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關燈
什麼可求的了。

    ” 丁婉卿歎了口氣道:“孩子!你大概是太累了,回房去歇着吧,等明天再說,娘不會阻止你的,你要做什麼都行,隻要你自己考慮清楚。

    ” 半扶半抱,把譚意哥送上了樓,扶上了床,看她沉沉睡去,才憐惜地歎口氣,下樓回房去。

     一半是酒,一半是茶,譚意哥這一覺倒是睡得很久,喝了酒的身子是熱的,無意之間,本能上總是貪涼,所以丁婉卿給她蓋得好好的被子,很快就踢掉了,就這麼敞着身子睡到天明。

     熱的時候曉得踢,冷的時候,卻為宿酒所困,不知道起來蓋,這是最易招感風寒的。

     等她一覺睡醒,就感到頭疼欲裂,鼻子堵塞,渾身發軟,四肢無力,丁婉卿來看她時,吓了一大跳,因為她不僅滿臉通紅,似乎連眼睛都紅了,再伸手一摸,不僅額角滾燙,連身上都是滾熱的。

     這一驚非同小可,顫聲道:“孩子,你是怎麼了,才一夜工夫,你就病成這個樣子了。

    ” 譚意哥還想撐起來,但隻坐到一半,又無力地倒下,強笑着道:“沒什麼,隻是夜裡着了點涼,傷風了,煮碗姜湯一喝就會好的。

    ” “瞧你全身熱得像火炭似的,快躺着别動,我去請及老爺子去,唉!都怪我,昨天你醉成那個樣子,我不該留你一個人睡的,可是你的癖性又大,有人在你旁邊就睡不着,我在樓下睡時還在惦念着呢,果然就招了病了……。

    ” 說着眼淚已掉了下來,譚意哥倒是笑笑道:“娘!我不過是傷風鼻塞而已,那裡能算病呢!請及老爺子開個方子,吃一劑藥出身汗就會好的。

    ” 丁婉卿倒是個有知識,見她發熱得厲害,沒有像一般人那樣,硬給她再加被子,隻拖了床夾被,半掩胸口,用紗布沾濕了,敷在額頭上,略滅其熱度。

     頭上涼了,譚意哥感到很舒服,遂又昏昏睡去,丁婉卿吩咐了小丫頭用心侍候看,時時記得給她換手巾,然後自己坐了轎子去請及老博士。

     到了及老博士家裡,才知道他一早就出門去了,也是被人請去看病的,昨天那一場熱鬧,有好幾個人都病倒了,有的是被酒受風,也是一樣的發燒頭痛,有的是吃壞了肚子,又吐又瀉的,一大早還沒出門前,已經有了三四起的人來延請了。

     丁婉卿沒辦法,隻好留下了話,又匆匆地趕回家來,譚意哥依然昏睡未醒,喃喃呓語,一個勁兒叫口渴,那個小丫頭用根銀匙,在她喝冰糖銀耳湯。

     丁婉卿摸摸它的頭角,雖然不燙得那麼厲害,卻也仍然是熱手,好容易盼到近午的時候,及老博士才來了,一進門就嚷道:“乖寶貝怎麼樣了?” 丁婉卿忙站起來,埋怨地道:“老爺子你怎麼到現在才來,差點沒把我給急死了,英兒她昨夜回來還是好好的,今天早上就發燒了,初時還清醒能說話,這會兒神智都不清了,老爺子,你快給她瞧瞧……。

    ” 及老博士歎了口氣:“别急!别急!沒什麼大病的,我一早上已經看了四五個病人了,都是差不多的情形,才到家,聽見意哥也病了,連氣都沒喘一口。

    就趕來了。

    ” 他試試譚意哥的額頭溫度,倒是很滿意地道:“很好,你處理得很對,最糟的是我剛去的王典史家,他那個混帳婆娘,認為傷風不能再吹風,四戶緊閉不說,還重重的蓋上了兩床鴨絨被子,把六分的痛,悶成了九分,而且還灌了一盅人參湯下去,要不是我去得快,活活就把條命給送了。

