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追尋太乙神鈎史
關燈
小
中
大
問道:“侯爺爺,這是什麼東西?”
侯老俠顧不得說話,先四下仔細看望一遍,見并無别的狼群,才放下心來。
這時諸葛玉堂已将行李照樣捆好在騾背上,那頭菊花青,經諸葛大俠一番按摩,四蹄騰踔,顯得精神十足。
諸葛玉堂在騾子股骨上拍了一掌,便放開四蹄,如離弦之箭般往前跑去。
這裡諸葛玉堂也上了馬背,從藝兒手中接過缰繩,左手攬緊孩子,右手一抖,但見茫茫雪影之中,兩騾一馬,沖寒破風,疾馳如飛。
這十裡路乃是山道,跑了一個多時辰方到。
那座破廟名喚“天王寺”,山門傾頹,一塊破匾搖搖欲墜,侯老俠領先直到殿前下了騾子,諸葛玉堂和藝兒跟着下馬,将牲口拉進大殿。
這大殿已塌坍了一半,未塌的那一半,也是到處漏洞,朔風挾着雪花,四處亂舞,勉強找到神龛後面,暫且安頓。
侯老侯和諸葛玉堂都有一身極高的内功,就是雪地一夜,也不怕什麼,隻是藝兒已凍得鼻子通紅,那三匹牲口,也是不住揚蹄嘶叫,似敵不過這寒冷天氣。
侯老俠一看,趕緊對諸葛玉堂說道:“你快取箱子替藝兒添衣服,我來生火。
” 說着,走了過去,從廊下往東,進一月洞門,原是偏殿,現在四柱落地,已隻剩下一個空殼落,幸得上面還剩下許多椽子桁條,侯老俠為求快捷,出手一推柱子,嘩啦啦一聲,屋架子倒了下來,随手撿了一捆桁條回來。
這時諸葛玉堂已用掌風掃出一片幹淨地來,鋪下馬褥子,藝兒穿得暖暖的在上面坐着。
侯陵放下木柴,取出火種生起一堆熊熊之火,更尋來一口舊鐵鍋,擦洗幹淨,就地取了幹淨白雪裝滿鐵鍋,然後找幾枝舊鐵條,把鐵鍋在火上架了起來。
老于行旅之人,第一先照料牲口,荒山破廟,草料無處可覓,幸虧幹糧備得充足,諸葛大俠取出一大包鍋塊,兩手一拿一搓,皆成粉末,用溫水調好,喂給騾馬。
諸事舒齊,才與侯老俠在馬褥子上坐了下來。
這時藝兒讓火一烤,手足早已回暖,也站起來幫着爺爺幹活。
馬褥子上擺起鍋塊、肉脯,還有老姑太太特制的醬菜之類,藝兒盡情吃了一飽。
侯老俠和諸葛玉堂,各有一個大酒葫蘆,在這乾坤不夜,天地無的絕嶺破廟,依然豪興不減,開懷暢飲。
侯老俠飲了一大口酒,夾一塊肉脯在手裡,笑道:“照姑太太的意思,恨不得把鍋竈床鋪,給藝兒一起搬來,早聽了她的話,這時修倒正用上了。
” 諸葛玉堂大笑道;“老前輩真是一飄飲、一箪食、不改其樂。
” 侯老俠七八十年來,走遍天涯,似這等情景,卻還初次遭遇,頗覺這番野趣,别具風味。
加之諸葛玉堂氣味相投,藝兒依偎懷中,因而興緻愈好,趁着酒意,向滿山積雪,撮口長嘯。
這聲長嘯,在諸葛玉堂真是聞所未聞。
藝兒更不用說得。
初時如松風細細,流水淙淙,忽然拔起一聲蒼涼激越之音,不知是龍吟虎嘯,還是鶴唳猿蹄,令人精神一振。
再一轉,如笙簧合奏,百音齊出,恍如樓閣春風,看花飲酒,令人心臨神怡。
長嘯已畢,侯老俠轉回身來。
諸葛玉堂笑道:“老前輩盡吐肮髒之氣了!請再飲此杯,澆一澆胸中塊壘。
” 侯老俠接過酒來,一飲而盡,拍拍那顆花白腦袋道:“大好頭顱,不知賣與誰家?” 諸葛玉堂微覺黯然,深悔不駭勾起侯老俠的牢騷,便趕忙找些閑話,扯了過去。
漸漸的藝兒已經睡熟,侯老俠道:“時候不早,也該歇了。
我們分班看守吧,我上半夜,你下半夜,可使得?” 諸葛玉堂答道:“聽恁老前輩吩咐。
” 于是,諸葛玉堂收清什物,就在馬褥子般腿坐下,閹眼調息。
過了不知多少時候,忽覺耳聞有異,睜眼一看,侯老俠已不在跟前,側耳靜聽,四周不斷傳來哜叫之聲,凄厲無比。
正待站起身來,看個究竟,殿屋之上已飄下來一條身影,正是侯老俠。
