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關燈
小
中
大
及老博士的名号已經很久不用了。
因為他長長沙聞人,年高德劭,幾乎無人不識,無人不知,大家都以及老稱之,無論上那兒去,都不用名刺了,蔣田的家人自然是認識他的,一見老頭子發了脾氣,一面道歉,一面趕緊進去通報了。
蔣田聽了很生氣,砰地拍了下桌子道:“這老兒太欺侮人了,我受了一場奚落,他難道還認為不夠,居然帶了粉頭,上門來調侃我了!” 蔣田的夫人倒是比較冷靜,見狀勸他道:“老爺,及老先生在長沙是有名的老好人,古道熱腸,我看他不會做這種事,說不定是來幫老爺說項的。
” “那他把那個粉頭帶來幹什麼?” “老爺,這位譚姑娘我也聽說了,是位有名的才女,雖然在席間對你有所不敬,可也不能怪她,平心而論,是老爺先去撩撥她的。
” “可是她用木棗着绯之句,分明是譏諷我将要出事情,這未免太可惡了吧!” “那是老爺的多心,老爺的事情隻是略有風聞而已,知道的人不多,她又怎麼會知道呢,我想是無心巧合,老爺心中有事,便錯想到那兒去了。
” 蔣田想想覺得也有道理,他的夫人又道:“倒是老爺負氣一走,事情反而喧開了。
周運使沒有把老爺挽留下來,分明是很不高興,對老爺的事還會保密嗎?” “這個,我想不太可能吧,周公權縱然不記同年的交情,也犯不着拿這種事對人說去。
” “他為什麼不說,今天請的客人都是此地的大糧戶,有幾個跟老爺的事很有關系的,他正好借這個機會點出兩句,讓那些人對他心裡有個顧忌,回頭在商量正事時,不敢欺他是個生手了。
” 這一分析居然大有見地,蔣田歎道:“人情冷暖秋雲厚,世路崎岖蜀道平,那個周公權以前看起來還很不錯,頗有點頭巾氣味,想不到一别多年,宦海浮沉後,竟變得如此的圓滑奸詐了。
” “老爺,他若是還像從前那樣拘謹老實,今天又怎麼能夠爬上運使的位置呢?” 蔣田點點頭,又歎了口氣。
他的夫人道:“及老先生來訪,多半是與老爺的事情有關,老爺快出去迎接吧。
” 蔣田點點頭,這才吩咐肅容入内,他迎到中堂門口,正看見及老博士扶着譚意哥的手走來。
此刻他的心情已經平複下來,對譚意哥也沒有先前那麼反感了,因為他是個文人,多少還保有看一點文人的氣質,雖有斯文相輕之說,也有着同氣相重之意的,在内心裡,他對譚意哥的詩才,倒是相當激賞的。
因此他一拱手道:“及老先生,譚姑娘,難得玉趾光降,蓬荜生輝,請!請!” 對他态度的改變,兩個人倒是頗感詫然,及老博士準備了一肚子要罵人的話都收了回去。
蔣田的這種改變,無論如何是好的,譚意哥低聲道:“蔣大人,奴家是來向您負荊賠罪的。
” 蔣田哈哈大笑道:“說那裡話,酒席小谑,豈能認真,而且是下官先冒犯了貴姐妹,譚姑娘這麼一說,倒叫下官不好意思了;何況姑娘才思敏捷,下官隻有佩服,下官在席間失儀,實在是心中另有事故……” 把他們迎了進去,因為譚意哥是個女客,雖是曲巷歌女,但是身份卻輿一般的不同,所以蔣田倒不像在席間那麼傲然無禮了,特地還把自己的夫人張氏秀錦喚出來,以便于接談。
猷茶已畢,及老博士才開口叫他的号道:“敬先!你要是早就如此通達,不就是好了嗎,你知道剛才那一走,為自己惹了多大的麻煩嗎?” 蔣田讪然地道:“是!是!學生因為心中有事,一時興發,才有失禮之處,想必周運使一定很不高興。
” 及老博士道:“豈止是不高興,而且還說了很多話,正因為聽見了這些話,意哥才急急地要我陪着來看你,一則是向你道歉賠罪……” 蔣田忙道:“那可不敢當,是我啟端在先……” 及老博士一笑道:“道歉隻是件順帶的事,縱然她不來,你也不會記恨在心而去報複她的,再說她是陸象翁的得意門生女弟子,喜歡得不得了,連洲史要想欺負她都沒那個膽子。
” 蔣田笑笑道:“譚姑娘的大名我是早就領教的了,隻是心中不服氣,才想找個機會,跟她一較而已,結果是自己找了一場沒趣,以後再也不敢了。
” 及老博士道:“這些都是空話,咱們不談了,現在說重要的,我們也是為這個才來的,敬先,周公權說你出了點麻煩,找他去疏通的。
” 蔣田讪然道:。
“是學生一時的疏忽,叫人抓住了一點舛錯,原以為周運便是同榜進士,才去請他幫忙說項的。
” 及老博士歎道:“敬先!不是我說你。
你也做了多年的官了,怎麼連這點腦筋都轉不過來,同年同榜,不過是說說而已,那有多少真交情的,如果你的情況比他得意,你才是他的同年,官場中講起來;一開口說xx與我同年,那一定是指春風得意的人……” 蔣田臉色微紅道:“是!學生也知道現在跟他說這些是高攀了,不過因為當年他跟學生在同武進第時,還頗談得來,看他還不像個過份勢利的人。
” 及老博士一笑道:“他若不勢利,怎麼會爬得比你高出許多,這家夥外面既享清名,私下特擅鑽營,比一般的人更懂得做官,你去找他疏通,人倒是找對了,他一定會盡力幫忙,隻是開出來的條件過于驚人……” 蔣田道:“是的,他還沒有正式開條件,光是透的幾句口風,就叫我知難而退了,我若是要滿足他的胃口,恐怕真的要落個兩袖清風,連多年的宦積和省吃儉用聚下的老本都得貼上才夠呢。
” 及老博士道:“這倒不是他獅子大開口,你找上他辦事,是要這麼多,因為他要借機會送些人情且多方示好,需用自是不在小數。
” 蔣田憤然道:“他怎麼可以拿我的錢去做人情!” 及老博士笑笑道:“這就是他會做官的地方,他也沒有帶了萬貫家财來賠的,一路青雲直上,自然是門路通,慣會慷他人之慨,使得各方面皆大歡喜……” 蔣田道:“我卻不吃他這一套,最多是去了這頂烏紗帽而已,二十年進士及第,依然是個六品胥吏,書不比人讀得少,能力不比人差,仕途困頓,這個官我地做夠了。
” 及老博士道:“敬先,難怪周公權說你不開竅,你的确不開竅,事情全照你自己的想法看法來,那有這樣如意的,官做得得意與否不說,你不想幹,這個位置等着的人還多得很,問題卻在你不該司管錢糧,更不該把毛病出在這上面,那就不是丢官所能解決的了。
” 蔣田道:“學生疏漏的數目,比起别人來,相差不知多少倍,人家也隻是罷職而已,難道我還會充軍殺頭不成?” 及老博士道:“錢糧的案子可大可小,因為是跟黎庶有直接關連,朝廷最重視此項,認真地辦起來,那怕你隻是升鬥之失,也足可判你個充軍邊疆,家人發官的。
” 蔣田一驚道:“有這麼嚴重?” “事在人為,但看人家怎麼辦了。
