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人這樣當面斥責過,這一次,她居然受了,而且是十分傾心地受了下來,她握着譚意哥的手道:“意哥,聽了你的話,我真慚愧極了,也羨慕你極了,當年,我要是有你這份勇氣就好了。
” “勇氣!淑貴人,莫非你進京時并不情願?” 淑貴人低下了頭,壓低了聲音道:“是的,這話我隻告訴給你一個人聽,你也千萬别說出去。
我從小就有個青梅竹馬的表哥,大我兩歲,我們一直情投意合,兩家的上人,也都有意思聯姻,就是沒有舉行文定的儀式。
那是我父親的意思,說定了親,反倒拘于形式,不便來往了,可是等到我十六歲那年,恰好是聖上選後,京師十六歲以上的未婚女兒,都要入京聽選……” “貴人就是這麼被選上了?” 淑貴人點點頭道:“是的,也不知是什麼孽緣,那次入京聽選的女孩于有十幾個,個個都比我漂亮,一共才冊選三個人,一位皇後,兩位貴妃。
偏偏就把我給選中了,我回家之後,聽到了消息,差一點就想自殺。
” 譚意哥道:“那個時候自殺也太遲了,根本在一開始就不該入京聽選的。
” “這可由不得我,京中四品以上的大臣家中,那一家有及齡未嫁的女兒,雖是由自己選冊進覽,其實早有人調查清楚了,故意隐而不報,有欺君之罪的。
” 譚意哥道:“那就該在聽見消息,初露風聲時,立刻嫁娶,宮中要冊選京女,消息傳出,民間有女而不願入宮的,搶在期前嫁人的事,也多得很。
” 淑貴人低頭道:“是的,京中有些人家也是如此的,那一年遣嫁的特别多,可是官位較高的都不敢如此,被皇帝知道了,到底不太好,而且這是選後,與民間徵選宮女不同,有些人家還多方運動,想叫女兒入選的。
初選時是由京中的畫師前來圖容,他們就重賄誘畫得美麗一點。
” 譚意哥一笑道:“那時貴人倒是該賄賂畫工,晝得醜一點。
” 淑貴人一歎道:“其實真要想辦法,就是被選中了,也還可以改悔的,隻不過我父親沒有那個魄力,我又在他們的力懇要求之下,沒有勇氣反抗而已,就這樣把自己的終身拖了進來。
” 譚意哥也不知如何去安慰她才好,因為這種事實在是很難置喙的,淑貴人一歎道:“問題還不全在我父親身上,我那位表哥那年也剛點的翰林,他是二甲第六名進士,前程似錦,怕受了耽誤,這也是一層原故……” 譚意哥忽然道:“貴人,你自己呢?” 淑貴人一怔,道:“我,那時隻存了僥幸之心,而且我知道同時受冊的女兒家中,貌美多才的很多,我絕無選中的可能。
” 譚意哥道:“這就是了,這種事不能有僥幸之心的,據我所知,在畫冊初選後,臨到入宮前,還有一次複選。
由宮中派出老太監來,到每一家當面相看,中意的就指點一下入宮的儀節,貴人如有下情,在那個時候,隻要說一聲,也就作罷了。
” 淑貴人低頭歎道:“我知道,可是你叫我怎麼說呢?” 譚意哥道:“我知道,貴人那時或無攀龍之心,卻有一股不輸人之氣,怕在那時提出,被人視作落選而丢臉,因此沒肯開口。
” 淑貴人道:“是啊!這是我最難對人解釋之處,我那位表哥就為此而怪我,使我欲辯無由,在我快要人宮之前,我們見了一面,他以此責問我……” 譚意哥道:“那他也太小氣了,到那個時候,大家應該互相祝福,使彼此長留記憶,保留一個美麗的回憶不是好得多嗎,那有心情來追悔怪責呢。
何況他自己因循怯懦也有責任的,開始時他若來迎娶,不就沒事了嗎?” 淑貴人道:“是的,也就在那時候,我看出了他自私卑劣的一面,以前的好印象一掃而空,于是我反問他,說他隻要敢娶我,我可以不顧一切,推拒宮中的冊選而嫁他,因為我隻是被選為嫔妃,還能夠退婚的。
但他卻沒有那個魄力跟膽子,弄得不歡而散……” 譚意哥道:“這也好,至少貴人心中沒有負擔了。
” 淑貴人歎道:“是的!我進宮之後,倒是不再想他了,而且連他的樣子都差不多忘記了,看來這份感情并不是十分深刻,所以也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感覺,隻不過我的心情,卻一直不開朗,落落寡歡,所以宮裡的人都說我冷,就是如此形成的。
” 譚意哥道:“那是貴人自苦,既然已經接受了這種命運與生活,就該打起精神來,尋求自己的快樂。
” 淑貴人道:“是的,我也是這樣想,可是就難以丢開,宮中的生活,不深入體驗是難以意會的,那一份寂寞就能把人給困死,連找個談談心的人都沒有。
” “宮闱雖深,但是人也不少呀。
” “唉,意哥,你不明白,宮中的人是不少,但是能夠傾訴心事的,卻少之又少,我對你說的這番話,若是換了個宮中的人,立刻就會傳到每一個人的耳中去,無風尚且三尺浪,更何況是我親口所述呢!” 譚意哥歎道:“這倒是,湘如姊也對我說過,所以她不羨慕她的姊姊,說娘娘雖貴為一國之後,卻未必有她生活得逍遙自在。
” 淑貴人道:“皇後娘娘的生活,倒是比任何一個人都快樂,那并不是她的地位尊貴,而是她的性情,似乎生來就适合這種生活。
” 譚意哥道:“人沒有天生就适合那一種生活的,隻是有些人能以絕大智慧與毅力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使自己過得很愉快,娘娘在這一點上,就表現了她的過人之處,那是任何人所不及的。
” 淑貴人默然片刻,才道:“也許你說得對,是我自己的修養太差,過了這麼多年,始終還未能适應……” 譚意哥道:“淑貴人,請恕我又要交淺言深,我覺得你如此做法,都隻是心裡面放不開的原故,那可是很危險的事,積怨于心,有如山洪之積,日久而勢壯,終至一發而不得收拾,身在曹魏而心存漢阙,在漢而言則是孤忠之臣,在曹言則何嘗不是貳志之叛,你由于平日即落落寡歡。
已經樹敵很多了,一旦不慎洩之于口,很容易獲怨于人。
” 譚意哥一歎道:“貴人,我勸你一聲,還是把心情放開朗些,不要自己鑽牛角尖,人的苦樂完全是自己去取決的,明明是苦事,你能以享樂的心情去做它,自會樂趣橫生,你看那外面……” 外面有兩個小宮女在掃花徑上的落葉,有氣無力,顯得一點勁兒都沒有,淑貴人罵道: “這兩個小鬼,整天隻知道玩,叫她們做這點事,就無精打采了。