    ” 丁婉卿一驚道:“人參不是大補之劑嗎?難道服不得!我看英兒這一病體力大虧,也已經給她蒸上了一枝老參,是還沒蒸透,沒來得及給她服下。

    ” 及老博士連聲道:“糊塗!糊塗!婉卿,你怎麼也這樣糊塗!你以為人參是萬應的仙丹,能治百病的?” 丁婉卿惶恐地道:“大家都是這麼說,而且還說什麼陳年的老山野參,能夠起死回生呢。

    ” 及老博士搖頭道:“我說過沒有,這都是那些賣草藥的江湖郎中,信口胡言,還有就是些庸醫,為了投富人所好,開點人參到藥裡去,以增加身價……。

    ” 丁婉卿道:“老爺子,藥方中加人參,能增加誰的身價?這句話我倒是沒聽懂。

    ” “醫生跟病人兩方面的身價,有些富貴人家,總以為自己的命比人值錢一點,一副藥,如果不花上十幾兩銀子,心裡就感到不痛快,他們對醫生處方,沒有好好地花掉他們一點銀子,總認為醫道不夠高明似的,藥裡如果沒有人參,就好像治不了病似的,于是交相标榜,把人參當成了稀世奇珍。

    ” 丁婉卿道:“那麼人參是不是真補呢?” 及老博士道:“補藥是沒錯,而且藥效也強,然而它之所以為貴,是為了産于高山野嶺,得之不易,而且它對老年人氣血不足的滋補的神效是不錯,年紀輕輕,體力充沛,氣血正旺,服下這種大暖之劑,反而有害,除非是那些大病久困的人,才需要徐徐進補,但也得跟其他的藥一齊服,才能收君臣相濟之效,單單地一味人參,不僅是浪費,甚且還誤事。

    就以意哥這個病來說,她是因為感風而引緻内火上升,生的是熱病,再進以大暖之劑,是不是火上加油,益摧其劇嗎?” 丁婉卿駭然道:“我實在不知道。

    ” 及老博士歎道:“病家最危險的事就是強不知以為知,從道聽途說而胡亂投藥,要是人人都能自己用藥,我幹嗎還要苦苦去學醫呢。

    ” 老頭子越說越火,丁婉卿不敢去撩撥他,及老博士自己卻笑笑道:“我看了一個上午的病,都是家裡人混出主意,把病勢給加重了,心裡實在生氣,到了你這兒還算好,一切都令我滿意。

    ” 丁婉卿笑道:“我自己發過一次僥,也是你看好的,當時你吩咐過:不能多蓋東西,不緊閉窗門,要通氣,吹不到風,頭上不斷地用濕布去沾濡,我都記住了。

    ” 及老博士笑道:“而且你還知道用銀耳她,此物性涼而溫,對于她的病倒是頗為有用,你又從那兒學的?” 丁婉卿道:“那是湊巧,平時就炖給她宵夜的。

    ,昨夜酒醉了沒有吃,今天一早就發病,全家忙得團團轉,連熱水都沒燒,她要喝水,隻好把銀耳湯溫了一溫……。

    ” 及老博士笑笑道:“原來是蒙上了的,我還以為你讀了醫書,學得高明了呢。

    ” 丁婉卿急道:“老爺子,你就别再說笑話了,看看英兒的病,到底是該怎麼樣醫治,你也快開個方子啊。

    ” 及老博士笑道:“沒多大關系,她隻是感風被酒後,又着了一點涼,使寒意内侵……。

    ” “那怎麼會全身發燙呢?” 及老博士道:“這是人本身的抗力,人每說是吃藥治病,其實藥物對于人的病治療效果并不大,完全是人體自身的抗力去克服病,服藥隻是助長抗力而已……。