” “可是去年衡州主簿楊大年……” 及老博士歎道:“你又來了,老是拿人家來比,楊大年的案子是大,惟其大,才沒有關系,因為他牽連的人多,層層相關,官官相護,他比你會做人,也比你會做事,所以才有人相助,你呢?” 蔣田不語,及老博士道:“你平時不得人緣,出了事,大小都是你一肩挑,甚至于平時瞧你不順眼的人,還會落井下石,那就小不了。
老弟!性情耿介并不是不能做官,但是必須不出一點錯。
” 蔣田長歎無語,及老博士又歎道:“還有就是你如果知道自己有事,應該找對人,你的事情并不大大,無須找到周公權,也能擺平的,那樣子花費就少得多,可是你偏偏去找了周公權……” “我是想跟他多少還有點交情。
” “話是不錯,他也不是不講交情,而且對你的事他一定盡心,隻是他開的條件,不容你打折扣,你非接受不可;更糟的是你已經托了他,地無法換人了,即使你另走門路,别人也不會為了你去得罪他,除非你能找到能夠吃得住他的人,你有這個辦法嗎?” 蔣田歎道:“及老,學生一向疏于人情,您又不是不知道,否則也不會困頓若此了!” 及老博士點點頭道:“所以說了,你隻有咬牙忍痛,接受他的安排,今天你使酒鬧氣,他不作挽留,這很明顯,他是借機會先撕破臉,日後案子到他手上,他方可以擺脫人情,除了你自己向他低頭外,别人再也無能為力了。
” 蔣田聽得呆了,半晌才略帶哽咽地道:“真想不到,要坑我的竟是這位老同年。
” 及老博士道:“敬先,别記得他是你的同年,記得他是你的上憲,你就能通竅了。
” 蔣田的夫人張秀錦忙道:“老爺!錢财是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及老先生如此勸谕,你還不明白!” 蔣田眼睛潤潤地道:“我怎麼不明白,隻是不服這口氣而已!” 及老博士笑笑道:“敬先,你說這句話,就表示你在官場裡實在還不夠資格,要想做官,就不能有意氣,絕不能不服氣,如果你能夠凡事心平氣和,逆來順受,那才能夠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 蔣田搖頭苦笑道:“這個學生恐怕這一輩子都學不成,學生天生就是這付性情,這些年來,已經磨去了不少火氣,再地無法委屈自己了。
” 及老博士道:“在人屋檐下,誰能不低頭,如果你還想在官場中混下去,就得學圓滑一點,否則你就幹脆别幹了,因為你若不改脾氣,遲早還會再出事的,這一次還總算勉強有點底子可搪,再來一次,你可就真的傾家蕩産了。
” 蔣田沉思有頃才道:“及老說得是,這份揪心的差使,我是幹膩了,也真想就此回家種田去,可是若要照周公權的意思打點下來,我連家中那幾畝薄田都将不保,回去之後,連生計都成問題。
” 譚意哥道:“這個妾身可以稍盡棉薄。
” 蔣田夫婦都為之一怔,及老博士笑道:“我知道你們母女倆底子還不錯,也能拿得出,可是敬先不會接受的。
他生性耿介……。
” 蔣田也道:“譚姑娘的好意我很感激,但是下官絕不能接受你的資助。
” 譚意哥笑道:“老爺子跟蔣大人都會錯了妾身的意思了,妾身再不懂,也不能用這種方法來冒渎蔣大人。
” 及老博士道:“敬先現在缺的就是銀錢,你若是不從此道着手,根本就幫不了他的忙。
” 譚意哥微笑道:“妾身不能在銀錢上為蔣大人報效,但可以在另一方面着手,讓蔣大人少一點花費。
” 及老博士道:“這個辦法倒不錯,讓他能撙節花費,也就等于幫了他一個大忙了,隻是周公權那兒,恐怕不容易說上話。
” 譚意哥道:“妾身雖說不上話,卻有能說上話的人,你跟陸老爺子的話,他總不能不聽吧?” 及老博土笑道:“丫頭,你别拖上我了,周公權對我雖然很客氣,也是客氣而已,不見得能夠賣我多大的面子,倒是陸象翁那老兒還真管點用,他要是開了口,周公權非聽不可,隻是陸老兒面前更不好說話。
”。
譚意哥道:“妾身去求他,說什麼也要他答應。
” 蔣田愕然道:“姑娘去求他?” 譚意哥道:“是的,我去求他,要他出面關說,而且責成在周大人的身上辦通,周大人不得不理會的,當然,隻憑關說還是不夠的,多少也要讓他好辦事,但是我想打個對折也就差不多了。
” 蔣田忙道:“若能為我留得一半,我立刻就辭官不幹了,這倒是要多多麻煩譚姑娘了。
” 譚意哥道:“不敢當,不敢當,陸老爺子睡得早,今夜是不便去打擾了,明天一大早我就求陸老爺子去。
” 及老博士點頭道:“不錯!隻要找到陸老兒出頭,周公權說什麼也得賣個面子,隻是陸老兒很難為人說話的,也隻有意哥可以搬得動他,敬先,這下子你可以先放一半的心,等看聽回音吧,被也深了,我們不多打擾了。
” 兩人在蔣田夫婦千恩萬謝中告辭出來。
第二天譚意哥果然求準了陸象翁出頭為蔣田關說,老師有了吩咐,周公權自然好說話多了。
這件事使得譚意哥更有名了。
不是說她神通廣大能運動官府,而是贊美她的襟量寬大,有俠氣。
因為她刻意幫助奔走的是一個跟她拍桌子沖突的人。
不過這件事也為她帶來了一些困擾,有些人見她能把蔣田的事情擺平下來,就為了一些别的事也來求她。
譚意哥卻峻然地拒絕了,她說自己并沒有什麼力量,這完全是陸象翁跟及老博士的面子,兩位老人家之所以肯為地出力。
無非是念在她得罪了蔣田而使得蔣田失和于周公權,不願意把事情鬧大後,把她也牽進去。
這種事可一而不可再,如果她再為别的事情去相求,是不知自愛,也一定會碰上一鼻子的灰。
聽了她這番話後,有的人倒是打消了意圖,但也有些人不死心,繼續再幹求,譚意哥的話就不客氣了。
“老爺!意哥隻是一名歌妓,您要聽曲子,奴家當得侍候,除此以外,奴家實在沒有能為老爺效勞的,所以老爺的賞賜,奴家不敢接受,這不是奴家不識擡舉,而是奴家沒這個本事,老爺也想想,奴家要能幫得上這種忙,還會操此賤業嗎?” 被拒絕的人固然心裡不痛快,可是說出來之後,不僅沒有損及譚意哥的聲名,反而使她更受到尊敬了。
大家都認為她懂得自愛。
譚意哥落籍一年零四個月。
長沙鎮守使又易人了,因為這是個重鎮,也是一個油水好的優缺,外鎮要内調人京,總要先在這兒落腳,幹上一年半載,想法子充實一下官囊。
繼任的是魏谏議魏公。
他也是一個喜歡咬文嚼字的斯文客,對譚意哥尤為激賞,除了公務之外,隻要是私人酬酢、他都會把譚意哥帶在身邊。
而曆來到長沙遊宦的官兒,差不多都要一遊嶽麓山的,而鎮守使上任,第一件事也是祭嶽麓山神。