” 譚意哥道:“這倒不能怪她們,因為她們并不懂得掃葉的情趣,視為苦事,換了你我去代她們,就會快樂得多。
” 說着拉了淑貴人的手,兩人出去,兩個小宮女看見她們來了,立刻提起了精神,淑貴妃道:“别裝了,我剛才在窗子裡看你們兩個,連竹帚都沒沾到地,這會兒卻又裝個什麼勁兒,拿過來!” 兩個小宮女吓得不知所措,譚意哥笑道:“小妹妹,我們也想活動一下。
提提精神,讓我們來掃吧。
” 她接過竹帚,在小徑上輕盈地掃着,姿态輕盈美妙,落帚輕柔,卻又很仔細,一片沒落下。
淑貴人雖也跟着掃,卻始終把握不住力量,不但把地下刮起了深紋,而且還有一兩片從帚縫間漏出來。
譚意哥笑道:“淑貴人,這竹帚的運用也有講究的,用力大了,不一定就能掃得乾淨,你淑貴人很痛苦地道:“是的!意哥,我知道,這件事憋在我心裡,實在很難過,所以我很想找個人吐一吐,以前我隻對湘如一個人吐露過。
” 譚意哥點頭道:“你算是找對人了,她跟我這麼親近,可是在入宮之前,她連你這個人都沒提起過。
” 淑貴人道:“這就太不該了,縱然不談我的事,至少也該告訴一下我這個人呀。
” 譚意哥道:“不,這正是她的穩重處,她不知道你我是否相處得來,就不必先在我心裡造成一個印象,以免造成彼此尬尴。
” “這怎麼可能呢?我還會生她的氣嗎?” 譚意哥道:“淑貴人,講句不怕你生氣話,她倒不是怕你生氣而是怕我生氣,因為她并不知道你是否願意結交我。
如果先告訴我,她跟你如何如何,而我卻在你這兒受到冷落的話,很可能會把氣出在她身上,出宮後來個不辭而别。
” 淑貴人道:“有這麼嚴重嗎?” 譚意哥笑道:“會的,老實說我這次晉京,完全是受了她盛情之感,因為我這個人脾氣很倔,受不得拘束,與富貴無緣,現在的日子我過得并不自在,若有個藉口給我,我會立刻跑了。
” 淑貴人不勝羨慕地道:“你真舒服,能夠自由自在的,我也厭透了這個牢籠,卻無法越雷池一步。
” 必須以詩的心情去對待它。
“淑貴人道:“我這人太俗,怎麼樣才有詩心呢?” 譚意哥道:“這個嘛,完全要靠想像了,比如說:你可以假想自己是九天仙女,此刻正是在--閑踏天門掃落花。
不就是飄逸若仙了嗎?再以這掃葉時着力來說,你手中運帚時,心中不妨想起--沾花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就如同幼時慈母在一邊輕歌催眠,用手輕撫臉頰的情景,你就能把力量用得恰到好處了。
” 卻見淑貴人兩眼紅紅的,泫然欲泣,忍不住奇怪地道:“淑貴人,你是怎麼了?” 淑貴人唏噓地道:“我聽了你所說兒時在母親懷中催眠的情景,就忍不住想哭了。
” 譚意哥歎了一口氣道:“那就沒辦法,因為你專愛我自己的麻煩一定要鑽牛角尖,誰也無法幫助你了,你也别老想什麼詩句了,就把自己當個守财奴了,把這滿地落葉都當成天上飄下的元寶,若不趕快掃成一堆,就會被人搶走了,這樣子你就有興趣了吧。
” 淑貴人被逗笑了道:“你就看我是這麼一個見錢眼開的人了?” 譚意哥道:“那倒不是,隻是舉個例子,告訴你如何在生活中去找樂趣。
” 淑貴人道:“我明白了,我可以試試看,想想我喜歡的是什麼。
” 兩人掃了十幾丈後,淑貴人歎了口氣道:“意哥,我這個人大橛真是無可救藥了,我想了半天,居然找不到一樣我喜歡的東西,沒有一件我最喜歡的事情。
” 譚意哥道:“這就是你落落寡歡的原因,你生活得不快樂,正因為沒有一樣事情能使你快樂的,所以整天都沒有笑容了。
” “那我該怎麼辦呢?” 譚意哥道:“去喜歡别人、幫助别人,對每一個人擺出笑臉,那怕一開始時,你根本笑不出來,也要強迫自己笑着,久而久之,你就會習慣而感到快樂了。
” “這恐怕很難,我就是不會假裝。
” 譚意哥道:“那倒不見得,你在太後面前,不就是帶着笑臉嗎?我相信你也不是在心裡想笑,在不知不覺間就裝出來了,我想可能在聖上面前,在娘娘面前,你都會不知不覺,扮出笑容的。
” 淑貴人沉思了一下道:“這倒是,這種假笑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小時對父母、對兄長,不自而然地就會擺出那付笑容,在我心裡卻厭惡透了。
” “怎麼在自己親人面前,也要裝呢?” 淑貴人歎了口氣道:“官宦富貴之家,親情最是淺薄,在我的記憶中,好像根本就沒這回子事,懂事的時候,我就由乳娘帶着,每天早上去請個安,以後就見不到面了。
我父親、我母親,從來都沒抱過我一下。
” 譚意哥怔住了,淑貴人道:“剛才你念出了吹面不寒楊柳風之句,喻為慈親之手,我所以要哭的原因,是為了我從未領略過這種親情的撫慰……” 譚意哥這才輕輕一歎道:“淑貴人,我現在才明白你所以如此落落的原因,你缺少愛,缺少真情真意的愛,從來也沒有人真心真意的愛過你。
” 淑貴人道:“是的!從小到大,我都是在一個冷冷淡淡的氣氛中長大的。
” 譚意哥道:“所以你感到很委屈,很忿怒不平,所以你也以冷淡去對每一個人……” “我……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不知道如何去對别人友善?” “那很容易,正如書上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以往認為最感痛苦的事,現在就别讓人家也嘗到那種痛苦,你感到父母對你很苛厲,在他們面前,你唯恐做錯了事,強裝起笑臉以對,那麼現在你對身邊的人,就不要再扳着臉,使别人怕你。
” “我……是這樣嗎?” “也許你自己不覺得,但别人的确很怕你,你看那兩個小宮娥,現在還戰戰兢兢地站在一邊,不知道你将如何地處分她們呢!” 淑貴人擡頭一看,那兩個小宮娥果然面無人色地立在一邊,這才輕輕一歎道:“我沒想到我在别人心中是這麼一個印象。
你們兩個過來。
” 兩個小宮娥戰戰兢兢地過來,淑貴人和藹地道:“你們掃得很好,隻是我跟譚姑娘想活動一下,才代你們掃地,你們也别在這兒了,下去休息吧。
” 那兩個宮娥感到很驚奇,似乎是喜出望外地跪下叩了個頭,同時說了聲:“謝謝貴人。