侯老俠微绉雙眉說道:“我剛才這一嘯,惹了麻煩,把狼給招來了。
” 諸葛玉堂問道:“可有多少?” 侯老俠道:“上去一望便知。
” 諸葛玉堂再不多話,一擰身輕飄飄落在屋上,四下一看,茫茫雪地之中,一業業的灰黑影子,約莫估量一下,不下三五十條狼之多。
諸葛玉堂跳下屋來,向侯老俠問計道:“老前輩看此事應如何料理?” 侯老俠道:“狼群太多,咱們倆合手出擊,怕一個照顧不到,竄進一條來,藝兒和這一馬兩騾,豈不可慮!” 諸葛玉堂道:“正是有這些累贅,否則怕它何來?” 侯老俠道:“為今之計,你我隻有各行其是,你在裡,我在外,”說着四面看了一下又說:“這大殿之上,四大皆空,難以防守,不如搬到東偏殿去。
” 諸葛玉堂道:“老前輩的計議甚是。
” 說着,先解開拴着的騾馬,一起趕到東偏殿,随後候老俠,連馬褥子裹着藝兒,抱了進來。
幸喜此時雪已停住,就把藝兒放在積雪之上,下面墊着馬褥子,上面蓋了毯子衣服,勉強,撐得一時半刻,諒寒氣還不緻凍壞了孩子。
那東偏殿共有兩個出口,諸葛玉堂為求穩妥起見,拆下大殿上兩扇破門,分别擋住,再與侯老俠奮起神力,把大殿天井裡和神龛之前的兩個大香爐,搬了進來,抵住門闆。
這時候老俠已跳出牆去,諸葛大俠則在牆頭,不停遊走,防範狼群竄入。
侯老俠出廟之時,手裡原擎着一根木柴,火苗竄起老高,狼群一見紛紛避開,追東到西,追西到東,反使侯老俠疲于奔命,這才覺悟,翻然變計,把木柴丢在雪裡踩滅,施展踏雪無痕的絕頂輕功,往狼群聚集之處,疾如閃電般撲倒,手中掌風,跟着發出。
侯老俠練有兩種掌法,一名“參差浪”,乃是陰柔的功夫,傷人初不甚重,如果敵人識得厲害,束手言和便罷。
否則掌風一陣重似一陣,恰如浪潮起伏,故名“參差浪”。
另一種掌法名為“天鼓撾”,出手暴震如雷,陽剛之威,武林罕有其匹。
但這“天鼓撾”掌法,也有缺失之處,一發之後,玉石俱焚,難免傷及無辜,故而侯老俠平日收起不用。
這一夜遭逢貪殘兇狠的狼群,恰好一試身手,但見掌風到處,霹靂聲起,加上狼群慘叫,鮮血與白雪齊飛,聲勢端的驚人。
侯老俠心想,隻要如此三五掌,大股狼群,都可殘滅,餘下少數便容易收拾。
不想狼性最貪,後繼的援援而至,看到同伴屍體,莫不當作珍馐美味,争着搶食,以緻侯老俠的盤算,完全落空。
這裡諸葛大俠不斷在牆頭巡邏,凡有侯老俠掌下逃生的野狼貼近,都吃諸葛大俠用“太極陰陽堂”反揮止打,頭破血流,不一會四周牆腳,已累累然皆狼屍。
諸葛玉堂心想,這樣下去,何時方是了局?正在暗暗着急,聽藝兒叫道:“爺爺!” 諸葛玉堂大吃一驚,以為有狼竄入牆内,趕緊回身一看,依然好端端的,這才放心。
諸葛玉堂跳下來走到藝兒面前問道:“你冷不冷?” 藝兒回道:“有一點。
” 諸葛玉堂心想,這狼群看來一時殺不完,把藝兒老擺在雪地裡,萬一寒氣侵入肺腑,卻非兒戲,有心把藝兒背在身上,又怕累贅,反而不好。
這片刻間,把個足智多謀的諸葛大俠倒難住了。
想了片刻,諸葛大俠想起一個主意,覺得可以一試,便問藝兒道:“爺爺把你一個人,擺在一處高的地方,你怕不怕?” 藝兒搖搖頭道:“藝兒不怕。
” 諸葛玉堂便将藝兒連鋪蓋一齊抱起,跳出牆頭,到大殿之上,看好位置,左足一頓,右手一長,手已搭住大殿正梁。
這才将藝兒跨坐梁上,用絲縧捆住身子,四周圍好,囑咐藝兒道:“緊緊抱住梁柱,千萬不可亂動。
” 藝兒應喏,諸葛玉堂跳下地來一看,正梁離地三丈有餘,即有狼群竄入,也跳不上去,既避風,又穩妥,實是安頓藝兒的好去處。
這一來,外面的狼群可就大遭其殃,諸葛玉堂走至侯老俠跟前一說經過,侯老俠笑道:“難為你怎麼想來?” 當下諸葛玉堂與侯老俠略一計議,分站兩邊,出手合擊。
