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張子豔救夫自刎 秦叔寶棄官反隋
關燈
小
中
大
楊林大叫一聲:“可殺不可留!”吓壞了姑娘張子豔,她趕緊從地上把公文撿起來勸道:“爹爹息怒,不要氣壞尊體。
”楊林又把公文看了兩遍,又翻看盟單藍譜,氣得臉面鐵青。
楊林為什麼這樣生氣?他是氣秦瓊嗎?不是。
他氣的是唐璧。
他認為這份公文和盟單藍譜都是捏造的。
他無論如何也不相信秦瓊是響馬。
尤其是山東發生事情,秦瓊一直在自己身邊,秦瓊怎麼能和響馬有牽連?再說我對秦瓊有天高地厚之恩,秦瓊家裡又有産業,他為何要反朝廷?何況秦瓊現今是十三太保,等見過聖上之後,就可封王封侯,豈能和響馬串通一氣。
想來一定是唐璧見我逼得他緊了,響馬程咬金、尤俊達又咬了他一口,他為了嫁禍于人,封住我的口,就給秦瓊栽贓。
楊林越想越生氣,所以才說“可殺不可留”。
他說的殺是要殺唐璧,并不是要殺秦瓊。
張子豔怎麼能知道其中緣由呢?楊林的酒喝得太多了,加上一氣,腦袋嗡嗡直響,就趴到桌子上了。
張子豔急忙把楊林攙到和大殿相連的耳房裡,讓他躺到床上。
楊林躺下之後,還迷迷糊糊地說:“明日非殺了他不可。
”一會兒工夫,楊林就睡着了。
張子豔回身來到大殿,把盟單藍譜看了兩遍,見那上邊有秦瓊的名字,心中不住地難過,暗叫自己的名字:子豔哪子豔!你的命也太苦了!你一家老少冤沉海底,兄長下落不明,剩你一人孤苦伶仃,受盡淩辱,好容易遇見這個靠山王,把你收為義女,又配婿秦瓊,秦瓊儀表堂堂,又是十三太保,實指望能幫你報仇雪恨,依托終身,又誰知剛拜過花堂,還沒有入洞房,丈夫就來了殺身橫禍,明日靠山王要真把他殺了,你可依靠何人。
你和秦瓊已經拜過花堂,雖尚無夫妻之實,可已有了夫妻之名,應該和秦瓊禍福與共啊!想到這裡,張子豔輕輕走到耳房門邊,伸頭看了看楊林,見他睡得正濃,又想:明日他酒醒必然追究,我何不乘他睡熟之際,叫秦瓊逃命。
想到這裡,再不怠慢,忙把盟單藍譜裝在懷裡。
走了幾步又退回來,心說不行,我一個女子,夜半三更出入不便,務必化裝改扮才行。
她輕輕來到殿外,對值夜的官兵說:“王爺有令,命你從速備妥兩套戎裝和一匹戰馬,以候使用。
”下官已知她是靠山王的義女,十三太保的夫人,不敢違拗,立馬把戎裝拿來交給子豔,把馬備好,拉到殿下。
子豔拿着戎裝,轉到屏風後面,穿扮已畢,出來看見幾案之上放着的大令,随手拿了一支。
這大令是靠山王遣兵調将或對将官有所差遣時用的。
靠山王掌握兵權,這令箭令旗從不離左右。
子豔本是官宦人家出身,深知大令的重要。
她知道深夜城門關閉,沒有大令秦瓊是無法出城的,就是自己深夜行走,有大令在身,也可行走方便。
她把大令别在身後,再看楊林仍然酣睡,子豔雖然心中害怕,但為了救丈夫,也隻好強自鎮定。
她輕輕來到殿外,搬鞍認镫,上了戰馬,憑着那支令箭,出了嶽王府,一路來到靠山王府下馬,扣打角門。
守夜的門軍把門打開問:“你找誰?”“靠山王爺有令,命我面見十三太保傳話!”說着把令箭在門軍面前一晃。
門軍不敢攔阻,馬上放行,并用手往正廳一指,說:“十三太保在正廳。