“ 望着她們爬起來,跑得一溜煙似的身影,淑貴人笑了,而且很開心地道:“她們好開心。
” 譚意哥道:“貴人自己呢?” “我?我好像也很開心。
” 譚意哥道:“世上有一樣東西,在分給了别人之後,自己不但不會短少,反而會擁有更多,那就是快樂,你現在已經懂得如何去發現快樂了。
” 淑貴人淚光盈睫,哽咽地道:“是的,我懂了,謝謝你,意哥,跟你相處了這一刻功夫,我似乎比我這一輩子學得都要多了。
” 譚意哥朝她友善她笑了一笑,心中也很高興,她知道這個憂郁的少婦,已經找到了生活的樂趣,今後的歲月中,她将快樂得多。
譚意哥是很晚才回到了探花府,湘如在等着她,張玉朗也在,夫婦倆看見她,都含笑站了起來,張玉朗笑道:“意哥,聽說你今天在宮中大出風頭,把皇帝吓得躲在外面,不敢回宮。
” 譚意哥一怔道:“那有這事?” 湘如笑道:“這倒是真的,皇帝跟玉朗他們在外間偏殿,也是在談論明天詩會的事,本來準備回去了,可是太後傳出懿旨,請皇帝在外面多耽一下!” 譚意哥道:“這是為什麼呢?” 湘如道:“還不是為了你嗎?太後說你在裡面,大家都好高興,尤其是淑貴妃,更是難得,怕皇帝一進去,大家受了拘束掃興,所以吩咐皇帝在外面多待一會兒。
” 張玉朗笑道:“皇帝當時還笑着說,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被人擋住了不讓回宮去。
“ 湘如也笑道:“豈止是他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恐怕也是空前絕後的趣聞妙事,意哥妹子,你以一個布衣裙钗,上傲天子,到了這個程度,也算能得意了,你進宮之後,我不放心,不斷地派人打聽消息,後來聽說你跟淑貴妃居然好得像兩股扭糖似的,我才放了心,卻也有點不相信。
” 譚意哥道:“有什麼不放心的?難道我還會被宮裡的人吃掉了不成。
” 湘如道:“那倒不是,我是怕那些人小心眼兒,故意使壞來坑你一下,你的脾氣來了,怪到我頭上。
” 譚意哥道:“這本帳是怎麼個算法的,宮裡的人就算對我不怎麼樣,我也沒有怪你的理由呀。
” 湘如輕輕一歎:“妹子,這話很難使得你明白,不過在那個大圈子裡的人,個個小心眼兒,互相擾來軋去,你多少也該看出一點了,日前是我姐姐當家,你是我姐姐的客人,人家很可能拿你來作題目,來叫我姐姐難過一下。
” 張玉朗皺眉道:“宮裡的人與事,會如此複雜嗎?” 湘如道:“你沒聽人說過,外面一個大朝廷,裡面小朝廷,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宮中跟外面的朝廷,互相争權擠軋的情形是一樣的。
” 譚意哥笑道:“我倒沒這個感覺跟顧慮,我感到每個人都對我很友好。
” 湘如笑道:“這就是使人難以相信的地方,我聽說了你在宮裡的情形,太後喜歡你不算稀奇,因為她本來就和氣,受熱鬧,喜歡漂亮的女孩子,隻要是長得聰明伶俐的女孩子,她都會很喜歡的,隻不過對妹子你很特别就是了。
後來我聽說你跟張貴妃也處得好極了,那才是不容易,因為那個人太難相處了。
” 譚意哥道:“她對你不是很好嗎?” 湘如道:“對我是好一點,那情形不同,是我幫過她一點小的忙,對别人卻絲毫不假辭色,連我姐姐有時還要看她的臉色,碰她個釘子呢。
” “那又何至于,她是個頗識大體的人。
” “我說的看臉色并不是她在禮數上有虧,那她自然不敢,我姐姐是個重規矩的人,也不容許她跋扈頂撞犯上的,可是她在對我姐姐說話時,經常臉上平平闆闆的,沒一點表情…… “ “那是她生性如此,對誰都一樣。
” 湘如笑道:“沒有人生來就是闆着一張臉的,她隻是不高興應酬别人而已。
我姐姐也知道她的毛病,更不好意思去說她,更有一重顧忌,是因為皇帝很喜歡她,姐姐為了避嫌,更得要容忍她一點了。
” 張玉朗道:“這又是怎麼個說法呢?” 湘如笑道:“如果姐姐對她較為嚴厲,人家會說姐姐是因為嫉妒她得寵,這多沒意思呢!” 張玉朗道:“這不是笑話嗎?令姐是堂堂正正的一國之後,怎麼會去嫉妒一個貴妃呢? “ 他壓低聲音又笑道:“外面傳說着一個笑話,說大姐限定皇帝每隔兩天,一定要在她的昭陽宮中歇宿,如若皇帝忘了,她會帶人到處去找,然後把皇帝請回去,所以皇帝很怕大姐。
” 湘如一笑道:“外面說得一定不像這麼好聽吧,在背後一定把姐姐說得很不堪。
” 張玉朗道:“我跟皇帝是連襟,人家在我面前,說話多少有點保留,倒是不會太過份的。
” 湘如笑道:“不過這的确是事實,且是太後特别支持贊同的,當初立法三章,由太後耳提面命,親自頒下,所以皇帝不敢不遵。
” 譚意哥頗感意外地道:“真有這回事嗎,我看娘娘莊娴識禮,舉止穩重,不像個潑辣的醋娘子,不會使皇帝如此難堪的。
” 湘如一笑道:“外面有人傳說是姐姐帶人把皇帝硬架回去,那是糟塌她,不過皇帝有時不回昭陽正院,我姐姐一定會千方百計地打聽出皇帝的下落,若是留在外面禦書房或是養心殿,她就不會去打擾,若是留在别的地方,她也隻是帶了兩個小太監,靜悄悄的前去,皇帝一看見她,自己也很識相,立刻就跟她回來了。
” 張玉朗笑道:“這麼說來,大姐還真有點威風。
” 湘如白了他一眼道:“你心中想的什麼我知道,玉朗,你也見過我姐姐,你認為她是那種争寵的人嗎?” 張玉朗道:“我也看來不像,所以找在聽見那些話時,還立辯其誣,我在人前人後,都聽皇帝說過大姐,他對大姐是有點畏服,但那是一種敬愛,跟一般人的怕老婆是兩回事。
所以我聽你說确有此事時……” 湘如道:“事情确然不假,隻不過用心良苦,所以太後才會大力支持,因為她也知道,這位皇帝雖然能算個明君,卻不是英主,有時不免要率性而行,缺少理智的考慮,更還有點風流自賞,不知節制……” 張玉朗笑道:“要想節制也不容易,後宮中就他一個男人,卻有着那麼多的久曠怨女,若不因為他是皇帝,怕不早就被撕成一塊塊的吞了下去,所以她們一個個必然是使出渾身解數,想盡方法來留住皇帝……” 湘如一歎道:“這是一點都不錯,我姐姐所以要對宮中的人那麼嚴厲,就因為她們太不像話了,為了留住皇帝,什麼下流的招數都施得出來,而皇帝卻又是專好此道,難以把持,所以姐姐隻好想出這個釜底抽薪的辦法,每隔兩天,一定要皇帝回到昭陽院,老老實實地作個真正的孤家寡人,藉以休息,如此而已。