    ” “老爺子,我不懂這些醫理,你還是快開方子吧。

    ” 及老博士笑道:“方子很簡單,都是現成的,我今天已經開了四五張同樣的了,跑到藥鋪裡去,告訴他們照樣抓一付來就行,根本就不必另外開,倒是意哥這個病,我認為不必很快治好。

    ” 丁婉卿一怔道:“這是為什麼呢?” 及老博士道:“給她一段日子好好的休息,她太忙,太累了,整天從早到深夜,幾乎都沒有休息的,這場病也可以說是忙出來的,否則以她這個年紀,那裡會吹點風就病了呢,她要是再不知愛惜,總有一天會生大病的。

    ” 丁婉卿道:“是的,老爺子,我也知道她太忙,從清早起來不久,就有客人登門了,一一敷衍過去,到了下午,就是外面不斷的出堂差應酬,有時一連接到三四張條子,都是不能推辭的,隻有慢慢地挨着轉下來,所以才天天弄到深夜,别說是她了,連我這個做娘的,忙着照呼,都感到精疲力盡,我也叫她歇一歇,可是她不肯……。

    ” 及老博士道:“也難怪,你要她怎麼個歇法,總不成把客人往外轟吧,所以我說這是個機會,借着生病,可以讓她多歇歇,這是名正言順的理由。

    ” 丁婉卿道:“那除非是整天躺着不起來,否則這丫頭是閑不住的。

    ” “而且别人也會不讓她閑的,今天一個上午的工夫,我都推了三四起的客人了,我說丫頭生病了……” 及老博士道:“難道他們還要人出來抱病應酬不成?” 丁婉卿歎道:“真要這麼不講話,倒也好辦了,給他來個相應不理也就罷了,那些人聽說丫頭病了,個個都十分關切,要去探探病,我說她昏睡不醒,他們隻求在窗外看一看,然後每人都留下了一筆厚的錢走了……。

    ” 及老博士歎道:“這丫頭也着實讨人喜歡,人緣實在是太好了,人人都當她是個寶貝。

    ” 丁婉卿道:“可不是,登門的客人也隻是想找她談談,甚至于是有些不清楚的地方,跟她研究商量的,丫頭長得雖不醜,但每個人對她似乎都沒有什麼其他的念頭,對這樣的客人,我也很難推辭,叫她裝病,最多隻能推掉一些官方召喚的堂差,在家裡仍然是閑不住的。

    ” 及老博士道:“這樣吧,我在鄉下有所田莊,有幾間屋子,倒也很幹淨,有老夫婦倆,帶着個孫女兒在那兒照管看,我有時也到那兒去清靜個兩天,就讓你們母女去到那兒歇上十天八天的。

    ” 丁婉卿道:“這敢情好,我也很喜歡鄉下的日子,隻是也得等地的熱退了才行呀!” 及老博士道:“這個你放心,她根本沒大病,而且病發之後,你處置得宜,别看來得兇,去得也快,這是她年紀輕,底子好,隻要喝下我的一劑藥,今天就會退燒,休息一夜,明天一早,我就來接你們去。

    ” 丁婉卿道:“老爺子!您也去?” 及老博士笑道:“我不去,你會放心嗎,要是這鬼丫頭再有個病病痛痛的你不罵死我才怪。

    ” 丁婉卿笑道:“老爺子能一起丢,我當然求之不得了,我倒不是擔心别的,而是怕英兒的病還沒好,不過,老爺子,長沙城裡這麼多的病人,您走得開嗎?” 及老博士道:“有什麼走不開的?醫生又不是隻我一個,那些混球生的又不是什麼大病,非我不可……。

