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
關燈
小
中
大
是一片孝心,因為您是長輩,不管她哥哥官做得多大,還是要向您叩頭拜壽的,人家也不是生得賤,若非是至親,誰願意矮下半截?”
及老博士道:“我可不稀罕,她哥哥隻是一個知府,我的親友侄輩裡,比知府大的官兒多得很,我也不稀罕他磕那一個頭,向我磕頭的大官們多啦。
” 丁婉卿笑道:“那您就更該回去了,您媳婦兒的意思不是炫耀娘家的親戚,而是在表現及家的氣派,向她的娘家顯示,在及家來往的貴客多着呢,做媳婦的對夫家如此引以為榮,您這個做家翁的應該支持才是。
” 及老博土笑道:“婉卿,什麼話到了你嘴裡,都成好聽的了,也都變成道理了。
” 丁婉卿道:“本來就是道理嘛,否則我也不能無中生有呀!” 及老博士道:“好!那我一個人回去,過完了生日就來,你們還可以在這兒玩玩。
” 丁婉卿道:“不!我們一定要回去,您的壽誕一定免不了有很多曲巷姊妹們來慶祝的,要是我們母女倆不在場,豈不叫人罵我們不知禮數!” 及老博士道:“我會替你們解釋的。
” 譚意哥笑道:“明天長沙府台一定會來祝壽的,您不是要為李大叔推薦嗎,明天正是個好機會,而且我也剛好在旁邊說項,像這種事,我可不能像您一樣,專誠去拜會府台大人提出推薦吧,隻有利用見面的機會提一句,過了明天,還不知道那天才有機會呢?” 丁婉卿道:“還有一個理由是為了意哥,大隊人馬到了檀木溪,又找又撈的,早已驚動别人了,意丫頭卻又好好地回來了,一定有人前來問訊,那些事究竟不好向人家去說的,倒不如一走還落個輕松。
” 這個理由倒是使得及老博士沒話說了,點點頭道:“這也是,怪我自作聰明,判斷她是落水沖到檀木鎮去了,才弄得大張旗鼓,不過還好,這些鄉下地方很少有人來,事情也不會傳出太遠,我再叫李忠去打個招呼好了,我們今天走了也好,下次有空再來玩。
” 譚意哥道:“回去過了您的大壽,等再找個空閑的時間,我們痛痛快快地玩上幾天。
” 這次回去,還有李大全同行,一則是到家裡去幫幫忙,再則也是正好向府台推薦,他也顯得很起勁,騎了頭驢子,在車子前面開着路,及老博士道:“意哥,大全這件事你要多出點力,一定要促成才是。
” 譚意哥道:“我會盡力的,李大叔為我的事跋涉辛苦,我怎麼也應該報答一番,不過還是您的面子大……。
” 及老博士笑道:“我向府衙推薦,事情可成八分,因為是府台自動向我要求的,但是我要你說一聲,還是為了你好,他感了你的情,對你的事說會特别賣力,兩你們那兒,也的确是要有個吃公事飯的人照顧一下。
” 譚意哥這才明白及老博士的用意,不由感激地道:“老爺子,您真好,處處地方都為我着想。
” 及老爺子笑道:“我不照顧你,遠去照顧誰呢,尤其是我跟婉卿說過了……” 丁婉卿歎了口氣,通:“老爺子您的一片盛情,我是非常的感激,隻要您吩咐,我怎樣侍候您都行,至于您要給我的名份,我隻有心領了。
” 譚意哥一怔道:“娘!老爺子要給你什麼名份?” 及老博士道:“我是正式向她求婚,要求她嫁給我做繼室,她居然不答應。
” 诨意哥想了一下道:“老爺子,這件事連我也不太贊成,您雖是一片盛意,但是畢竟大了娘三十多歲,說句不怕您生氣的話,您能照顧她多少年呢?” 及老博士居然一點都不生氣,笑笑道:“丫頭,你為什麼不說我沒有多少年好活了!” 譚意哥道:“我絕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認為娘未來的日子還長……” “這個我也說過了,我隻是想給她一個名份,别說等我死後了,就是我活着,她看中了合适的對象,随時都可以去的,我隻是想幫助她……” 譚意哥一笑道:“老爺子,這話我相信,娘也相信,可是别人未必相信。
” “隻要我們自己明白就好,何必要人相信呢?” 譚意哥道:“老爺子,話不是這麼說,盡避很多的人都可以不去管,但是,娘現在是未嫁自由之身,還有機會可以擇人,一旦進了您的門,可就沒機會了,難道别人還敢上您的門上去求親不成?” 及老博士一怔:“這我倒是沒想到。
” 譚意哥道:“再說您的家裡還有您的兒子、孫子,您的少爺、媳婦都比娘還要大,他們肯願意嗎?” 及老博士道:“這是我的事,他們管得了嗎?” 譚意哥道:“他們管不了,及氏家族的族長可管得了,這是一。
再說,他們如果不答應,您給了名份,他們不承認,這還是空的,即使他們承認了,也接受了,恭恭敬敬、客客氣氣地叫她一聲,可就是一付枷鎖,套住了娘的一輩子了!君子愛人以德,老爺子,您疼人可不是這麼個疼法的。