山神廟中供的何方神明不詳,據說十分的靈驗,澤被一方,保佑年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雖然說子不語怪力亂神,然而祭山之舉,似乎已經相沿成俗,相傳十幾年前,有一位鎮守使比較固執,硬是不信邪,不肯去祭嶽麓,結果偏就在那一年洞庭水溢,倒灌入湘江,造成了長沙百年難得一見的水災。
繼大水之後,又是飛煌成災,使得那一年的收成幾乎全部落空。
幸好長沙素稱殷實,倉廪中儲糧夠,沒有形成大饑馑,天災本是不可逆料的,巧就巧在偏偏發生于那位鎮守大人不肯祭山的那一年。
于是老百姓就歸咎于鎮守便不肯朝山,得罪了山神所緻,雖然沒有公開地殺官造反,但是也已經鬧得很厲害了,商家民衆,自動地罷市三日,齋戒禱天,祈神息怒。
罷市是一件很嚴重的事,也是百姓們對牧民的官吏所作的一種無言的抗議。
事情一出,驚動朝野,朝廷立刻派員前來調查。
當然,朝廷也不能承認這是山神震怒使然。
如果由京師倡導迷信,那就會招緻天下大亂的,居朝的那些大員們都是飽學之士,也不會容許皇帝發出那樣糊塗的诏令,不過那位鎮守使仍是丢了官。
理由說得很妙,說他未恤民隐,有負聖恩,不足以為民父母,應予革職削爵為民。
起诏的人可以說是天才,朝廷不能倡導迷信,但是也要能平息民怨,重視民意。
既是本地方有此習俗,而且山神所需極微,不過每歲一祭三牲,并不緻擾民太甚,做州牧的就應該尊重民意,未恤民隐四個字,下得可圈可點。
繼任者自然不會再做那種激起民怨的傻事,立刻備了豬羊犧牲,隆重祭山,說也奇怪,果然自此後十幾年來又是風調雨順的豐年了。
于是祭嶽麓就成了鎮守使的例行公務了。
每歲一祭,固不可廢,但時間都是在秋收之後,猷上當歲的新谷,佐以牛羊等太牢少牢,作為酬神庇佑之猷。
好在嶽麓離長沙并不遠,隔着一片湘水而已。
這是以前的楚國舊邑,楚人最信神鬼。
大詩人屈原的九歌篇中,就有湘君、湘夫人之篇,叙述的是洞庭的水神。
而且虞舜的妻子湘妃,也被楚人奉為神靈,到處都有湘妃娘娘廟。
人到了這兒,不信也已相信了三分。
祭神都是在秋天,秋高氣爽,借機會遊遊山,玩玩水,以暢身心,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嶽麓山神很好說話,隻要官兒來祭就行了,并不要他們薰沐齋戒以示虔誠,所以後來的幾任鎮守使,除了一兩個笃信神明的,認真當回事情來做。
大部份的人都還有點書卷氣,雖不敢漠視民隐,再鬧出一次罷市丢紗帽的笨事,但也不甘心向習俗低頭。
于是他們借題而發揮。
官袍笏帶不容馬虎,卻又攜就麗姝名媛,廣邀名士,在秋祭之時,置酒山中,暢遊一日,因此也造成了一年一度的盛事。
當然,能夠被邀為鎮使遊伴的曲巷神女,一定是個中翹楚,自然譚意哥落籍以來,一連兩年,這個光榮就被她包下去了,别的人也不去争,想争也争不過。
魏谏議魏大人本來對譚意哥十分激賞,這次随行的自然也非她莫屬了。
鎮使大人代表百姓獻上牲禮後,就輪到百姓們去祭拜了。
平時冷落的山神廟,突然變得熱鬧異常,廟裡的幾個火工道人更是笑逐顔開,一年的收計,全靠這一天了。
正因為是山神廟,供的是神靈,沒有和尚,不事齋戒,神案前雞鴨魚肉羅列,朝山的人不忌葷腥。
廟前的蘆棚是官府們專用的,冠帶雲集,钗鬓錯橫,有的召了曲巷中的優伶為侶,有的則帶了家眷前來,大家都知道這一行是遊樂的性質重于虔敬的心情,隻要衣冠整齊,在神前不失禮儀,行過祭典,就算是交了差,以後則是與神同樂,可以放浪形骸了。
隻不過同一天進香朝山的百姓們也很多,多多少少還要有點顧忌,不便太過份。
但那也隻是幾個職位大一點的主官,至于那些僚屬們,則甯可脫離官方的行列,到左近的大戶們私設的家棚中去,那兒才是真正的痛快盡情呢。
魏谏議行完了禮,三獻牲禮畢,由差人護衛着到棚中憩息,看着長沙城中以次的大小辟吏們一一循序去到神前拈香行禮,當這些老爺大人們行過禮後,就是眷屬們前去拈香了,她們較虔誠,不僅是頂禮膜拜,而且還喃喃地低聲祝禱,大概是感謝神明一年來的照顧;然後再祈求神明對來年的庇佑。
魏谏議看看笑道:“這些人倒也夠大方的,一共才獻上那麼點東西,卻提出了無窮的願望,神明真要是打打算盤,不氣得給她們一腳才怪。
” 譚意哥笑道:“大人這話不公平。
” 她因為跟魏谏議混得比較熟,所以談話較為直率而不太客氣,魏谏議也不在乎笑道: “意哥,你專好擡,一路上光是挑我的錯,這次又抓住了我什麼語病了?” 譚意哥笑道:“以前妾身對大人如有放肆之處,請大人多多包涵,不過剛才那句話,倒真是大人的疏失。
” 魏谏議道:“這個我倒不承認,我說的沒有錯呀!” 譚意哥道:“山川之神,有如人間的牧民之官,他的職司本來就是庇護一方,降福于民,懲惡彰善,人們對神明的奉獻,隻是為表敬意,并不是拿來作為向神明的交換,即使一無所獻,神明也不能放棄所司:假如神明如大人所言,斤斤計較的話,則一方生靈苦矣……。
” 魏谏議聽得一震,臉上不禁有點讪色道:“說得好!意哥,你倒真不愧為我的良友,随時随地都在彈诤我的過失疏忽之處。
” 語畢顧左右一笑道:“幸虧我在操守上還自信過得去,否則聽了意哥這番話,就得找個洞鑽下去了。
” 魏大人本身家道殷實,他做官是為了真正地求個出身,取蚌功名,倒不在錢财上打算。
也因為如此,譚意哥才敢如此放膽而言,明裡是糾正他的語中之失,暗裡卻是襯托出他的清廉操守。
所以魏鎮守使口中認輸,心裡看實歡喜。
看見山下還有不斷的人潮湧上來,笑笑道:“意哥,我有對聯句,倒要考考你的捷才,朱衣吏引登青嶂,即情即景,你看該如何對來?” 即情即景,上旬好出,随便抓住一個題材,溶以文詞就衍了,然而對句卻不易搜求,既要對景,又要對字,對意境,而最難的又是最後一項意境。
因為上句隻随興之作,有時往往為神來之筆,獨此一情一景,找到相稱的就很難了。
所以往往有許多絕對,至今尚得半付,有上句而無對句,雖有人勉強綴拾成偶,但是在意境上卻相差太遠,即使字句能夠将就過去,終而無法使人拍案叫絕。
魏谏議的上句并不難對,卻難在即景,朱衣吏引登青嶂,是在描寫眼前景象,穿着朱紅号衣的差人,引着那些官兒們,一步步地上山來,登臨這青翠的峰嶂。
佳句天成,而且意境高超脫俗,有神仙富貴氣,也有拔塵之趣。