    ” 丁婉卿道:“不是這麼說,大家都相信您……” 及老博士道:“相信我就該聽我的話,照我的方子服藥準沒錯,不相信我就另請高明去,我老頭子既不收他們一文診金,又沒吃他們的飯,憑什麼起早睡晚的,一個個登門侍候他們去!” 看樣子他是有點生氣了,丁婉卿忙笑道:“老爺子,您是怎麼了,像是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 及老博士道:“一大早開始,就被人死催活拉的出門看病,後來的兩家到得晚了一點,他們的家裡人還埋怨我不早點去,好像我是該聽他們侍候似的。

    ” 丁婉卿笑道:“病家總是心急的,老爺子總該原諒他們一下,像我還不是一樣,老爺子難道也跟我嘔氣不成。

    ” 及老博士這才笑了起來道:“人家要是像你這麼通情理,我老頭子跑斷腿也是心甘情願的,你沒見他們那股子氣勢,叫個家人來我家召喚一聲,我就非到不可,所以我也拿拿,到鄉下去散散心,明天一早我來接你們。

    ” 他走了,沒多久,藥局子裡煎好了藥送了來,着譚意哥喝了下去,果如所言,沒到晚說出汗退燒了。

     人清醒了過來,丁婉卿說了及老博士要她們下鄉去歇息的事,譚意哥竟然樂得像什麼似的,笑着道:“娘,及老爺子那個别莊,我聽他說了多少次了,那兒有河,可以搖船采蓮,可以釣魚,有小山林,可以跑馬獵野兔,不知有多好玩呢,我一直就想去,卻始終沒時間,這下子可好了,可以去痛痛快快地玩幾天。

    ” 丁婉卿不禁笑道:“丫頭,是叫你養病去的,可不是叫你野去的,釣釣魚倒也罷了,還想騎馬獵兔子呢。

    ” 譚意哥道:“我會騎馬的,小時候,我還替人牧馬呢,那些沒鞍子的馬我都會騎,至于拿彈弓去獵兔于,我也是很拿手的,那時候跟張叔叔住在一起,他的手藝很巧,做的弓好極了,特别為我制了一把小杯,不但能打兔子,連天上飛的小雀兒都能打,他還誇我聰明,學什麼都很快會了……” 在快樂的回憶中,她似乎又有了點傷感地道:“張叔叔不知道怎麼樣了,好久都沒聽到他消息了?” 丁婉卿道:“聽說他成了家,開了家木器店。

    ” 譚意哥道:“那就好,不知道他是否還常醉酒?” 丁婉卿道:“平時他一滴酒都不進了,隻是每年,他一定在一天裡大醉一場,大哭一場!” “哦!在那一天呢?” 丁婉卿道:“是你母親去世的那一天,他倒還記得很清楚,提了酒肉,到你母親的填上,供祭過了,就在那兒喝得爛醉,這個人倒是條直心漢子,對你母親始終念念不忘!” 譚意哥微微有點傷感地道:“他的确是個好人,對我娘更是沒話說,我想我娘如果不是死得早,很可能會改嫁給他的。

    ” 丁婉卿微感愕然地道:“你會這樣想?” 譚意哥道:“不是我這樣想,是我母親這樣想。

    ” 丁婉卿道:“英兒,你娘生前什麼樣子我沒見過,但是她有你這麼一個女兒,想得到必是個美人了。

    ” 譚意哥歎道:“我對母親的印象已經模糊了,因為從我有記憶、懂人事以後,我們的生活一直都很苦,很悲傷,母親的臉上難得有笑容的,一個再美的人,如果整天都苦着臉,總不會好看到那兒去的。

    ” 丁婉卿恻然道:“是的,女人的美麗,也是需要算一些條件來襯托的,我并不是說一定要濃妝豔抹,人家說西子粗服蓬頭,不減國色,這句話我絕不相信,真要穿上了破衣服,蓬亂了頭發,絕不會動人到那裡去,衣着不須華麗,總要整整齊齊,人健健康康的,無須脂粉,天然有緻,那才是一種真正的美,傳說西施在越紗時,能沉魚落雁,被範蠡所見,驚為天人,絕不會是粗服蓬頭之狀。

