房,洗臉喝茶已畢,擡頭一看李、胡二人,朔風凜冽的天氣,各穿一件肮髒不堪的破夾襖,凍得瑟瑟發抖,不由心裡生氣,罵道:“你們倆小子,怎麼弄得這麼個鬼樣?” 胡老鴉哭喪着臉說:“咱們丢這麼大臉,還好意思出去啊!” 快腿李接口道:“躲在店裡幹着急,不把人急出病來!” 孫仲武一聽這話鋒,還有什麼不懂的,又好笑,又好氣,好在陶掌櫃留下丁富裕的銀兩,當即從櫃上取來寄放着的箱子,打開來取出一塊碎銀子,每人給了二兩。
孫仲武正言厲色囑咐道:“每人去買一套幹淨衣服,可不許再賭錢,也别弄成那個松像。
過幾天我要辦件成名露臉的大事,把咱們大元镖局的面子要回來,你們如果再混得像個要飯似的,給镖局子丢臉,可别怨我不客氣!” 二人一聽大喜,雖不知孫仲武如何辦成名露臉的大事,隻看他意氣飛揚,便也有了信心,喏喏連聲,上街各自買了新棉袍、細白布的小褂褡,打扮得煥然一新,進出店門,也就挺胸凸肚,滿不在乎的了。
這裡孫仲武叫店小二取來筆墨紙硯,提筆寫道: 世泉東翁台鑒:前奉台渝,趕奔長安敦請胡老掌櫃主持讨旗之事,不想行至龍駒寨打尖時,忽遇胡老镖頭手下丁四兄,蒙丁四兄指點,得識武林異人。
此老非别,乃九指神偷侯老俠是也。
弟蒙侯老俠大賜恩典,現有良策,諒可善罷幹休,讨回本局镖旗。
如果不能平和了結,弟亦決意與強敵周旋到底,當可取勝。
設或不幸,命喪老河口,弟為報東翁擡愛,伸張江湖正義,亦無怨言。
惟此僅最壞打算,諒不緻此,請陶兄寬懷可也。
如弟真有不測,陶兄不必與賣藝老兒交手,可迳奔安平镖局,與丁四兄面談一切,侯老俠必能拔相助,為弟報仇,為我大元镖局掙回面子也。
再者,如陶兄公事已了,速即返回,千萬,千萬。
餘言後叙,此請。
台安 小弟孫仲武上 孫仲武寫完信,又看了一遍才封好。
叫進快腿李來,給了五兩銀子盤川,命他星夜趕奔鐘祥,找着陶掌櫃,讨了回信,立即回來。
胡老鴉也有差使,孫仲武命他四下打聽賣藝的父女,到底住在何處,有了确實信息,回來報告,可不準胡亂惹事。
孫仲武自己步門不出,關起房門,細心琢磨侯老俠教他的那一招“鬼見愁”,以及化劍為鈎,纏脫對手兵刀之法。
這天正在屋裡比劃,胡老鴉推門進來,正好孫仲武右手往後一揚,手扣卡簧,太乙鈎甩出刀鋒,差點刺到胡老鴉臉上。
胡老鴉把臉都吓白了,一縮腦袋,咋舌道:“乖、乖、好家夥。
怪道二爺你滿口不在乎,那來這麼件邪魔外道的怪兵刃!” 孫仲武喝道:“少胡說!什麼‘邪魔外道’?” 這胡老鴉可真不懂眼色,又湊上去問道:“二爺,你安心要跟那妞兒打啊?” 孫仲武道:“不打又怎麼樣?” 胡老鴉笑道:“以我可舍不得,大家都誇那妞兒長得俊,再說,二爺你還摸了人家一把呢,可真過瘾啊!” 話未說完,孫仲武一巴掌把胡老鴉打了一個跟頭,罵道:“你這小于敢是讨打?胡言亂語,可恨極了。
” 胡老鴉從來沒見孫仲武發過這麼大的脾氣,摸摸腦袋,哭喪着臉退了出去。
孫仲武猶自餘恨不歇,過後想想,為什麼大發脾氣,自己都有些莫名其妙。
轉眼到了第十天,這時快腿李已從鐘祥趕回,說陶掌櫃的看了信非常高興,那邊事情一了,馬上趕回來,要孫仲武千萬謹慎應付,總以圓了面子,彼此不傷和氣為上策。
有了掌櫃這番交代,孫仲武覺得事情好辦得多,就是讓镖局子稍稍受些委屈,将來陶世泉也不好怎麼說閑話。
從吃了早飯,孫仲武就派出胡、李二人,輪番去打聽,等賣藝父女拉開場子,立即便來回報。
直到午後,胡老鴉喘着大氣跑回來說:“可真不得了,人山人海,簡直擠都擠不動。
