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章 水金書生
關燈
小
中
大
知,已記大過一次,又可能影響仙籍,現在他要求與小妹結婚,環境上是不許可的。
” “我也那麼想,可是小妹愛他。
她說他們已經做了十年的朋友。
” “這事情太不簡單,且已違反了仙佛神聖的傳統觀念……如果他們這樣做,我家的體面何在?”母親默然不語。
這時,大哥的神色起了變化,接着他又把詩看了一會,問母親道:“小妹呢?” “出去了,可能就要回來。
” “嘿嘿!我倒要仔細問問她。
” 以上是大哥問,母親答。
下面是母親問,大哥答。
“詩裡說些什麼?” “詩作得很巧妙,此人的确有些道理。
”“說些什麼呢?” “嘿,她要老公呀!” “你看這事怎麼辦?” “我也不知道,這是很嚴重的,不要鬧出事情來,那是不得了的。
” 那時,恰正傻大姐回來,大哥就向她質問,這事應該如何處哩? 大姐是心直口快的女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胸中毫無城府。
她說道:“這事沒有什麼大關系,隻要水金書生人不錯,小妹總比嫁給這裡的人好些。
叫小妹快去申請出國,到仙國去,誰管得了她的事情?” 大哥氣憤地說道:“那麼容易,魔國公安衙門是你管理的嗎?” 傻大姐道:“先去申請,成與不成以後再說。
成功最好,如果一次不成功,下次再申請,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 大哥道:“你真是頭腦簡單。
” 傻大姐轉變話頭,道:“水金書生,人是很好,小妹的年齡也大了,我們應該為她的終身着想啊!”大哥贊同地說道:“這人的心地倒也不壞……”他等了一會,繼續說:“不過,這事應該從長計議,切不可魯莽,否則後果嚴重……等待小妹回來,我們必須好好地問她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家人們正在會談,議而不決的時候,芸兒回來了。
她看到母親和兄姐等都正襟地坐在一起,各人态度嚴肅,房中氣氛靜穆,覺得情況特殊。
她又看到大哥的手裡拿着那張粉紅色的詩箋。
這就是水金書生的詩箋,頓時她的心就跳動起來。
她明白他們是在讨論她的婚事。
“小妹,你過來!”她在驚羞交迫中被大哥一叫,立時三刻感到心神震蕩,羞得擡不起頭來,可是沒有辦法,隻得走了過去,坐在一旁。
“你與水金書生的事情我已知道,不過你要仔細考慮,這事不比尋常,不是兒戲,你到底準備怎樣?”大哥繼續說。
當時她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呆呆地坐着,眼睛盯着地闆,默默無言。
“小妹你講呀!傻大姐催促道。
“事到如今,我也不知從何說起,但現在……現在我……希望和他在一起,因為我……覺得他為人很好。
”芸兒讷讷地道。
“你知道,他在地國人間犯了色戒,你要想清楚,這事怎麼可以呢?”大哥道。
這問題使她很難回答。
她雖在心裡暗道:“我是真的愛他!”但在家人們前面,她怎麼好意思說出來呢? 隔了一會,大哥看到她回答不出,又接着道:“小妹,本國的環境你也明白,犯色雖非犯法,而揆諸人情,卻是有損品德,這種人怎好和我家攀附親眷?所以,我看這事困難重重。
” 當然她也想不出具體的理由和辦法,又沒有巧妙的口才說服大哥,同時,自己心裡也十分清楚。
這事原是大有困難的,不過情到濃處,堅如金石,她決不願抛棄她的愛人。
現在她聽到大哥這樣說法,感到一陣心酸,不知不覺地面頰上流下淚來。
她飲泣了。
母親是仁慈的,隻是軟弱寡斷,沒有主意。
大哥是一家之主,對小妹芸兒愛護備至,由于生性嚴正,處事謹慎,當然他這樣說也是為她着想。
在這種場合裡,還是傻大姐有些主意,她說話可謂深得芸兒的芳心。
“不要緊!”大姐道。
“這事又不是在這裡做。
叫小妹到仙國去,一切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有什麼關系?” “仙國,怎麼去法?”大哥問道。
“申請啊!”傻大姐答道。
“什麼理由?”大哥問。
“結婚!”大姐答道。
“結婚要有證件,有什麼證件嗎?”大哥問道。
“這有何難?快叫水金書生寄證件來,問題即可解決。
”大姐道。
“現在,如果有些飾物之類的東西,那就好了。
”母親的話提醒了芸兒。
“不知道白金指戒是否可派用場?”芸兒興奮地道。
“你有白金指戒?給我看!”大哥說道。
這白金指戒是水金書生贈給芸兒的紀念品。
他們在上次分離時,他把它套在她的手指上,作為私訂終身的禮物。
關于贈送那指戒的過程,講起來甚為可笑。
水金書生本想早送此物給芸兒,但她在那時覺得太不好意思,終于拒絕接受,後來她想到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白金是最高貴的,永不變質。
”這樣的東西很有意義,它意味着他們之間的感情,永不變質,而且彩頭也好,覺得應該接受,于是她就厚着臉,含羞自動向他索取。
此外,水金書生又贈給她龍鳳天金鎖片和項鍊各一件。
不過,為了怕難為情,芸兒從前沒有把那些首飾的事情告訴家人們,就好好地私自保存着。
這時,芸兒從衣箱裡拿出一個小包,順手遞給大哥。
大哥拆開小包,看到那些飾物,就對芸兒道:“好啊!有白金戒指……還有天金項鍊系着鑽片,想來都是那書生贈送的。
小妹,你怎麼不早說?還是你們本領大,都會自己去找尋對象,可知姜家的人隻有我老大哥最老實……” 大哥的話當然是“一語三關”,因為小弟是自選配偶,大姊和大姊夫是自由戀愛而成為眷屬,如今小妹又是自己找到了對象,而大哥本人,到目前為止,還是單身、光棍、王老五。
“現在有了這些東西作為證件,申請比較方便,因飾物上镌着‘仙國制造’字樣……”大哥停頓—下,沉吟地接着道:“可是,我們和水金書生的關系應該如何說法?出境申請書必須詳細填寫,前因後果,決不可有絲毫的漏洞,否則秘密洩露,一切都成問題。
”“我們不妨說水金書生是母親的女友之子,他是在十多年之前遷往仙國的。
我家和他家早已有了婚姻之約,而那些飾物都是他家贈送,作為聘禮。
現在雙方當事人業已成年長大,應該結婚,小妹不妨利用這個理由,申請出國,名正言順,你們認為如何?”大姐滔滔不絕地說出許多杜撰的事實。
大哥考慮了良久,點頭道:“這倒可以一試,不過,還是小心為妙。
我們再仔細考慮一下,有無其他更為适當的理由。
” 當時,芸兒看到大哥也肯為她開動腦筋,心裡高興極了,這就意味着她的前途已漸趨光明。
那時,各人又想來想去,可是都想不出什麼是更适當的理由。
于是大哥主張立刻緻函水金書生,叫他從速來信,提出當年婚姻之約,井催促小妹快去申請,前往仙國結婚。
等到他來信後,小妹便憑此信向衙門辦理申請手續。
此時,大哥忽然從消極的态度變為積極,且肯大力幫助芸兒作出主意,無形中他已同意了芸兒與水金書生的婚事。
同時,母親也欣然了。
于是,大姐誇口道:“還是我的膽量大,有主意,說申請,就申請,怕什麼?” 這次家庭會議,不召而自集,結果甚為圓滿,使芸兒順利地通過了第二關。
當夜,芸兒寫信給她的愛人——水金書生,詳細地報告家裡的決議,叫他從速來信,最後她還寫了兩句話:“要完成過去尚未完成的愛,一切都在不言中。
”她知道:當他得到這消息之後,他一定是非常快樂的。
次日,小弟從鄰近地區公畢返家,得悉小姐姐芸兒的愛人是水金書生,不禁驚奇得目瞪口呆了,半晌說不出話來。
小弟從未想到過,她的愛人會是那書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
水金書生是野仙品級,上次他在魔國狂歡大會中獲得頭獎巨額黃金,同時另有十個瑤池仙女作為贈品,但他隻拿取了少數獎金,分送窮親貧友,大部分撥作善事,又拒絕了十位仙女,一個也不接受。
(請參閱“群魔亂舞”故事)。
他既不貪财,又不愛色,卻會和小姐姐發生戀愛,此中道理,使小弟百思不解。
但事實确是如此,無怪小弟驚奇發呆。
小弟比芸兒小了三歲,卻是少年老成,穩重沉着,處事精幹非凡。
在家庭裡,他雖位居末座,可是他對家務也有講話的資格。
此時,事出意外,他呆想了一會之後,終于說道,“這樣也好,我不反對。