魏谏議出完上題之後,十分得意地道:“這上句是我一時興至,雖為符景,卻也堪稱神來之句,我自己還沒想到對句,看來也不太容易找到,我們别讓意娘一個人苦思,諸公也幫着想想。
” 不等他開口邀,其實每個人都早已在構思對句了,這是人情之常,縱然是不識字的老妪,聽見别人在猜謎語時,即使沒人問到她,也喜歡插上一兩句的。
不過要想找一個對稱的句子實在不容易,朱衣吏寫情狀人還兼定了身份,是最難對偶的。
山道上人迹不絕,怎麼會不能對稱呢,難在要于三個字内,說明了人的身份、特徵顔色。
于是紛紛有人在行句:“紫靴童……”“白發翁……” 對上了人,卻又無法找出事與景。
總算有一個人眼睛尖,思路快,用手指看一邊的山道上,大聲地念道:“黑面漢跌落黃塵。
” 一個黑臉的漢子,下山時因為不小心,一腳踏空,沒踩在石階上,滾落一旁的山溝裡,幸好是秋日幹晴,山溝裡沒有水,沾了一身的黃土。
句子不算太雅,卻是眼前實景,而且字字都算能合上句,能如此,已經非常難得了。
于是舉座一片掌聲,以為贊美之意。
魏谏議笑道:“到底姜是老的辣,象翁捷思,仍非後生所能及,佩服!佩服!下官賀一锺。
” 原來對出下句的是陸象翁,他也十分得意,看見譚意哥捧着酒壺來為他斟酒時笑着道: “意娘,你素稱捷才,這一次可被老夫搶了先吧,我的對句如何?” 譚意哥笑笑道:“你若是别的人,我一定說佳句天成等一類的奉承話,可是您是我的老師,而您的學生中有很多都是廟堂之器,一代文宗,我就要挑毛病了。
” 陸象翁笑捋着長須道:“你還能挑毛病,快快說來,老夫最喜歡就是别人挑我詩文中的句病,一再改正,才能達到精美無瑕,老夫經常是一篇既成,自己反覆諷詠,再找幾個老手過目,聽取了他們的批評後,重予推敲,最後才定篇,這是做學問的應有态度。
” 譚意哥笑道:“我知道老師有這種接受批評的虛懷雅量,才敢放肆而言,否則我就不開口了。
” 陸象翁道:“快說!快說!老頭子不要聽那些奉承話,快說我的毛病在那裡,老夫自認這一句已經渾天成,無瑕可擊了……。
” 譚意哥笑笑道:“首先是字面不稱,朱衣吏,對黑面漢較為勉強,衣跟面字對不起來,物物相對,不脫其類,我舉個例子好了,黃金對白面,色對色,物對物,不能說不工,可是物異其類,就不如白銀來得自然。
” 陸象翁聽了笑道:“你這小丫頭倒是真會挑毛病,不過你說的也的确不錯,朱衣吏對黑面漢,的确是不大工穩,隻是你要知道,這是即景生趣,在字面上就無法太講究的,還有什麼毛病嗎?” “有,還有就是意境上的差别,朱衣吏引登青嶂,是下界官詣神仙府,富貴中有出塵之意趣,何等高超,您那句黑面漢跌落黃塵卻隻是人間俗景,引得哈哈一笑而已。
” 陸象翁歎了口氣道:“意娘,這一駁,倒使老夫啞口無言,想擡都找不到說詞了。
” 魏谏議道:“意娘如果入閣衡文,恐弄三十年也出不了一個狀元了,這簡直是雞蛋裡挑骨頭。
” 陸象翁道:“魏公,這倒不能說她過苛,評文論時,原該如此,雞蛋裡挑骨頭,是無中生有而存心挑剔,她卻是真正地找出了毛病。
” 魏谏議道:“但這是即景拾趣,不能夠那樣子評的。
照一般的習慣,除非有更佳之作,否則就不夠資格評旦别人的高低,意娘可能不知道這個規矩……。
” 陸象翁忽然笑道:“意哥不知道參加了多少詩文酒令,搶盡了多少光采,那有不懂這個規矩的道理,她參加文酒之會,不像别的人隻是去湊興助趣,而是掄筆對仗的,而且有好幾次被公舉為台主,規矩早已爛熟了的。
” 回頭看看譚意哥笑道:“小表丫頭,你一定是有了好句,所以了把老頭子的批評得體無完膚,快快說出來,讓大家聽聽你比老夫的高明在那裡!” 譚意哥道:“奴家是胡掇得一句,因為自己并不滿意,所以不敢提出來,可是比老師的那一句要略好一點,因此我敢挑老師的毛病,請老師多多原諒。
” 陸象翁大笑道:“你還挑少了我的毛病?從第一次見面開始,你就幫看及老頭兒挑我的眼,久而久之,我也習慣了,而且這一年多來,經你仔細的挑剔後,老頭子居然還頗有長進,别人是老師教徒弟,我這個老師卻是求教于弟子,說來也慚愧,好在韓昌黎公的師說中曾雲: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有這一段先哲不朽的名言在,老夫也就不覺得丢人了。
” 陸象翁一直是以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作為宗匠,一文一句,莫不奉為圭臬,口頭上經常提起來。
譚意哥笑道:“可不是嗎?我隻能動動老師詩中的字句,那不過是遊戲小技之作,你的立世言志巨作,我可是一字不敢妄論的,至于傳之千古的大塊文章,我連看都不太看得懂,更不敢亂着一個字了。
” 捧得陸象翁的嘴都笑得閉不攏了,手指着她道:“小表,我明知你是在阿谀奉承我,可是聽在耳邊,樂在心裡,想罵你也舍不得了,還不快把你自己的對句念出來,如果沒什麼道理,老師可要打你的闆子,懲你信口黑白了。
” 譚意哥道:“在那大漢摔交之前,有一個老尼姑伴着一個婦人下山去,相信大家都看見的,我的對句是”缁衫尼邀入紅塵“。
” 衆口一片交歎,陸象翁念了兩遍,才歎道:“意哥,沒得話說,老頭子認輸,現在老頭子也覺得自己那一句不妥之處仍多,最糟的是主賓不明,魏公的上句是朱衣吏引登青嶂。
被引的登山之官,是以客隐主的表法,,我的黑面漢卻是自己說自己,連主帶賓一身兼了,缁衫尼邀入紅塵,也是以賓隐主的手法,暗隐那作伴的婦人,詞句意境,都比我好得多。
” 魏谏議也輕聲一歎:“下官總以為對句隻是文字趣味中的遊戲小技而已,卻不知還有這許多大學問在,今天聽象翁一說,才自知淺薄。
” 陸象翁笑道:“别捧我,高明的是這小表,她用邀入紅塵,就是在刻劃出賓主不明的毛病,否則隻有凡人把尼姑邀入紅塵,怎麼有尼姑邀入的呢?她是為了将就上句的意思,不得已才本末倒置,但是比我隻得一半好多了。
” 譚意哥忙道:“老師,我得句在您之先,尼姑下山也在您的大漢跌倒之前,怎麼會是存心刻劃您的語病呢?” 陸象翁笑道:“丫頭,别強辯,就算你不是存心刻劃我的錯處,但是賓主不明的毛病,你定然已經看出來了,卻不說出來。
是什麼意思,給我老頭子留面子?” 譚意哥笑道:“那倒不是,我想您是就地捉景,脫口成詠,根本沒時間去推敲。
” 陸象翁道:“我的确是未加推敲,否則就不會随口而出,落此敗筆,可知文章還是急不得,
