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種态度(4)
關燈
小
中
大
接為國家保存了些元氣。
(大學生本來的用處,是能夠從學校中學得若幹普通知識,弄明白某種專門知識的路徑,到畢業後,看機會和能力,或升學,或教書,或轉入相當機關服務。
國家若有組織,政治上了軌道,大學生的出路必然如此。
)中國近數年來在建設方面,經濟方面,以及各部門學問,如考古和地質,……有點成績拿得出手,都可說是大學生能在分内盡職的結果。
可是個人與國家的關系,個人對于國家應負的責任,是視需要随時變遷的。
即如說“戰争”,過去軍閥時代的争奪内哄,我們處于一個旁觀者情形下,不合作,不過問,事辦得到。
可是現在大敵當前,舉國同仇,何況對方又是一個兇狠橫蠻的民族,五十年來處心積慮,用盡各種鬼蜮伎倆,豪奪巧取,侵略我領土,削弱我民族生存能力,想慢慢毀滅我整個中國整個中華民族,我們因圖自衛自存而戰,這戰争,當然人人有分! 現在這種戰争已繼續了一年,在為中華民族自衛自存目的下作勇敢光榮犧牲的,傷亡已将近百萬人,參加戰争的,動員不下三百萬人,因戰争影響,死亡流離的,不止兩千萬人。
在戰場的後方,每天必有一百架兩百架敵人飛機,載了上百噸炸彈,到處随意轟炸,大學校被毀去的約三十校。
在我陣地上,還每日有數百噸極猛烈的和有毒氣的炸彈爆裂,多少人在這種光景下掙紮拼命!試想想看,這是一幅如何凄慘、壯烈的圖畫!凡稍有血性,不願自外于中國國民的青年,都必然會明白這戰争的意義如何嚴重,如何與過去内戰不同,如何需要把自己力量加到上面去,方能抵抗強敵,免于戰敗後作亡國奴!大學生知識比一般國民都高得多,對于這次戰争的意義也應當認識得更深刻。
近代戰争重要在“技術運用”,新兵器和新戰術,兩點都離不了“人”,必需人在一單位上能盡職,在一群中又能協作,方可望産生良好效果。
使人人能在極有條理極有秩序情形中盡職守分,唯一的方法就是訓練,一種極端嚴格的訓練。
大學生在平時固然是個“特殊階層”,在戰時卻隻是一個“國民”。
軍訓的目的,即或不是這時要大學生參加戰争,至少也是希望國民在這種教育上,明白戰争是怎麼回事,有所準備,到需要時,還得照學生所習熟的一句話“迎上前去”衛國守土。
本期集訓之初,即發生“訓練不合法,待遇太差”的糾紛,所謂不合法,是大學生不宜再受入伍士兵教育,所謂待遇太差,不過是住得稍壞吃得稍壞罷了。
青年朋友以為入伍訓練便近于受侮辱,待遇差更近于受虐待,糾紛的起因如此,理由如此。
到後負責者方法變更,紀律一馬虎,青年朋友裝病告假人數之多,用說謊取得自由,以及濫用自由,得自由時俨然一個流浪漢的所作所為,說來就不免令人痛心。
天真爛漫固然是難得的可愛處,但許多人若到了年齡就應當思索個人與國家,生存方法與生存意義時節,還俨然天真爛漫,無所事事不知自愛,不知自重,不以說謊為羞,不以懶惰為恥,不以胡胡塗塗拖混為可怕,把讀書也當成家庭和學校派定的義務,不認為是自己的權利,這種人的生存,實在可憐。
不肯受初級訓練還可說是反抗心和自尊心的表現,到無人麻煩時,自己還是不會振作自己,這就難言了。
在集訓期間,正義路上随時都可以遇着一些神氣萎萎瑣瑣,走路懶懶散散,或者有時且同一隻松鼠一樣,一面走路一面從容不迫咀嚼瓜子松仁的學生。
一見到這種青年朋友迎面走來,總給人留下一個痛苦印象。
再到什麼宿舍去走走,卧房中的雜亂無章,以及三三五五同學興趣集中所在,吵吵鬧鬧,和必需知識,相去多遠。
令人感到時間之浪費,如何駭人!大學生對于将來的建國責任特别重大,這就是我們理想中的學生嗎?這是受軍訓的學生嗎?這些人究竟是為什麼活到地面上?不特他人難于理解,他自己也像不大明白。
這些事看來很小,其實卻異常重大。
因為從種種現象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就是一部分大學生,活下來實在不知為什麼活。
對生存竟像是毫無目的可言。
行為是呆呆的,腦子是木木的。
既少嚴肅,也不活潑。
任何好書都不能擴大他的想象,淘深他的感情。
任何嚴重事實也不能刺激他的神經,興奮他的正義感。
歸究說來,這些人活下來傳世訣,竟僅有一個混字,考學校時混及格,入學校後混畢業,出了學校到社會上讨生活,還是混。
自發進取心毫無,對國家改造的雄心與大願更極端缺乏。
唯一見出他還像一個活人,還在活還想活,不是求生技巧的進步,倒隻是環境有點混不下去時,如何觳觫惶恐怕死逃生!然而這種怕死的情形,卻正反映出這種人如何愚蠢與無知!我們都知道關心前線的陣地轉移,可疏忽了後方的萎靡堕落。
這不成!如果軍訓入伍教育受得好,或另外能從書本上稍稍輸入一點作人教育,就不至于有當前這個現象了。