”子豔順着甬路來到正廳,推門進來,舉目一看,見秦瓊獨對銀燈,坐在那裡發愣。
原來秦瓊從嶽王府來到靠山王府時,羅方已經命人把新房收拾停當。
秦瓊向他道謝,請他早些歇息。
羅方走後,秦瓊見洞房收拾得富麗堂皇,心中别扭。
他坐在桌案之前,獨對孤燈,細想起心事來。
一想衆弟兄如何搭救程、尤二位賢弟;二想老母壽誕剛過,自己就出了遠門,不知她老人家身體可好;三想子豔被楊林強行許配自己,但自己已有妻室,而且賈氏非常賢惠,怎能再娶?雖然像楊林說的一門兩不絕,但自己和楊林之間,總是隔着一條鴻溝,以後去留還很難說,将來一旦他知道了我的底細,定要反目分手,那時豈不又害了這位子豔姑娘。
他這裡對燈冥想,心裡七上八下,亂如麻團。
忽然廳門一開,進來一個俊美青年。
開頭秦瓊沒有認出來,正要發問,忽然認出是子豔假扮,心裡有一股不快之感,心說:這個姑娘也太臉大了,我這裡還沒有接你去哪,你倒等不得,自己先跑來了,不由得臉色一沉,态度冷淡。
張子豔是個聰明女子,原先隻想救人,并未想到自己到這裡來是否有失女孩子的臉面,現在一看秦瓊的态度,心裡有點明白了,不由得心如刀絞,暗叫:秦瓊啊秦瓊!你立刻就有殺身大禍,我冒死來給你送信,你反倒把我看輕賤了。
我如若是那輕賤之人,又何必拼着性命,違抗嶽王。
子豔這裡傷心,沒有馬上說話,秦瓊反以為子豔姑娘故作姿态,等自己溫存。
他越這樣想,心裡越來氣,于是冷冰冰地說:“子豔姑娘!不接自到,有何見教?”子豔聽了,氣得臉色鐵青,誰知秦瓊又找補了一句:“倘無要事,請你去安憩吧,有話明日再談。
”子豔真想翻身就走,又一想:無論如何
”楊林又把公文看了兩遍,又翻看盟單藍譜,氣得臉面鐵青。
楊林為什麼這樣生氣?他是氣秦瓊嗎?不是。
他氣的是唐璧。
他認為這份公文和盟單藍譜都是捏造的。
他無論如何也不相信秦瓊是響馬。
尤其是山東發生事情,秦瓊一直在自己身邊,秦瓊怎麼能和響馬有牽連?再說我對秦瓊有天高地厚之恩,秦瓊家裡又有産業,他為何要反朝廷?何況秦瓊現今是十三太保,等見過聖上之後,就可封王封侯,豈能和響馬串通一氣。
想來一定是唐璧見我逼得他緊了,響馬程咬金、尤俊達又咬了他一口,他為了嫁禍于人,封住我的口,就給秦瓊栽贓。
楊林越想越生氣,所以才說“可殺不可留”。
他說的殺是要殺唐璧,并不是要殺秦瓊。
張子豔怎麼能知道其中緣由呢?楊林的酒喝得太多了,加上一氣,腦袋嗡嗡直響,就趴到桌子上了。
張子豔急忙把楊林攙到和大殿相連的耳房裡,讓他躺到床上。
楊林躺下之後,還迷迷糊糊地說:“明日非殺了他不可。
”一會兒工夫,楊林就睡着了。
張子豔回身來到大殿,把盟單藍譜看了兩遍,見那上邊有秦瓊的名字,心中不住地難過,暗叫自己的名字:子豔哪子豔!你的命也太苦了!你一家老少冤沉海底,兄長下落不明,剩你一人孤苦伶仃,受盡淩辱,好容易遇見這個靠山王,把你收為義女,又配婿秦瓊,秦瓊儀表堂堂,又是十三太保,實指望能幫你報仇雪恨,依托終身,又誰知剛拜過花堂,還沒有入洞房,丈夫就來了殺身橫禍,明日靠山王要真把他殺了,你可依靠何人。