    ” 譚意哥笑道:“娘對女子的美醜,倒是别有見地。

    ” 丁婉卿笑道:“我在曲巷多年,雖不是以色相事人,但是也必須注意自己的容顔,至少要随時給人一種清新豔麗的感覺,男人們喜歡上這兒來,并不是曲巷的女子個個都比他們的家裡人美,所差的就是這一層修飾的功夫……。

    ” 她歎了口氣道:“一個女人在初嫁後,還稍稍從事妝扮、等生了兒女之後,多半是摒絕了脂粉,不再在容貌上注意了,久而久之,自然會使良人望而生膩。

    ” 譚意哥道:“女子若為人母,仍然從事修飾,就會被人批評為不端莊,有失母儀了。

    ” 丁婉卿笑道:“我并不是說要她們天天抹得大紅大綠的,但是總要合其所宜,薄施脂粉,常常改變一下花樣,使人感到既不失端莊而時有新奇之感,這當然不是幾句話就能說完的,就以我自己而言吧,過了三十歲後,我就沒有濃妝了,可是從沒有給人一種疏懶之感……。

    ” 譚意哥笑道:“娘現在也一樣。

    在我眼裡,娘幾乎是每天一個斯樣子,變化無窮……。

    ” 丁婉卿笑道:“女人越上了年紀,越該注意自己的容顔,這樣才不會給人蒼老的感覺,越是對自己親近的人,越是要刻意妝扮,我不否認現在每天都要花點時間在梳妝上,那隻是為了你。

    ” 譚意哥一怔道:“為了我,給我看的?” “不錯,女為悅己者容。

    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而曲解了。

    ” 譚意哥道:“娘,對這句話,你又作如何解釋呢?” 丁婉卿笑道:“一般說來,這是單指男人而言,未嫁時,為意中人而妝,既嫁後,為丈夫而梳妝。

    ” 譚意哥道:“但是您一定還會有更深的解釋。

    ” 丁婉卿笑笑道:“不!我的解釋很淺顯,完全是照字面上去解,為悅己者容,就是為我喜歡的人跟喜歡我的人而美容,不一定是自己的良人,甚至于可以推廣為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兒女,而美容的目的,是為了取悅他們,記取他門的歡心,這才是一個女人梳妝的本意。

    ” 譚意哥道:“娘!你的意思我懂了,隻是為了取悅兒女而容,似乎無此必要吧!” 丁婉卿道:“不,非常必要,大部份的女人都在不自覺中這麼做着。

    尤其到了中年,兒女稍長,那時夫婦的感情已笃,堂上的翁姑也多半已故,如果處境寬裕,丈夫又納了妾侍,一定比自己年輕得多,再怎麼妝扮也比不過,丈夫情意重的,守住一個人,卻不是什麼男女之情,而是一種牢不可破、相互依賴的生活習慣,不必要再以容顔去維持了,因此這時候,全是為了兒女而梳妝的。

    ” 譚意哥道:“難道說不妝扮,兒女就不孝順了?” 丁婉卿歎道:“也不是這麼說,在兒女們的心中,母親總是美的,所謂子不嫌母醜,那是一種天性使然!” 譚意哥道:“說的是啊,所以找認為這有點牽強。

    ” 丁婉卿道:“我說過,這是一般婦人在無意間為之,也許她們自己都不知道是為誰而容,但實際上卻的确是為了兒女們才那樣不憚其煩的,正因為兒女們都以為自己的母親最美,這個美好的印象,當然是相當偏私的,我有一次聽見兩個小女孩子在互相拌嘴,争執着自己的母親比對方的美麗好看,自然争執個沒完,最後她們的母親出來各把自己的女兒叫回去,一個母親三十多歲,略事修飾,另一個的母親年紀也差不多,卻正如我先前說的粗服亂頭,而且好像剛從竈下出來,還染了一臉的黑灰,相形之下,美醜立辨,那個女兒好失望,連母親抱她都不要了……。