不過話說
(大學生本來的用處,是能夠從學校中學得若幹普通知識,弄明白某種專門知識的路徑,到畢業後,看機會和能力,或升學,或教書,或轉入相當機關服務。
國家若有組織,政治上了軌道,大學生的出路必然如此。
)中國近數年來在建設方面,經濟方面,以及各部門學問,如考古和地質,……有點成績拿得出手,都可說是大學生能在分内盡職的結果。
可是個人與國家的關系,個人對于國家應負的責任,是視需要随時變遷的。
即如說“戰争”,過去軍閥時代的争奪内哄,我們處于一個旁觀者情形下,不合作,不過問,事辦得到。
可是現在大敵當前,舉國同仇,何況對方又是一個兇狠橫蠻的民族,五十年來處心積慮,用盡各種鬼蜮伎倆,豪奪巧取,侵略我領土,削弱我民族生存能力,想慢慢毀滅我整個中國整個中華民族,我們因圖自衛自存而戰,這戰争,當然人人有分! 現在這種戰争已繼續了一年,在為中華民族自衛自存目的下作勇敢光榮犧牲的,傷亡已将近百萬人,參加戰争的,動員不下三百萬人,因戰争影響,死亡流離的,不止兩千萬人。
在戰場的後方,每天必有一百架兩百架敵人飛機,載了上百噸炸彈,到處随意轟炸,大學校被毀去的約三十校。
在我陣地上,還每日有數百噸極猛烈的和有毒氣的炸彈爆裂,多少人在這種光景下掙紮拼命!試想想看,這是一幅如何凄慘、壯烈的圖畫!凡稍有血性,不願自外于中國國民的青年,都必然會明白這戰争的意義如何嚴重,如何與過去内戰不同,如何需要把自己力量加到上面去,方能抵抗強敵,免于戰敗後作亡國奴!大學生知識比一般國民都高得多,對于這次戰争的意義也應當認識得更深刻。
近代戰争重要在“技術運用”,新兵器和新戰術,兩點都離不了“人”,必需人在一單位上能盡職,在一群中又能協作,方可望産生良好效果。
使人人能在極有條理極有秩序情形中盡職守分,唯一的方法就是訓練,一種極端嚴格的訓練。
大學生在平時固然是個“特殊階層”,在戰時卻隻是一個“國民”。
軍訓的目的,即或不是這時要大學生參加戰争,至少也是希望國民在這種教育上,明白戰争是怎麼回事,有所準備,到需要時,還得照學生所習熟的一句話“迎上前去”衛國守土。
本期集訓之初,即發生“訓練不合法,待遇太差”的糾紛,所謂不合法,是大學生不宜再受入伍士兵教育,所謂待遇太差,不過是住得稍壞吃得稍壞罷了。
青年朋友以為入伍訓練便近于受侮辱,待遇差更近于受虐待,糾紛的起因如此,理由如此。
到後負責者方法變更,紀律一馬虎,青年朋友裝病告假人數之多,用說謊取得自由,以及濫用自由,得自由時俨然一個流浪漢的所作所為,說來就不免令人痛心。
天真爛漫固然是難得的可愛處,但許多人若到了年齡就應當思索個人與國家,生存方法與生存意義時節,還俨然天真爛漫,無所事事不知自愛,不知自重,不以說謊為羞,不以懶惰為恥,不以胡胡塗塗拖混為可怕,把讀書也當成家庭和學校派定的義務,不認為是自己的權利,這種人的生存,實在可憐。
不肯受初級訓練還可說是反抗心和自尊心的表現,到無人麻煩時,自己還是不會振作自己,這就難言了。
在集訓期間,正義路上随時都可以遇着一些神氣萎萎瑣瑣,走路懶懶散散,或者有時且同一隻松鼠一樣,一面走路一面從容不迫咀嚼瓜子松仁的學生。
一見到這種青年朋友迎面走來,總給人留下一個痛苦印象。
再到什麼宿舍去走走,卧房中的雜亂無章,以及三三五五同學興趣集中所在,吵吵鬧鬧,和必需知識,相去多遠。
令人感到時間之浪費,如何駭人!大學生對于将來的建國責任特别重大,這就是我們理想中的學生嗎?這是受軍訓的學生嗎?這些人究竟是為什麼活到地面上?不特他人難于理解,他自己也像不大明白。
這些事看來很小,其實卻異常重大。
因為從種種現象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就是一部分大學生,活下來實在不知為什麼活。
對生存竟像是毫無目的可言。
行為是呆呆的,腦子是木木的。
既少嚴肅,也不活潑。
任何好書都不能擴大他的想象,淘深他的感情。
任何嚴重事實也不能刺激他的神經,興奮他的正義感。
歸究說來,這些人活下來傳世訣,竟僅有一個混字,考學校時混及格,入學校後混畢業,出了學校到社會上讨生活,還是混。
自發進取心毫無,對國家改造的雄心與大願更極端缺乏。
唯一見出他還像一個活人,還在活還想活,不是求生技巧的進步,倒隻是環境有點混不下去時,如何觳觫惶恐怕死逃生!然而這種怕死的情形,卻正反映出這種人如何愚蠢與無知!我們都知道關心前線的陣地轉移,可疏忽了後方的萎靡堕落。
這不成!如果軍訓入伍教育受得好,或另外能從書本上稍稍輸入一點作人教育,就不至于有當前這個現象了。
不過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