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回 軟語盡溫存 蜜意如雲 柔情似水 靈心生妙悟 明珠在握 與子同行

關燈
再見之地;豈不也好?此次本為助你而來,現事已完,理應分頭修積,各自分手如何?” 鄭隐聞言,以為無垢對他情薄,大是不快,強笑說道:“我二人才得相見,如何又要分離?你不知我平日在外多麼想念你呢。

    ”無垢笑道:“你老是對我情長,不以道業為重。

    須知前路方遙,與其貪圖暫時之聚,何如努力同修,把這八十年的有限苦光陰熬過,天長地久,夫妻同修,不更好麼?”鄭隐答道:“話雖如此,但我愛你太深,數日不見,如隔幾年,相思之苦,你怎知道?反正無處可去,又非分開不可,莫如仍回寨中住上三數日,再行分手如何?” 無垢雖然不願,但見丈夫情深愛重,不舍分離,雖覺修道人不應如此粘滞,但不願使其難堪。

    想了一想,微笑答道:“你老是這樣不知力求上進,時機坐失,如何是好? 如不依你,定必道我薄情。

    今夜就和你同往寨中聚上一半天,就便告知姬氏父子,妖徒伏誅,事情已完,使其安心也好。

    至遲明日夜間便要起身。

    此次出門已有多日,不久便要同回嵩山聚會,共總不過個把月的光景,莫非還等不得?”鄭隐仍是難舍,再三勸說: “夫妻同路行道也是一樣,哪怕下次出遊再行分手,這次且先依我。

    ”無垢見他求說不已,便說:“師長命我二人分頭行道,必有深意。

    你既如此固執,我也不便堅拒,這次姑且依你。

    等到回轉嵩山,二次出山修積,卻非分開不可。

    ” 鄭隐原是讨價還價,知道愛妻固執成見,對于師長奉命惟謹。

    隻想同往寨中多聚三數日,賞玩當地風景,以解近月風塵肮髒與踽踽獨行之苦。

    不料無垢慨然應諾,好生歡喜,便同往寨中飛去。

     姬氏父子聽說妖人服誅,後患已除,高興非常,對于鄭隐夫婦自是感激。

    當時傳令,全寨山人一齊歡宴,當夜就在花林之下設筵賀功,把二人奉若天神。

    鄭隐見衆人對他夫妻十分禮敬,到處受人歡呼羅拜。

    一輪明月剛上東天,清光四徹,明如白晝,當地風景又極靈秀。

    開筵以後,鼓樂四起,笑語喧嘩。

    時見身穿白色短衣,頭插鳥羽,項帶珠圈,手佩金環的妙齡山女,裸着臂腿,同了許多少年壯漢,手持樂器,翩跹起舞。

    花林之中,山巅水涯,蘆笙吹動,情歌互答。

    端的人間樂土,美景如仙。

    回顧愛妻,并坐花前明月清輝之下,越顯得容光豔發,豐神絕代。

    觸景生情,不禁愛極,低聲笑問:“你看那些少年情侶,歌舞于明月之中,多麼情深愛重呢。

    ” 無垢知他美景當前,又生雜念,微嗔道:“你隻知道世俗兒女,男歡女愛,十分美滿。

    可知暫時歡娛,難于長久,轉眼之間,已為陳迹;生老病死,無殊幻夢。

    此是滄海浮漚,莫非你也羨慕他們麼?”鄭隐忙分辯道:“我不過覺着他們得天獨厚,住在這等桃源樂土,月夕花晨,每多樂事,比起城市中人的享受,實在要強得多。

    随便兩句閑話,怎又多心起來。

    ”無垢歎道:“我因見你修為雖勤,心性終是不定,每一想起,便自擔心。

    你說我多心,可知我對你也是關切太過嗎?” 鄭隐見無垢笑語從容,豔光照人,由不得心癢難抓。

    知道無垢素來娴靜,當着人,決不許他稍微偎傍。

    照着山俗,樂起以後,人便分散,各自結伴歌舞,追逐為樂。

    此時除寨主本人因鄭氏夫婦均是神仙中人,不應以山俗相待,尚在主席陪坐而外,連姬平也都約了情侶走開。

    便向無垢涎臉笑道:“這裡笙歌嘈雜,我夫妻擇一山水佳處,清談片時可好?”無垢明白丈夫想要和她親近,本想不去。

    既一想:“丈夫魔孽太重,性又剛強,專以正言責難,易生反感。

    自來柔能克剛,莫如任他稍微溫存,就便相機勸勉,較易生效。

    ”當時含笑應諾,别了寨主,走往一處花月交輝,山清水秀的幽靜所在,先任鄭隐親愛了一陣,再以正言婉勸。

    這類話雖是老生常談,但因無垢笑語溫和,柔情款款,容易動人。

    鄭隐又對無垢癡愛如命,自是諾諾連聲,毫無忤色。

    無垢暗中觀察,見他聽勸,神情感奮,不是做作讨好,也頗高興。

     到了次日,辭别寨主父子上路。

    鄭隐志在同行,自然樣樣依從。

    無垢對于西南諸省原少足迹,正好就勢遊玩。

    準備第三日趕往雄獅嶺長春崖,拜訪李靜虛之後,往遊洱海蒼山與昆明金馬碧雞之勝。

    再由驿路入川,遍曆峨眉,青城等蜀中諸名山。

    然後溯江而下,經武當山,繞往嵩洛,一同回去。

    及至尋到長春崖一看,隻見蒼崖繡合,仙洞雲封,空山寂寂,流水潺潺。

    洞前景物雖然靈秀,主人卻是不在,連洞門也未尋到。

    在當地徘徊了一陣,隻得離開。

     無垢急于要見黃鐘一面,次日又去尋訪,忽在洞壁上面發現幾行字迹。

    大意是說: 靜虛三日前去助門人借體重生,并為枯竹老人護法。

    不料妖人谷辰與七指神魔兩個勁敵探明對頭屍解,不知老人故意誘使上當,同來擾害。

    吃老人預先埋伏的太乙清靈神光和七粒巽風珠困住,靜虛又在一旁相助,兩妖孽各傷了一個三屍元神,并失了兩件法寶,僅以身免。

    本來無事,因為七指神魔驕狂兇狠,初次受此重創,心中恨極,行時口發狂言叫陣,怒罵靜虛素無仇怨,無故和他作對,是好的,可去滇界七指山落魂嶺與他決一勝敗,時期定在第三日的夜間。

    靜虛因二妖孽都是極惡窮兇,又擅玄功變化,煉就三屍元神,邪法甚高,無惡不作,意欲就便将他們除去。

    但因二妖孽行蹤飄忽,來去如電,惟恐獨力難任,一擊不中,反多枝節,贻害無窮。

    便乘這兩三日的閑空,想把昔年兩個至交和新轉世的一個良友,連同現歸佛門、改名心如的女仙辛如玉一起約上,合力除此大害,以緻到日不能趕回。

    雙方鬥法就在日内,好些事均要準備。

    明知鄭隐夫婦要來,不特無暇接待,并因二妖孽陰險狠毒,防不勝防,恐其乘隙去往洞中擾害,隻得施展仙法,将全洞裡外封禁,連門人也帶在身旁,以防暗算。

    這場惡鬥現隻開始,還有些日才得終場。

    昨夜抽空回山收寶,并用仙法埋伏,以待妖人入網,得知鄭隐夫婦已然來過,深抱不安。

    此時事忙,無暇相見,望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