    ” 譚意哥道:“那隻是小孩子而已。

    ” 丁婉卿道:“雖然隻是小孩子,但也可代表一般兒女們的心,他們不會嫌母親醜,但卻希望自己的母親,多少能有一點令他們可驕之處,兩分容貌,加上四分妝扮,他們可以誇張渲染到十分,但是兩分容貌為亂發污垢掩去後,變得一分都沒有了,他們想誇也誇不起來了,這種心理一直要等子女成年,而再也無法用脂粉掩卻老态時。

    ” “……那時才真正地放棄了妝扮。

    而子女們也不以容顔來作為印象了。

    ” 譚意哥道:“娘,你說得太玄了,也太深了,我實在不懂。

    ” 丁婉卿道:“好,我就舉一個你自己的例于吧,是幾年前吧,你有天一大早就到我房裡去,我剛從床上起來,脂粉未施,頭發也蓬成一團,你見了我就不似平時那麼親熱,我拉你的手你都退縮了一下……” 譚意哥回憶了一下道:“是有這回事,那倒不是嫌娘醜,隻是覺得娘好像突然變了個樣子,有點陌生了……” 丁婉卿道:“這就是了,你平時見到的我都是整整齊齊的,突然一下子變個樣兒了,你就不習慣了,所以從那天後,我都闩上了屋門才睡,聽見你叫門,我都要先對鏡略整容貌才開門,就是為了這緣故……。

    ” 譚意哥道:“現在我就不會了。

    ” 丁婉卿笑了道:“但是我仍然要盡一切的努力,在你心中維持一個良好的印象,這倒不是專為了你,一半也是為我自己,現在隻有你是我最親的人了,每當我盛妝而出,見你對我凝望時,我就感到非常快樂,我想你雖不是為了我的容顔來親近我,但至少不會對一個蓬頭的老婆子而凝望不已吧!做兒女的都盼望自己的父母永遠年輕,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父母快老的,因此一個漸入老境的女人,絕不可忘了妝扮自己,那是給兒女的一種安慰。

    ” “娘!你實在懂得很多。

    ” 丁婉卿凄然一笑道:“這正因為我一生孤伶,沒有兒女,所以我才能夠冷眼旁觀,仔細地思索。

    也更因為我這輩子是在承人色笑中渡過的,所以我才要想,如何去取悅别人,進而悟出這些道理來的。

    ” 譚意哥忽然感動地撲在她懷中:“娘,你不孤伶,你有我這個女兒,我會永遠孝順你的,永遠不離開你……” 丁婉卿很感動地道:“孩子,我知道你是個孝順的孩子,隻不過你将來有你的歸宿……” 譚意哥道:“如果我要嫁人,也一定要把娘接在身邊,任何情形下,我都不離開娘……” “傻孩子,如果人家自己也有父母,總不能也把我接過去住在一起吧?” “為什麼不可以?我想,像您這麼一個善體人意的母親,到那一家都會受到歡迎的。

    ” 丁婉卿搖搖頭道:“不是這個問題,是我不會跟你去的,無論如何,這使我有寄人籬下的感覺,孤苦伶仃的寂寞固然難挨,但寄人籬下的滋味更不好受。

    我想起身上的這一身創痕,就是寄人籬下的結果,我就不會再去嘗試了。

    ” 譚意哥道:“那我就找一個上無父母的人才嫁。

    娘就是唯一的老人家,就不會有那種委屈的心情了。

    ” 丁婉卿苦笑道:“傻孩子,這不是傻話嗎,那有這麼恰到好處的,終身姻緣,一切都是緣……” 譚意哥認真地道:“怎麼不能,我把這個作為第一項擇人的條件,如果對方是有父母在堂的,我根本就不加考慮,也不再作進一步的接近,就無從生緣了。

    我不信什麼姻緣天定的話,那不是我這一類人的婚姻,别人要憑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字人,隻好用那種話來自慰,我很幸運的可以自主擇人,當然就可以列出條件來挑一個。