”當然,他也有贊成的理由。
據芸兒分析:小弟結婚時,大哥反對,認為他的年紀太輕,結婚嫌早。
那時,芸兒卻竭力贊成,且處處助他玉成其事,此其一。
水金書生前在魔國,他待小弟很好,又當小弟生病時,他想盡辦法,弄到當時在魔國極難買得的藥品,贈給小弟服用,賴以痊愈,此其二。
魔國備戰,物資缺乏,水金書生經常郵寄禮物,分贈家人,當然也有小弟的份兒,此其三。
本家的兄弟姊妹都有豐富的同胞手足之情,因此,雖然她與書生的婚事稍嫌畸形,但他們覺得那書生為人倒也不錯,所以隻重感情,不問是非,終于全家都贊成了這樁婚事。
那時,惟有二姊的贊助十分勉強,因她生性謹慎,膽小怕事,且凡事必須經過多次考慮之後,才敢決定。
她說道:“我認為這事雖好,可是不很妥當。
” 不過,二姐的贊成與否對于婚事起不了重大作用。
當然,她贊成是好的,但即使反對,也沒有關系,因她決不會破壞芸兒的婚事。
大姐夫是“怕老婆”,大姐說一,他不敢講二。
二姐夫也是懼内之人。
因此,他們對于芸兒和水金書生的事情都不敢置喙,索性不問不聞。
* * * * * * * * * 大約過了十天,水金書生的回信到了,這次他的來信寫得好極了,并且另附一封給母親姜老太的信。
他稱呼她為姨媽,自稱甥兒,這就說明了他已完全了解芸兒的意思。
可惜依照目前緊張局勢,芸兒不敢立即申請,還要等待以後的機會再說。
他幾次來信,說明要到魔國來探望芸兒,她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想來看她。
芸兒的意見是這樣:他能來看她,她當然喜歡。
如果他來将會影響他在仙國的工作,那麼,還是不來的好!究竟工作事大,個人事小,隻要他工作做好,事業有了基礎,他們以後就有幸福。
因此,她并不急于要他作暫時的探望,她需要長久的幸福。
國子監放暑假了,芸兒有許多時間與家人們聚首。
在魔國,這種機會是比較難得的,因在平時,每個人都很忙碌,早出晚歸的時間各不相同,見面機會雖有而不多,即使是一家之人,而能在一起歡叙,也是不容易的。
現在,有此機會,家人們都很愉快,可是對芸兒來講,她的心裡尚感空虛,她不知道水金書生遠在仙國,是否能理解她為什麼心裡感到空虛。
假期中,家人們共叙衷曲,不免想吃些可口的東西,可是談何容易? 市場上物資奇缺,美味的食物可在何處買得?即使有錢,也買不到。
恰在那時,水金書生寄來許多山珍海味,美酒名茶,家人們看到了,個個食指大動。
母親這樣說:“水金想得周到,在假期中寄來那些營養豐富的食品,使我們全家都能享受口福,他真像我家的成員之一,可與大婿和二婿媲美,同樣地關懷家事。
” 二姐聽到母親時常稱贊那書生,她也說道:“如果他這次回來,我倒要看看他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 芸兒心裡暗想:“假如他真的來了,像新婚上門那樣,不知道他是否會怕羞?” 說實話,家裡的人對他都很關心。
* * * * * * * * * 水金書生來信告訴芸兒:上次她給他信裡的那兩句話,使他心裡很甜。
當然,她看到他有那樣的反映,也很高興。
平時,芸兒在信裡所講的話,可能他隻有片面的理解,所以她也就不對他多講,因仙魔相隔,路程萬裡。
驿館檢查制度又是那麼的嚴格?她寫信隻可暗示,不能明說,許多事情在信上一時也講不清楚。
照理,他們之間自應無話不談,雙方雖天高地遠分離着,還是阻擋不了她和他的戀情,真所謂兩地相思一顆心。
有時芸兒偶沾微恙,又處身在不如意的環境裡,就會産生消極的觀念,覺得理想雖好,但眼前要想做的事情,困難重重,希望渺茫,無法實現。
因此,她獨自苦悶,腦海中常常盤旋着“怎麼辦?”她懷着這樣的心情,應該向誰傾訴呢?當然,她應該把苦衷告訴水金書生。
可是,她想到:如果告訴他,那必然會影響他的情緒,因他們的感情深厚,有着共同的理想,而且是一體的,所以,為了不使愛人的情緒發生波動,她甯願把苦悶埋在自己的心裡。
她又想到:還有比她更艱辛以及更苦悶的他,正在仙國積極地為她創造條件,準備實現她的理想,那麼,雙方對比一下,她就感到自己的這些苦悶,又算得了什麼呢? 她本來不願意把自己的苦悶告訴他,但後來看到他的來信,果然不出所料,他也有類似的苦悶,于是她就索性讓他了解她平時的思想,以及她對于愛情的态度,這樣做法是更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
芸兒心裡暗道:“水金書生,你有這樣的一個戀人,覺得幸福嗎?” 水金書生來信說:他不久就要來看她,當然,她感到這是莫大的欣慰。
這次,如果水金書生真的與芸兒見面,他,和過去一樣,表面上仍以大哥的朋友關系前來拜訪,以免外界産生疑端,而導緻不良的後果,實際上,在姜家大小人等的心目中,他是以準女婿的資格上門。
芸兒怎樣呢?她不會像過去那樣,偷偷摸摸地忌憚家人,也無須再避嫌疑。
她将以他的未婚妻身份與他相會,雖從外界和鄰居的眼光看起來,她對他若即若離,好像有什麼特殊的關系,但他充其量也不過是大哥的朋友而已。
這次,如果他來,與芸兒相見,他們必然将有許多話需要傾談,多少事情必須商量,以及多少愛意互相表達,那是多麼有意思呀! 芸兒盼望這樣的日子立即降臨。
* * * * * * * * * 某日公畢,芸兒從國子監回家,傻大姐告訴她一段事情。
大姐說:“大哥和小弟為了你的婚事,又讨論了整個的下午。
” 兄弟二人對于芸兒這樁畸形的婚事,真是大費心計,前前後後,好好壞壞,角角落落,巨巨細細的每一利害問題,論長說短,無不再三研究。
綜合他們的意見是這樣:在過去的社會裡,那就是姜家尚未遷居魔國以前,他們的境況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所有往來親友們都是中上流的人物,所以,體面問題十分講究。
以一個中上流家庭的女兒,來配一個犯了色戒的女婿,給外界知道,那是有辱門風的。
因此,這件事決不可做。
現在的社會裡,尤其是在魔國的環境裡,人們在骨子裡盡管是男盜女娼,但表面上卻道貌岸然,眼光更加尖銳,批判極為深刻,無事偏要生事,有事還當了得?畸形的婚姻為妖律魔法所不容,犯法者若被查出,就要當作典型處理,試問怎能忍受?所以,此事不但不可做,而且連說也不可說。
再者,芸兒也是魔國國子監的骨幹分子,在私底下誰也不知道她卻有這樣不可告人的隐事。
萬一東窗事發,必然使她大失體面。
因此,這事連随便講講也不可以,還想去做嗎? 可是,當時傻大姐卻有不同的看法: 她說:“兄弟們所講的話似乎太主觀了。
小妹的婚事并非在魔國,而是在仙國舉行。
在仙國,一切都是自由的,有什麼體面或不體面?做女子的隻要嫁得好丈夫,就有幸福。
我們這裡的人好比籠中之鳥,毫無自由,永遠無法移動。
這種生活有什麼好?不如設法讓小妹到仙國去結婚。
在那邊,他們發展的機會較大,這對她本人,或對我們的家庭來講,利多于弊。
此外,小妹生性固執,愛情專—,叫她放棄那書生,她會感到快樂嗎?何況小妹年已三十,做姐姐的,或做兄弟的,也應該為她的終身作出打算。
我們都是同胞手足,為了她的前途幸福,我們不支援,誰來幫助她?”于是,問題忽然轉到水金書生身上。
“到底那書生為人如何?”小弟問道。
“此人倒也不壞,雖是野仙,真像一個書生,可稱名符其實。
”大哥答道。
“書生誠懇忠厚,配小妹最為适合。
”傻大姐補充道。
“聽說上次那書生有‘詩’寄來,詩呢?讓我看!”小弟要求道。
傻大姐從芸兒的書桌抽屜裡把詩箋找了出來,遞給小弟。
小弟把詩仔細看了一會。
大姐問道:“我對于詩,一竅不通,到底詩裡講的是什麼意思?” 大哥性喜文學,談到詩,他的興趣來了。
他搶着道:“我把那書生的詩已經看得一清二世。
他的第一首詩是他假借小妹的口氣,說出她心裡的話,意思是:她已經深深地愛上了書生,恨不得能夠像‘雁’那樣向南方飛去,直達仙國。
她依恃着慈親的寵愛,深信老母一定會同意這樁婚事,不過,那畸形的婚姻使她難以啟齒,又羞向大哥講明。
她的心願是:隻要她能與書生結合,過着像古人梁鴻和孟光那樣的快樂生活,卻并不希望虛浮的富貴榮華。