這狼群原本東逃西竄,侯老俠一個人照顧不了,現在添了諸葛大俠,聲東擊西,狼群可就難逃活命。
片刻間狼屍縱橫滿地,鮮血染紅白雪,大好幹淨之地,弄得慘慘不堪。
侯老俠和諸葛玉堂也都有些累了,因為與人動手過招,一掌便可見高低,像這樣硬砍亂殺,掌掌見血,消耗内功,亦自可觀,諸葛大俠心直惦念廟内的孩子和一馬兩騾,不願耗時太久,便向侯老俠道:“老前輩,咱們想辦法把這些餘孽驅逐了算了!” 侯老俠道:“好啊,咱們換個方法,用掌風來逼退這些東西。
” 諸葛玉堂聞言遂即退後數步,與侯大俠相隔數丈,兩人臉都朝外,相繼用雙掌平推,一陣疾風過處,狼群果然後退。
侯老俠口喝一聲:“攆!”便以驅雞趕狗般,往前追去。
諸葛大俠如法施為,越趕越快,追出半裡把路,狼群四散逃逸,又等了片刻,不見狼群回來,知已大功告成,才相繼回廟。
歸途中偶遇隻把落單的狼,隻随手一揮,亦已了帳。
回到大殿,諸葛玉堂仰首一望,心中一震,趕緊一擰身飛至梁上,定睛一看,心膽俱裂,隻見絲縧解開,馬褥子胡亂搭在梁上,藝兒卻已不知去向。
侯老俠仿佛覺得情況有異,便問道:“藝兒睡熟了麼?” 諸葛玉堂飄身落地,顫聲說道:“藝兒他,他怕是讓狼給卸走了。
” 侯老俠一聽,大驚失色,說道:“有這等事?讓我來看!” 語聲甫畢,身形不動,一式“立地飛升”,身形如箭一般竄至梁上,稍一注視,便回身落下。
侯老俠笑道:“老弟台,你是急糊塗了。
那有個狼來銜孩子,還這麼斯文,把縧子都先解了開來?不信你先看看地上,有無血迹?” 諸葛玉堂一聽這話不錯,不覺失笑,枉稱足智多謀,連這些淺近道理都看不透,此真所謂:“事不關心,關心則亂!” 然則藝兒既非為狼卸去,到底在何處呢?侯老俠道:“你且莫慌,定一定神,看看四周可有什麼異處再說。
” 就這時聞得東偏殿唏聿聿一聲馬嘶,又是蹄子亂踢的聲音。
諸葛玉堂正要去看個究竟,忽聽侯老俠笑着罵道:“原來是這個畜牲!” 諸葛玉堂回身一看,見侯老俠手拿一段黃精,不由詫異道:“這是典精,怎會在此處發現?” 侯老俠笑道:“且上東偏殿看看。
” 正說着,東偏殿牆上有人喊道:“爺爺,我在這裡。
”說話的人正是藝兒。
諸葛玉堂又驚又喜,隻見牆頭上跳下一隻大白猿,藝兒兩手圍住白猿的脖子,伏在它背上。
這白猿先一蹲身讓藝兒走了地來,然後圍着侯老俠吱吱亂叫。
諸葛玉堂方在不解所謂,侯老俠已自指着白猿笑罵道:“你這東西,淘氣得可恨,還不來見過諸葛大俠!” 白猿聞言,乖覺之至,轉過身來,雙腿一蹲,學人做了一個請安的姿勢,惹得藝兒哈哈大笑。
諸葛玉堂見這情形,已知是一微上人座下的靈獸。
但不知荒山深夜,何以到了此處。
原來藝兒正坐在梁上,但聽四處狼叫,心中也覺有些害怕,忽然看見雪地裡一對小小紅燈籠似的,越來越近,到殿上光線較黑之處才大約看清,是一隻渾身白毛的怪獸。
那怪獸吱吱亂叫一陣以後,竟自沿在柱子猱升上來。
藝兒又好奇,又害怕,心知爺爺在遠處宰狼,喊也無用,便定睛看着,那怪獸到底要幹什麼? 不一會怪獸從梁上爬過來,這才看清是隻大猿猴。
藝兒聽姑婆婆說過,猿猴最喜歡戲弄人,便在梁上摸了塊碎瓦片在手裡,心說:“哼哼,你要敢惹我,我就兜頭砍你一瓦片!” 誰知那白猿爬至藝兒面前,毛茸茸的手掌,送過來一個似地瓜般的東西,藝兒不知何用,但覺香味甚好,似是食物。
果然,白猿左掌托着東西,右掌不住在嘴邊拍着,意思是要他吃下去。
藝兒看它并無惡意,又覺這頭朱睛白毛的大猿猴,十分好玩,便伸手來接它的食物,不想一失手掉落在地上。
藝兒心裡怪可惜的,不住望着地下。