” 及老博士歎了口氣道:“是的!是的!我光是往一處想了,沒有考慮到這些;不過我是聽說了她這一輩子已經不打算嫁人了,才有這個想法的,她如果有求歸宿的意思,我絕不會出這個馊主意的。
” 譚意哥笑道:“老爺子,娘不肯嫁人的原因……” 及老博士道:“我知道,她對我說了。
” “您嫌不嫌呢?” “怎麼會呢,我覺得她那善良溫婉的性情,仁慈的胸懷,細心謹慎等種種的美德,舉世難求。
譚意哥道:“是了,我相信總有人會持您一樣的想法的,隻是娘沒遇上而已,您要疼她,就把機會留給一個比您更适合的人。
” 及老博士連連點頭道:“說的是,說的是……” 丁婉卿一直在旁靜靜地聽着,像是談論的與她無關問題,一點意見都沒表示,直到他們談論告一段落時,她才微微一笑道:“意丫頭,你說了半天,隻是以你自己的看法與想法,根本沒有抓住我的本意,要是我婉拒及老爺子是為了你說的那些,用不着你來為我解釋了,我自己也會說的。
” 及老博士道:“對啊!我在前天提出時,也說得很明白,我的家産早已分走了,隻剩下李忠管的那一小片田莊,若是自己不住在那兒,還得往下貼錢呢。
還有個一些營産收入,數量也很少,婉卿不會放在眼中的。
除了一個名份外,可以說全無好處,婉卿并不欠我什麼,如果她有别的打算,當時就該拒絕的。
” 丁婉卿歎了口氣道:“這一輩子我是不打算嫁入了,所求的隻是下半生安定生活,老爺子給我一個名份,也給了我一塊安身立根的地方……” 及老博士道:“這些都不算什麼,你自己已經有了一塊地,而另外那個虛名,對你反倒是一個約束了。
” 丁婉卿道:“老爺子,不是您那個說法,至少在我心裡,我沒有想到那些,那時我對您是滿心的感激,可是緊接着就是意哥出了事。
” “那有什麼關系,何況意哥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嗎?” 丁婉卿道:“這就是一個警告,我的命很壞,從小算命先生就算出我命犯孤鸾,不得婚配,否則必将婚殃親人,先是在我十二歲時候,有人來給我提親,我父親才接下了婚書兩天,就犯了事,然後是在我二十二歲的時候,有個很要好的姊妹從了良,她的丈夫經商,有個弟兄恰好是中年喪偶,那個姊妹想起了我,就央人來問我的意思,我答應了,他就帶了聘禮前來,那知在路上偏遇盜劫,搶走了金銀不說,我那個姊妹還因為驚吓成忡,足足過了一年多才平複………” 及老博士道:“這都是無稽的巧合。
” 丁婉卿道:“不!老爺子,是預言在先,然後每臨到談及我的終身,就必有災禍臨身,這就不是巧合了,所以我認命了此身不再作适人之想。
” 及老博士歎了口氣:“反正經意哥一說後,我才想到有很多沒考慮到的地方,這件事對你是弊多利少,不管是迷信也好,是巧合也好,就此作罷了。
” 丁婉卿笑笑道:“老爺子,我對您的這一片盛情,還是十分感激的,往後您可以把我們那兒當成您自己的家。
” 及老博士哈哈笑道:“事實上我幾乎把你們那兒當成家了,我在自己家裡的時間,還沒在你們那兒的多。
” 車子回到了長沙,譚意哥回家換了衣服,略事修飾又到及老博士的家裡為他暖壽。
李大全在門口按着她笑道:“譚姑娘,幸虧你把老太爺勸了回來,否則的話,大少奶奶會急得上吊,大少爺平日裡對大少奶奶都是言聽計從的,這次也發了火,不但狠狠地打了她一頓,還準備立休書了。
” 譚意哥一驚道:“這是為什麼?” 李大全道:“老太爺拔腳一走,大少爺回來一問,才知道大少奶奶是言語間沖撞冒犯了老太爺,這下子可真火了,當場就是拳腳交加,罵她不孝,然後就要下休書,說她不能善事親翁,犯了七出之條!” 譚意哥道:“這也未免太小題大作了一番,事實上并沒有那麼嚴重。
二李大全道:“事實上的确很嚴重,老太爺是長沙的名醫,平時受過他老人家好處的不知有多少,都要藉着這個機會報答他一番,兩天前,送來的壽禮已經擺滿了廳堂,到時候如果壽星不在家,那該是多煞風景的事,如果再讓人知道是給大少奶奶氣跑的,那大少爺以後還能做人嗎?這是難怪他要着急的。
” 譚意哥道:“那現在呢?” 李大全道:“老太爺一到家,大少奶奶就到門口來跪着陪罪,全家大小,跪了一大片,老太爺的氣總算消了,可也着實地訓了他們一頓,說照他的意思,是根本不要回來的,他一輩子沒有應付過權貴,總不成年老了還要去巴結闊親戚。
更說及家以醫道傳家,隻要手有回春仁術,那兒不受人尊敬,這比逢迎巴結強多了。
” 譚意哥笑道:“老爺子這番話倒是頗有道理,人貴在名節,節清品自高!” 李大全道:“可不是嗎,平時老太爺都走出門應酬,大少奶奶看不見,不知高低,直到這兩天,各處送來的壽禮中,不但有二品三品的侍郎京官,還有一品的當朝閣老呢,比起來,她那個當四品的府台哥哥實在算不了什麼,她也才明白那天在言語間對老太爺的冒犯了。