    ” 丁婉卿隻有摟着她,連聲叫看:“癡兒,癡兒……” 但是她的聲音哽咽,眼淚撲撲地直往下落,經過這一次感情的交流後。

    她們母女間的情分更為深切了,似乎雙方都有了一種默契,在這一生中,除了死别之外,絕不可能再有生離了。

     第二天清早,及老博士果然驅着車來了。

     而丁婉卿已經把一切都準備舒齊了,兩口箱子帶了洗換的衣服與日常用具,母女倆也都着妝待發。

     及老博士笑道:“意哥!你的病好了!” 譚意哥笑道:“早好了,聽說要跟您下鄉去玩,我的病就好了,這就叫做勿藥而愈。

    ” 及老博士還是為她診了診脈,笑着道:“不錯,總算沒砸我老頭子的招牌,昨天我說了今天可以帶你下鄉,婉卿還不相信,以為我在開玩笑。

    ” 丁婉卿道:“老爺子,也不能怪我不相信,随便您換了誰也很難相信的,昨天中午,孩子還是發燒得人事不省、說是一夜間就能恢複如常。

    這太叫人難信了。

    ” 及老博士笑道:“我信,我是照脈象而斷定的,她的脈象堅強而有力,是為一時内熱所逼,熱消而病除,現在你總該服了我吧!” 丁婉卿笑道:“我從來也沒有懷疑過您的醫術呀!要不我怎麼就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呢?” 她叫工人把箱子搬上車子,又吩咐他們照應門戶等等,三言兩語交待清楚了,反來催及老博士動身了。

     及老博士道:“你們就帶這兩口小箱子?” 丁婉卿笑道:“才出去幾天,帶那麼多幹呀,而且我們是下鄉,用不着穿多好,有兩件粗布衣裳就行了。

    ” 及老博士點點頭,欣然地道:“婉卿!你這個妮子就是這些地方讨人喜愛,幹脆俐落,不像我那個媳婦,到親戚家去做一天客,第二天就回來的,她隻差沒把家搬去。

    ” 譚意哥笑道:“那是幹什麼呀?” 及老博士道:“誰知道?那不過是春天,她把冬夏兩季衣裳都帶了,說是天候冷熱無常,帶着加添換裝方便,所以她還說要跟着去侍候我,被我一頓臭罵給轟了回去。

    ” 丁婉卿笑道:“做您老人家的媳婦兒可真難,人家可是一片孝心,你也不必罵人呀!” 及老博士道:“她若像你這麼懂事,我還會罵她嗎?我早上才告訴她,說我要到鄉下去住幾天,她首先就叫起來說--那怎麼行呀,再過三天就是您的生日……。

    ” 譚意哥啊了一聲道:“老爺子,原來您再過三天就是大壽呀,這倒好,以前從沒告訴我們一聲,大概是怕我們去吃了您的壽桃壽面……。

    ” 及老博士笑道:“瞧你這張嘴,你問問你娘,這麼些年來,我過過什麼壽沒有?” 丁婉卿笑道:“這倒是,我認識老爺子,少說也近十來年了,就沒見老爺子您度過壽。

    ” 及老博士道:“我讨厭,當然也有些親朋好友要給我湊個熱鬧,我就說了,我活了這些年,硬硬紮紮的,沒别的原因,是閻王老爺翻簿子時,把我給漏忘了,要是一做壽,提醒他注意,說不定明天就把我抓了去,我跟各位沒什麼深仇大恨,你們不會想我早死吧!” 丁婉卿笑道:“您也是的,這麼一說誰還敢提呢!” 及老博士笑道:“我如不這麼說,還不知道有多纏夾磨呢,所以幹脆一針見血,把話說得絕一點。