那白猿伸過毛手來拍拍他的背,張牙舞爪做了一遍手勢,藝兒弄了好半天才懂它的意思,意指遠處多的是,吃不了。
藝兒陡地想起,聽侯爺爺說過,老和尚那裡有一隻靈猿能懂人話,莫非就是這隻大白猿? 因此,藝兒便問道:“你可就是我師父老和尚叫你來的?” 白猿連連點頭,嘻嘻的笑着。
藝兒驚喜交集,不由得說道:“我現在不能跟你去,我要等爺爺。
” 白猿又點頭,似乎懂藝兒的話,同時伸出雙掌來替藝兒解絲縧。
藝兒因知是老和尚的靈猿,便自由它行動。
那白猿解開絲縧,把藝兒抱着,也不跳下地來,就在梁柱之間,竄來竄去,跳到東偏院牆頭。
隻見牆外有兩三隻狼,不住作勢上撲,因牆太高,跳到了半,便掉落在地上。
白猿蹲在牆頭,看了半天,忽然兔起雞落,身子一長一伏,手中已發出一塊瓦片,打得一頭狼慘叫一聲,撥頭便跑,這白猿卻嘻嘻的笑了起來。
藝兒看得有趣,也撿了幾塊瓦打去。
一霎時,把幾頭狼都打跑了,白猿這才跳下地來,又毛手毛腳去逗弄那一馬兩騾,惹得三頭牲口,不住揚蹄亂踢。
這時,侯老俠和諸葛玉堂已自進殿,侯老俠從地上撿起一段黃精,看到上面粘着數根白猿毛,便知其中緣故。
這諸葛玉堂一聽藝兒和侯老俠說明經過,心下方始明白。
諸葛玉堂笑道:“這頭靈猿,不知該如何稱呼?” 侯老俠道:“你管叫它老白就是了。
” 諸葛玉堂便向白猿道:“老白,将來我這小孫兒,可得托你多多照應他呢!” 老白聽罷,連連點頭,一躍過去,又把藝兒抱了起來。
侯老又道:“這老白還有個诨名,叫……” 一語未了,老白已放下藝兒,縱過來拉着侯老俠,推來搡去,諸葛玉堂正在不解所謂,侯老俠又道:“它不準我說它那個丢臉的诨名呢!” 原來這白猿原是夫婦一對,自一微上人定駕伏牛山後。
一日見此一對白猿為千年毒蟒内丹所傷,便救回石洞,加以療治,這對白猿為一微上人佛力所感化,皈依座下。
老白是公的,母猿則如人間悍婦一般,居常日子,四處攆着老白責打,一微上人便戲喚老白為“怕老婆”。
現在母猿已經去世,老白這“怕老婆”的诨名卻是叫開了。
大概靈猿也如世間男子漢,都以懔内為不體面之事,所以一見侯老俠要揭它的短處,便不依不饒的,如小孩子兒一般。
這時遠處一輪紅日,已隐隐有出海之勢。
侯老俠和諸葛大俠,雖經過這一夜勞累,但有這片刻的休息,精力便已複原。
藝兒更因這一夜所經,都是新奇之事,精神一提,也無倦意。
當下重新添薪生火,煮開一鍋雪水,飽餐已畢,收拾行裝.準備動身。
這是到一微上人洞府,最後一程。
諸葛大俠祖孫,倍覺興奮,雪後天寒,都自不覺,侯老俠和諸葛大俠各自上了坐騎,藝兒卻由老白背負着,在漫山遍嶺的白雪中飛馳。
諸葛玉堂原是飽學之士,見這光景,勾起雅人清興,在馬背上與侯老俠笑道:“古人騎驢踏雪尋梅,稱為雅人深緻。
似咱們這等境地,卻是千古所未有呢!” 侯老俠感歎道:“這也是人生遇合之奇,當初我與一微上人化敵為友,訂為生死之交,已是奇事,但比藝兒與一微上人,四世因果,将來難免有一場人倫劇變出現,又是奇中之奇了。
” 諸葛玉堂大驚道:“怎麼說是将來有‘人倫劇變’?” 侯老俠微喟一聲道:“注定如此,也是無可奈何!” 諸葛玉堂心下不能釋懷,便又緊迫問道:“老前輩可否略為指點,看看可有趨避之法?” 侯老俠沉吟半晌道:“要說趨避,談何容易,你我皆無能為力。
好在對藝兒的結局,隻有好處,并無妨害,其中詳細緣由,我亦說不上來。
總之,一切皆是命,萬般不由人,你就置之度外也罷!” 諸葛玉堂心知天機不可洩漏,好在聽說對藝兒并無妨害也就暫時放心了。
正午時分,已行了将近三十裡,轉過一道山口,侯老俠一催腳程,迳往一條小徑前行,越走越窄,兩旁削壁,擋得日色全無,竟似行在黑胡同中。