詩的最後結句‘憐我誰如親手足,非非是是盡包涵’使我極為感動……”大哥說到這裡,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情之所鐘,金石為開,叫我有什麼辦法呢?答應吧!損害家聲,且對外界的環境上也有所顧忌,不答應吧!事實擺在眼前,我也不知如何是好。
” 大姐道:“我們做兄弟姊姊的,總要想個計策,在沒有辦法之中也要硬勁想出—個辦法來才好。
” 大家靜默了片刻。
大姐接着道:“第二首詩怎麼說?”大哥道:“那是書生以自己的身份說出心裡願望。
” 大姐問道:“書生怎麼說?” 大哥道:“他說:本人也知道這是畸形婚事,因此,在暗地裡,他常常懷着恐懼的心理,隻怕我們家裡的人會對他指責,或加以白眼,但事實上,我們都歡迎他。
由于這樣,他對小妹的友誼是以‘弄假’開始,但不料後來在不知不覺中,彼此都已有了感情,事情就‘成真’了。
有了感情之後,他和她就無法分開,所以,人在千裡外,相思寸寸新。
詩的下聯是:他希望小妹到仙國去,和她過着共同生活。
” “後面兩聯,大有文章。
”小弟開始講話了。
“什麼大有文章?我倒看不出來。
”大哥道。
“你再仔細看!”小弟對着大哥道,一邊把詩箋遞了過去。
大哥真的把詩仔細端詳了一會,半晌無語。
過了一會,大哥忽然用手在桌上重重一拍,使傻大姐和小弟都吃了一驚。
“什麼事?”大姐問道。
“妙絕,妙絕了!”大哥贊許地說道。
“真是異想天開!那書生把小妹的乳名,和他自己的真姓都嵌入這首詩裡,我覺得那是絕妙好辭。
” 小弟道:“我靈機一動,早就看出來了。
‘藏弓長享太平日,芳草将迎浩蕩春’是隐藏着‘姓’,仙國桃源天氣好,霞津雲洞更宜人’是包含着‘名’。
不但如此,那兩聯詩句還有兩面的看法:—面是冠冕堂皇的,另一面卻是不純潔的,但這是僅可意會,而不可詳述。
” 大哥喝道:“你不要自作聰明,想入非非。
” 小弟聳聳肩,伸伸舌,不敢再說什麼,因他平時對大哥是很尊敬的。
“我認為那書生确實有些才情。
”大哥繼續道。
于是大哥又看第三首詩。
看了一會,點點頭,說道:“第三首是那書生的求婚詩。
窕窈淑女,君子好逑,當然,他希望娶小妹為妻,而小妹嫁給他,也是她本人心甘情願的。
這聯‘此地乘龍堪作客,異鄉求鳳不尤人’,意思很好。
‘此地’和‘異鄉’都指仙國。
他說:在仙國,他可以做‘乘龍客’,而小妹也可以做‘求鳳人’,而他們都不會受到别人的指責,這—點倒是實情。
下面一聯‘已征兄意謝媒好,先得母心看婿頻’也是很風趣的,意思是:要‘求婚’,必須征求我大哥的同意,然後再謝媒人的好心腸……”大哥說到這裡,問道:“媒人到底是準?” 大姐回答道:“媒人當然是指我。
” 大哥對傻大姐道:“你是媒人?嘿!你有否先征求我的意見?”大姐道:“我現在已經征得你的同意了。
” 小弟插嘴道:“‘先得母心看婿頻’,這—句真所謂丈母看女婿,越看越中意。
” 大哥和大姐聽了,都笑起來。
大哥道:“主要倒是最後兩句:‘昔日雖非今日是,從今莫負後來春’。
書生的意思是:這樁畸形婚姻在以前來講是‘非’的。
但開始‘弄假’,後來‘成真’,既已‘成真’,就‘真’到底,由于事情既已成真,那就是以現在的情況來講,這婚姻應該不是‘非’,而是‘是’了。
既然是‘是’,那麼,從此之後就快些讓他和她結為夫妻,不要再辜負後來的青春了。
” 大姐道:“那書生用心之苦,就在這點,使我很是感動。
小妹能嫁得這樣的丈夫,實在不算錯了。
”大哥贊同地道:“我也很感動。
” 小弟又插嘴道:“我倒要問個明白:小姊姊有否曾與那書生發生關系?” 大哥道:“很難說。
” 傻大姐連忙辯護道:“不會的!處于目前魔國的環境裡,他們到什麼地方去發生關系呢?”大哥改變語氣道:“想想是不會的。
”大姊堅持地道:“小妹是老實人,她不會的。
” 小弟道:“但那書生或許不老實,小姊姊可能已給他占有了,否則,她為什麼會那樣的深深地愛着他呢?” 傻大姐終于讓步道:“發生關系是不會的,但接吻也許可能。
” 小弟一本正經地道:“為什麼那書生來信說:事實上芸兒已是他的妻。
如果他們不曾發生關系,那書生怎敢說出這句話來呢?” 大姊鄭重地道:“小妹告訴我:那書生故意這樣寫,為了恐怕我們家人不答應這件婚事,因此,他就如此寫法,表示木已成舟,婚事非答應不可。
”“那麼,書生使用這種手段,老實中還是有些不老實。
”小弟道。
“什麼不老實……”大姊争辯道。
“我們不要談這些!”大哥阻止道。
他們都靜默了一會兒之後,就不再讨論下去。
關于水金書生和芸兒的婚事,傻大姐最為起勁,出力也最多。
她處處為他們辯護,不遺餘力。
家人之中如有發表不利于他們的言論時,她就會像女訟師那樣想盡辦法,說服對方。
當然,有許多實際問題決不是空言所能解決,因此,不論大姊的口才如何雄辯,談鋒如何勁健,理由如何充足,但讨論的中心一轉到芸兒應以什麼身份和理由申請出境?何時開始申請?國子監當局是否會準許芸兒離職?水金書生對于地國人間的色戒案件如何處理?芸兒将來在仙國的地位如何确定?傻大姐就覺得難以措辭,且不能自圓其說,因她在過去很少和書生談到那些具體的問題,加上芸兒以前和水金書生相見時,她也隻想到目前的要求,并未顧及具體事實,尤其是對于最後二個問題,更是羞于啟嘴。
當然,家人們認為那書生如能對上述的問題作出妥善安排,他們就不反對這婚事。
他們提出那些問題,也是為芸兒的前途打算,主要是母親想來想去,不大放心,于是家人們就要重複讨論。
他們在感情用事的時候,大家就通融了,慫恿芸兒速去申請,可是,等到外界的環境起了變化,政治壓力加重,他們的思想就鬥争起來,結果理智增強,往往把感情抑制下去,畏縮之念油然而生,于是他們又把舊事重提,反複讨論,但橫考慮,豎商量大傷腦筋之後,還是始終無法決定一個妥當的結果。
推其原因,問題不在内部,而在外界。
外界重重疊疊的壓力真是太可怕,太嚴厲,人民被苛刻的法律限制,已經多年,長期處身在積威之下,既不敢言,又不敢怒,輕也不得,重也不得,更談不到行動。
所以,姜氏兄弟姊妹的計劃雖然精密,讨論雖然周詳,可是他們卻缺乏積極的行動支持,遂使一切計劃和讨論都成為畫餅,于是大家隻好說:惟一的辦法還是等待時機吧! 時間過得很快,但機會卻不降臨。
要創造機會,談何容易! 等待時機的忍耐心是有限度的。
一家人等都為芸兒的申請問題而感到煩惱和焦急,惟有二姊保持靜默,好像金人那樣三緘其口,始終不肯發表意見。
她可能是膽小怕事,又恐出錯主意,反誤大事,同時她也可能是理智堅強,嘴巴不說,心裡反對。
二姊的贊成和反對對芸兒的婚事絲毫不會發生影響,因她心地善良,又是同胞姊妹,即使反對,也不至于因反對而從中破壞,更不會前往衙門告密。
這件婚事如果不是芸兒的愛情專一,和大姊的傻勁十足,竭力從中撮合,可能随時會發生變卦。
* * * * * * * * * 在仙國的水金書生因有要事纏身,不能依照原定計劃到魔國來探望芸兒,但她并不以他未能踐約而感到憂傷。
當她有心腹之言,無法向他當面傾訴時,苦悶是不免的。
不過,為了他們共同的前途,他安心工作,不來看她,她是贊成的,即使有話要講,她也隻好耐心等待信裡告訴他。
芸兒對于水金書生中止魔國的行程,不但沒有引起反感,或耿耿于懷,而且她又去函安慰,叫他專心工作,為事業而奮鬥,究竟工作重要,個人的私情是小事。
如果工作做得成績優異,這是比見到親人還要愉快。
她能從大處着想,不斤斤計較兒女的私情,乃是她和一般普通女子不同的地方。
此外,她對于本身的工作表現也是突出的。
當時,魔國正在選拔優秀人材,發揚先進事業。
芸兒為了要做好本位的職務,以便将來申請出國時,能得到上級批準,她就在國子監積極地埋頭苦幹,在時間上分秒必争,往往每天要做到午夜才能回家休息,次晨很早又去上班,進步神速,成績斐然。
因此,國子監祭酒暗示要保舉她成為禦史衙門的督導。
禦史衙門是直轄于國王的統治機構,下面系列許多小組,一切政事都要先由該有關小組決定,然後才能施行,所以權力極大。
芸兒積極工作的目标并非為了“向上爬”,但祭酒大人卻要給她向上爬的機會,這使她心裡甚為不安。
要做該組織裡的督導,條件非常嚴格,有許多妖魔人物苦幹了三五百年,甚至千年,夢寐以求地要想申請進入這個統治組織,但都未蒙批準。
芸兒絲毫投有這種念頭,上級反而自動前來争取她,且又暗中授意:如果芸兒填具了申請加入禦史衙門的督導組織,就可立即批準。