因為他長長沙聞人,年高德劭,幾乎無人不識,無人不知,大家都以及老稱之,無論上那兒去,都不用名刺了,蔣田的家人自然是認識他的,一見老頭子發了脾氣,一面道歉,一面趕緊進去通報了。
蔣田聽了很生氣,砰地拍了下桌子道:“這老兒太欺侮人了,我受了一場奚落,他難道還認為不夠,居然帶了粉頭,上門來調侃我了!” 蔣田的夫人倒是比較冷靜,見狀勸他道:“老爺,及老先生在長沙是有名的老好人,古道熱腸,我看他不會做這種事,說不定是來幫老爺說項的。
” “那他把那個粉頭帶來幹什麼?” “老爺,這位譚姑娘我也聽說了,是位有名的才女,雖然在席間對你有所不敬,可也不能怪她,平心而論,是老爺先去撩撥她的。
” “可是她用木棗着绯之句,分明是譏諷我将要出事情,這未免太可惡了吧!” “那是老爺的多心,老爺的事情隻是略有風聞而已,知道的人不多,她又怎麼會知道呢,我想是無心巧合,老爺心中有事,便錯想到那兒去了。
” 蔣田想想覺得也有道理,他的夫人又道:“倒是老爺負氣一走,事情反而喧開了。
周運使沒有把老爺挽留下來,分明是很不高興,對老爺的事還會保密嗎?” “這個,我想不太可能吧,周公權縱然不記同年的交情,也犯不着拿這種事對人說去。
” “他為什麼不說,今天請的客人都是此地的大糧戶,有幾個跟老爺的事很有關系的,他正好借這個機會點出兩句,讓那些人對他心裡有個顧忌,回頭在商量正事時,不敢欺他是個生手了。
” 這一分析居然大有見地,蔣田歎道:“人情冷暖秋雲厚,世路崎岖蜀道平,那個周公權以前看起來還很不錯,頗有點頭巾氣味,想不到一别多年,宦海浮沉後,竟變得如此的圓滑奸詐了。
” “老爺,他若是還像從前那樣拘謹老實,今天又怎麼能夠爬上運使的位置呢?” 蔣田點點頭,又歎了口氣。
他的夫人道:“及老先生來訪,多半是與老爺的事情有關,老爺快出去迎接吧。
” 蔣田點點頭,這才吩咐肅容入内,他迎到中堂門口,正看見及老博士扶着譚意哥的手走來。
此刻他的心情已經平複下來,對譚意哥也沒有先前那麼反感了,因為他是個文人,多少還保有看一點文人的氣質,雖有斯文相輕之說,也有着同氣相重之意的,在内心裡,他對譚意哥的詩才,倒是相當激賞的。
因此他一拱手道:“及老先生,譚姑娘,難得玉趾光降,蓬荜生輝,請!請!” 對他态度的改變,兩個人倒是頗感詫然,及老博士準備了一肚子要罵人的話都收了回去。
蔣田的這種改變,無論如何是好的,譚意哥低聲道:“蔣大人,奴家是來向您負荊賠罪的。
” 蔣田哈哈大笑道:“說那裡話,酒席小谑,豈能認真,而且是下官先冒犯了貴姐妹,譚姑娘這麼一說,倒叫下官不好意思了;何況姑娘才思敏捷,下官隻有佩服,下官在席間失儀,實在是心中另有事故……” 把他們迎了進去,因為譚意哥是個女客,雖是曲巷歌女,但是身份卻輿一般的不同,所以蔣田倒不像在席間那麼傲然無禮了,特地還把自己的夫人張氏秀錦喚出來,以便于接談。
猷茶已畢,及老博士才開口叫他的号道:“敬先!你要是早就如此通達,不就是好了嗎,你知道剛才那一走,為自己惹了多大的麻煩嗎?” 蔣田讪然地道:“是!是!學生因為心中有事,一時興發,才有失禮之處,想必周運使一定很不高興。
” 及老博士道:“豈止是不高興,而且還說了很多話,正因為聽見了這些話,意哥才急急地要我陪着來看你,一則是向你道歉賠罪……” 蔣田忙道:“那可不敢當,是我啟端在先……” 及老博士一笑道:“道歉隻是件順帶的事,縱然她不來,你也不會記恨在心而去報複她的,再說她是陸象翁的得意門生女弟子,喜歡得不得了,連洲史要想欺負她都沒那個膽子。
” 蔣田笑笑道:“譚姑娘的大名我是早就領教的了,隻是心中不服氣,才想找個機會,跟她一較而已,結果是自己找了一場沒趣,以後再也不敢了。
” 及老博士道:“這些都是空話,咱們不談了,現在說重要的,我們也是為這個才來的,敬先,周公權說你出了點麻煩,找他去疏通的。
” 蔣田讪然道:。
“是學生一時的疏忽,叫人抓住了一點舛錯,原以為周運便是同榜進士,才去請他幫忙說項的。
” 及老博士歎道:“敬先!不是我說你。
你也做了多年的官了,怎麼連這點腦筋都轉不過來,同年同榜,不過是說說而已,那有多少真交情的,如果你的情況比他得意,你才是他的同年,官場中講起來;一開口說xx與我同年,那一定是指春風得意的人……” 蔣田臉色微紅道:“是!學生也知道現在跟他說這些是高攀了,不過因為當年他跟學生在同武進第時,還頗談得來,看他還不像個過份勢利的人。
” 及老博士一笑道:“他若不勢利,怎麼會爬得比你高出許多,這家夥外面既享清名,私下特擅鑽營,比一般的人更懂得做官,你去找他疏通,人倒是找對了,他一定會盡力幫忙,隻是開出來的條件過于驚人……” 蔣田道:“是的,他還沒有正式開條件,光是透的幾句口風,就叫我知難而退了,我若是要滿足他的胃口,恐怕真的要落個兩袖清風,連多年的宦積和省吃儉用聚下的老本都得貼上才夠呢。
” 及老博士道:“這倒不是他獅子大開口,你找上他辦事,是要這麼多,因為他要借機會送些人情且多方示好,需用自是不在小數。
” 蔣田憤然道:“他怎麼可以拿我的錢去做人情!” 及老博士笑笑道:“這就是他會做官的地方,他也沒有帶了萬貫家财來賠的,一路青雲直上,自然是門路通,慣會慷他人之慨,使得各方面皆大歡喜……” 蔣田道:“我卻不吃他這一套,最多是去了這頂烏紗帽而已,二十年進士及第,依然是個六品胥吏,書不比人讀得少,能力不比人差,仕途困頓,這個官我地做夠了。
” 及老博士道:“敬先,難怪周公權說你不開竅,你的确不開竅,事情全照你自己的想法看法來,那有這樣如意的,官做得得意與否不說,你不想幹,這個位置等着的人還多得很,問題卻在你不該司管錢糧,更不該把毛病出在這上面,那就不是丢官所能解決的了。
” 蔣田道:“學生疏漏的數目,比起别人來,相差不知多少倍,人家也隻是罷職而已,難道我還會充軍殺頭不成?” 及老博士道:“錢糧的案子可大可小,因為是跟黎庶有直接關連,朝廷最重視此項,認真地辦起來,那怕你隻是升鬥之失,也足可判你個充軍邊疆,家人發官的。
” 蔣田一驚道:“有這麼嚴重?” “事在人為,但看人家怎麼辦了。