(潇湘子提供圖檔,xie_hong111OCR)
這時諸葛玉堂已将行李照樣捆好在騾背上,那頭菊花青,經諸葛大俠一番按摩,四蹄騰踔,顯得精神十足。
諸葛玉堂在騾子股骨上拍了一掌,便放開四蹄,如離弦之箭般往前跑去。
這裡諸葛玉堂也上了馬背,從藝兒手中接過缰繩,左手攬緊孩子,右手一抖,但見茫茫雪影之中,兩騾一馬,沖寒破風,疾馳如飛。
這十裡路乃是山道,跑了一個多時辰方到。
那座破廟名喚“天王寺”,山門傾頹,一塊破匾搖搖欲墜,侯老俠領先直到殿前下了騾子,諸葛玉堂和藝兒跟着下馬,将牲口拉進大殿。
這大殿已塌坍了一半,未塌的那一半,也是到處漏洞,朔風挾着雪花,四處亂舞,勉強找到神龛後面,暫且安頓。
侯老侯和諸葛玉堂都有一身極高的内功,就是雪地一夜,也不怕什麼,隻是藝兒已凍得鼻子通紅,那三匹牲口,也是不住揚蹄嘶叫,似敵不過這寒冷天氣。
侯老俠一看,趕緊對諸葛玉堂說道:“你快取箱子替藝兒添衣服,我來生火。
” 說着,走了過去,從廊下往東,進一月洞門,原是偏殿,現在四柱落地,已隻剩下一個空殼落,幸得上面還剩下許多椽子桁條,侯老俠為求快捷,出手一推柱子,嘩啦啦一聲,屋架子倒了下來,随手撿了一捆桁條回來。
這時諸葛玉堂已用掌風掃出一片幹淨地來,鋪下馬褥子,藝兒穿得暖暖的在上面坐着。
侯陵放下木柴,取出火種生起一堆熊熊之火,更尋來一口舊鐵鍋,擦洗幹淨,就地取了幹淨白雪裝滿鐵鍋,然後找幾枝舊鐵條,把鐵鍋在火上架了起來。
老于行旅之人,第一先照料牲口,荒山破廟,草料無處可覓,幸虧幹糧備得充足,諸葛大俠取出一大包鍋塊,兩手一拿一搓,皆成粉末,用溫水調好,喂給騾馬。
諸事舒齊,才與侯老俠在馬褥子上坐了下來。
這時藝兒讓火一烤,手足早已回暖,也站起來幫着爺爺幹活。
馬褥子上擺起鍋塊、肉脯,還有老姑太太特制的醬菜之類,藝兒盡情吃了一飽。
侯老俠和諸葛玉堂,各有一個大酒葫蘆,在這乾坤不夜,天地無的絕嶺破廟,依然豪興不減,開懷暢飲。
侯老俠飲了一大口酒,夾一塊肉脯在手裡,笑道:“照姑太太的意思,恨不得把鍋竈床鋪,給藝兒一起搬來,早聽了她的話,這時修倒正用上了。
” 諸葛玉堂大笑道;“老前輩真是一飄飲、一箪食、不改其樂。
” 侯老俠七八十年來,走遍天涯,似這等情景,卻還初次遭遇,頗覺這番野趣,别具風味。
加之諸葛玉堂氣味相投,藝兒依偎懷中,因而興緻愈好,趁着酒意,向滿山積雪,撮口長嘯。
這聲長嘯,在諸葛玉堂真是聞所未聞。
藝兒更不用說得。
初時如松風細細,流水淙淙,忽然拔起一聲蒼涼激越之音,不知是龍吟虎嘯,還是鶴唳猿蹄,令人精神一振。
再一轉,如笙簧合奏,百音齊出,恍如樓閣春風,看花飲酒,令人心臨神怡。
長嘯已畢,侯老俠轉回身來。
諸葛玉堂笑道:“老前輩盡吐肮髒之氣了!請再飲此杯,澆一澆胸中塊壘。
” 侯老俠接過酒來,一飲而盡,拍拍那顆花白腦袋道:“大好頭顱,不知賣與誰家?” 諸葛玉堂微覺黯然,深悔不駭勾起侯老俠的牢騷,便趕忙找些閑話,扯了過去。
漸漸的藝兒已經睡熟,侯老俠道:“時候不早,也該歇了。
我們分班看守吧,我上半夜,你下半夜,可使得?” 諸葛玉堂答道:“聽恁老前輩吩咐。
” 于是,諸葛玉堂收清什物,就在馬褥子般腿坐下,閹眼調息。
過了不知多少時候,忽覺耳聞有異,睜眼一看,侯老俠已不在跟前,側耳靜聽,四周不斷傳來哜叫之聲,凄厲無比。
正待站起身來,看個究竟,殿屋之上已飄下來一條身影,正是侯老俠。
侯老俠微绉雙眉說道:“我剛才這一嘯,惹了麻煩,把狼給招來了。
” 諸葛玉堂問道:“可有多少?” 侯老俠道:“上去一望便知。