她心裡決定要申請出國,不想申請督導高位,但她怎敢填具出國的申請書? 在此時此地,假如她不自量力,或不識時務,膽敢申請到仙國去,那麼,她不但會遭到拒絕,碰到釘子,而且她必被貶入“交部”,嚴議處分,永難翻身。
主管的暗示和授意使芸兒感到苦悶。
同樣是申請,但此申請不是彼申請,她希望申請的,卻不敢申請;她自己不願申請的,上級偏要她去申請。
她面對着這種環境,頗覺左右為難,心中忐忑不安。
出國是向右,進入禦史衙門向左,但此中之利害很難判斷,那是要看申請人的立場和環境而定。
依照芸兒的表面立場來讨論,誰都認為她是以做督導有利,因督導是公開的光榮,申請批準之後,她的身份就立即由被督導者一躍而升為督導者,其好處之多,一時也說不清楚,至少在那衙門以外的妖魔人物見到她都要尊敬三分,忌憚七分,立場穩固,威勢顯赫。
可是從芸兒的個性,以及不可告人的環境來讨論,她就有不少的顧慮。
她是個初出茅廬的女子,膽識不夠,資曆淺薄,純潔天真,心地善良,因此,她距離做督導者的條件尚遠。
假如現在她由于上級的感情用事,僥幸獲準高位,将來遇到困難,不知使用權術、施展手段,她必定會被外界的妖魔人物認為懦弱可欺,而遭遇不測的禍端,後果何堪設想? 另外的顧慮是她與水金書生已有婚姻之約,金石之盟,且雙方感情深厚,絕對不能分離,假使她一旦做了督導,由右向左,就永遠無法與水金書生結合,這是她内心所極不願意那麼樣做的。
所以,這些顧慮阻擋了她申請進入禦史衙門的行動,至少暫時不準備那樣做,雖然她的上級卻時時刻刻在等候她前去申請。
國子監當局拖她向左,水金書生拉她轉右,無形中前者與後者變成了暗鬥。
國子監先用的是王道,因為提升優秀份子的職位,使其前途光明,可謂名正言順,但若她本人不願申請高位,而當局使用壓力,硬要她去申請,這就是霸道了。
霸道是以力服人。
水金書生用的也是王道,決不使用強力。
王道是以德服人,不過這王道隻以感情困擾芸兒,使她不願申請督導之職。
站在魔國當局的立場看來,就可說水金書生自私自利,所以他用的并非王道,而是霸道。
這事如被國子監查出,芸兒和水金書生就要受到處分。
古人這樣說:“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芸兒處身于霸道與王道纏繞不清之間,明避暗鬥,真是軋偏了頭,傷透了腦筋。
至于芸兒,顧慮太多,因為升級是一件大事,同時婚姻也是一件大事,它對她終身幸福的關系至巨。
所以,事前她不得不考慮周祥,于是她必須要把這件事告訴她的戀人——水金書生。
在這種情況之下,她就無法立即填具申請表格。
時間能拖延一日,好一日,日子越拖長越好,當然她也顧不得上級的猜疑和催促了。
關于這事,她早已寫信告訴水金書生,且吐露了内心的矛盾,要他從速指示一個适當的方針。
那書生回信暗示:虛與委蛇,盡量拖延時間,若拖延不獲對方同情,就僞稱患病,或坦白告訴上級:“要申請到仙國結婚。
” 在這段拖延的時期裡,芸兒心亂如麻,非常焦急。
另一方面,國子監當局很關心芸兒的生活情況,又時常找尋機會叫她前去談話,暗示禦史衙門特别要栽培她成為督導,且又鼓勵她在最後階段必須要表演出色的成績。
所謂關心她的生活情況,以及叫她常去談話,那就意味着:為什麼她還不立即填具督導申請書?這是一種變相的催促;同時所謂栽培鼓勵和最後階段表演出色的成績,其含義是:在申請限期之前,她必須要送呈申請書。
對芸兒言,這是一種可怕的壓力。
處于這種情況之下,芸兒在思想上鬥争得非常激烈。
她想到自己與水金書生互相戀愛,屈指計算,已過十年了。
光陰如箭,青春蹉跎,人事壓力,環境逼迫,都不能阻遏她的決心,在情理上講,她也不能再無限期地拖延下去。
因此,當某次國子監監丞晶瑩子又來與她談談生活情況時,芸兒就毅然決然地和他攤牌。
她這樣說:“我在十多年前已有愛人,家母和他的母親以前是同學,同時兩家還有些親戚關系,所以他稱呼家母為姨媽。
他,人很忠厚誠懇,目前在仙國擔任糧庫大使之職。
他已離開本國多年,但離國之前,我與他已有婚姻之約,而我家也接受了他的聘禮。
前年,當水金書生前往仙國時,家母曾經拜托那書生代為了解情況,後據書生報告:‘其人品學兼優,可以為婿。
’此外他也拜托水金書生轉告:要求家母同意讓我到仙國去結婚,又寄來催婚的信劄。
由于我有顧慮,又為了這裡工作的關系,我一直等待着,已經多年了,但現在我仔細考慮,這事已不能再拖延下去,所以我提出申請離國的要求,希望上司也為我考慮……”她說到這兒,暗覺傷心,凄然飲泣。
那監丞晶瑩子奉了祭酒大人之命,剛才乘興而來,目的是要說服姜芸兒,加入禦史衙門,此刻聽到她提出這個要求,覺得很是突然,不由吃驚地呆了一呆,默然無言。
“那麼,此人姓甚名誰?他不為本國服務,卻赴仙國做事,一定不是好家夥,你能信任他嗎?”晶瑩子呆了一會之後,終于發言。
“他姓張名淦,多年前移居仙國。
那時,我國和仙國邦交和睦,本國人民遷往仙國為數不少,而仙國人民移居本國也很多,他不過是許多移民中之一而已。
由于我們誼屬親戚,我對他是非常信任的。
”芸兒答道。
這時,芸兒在匆忙中作出答辭,發生了一個漏洞,原來水金書生與芸兒通信,化名張淦,這“淦”字包含着“水金”二字,不消說,即是水金書生本人。
假使當時晶瑩子稍加用心,就能猜到芸兒的愛人便是水金書生。
可是那監丞晶瑩子沒有想到這一點,因水金書生的真姓實名,無人知道。
他在仙國韬晦蠖屈,是個平凡的角色,但在魔國,卻早已大名鼎鼎,尤其是他在狂歡大會中,散黃金,拒美色之後,他的名望更響,高唱入雲,不過,大家隻知道水金書生,而不知道他姓什麼,名叫什麼。
因此,那監丞萬萬想不到那不貪财,不好色的書生竟然是芸兒的戀人,何況芸兒又提出她家曾委托水金書生在仙國調查她愛人的情況,顯然此人是一個第三者,決非這婚姻的男主角。
其實,水金書生張淦确是這婚姻的當事人之一,不過,由于晶瑩子在思想上太疏忽,太主觀,并未深入研究,他就造成了錯覺,那可能是水金書生和芸兒運氣真好,也可能是月下老人的婚姻簿上注定他們确有夫妻之緣,因此,在不知不覺中,監丞的頭腦昏了,雖然他在平時是何等的鑒貌辨色,明察秋毫。
天下的事情往往如此。
許多可能性極大的事卻變成了不可能,但不可能的事竟然最後成為可能,而且還是事實。
那時,監丞想了一會之後,又問道:“你說:水金書生曾受你家之托,在仙國調查張淦的情況,那麼,你認識水金書生嗎?” 芸兒聽到監丞問起水金書生,心裡暗暗吃驚,但她面不改色,若無其事地答道:“不,我不認識他,但他是家兄的朋友。
” 水金書生前在魔國,交遊廣闊,他是姜大夫的朋友,并非一件奇怪的事情,因此,監丞認為合理,不加疑心,但又繼續往下問道:“張淦之母現在何處?”芸兒一聽監丞轉變問題,不再追問水金書生,心裡開始安定,于是答道:“多年以前她已在地國人間逝世。
”她這樣回答杜絕了監丞要調查的對象。
監丞道:“在她的生前,你是否見過她?” 芸兒道:“是,不過,那時我還在青年,印象不深。
” 監丞道:“那張淦前在本國做什麼的?”芸兒道:“那時他在求學,但因身體不好,中途辍學,多年沒有做事。
”監丞道:“他曾在本國何校求學?” 芸兒道:“據說他曾在叫什麼……明堂學府肄業三年。
” 芸兒在國子監做事多年,對于教育界的事情和掌故都很熟悉,她提出明堂學府是過去的一個著名私塾,早已關閉,而且塾主也已物化,但她在說話時,又故意裝出思忖的樣子,停了一會兒,再說出明堂學府,表示這學府是她從思忖之後才想出來的,這樣,她又阻塞了監丞可資調查的途徑。
監丞雖認為她的回答沒有什麼可疑之處,但接着又問道:“你可知道,在本國,張淦有否别的親友?”芸兒道:“據我所知,在本國,他并無親友,但可能有……不過,以前他的來信中,從未提起親友,所以,即使有,我也不知道。
”監丞道:“你從何時起,開始與他通信?” 芸兒道:“自從水金書生查到他的下落和情況之後,我們開始通信。
” 監丞道:“在你未知他的下落和情況之前,你有否交過别的男友?”他提出這個問題是有特别原因的。
由于他以前曾經偷閱芸兒的日記,他知道她在談戀愛,但不知她的戀愛對象是誰。
所以,現在他一邊問話,一邊用他尖銳的眼光盯着她,以便鑒貌辯色。
芸兒被他問得窘了,同時又被他正視着,她的臉兒頓時發紅,一直紅到耳邊,但福至心靈,忽然她想到自己的日記裡寫着戀愛的事情,同時又想起以前放在抽屜内的日記,似有被人移動位置的痕迹,那時她就有些疑心,現在她心裡暗想:“這老家夥提出這個問題,自己的日記以前一定已被他偷看過。