” 張玉朗道:“那大姐的犧牲不是太大了?” 湘如道:“不錯,我問過大姐,她也很難過,她同樣是血肉之軀,那裡會沒有七情六欲的,可是她必須要忍耐克制,因為皇帝是她的丈夫,是她一輩子共偕白頭的人,别人可以不在乎,她卻不能不愛惜。
” 張玉朗與譚意哥都不禁默然了,他們以前對宮闱中的生活是完全隔閡。
因為多年的傳奇般的渲染傳說,使得宮闡中的生活,都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尤其是一些文人的詩賦,像杜牧的阿房宮賦,白居易的長恨歌等。
還有就是一些流傳坊間的小說,傳奇彈詞唱本,對宮闱生活的描述,使人産生了一種神奇想像,總以為那是一個像仙境般的樂園,裡面住了無數美麗的女郎,衆香競豔…… 這種思想在張玉朗心中尤為深植而有力,因為他是個男人,而那幾乎是每一個男人的夢想。
一直到他們有機會真正地接觸到那個地方,才發現那兒未必想像中那麼美麗動人了。
宮中美女固多,也不過是看得過去而已,卻不見得就是個個國色天香。
她們也十分平凡。
現在更深一層接觸到她們真實的生活面,神秘感不存在了,轉覺她們的可憐了,寂寞,不自由等等不去說了,最難過的還是沒有希望,沒有前途,大部份的人都渾渾噩噩地活着,無聲無息地死亡,把一生埋葬在那個高圍牆築成的大墳墓中。
少數高高在上的人,算是特出的了,可是至高的皇後,也同樣地有她的煩惱、痛苦。
張玉朗一笑道:“難怪皇帝私下談天,聽起我以前的生活情形,不僅是津津有味,更還是無限的羨慕,說我比他自在幸福多了。
” 湘如道:“他還有什麼不如意的?” 張玉朗道:“他跟我是以兩個男人的身份在談話,倒是不能太苛責他,他對大姐十分尊敬,許為一個難能可貴的賢明皇後,但是他也有苦悶,他從生下來開始一直到現在,雖說是高居于天下第一人的至上地位,但是卻沒有過一天屬于他自己的生活,他似乎是為了别人而活的……” 譚意哥道:“你把從前遊俠的情形也告訴皇帝了?” 張玉朗道:“說了一點,那已經不能算秘密,皇帝根本是知道的,隻不過不太詳盡而已。
” 湘如道:“每一個做官的人,都要經過一番身家調查,他考察其品德的,你可别放在心上,以為是我哥哥跟父親在皇帝面前揭你的底,那是他們的職責。
” 張玉朗笑道:“我明白,皇帝也說明了,他對我從前從事遊俠的事,并不介意,因為我的立意是公正的,所行也是除暴而安良,這正是一個做官的本份,他們如果對我不滿意,也不會準你嫁給我了。
” 湘如笑了一下,道:“你能明白就好,那些細行調查隻是用來評核一個人的品德,不過做了官之後,當以官守為重,不能再以個人的好惡來行俠了。
” 張玉朗道:“我知道,皇帝也說過,今後我用不着再偷偷摸摸地行俠,知道了什麼不平的事,可以公開來放開手辦,他很羨慕我從前的生活,說有機會地想跟我一起去過兩天遊俠生活,路見不平,弄上一場架打打,快意恩仇,看看是怎麼一個滋味。
” 湘如笑道:“那你可得小心點,他不是跟你說着玩兒,很可能那天會真的找上你作伴,溜出去玩上幾天,我哥哥就被他拉出去作伴過,兩個人在京畿鬧了不少事,成天的打架滋事,害得我爹向人家賠盡小心,還捏了一把汗。
” 張玉朗笑道:“他跟舅兄的關系不同,他們是郎舅之親,找到我頭上的可能性就少了。
“ 湘如道:“你跟他是連襟兄弟,更适合于狼狽為奸了。
而且他找我哥哥的原因,不是為了親戚關系,主要是為了我哥哥那時也年輕氣盛,好打不平……” “皇帝私巡,原來是為了打不平。
” 湘如道:“這些地方他則頗有俠氣,他出去的目的是為了玩,到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平康裡,不過遇見了不平的事,他總忍不住會挺身而出的,鬧出了事,真叫我爹傷透了腦筋,還得替他彌縫,讓人知道皇帝私出,冶遊打架,這事情總是不太好吧。
” 張玉朗皺眉道:“這……如果找上我又該怎麼辦呢?” 譚意哥道:“這個我想可能性不太大,以前是年紀輕,現在至少該老成多了。
” 湘如一笑道:“他老成不了的,他要找玉朗為伴的可能性極大,第一、玉朗以前在京裡的行情極熟,已是個有名的花花公子,會玩,也懂得玩,第二,玉朗本身的武功很好,打起架來不怕人多,不會吃虧受傷。
” “難道以前他還受過傷,挨過打不成?” 湘如笑道:“豈止是挨過打,還經常被揍得臉青鼻腫的。
” 張玉朗道:“誰有那麼大的瞻子敢打他?” 湘如道:“别人不知道他是皇帝,有什麼不敢的,在京裡那些大家子弟們橫行鬧事,你又不是不知道,當街揮拳是常事,一直到我哥哥接長了執金吾,狠辦了幾個,才算好得多。
“ 張玉朗笑道:“舅兄自己當年也是經常打架的,怎麼好意思去辦别人呢?” 湘如笑道:“可不是,大家都如此說。
而且辦的對方父兄,都是朝中重臣,他們不服氣,就以這個理由托禦史上章彈劾我哥哥,結果奏章到了皇帝手裡,批下來更絕,上面隻有一個”知“字。
” “這是什麼意思呢?”張玉朗問。
“這表示他知道了!”湘如笑哈哈地回答。
譚意哥也不解地道:“光說句知道了怎麼行呢,他至少要表示一下對這件事的态度。
” 湘如笑道:“妹子,你沒有做過官,所以不清楚。
皇帝批一個知字,表示他知道了,卻沒有進一步表示,就是告訴上表的人,這件事不必再追究,他們自己也要識相,如若再要喋喋不休,就是自讨沒趣了。
” 譚意哥道:“他難道不怕被人批評說包庇國舅老爺嗎?” 湘如笑道:“敢于士表奏刻我哥哥,自然也是有點後台的,所以皇帝才批那個字,這就是暗示,不過也的确有位老禦史,受了對方的力懇,不甘服氣。
再上第二道劾章,要求皇帝撤辦我哥哥。
皇帝見了表章,隻是笑笑把那位老禦史留在朝房裡,等到退了朝後,着人把他請到禦書房裡去,密談了片刻,那位老禦史出來,滿臉蒼白,沒多久就上表乞休告老回鄉去了。
” 張玉朗道:“我聽說過這件事,大家傳說是那位老禦史被府上鬥下去的。