” 諸葛玉堂再不多話,一擰身輕飄飄落在屋上,四下一看,茫茫雪地之中,一業業的灰黑影子,約莫估量一下,不下三五十條狼之多。
諸葛玉堂跳下屋來,向侯老俠問計道:“老前輩看此事應如何料理?” 侯老俠道:“狼群太多,咱們倆合手出擊,怕一個照顧不到,竄進一條來,藝兒和這一馬兩騾,豈不可慮!” 諸葛玉堂道:“正是有這些累贅,否則怕它何來?” 侯老俠道:“為今之計,你我隻有各行其是,你在裡,我在外,”說着四面看了一下又說:“這大殿之上,四大皆空,難以防守,不如搬到東偏殿去。
” 諸葛玉堂道:“老前輩的計議甚是。
” 說着,先解開拴着的騾馬,一起趕到東偏殿,随後候老俠,連馬褥子裹着藝兒,抱了進來。
幸喜此時雪已停住,就把藝兒放在積雪之上,下面墊着馬褥子,上面蓋了毯子衣服,勉強,撐得一時半刻,諒寒氣還不緻凍壞了孩子。
那東偏殿共有兩個出口,諸葛玉堂為求穩妥起見,拆下大殿上兩扇破門,分别擋住,再與侯老俠奮起神力,把大殿天井裡和神龛之前的兩個大香爐,搬了進來,抵住門闆。
這時候老俠已跳出牆去,諸葛大俠則在牆頭,不停遊走,防範狼群竄入。
侯老俠出廟之時,手裡原擎着一根木柴,火苗竄起老高,狼群一見紛紛避開,追東到西,追西到東,反使侯老俠疲于奔命,這才覺悟,翻然變計,把木柴丢在雪裡踩滅,施展踏雪無痕的絕頂輕功,往狼群聚集之處,疾如閃電般撲倒,手中掌風,跟着發出。
侯老俠練有兩種掌法,一名“參差浪”,乃是陰柔的功夫,傷人初不甚重,如果敵人識得厲害,束手言和便罷。
否則掌風一陣重似一陣,恰如浪潮起伏,故名“參差浪”。
另一種掌法名為“天鼓撾”,出手暴震如雷,陽剛之威,武林罕有其匹。
但這“天鼓撾”掌法,也有缺失之處,一發之後,玉石俱焚,難免傷及無辜,故而侯老俠平日收起不用。
這一夜遭逢貪殘兇狠的狼群,恰好一試身手,但見掌風到處,霹靂聲起,加上狼群慘叫,鮮血與白雪齊飛,聲勢端的驚人。
侯老俠心想,隻要如此三五掌,大股狼群,都可殘滅,餘下少數便容易收拾。
不想狼性最貪,後繼的援援而至,看到同伴屍體,莫不當作珍馐美味,争着搶食,以緻侯老俠的盤算,完全落空。
這裡諸葛大俠不斷在牆頭巡邏,凡有侯老俠掌下逃生的野狼貼近,都吃諸葛大俠用“太極陰陽堂”反揮止打,頭破血流,不一會四周牆腳,已累累然皆狼屍。
諸葛玉堂心想,這樣下去,何時方是了局?正在暗暗着急,聽藝兒叫道:“爺爺!” 諸葛玉堂大吃一驚,以為有狼竄入牆内,趕緊回身一看,依然好端端的,這才放心。
諸葛玉堂跳下來走到藝兒面前問道:“你冷不冷?” 藝兒回道:“有一點。
” 諸葛玉堂心想,這狼群看來一時殺不完,把藝兒老擺在雪地裡,萬一寒氣侵入肺腑,卻非兒戲,有心把藝兒背在身上,又怕累贅,反而不好。
這片刻間,把個足智多謀的諸葛大俠倒難住了。
想了片刻,諸葛大俠想起一個主意,覺得可以一試,便問藝兒道:“爺爺把你一個人,擺在一處高的地方,你怕不怕?” 藝兒搖搖頭道:“藝兒不怕。
” 諸葛玉堂便将藝兒連鋪蓋一齊抱起,跳出牆頭,到大殿之上,看好位置,左足一頓,右手一長,手已搭住大殿正梁。
這才将藝兒跨坐梁上,用絲縧捆住身子,四周圍好,囑咐藝兒道:“緊緊抱住梁柱,千萬不可亂動。
” 藝兒應喏,諸葛玉堂跳下地來一看,正梁離地三丈有餘,即有狼群竄入,也跳不上去,既避風,又穩妥,實是安頓藝兒的好去處。
這一來,外面的狼群可就大遭其殃,諸葛玉堂走至侯老俠跟前一說經過,侯老俠笑道:“難為你怎麼想來?” 當下諸葛玉堂與侯老俠略一計議,分站兩邊,出手合擊。
這狼群原本東逃西竄,侯老俠一個人照顧不了,現在添了諸葛大俠,聲東擊西,狼群可就難逃活命。