你和秦瓊已經拜過花堂,雖尚無夫妻之實,可已有了夫妻之名,應該和秦瓊禍福與共啊!想到這裡,張子豔輕輕走到耳房門邊,伸頭看了看楊林,見他睡得正濃,又想:明日他酒醒必然追究,我何不乘他睡熟之際,叫秦瓊逃命。
想到這裡,再不怠慢,忙把盟單藍譜裝在懷裡。
走了幾步又退回來,心說不行,我一個女子,夜半三更出入不便,務必化裝改扮才行。
她輕輕來到殿外,對值夜的官兵說:“王爺有令,命你從速備妥兩套戎裝和一匹戰馬,以候使用。
”下官已知她是靠山王的義女,十三太保的夫人,不敢違拗,立馬把戎裝拿來交給子豔,把馬備好,拉到殿下。
子豔拿着戎裝,轉到屏風後面,穿扮已畢,出來看見幾案之上放着的大令,随手拿了一支。
這大令是靠山王遣兵調将或對将官有所差遣時用的。
靠山王掌握兵權,這令箭令旗從不離左右。
子豔本是官宦人家出身,深知大令的重要。
她知道深夜城門關閉,沒有大令秦瓊是無法出城的,就是自己深夜行走,有大令在身,也可行走方便。
她把大令别在身後,再看楊林仍然酣睡,子豔雖然心中害怕,但為了救丈夫,也隻好強自鎮定。
她輕輕來到殿外,搬鞍認镫,上了戰馬,憑着那支令箭,出了嶽王府,一路來到靠山王府下馬,扣打角門。
守夜的門軍把門打開問:“你找誰?”“靠山王爺有令,命我面見十三太保傳話!”說着把令箭在門軍面前一晃。
門軍不敢攔阻,馬上放行,并用手往正廳一指,說:“十三太保在正廳。
”子豔順着甬路來到正廳,推門進來,舉目一看,見秦瓊獨對銀燈,坐在那裡發愣。
原來秦瓊從嶽王府來到靠山王府時,羅方已經命人把新房收拾停當。
秦瓊向他道謝,請他早些歇息。
羅方走後,秦瓊見洞房收拾得富麗堂皇,心中别扭。
他坐在桌案之前,獨對孤燈,細想起心事來。
一想衆弟兄如何搭救程、尤二位賢弟;二想老母壽誕剛過,自己就出了遠門,不知她老人家身體可好;三想子豔被楊林強行許配自己,但自己已有妻室,而且賈氏非常賢惠,怎能再娶?雖然像楊林說的一門兩不絕,但自己和楊林之間,總是隔着一條鴻溝,以後去留還很難說,将來一旦他知道了我的底細,定要反目分手,那時豈不又害了這位子豔姑娘。
他這裡對燈冥想,心裡七上八下,亂如麻團。
忽然廳門一開,進來一個俊美青年。
開頭秦瓊沒有認出來,正要發問,忽然認出是子豔假扮,心裡有一股不快之感,心說:這個姑娘也太臉大了,我這裡還沒有接你去哪,你倒等不得,自己先跑來了,不由得臉色一沉,态度冷淡。
張子豔是個聰明女子,原先隻想救人,并未想到自己到這裡來是否有失女孩子的臉面,現在一看秦瓊的态度,心裡有點明白了,不由得心如刀絞,暗叫:秦瓊啊秦瓊!你立刻就有殺身大禍,我冒死來給你送信,你反倒把我看輕賤了。
我如若是那輕賤之人,又何必拼着性命,違抗嶽王。
子豔這裡傷心,沒有馬上說話,秦瓊反以為子豔姑娘故作姿态,等自己溫存。
他越這樣想,心裡越來氣,于是冷冰冰地說:“子豔姑娘!不接自到,有何見教?”子豔聽了,氣得臉色鐵青,誰知秦瓊又找補了一句:“倘無要事,請你去安憩吧,有話明日再談。
”子豔真想翻身就走,又一想:無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