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生有何意義(4)
關燈
小
中
大
從人取來的忘我狂歡。
我試重新詢問我自己: “什麼人能在我生命中如一條虹,一粒星子,在記憶中永遠忘不了?世界上應當有那麼一個人。
” “怎麼這樣謙虛得小氣?這種人并不止一個,行将就要陸續侵入你的生命中,各自保有一點雖脆弱實頑固的勢力。
這些人名字都叫做‘偶然’。
名字有點俗氣,但你并不讨厭它,因為它比虹和星還無固定性,還無再現性。
它過身,留下一點什麼在這個世界上;它消失,當真就消失了。
除留在你心上那個痕迹,說不定從此就永遠消失了。
這消失也不會使人悲觀,為的是它曾經活在你或他人心上過。
凡曾經一度在你心上活過來的,當你的心還能跳躍時,另外那一個人生命也就依然有他本來的光彩,并未消失。
那些偶然的颦笑,明亮的眼目,纖秀的手足,有式樣的頸肩,謙退的性格,以及常常附于美麗自覺而來的彼此輕微妒嫉,既侵入你的生命,也即反應在你人格中,文字中,并未消失。
世界雖如此廣大,這個人的心和那個人的心卻容易撞觸。
況且人間到處是偶然。
” “我是不是也能夠在另外一個生命中保留一種勢力?” “這應當看你的情感。
” “難道我和人對于自己,都不能照一種預定計劃去作一點安排?” “唉,得了。
什麼叫做計劃?你意思是不是說那個理性可以為你決定一件事情,而這事情又恰恰是上帝從不曾交把任何一個人的?你試想想看,能不能決定三點鐘以後,從海邊回到你那個住處去,半路上會有些什麼事情等待你?這些事影響到一年兩年後的生活,又可能有多大?若這一點你猜測失敗了,那其他的事情,顯然就超過你智力和能力以外更遠了。
這種測驗對于你也不是件壞事情。
因為可讓你明白偶然和情感将來在你生命中的種種勢力,說不定還可以增加你一點憂患來臨的容忍力,和飲濁含清的适應力——也就是新的道家思想,在某一點某一事上,你得保留信天委命的達觀,方不至于……” 我于是靠在一株馬尾松旁邊,一面随手采摘那些雜色不知名野花,一面試去想象下午回住處時半路上可能發生的一切事情。
我知道自然會有些事情。
§§§第10節一個傳奇的本事 (水教給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樂。
) 我情感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
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離。
我受業的學校,可以說永遠設在水邊。
我學會思索,認識美,理解人生,水對于我有極大關系。
(自傳一章) 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傾向不可分。
這不僅是二十歲以前的事情。
即到厭倦了水邊城市流宕生活,改變計劃,來到住有百萬市民的北平,飽受生活的折磨,堅持抵制一切腐蝕,十分認真閱讀那本抽象“大書”第二卷,告了個小小段落,轉入幾個大學教書時,前後二十年,十分湊巧,所有學校又都恰好接近水邊。
我的人格的發展,和工作的動力,依然還是和水不可分。
從《楚辭》發生地,一條沅水上下遊各個大小碼頭,轉到海潮來去的吳淞江口,黃浪濁流急奔而下直瀉千裡的武漢長江邊,天雲變幻碧波無際的青島大海邊,以及景物明朗民俗淳厚沙灘上布滿小小螺蚌殘骸的滇池邊。
三十年來水永遠是我的良師,是我的诤友,給我用筆以各種不同的啟發。
這分離奇教育并無什麼神秘性,卻不免富于傳奇性。
水的德性為兼容并包,從不排斥拒絕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離奇不經事物!卻也從不受它的玷污影響。
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極容易就範。
其實則柔弱中有強韌,如集中一點,即涓涓細流,滴水穿石,卻無堅不摧。
水教給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樂,并作橫海揚帆的美夢,刺激我對于工作永遠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個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熱情洋溢。
我一切作品的背景,都少不了水。
我待完成的主要工作,将是描述十個水邊城市平凡人民的愛惡哀樂。
在這個變易多力取予複雜的社會中,宜讓頭腦靈敏身心健全的少壯,有機會駕着最新式飛機向天上飛,從高度和速度上打破記錄,成為新時代畫報上的名人。
且盡那些馬上得天下還想馬上治天下的英雄偉人,為了寄生細菌的巧佞和謊言繁殖迅速,不多久,都能由雕刻家設計,為安排騎在青銅熔鑄的駿馬上,在永遠堅固磐石作基的地面,給後人瞻仰。
也讓那些各式各樣的生命,于愛憎取予之際各得其所,各有攸歸。
我要的卻隻是能再好好工作二三十年,完成學習用筆過程後,還有機會得到寫作上的真正自由,再認真寫寫那些生死都和水分不開的平凡人的平凡曆史。
這個分定對于我像是生存唯一的義務,無從拒絕。
因為這種平凡的土壤,卻孕育了我發展了我的生命,體會經驗到一點不平凡的人生。