” “可是去年衡州主簿楊大年……” 及老博士歎道:“你又來了,老是拿人家來比,楊大年的案子是大,惟其大,才沒有關系,因為他牽連的人多,層層相關,官官相護,他比你會做人,也比你會做事,所以才有人相助,你呢?” 蔣田不語,及老博士道:“你平時不得人緣,出了事,大小都是你一肩挑,甚至于平時瞧你不順眼的人,還會落井下石,那就小不了。
老弟!性情耿介并不是不能做官,但是必須不出一點錯。
” 蔣田長歎無語,及老博士又歎道:“還有就是你如果知道自己有事,應該找對人,你的事情并不大大,無須找到周公權,也能擺平的,那樣子花費就少得多,可是你偏偏去找了周公權……” “我是想跟他多少還有點交情。
” “話是不錯,他也不是不講交情,而且對你的事他一定盡心,隻是他開的條件,不容你打折扣,你非接受不可;更糟的是你已經托了他,地無法換人了,即使你另走門路,别人也不會為了你去得罪他,除非你能找到能夠吃得住他的人,你有這個辦法嗎?” 蔣田歎道:“及老,學生一向疏于人情,您又不是不知道,否則也不會困頓若此了!” 及老博士點點頭道:“所以說了,你隻有咬牙忍痛,接受他的安排,今天你使酒鬧氣,他不作挽留,這很明顯,他是借機會先撕破臉,日後案子到他手上,他方可以擺脫人情,除了你自己向他低頭外,别人再也無能為力了。
” 蔣田聽得呆了,半晌才略帶哽咽地道:“真想不到,要坑我的竟是這位老同年。
” 及老博士道:“敬先,别記得他是你的同年,記得他是你的上憲,你就能通竅了。
” 蔣田的夫人張秀錦忙道:“老爺!錢财是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及老先生如此勸谕,你還不明白!” 蔣田眼睛潤潤地道:“我怎麼不明白,隻是不服這口氣而已!” 及老博士笑笑道:“敬先,你說這句話,就表示你在官場裡實在還不夠資格,要想做官,就不能有意氣,絕不能不服氣,如果你能夠凡事心平氣和,逆來順受,那才能夠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 蔣田搖頭苦笑道:“這個學生恐怕這一輩子都學不成,學生天生就是這付性情,這些年來,已經磨去了不少火氣,再地無法委屈自己了。
” 及老博士道:“在人屋檐下,誰能不低頭,如果你還想在官場中混下去,就得學圓滑一點,否則你就幹脆别幹了,因為你若不改脾氣,遲早還會再出事的,這一次還總算勉強有點底子可搪,再來一次,你可就真的傾家蕩産了。
” 蔣田沉思有頃才道:“及老說得是,這份揪心的差使,我是幹膩了,也真想就此回家種田去,可是若要照周公權的意思打點下來,我連家中那幾畝薄田都将不保,回去之後,連生計都成問題。
” 譚意哥道:“這個妾身可以稍盡棉薄。
” 蔣田夫婦都為之一怔,及老博士笑道:“我知道你們母女倆底子還不錯,也能拿得出,可是敬先不會接受的。
他生性耿介……。
” 蔣田也道:“譚姑娘的好意我很感激,但是下官絕不能接受你的資助。
” 譚意哥笑道:“老爺子跟蔣大人都會錯了妾身的意思了,妾身再不懂,也不能用這種方法來冒渎蔣大人。
” 及老博士道:“敬先現在缺的就是銀錢,你若是不從此道着手,根本就幫不了他的忙。
” 譚意哥微笑道:“妾身不能在銀錢上為蔣大人報效,但可以在另一方面着手,讓蔣大人少一點花費。
” 及老博士道:“這個辦法倒不錯,讓他能撙節花費,也就等于幫了他一個大忙了,隻是周公權那兒,恐怕不容易說上話。
” 譚意哥道:“妾身雖說不上話,卻有能說上話的人,你跟陸老爺子的話,他總不能不聽吧?” 及老博土笑道:“丫頭,你别拖上我了,周公權對我雖然很客氣,也是客氣而已,不見得能夠賣我多大的面子,倒是陸象翁那老兒還真管點用,他要是開了口,周公權非聽不可,隻是陸老兒面前更不好說話。
”。
譚意哥道:“妾身去求他,說什麼也要他答應。
” 蔣田愕然道:“姑娘去求他?” 譚意哥道:“是的,我去求他,要他出面關說,而且責成在周大人的身上辦通,周大人不得不理會的,當然,隻憑關說還是不夠的,多少也要讓他好辦事,但是我想打個對折也就差不多了。
” 蔣田忙道:“若能為我留得一半,我立刻就辭官不幹了,這倒是要多多麻煩譚姑娘了。
” 譚意哥道:“不敢當,不敢當,陸老爺子睡得早,今夜是不便去打擾了,明天一大早我就求陸老爺子去。
” 及老博士點頭道:“不錯!隻要找到陸老兒出頭,周公權說什麼也得賣個面子,隻是陸老兒很難為人說話的,也隻有意哥可以搬得動他,敬先,這下子你可以先放一半的心,等看聽回音吧,被也深了,我們不多打擾了。
” 兩人在蔣田夫婦千恩萬謝中告辭出來。
第二天譚意哥果然求準了陸象翁出頭為蔣田關說,老師有了吩咐,周公權自然好說話多了。
這件事使得譚意哥更有名了。
不是說她神通廣大能運動官府,而是贊美她的襟量寬大,有俠氣。
因為她刻意幫助奔走的是一個跟她拍桌子沖突的人。
不過這件事也為她帶來了一些困擾,有些人見她能把蔣田的事情擺平下來,就為了一些别的事也來求她。
譚意哥卻峻然地拒絕了,她說自己并沒有什麼力量,這完全是陸象翁跟及老博士的面子,兩位老人家之所以肯為地出力。
無非是念在她得罪了蔣田而使得蔣田失和于周公權,不願意把事情鬧大後,把她也牽進去。
這種事可一而不可再,如果她再為别的事情去相求,是不知自愛,也一定會碰上一鼻子的灰。
聽了她這番話後,有的人倒是打消了意圖,但也有些人不死心,繼續再幹求,譚意哥的話就不客氣了。
“老爺!意哥隻是一名歌妓,您要聽曲子,奴家當得侍候,除此以外,奴家實在沒有能為老爺效勞的,所以老爺的賞賜,奴家不敢接受,這不是奴家不識擡舉,而是奴家沒這個本事,老爺也想想,奴家要能幫得上這種忙,還會操此賤業嗎?” 被拒絕的人固然心裡不痛快,可是說出來之後,不僅沒有損及譚意哥的聲名,反而使她更受到尊敬了。
大家都認為她懂得自愛。
譚意哥落籍一年零四個月。
長沙鎮守使又易人了,因為這是個重鎮,也是一個油水好的優缺,外鎮要内調人京,總要先在這兒落腳,幹上一年半載,想法子充實一下官囊。
繼任的是魏谏議魏公。
他也是一個喜歡咬文嚼字的斯文客,對譚意哥尤為激賞,除了公務之外,隻要是私人酬酢、他都會把譚意哥帶在身邊。
而曆來到長沙遊宦的官兒,差不多都要一遊嶽麓山的,而鎮守使上任,第一件事也是祭嶽麓山神。