” 譚意哥一歎道:“這麼說來,還是勢利的力量了。
” 李大全道:“大少奶奶是比較熱中一點,不過她知道錯已經算難得,老太爺可直誇你跟丁泵娘,說不是你們兩個力勸,他真不願意回來,所以家裡的人都很感激你呢。
” 譚意哥笑道:“老太爺可曾消氣了?” 李大全也笑道:“到底是自己的兒子媳婦,還有什麼氣好生的呢?小輩的認了錯也就算了,總不成還懷恨一輩子?不過老太爺倒是很念你們,一個勁兒的催着,差一點沒有叫我用車子去接了,唉!丁泵娘還沒來?” 譚意哥道:“我娘已經脫了籍,不方便前來。
” 李大全道:“這又有什麼關系呢,老太爺可沒把你們當在籍的姑娘,長沙城裡,也沒人那樣想。
” 譚意哥道:“那是大家的垂愛,可是我們自己卻應該守分寸,不可逾越了規距。
” 李大全肅然道:“是的,這就是譚姑娘受人尊敬的地方,要是換了個人,有着譚姑娘這等氣勢,怕不早抖起來了。
” 譚意哥落落大方地道:“我倒并不覺得有什麼可抖的地方,不過我也不自賤,覺得自己比人低一級,我是個在籍的歌伎不錯,歌妓鬻歌,售我的才藝,也許要略為打扮一下,那隻是使人賞心悅目,最多隻是如此而已,并沒有規定歌伎一定還要犧牲色相去取悅男人,大家之所以有那種想法,不能怪人,是一些姐妹們自己把身價貶低了,但是我不相信我們原來就低賤的,我要做給人看看。
” 李大全聽了更為尊敬了,連忙道:“是的,譚姑娘,老太爺剛才地跟我談了一下,他說他為我推薦的這份差使十九可成,他也不要我特别的報答,隻要我今後多為姑娘盡點心,他還說了許多姑娘叫人尊敬的事,希望我将來能有為姑娘盡力的地方。
” 譚意哥稱謝了,遂跟着李大全到了裡面。
雖然她跟及老博士那麼熟,但是卻是第一次上及家來,倒是那大門口,不知來過多少次,都沒有進去過。
最主要的是及老博士雖是忙人,也是忙于在外應酬或是在家為人看病,或是出去為人診治。
他的家裡來人不斷,全是來看病的居多,所以譚意哥就沒來過,今天總算進來了,才覺得他家的房子還真大,前進是個大院子,現在蓋上了天棚,布置成為壽堂了。
那也難怪、這位老太爺的醫道精,為人又熱心,長沙城裡,以及鄰近的縣鎮,甚至于整個三湘地帶,經他妙手回春,治愈沉可的人何下千百! 有的是自己受過他的好處,有些則是自己的父母家人受過他的活命之德,雖然及老博士自己不望受報,可是那沒忘記他的,也都利用這個機會,為他風光一下。
及府的客廳雖然大,但也容不下那麼多的客人,所以幹脆把壽堂設在院子裡了。
上面架了棚,地下了紅氈,兩面則張滿了三湘名士、各地衣冠送來的各色壽幛,以及各種祝壽的字畫,琳琅滿目。
正面是鮮紅的綢底上,綴了一個比人還大的壽字,整個是用金箔打成的,雖有點俗氣,卻也頗具富貴氣象。
一個比人臂還粗的壽燭,剛剛才燃起,香煙袅袅,福祿壽三星的銀像,每尊都跟個小孩子差不多大小。
今天不過是暖壽,正式壽期還是明日,但是已經賀客盈門,熱鬧非凡了。
壽筵是設在後廳,譚意哥走進去,隻見鬧烘烘的已經設了十餘桌,桌上坐滿了衣冠楚楚的客人,已經有好幾個曲巷的姊妹在招呼着侑酒度曲助興。
隻是席上的客人,譚意哥卻多半不認識,隻有低聲問李大全道:“大叔,這些客人都不是本城妁吧?” 李大全道:“可不是。
他們都是外地前來的,你想想,要是老太爺不在家,那該是多尴尬的事!” 譚意哥道:“我怎麼事先一點都沒聽說?” 李大全道:“是這樣的,老太爺平日裡最怕這種無謂的應酬,那也難怪,他一年到頭為人診病,受他好處的人太多了,如果要敞開來辦,年年都能擠破長沙城,所以他一直不過生日,這一次因為是老太爺的七十大壽,很多人都商量好了,要給他熱鬧一下,但事先沒跟他說……” 譚意哥道:“那是誰在承辦的?” 李大全道:“聽說是陸象翁陸老太爺。
” 譚意哥道:“好啊!原來是他老人家,居然也不跟我們打個招呼,回頭我非好好問問他老人家不可。
” 說着又進到了内堂設有一席盛筵,及老博士高踞首座,還好陪着他的那些客人倒是譚意哥認識的,更難得的是那位知府大人也在,譚意哥先上去給及老博士磕頭道賀過了,陸象翁已經一把抓住了她的手道:“意哥!你來得好,我正想找你們母女問罪去,我為了老及這個大壽,已經忙了好久了,在暗中籌備着,就打算到時候給他一個驚喜,你們母女倆卻把老及給拐到鄉下去了。
” 譚意哥不禁臉上一紅道:“老師,您還好意思怪我呢,這麼大的事,你也不告訴我一聲,否則我說什麼也不敢跟老爺子下鄉的,還是到了鄉下,我才聽老爺子說起,趕着催他老人家回來的。
” 陸象翁笑道:“不告你們,就因為你們跟這老兒太近,怕一時溜了口,說給他知道了,他一犯倔性子,不知躲到那兒去了,反正每年這時候,他總是老習慣往鄉下躲,我知道了也不着急,原打算也是今天一早着人去接他回來的,人到了那兒,你們已經動身啟程了,我才松了一口氣,意哥,聽說你在鄉下受了點驚吓?”。
