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秦叔寶智過潼關口 羅士信活捉魏文通

關燈
楊林和秦瓊戰在一起,秦瓊雙手撚槍,把羅成傳授的王虎斷命槍的招數施展出來,楊林掄棒接架相還。

    一邊打着,楊林偷眼觀看,見秦瓊的大槍上下翻飛,真好像烏龍攪海、怪蟒尋食一般,不由得暗自贊歎:秦瓊真是一條好漢,可惜我二人無緣,不能把他收在身旁。

    又一想:楊林哪!你太糊塗了,你和秦瓊既有國仇,又有私仇,人家說的明明白白,你還可惜他什麼?現今是你死我活的厮殺呀!楊林想罷,招數加緊,雙棒挂風。

    秦瓊無論如何也不是他的對手。

    三十幾個照面之後,秦瓊偷眼觀看,暮色蒼茫,天快黑了,上官敵也跑出很遠了,三十六計還是走為上計。

    又一想,就這樣跑怕是跑不脫的,一則人困馬乏,二則衆寡懸殊。

    怎麼辦呢?秦瓊靈機一動,有了主意。

    他虛晃一槍,撥馬跳出圈外,高聲喝道:“楊林!有膽量的你跟我來。

    ”說罷催馬鑽進道邊的樹林裡去了。

    楊林火往上撞,催馬就要進林追趕,大太保羅方急忙攔住:“爹爹且慢,您看,這座樹林,樹木龐雜,野草叢生,十分險惡。

    尤其天色已黑,秦瓊在暗處,咱們在明處,倘若遭到暗算,對咱們不利,請爹爹三思!”楊林道:“依你之見呢?”“依兒之見,咱們在樹林外邊來回走動,虛張聲勢,他定不敢出來,您再派人回京調兵,天亮以前大兵就能來到,那時把樹林包圍,逼他投降。

    他要不出來,就放火把樹林點着,四外開弓放箭,秦瓊縱有天大的本領,也難逃脫。

    ”楊林點頭。

    他一面派四太保回京調兵和弓箭手,一面命衆人在林外遊動,并且高喊:“秦瓊!你跑不了啦!快出來投降吧!再不出來可要放火燒林啦!”喊一陣,停一陣。

    這時天色已經漆黑,隐隐約約聽見林中有馬鈴的響聲,知道秦瓊在裡面不敢出來。

    大約三更天,援兵開到,楊林命把樹林圍了個水洩不通,并往裡搜索,外邊讓弓箭手嚴陣以待,秦瓊隻要一露面,就開弓放箭。

    一直搜到天亮,也不見秦瓊的蹤影。

    楊林心中疑惑,後來搜到一棵大樹下面,擡頭一看,樹上挂着一串戰馬的威武鈴,被風一吹,隐約發出響聲。

    原來秦瓊用這串響鈴作了自己的替身,哄得楊林在這裡白白等了一夜,秦瓊早已跑了。

    楊林一看上了當,心中更是有氣,吩咐左右,點齊人馬,追!他自己一馬當先又追了下去。

     且說秦瓊使用了個“挂鈴脫身”計,把楊林穩住,他從另一方逃出樹林,不敢上馬,牽着馬輕輕走出三裡多地,這才飛身上馬逃奔潼關而去。

    秦瓊在路上追上了上官敵,二人一刻也不敢停留,直跑了一夜,次日天亮,來到了潼關之下。

    秦瓊往關上高喊:“弟兄們聽着,我二人奉了靠山王所差,出關辦公務,快快開關!”守關的軍兵一看,原來是靠山王的十三太保秦瓊,趕緊報給守關大帥魏文通。

    魏文通聽說是十三太保來了,不敢怠慢,趕緊率人到關外迎接。

    魏文通在馬上抱拳說:“十三太保!您這是從哪兒來,意欲何往?”秦瓊還禮說:“秦瓊奉靠山王差遣,趕往山東,這是王爺的大令,請魏将軍放行!”魏文通看過令箭,果然是靠山王的金皮大令,就說:“既然如此,請十三太保二位進關。

    ”說着往裡相讓。

    秦瓊和上官敵已是人困馬乏,又渴又餓,再不吃點東西,人也走不動了,馬也跑不動了,再緊急也得休息片刻。

    哥兒倆随魏文通來到帥府門外下馬。

    秦瓊說:“大帥!我二人還等着趕路,請命人把我們的馬喂好飲好!”魏文通一面派人喂馬,一面請秦瓊、上官敵進府。

    二人洗漱已畢,設宴款待。

    秦瓊和上官敵早就餓壞了,哥倆狼吞虎咽,轉眼吃了個酒足飯飽。

    魏文通在旁相陪,看二人急慌慌,以為公務緊逼,并不起疑。

    飯畢,又忙上茶。

    二人喝了茶,便起身告辭。

    魏文通不便挽留,送到府前。

    從人把馬匹牽過來,魏文通發現秦瓊的黃骠馬沒有戴威武鈴,問:“十三太保!你的戰馬為何不戴威武鈴?”秦瓊随口答道:“因王爺催促甚緊,一時慌疏,沒有戴鈴。

    ”魏文通知道秦瓊是靠山王的紅人,早就想在他面前讨好,便命人把自己的一付心愛的威武鈴取來給黃骠馬戴上,秦瓊謝過,就和上官敵飛身上馬而去。

    魏文通剛把二人送出潼關,忽有人禀告:“大帥!靠山王駕到!”秦瓊聞聽,吃了一驚,和上官敵一催戰馬,就跑下關去了。

    魏文通發愣,心說:十三太保這是怎麼了,為何走得這麼慌忙,王爺來了連個面兒也不見,隻好撥馬到西關外迎接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