山神廟中供的何方神明不詳,據說十分的靈驗,澤被一方,保佑年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雖然說子不語怪力亂神,然而祭山之舉,似乎已經相沿成俗,相傳十幾年前,有一位鎮守使比較固執,硬是不信邪,不肯去祭嶽麓,結果偏就在那一年洞庭水溢,倒灌入湘江,造成了長沙百年難得一見的水災。
繼大水之後,又是飛煌成災,使得那一年的收成幾乎全部落空。
幸好長沙素稱殷實,倉廪中儲糧夠,沒有形成大饑馑,天災本是不可逆料的,巧就巧在偏偏發生于那位鎮守大人不肯祭山的那一年。
于是老百姓就歸咎于鎮守便不肯朝山,得罪了山神所緻,雖然沒有公開地殺官造反,但是也已經鬧得很厲害了,商家民衆,自動地罷市三日,齋戒禱天,祈神息怒。
罷市是一件很嚴重的事,也是百姓們對牧民的官吏所作的一種無言的抗議。
事情一出,驚動朝野,朝廷立刻派員前來調查。
當然,朝廷也不能承認這是山神震怒使然。
如果由京師倡導迷信,那就會招緻天下大亂的,居朝的那些大員們都是飽學之士,也不會容許皇帝發出那樣糊塗的诏令,不過那位鎮守使仍是丢了官。
理由說得很妙,說他未恤民隐,有負聖恩,不足以為民父母,應予革職削爵為民。
起诏的人可以說是天才,朝廷不能倡導迷信,但是也要能平息民怨,重視民意。
既是本地方有此習俗,而且山神所需極微,不過每歲一祭三牲,并不緻擾民太甚,做州牧的就應該尊重民意,未恤民隐四個字,下得可圈可點。
繼任者自然不會再做那種激起民怨的傻事,立刻備了豬羊犧牲,隆重祭山,說也奇怪,果然自此後十幾年來又是風調雨順的豐年了。
于是祭嶽麓就成了鎮守使的例行公務了。
每歲一祭,固不可廢,但時間都是在秋收之後,猷上當歲的新谷,佐以牛羊等太牢少牢,作為酬神庇佑之猷。
好在嶽麓離長沙并不遠,隔着一片湘水而已。
這是以前的楚國舊邑,楚人最信神鬼。
大詩人屈原的九歌篇中,就有湘君、湘夫人之篇,叙述的是洞庭的水神。
而且虞舜的妻子湘妃,也被楚人奉為神靈,到處都有湘妃娘娘廟。
人到了這兒,不信也已相信了三分。
祭神都是在秋天,秋高氣爽,借機會遊遊山,玩玩水,以暢身心,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嶽麓山神很好說話,隻要官兒來祭就行了,并不要他們薰沐齋戒以示虔誠,所以後來的幾任鎮守使,除了一兩個笃信神明的,認真當回事情來做。
大部份的人都還有點書卷氣,雖不敢漠視民隐,再鬧出一次罷市丢紗帽的笨事,但也不甘心向習俗低頭。
于是他們借題而發揮。
官袍笏帶不容馬虎,卻又攜就麗姝名媛,廣邀名士,在秋祭之時,置酒山中,暢遊一日,因此也造成了一年一度的盛事。
當然,能夠被邀為鎮使遊伴的曲巷神女,一定是個中翹楚,自然譚意哥落籍以來,一連兩年,這個光榮就被她包下去了,别的人也不去争,想争也争不過。
魏谏議魏大人本來對譚意哥十分激賞,這次随行的自然也非她莫屬了。
鎮使大人代表百姓獻上牲禮後,就輪到百姓們去祭拜了。
平時冷落的山神廟,突然變得熱鬧異常,廟裡的幾個火工道人更是笑逐顔開,一年的收計,全靠這一天了。
正因為是山神廟,供的是神靈,沒有和尚,不事齋戒,神案前雞鴨魚肉羅列,朝山的人不忌葷腥。
廟前的蘆棚是官府們專用的,冠帶雲集,钗鬓錯橫,有的召了曲巷中的優伶為侶,有的則帶了家眷前來,大家都知道這一行是遊樂的性質重于虔敬的心情,隻要衣冠整齊,在神前不失禮儀,行過祭典,就算是交了差,以後則是與神同樂,可以放浪形骸了。
隻不過同一天進香朝山的百姓們也很多,多多少少還要有點顧忌,不便太過份。
但那也隻是幾個職位大一點的主官,至于那些僚屬們,則甯可脫離官方的行列,到左近的大戶們私設的家棚中去,那兒才是真正的痛快盡情呢。
魏谏議行完了禮,三獻牲禮畢,由差人護衛着到棚中憩息,看着長沙城中以次的大小辟吏們一一循序去到神前拈香行禮,當這些老爺大人們行過禮後,就是眷屬們前去拈香了,她們較虔誠,不僅是頂禮膜拜,而且還喃喃地低聲祝禱,大概是感謝神明一年來的照顧;然後再祈求神明對來年的庇佑。
魏谏議看看笑道:“這些人倒也夠大方的,一共才獻上那麼點東西,卻提出了無窮的願望,神明真要是打打算盤,不氣得給她們一腳才怪。
” 譚意哥笑道:“大人這話不公平。
” 她因為跟魏谏議混得比較熟,所以談話較為直率而不太客氣,魏谏議也不在乎笑道: “意哥,你專好擡,一路上光是挑我的錯,這次又抓住了我什麼語病了?” 譚意哥笑道:“以前妾身對大人如有放肆之處,請大人多多包涵,不過剛才那句話,倒真是大人的疏失。
” 魏谏議道:“這個我倒不承認,我說的沒有錯呀!” 譚意哥道:“山川之神,有如人間的牧民之官,他的職司本來就是庇護一方,降福于民,懲惡彰善,人們對神明的奉獻,隻是為表敬意,并不是拿來作為向神明的交換,即使一無所獻,神明也不能放棄所司:假如神明如大人所言,斤斤計較的話,則一方生靈苦矣……。
” 魏谏議聽得一震,臉上不禁有點讪色道:“說得好!意哥,你倒真不愧為我的良友,随時随地都在彈诤我的過失疏忽之處。
” 語畢顧左右一笑道:“幸虧我在操守上還自信過得去,否則聽了意哥這番話,就得找個洞鑽下去了。
” 魏大人本身家道殷實,他做官是為了真正地求個出身,取蚌功名,倒不在錢财上打算。
也因為如此,譚意哥才敢如此放膽而言,明裡是糾正他的語中之失,暗裡卻是襯托出他的清廉操守。
所以魏鎮守使口中認輸,心裡看實歡喜。
看見山下還有不斷的人潮湧上來,笑笑道:“意哥,我有對聯句,倒要考考你的捷才,朱衣吏引登青嶂,即情即景,你看該如何對來?” 即情即景,上旬好出,随便抓住一個題材,溶以文詞就衍了,然而對句卻不易搜求,既要對景,又要對字,對意境,而最難的又是最後一項意境。
因為上句隻随興之作,有時往往為神來之筆,獨此一情一景,找到相稱的就很難了。
所以往往有許多絕對,至今尚得半付,有上句而無對句,雖有人勉強綴拾成偶,但是在意境上卻相差太遠,即使字句能夠将就過去,終而無法使人拍案叫絕。
魏谏議的上句并不難對,卻難在即景,朱衣吏引登青嶂,是在描寫眼前景象,穿着朱紅号衣的差人,引着那些官兒們,一步步地上山來,登臨這青翠的峰嶂。
佳句天成,而且意境高超脫俗,有神仙富貴氣,也有拔塵之趣。
魏谏議出完上題之後,十分得意地道:“這上句是我一時興至,雖為符景,卻也堪稱神來之句,我自己還沒想到對句,看來也不太容易找到,我們别讓意娘一個人苦思,諸公也幫着想想。