譚意哥低下了頭,及老博士道:“不是受了點驚,是差點沒送掉小命,所以我老頭子能夠及時趕回來,叨擾大家這份盛情,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是胡天廣,一個是李大全,剛才你們吵着要我說明經過,我拖着要等意哥來,由她來說才顯得精采,現在她來了,叫她快說吧。
” 陸象翁忙把譚意哥塞到自己身邊的空位上道:“快說!快說!意哥,剛才這老兒吊了我們半天胃口,就是不肯多放一個屁,憋得我們一個個都心癢癢的。
” 譚意哥這才把自己如何狩獵追兔子,上了危橋,如何失勢,在快要墜橋的時候,受了胡天廣的救援,然後李大全又好何判斷自己不是失足,帶人去找了自己種種經過說了一遍。
在叙述中,她特别着重于兩件事的描述,一是胡天廣的行俠仗義以及他的君子行徑,另一個就是李大全的機智判斷以及他的精明幹練。
等地說完了,王知府果然很注意這一件事,忙問道:“及老,這李大全有多大年紀,為人……” 及老博士笑道:“他父親在替我管田莊,其實是在幫我的忙,陸象翁笑問我的那片田莊入息有多少,全是因為我們從小到老的交情,他不好意思言去,實際上我們情同手足,也等于是兄弟一般。
大全是個孝子,顧念老父無人照顧,才委曲在鄉下,放棄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其實我這老侄兒是一表人才,文武雙全,為人又慷慨好友,地方人情熟透,有好幾個州府,慕名要請他出去,他都推辭了。
” 王知府及道:“及老!兄弟前些日子,就請你推薦一個副捕頭,既有這等人才,你怎麼不告訴我呢?” 及老博士笑道:“别急!别急!我當時答應下來,心裡就想到了他,可是沒有徵得他的同意,我不能先誇口下來,這次回去,也是為了替你探采他的口風,他起初還是以親老為辭推托了,經過我跟意哥再三力促,請就近為地方盡力,也能兼顧父母,總算把他說動了。
” 王知府道:“那太好了,你怎麼沒叫他一起來呢?我那兒急得不得了!餅了你的大壽,我就下帖子專人請他去。
” 及老博士笑道:“那倒不敢當,他怎麼說也是我的晚輩,我吩咐他的事,他總得盡盡心,大全,過來見見王大人,王大人是我們的父母官,熱心地方,體恤民情,你能在他手下學做事情,幫他的忙,也等于幫我這個老伯父的忙,我一樣感同身受的。
” 李大全在旁站着,聽見及老博士如此為他吹噓,心中着實感動,不過他到底是經曆過世故的人,由于及老博士如此為他擡舉了,倒也不便再表現得過份的謙卑,很從容大方的作了一個揖道:“草民李大全,參見大人。
” 他的軒昂氣度,以及恰到好處的禮數,使得王知府刮目相看,倒是立刻站起來,還了他一禮道:“原來李壯士就在這裡,失敬失敬!多謝壯士賜于臂助,明日一早就煩壯士到府署一行,下官當在府署相候,及時劄委。
” 很客氣,也很幹脆,李大全也很上路,屈身一躬,抱揖道:“草民遵命。
” 說完他就退出去了,這件事就這麼三言兩語敲定了,固然還是及老博士的推薦有力,但是譚意哥的渲染吹噓烘托,也有着很大的關系,而其中最感高興的還是及老博士,一個府署的副捕頭雖然不太高,但是權責很重,人選也很難挑,他保舉的人立刻就能錄用,自然是很有面子。
所以他頻頻地向大家勸飲,而且也拖着譚意哥陪他一起喝,說是要為她壓壓驚。
壓驚這個名詞不過是随口而出,卻成了灌酒的藉口了,滿座的人,每人都要為他壓驚,她又要道謝敬回去,一輪酒下來,已去了二十多杯。
然後她敬到一個二十多靠三十的青年男士的面前,眼睛不禁一亮。
這個人不但人物軒昂,氣度俊朗不凡,而且臉上還帶着微笑,還笑容是她非常熟悉的。
隻是她記不起來在那裡見到的,譚意哥很奇怪,她有過目不忘的才慧,見過的人,絕不會忘記的,何以這個人,這個笑容,給予她如此深刻的印象,卻會記不住了。
既是記不住,何必去強記呢,幹脆請教一下就得了,于是她斟滿一杯酒道:“這位公子………” 那少年站起來笑道:“張正字,小字玉朗。
” 這是個完全陌生妁名字,陸象翁笑道:“他是我的一個世侄,他的小名叫玉朗,因為從小就長得個粉團兒似的,人見人愛,長大以後,詩書滿腹,文采風流,就是淡泊名利,不肯在文章上再下功夫。
” 張玉朗笑了一下道:“老伯這話小侄不贊同,讀書在于明理,非為富貴名利,如果為富貴利祿而讀書,其心已然可誅,小侄志不在抱笏,卻不是不讀文章,隻是不願意讀韓昌黎那文起八代之衰的文章。
” 陸象翁笑不為忤道:“好!總是你有理……” 譚意哥眼波流光,笑着道:“張公子的話的确有理,老師整天教人家讀書學聖賢之道,自己卻不入仕途。