” 孫仲武心裡萬分緊張,躍躍欲試,但表面上裝得安閑自在,叫店裡備下一匹高頭大馬,自己換了一件棗兒紅摹本緞的皮袍,玄色馬褂,将“太乙神鈎”藏在皮袍裡面,頭戴一頂三塊瓦的獺皮帽,腳下緞鞋绫絨,這一打扮出來,胡老鴉噴噴贊道:“唷,唷,孫二爺,京裡王公大臣家的少爺,都叫你蓋過去了。
” 孫仲武微微一笑,出了店門,認镫上馬,緩緩行去。
快腿李、胡老鴉一前一後簇擁着,就像聽差伺候大家少爺出門一樣。
不一會到了那賣藝的地方,真是人山人海,各種賣吃食、賣雜貨的,也都像趕集似的,圍在一起,因為聽說大元镖局來讨镖旗,必有一場厮殺,再聽說少年镖客要與漂亮妞兒比試,更得趕這場熱鬧。
這些觀衆之中,認得孫仲武的自然不少,一看他跨馬而來,風采不俗,不由得鼓起掌來,先聲奪人,孫仲武甚覺得意,在馬上連連抱拳揚手,作為答禮。
片刻間,已來至場子邊,下馬進内一看,隻見場中插一面三角形的旗,藍緞紅縛,當中用金線繡出一隻金絲猿,猿掌捧一壽桃,桃子中間黑絲線繡出一個“陶”字,正是大元镖局的镖旗。
這時賣藝的父女倆正在對練一套掌法,一見孫仲武,立即收勢站住,姑娘退到一旁,老者抱拳微笑道:“足下倒是信人,陶掌櫃怎麼未見駕臨?” 孫仲武回禮答道:“敝東官差在身,不能親自前來領教,再說些許小事,不才我來料理,也就夠了。
” 老者一聽,臉上微微變色,姑娘原本搭拉着眼皮,不願看他,這時也瞪了他一眼。
說真的,孫仲武也實在太藐視别人了。
老者似乎涵養甚深,稍一停頓,便哈哈一陣笑。
笑過一陣,指着孫仲武對觀衆道:“列位客官,看這位镖頭,真是風流子弟模樣。
不過,誰家沒有少婦小女,要都像這位镖頭那樣,風俗可就大壞了。
” 孫仲武一聽這話不妙,這老頭不但語帶譏嘲,而且挑撥是非,如果觀衆受了他的鼓動,對自己可大大的不利。
因而趕緊接口道:“這位老俠,可真是血門噴人.動手過招,難免傷犯,這本是武林中不足這奇之事。
若說姑娘果是千金貴體。
原該養在深閨,不當抛頭露面。
” 觀衆,一聽這話,針鋒相對,齊聲叫好,姑娘卻又似嗔非嗔地瞄了孫仲武一眼,有那促狹的看得有趣,撮口吹起一聲口嘯,頓時笑聲四起。
這一下,不要說姑娘臉上挂不住,老者也不免悻悻,高聲說道:“足下好張利口,這不是來陪禮,是來打架的了?” 孫仲武道:“我此來一不是陪禮,二不是打架。
” 老者接着問道:“然則你來則甚?” 孫仲武手一指道:“我來要我南鄭大元镖局的镖旗。
” 老者夷然一屑的說:“恐怕不那麼容易吧!” 孫仲武道:“不那麼容易也在意料之中,你且劃下道來,再說我的。
” 這時觀衆又鼓噪着叫道:“讓這镖頭跟姑娘比劃比劃,看看誰行!” 老者作了一個羅圈揖,笑道:“果然老朽我手下不行,自然要讓小女接着來。
” 觀衆又紛紛叫道:“那麼就快動手!” 孫仲武揚手高聲道:“慢來,慢來,我先讓這位老俠看樣東西,再來動手也不遲!” 這一下賣藝的父女連上千觀衆,都不知道孫仲武要出什麼花樣,一齊眼睜睜盯着他身上。
孫仲武慢條斯理的解開衣鈕,伸手掏出“太乙神鈎”,高擎手中問老者道:“可識它的主人?” 這老者一看之下,面現驚愕之色,用手背試了一下眼睛,上前兩步,急急問道:“足下從何處得此利器?” 孫仲武微笑道:“自然有人。
” 老者緊接着追問道:“何人?” 孫仲武稍一沉吟,又問道:“老俠識得它的主人?” 老者把花白的腦袋,重重點了兩下,孫仲武使用食指微激一鈎,做了個“九”字的手勢。
這老者立刻把臉上的顔色放和藹了,高聲笑道:“這真是笑活,大水沖倒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說着抱拳四處打恭說道:“有勞各位,這場熱鬧看不成了。