” 忖想到此,她終于胸有成竹地答道:“我從未交過别的男友。
”監丞的面色立即變成嚴肅,他冷笑一聲,問道:“真的沒有?” 芸兒見到那監丞問話這樣的一本正經,而面色又如此嚴肅,她就确定他一定偷看了日記,于是笑嘻嘻道:“真的沒有……不過,我以前在日記裡寫過戀愛的事情,那是我對‘張淦’的回憶,可能别人誤會了我,與别的男人在談戀愛,其實我的對象隻有‘他’,希望你老人家明白我的意思。
” 芸兒的答辭非常巧妙,她雖未說穿自己的日記被人偷看,但弦外之音,已明顯地包含着言中之意,頓時使那監丞的厚臉也未免發赤。
不過,他是老奸巨滑的,為了掩飾窘态,連忙又問道:“你說,張淦有聘禮給你,不知是什麼禮物?可否見告?” 芸兒道:“都是飾物——白金指戒、龍鳳天金鎖片和項鍊。
如果你老人家要看,我可以拿來……” 監丞阻止她說下去,和善地說道:“不必了!” 于是芸兒見風挂帆,順水行舟地接着懇求道:“你老人家在工作上一直照顧我,這番好意我都知道。
我希望你也明白我的苦衷,使我能解決目前的困難,以後,如果我稍有成就,一定不會忘記你的栽培。
” 不論是人類,或是妖魔精怪,都喜歡吃馬屁。
本來那監丞要想檢閱芸兒與張淦的來往信劄,以便徹底查詢,不難查出她的愛人究竟是何方神聖,但他想到自己以前偷閱了她的日記,這是不正當和不光彩的行為,有失斯文,有虧德行,所以,他現在不便啟嘴索閱她的私信。
他無法從芸兒的答辭中發現任何矛盾疑端,又未能使他在調查上進一步着手,心有不甘。
不料當他正在思考如何繼續問話時,芸兒已經搶先發言,且語多奉承,又帶着懇求的成份,因此,他的心腸似乎軟下來了。
他心裡明白芸兒是在拍馬屁,但這馬屁拍得非常适當,使他不得不吃,因他忽然忖到:以前芸兒在選拔青年的工作上立了大功,使他自己也無端端受到獎賞,加爵發财,那時,他對她很是感激。
後來時間過了長久,他已忘記了她過去的恩惠,所以對芸兒要申請出國的案件,就想公事公辦,要徹底調查她的愛人,但現在,他想起芸兒的舊恩,尤其是那黃澄澄的金元寶,實在令人可愛,再加上她的馬屁,終于使他立即改變态度,口氣也較前更為和善,說道:“你不要客氣!剛才我向你提出許多問題,都是為你着想,為你好,對于你的苦衷,我豈有不知之理?目前你的工作已将告一段落,你就直接去申請出境吧!在上司方面以及其他有關衙門的事情,我會竭力替你疏通,或代你去打交道。
總而言之,我本人決不反對,你可放心。
” 芸兒見到那監丞的态度忽然轉彎了一百八十度,滿口答應自己的請求,真是料想不到。
她喜出望外,即刻站起身來,向監丞深深一揖,感激地道:“多謝你老人家一言九鼎,諸多照拂,容後圖報,現在,這點小意思,孝敬你老人家……”她邊說,邊把一個小型黃色紙包,塞在他的手裡。
監丞客氣地道:“不必!這倒不必……”他嘴裡這樣說,同時眼看四周無人,乘機把手裡的東西納入了衣袋裡。
他們的談話到此為止,監丞就走了出去,臨行,芸兒又向他橫謝豎謝,謝不絕口。
那時,芸兒心裡非常快樂,等到公事完畢,連忙回家,把自己和監丞談話的經過詳細告訴家人,除了把那禮物給監丞的事情隐瞞不說之外。
母親大喜道:“事情這樣順利,那真是太好了。
” 傻大姐格外高興,笑道:“妙極,妙極!恭喜小妹前途光明。
” 那時小弟和二姊并不在場。
大哥對那監丞卻不甚信任,他說道:“官場中的事情變化多端,嘴裡說這一套,做起事來又是另外的一套,何況那監丞是個有名的老狐狸,我們不能過份相信他的說話。
” 傻大姐反對道:“人家是好意哪!你來澆冷水,說他壞話。
上次小妹立功,他也得到好處,隻要憑這一點來推測,他也決不會做出對小妹不利的事情,即使他确是壞人,也不至于壞到那樣的地步。
” 大哥道:“話雖如此,但我們不得不小心保護小妹……且慢!讓我想一想,用什麼妥善的辦法再去籠絡他,使他才能确實幫助小妹……”他一邊說,一邊低頭沉思。
不久,大哥若有所悟地說道:“有了!小妹,明天你到國子監,暗中運用技巧,從旁探問那監丞平時有些什麼嗜好,以便利用他的弱點,設法投其所好,我們需要他幫助,隻得不斷地使用左道旁門的手法。
” 芸兒道:“那監丞的夫人程修,也在國子監擔任學錄之職,兼掌人事,我與她頗為莫逆。
前日她在閑談中講起:她的母親程老夫人現在患重病,據說需用‘續命靈丹’,方能救治,可惜此丹本國缺貨,無法買到。
我想:如果我們要奉承上司,最好能夠弄到這種特效靈藥,但不知仙國有否此物?” 傻大姐道:“仙國什麼靈藥都有出售。
小妹,你立即寫信給水金書生,叫他速寄續命靈丹,用快郵傳遞,越快越好,以便我們早日收到……” 大哥插嘴笑道:“你們真是聰明,我想用左道旁門之法,而你們卻要鑽内線,當然,那計策比我更勝一籌……哈,哈,哈哈……普天之下,最妙的辦法就是鑽内線,路路不通,此路必通。
” 母親道:“去年我患病時,水金書生奇來藥品多種,好像其中有什麼……什麼靈丹。
芸兒,你把我的藥盒拿來……” 大哥道:“媽!上次的十粒續命丹,你不是都已吃完了嗎?” 母親道:“那妙藥很是貴重,我吃了五粒,病就完全好了,還有五粒我舍不得吃,留着下次備用,剩下來的靈丹好像放在藥盒裡面。
”母親體弱多病,她把平時所有吃剩的藥品都貯藏在—隻金屬鑄成的藥盒裡,以備不時之需。
大哥道:“那好極了!” 這時,芸兒已把那藥盒從木櫥裡拿了出來,随手交給大哥,因他是太醫院的醫土,熟識各種藥物。
他接過藥盒,打開一看,果然裡面還有五粒,貯在透明的小藥瓶内。
他連忙取了藥瓶,拔去瓶塞,用鼻嗅了又嗅。
道:“很好,很香!藥氣保持,藥性未變,可以應用……這樣吧!我們自己留二粒夠了。
小妹,明天你拿三粒去,不可在國子監直接交給監丞本人,也不可在國子監直接交給他的妻子程修,因那處耳目衆多。
給旁人看到是不好的。
你必須先要打聽明白,等到那監丞因公外出,或因開會不回家去的時候,就乘此機會,以探望程老夫人病情為名,親自到她的家裡去,順便贈送靈丹。
名正言順。
她們母女住在—起,我相信程修為了要救其母親性命,—定會接受靈藥……” 大哥的話還未講完,傻大姐突熱插嘴問道:“為什麼小妹要等到監丞不在家時才去呢?” 大哥道:“你不知道嗎?本國正在雷厲風行地嚴禁貪污納賄。
整肅勾結盜竊。
重辦利用職權。
我們的事正是行賄,他們也是納賄,彼此都是犯法的,如果監丞在家。
他是男人,小妹公然行賄,那是很窘的,而他也不好意思當面接受賄賂。
因此,小妹要乘監丞不在家時,才去把靈丹交給程修,女人和女人容易說話。
何況她們又是好友,平時講笑慣的,行賄納賄,彼此心照不宣,都無所謂。
”傻大姐道:“你倒想得周到。
” 其實大姊和大哥都不知道那監丞已經接受了芸兒的禮物,彼此等于行賄納賄,因當時芸兒隻講她和監丞談話的經過,并未将贈送禮物的事情說出來。
接着,大哥道:“還有一點小妹必須注意!我告訴你幾句怎樣對程修說話……你應該說:這三粒靈丹是我的愛人以前從仙國寄來的,因我想到程老伯母就像我自己的母親一樣,所以特地自己送來,給她老人家服用,三天以後定可痊愈。
服法是每天一粒,飯前飯後不拘,三天服完。
現在先給她老人家服一粒。
小妹,你記住!你一定要勸告程修,叫她的母親當場先服一粒,并且指導如何用溫水把藥溶化,如何調勻,如何服法,因為……如果不是當場服用,等到監丞回家,他知道這事,可能不敢接受妙藥,甚至他會把原物退還。
所以,當場飲服,即使他回家之後知道這事,也不要緊了,因靈丹已被他的嶽母服用了一粒,他想要退還原物全數也不可能了。
” 芸兒道:“好,我會這樣做的。
” * * * * * * * * * 自從芸兒得到了監丞口頭上同意之後,她就與她的愛人——水金書生密切聯系,準備了必要的證明文件,以及來往信劄,以便申請出國結婚時呈交有關當局查閱。
她向當地的公安衙門取來了出境申請書,詳細填妥後,即日送呈。
填寫申請書的每一項目,芸兒都作了審慎考慮。
有許多問題她必須先與大哥和小弟商量,大家都認為妥當之後,才正式填寫上去。
另一方面她立即緻函水金書生,告知詳情,叫他速作準備,妥為安排。
她很耽心,恐怕本國的公安衙門派遣密使到仙國去調查張淦其人。
如果他們這樣做,大事不好了,因事實上仙國并無此人,除非是水金書生敢于承認:他本人就是張淦,同時必須在那調查密使不認識水金書生本來面目的情況之下,他才能冒充張淦,否則,這事情還是要撞闆的。