” 陸象翁道:“我不是不入仕途,而是生當離亂之世,不想以文章去向亂臣逆豎博青紫……” 張玉朗道:“老伯的清節,是大家共仰的,隻是天下已經太平多年,老伯怎麼仍然在家中講學呢?” 陸象翁
” 丁婉卿笑道:“那您就更該回去了,您媳婦兒的意思不是炫耀娘家的親戚,而是在表現及家的氣派,向她的娘家顯示,在及家來往的貴客多着呢,做媳婦的對夫家如此引以為榮,您這個做家翁的應該支持才是。
” 及老博土笑道:“婉卿,什麼話到了你嘴裡,都成好聽的了,也都變成道理了。
” 丁婉卿道:“本來就是道理嘛,否則我也不能無中生有呀!” 及老博士道:“好!那我一個人回去,過完了生日就來,你們還可以在這兒玩玩。
” 丁婉卿道:“不!我們一定要回去,您的壽誕一定免不了有很多曲巷姊妹們來慶祝的,要是我們母女倆不在場,豈不叫人罵我們不知禮數!” 及老博士道:“我會替你們解釋的。
” 譚意哥笑道:“明天長沙府台一定會來祝壽的,您不是要為李大叔推薦嗎,明天正是個好機會,而且我也剛好在旁邊說項,像這種事,我可不能像您一樣,專誠去拜會府台大人提出推薦吧,隻有利用見面的機會提一句,過了明天,還不知道那天才有機會呢?” 丁婉卿道:“還有一個理由是為了意哥,大隊人馬到了檀木溪,又找又撈的,早已驚動别人了,意丫頭卻又好好地回來了,一定有人前來問訊,那些事究竟不好向人家去說的,倒不如一走還落個輕松。
” 這個理由倒是使得及老博士沒話說了,點點頭道:“這也是,怪我自作聰明,判斷她是落水沖到檀木鎮去了,才弄得大張旗鼓,不過還好,這些鄉下地方很少有人來,事情也不會傳出太遠,我再叫李忠去打個招呼好了,我們今天走了也好,下次有空再來玩。
” 譚意哥道:“回去過了您的大壽,等再找個空閑的時間,我們痛痛快快地玩上幾天。
” 這次回去,還有李大全同行,一則是到家裡去幫幫忙,再則也是正好向府台推薦,他也顯得很起勁,騎了頭驢子,在車子前面開着路,及老博士道:“意哥,大全這件事你要多出點力,一定要促成才是。
” 譚意哥道:“我會盡力的,李大叔為我的事跋涉辛苦,我怎麼也應該報答一番,不過還是您的面子大……。
” 及老博士笑道:“我向府衙推薦,事情可成八分,因為是府台自動向我要求的,但是我要你說一聲,還是為了你好,他感了你的情,對你的事說會特别賣力,兩你們那兒,也的确是要有個吃公事飯的人照顧一下。
” 譚意哥這才明白及老博士的用意,不由感激地道:“老爺子,您真好,處處地方都為我着想。
” 及老爺子笑道:“我不照顧你,遠去照顧誰呢,尤其是我跟婉卿說過了……” 丁婉卿歎了口氣,通:“老爺子您的一片盛情,我是非常的感激,隻要您吩咐,我怎樣侍候您都行,至于您要給我的名份,我隻有心領了。
” 譚意哥一怔道:“娘!老爺子要給你什麼名份?” 及老博士道:“我是正式向她求婚,要求她嫁給我做繼室,她居然不答應。
” 诨意哥想了一下道:“老爺子,這件事連我也不太贊成,您雖是一片盛意,但是畢竟大了娘三十多歲,說句不怕您生氣的話,您能照顧她多少年呢?” 及老博士居然一點都不生氣,笑笑道:“丫頭,你為什麼不說我沒有多少年好活了!” 譚意哥道:“我絕不是這個意思,我隻是認為娘未來的日子還長……” “這個我也說過了,我隻是想給她一個名份,别說等我死後了,就是我活着,她看中了合适的對象,随時都可以去的,我隻是想幫助她……” 譚意哥一笑道:“老爺子,這話我相信,娘也相信,可是别人未必相信。
” “隻要我們自己明白就好,何必要人相信呢?” 譚意哥道:“老爺子,話不是這麼說,盡避很多的人都可以不去管,但是,娘現在是未嫁自由之身,還有機會可以擇人,一旦進了您的門,可就沒機會了,難道别人還敢上您的門上去求親不成?” 及老博士一怔:“這我倒是沒想到。
” 譚意哥道:“再說您的家裡還有您的兒子、孫子,您的少爺、媳婦都比娘還要大,他們肯願意嗎?” 及老博士道:“這是我的事,他們管得了嗎?” 譚意哥道:“他們管不了,及氏家族的族長可管得了,這是一。
再說,他們如果不答應,您給了名份,他們不承認,這還是空的,即使他們承認了,也接受了,恭恭敬敬、客客氣氣地叫她一聲,可就是一付枷鎖,套住了娘的一輩子了!君子愛人以德,老爺子,您疼人可不是這麼個疼法的。
” 及老博士歎了口氣道:“是的!是的!我光是往一處想了,沒有考慮到這些;不過我是聽說了她這一輩子已經不打算嫁人了,才有這個想法的,她如果有求歸宿的意思,我絕不會出這個馊主意的。
” 譚意哥笑道:“老爺子,娘不肯嫁人的原因……” 及老博士道:“我知道,她對我說了。
” “您嫌不嫌呢?” “怎麼會呢,我覺得她那善良溫婉的性情,仁慈的胸懷,細心謹慎等種種的美德,舉世難求。