    ” 譚意哥笑道:“我知道了,您這次是存心避壽,并不是真心誠意要帶我們去玩兒的。

    ” 及老博士笑道:“随你怎麼說,老頭子都受得了,誰叫我瞧着你順眼呢,氣人的是我那個媳婦,你們猜她以後怎麼說,那才叫氣人呢,她說--我娘家的禮早送來了,後天他們就會趕到,你不在可怎麼行--,你們啊!這是什麼話,好像我非得等地娘家的人似的。

    ” 丁婉卿道:“這倒也難怪,本來嗎,她娘家的人,大老遠的從襄州趕了來,也是一片盛情,您這一走,叫她多難為情呢,隻是把話說得急了一點。

    ” 及老博士歎了口氣道:“我不會這麼不近人情的,所以我還說,我到那天回來一下,你們再地想不到她說什麼--她說那也不行呀,我哥哥新放了襄陽剌府,大老遠的趕了來,是多大的面子,您總得留在家裡陪陪他--到這時候,我才開口罵人了,”丁婉卿笑道:“這難怪您會生氣,不過您也不能怪她,婦人家沒多少見識,以為一個知府很了不起,不曉得您淡泊名利、高雅胸懷,連王公大臣都沒放在眼裡,那裡還在乎一個小小的知府。

    ” 譚意哥笑道:“我想老爺子氣的不是官位大小,而是禮份上的不對,若要是老爺子的親家老爺來了,那怕是個鄉下佬,老爺子也會留在家裡陪陪人家的,可是一個晚輩,不管他的官多大,也沒有叫老爺子留下來陪客的道理,何況還是她的兄長,這話就更不該說了,老爺子罵得好。

    ” 丁婉卿歎了口氣:“意哥,我難道不知道長幼輩份之序,可是我們隻能勸老爺子,那有火上加油的。

    ” 譚意哥笑道:“老爺子已經一肚子氣了,總得有人給他消一消呀,如果我也跟着娘一起解勸,那不是更叫老爺子火大了嗎?何況老爺子又不是不明事理,不通人情。

    要勸他的那些理由,他早就知道了,老爺子是不是?” 及老博士大笑道:“給你們母女倆這麼來回一搓弄,圓的、方的都随你們擺布了,老頭子那還能說出個不字來!” 在嘻笑聲中上了車子,出了城,車子轉行到了鄉下,眼界頓時一寬。

    這時侯正是田中稻熱,陌上菊黃,一派豐年迹象。

    農人們都忙着收割,直起腰來時,不免會為這車上的紅顔白發而吸引。

     老的是那樣的矍铄,女的是那樣的美,笑得是那麼舒暢,神态是那麼安詳。

    這一定是那位老封翁帶了家人到鄉下來賞秋攬勝,他們的生活是多麼悠閑而舒适呀! 雖然沒有人說話,但幾乎從每個人的眼中、臉上,都能讀出相似的意思,有些少女還不自已的伸出手來,向他們打個招呼,可是譚意哥友善地舉手回答她們時,她們又羞澀地低下了頭,她們似乎真地明白了,明白了彼此距離的遙遠。

     譚意哥輕籲一聲道:“我真羨慕他們,無憂無慮。

    滿足而快樂,而且每個人又那麼健康實。

    ” 及老博士輕歎道:“她們卻羨慕你得緊,因為她們要揮汗工作,你卻坐了車子,穿着輕便的衣裳閑遊!” 譚意哥笑道:“我知道人處在那一個環境裡,總是免不了有煩惱的,窮人想發财,富人盼多财,低位者想升官,宮大了又怕垮下來,就是萬民之上的皇帝,同樣地也有煩惱,怕老、怕病、怕死,因此,苦與樂隻有一個比較,她們雖然有煩惱,然而她們的欲望小,容易滿足,快樂就多了,而且她們的欲望低而踏實,隻要自己努力一點,就可以達到的,所以她們才比較快樂。

    ” 及老博士詫然道:“丫頭,你在說些什麼?” 譚意哥笑道:“我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