水金書生對于這一點倒并不介懷。
他确信公安衙門的密使決不敢到仙國來調查,即使他們敢這樣做,他也有辦法對付。
他隻要另請一位朋友暫時冒名頂替,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在芸兒的日記裡,她這樣寫着:“可喜而又令人耽心的出境申請書已經送呈到衙門裡了,關于這件事,隻怕他們還需要詳細調查。
國子監本單位裡的頂頭上司監丞,和一部分同仁對我可能比較了解,因為他們過去屢次與我談話,或要介紹另外的男友給我,或直接和間接前來做媒說親時,都受到婉言謝絕,這就使他們确認我已有了戀人。
當然,他們也隻能暗中猜測,但決不知道我的戀人是誰。
對于另一部份的同仁,以後我在談話中也将透露一些消息。
有時我可能會故意穿着他從仙國寄來的衣服,出去應酬。
但那并不是誇耀,而是要讓他們知道我的戀人正在仙國,以便将來申請書批準後,他們就不會因我突然出國而感到驚奇。
我不知道我的戀人有什麼具體的想法和打算,也許他認為這件事的希望渺茫,田此,他對于我被批準後即赴仙國結婚的安排,還未考慮周詳。
其實,我覺得這事成功的希望很高。
本來我的意志有些軟弱,但現在我已開始堅強起來,且頗有信心。
當然,考慮問題需要顧到全面,從好和壞兩方面觀察。
成功固然是好的,假如我能獲準前往仙國的話,如何去法,途徑如何?何時到達?種種問題都使我很難想象。
假如不成功,我又将如何呢?這一點我也要估計在内。
所有一切問題,他都應該替我詳細考慮。
這是我與他本身的事情,我想雙方都要好好地安排一下。
目前我的心情是多麼緊張,但我不知道他是否深切了解。
我的缺點是遇到逆境時,就會洩氣退縮,喪失勇敢精神,但今後我必須要克服這種缺點。
” 從魔國到仙國的路程要經過七十二座毒山,三十六條惡水,以及十八層天羅地網,但那是一種不依照正當道路所走的捷徑。
許多本國的亡命之徒,以及犯了罪的妖魔人物等,在當地站不住腳,要想逃亡,惟有冒險去跋涉山水,穿羅鑽網,偷遁出境。
外國間諜、奸細和政治搗亂份子等,企圖進入魔境,也就非走那種可怕的捷徑不可,因為魔國邊關固如金城湯池,插翅難以飛越,沿途檢查又萬分嚴密,盤問惡刻,旅客言行稍露破綻,立遭扣留,誰也無法脫身。
由于邊關難渡,所以捷徑雖險,仍有不少的仙佛神聖和妖魔人物來來往往,各為其本身的環境問題,或為國家所托付的任務關系,甯願以身蹈險,在危機重重的捷徑上偷渡逃亡。
當然,那批逃亡者和偷渡客之中,有些運氣較好,偷渡逃亡僥幸成功,額手稱慶,但有些命運不濟之輩,中途遇險,死于山者,無人收殓,為鳥獸争食其屍,暴骨沙礫。
死于水者,屍果魚腹,骨骸無存。
有些倒黴的,半路被捉,川資被搜充公,又遭痛打一頓之後,判刑禁囚,或押回原籍,服其苦役,終身無法超生,徒呼奈何,但其中也有打成殘廢,或先遭痛打,然後被處斬刑。
種種嚴厲的刑罰,無非是要禁止逃亡偷渡,以收殺一儆百之效。
不過禁囚也好,苦役也好,打也好,殺也好,殘酷刑罰都不能阻止仙佛神聖和妖魔人物的來往偷渡。
铤而走險者都有其正當與不正當的理由,以及不得已的苦衷。
無論是何種理由或苦衷,對他們本身來講,都是博命,所謂冒死以求生存,涉險以貪名利,施展不怕的精神換取貪生,不畏死的毅力争取金錢和名聲。
在事前,他們都希望成功,即使不成功,他們也準備成仁。
芸兒的情況就與他們不同。
她如獲準出國,就可堂而皇之憑出境證通過邊關。
她沿途也要經越毒山惡水,以及天羅地網,但毒山之中另辟安全路線,在這種安全路線上,關卡把守嚴密,形同虎口,專咬逃亡偷渡份子,而有證之人就能通行無阻。
惡水之上常駐舟楫,憑證件購票渡江。
天羅地網疏而不漏,隻要出示合法證明文件,即可網開一面,順利放行,毫不留難。
雖然如此,芸兒從未出過遠門,對旅途是陌生的,無怪她在事前非常耽心:“如何走法?途徑如何?何時到達?”水金書生是芸兒的未婚夫,照理,他應該親身前來魔國迎親,但事實上,那種畸形的婚姻使他不能出面,而前來迎親,陪伴她同赴仙國之舉,更談不到。
因此,那書生就畫了一份詳細地圖,說明如何乘車,如何越山渡水,以及如何穿過羅網。
此外,為了安全起見,他又分别懇請沿途關卡附近,以及各地水陸碼頭的朋友們照料芸兒,或妥為保護。
同時,他又告訴她許多聯系朋友們的暗語和口号。
朋友們過去都已多少受過水金書生的恩惠,現在他偶有請托,他們無不樂于效勞,所謂義氣博義氣。
因此,當朋友們接到他的通知後,就預先準備了必要的步驟,以便芸兒到達山水羅網的關卡時,及時前去協助照料。
芸兒收到地圖後,勇氣油然而生,膽量增加,如果這次她的申請書獲得批準,她當然會依照他的指示和暗号進行。
當時,芸兒的想法與衆不同。
她認為水金書生不來本國伴她同行,必然是他工作忙碌,抽不出身,所以,他不來,她并無怨言。
她又想:假如她一定要他到魔國來,她自己認為太自私了,這是不對的。
她對旅程雖感陌生,但既已有了地圖,又有朋友們在沿途關卡照料,使她深信決不會迷路。
對她來講,這是給她一次出門的鍛煉,增加旅行閱曆,讓她以後也好熟悉這方面的情況。
可是她的家人卻都不放心。
她是單身女子,文墨雖好,武功太差,在龍蛇雜處的遙遠旅途上獨征,是萬分危險的。
因此,母親決定要派小弟護送芸兒直到邊關為止,一則旅途有伴,解除她的寂寞,二則她有小弟保護,比較安全,旅費雖要多花,但這是值得的。
此外,家人們都要芸兒請吃一頓豐盛的筵席。
吃一頓餐,本來是極小的事情,但當時魔國上下正感物資缺乏,幾乎是像鬧饑荒的情況之下,吃一餐盛宴就不簡單了。
當然,芸兒不會拒絕他們的要求。
她以水金書生的名義請全家吃“喜酒”,阖第光臨,實際上錢是芸兒出的。
她之所以用水金書生的名義請飲,是有深意的,因她不久即将成為夫家的人,而現在她究竟還是娘家的成員之一,如果她以自己名義請客,家人們就要還席,這是魔國傳統的規矩。
申請書能否批準,目前毫無把握可言,但芸兒卻已預作行動上的準備,還要歡宴一番,時間未免嫌早。
她心情愉快,不僅希望批準,同時也有不批準的思想準備。
假使這次不成功,下次再申請,總有一天會批準的。
更進一步,芸兒還計劃着陪伴慈親到附近縣郡裡的名勝地區,作一次短途的旅遊。
在芸兒的日記裡,她這樣寫:“每與家人團聚,大家都有說有笑,非常熱鬧,我歡樂地享受天倫之樂。
想到我不久可能要和家人分離,隻影單形遠适異國,心頭就隐約地湧上了一種說不出的波動。
說真的,我實在不想離家。
可是,我立即又想及還有一個更難分離的愛人,正在仙國等待我。
這時,情人之愛就戰勝了我對家人依依不舍的親情。
的确,在空暇時,我常常懷念着他,尤其是當我想起了不久就将走到他的身邊,立即殷切地期望着未來的幸福生活,并且也會回憶我們過去的許多歡樂舊事,在腦海中非常鮮明,無論如何不易忘記。
我不知道他是否也有此種感覺?現在我們隻要再加倍努力,我相信雙方的願望即将實現。
年複一年的等待使我心焦。
真的,人的心情就是這樣,往往把已經過去的長時期覺得并不太長,但一旦知道了事情将要成功,或願望即将達到,這時,内心歡悅和迫不及待的感覺真是難以形容。
其實,事情成功,願望達到,也許會在不久的将來可見分曉,而我卻以不久的将來比較過去年複一年的時間更長。
現在我的心情是這樣,想來他也是如此。
反過來說,我一直是那樣想着,等于精神磨折,自己虐待自己,心裡非常難受,況且老是那樣回想過去,顯然無補于實際,還是放棄了回憶過去,多籌劃未來的幸福吧!這樣就能激起我在工作上的幹勁。
辛勤的創造能加速事情成功;要達到願望,我們仍須繼續努力。
到了事成願達之後,我們就能盡情地享受逍遙生活。
我等待着幸福的日子立即降臨!” * * * * * * * * * 申請書送呈衙門,已經多時,但它好像石沉大海,消息杳然。
芸兒的心情開始焦急。
她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隻好硬着頭皮前去催詢,同時她希望能夠聽取當局的意見。
他們很幹脆地回答道:“不必來催!如能批準,證件自當送到尊府。
” 此後,在一個不長不短的時期裡,芸兒沒有及時收到水金書生的回信。
她很耽心,恐怕他發生了什麼意外事情。
未能及時收到回信的原因很多:去信可能為洪喬所誤,使他無從回信。
他或許已經接到她的去信,但他的回信可能在驿路上擱置,甚至它已被誤遞遺失。