譚意哥道:“是了,我相信總有人會持您一樣的想法的,隻是娘沒遇上而已,您要疼她,就把機會留給一個比您更适合的人。
” 及老博士連連點頭道:“說的是,說的是……” 丁婉卿一直在旁靜靜地聽着,像是談論的與她無關問題,一點意見都沒表示,直到他們談論告一段落時,她才微微一笑道:“意丫頭,你說了半天,隻是以你自己的看法與想法,根本沒有抓住我的本意,要是我婉拒及老爺子是為了你說的那些,用不着你來為我解釋了,我自己也會說的。
” 及老博士道:“對啊!我在前天提出時,也說得很明白,我的家産早已分走了,隻剩下李忠管的那一小片田莊,若是自己不住在那兒,還得往下貼錢呢。
還有個一些營産收入,數量也很少,婉卿不會放在眼中的。
除了一個名份外,可以說全無好處,婉卿并不欠我什麼,如果她有别的打算,當時就該拒絕的。
” 丁婉卿歎了口氣道:“這一輩子我是不打算嫁入了,所求的隻是下半生安定生活,老爺子給我一個名份,也給了我一塊安身立根的地方……” 及老博士道:“這些都不算什麼,你自己已經有了一塊地,而另外那個虛名,對你反倒是一個約束了。
” 丁婉卿道:“老爺子,不是您那個說法,至少在我心裡,我沒有想到那些,那時我對您是滿心的感激,可是緊接着就是意哥出了事。
” “那有什麼關系,何況意哥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嗎?” 丁婉卿道:“這就是一個警告,我的命很壞,從小算命先生就算出我命犯孤鸾,不得婚配,否則必将婚殃親人,先是在我十二歲時候,有人來給我提親,我父親才接下了婚書兩天,就犯了事,然後是在我二十二歲的時候,有個很要好的姊妹從了良,她的丈夫經商,有個弟兄恰好是中年喪偶,那個姊妹想起了我,就央人來問我的意思,我答應了,他就帶了聘禮前來,那知在路上偏遇盜劫,搶走了金銀不說,我那個姊妹還因為驚吓成忡,足足過了一年多才平複………” 及老博士道:“這都是無稽的巧合。
” 丁婉卿道:“不!老爺子,是預言在先,然後每臨到談及我的終身,就必有災禍臨身,這就不是巧合了,所以我認命了此身不再作适人之想。
” 及老博士歎了口氣:“反正經意哥一說後,我才想到有很多沒考慮到的地方,這件事對你是弊多利少,不管是迷信也好,是巧合也好,就此作罷了。
” 丁婉卿笑笑道:“老爺子,我對您的這一片盛情,還是十分感激的,往後您可以把我們那兒當成您自己的家。
” 及老博士哈哈笑道:“事實上我幾乎把你們那兒當成家了,我在自己家裡的時間,還沒在你們那兒的多。
” 車子回到了長沙,譚意哥回家換了衣服,略事修飾又到及老博士的家裡為他暖壽。
李大全在門口按着她笑道:“譚姑娘,幸虧你把老太爺勸了回來,否則的話,大少奶奶會急得上吊,大少爺平日裡對大少奶奶都是言聽計從的,這次也發了火,不但狠狠地打了她一頓,還準備立休書了。
” 譚意哥一驚道:“這是為什麼?” 李大全道:“老太爺拔腳一走,大少爺回來一問,才知道大少奶奶是言語間沖撞冒犯了老太爺,這下子可真火了,當場就是拳腳交加,罵她不孝,然後就要下休書,說她不能善事親翁,犯了七出之條!” 譚意哥道:“這也未免太小題大作了一番,事實上并沒有那麼嚴重。
二李大全道:“事實上的确很嚴重,老太爺是長沙的名醫,平時受過他老人家好處的不知有多少,都要藉着這個機會報答他一番,兩天前,送來的壽禮已經擺滿了廳堂,到時候如果壽星不在家,那該是多煞風景的事,如果再讓人知道是給大少奶奶氣跑的,那大少爺以後還能做人嗎?這是難怪他要着急的。
” 譚意哥道:“那現在呢?” 李大全道:“老太爺一到家,大少奶奶就到門口來跪着陪罪,全家大小,跪了一大片,老太爺的氣總算消了,可也着實地訓了他們一頓,說照他的意思,是根本不要回來的,他一輩子沒有應付過權貴,總不成年老了還要去巴結闊親戚。
更說及家以醫道傳家,隻要手有回春仁術,那兒不受人尊敬,這比逢迎巴結強多了。
” 譚意哥笑道:“老爺子這番話倒是頗有道理,人貴在名節,節清品自高!” 李大全道:“可不是嗎,平時老太爺都走出門應酬,大少奶奶看不見,不知高低,直到這兩天,各處送來的壽禮中,不但有二品三品的侍郎京官,還有一品的當朝閣老呢,比起來,她那個當四品的府台哥哥實在算不了什麼,她也才明白那天在言語間對老太爺的冒犯了。
” 譚意哥一歎道:“這麼說來,還是勢利的力量了。
” 李大全道:“大少奶奶是比較熱中一點,不過她知道錯已經算難得,老太爺可直誇你跟丁泵娘,說不是你們兩個力勸,他真不願意回來,所以家裡的人都很感激你呢。