” 湘如歎道:“外面的誤解是難免的,皇帝把那位老禦史請到禦書房中,很不客
” “勇氣!淑貴人,莫非你進京時并不情願?” 淑貴人低下了頭,壓低了聲音道:“是的,這話我隻告訴給你一個人聽,你也千萬别說出去。
我從小就有個青梅竹馬的表哥,大我兩歲,我們一直情投意合,兩家的上人,也都有意思聯姻,就是沒有舉行文定的儀式。
那是我父親的意思,說定了親,反倒拘于形式,不便來往了,可是等到我十六歲那年,恰好是聖上選後,京師十六歲以上的未婚女兒,都要入京聽選……” “貴人就是這麼被選上了?” 淑貴人點點頭道:“是的,也不知是什麼孽緣,那次入京聽選的女孩于有十幾個,個個都比我漂亮,一共才冊選三個人,一位皇後,兩位貴妃。
偏偏就把我給選中了,我回家之後,聽到了消息,差一點就想自殺。
” 譚意哥道:“那個時候自殺也太遲了,根本在一開始就不該入京聽選的。
” “這可由不得我,京中四品以上的大臣家中,那一家有及齡未嫁的女兒,雖是由自己選冊進覽,其實早有人調查清楚了,故意隐而不報,有欺君之罪的。
” 譚意哥道:“那就該在聽見消息,初露風聲時,立刻嫁娶,宮中要冊選京女,消息傳出,民間有女而不願入宮的,搶在期前嫁人的事,也多得很。
” 淑貴人低頭道:“是的,京中有些人家也是如此的,那一年遣嫁的特别多,可是官位較高的都不敢如此,被皇帝知道了,到底不太好,而且這是選後,與民間徵選宮女不同,有些人家還多方運動,想叫女兒入選的。
初選時是由京中的畫師前來圖容,他們就重賄誘畫得美麗一點。
” 譚意哥一笑道:“那時貴人倒是該賄賂畫工,晝得醜一點。
” 淑貴人一歎道:“其實真要想辦法,就是被選中了,也還可以改悔的,隻不過我父親沒有那個魄力,我又在他們的力懇要求之下,沒有勇氣反抗而已,就這樣把自己的終身拖了進來。
” 譚意哥也不知如何去安慰她才好,因為這種事實在是很難置喙的,淑貴人一歎道:“問題還不全在我父親身上,我那位表哥那年也剛點的翰林,他是二甲第六名進士,前程似錦,怕受了耽誤,這也是一層原故……” 譚意哥忽然道:“貴人,你自己呢?” 淑貴人一怔,道:“我,那時隻存了僥幸之心,而且我知道同時受冊的女兒家中,貌美多才的很多,我絕無選中的可能。
” 譚意哥道:“這就是了,這種事不能有僥幸之心的,據我所知,在畫冊初選後,臨到入宮前,還有一次複選。
由宮中派出老太監來,到每一家當面相看,中意的就指點一下入宮的儀節,貴人如有下情,在那個時候,隻要說一聲,也就作罷了。
” 淑貴人低頭歎道:“我知道,可是你叫我怎麼說呢?” 譚意哥道:“我知道,貴人那時或無攀龍之心,卻有一股不輸人之氣,怕在那時提出,被人視作落選而丢臉,因此沒肯開口。
” 淑貴人道:“是啊!這是我最難對人解釋之處,我那位表哥就為此而怪我,使我欲辯無由,在我快要人宮之前,我們見了一面,他以此責問我……” 譚意哥道:“那他也太小氣了,到那個時候,大家應該互相祝福,使彼此長留記憶,保留一個美麗的回憶不是好得多嗎,那有心情來追悔怪責呢。
何況他自己因循怯懦也有責任的,開始時他若來迎娶,不就沒事了嗎?” 淑貴人道:“是的,也就在那時候,我看出了他自私卑劣的一面,以前的好印象一掃而空,于是我反問他,說他隻要敢娶我,我可以不顧一切,推拒宮中的冊選而嫁他,因為我隻是被選為嫔妃,還能夠退婚的。
但他卻沒有那個魄力跟膽子,弄得不歡而散……” 譚意哥道:“這也好,至少貴人心中沒有負擔了。
” 淑貴人歎道:“是的!我進宮之後,倒是不再想他了,而且連他的樣子都差不多忘記了,看來這份感情并不是十分深刻,所以也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感覺,隻不過我的心情,卻一直不開朗,落落寡歡,所以宮裡的人都說我冷,就是如此形成的。
” 譚意哥道:“那是貴人自苦,既然已經接受了這種命運與生活,就該打起精神來,尋求自己的快樂。
” 淑貴人道:“是的,我也是這樣想,可是就難以丢開,宮中的生活,不深入體驗是難以意會的,那一份寂寞就能把人給困死,連找個談談心的人都沒有。
” “宮闱雖深,但是人也不少呀。
” “唉,意哥,你不明白,宮中的人是不少,但是能夠傾訴心事的,卻少之又少,我對你說的這番話,若是換了個宮中的人,立刻就會傳到每一個人的耳中去,無風尚且三尺浪,更何況是我親口所述呢!” 譚意哥歎道:“這倒是,湘如姊也對我說過,所以她不羨慕她的姊姊,說娘娘雖貴為一國之後,卻未必有她生活得逍遙自在。
” 淑貴人道:“皇後娘娘的生活,倒是比任何一個人都快樂,那并不是她的地位尊貴,而是她的性情,似乎生來就适合這種生活。
” 譚意哥道:“人沒有天生就适合那一種生活的,隻是有些人能以絕大智慧與毅力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使自己過得很愉快,娘娘在這一點上,就表現了她的過人之處,那是任何人所不及的。
” 淑貴人默然片刻,才道:“也許你說得對,是我自己的修養太差,過了這麼多年,始終還未能适應……” 譚意哥道:“淑貴人,請恕我又要交淺言深,我覺得你如此做法,都隻是心裡面放不開的原故,那可是很危險的事,積怨于心,有如山洪之積,日久而勢壯,終至一發而不得收拾,身在曹魏而心存漢阙,在漢而言則是孤忠之臣,在曹言則何嘗不是貳志之叛,你由于平日即落落寡歡。
已經樹敵很多了,一旦不慎洩之于口,很容易獲怨于人。
” 譚意哥一歎道:“貴人,我勸你一聲,還是把心情放開朗些,不要自己鑽牛角尖,人的苦樂完全是自己去取決的,明明是苦事,你能以享樂的心情去做它,自會樂趣橫生,你看那外面……” 外面有兩個小宮女在掃花徑上的落葉,有氣無力,顯得一點勁兒都沒有,淑貴人罵道: “這兩個小鬼,整天隻知道玩,叫她們做這點事,就無精打采了。
” 譚意哥道:“這倒不能怪她們,因為她們并不懂得掃葉的情趣,視為苦事,換了你我去代她們,就會快樂得多。