也許他本身發生了什麼事情,使他未能立即回信。
凡此種種,都能造成雙方信件延誤的原因。
過去,這種情況也曾發生多次。
芸兒是多愁善感的女子,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能影響她的情緒。
她既怕信劄遺失,落在别人的手裡,因而導緻意料不到的禍事,又怕自己的愛人遇到任何壞事,或發生了不良的後果。
總而言之,她的思想越多,顧忌也越多,别人認為無足挂齒的事情,而她卻都要引以為憂。
後來,事實證明,一切平安。
她收到了愛人的書信兩封,發信的日期不同,但同時收到。
第一封信的郵戳日期較長,可能是本國最近運輸頻繁,延誤了投遞的時間,面且它又是由一個可靠的朋友轉寄的,因此,需要更多的日子才能到達她的手裡。
第二封也較平時的慣例遲到幾天。
當然,芸兒收到了兩封書信,笑逐頗開。
她看到愛人來信所講的話,覺得他在一言一語之間都能為她着想,于是芳心大慰。
那時,本國的物資奇缺,他能不辭勞苦,永無休止地從遙遠的仙國寄來食物和藥品。
物質本身僅能增加她生命力的營養,尚在其次,而物品還包含着愛情的營養,更為她所珍視,至于他所花的精神,力氣以及時間則最為寶貴。
因此,她萬分歡喜,心裡默默地為自己祝賀,認為有那樣的愛人是幸福的。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她竟然又在睡眠中做着與他在過去時那樣歡樂的夢。
她好久沒有做那種夢了。
當她夢回睡醒,想到夢境中和他相親相愛的情景時,她的臉兒就發熱,心裡猛烈跳動,那時,她連想也不敢多想了,她要忘記那夢中的歡情,而腦海裡卻顯出不服從的反應,雖然她覺得做那樣的夢是多麼羞恥。
關于申請的事,她在耐心等待中。
她一邊安心工作,一邊靜候好音。
她對這事非常樂觀,在靈感上預兆着成功的希望很濃;她似乎已處身于有把握創造自己的命運,以及逐步實現自己心願的狀态中。
盡管在她前面還有許多困難,但她頗具信心,決定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去克服它們。
過了一段時間,她又到公安衙門去催詢申請的事,但他們告訴她:“還需要很多的日子。
”因此,她隻得再耐心等待着。
那時,水金書生在仙國得到消息,知道魔國已經批準了許多申請出國的人,有的到天國,有的到仙國,有的到佛國,有的到太空國、地國和水國等。
在那許多樁批準出國的申請人之中,可能一部分是魔國的特工間諜,但根據消息傳出,普通的老百姓獲得出境的也不在少數。
這種消息,魔國的人民卻一概不知,毫無聽聞,但這不能責怪他們少見寡聞,因為封鎖消息在魔國是不足為奇的事情。
因此,水金書生立即緻函芸兒,叫她快去催問,究竟她的申請書何時才能批準。
芸兒接到書生的來信後,再去催促了二次,但對方托辭搪塞,敷衍了事,并無下文。
于是芸兒就叫水金書生多寫幾封信來,說明婚事的必要準備都已就緒,隻要人到,立即舉行婚禮。
這樣做法,能使她再去催詢時,有着加強語氣的話可講,必要時,她還可把他的來信都給對方過目,使他們對這件事深信不疑。
當然,信是水金書生寫的,但具名卻用張淦。
這雖是假戲,也要做得像樣,所謂假戲真做,免得搶花出氣,機密洩露。
君子可欺以方,魔國的當事人也有許多君子,所以,欺之以方,實屬必要。
由于芸兒再三再四地向公安衙門催問,他們就開始研究她的申請書,且進行了一連串的秘密調查。
在國子監,忽然降臨了一位粗眉闊口的大漢,态度嚴肅,腳步穩重,不消說,他是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物。
他一進大門,就向站崗的教習投遞名刺,口口聲聲地要見學錄大人程修。
教習接過名刺,仔細一看,知道來人乃是衙門的主事,正六品官銜尉遲文德大人,心裡吃子一驚,就請他稍待片刻,自己拿着名刺進内通報。
不久,教習出來,恭敬地引導那主事去見學錄之後,自己退回原處站崗。
在學錄程修的辦公室裡,賓主坐定,他們開始談話。
學錄問道:“尉遲大人屈駕枉顧,必有事故,尚祈不吝指教。
”尉遲主事道:“指教不敢。
我是粗人,不通文墨,說話喜歡開門見山,倘有失言之處,希望多多原諒。
” 學錄道:“請主事大人直言,下官洗耳恭聽。
”主事道:“國子監管轄全國教育,規模宏大,人才濟濟,不知有多少教習,典籍,典簿,學錄,學正,助教,博士,監丞和司業……,可否見告!” 當然,那尉遲主事知道國子監隻有一個祭酒,所以他沒有把祭酒也問進在内。
學錄程修是監丞的妻子,也是魔國的軸心人物之一,掌握國子監的人事檔案,權力很大。
現在,她聽到那主事提出問題,範圍龐大,一時猜不透他的來意,心裡暗驚,但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既已發問,她必須從實相告,于是躊躇了一下,說道:“本監祭酒一人,司業二人,監丞三位,其中之一乃是外子,博士六名,十二助教,二十四學正,四學錄,八典簿,典籍十八員,教習三百個,其他夫役雜工為數甚多,一時未能詳報确數。
” 主事道:“請問他們的活動規律如何?” 學錄道:“根據下官的人事記錄,他們都是奉公守法,并無越軌行動。
” 主事道:那是公的方面,但不知私的如何?” 學錄道:“私人方面的活動,下官也有案可稽,一般說來,他們都是正當的,似乎沒有什麼特殊的指責和嫌疑。
” 主事道:‘尊處的同僚之中,工作表現以哪一個最為突出,哪一個比較平庸,有否濫竽充數之徒,尚祈見告?” 學錄道:“這很難講,根據年終考績,曆屆都有許多卓傑之士獲得國家的嘉獎,同時也有不少人員受到懲戒或彈劾。
” 主事道:“嘉獎事迹中以哪一件最堪贊揚?” 學錄道:“衆所周知,本監的祭酒大人前年直接得到我王的加銜和珍賞,這件事是最為國人所稱贊的。
” 主事道:“是的,但我記得:尊夫監丞大人也享受了這種令譽。
” 學錄道:“不錯,拙夫雖也在加銜和珍賞之列,但他不過是适逢機緣,附骥而已。
” 主事道:“尊駕太客氣了。
賢伉俪身居國子監要職,為官清正,聲譽極好,不但衆口同贊,而在下尤為衷心欽佩。
” 學錄道:“多蒙過獎,實不敢當。
” 主事道:“記得那次同受封賞的,還有一位叫什麼博士?” 學錄道:“那是本監的女博士姓姜名芸兒。
” 主事道:“是了,是她!聽說此女才貌并茂,在下久聞其名,未見其人,而她既能與祭酒和監丞二位大人同受恩賞,想來她一定是個子不起的女子。
”學錄道:“是的,她确是人材出衆,工作表現一貫積極,殊為難得。
實際上,那次祭酒大人和拙夫能獲取我王的思賞,若論功績,還都是依靠了她,沾了她的光。
若論事實,他們兩位雖受恩賞,但都覺得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 主事道:“那是他們領導有方,才能培養出像姜芸兒那樣的人材,理應嘉獎,何愧之有?我們暫且不談這事,目前在下想再問明,當年選拔青年入伍,聽說各機構的人員中好像有被處極刑的,這件事似乎太過份了,不知尊
” “我也那麼想,可是小妹愛他。
她說他們已經做了十年的朋友。
” “這事情太不簡單,且已違反了仙佛神聖的傳統觀念……如果他們這樣做,我家的體面何在?”母親默然不語。
這時,大哥的神色起了變化,接着他又把詩看了一會,問母親道:“小妹呢?” “出去了,可能就要回來。
” “嘿嘿!我倒要仔細問問她。
” 以上是大哥問,母親答。
下面是母親問,大哥答。
“詩裡說些什麼?” “詩作得很巧妙,此人的确有些道理。
”“說些什麼呢?” “嘿,她要老公呀!” “你看這事怎麼辦?” “我也不知道,這是很嚴重的,不要鬧出事情來,那是不得了的。
” 那時,恰正傻大姐回來,大哥就向她質問,這事應該如何處哩? 大姐是心直口快的女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胸中毫無城府。
她說道:“這事沒有什麼大關系,隻要水金書生人不錯,小妹總比嫁給這裡的人好些。
叫小妹快去申請出國,到仙國去,誰管得了她的事情?” 大哥氣憤地說道:“那麼容易,魔國公安衙門是你管理的嗎?” 傻大姐道:“先去申請,成與不成以後再說。
成功最好,如果一次不成功,下次再申請,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 大哥道:“你真是頭腦簡單。