” 譚意哥笑道:“老太爺可曾消氣了?” 李大全也笑道:“到底是自己的兒子媳婦,還有什麼氣好生的呢?小輩的認了錯也就算了,總不成還懷恨一輩子?不過老太爺倒是很念你們,一個勁兒的催着,差一點沒有叫我用車子去接了,唉!丁泵娘還沒來?” 譚意哥道:“我娘已經脫了籍,不方便前來。
” 李大全道:“這又有什麼關系呢,老太爺可沒把你們當在籍的姑娘,長沙城裡,也沒人那樣想。
” 譚意哥道:“那是大家的垂愛,可是我們自己卻應該守分寸,不可逾越了規距。
” 李大全肅然道:“是的,這就是譚姑娘受人尊敬的地方,要是換了個人,有着譚姑娘這等氣勢,怕不早抖起來了。
” 譚意哥落落大方地道:“我倒并不覺得有什麼可抖的地方,不過我也不自賤,覺得自己比人低一級,我是個在籍的歌伎不錯,歌妓鬻歌,售我的才藝,也許要略為打扮一下,那隻是使人賞心悅目,最多隻是如此而已,并沒有規定歌伎一定還要犧牲色相去取悅男人,大家之所以有那種想法,不能怪人,是一些姐妹們自己把身價貶低了,但是我不相信我們原來就低賤的,我要做給人看看。
” 李大全聽了更為尊敬了,連忙道:“是的,譚姑娘,老太爺剛才地跟我談了一下,他說他為我推薦的這份差使十九可成,他也不要我特别的報答,隻要我今後多為姑娘盡點心,他還說了許多姑娘叫人尊敬的事,希望我将來能有為姑娘盡力的地方。
” 譚意哥稱謝了,遂跟着李大全到了裡面。
雖然她跟及老博士那麼熟,但是卻是第一次上及家來,倒是那大門口,不知來過多少次,都沒有進去過。
最主要的是及老博士雖是忙人,也是忙于在外應酬或是在家為人看病,或是出去為人診治。
他的家裡來人不斷,全是來看病的居多,所以譚意哥就沒來過,今天總算進來了,才覺得他家的房子還真大,前進是個大院子,現在蓋上了天棚,布置成為壽堂了。
那也難怪、這位老太爺的醫道精,為人又熱心,長沙城裡,以及鄰近的縣鎮,甚至于整個三湘地帶,經他妙手回春,治愈沉可的人何下千百! 有的是自己受過他的好處,有些則是自己的父母家人受過他的活命之德,雖然及老博士自己不望受報,可是那沒忘記他的,也都利用這個機會,為他風光一下。
及府的客廳雖然大,但也容不下那麼多的客人,所以幹脆把壽堂設在院子裡了。
上面架了棚,地下了紅氈,兩面則張滿了三湘名士、各地衣冠送來的各色壽幛,以及各種祝壽的字畫,琳琅滿目。
正面是鮮紅的綢底上,綴了一個比人還大的壽字,整個是用金箔打成的,雖有點俗氣,卻也頗具富貴氣象。
一個比人臂還粗的壽燭,剛剛才燃起,香煙袅袅,福祿壽三星的銀像,每尊都跟個小孩子差不多大小。
今天不過是暖壽,正式壽期還是明日,但是已經賀客盈門,熱鬧非凡了。
壽筵是設在後廳,譚意哥走進去,隻見鬧烘烘的已經設了十餘桌,桌上坐滿了衣冠楚楚的客人,已經有好幾個曲巷的姊妹在招呼着侑酒度曲助興。
隻是席上的客人,譚意哥卻多半不認識,隻有低聲問李大全道:“大叔,這些客人都不是本城妁吧?” 李大全道:“可不是。
他們都是外地前來的,你想想,要是老太爺不在家,那該是多尴尬的事!” 譚意哥道:“我怎麼事先一點都沒聽說?” 李大全道:“是這樣的,老太爺平日裡最怕這種無謂的應酬,那也難怪,他一年到頭為人診病,受他好處的人太多了,如果要敞開來辦,年年都能擠破長沙城,所以他一直不過生日,這一次因為是老太爺的七十大壽,很多人都商量好了,要給他熱鬧一下,但事先沒跟他說……” 譚意哥道:“那是誰在承辦的?” 李大全道:“聽說是陸象翁陸老太爺。
” 譚意哥道:“好啊!原來是他老人家,居然也不跟我們打個招呼,回頭我非好好問問他老人家不可。
” 說着又進到了内堂設有一席盛筵,及老博士高踞首座,還好陪着他的那些客人倒是譚意哥認識的,更難得的是那位知府大人也在,譚意哥先上去給及老博士磕頭道賀過了,陸象翁已經一把抓住了她的手道:“意哥!你來得好,我正想找你們母女問罪去,我為了老及這個大壽,已經忙了好久了,在暗中籌備着,就打算到時候給他一個驚喜,你們母女倆卻把老及給拐到鄉下去了。
” 譚意哥不禁臉上一紅道:“老師,您還好意思怪我呢,這麼大的事,你也不告訴我一聲,否則我說什麼也不敢跟老爺子下鄉的,還是到了鄉下,我才聽老爺子說起,趕着催他老人家回來的。
” 陸象翁笑道:“不告你們,就因為你們跟這老兒太近,怕一時溜了口,說給他知道了,他一犯倔性子,不知躲到那兒去了,反正每年這時候,他總是老習慣往鄉下躲,我知道了也不着急,原打算也是今天一早着人去接他回來的,人到了那兒,你們已經動身啟程了,我才松了一口氣,意哥,聽說你在鄉下受了點驚吓?”。
譚意哥低下了頭,及老博士道:“不是受了點驚,是差點沒送掉小命,所以我老頭子能夠及時趕回來,叨擾大家這份盛情,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是胡天廣,一個是李大全,剛才你們吵着要我說明經過,我拖着要等意哥來,由她來說才顯得精采,現在她來了,叫她快說吧。
