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神與權柄

關燈
即使去地……地獄,也要和母親在一起!” 秀吉目光如箭,注視着她。

    女子搖搖晃晃站起身,撥開慌忙前來阻攔的年輕人,眼睛血紅。

    她喃喃道:“叛教就得下地獄。

    但不去地獄,就見不到母親……” “瑪達蕾娜!” “不,我要到母親身邊去陪伴她才行。

    母親,原諒女兒!女兒以為母親去的地方是天國……” “喂!等等!” “不得胡鬧!” 年輕人正要站起身,長盛嚴厲地斥責道,“大人在此!” 年輕人被他喝住,伏下身去,可是姑娘就這樣跑開了。

     “不要管她,長盛!”秀吉喝道。

     “是。

    ”秀吉看着姑娘在毒辣的日頭下突然跑開,不由很是欣慰。

    她并未瘋癫,定是想起了離世的母親。

    他漸漸對面前的兩個男子感到厭惡。

     “可悲啊!”田口道,“做母親的都想讓自己的女兒升上天國。

    ” “你真這麼想?”秀吉道。

     “是,她信心不足,或許是受洗未久的緣故。

    ” 秀吉沒理那個男人,轉頭道:“長盛,去告訴他們,不得毀壞神社。

    ” “是!” “違令者殺!”說完,秀吉苦澀地吞咽口水。

    他想起那個男人說,若是被殺死,也能進天國雲雲,心中一驚,“且等,長盛!” “大人!” “不要斥責,要和和氣氣告訴他們,不得破壞神社,關白會和神官交涉。

    ”言畢,秀吉生起悶氣來,天下還有人無視他的權威。

    而且,他驟然想起火燒比睿山時信長的憤怒。

    若讓洋教勢力繼續發展下去,信長公的努力和他的奮鬥都将付之東流。

    這些人不是在作孽嗎? 秀吉想着,起身朝轎子走去,一面命令近侍:“我還有話要問他們二人。

    把他們帶上!” 一直心情暢快的凱旋之帥秀吉,一見到隊伍後面跟着的兩名洋教徒,就不時陷入沉思。

    信長公生前,秀吉幾度領教過一向宗教徒的拼死抵抗。

    可是,沒想到洋教徒令他産生了同樣的感受。

    秀吉的家臣當中,也有像高山右近、小西行長那樣虔誠的洋教徒。

    但他們都把信仰和政事分開,從未和秀吉産生矛盾。

    而且,右近和行長雖在旗幟上印上十字架,卻功勳卓著。

    故,秀吉效仿信長,不幹涉傳教士來日本傳教。

     可是,自古以來,天下之人便信奉神佛,不同宗教之間也發生沖突,洋教利用、煽動普通百姓,令海内不清,實不容忽視。

    和紫野大德寺的古溪宗陳等五山僧侶一向和睦的利休說要調查洋教,是否因為想到這些?秀吉怕自己所慮過深,便令長盛一路監視那二人,把他們的言語行動都記錄下來。

     那二人雖被監視,卻絲毫也無畏懼之色,一日之内好幾次祈禱,甚是平靜。

    他們甚至還說,織田三七郎信孝不幸慘死,乃是因他入教後又叛教,與無德的和尚交往。

    而高山右近多次被秀吉派往險境沖鋒陷陣,都能安然無恙,乃是天主的恩賜。

     “你們怎知道?” 每當被問到類似問題時,他們總是回答:“巴杜雷神父能看透一切。

    ” 不僅如此,有時他們還用巴杜雷的話來批評秀吉。

    他們說,關白此次能順利平定九州,可能是因為他對天主生起敬意的緣故。

    不然,那麼多人為他拼殺,他早該受到天主的懲罰了。

     秀吉哂道:“我乃蒙天主的恩寵,才得勝的?”他無法說動那麼頑固的人,此二人之為,似和一向宗教徒當年無甚區别。

     秀吉于六月初七抵達博多的箱崎,在那裡與由大坂來的石田三成、小西行長等負責糧草之人見面,卻隻字未提洋教的事。

    “放他們走吧。

    ”秀吉命令長盛放了那兩名洋教徒,接下來就忙着重建博多和論功行賞。

     博多城仍然荒蕪。

     大友和龍造寺之間幾度在此會戰,百姓的家園重建後又被焚毀。

    平民大多背井離鄉,土地成為荒野。

    秀吉迅速喚來黑田如水和石田三成,令他們畫出城池的地圖,又令泷川雄利、山崎片家、長束正家、小西行長四人負責劃割,每人手下各設三十多個管事,分擔道路和房屋的重建。

    秀吉慨然道:“我要為日本國建起港口!衆位商議一下,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 城池以南北為縱,東西為橫。

    在南城牆外側挖掘一條二十間寬的護城河,拓寬南北的道路,與富商的屋子并行,東西向的道路則比較窄,可以容大量平民入住。

    九條寬廣的道路,要把富商們聚集來此,陸陸續續舉行茶會。

    這一切證明,利休主持的茶會之利并不遜于兵刀。

     品茶時,衆人隻需聚集庵中喝茶,沒有身份等級的差别,也不談國事。

     隻有客人和主人,彼此行相見之禮,和美至極。

    神屋宗湛、島井宗室等,都受到了秀吉的親遇。

    始時他們還抱有戒心,可是,最終還是表現出抱歉和尊敬之意,坦誠道:“大人實乃萬年一遇!” 一日,秀吉叫來島井宗室,賞給他本城一處十三間半的大宅子,永遠免除賦役,還陪他和利休進入三疊大的茶室。

    道:“怎樣,宗室,願做重建城池之事否?” “榮幸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