各位請回吧!” 觀衆一看這情形,怏快而散,有些人嘴裡叽哩咕噜地罵着。
老者說了聲:“老弟慢走!”便忙忙的跟他女兒去收拾家夥,把個孫仲武倒一時弄得不知該幹什麼才好。
那胡老鴉跟快腿李從人潮裡擠到孫仲武面前,問道:“二爺成了吧?咱們把镖旗帶回去。
” 孫仲武一擺手道:“現在還不行,大概是成了。
你們先帶馬回去,等我回去再說。
” 胡、李二人聞言自去,一刹時人潮散盡,老者走過來說:“老弟貴姓是孫?” 孫仲武答道:“不敢,還沒有請教老人家貴姓?” 老者低聲答道:“你聽說過‘北鞭’嶽胄沒有?那就是我。
” 孫仲武一聽,“啊”一聲,說道:“原來是滄州嶽老俠,真是失敬了。
” 嶽胄又問:“令師是哪一位?” 孫仲武答道:“家師衡州楊。
” 嶽胄笑道:“原來是圭白老兄的高足,那更不是外人了,三十年以前,我跟你師父一起走镖好幾年,真是親如手足。
”說着招呼姑娘道:“那是我小女婉貞。
婉兒,過來,叫孫二哥。
” 姑娘似乎餘恨未歇,而又父命難違,走過來叫了一聲:“孫二哥。
”也不過隻見嘴唇動了一下。
孫仲武倒是臉上讪讪的,趕緊作了個揖,陪笑道:“那天冒犯姑娘,我這兒陪禮。
” 姑娘鼻翅兒一掀,似乎哼了一聲,轉過身去不理他。
嶽胄笑道:“這孩子!” 姑娘垂着眼,放大聲音道:“該走了吧!” 孫仲武擡眼一看,空場上停着一轉大車,一個大漢正在把刀槍什物連同大元镖局的镖旗搬上車去,都快停當了。
嶽胄說道:“請!”先自上了車,随後姑娘和孫仲武也都上車,大漢跨轅駕着走了。
在辘辘車聲中,孫仲武心裡也是七上八上。
他本意以鈎換旗能夠辦到最好,否則就拼一陣,好歹也見個真章,萬沒有想到這樣拖泥帶水的結果。
再又想到“北鞭”嶽胄與“南鞭”張月如齊名,曾聽師父提過一次,說他家道富有,在家納福,久已不問外事,何以父女倆抛頭露面,在外賣藝?即使家道中落,就是開場授徒,也比走江湖強得多,這也是怪事。
最後就想到婉貞姑娘,不免擡眼偷看。
哪知姑娘也正在谕觑他,目光碰個正着,姑娘趕忙低下頭去;孫仲武見她眉宇間隐含怨楚,而且腰肢、胸前、眉邊、鬃角,看來都不似未出閣的閨女,那麼她的夫家又在何處? 正在胡思亂想,猛覺身子一歪,大車已停在一株大松樹下。
嶽胄指着竹籬内,一所小小瓦房說:“請下來吧,這是借住朋友的一所房子。
” 進門以後。
姑娘自往内室,嶽胄陪孫仲武說話,先叙些舊話,慢慢提到正題。
孫仲武把龍駒寨幸遇侯陵的經過,原原本木細說一遍,嶽胄聽得非常仔細。
等孫仲武說完,嶽胄說道:“镖旗之事,老弟不必再擺在心上,好歹我總叫老弟有面子就是。
桉說,以侯老俠帥名聲,隻要一提,我嶽胄能真個留下侯老俠的兵刃不成?不過,我可是有件大事,非侯老陵幫忙不可,所以改天等令東陶掌櫃的回來,我親自把镖旗送去,那時請老弟将‘太乙神鈎’暫時給我。
我說句話,老弟别動氣,似此利器。
老弟帶在身上,幹太重,還不如由我保管,一月之後,我親自到長安安平镖局,送還侯老俠。
老弟看,可使得使不得?” 這番話在情理上都十分站得住,孫仲武自然無話可說。
不過說他保管“太乙神鈎”幹系甚重,似隐然說他功夫尚淺,身懷利器,難保不為人所力奪,這卻有些輕視,因而微帶不悅。
孫仲武哪知道,武林之中以兵刃為信物,事非等閑,授受之間,非友即敵,嶽胄今天賣了侯老俠的帳,将來親自送還兵刃,侯老俠自然也要賣嶽胄的帳,這一來嶽胄若有所求,說話就方便得多。
正事業已說妥,嶽胄說聲:“請寬坐。
”自到内室去轉了一轉,不一會姑娘出來安排桌椅,搬上酒肴,也不避客,朝一處坐了。
孫仲武心知道必是嶽胄已向姑娘說明經過,嶽胄無意間得有結交侯老俠的機會,對他父女要辦之事,大有益處,故而姑娘亦自消了怒氣,對他另眼相看了。