” 陸象翁忙把譚意哥塞到自己身邊的空位上道:“快說!快說!意哥,剛才這老兒吊了我們半天胃口,就是不肯多放一個屁,憋得我們一個個都心癢癢的。
” 譚意哥這才把自己如何狩獵追兔子,上了危橋,如何失勢,在快要墜橋的時候,受了胡天廣的救援,然後李大全又好何判斷自己不是失足,帶人去找了自己種種經過說了一遍。
在叙述中,她特别着重于兩件事的描述,一是胡天廣的行俠仗義以及他的君子行徑,另一個就是李大全的機智判斷以及他的精明幹練。
等地說完了,王知府果然很注意這一件事,忙問道:“及老,這李大全有多大年紀,為人……” 及老博士笑道:“他父親在替我管田莊,其實是在幫我的忙,陸象翁笑問我的那片田莊入息有多少,全是因為我們從小到老的交情,他不好意思言去,實際上我們情同手足,也等于是兄弟一般。
大全是個孝子,顧念老父無人照顧,才委曲在鄉下,放棄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其實我這老侄兒是一表人才,文武雙全,為人又慷慨好友,地方人情熟透,有好幾個州府,慕名要請他出去,他都推辭了。
” 王知府及道:“及老!兄弟前些日子,就請你推薦一個副捕頭,既有這等人才,你怎麼不告訴我呢?” 及老博士笑道:“别急!别急!我當時答應下來,心裡就想到了他,可是沒有徵得他的同意,我不能先誇口下來,這次回去,也是為了替你探采他的口風,他起初還是以親老為辭推托了,經過我跟意哥再三力促,請就近為地方盡力,也能兼顧父母,總算把他說動了。
” 王知府道:“那太好了,你怎麼沒叫他一起來呢?我那兒急得不得了!餅了你的大壽,我就下帖子專人請他去。
” 及老博士笑道:“那倒不敢當,他怎麼說也是我的晚輩,我吩咐他的事,他總得盡盡心,大全,過來見見王大人,王大人是我們的父母官,熱心地方,體恤民情,你能在他手下學做事情,幫他的忙,也等于幫我這個老伯父的忙,我一樣感同身受的。
” 李大全在旁站着,聽見及老博士如此為他吹噓,心中着實感動,不過他到底是經曆過世故的人,由于及老博士如此為他擡舉了,倒也不便再表現得過份的謙卑,很從容大方的作了一個揖道:“草民李大全,參見大人。
” 他的軒昂氣度,以及恰到好處的禮數,使得王知府刮目相看,倒是立刻站起來,還了他一禮道:“原來李壯士就在這裡,失敬失敬!多謝壯士賜于臂助,明日一早就煩壯士到府署一行,下官當在府署相候,及時劄委。
” 很客氣,也很幹脆,李大全也很上路,屈身一躬,抱揖道:“草民遵命。
” 說完他就退出去了,這件事就這麼三言兩語敲定了,固然還是及老博士的推薦有力,但是譚意哥的渲染吹噓烘托,也有着很大的關系,而其中最感高興的還是及老博士,一個府署的副捕頭雖然不太高,但是權責很重,人選也很難挑,他保舉的人立刻就能錄用,自然是很有面子。
所以他頻頻地向大家勸飲,而且也拖着譚意哥陪他一起喝,說是要為她壓壓驚。
壓驚這個名詞不過是随口而出,卻成了灌酒的藉口了,滿座的人,每人都要為他壓驚,她又要道謝敬回去,一輪酒下來,已去了二十多杯。
然後她敬到一個二十多靠三十的青年男士的面前,眼睛不禁一亮。
這個人不但人物軒昂,氣度俊朗不凡,而且臉上還帶着微笑,還笑容是她非常熟悉的。
隻是她記不起來在那裡見到的,譚意哥很奇怪,她有過目不忘的才慧,見過的人,絕不會忘記的,何以這個人,這個笑容,給予她如此深刻的印象,卻會記不住了。
既是記不住,何必去強記呢,幹脆請教一下就得了,于是她斟滿一杯酒道:“這位公子………” 那少年站起來笑道:“張正字,小字玉朗。
” 這是個完全陌生妁名字,陸象翁笑道:“他是我的一個世侄,他的小名叫玉朗,因為從小就長得個粉團兒似的,人見人愛,長大以後,詩書滿腹,文采風流,就是淡泊名利,不肯在文章上再下功夫。
” 張玉朗笑了一下道:“老伯這話小侄不贊同,讀書在于明理,非為富貴名利,如果為富貴利祿而讀書,其心已然可誅,小侄志不在抱笏,卻不是不讀文章,隻是不願意讀韓昌黎那文起八代之衰的文章。
” 陸象翁笑不為忤道:“好!總是你有理……” 譚意哥眼波流光,笑着道:“張公子的話的确有理,老師整天教人家讀書學聖賢之道,自己卻不入仕途。
” 陸象翁道:“我不是不入仕途,而是生當離亂之世,不想以文章去向亂臣逆豎博青紫……” 張玉朗道:“老伯的清節,是大家共仰的,隻是天下已經太平多年,老伯怎麼仍然在家中講學呢?” 陸象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