片刻間狼屍縱橫滿地,鮮血染紅白雪,大好幹淨之地,弄得慘慘不堪。
侯老俠和諸葛玉堂也都有些累了,因為與人動手過招,一掌便可見高低,像這樣硬砍亂殺,掌掌見血,消耗内功,亦自可觀,諸葛大俠心直惦念廟内的孩子和一馬兩騾,不願耗時太久,便向侯老俠道:“老前輩,咱們想辦法把這些餘孽驅逐了算了!” 侯老俠道:“好啊,咱們換個方法,用掌風來逼退這些東西。
” 諸葛玉堂聞言遂即退後數步,與侯大俠相隔數丈,兩人臉都朝外,相繼用雙掌平推,一陣疾風過處,狼群果然後退。
侯老俠口喝一聲:“攆!”便以驅雞趕狗般,往前追去。
諸葛大俠如法施為,越趕越快,追出半裡把路,狼群四散逃逸,又等了片刻,不見狼群回來,知已大功告成,才相繼回廟。
歸途中偶遇隻把落單的狼,隻随手一揮,亦已了帳。
回到大殿,諸葛玉堂仰首一望,心中一震,趕緊一擰身飛至梁上,定睛一看,心膽俱裂,隻見絲縧解開,馬褥子胡亂搭在梁上,藝兒卻已不知去向。
侯老俠仿佛覺得情況有異,便問道:“藝兒睡熟了麼?” 諸葛玉堂飄身落地,顫聲說道:“藝兒他,他怕是讓狼給卸走了。
” 侯老俠一聽,大驚失色,說道:“有這等事?讓我來看!” 語聲甫畢,身形不動,一式“立地飛升”,身形如箭一般竄至梁上,稍一注視,便回身落下。
侯老俠笑道:“老弟台,你是急糊塗了。
那有個狼來銜孩子,還這麼斯文,把縧子都先解了開來?不信你先看看地上,有無血迹?” 諸葛玉堂一聽這話不錯,不覺失笑,枉稱足智多謀,連這些淺近道理都看不透,此真所謂:“事不關心,關心則亂!” 然則藝兒既非為狼卸去,到底在何處呢?侯老俠道:“你且莫慌,定一定神,看看四周可有什麼異處再說。
” 就這時聞得東偏殿唏聿聿一聲馬嘶,又是蹄子亂踢的聲音。
諸葛玉堂正要去看個究竟,忽聽侯老俠笑着罵道:“原來是這個畜牲!” 諸葛玉堂回身一看,見侯老俠手拿一段黃精,不由詫異道:“這是典精,怎會在此處發現?” 侯老俠笑道:“且上東偏殿看看。
” 正說着,東偏殿牆上有人喊道:“爺爺,我在這裡。
”說話的人正是藝兒。
諸葛玉堂又驚又喜,隻見牆頭上跳下一隻大白猿,藝兒兩手圍住白猿的脖子,伏在它背上。
這白猿先一蹲身讓藝兒走了地來,然後圍着侯老俠吱吱亂叫。
諸葛玉堂方在不解所謂,侯老俠已自指着白猿笑罵道:“你這東西,淘氣得可恨,還不來見過諸葛大俠!” 白猿聞言,乖覺之至,轉過身來,雙腿一蹲,學人做了一個請安的姿勢,惹得藝兒哈哈大笑。
諸葛玉堂見這情形,已知是一微上人座下的靈獸。
但不知荒山深夜,何以到了此處。
原來藝兒正坐在梁上,但聽四處狼叫,心中也覺有些害怕,忽然看見雪地裡一對小小紅燈籠似的,越來越近,到殿上光線較黑之處才大約看清,是一隻渾身白毛的怪獸。
那怪獸吱吱亂叫一陣以後,竟自沿在柱子猱升上來。
藝兒又好奇,又害怕,心知爺爺在遠處宰狼,喊也無用,便定睛看着,那怪獸到底要幹什麼? 不一會怪獸從梁上爬過來,這才看清是隻大猿猴。
藝兒聽姑婆婆說過,猿猴最喜歡戲弄人,便在梁上摸了塊碎瓦片在手裡,心說:“哼哼,你要敢惹我,我就兜頭砍你一瓦片!” 誰知那白猿爬至藝兒面前,毛茸茸的手掌,送過來一個似地瓜般的東西,藝兒不知何用,但覺香味甚好,似是食物。
果然,白猿左掌托着東西,右掌不住在嘴邊拍着,意思是要他吃下去。
藝兒看它并無惡意,又覺這頭朱睛白毛的大猿猴,十分好玩,便伸手來接它的食物,不想一失手掉落在地上。
藝兒心裡怪可惜的,不住望着地下。
那白猿伸過毛手來拍拍他的背,張牙舞爪做了一遍手勢,藝兒弄了好半天才懂它的意思,意指遠處多的是,吃不了。