” 不等他開口邀,其實每個人都早已在構思對句了,這是人情之常,縱然是不識字的老妪,聽見别人在猜謎語時,即使沒人問到她,也喜歡插上一兩句的。
不過要想找一個對稱的句子實在不容易,朱衣吏寫情狀人還兼定了身份,是最難對偶的。
山道上人迹不絕,怎麼會不能對稱呢,難在要于三個字内,說明了人的身份、特徵顔色。
于是紛紛有人在行句:“紫靴童……”“白發翁……” 對上了人,卻又無法找出事與景。
總算有一個人眼睛尖,思路快,用手指看一邊的山道上,大聲地念道:“黑面漢跌落黃塵。
” 一個黑臉的漢子,下山時因為不小心,一腳踏空,沒踩在石階上,滾落一旁的山溝裡,幸好是秋日幹晴,山溝裡沒有水,沾了一身的黃土。
句子不算太雅,卻是眼前實景,而且字字都算能合上句,能如此,已經非常難得了。
于是舉座一片掌聲,以為贊美之意。
魏谏議笑道:“到底姜是老的辣,象翁捷思,仍非後生所能及,佩服!佩服!下官賀一锺。
” 原來對出下句的是陸象翁,他也十分得意,看見譚意哥捧着酒壺來為他斟酒時笑着道: “意娘,你素稱捷才,這一次可被老夫搶了先吧,我的對句如何?” 譚意哥笑笑道:“你若是别的人,我一定說佳句天成等一類的奉承話,可是您是我的老師,而您的學生中有很多都是廟堂之器,一代文宗,我就要挑毛病了。
” 陸象翁笑捋着長須道:“你還能挑毛病,快快說來,老夫最喜歡就是别人挑我詩文中的句病,一再改正,才能達到精美無瑕,老夫經常是一篇既成,自己反覆諷詠,再找幾個老手過目,聽取了他們的批評後,重予推敲,最後才定篇,這是做學問的應有态度。
” 譚意哥笑道:“我知道老師有這種接受批評的虛懷雅量,才敢放肆而言,否則我就不開口了。
” 陸象翁道:“快說!快說!老頭子不要聽那些奉承話,快說我的毛病在那裡,老夫自認這一句已經渾天成,無瑕可擊了……。
” 譚意哥笑笑道:“首先是字面不稱,朱衣吏,對黑面漢較為勉強,衣跟面字對不起來,物物相對,不脫其類,我舉個例子好了,黃金對白面,色對色,物對物,不能說不工,可是物異其類,就不如白銀來得自然。
” 陸象翁聽了笑道:“你這小丫頭倒是真會挑毛病,不過你說的也的确不錯,朱衣吏對黑面漢,的确是不大工穩,隻是你要知道,這是即景生趣,在字面上就無法太講究的,還有什麼毛病嗎?” “有,還有就是意境上的差别,朱衣吏引登青嶂,是下界官詣神仙府,富貴中有出塵之意趣,何等高超,您那句黑面漢跌落黃塵卻隻是人間俗景,引得哈哈一笑而已。
” 陸象翁歎了口氣道:“意娘,這一駁,倒使老夫啞口無言,想擡都找不到說詞了。
” 魏谏議道:“意娘如果入閣衡文,恐弄三十年也出不了一個狀元了,這簡直是雞蛋裡挑骨頭。
” 陸象翁道:“魏公,這倒不能說她過苛,評文論時,原該如此,雞蛋裡挑骨頭,是無中生有而存心挑剔,她卻是真正地找出了毛病。
” 魏谏議道:“但這是即景拾趣,不能夠那樣子評的。
照一般的習慣,除非有更佳之作,否則就不夠資格評旦别人的高低,意娘可能不知道這個規矩……。
” 陸象翁忽然笑道:“意哥不知道參加了多少詩文酒令,搶盡了多少光采,那有不懂這個規矩的道理,她參加文酒之會,不像别的人隻是去湊興助趣,而是掄筆對仗的,而且有好幾次被公舉為台主,規矩早已爛熟了的。
” 回頭看看譚意哥笑道:“小表丫頭,你一定是有了好句,所以了把老頭子的批評得體無完膚,快快說出來,讓大家聽聽你比老夫的高明在那裡!” 譚意哥道:“奴家是胡掇得一句,因為自己并不滿意,所以不敢提出來,可是比老師的那一句要略好一點,因此我敢挑老師的毛病,請老師多多原諒。
” 陸象翁大笑道:“你還挑少了我的毛病?從第一次見面開始,你就幫看及老頭兒挑我的眼,久而久之,我也習慣了,而且這一年多來,經你仔細的挑剔後,老頭子居然還頗有長進,别人是老師教徒弟,我這個老師卻是求教于弟子,說來也慚愧,好在韓昌黎公的師說中曾雲: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有這一段先哲不朽的名言在,老夫也就不覺得丢人了。
” 陸象翁一直是以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作為宗匠,一文一句,莫不奉為圭臬,口頭上經常提起來。
譚意哥笑道:“可不是嗎?我隻能動動老師詩中的字句,那不過是遊戲小技之作,你的立世言志巨作,我可是一字不敢妄論的,至于傳之千古的大塊文章,我連看都不太看得懂,更不敢亂着一個字了。
” 捧得陸象翁的嘴都笑得閉不攏了,手指着她道:“小表,我明知你是在阿谀奉承我,可是聽在耳邊,樂在心裡,想罵你也舍不得了,還不快把你自己的對句念出來,如果沒什麼道理,老師可要打你的闆子,懲你信口黑白了。
” 譚意哥道:“在那大漢摔交之前,有一個老尼姑伴着一個婦人下山去,相信大家都看見的,我的對句是”缁衫尼邀入紅塵“。
” 衆口一片交歎,陸象翁念了兩遍,才歎道:“意哥,沒得話說,老頭子認輸,現在老頭子也覺得自己那一句不妥之處仍多,最糟的是主賓不明,魏公的上句是朱衣吏引登青嶂。
被引的登山之官,是以客隐主的表法,,我的黑面漢卻是自己說自己,連主帶賓一身兼了,缁衫尼邀入紅塵,也是以賓隐主的手法,暗隐那作伴的婦人,詞句意境,都比我好得多。
” 魏谏議也輕聲一歎:“下官總以為對句隻是文字趣味中的遊戲小技而已,卻不知還有這許多大學問在,今天聽象翁一說,才自知淺薄。
” 陸象翁笑道:“别捧我,高明的是這小表,她用邀入紅塵,就是在刻劃出賓主不明的毛病,否則隻有凡人把尼姑邀入紅塵,怎麼有尼姑邀入的呢?她是為了将就上句的意思,不得已才本末倒置,但是比我隻得一半好多了。
” 譚意哥忙道:“老師,我得句在您之先,尼姑下山也在您的大漢跌倒之前,怎麼會是存心刻劃您的語病呢?” 陸象翁笑道:“丫頭,别強辯,就算你不是存心刻劃我的錯處,但是賓主不明的毛病,你定然已經看出來了,卻不說出來。
是什麼意思,給我老頭子留面子?” 譚意哥笑道:“那倒不是,我想您是就地捉景,脫口成詠,根本沒時間去推敲。
” 陸象翁道:“我的确是未加推敲,否則就不會随口而出,落此敗筆,可知文章還是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