飯罷又說了些閑話,孫仲武告辭回店。
隔了兩天,陶世泉打鐘祥回到老河口,“北鞭”嶽胄,叫了一班吹鼓手,吹吹打打,把那面“金猿獻壽桃”的镖旗,送到客店,一挂三丈餘長的百子鞭炮,足足放了頓飯時分,引得路人,齊集圍觀。
陶世泉帶着孫仲武、胡老鴉、快腿李、還有其他镖局裡的人,滿面笑容,迎在門口,把“北鞭”嶽胄接了進去,盛宴款待。
也有老河口與大元镖局有往來的商号,備了表禮,前來道賀,喜氣洋洋,好不熱鬧。
第二天陶世泉又去回拜嶽胄,彼此談得極為投機。
當下約好,一月之後在長安安平镖局,再作聚會,因陶世泉亦要去拜謝“九指神偷”侯老俠,順便探望盟兄胡勝魁,一舉數得。
陶世泉因這趟嶽胄對大元镖局,捧足面子,江湖上傳言出去,大元镖局的名聲越發響亮,而得以結交成名的大俠,那是快事,飲水思源,自然把侯老俠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
不過,這一切都打孫仲武身上而來,論功行賞,又把孫仲武擢升為副總镖頭。
孫仲武回想十天以前在龍駒寨窮途末路的凄慘之狀,真如夢境一般,更其想到婉貞姑娘那副容顔體态,益覺心醉,以緻後文生出多少事故,暫且擱下,容作者先騰出工夫送藝兒到一微人座下。
在廬氏縣興隆客棧,丁四的病情,經聖手神醫諸葛玉堂悉心凋治,不過三天工夫,就已脫離險境,到第六天上,飲食已經如常,隻是大病之後,身體虛弱,不耐長途跋涉。
諸葛玉堂便即留下兩張調理的方子,囑丁四按時服藥調養,又關照了飲食起居,應該當心的細節,給他留下三十兩銀子,在興隆客棧,安心養病。
隔一天一早,侯老俠等老小三人,起程往伏牛山而去。
藝兒這回與他爺爺共乘一匹駿馬,他已從侯爺爺那裡學得騎乘之法,這時控禦自如,十分高興。
一路馬不停蹄,盤旋而上,途中景色,因為地勢高寒,十分蒼涼,也都未觀賞。
中午找一避風之處,取出幹糧,飽餐一頓,繼續上路。
走不到一個時辰,藝兒忽覺臉上一點冰涼,伸手一摸,叫道:“爺爺,下雪了!” 果然,灰暗的天空,稀稀疏疏,飄起雪珠。
諸葛玉堂,雙褪微微一夾,那匹白馬,沖到前面,與侯老俠的健騾,并辔而行。
諸葛玉堂在馬上欠身道:“老前輩,看。
”說着,将手一指。
侯老俠也绉眉道:“可不是!咱們得加緊一點了。
我知道十裡外有座破廟,隻有那裡可以安頓一夜。
” 諸葛玉堂道:“老前輩說得是。
” 侯老俠一抖絲缰,坐下烏雲蓋雪潑刺刺放開了蹄往前馳奔,諸葛玉堂的白馬緊随在後。
但是還有一匹馱行李的騾子,卻遠落在後面。
這匹菊花青的騾子,腳程原本稍差,兼已馱負過重,所以落後也自難怪。
諸葛玉堂深怕後跟不上,迷了路途,隻好招呼侯老俠,放緩腳程,暫且等待。
侯老俠绉眉道:“這可是個累贅!” 諸葛玉堂道:“老前輩請暫停,我來使個手法。
” 說着,已自跳下馬來,拉住那頭菊花青,先把行李卸下來,暗運勁氣,替騾子全身上下,按摩了一遍。
這時掌片大的雪花,滿空飛舞,越來越密,藝兒卻是精神抖擻,在馬上腰肝挺得筆直,恨不得放開辔頭,大馳一陣。
忽然,藝兒高叫道:“侯爺爺,看這天氣,卻是讨厭!” 侯老俠回頭一看,一頭大狼,已悄悄掩至,暗紅色的眼睛之中,透露貪殘兇光。
這時侯老俠所騎那頭騾子,亦已看見狼影,吓得往後連退。
侯老俠身法極快,左手勒住絲缰,右手發掌搖擊,激起滿地薄薄的雪花和呢土,那頭大狼慘叫一聲,已自喪在侯老的掌風之下。
藝兒不識是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