我試重新詢問我自己: “什麼人能在我生命中如一條虹,一粒星子,在記憶中永遠忘不了?世界上應當有那麼一個人。
” “怎麼這樣謙虛得小氣?這種人并不止一個,行将就要陸續侵入你的生命中,各自保有一點雖脆弱實頑固的勢力。
這些人名字都叫做‘偶然’。
名字有點俗氣,但你并不讨厭它,因為它比虹和星還無固定性,還無再現性。
它過身,留下一點什麼在這個世界上;它消失,當真就消失了。
除留在你心上那個痕迹,說不定從此就永遠消失了。
這消失也不會使人悲觀,為的是它曾經活在你或他人心上過。
凡曾經一度在你心上活過來的,當你的心還能跳躍時,另外那一個人生命也就依然有他本來的光彩,并未消失。
那些偶然的颦笑,明亮的眼目,纖秀的手足,有式樣的頸肩,謙退的性格,以及常常附于美麗自覺而來的彼此輕微妒嫉,既侵入你的生命,也即反應在你人格中,文字中,并未消失。
世界雖如此廣大,這個人的心和那個人的心卻容易撞觸。
況且人間到處是偶然。
” “我是不是也能夠在另外一個生命中保留一種勢力?” “這應當看你的情感。
” “難道我和人對于自己,都不能照一種預定計劃去作一點安排?” “唉,得了。
什麼叫做計劃?你意思是不是說那個理性可以為你決定一件事情,而這事情又恰恰是上帝從不曾交把任何一個人的?你試想想看,能不能決定三點鐘以後,從海邊回到你那個住處去,半路上會有些什麼事情等待你?這些事影響到一年兩年後的生活,又可能有多大?若這一點你猜測失敗了,那其他的事情,顯然就超過你智力和能力以外更遠了。
這種測驗對于你也不是件壞事情。
因為可讓你明白偶然和情感将來在你生命中的種種勢力,說不定還可以增加你一點憂患來臨的容忍力,和飲濁含清的适應力——也就是新的道家思想,在某一點某一事上,你得保留信天委命的達觀,方不至于……” 我于是靠在一株馬尾松旁邊,一面随手采摘那些雜色不知名野花,一面試去想象下午回住處時半路上可能發生的一切事情。
我知道自然會有些事情。
§§§第10節一個傳奇的本事 (水教給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樂。
) 我情感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
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離。
我受業的學校,可以說永遠設在水邊。
我學會思索,認識美,理解人生,水對于我有極大關系。
(自傳一章) 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傾向不可分。
這不僅是二十歲以前的事情。
即到厭倦了水邊城市流宕生活,改變計劃,來到住有百萬市民的北平,飽受生活的折磨,堅持抵制一切腐蝕,十分認真閱讀那本抽象“大書”第二卷,告了個小小段落,轉入幾個大學教書時,前後二十年,十分湊巧,所有學校又都恰好接近水邊。
我的人格的發展,和工作的動力,依然還是和水不可分。
從《楚辭》發生地,一條沅水上下遊各個大小碼頭,轉到海潮來去的吳淞江口,黃浪濁流急奔而下直瀉千裡的武漢長江邊,天雲變幻碧波無際的青島大海邊,以及景物明朗民俗淳厚沙灘上布滿小小螺蚌殘骸的滇池邊。
三十年來水永遠是我的良師,是我的诤友,給我用筆以各種不同的啟發。
這分離奇教育并無什麼神秘性,卻不免富于傳奇性。
水的德性為兼容并包,從不排斥拒絕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離奇不經事物!卻也從不受它的玷污影響。
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極容易就範。
其實則柔弱中有強韌,如集中一點,即涓涓細流,滴水穿石,卻無堅不摧。
水教給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樂,并作橫海揚帆的美夢,刺激我對于工作永遠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個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熱情洋溢。
我一切作品的背景,都少不了水。
我待完成的主要工作,将是描述十個水邊城市平凡人民的愛惡哀樂。
在這個變易多力取予複雜的社會中,宜讓頭腦靈敏身心健全的少壯,有機會駕着最新式飛機向天上飛,從高度和速度上打破記錄,成為新時代畫報上的名人。
且盡那些馬上得天下還想馬上治天下的英雄偉人,為了寄生細菌的巧佞和謊言繁殖迅速,不多久,都能由雕刻家設計,為安排騎在青銅熔鑄的駿馬上,在永遠堅固磐石作基的地面,給後人瞻仰。
也讓那些各式各樣的生命,于愛憎取予之際各得其所,各有攸歸。
我要的卻隻是能再好好工作二三十年,完成學習用筆過程後,還有機會得到寫作上的真正自由,再認真寫寫那些生死都和水分不開的平凡人的平凡曆史。
這個分定對于我像是生存唯一的義務,無從拒絕。
因為這種平凡的土壤,卻孕育了我發展了我的生命,體會經驗到一點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