” 說着拉了淑貴人的手,兩人出去,兩個小宮女看見她們來了,立刻提起了精神,淑貴妃道:“别裝了,我剛才在窗子裡看你們兩個,連竹帚都沒沾到地,這會兒卻又裝個什麼勁兒,拿過來!” 兩個小宮女吓得不知所措,譚意哥笑道:“小妹妹,我們也想活動一下。
提提精神,讓我們來掃吧。
” 她接過竹帚,在小徑上輕盈地掃着,姿态輕盈美妙,落帚輕柔,卻又很仔細,一片沒落下。
淑貴人雖也跟着掃,卻始終把握不住力量,不但把地下刮起了深紋,而且還有一兩片從帚縫間漏出來。
譚意哥笑道:“淑貴人,這竹帚的運用也有講究的,用力大了,不一定就能掃得乾淨,你淑貴人很痛苦地道:“是的!意哥,我知道,這件事憋在我心裡,實在很難過,所以我很想找個人吐一吐,以前我隻對湘如一個人吐露過。
” 譚意哥點頭道:“你算是找對人了,她跟我這麼親近,可是在入宮之前,她連你這個人都沒提起過。
” 淑貴人道:“這就太不該了,縱然不談我的事,至少也該告訴一下我這個人呀。
” 譚意哥道:“不,這正是她的穩重處,她不知道你我是否相處得來,就不必先在我心裡造成一個印象,以免造成彼此尬尴。
” “這怎麼可能呢?我還會生她的氣嗎?” 譚意哥道:“淑貴人,講句不怕你生氣話,她倒不是怕你生氣而是怕我生氣,因為她并不知道你是否願意結交我。
如果先告訴我,她跟你如何如何,而我卻在你這兒受到冷落的話,很可能會把氣出在她身上,出宮後來個不辭而别。
” 淑貴人道:“有這麼嚴重嗎?” 譚意哥笑道:“會的,老實說我這次晉京,完全是受了她盛情之感,因為我這個人脾氣很倔,受不得拘束,與富貴無緣,現在的日子我過得并不自在,若有個藉口給我,我會立刻跑了。
” 淑貴人不勝羨慕地道:“你真舒服,能夠自由自在的,我也厭透了這個牢籠,卻無法越雷池一步。
” 必須以詩的心情去對待它。
“淑貴人道:“我這人太俗,怎麼樣才有詩心呢?” 譚意哥道:“這個嘛,完全要靠想像了,比如說:你可以假想自己是九天仙女,此刻正是在--閑踏天門掃落花。
不就是飄逸若仙了嗎?再以這掃葉時着力來說,你手中運帚時,心中不妨想起--沾花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就如同幼時慈母在一邊輕歌催眠,用手輕撫臉頰的情景,你就能把力量用得恰到好處了。
” 卻見淑貴人兩眼紅紅的,泫然欲泣,忍不住奇怪地道:“淑貴人,你是怎麼了?” 淑貴人唏噓地道:“我聽了你所說兒時在母親懷中催眠的情景,就忍不住想哭了。
” 譚意哥歎了一口氣道:“那就沒辦法,因為你專愛我自己的麻煩一定要鑽牛角尖,誰也無法幫助你了,你也别老想什麼詩句了,就把自己當個守财奴了,把這滿地落葉都當成天上飄下的元寶,若不趕快掃成一堆,就會被人搶走了,這樣子你就有興趣了吧。
” 淑貴人被逗笑了道:“你就看我是這麼一個見錢眼開的人了?” 譚意哥道:“那倒不是,隻是舉個例子,告訴你如何在生活中去找樂趣。
” 淑貴人道:“我明白了,我可以試試看,想想我喜歡的是什麼。
” 兩人掃了十幾丈後,淑貴人歎了口氣道:“意哥,我這個人大橛真是無可救藥了,我想了半天,居然找不到一樣我喜歡的東西,沒有一件我最喜歡的事情。
” 譚意哥道:“這就是你落落寡歡的原因,你生活得不快樂,正因為沒有一樣事情能使你快樂的,所以整天都沒有笑容了。
” “那我該怎麼辦呢?” 譚意哥道:“去喜歡别人、幫助别人,對每一個人擺出笑臉,那怕一開始時,你根本笑不出來,也要強迫自己笑着,久而久之,你就會習慣而感到快樂了。
” “這恐怕很難,我就是不會假裝。
” 譚意哥道:“那倒不見得,你在太後面前,不就是帶着笑臉嗎?我相信你也不是在心裡想笑,在不知不覺間就裝出來了,我想可能在聖上面前,在娘娘面前,你都會不知不覺,扮出笑容的。
” 淑貴人沉思了一下道:“這倒是,這種假笑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小時對父母、對兄長,不自而然地就會擺出那付笑容,在我心裡卻厭惡透了。
” “怎麼在自己親人面前,也要裝呢?” 淑貴人歎了口氣道:“官宦富貴之家,親情最是淺薄,在我的記憶中,好像根本就沒這回子事,懂事的時候,我就由乳娘帶着,每天早上去請個安,以後就見不到面了。
我父親、我母親,從來都沒抱過我一下。
” 譚意哥怔住了,淑貴人道:“剛才你念出了吹面不寒楊柳風之句,喻為慈親之手,我所以要哭的原因,是為了我從未領略過這種親情的撫慰……” 譚意哥這才輕輕一歎道:“淑貴人,我現在才明白你所以如此落落的原因,你缺少愛,缺少真情真意的愛,從來也沒有人真心真意的愛過你。
” 淑貴人道:“是的!從小到大,我都是在一個冷冷淡淡的氣氛中長大的。
” 譚意哥道:“所以你感到很委屈,很忿怒不平,所以你也以冷淡去對每一個人……” “我……我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不知道如何去對别人友善?” “那很容易,正如書上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以往認為最感痛苦的事,現在就别讓人家也嘗到那種痛苦,你感到父母對你很苛厲,在他們面前,你唯恐做錯了事,強裝起笑臉以對,那麼現在你對身邊的人,就不要再扳着臉,使别人怕你。
” “我……是這樣嗎?” “也許你自己不覺得,但别人的确很怕你,你看那兩個小宮娥,現在還戰戰兢兢地站在一邊,不知道你将如何地處分她們呢!” 淑貴人擡頭一看,那兩個小宮娥果然面無人色地立在一邊,這才輕輕一歎道:“我沒想到我在别人心中是這麼一個印象。
你們兩個過來。
” 兩個小宮娥戰戰兢兢地過來,淑貴人和藹地道:“你們掃得很好,隻是我跟譚姑娘想活動一下,才代你們掃地,你們也别在這兒了,下去休息吧。
” 那兩個宮娥感到很驚奇,似乎是喜出望外地跪下叩了個頭,同時說了聲:“謝謝貴人。
“ 望着她們爬起來,跑得一溜煙似的身影,淑貴人笑了,而且很開心地道:“她們好開心。
” 譚意哥道:“貴人自己呢?” “我?我好像也很開心。