藝兒陡地想起,聽侯爺爺說過,老和尚那裡有一隻靈猿能懂人話,莫非就是這隻大白猿? 因此,藝兒便問道:“你可就是我師父老和尚叫你來的?” 白猿連連點頭,嘻嘻的笑着。
藝兒驚喜交集,不由得說道:“我現在不能跟你去,我要等爺爺。
” 白猿又點頭,似乎懂藝兒的話,同時伸出雙掌來替藝兒解絲縧。
藝兒因知是老和尚的靈猿,便自由它行動。
那白猿解開絲縧,把藝兒抱着,也不跳下地來,就在梁柱之間,竄來竄去,跳到東偏院牆頭。
隻見牆外有兩三隻狼,不住作勢上撲,因牆太高,跳到了半,便掉落在地上。
白猿蹲在牆頭,看了半天,忽然兔起雞落,身子一長一伏,手中已發出一塊瓦片,打得一頭狼慘叫一聲,撥頭便跑,這白猿卻嘻嘻的笑了起來。
藝兒看得有趣,也撿了幾塊瓦打去。
一霎時,把幾頭狼都打跑了,白猿這才跳下地來,又毛手毛腳去逗弄那一馬兩騾,惹得三頭牲口,不住揚蹄亂踢。
這時,侯老俠和諸葛玉堂已自進殿,侯老俠從地上撿起一段黃精,看到上面粘着數根白猿毛,便知其中緣故。
這諸葛玉堂一聽藝兒和侯老俠說明經過,心下方始明白。
諸葛玉堂笑道:“這頭靈猿,不知該如何稱呼?” 侯老俠道:“你管叫它老白就是了。
” 諸葛玉堂便向白猿道:“老白,将來我這小孫兒,可得托你多多照應他呢!” 老白聽罷,連連點頭,一躍過去,又把藝兒抱了起來。
侯老又道:“這老白還有個诨名,叫……” 一語未了,老白已放下藝兒,縱過來拉着侯老俠,推來搡去,諸葛玉堂正在不解所謂,侯老俠又道:“它不準我說它那個丢臉的诨名呢!” 原來這白猿原是夫婦一對,自一微上人定駕伏牛山後。
一日見此一對白猿為千年毒蟒内丹所傷,便救回石洞,加以療治,這對白猿為一微上人佛力所感化,皈依座下。
老白是公的,母猿則如人間悍婦一般,居常日子,四處攆着老白責打,一微上人便戲喚老白為“怕老婆”。
現在母猿已經去世,老白這“怕老婆”的诨名卻是叫開了。
大概靈猿也如世間男子漢,都以懔内為不體面之事,所以一見侯老俠要揭它的短處,便不依不饒的,如小孩子兒一般。
這時遠處一輪紅日,已隐隐有出海之勢。
侯老俠和諸葛大俠,雖經過這一夜勞累,但有這片刻的休息,精力便已複原。
藝兒更因這一夜所經,都是新奇之事,精神一提,也無倦意。
當下重新添薪生火,煮開一鍋雪水,飽餐已畢,收拾行裝.準備動身。
這是到一微上人洞府,最後一程。
諸葛大俠祖孫,倍覺興奮,雪後天寒,都自不覺,侯老俠和諸葛大俠各自上了坐騎,藝兒卻由老白背負着,在漫山遍嶺的白雪中飛馳。
諸葛玉堂原是飽學之士,見這光景,勾起雅人清興,在馬背上與侯老俠笑道:“古人騎驢踏雪尋梅,稱為雅人深緻。
似咱們這等境地,卻是千古所未有呢!” 侯老俠感歎道:“這也是人生遇合之奇,當初我與一微上人化敵為友,訂為生死之交,已是奇事,但比藝兒與一微上人,四世因果,将來難免有一場人倫劇變出現,又是奇中之奇了。
” 諸葛玉堂大驚道:“怎麼說是将來有‘人倫劇變’?” 侯老俠微喟一聲道:“注定如此,也是無可奈何!” 諸葛玉堂心下不能釋懷,便又緊迫問道:“老前輩可否略為指點,看看可有趨避之法?” 侯老俠沉吟半晌道:“要說趨避,談何容易,你我皆無能為力。
好在對藝兒的結局,隻有好處,并無妨害,其中詳細緣由,我亦說不上來。
總之,一切皆是命,萬般不由人,你就置之度外也罷!” 諸葛玉堂心知天機不可洩漏,好在聽說對藝兒并無妨害也就暫時放心了。
正午時分,已行了将近三十裡,轉過一道山口,侯老俠一催腳程,迳往一條小徑前行,越走越窄,兩旁削壁,擋得日色全無,竟似行在黑胡同中。
(潇湘子提供圖檔,xie_hong111O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