” 譚意哥道:“世上有一樣東西,在分給了别人之後,自己不但不會短少,反而會擁有更多,那就是快樂,你現在已經懂得如何去發現快樂了。
” 淑貴人淚光盈睫,哽咽地道:“是的,我懂了,謝謝你,意哥,跟你相處了這一刻功夫,我似乎比我這一輩子學得都要多了。
” 譚意哥朝她友善她笑了一笑,心中也很高興,她知道這個憂郁的少婦,已經找到了生活的樂趣,今後的歲月中,她将快樂得多。
譚意哥是很晚才回到了探花府,湘如在等着她,張玉朗也在,夫婦倆看見她,都含笑站了起來,張玉朗笑道:“意哥,聽說你今天在宮中大出風頭,把皇帝吓得躲在外面,不敢回宮。
” 譚意哥一怔道:“那有這事?” 湘如笑道:“這倒是真的,皇帝跟玉朗他們在外間偏殿,也是在談論明天詩會的事,本來準備回去了,可是太後傳出懿旨,請皇帝在外面多耽一下!” 譚意哥道:“這是為什麼呢?” 湘如道:“還不是為了你嗎?太後說你在裡面,大家都好高興,尤其是淑貴妃,更是難得,怕皇帝一進去,大家受了拘束掃興,所以吩咐皇帝在外面多待一會兒。
” 張玉朗笑道:“皇帝當時還笑着說,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被人擋住了不讓回宮去。
“ 湘如也笑道:“豈止是他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恐怕也是空前絕後的趣聞妙事,意哥妹子,你以一個布衣裙钗,上傲天子,到了這個程度,也算能得意了,你進宮之後,我不放心,不斷地派人打聽消息,後來聽說你跟淑貴妃居然好得像兩股扭糖似的,我才放了心,卻也有點不相信。
” 譚意哥道:“有什麼不放心的?難道我還會被宮裡的人吃掉了不成。
” 湘如道:“那倒不是,我是怕那些人小心眼兒,故意使壞來坑你一下,你的脾氣來了,怪到我頭上。
” 譚意哥道:“這本帳是怎麼個算法的,宮裡的人就算對我不怎麼樣,我也沒有怪你的理由呀。
” 湘如輕輕一歎:“妹子,這話很難使得你明白,不過在那個大圈子裡的人,個個小心眼兒,互相擾來軋去,你多少也該看出一點了,日前是我姐姐當家,你是我姐姐的客人,人家很可能拿你來作題目,來叫我姐姐難過一下。
” 張玉朗皺眉道:“宮裡的人與事,會如此複雜嗎?” 湘如道:“你沒聽人說過,外面一個大朝廷,裡面小朝廷,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宮中跟外面的朝廷,互相争權擠軋的情形是一樣的。
” 譚意哥笑道:“我倒沒這個感覺跟顧慮,我感到每個人都對我很友好。
” 湘如笑道:“這就是使人難以相信的地方,我聽說了你在宮裡的情形,太後喜歡你不算稀奇,因為她本來就和氣,受熱鬧,喜歡漂亮的女孩子,隻要是長得聰明伶俐的女孩子,她都會很喜歡的,隻不過對妹子你很特别就是了。
後來我聽說你跟張貴妃也處得好極了,那才是不容易,因為那個人太難相處了。
” 譚意哥道:“她對你不是很好嗎?” 湘如道:“對我是好一點,那情形不同,是我幫過她一點小的忙,對别人卻絲毫不假辭色,連我姐姐有時還要看她的臉色,碰她個釘子呢。
” “那又何至于,她是個頗識大體的人。
” “我說的看臉色并不是她在禮數上有虧,那她自然不敢,我姐姐是個重規矩的人,也不容許她跋扈頂撞犯上的,可是她在對我姐姐說話時,經常臉上平平闆闆的,沒一點表情…… “ “那是她生性如此,對誰都一樣。
” 湘如笑道:“沒有人生來就是闆着一張臉的,她隻是不高興應酬别人而已。
我姐姐也知道她的毛病,更不好意思去說她,更有一重顧忌,是因為皇帝很喜歡她,姐姐為了避嫌,更得要容忍她一點了。
” 張玉朗道:“這又是怎麼個說法呢?” 湘如笑道:“如果姐姐對她較為嚴厲,人家會說姐姐是因為嫉妒她得寵,這多沒意思呢!” 張玉朗道:“這不是笑話嗎?令姐是堂堂正正的一國之後,怎麼會去嫉妒一個貴妃呢? “ 他壓低聲音又笑道:“外面傳說着一個笑話,說大姐限定皇帝每隔兩天,一定要在她的昭陽宮中歇宿,如若皇帝忘了,她會帶人到處去找,然後把皇帝請回去,所以皇帝很怕大姐。
” 湘如一笑道:“外面說得一定不像這麼好聽吧,在背後一定把姐姐說得很不堪。
” 張玉朗道:“我跟皇帝是連襟,人家在我面前,說話多少有點保留,倒是不會太過份的。
” 湘如笑道:“不過這的确是事實,且是太後特别支持贊同的,當初立法三章,由太後耳提面命,親自頒下,所以皇帝不敢不遵。
” 譚意哥頗感意外地道:“真有這回事嗎,我看娘娘莊娴識禮,舉止穩重,不像個潑辣的醋娘子,不會使皇帝如此難堪的。
” 湘如一笑道:“外面有人傳說是姐姐帶人把皇帝硬架回去,那是糟塌她,不過皇帝有時不回昭陽正院,我姐姐一定會千方百計地打聽出皇帝的下落,若是留在外面禦書房或是養心殿,她就不會去打擾,若是留在别的地方,她也隻是帶了兩個小太監,靜悄悄的前去,皇帝一看見她,自己也很識相,立刻就跟她回來了。
” 張玉朗笑道:“這麼說來,大姐還真有點威風。
” 湘如白了他一眼道:“你心中想的什麼我知道,玉朗,你也見過我姐姐,你認為她是那種争寵的人嗎?” 張玉朗道:“我也看來不像,所以找在聽見那些話時,還立辯其誣,我在人前人後,都聽皇帝說過大姐,他對大姐是有點畏服,但那是一種敬愛,跟一般人的怕老婆是兩回事。
所以我聽你說确有此事時……” 湘如道:“事情确然不假,隻不過用心良苦,所以太後才會大力支持,因為她也知道,這位皇帝雖然能算個明君,卻不是英主,有時不免要率性而行,缺少理智的考慮,更還有點風流自賞,不知節制……” 張玉朗笑道:“要想節制也不容易,後宮中就他一個男人,卻有着那麼多的久曠怨女,若不因為他是皇帝,怕不早就被撕成一塊塊的吞了下去,所以她們一個個必然是使出渾身解數,想盡方法來留住皇帝……” 湘如一歎道:“這是一點都不錯,我姐姐所以要對宮中的人那麼嚴厲,就因為她們太不像話了,為了留住皇帝,什麼下流的招數都施得出來,而皇帝卻又是專好此道,難以把持,所以姐姐隻好想出這個釜底抽薪的辦法,每隔兩天,一定要皇帝回到昭陽院,老老實實地作個真正的孤家寡人,藉以休息,如此而已。
” 張玉朗道:“那大姐的犧牲不是太大了?” 湘如道:“不錯,我問過大姐,她也很難過,她同樣是血肉之軀,那裡會沒有七情六欲的,可是她必須要忍耐克制,因為皇帝是她的丈夫,是她一輩子共偕白頭的人,别人可以不在乎,她卻不能不愛惜。
” 張玉朗與譚意哥都不禁默然了,他們以前對宮闱中的生活是完全隔閡。
因為多年的傳奇般的渲染傳說,使得宮闡中的生活,都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尤其是一些文人的詩賦,像杜牧的阿房宮賦,白居易的長恨歌等。
還有就是一些流傳坊間的小說,傳奇彈詞唱本,對宮闱生活的描述,使人産生了一種神奇想像,總以為那是一個像仙境般的樂園,裡面住了無數美麗的女郎,衆香競豔…… 這種思想在張玉朗心中尤為深植而有力,因為他是個男人,而那幾乎是每一個男人的夢想。
一直到他們有機會真正地接觸到那個地方,才發現那兒未必想像中那麼美麗動人了。
宮中美女固多,也不過是看得過去而已,卻不見得就是個個國色天香。
她們也十分平凡。
現在更深一層接觸到她們真實的生活面,神秘感不存在了,轉覺她們的可憐了,寂寞,不自由等等不去說了,最難過的還是沒有希望,沒有前途,大部份的人都渾渾噩噩地活着,無聲無息地死亡,把一生埋葬在那個高圍牆築成的大墳墓中。
少數高高在上的人,算是特出的了,可是至高的皇後,也同樣地有她的煩惱、痛苦。
張玉朗一笑道:“難怪皇帝私下談天,聽起我以前的生活情形,不僅是津津有味,更還是無限的羨慕,說我比他自在幸福多了。
” 湘如道:“他還有什麼不如意的?” 張玉朗道:“他跟我是以兩個男人的身份在談話,倒是不能太苛責他,他對大姐十分尊敬,許為一個難能可貴的賢明皇後,但是他也有苦悶,他從生下來開始一直到現在,雖說是高居于天下第一人的至上地位,但是卻沒有過一天屬于他自己的生活,他似乎是為了别人而活的……” 譚意哥道:“你把從前遊俠的情形也告訴皇帝了?” 張玉朗道:“說了一點,那已經不能算秘密,皇帝根本是知道的,隻不過不太詳盡而已。
” 湘如道:“每一個做官的人,都要經過一番身家調查,他考察其品德的,你可别放在心上,以為是我哥哥跟父親在皇帝面前揭你的底,那是他們的職責。
” 張玉朗笑道:“我明白,皇帝也說明了,他對我從前從事遊俠的事,并不介意,因為我的立意是公正的,所行也是除暴而安良,這正是一個做官的本份,他們如果對我不滿意,也不會準你嫁給我了。
” 湘如笑了一下,道:“你能明白就好,那些細行調查隻是用來評核一個人的品德,不過做了官之後,當以官守為重,不能再以個人的好惡來行俠了。
” 張玉朗道:“我知道,皇帝也說過,今後我用不着再偷偷摸摸地行俠,知道了什麼不平的事,可以公開來放開手辦,他很羨慕我從前的生活,說有機會地想跟我一起去過兩天遊俠生活,路見不平,弄上一場架打打,快意恩仇,看看是怎麼一個滋味。
” 湘如笑道:“那你可得小心點,他不是跟你說着玩兒,很可能那天會真的找上你作伴,溜出去玩上幾天,我哥哥就被他拉出去作伴過,兩個人在京畿鬧了不少事,成天的打架滋事,害得我爹向人家賠盡小心,還捏了一把汗。
” 張玉朗笑道:“他跟舅兄的關系不同,他們是郎舅之親,找到我頭上的可能性就少了。
“ 湘如道:“你跟他是連襟兄弟,更适合于狼狽為奸了。
而且他找我哥哥的原因,不是為了親戚關系,主要是為了我哥哥那時也年輕氣盛,好打不平……” “皇帝私巡,原來是為了打不平。
” 湘如道:“這些地方他則頗有俠氣,他出去的目的是為了玩,到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平康裡,不過遇見了不平的事,他總忍不住會挺身而出的,鬧出了事,真叫我爹傷透了腦筋,還得替他彌縫,讓人知道皇帝私出,冶遊打架,這事情總是不太好吧。
” 張玉朗皺眉道:“這……如果找上我又該怎麼辦呢?” 譚意哥道:“這個我想可能性不太大,以前是年紀輕,現在至少該老成多了。
” 湘如一笑道:“他老成不了的,他要找玉朗為伴的可能性極大,第一、玉朗以前在京裡的行情極熟,已是個有名的花花公子,會玩,也懂得玩,第二,玉朗本身的武功很好,打起架來不怕人多,不會吃虧受傷。
” “難道以前他還受過傷,挨過打不成?” 湘如笑道:“豈止是挨過打,還經常被揍得臉青鼻腫的。
” 張玉朗道:“誰有那麼大的瞻子敢打他?” 湘如道:“别人不知道他是皇帝,有什麼不敢的,在京裡那些大家子弟們橫行鬧事,你又不是不知道,當街揮拳是常事,一直到我哥哥接長了執金吾,狠辦了幾個,才算好得多。
“ 張玉朗笑道:“舅兄自己當年也是經常打架的,怎麼好意思去辦别人呢?” 湘如笑道:“可不是,大家都如此說。
而且辦的對方父兄,都是朝中重臣,他們不服氣,就以這個理由托禦史上章彈劾我哥哥,結果奏章到了皇帝手裡,批下來更絕,上面隻有一個”知“字。
” “這是什麼意思呢?”張玉朗問。
“這表示他知道了!”湘如笑哈哈地回答。
譚意哥也不解地道:“光說句知道了怎麼行呢,他至少要表示一下對這件事的态度。
” 湘如笑道:“妹子,你沒有做過官,所以不清楚。
皇帝批一個知字,表示他知道了,卻沒有進一步表示,就是告訴上表的人,這件事不必再追究,他們自己也要識相,如若再要喋喋不休,就是自讨沒趣了。
” 譚意哥道:“他難道不怕被人批評說包庇國舅老爺嗎?” 湘如笑道:“敢于士表奏刻我哥哥,自然也是有點後台的,所以皇帝才批那個字,這就是暗示,不過也的确有位老禦史,受了對方的力懇,不甘服氣。
再上第二道劾章,要求皇帝撤辦我哥哥。
皇帝見了表章,隻是笑笑把那位老禦史留在朝房裡,等到退了朝後,着人把他請到禦書房裡去,密談了片刻,那位老禦史出來,滿臉蒼白,沒多久就上表乞休告老回鄉去了。
” 張玉朗道:“我聽說過這件事,大家傳說是那位老禦史被府上鬥下去的。
” 湘如歎道:“外面的誤解是難免的,皇帝把那位老禦史請到禦書房中,很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