” 傻大姐轉變話頭,道:“水金書生,人是很好,小妹的年齡也大了,我們應該為她的終身着想啊!”大哥贊同地說道:“這人的心地倒也不壞……”他等了一會,繼續說:“不過,這事應該從長計議,切不可魯莽,否則後果嚴重……等待小妹回來,我們必須好好地問她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家人們正在會談,議而不決的時候,芸兒回來了。
她看到母親和兄姐等都正襟地坐在一起,各人态度嚴肅,房中氣氛靜穆,覺得情況特殊。
她又看到大哥的手裡拿着那張粉紅色的詩箋。
這就是水金書生的詩箋,頓時她的心就跳動起來。
她明白他們是在讨論她的婚事。
“小妹,你過來!”她在驚羞交迫中被大哥一叫,立時三刻感到心神震蕩,羞得擡不起頭來,可是沒有辦法,隻得走了過去,坐在一旁。
“你與水金書生的事情我已知道,不過你要仔細考慮,這事不比尋常,不是兒戲,你到底準備怎樣?”大哥繼續說。
當時她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呆呆地坐着,眼睛盯着地闆,默默無言。
“小妹你講呀!傻大姐催促道。
“事到如今,我也不知從何說起,但現在……現在我……希望和他在一起,因為我……覺得他為人很好。
”芸兒讷讷地道。
“你知道,他在地國人間犯了色戒,你要想清楚,這事怎麼可以呢?”大哥道。
這問題使她很難回答。
她雖在心裡暗道:“我是真的愛他!”但在家人們前面,她怎麼好意思說出來呢? 隔了一會,大哥看到她回答不出,又接着道:“小妹,本國的環境你也明白,犯色雖非犯法,而揆諸人情,卻是有損品德,這種人怎好和我家攀附親眷?所以,我看這事困難重重。
” 當然她也想不出具體的理由和辦法,又沒有巧妙的口才說服大哥,同時,自己心裡也十分清楚。
這事原是大有困難的,不過情到濃處,堅如金石,她決不願抛棄她的愛人。
現在她聽到大哥這樣說法,感到一陣心酸,不知不覺地面頰上流下淚來。
她飲泣了。
母親是仁慈的,隻是軟弱寡斷,沒有主意。
大哥是一家之主,對小妹芸兒愛護備至,由于生性嚴正,處事謹慎,當然他這樣說也是為她着想。
在這種場合裡,還是傻大姐有些主意,她說話可謂深得芸兒的芳心。
“不要緊!”大姐道。
“這事又不是在這裡做。
叫小妹到仙國去,一切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有什麼關系?” “仙國,怎麼去法?”大哥問道。
“申請啊!”傻大姐答道。
“什麼理由?”大哥問。
“結婚!”大姐答道。
“結婚要有證件,有什麼證件嗎?”大哥問道。
“這有何難?快叫水金書生寄證件來,問題即可解決。
”大姐道。
“現在,如果有些飾物之類的東西,那就好了。
”母親的話提醒了芸兒。
“不知道白金指戒是否可派用場?”芸兒興奮地道。
“你有白金指戒?給我看!”大哥說道。
這白金指戒是水金書生贈給芸兒的紀念品。
他們在上次分離時,他把它套在她的手指上,作為私訂終身的禮物。
關于贈送那指戒的過程,講起來甚為可笑。
水金書生本想早送此物給芸兒,但她在那時覺得太不好意思,終于拒絕接受,後來她想到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白金是最高貴的,永不變質。
”這樣的東西很有意義,它意味着他們之間的感情,永不變質,而且彩頭也好,覺得應該接受,于是她就厚着臉,含羞自動向他索取。
此外,水金書生又贈給她龍鳳天金鎖片和項鍊各一件。
不過,為了怕難為情,芸兒從前沒有把那些首飾的事情告訴家人們,就好好地私自保存着。
這時,芸兒從衣箱裡拿出一個小包,順手遞給大哥。
大哥拆開小包,看到那些飾物,就對芸兒道:“好啊!有白金戒指……還有天金項鍊系着鑽片,想來都是那書生贈送的。
小妹,你怎麼不早說?還是你們本領大,都會自己去找尋對象,可知姜家的人隻有我老大哥最老實……” 大哥的話當然是“一語三關”,因為小弟是自選配偶,大姊和大姊夫是自由戀愛而成為眷屬,如今小妹又是自己找到了對象,而大哥本人,到目前為止,還是單身、光棍、王老五。
“現在有了這些東西作為證件,申請比較方便,因飾物上镌着‘仙國制造’字樣……”大哥停頓—下,沉吟地接着道:“可是,我們和水金書生的關系應該如何說法?出境申請書必須詳細填寫,前因後果,決不可有絲毫的漏洞,否則秘密洩露,一切都成問題。
”“我們不妨說水金書生是母親的女友之子,他是在十多年之前遷往仙國的。
我家和他家早已有了婚姻之約,而那些飾物都是他家贈送,作為聘禮。
現在雙方當事人業已成年長大,應該結婚,小妹不妨利用這個理由,申請出國,名正言順,你們認為如何?”大姐滔滔不絕地說出許多杜撰的事實。
大哥考慮了良久,點頭道:“這倒可以一試,不過,還是小心為妙。
我們再仔細考慮一下,有無其他更為适當的理由。
” 當時,芸兒看到大哥也肯為她開動腦筋,心裡高興極了,這就意味着她的前途已漸趨光明。
那時,各人又想來想去,可是都想不出什麼是更适當的理由。
于是大哥主張立刻緻函水金書生,叫他從速來信,提出當年婚姻之約,井催促小妹快去申請,前往仙國結婚。
等到他來信後,小妹便憑此信向衙門辦理申請手續。
此時,大哥忽然從消極的态度變為積極,且肯大力幫助芸兒作出主意,無形中他已同意了芸兒與水金書生的婚事。
同時,母親也欣然了。
于是,大姐誇口道:“還是我的膽量大,有主意,說申請,就申請,怕什麼?” 這次家庭會議,不召而自集,結果甚為圓滿,使芸兒順利地通過了第二關。
當夜,芸兒寫信給她的愛人——水金書生,詳細地報告家裡的決議,叫他從速來信,最後她還寫了兩句話:“要完成過去尚未完成的愛,一切都在不言中。
”她知道:當他得到這消息之後,他一定是非常快樂的。
次日,小弟從鄰近地區公畢返家,得悉小姐姐芸兒的愛人是水金書生,不禁驚奇得目瞪口呆了,半晌說不出話來。
小弟從未想到過,她的愛人會是那書生,這似乎是不可能的。
水金書生是野仙品級,上次他在魔國狂歡大會中獲得頭獎巨額黃金,同時另有十個瑤池仙女作為贈品,但他隻拿取了少數獎金,分送窮親貧友,大部分撥作善事,又拒絕了十位仙女,一個也不接受。
(請參閱“群魔亂舞”故事)。
他既不貪财,又不愛色,卻會和小姐姐發生戀愛,此中道理,使小弟百思不解。
但事實确是如此,無怪小弟驚奇發呆。
小弟比芸兒小了三歲,卻是少年老成,穩重沉着,處事精幹非凡。
在家庭裡,他雖位居末座,可是他對家務也有講話的資格。
此時,事出意外,他呆想了一會之後,終于說道,“這樣也好,我不反對。
”當然,他也有贊成的理由。
據芸兒分析:小弟結婚時,大哥反對,認為他的年紀太輕,結婚嫌早。
那時,芸兒卻竭力贊成,且處處助他玉成其事,此其一。
水金書生前在魔國,他待小弟很好,又當小弟生病時,他想盡辦法,弄到當時在魔國極難買得的藥品,贈給小弟服用,賴以痊愈,此其二。
魔國備戰,物資缺乏,水金書生經常郵寄禮物,分贈家人,當然也有小弟的份兒,此其三。
本家的兄弟姊妹都有豐富的同胞手足之情,因此,雖然她與書生的婚事稍嫌畸形,但他們覺得那書生為人倒也不錯,所以隻重感情,不問是非,終于全家都贊成了這樁婚事。
那時,惟有二姊的贊助十分勉強,因她生性謹慎,膽小怕事,且凡事必須經過多次考慮之後,才敢決定。
她說道:“我認為這事雖好,可是不很妥當。
” 不過,二姐的贊成與否對于婚事起不了重大作用。
當然,她贊成是好的,但即使反對,也沒有關系,因她決不會破壞芸兒的婚事。
大姐夫是“怕老婆”,大姐說一,他不敢講二。
二姐夫也是懼内之人。
因此,他們對于芸兒和水金書生的事情都不敢置喙,索性不問不聞。
* * * * * * * * * 大約過了十天,水金書生的回信到了,這次他的來信寫得好極了,并且另附一封給母親姜老太的信。
他稱呼她為姨媽,自稱甥兒,這就說明了他已完全了解芸兒的意思。
可惜依照目前緊張局勢,芸兒不敢立即申請,還要等待以後的機會再說。
他幾次來信,說明要到魔國來探望芸兒,她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想來看她。
芸兒的意見是這樣:他能來看她,她當然喜歡。
如果他來将會影響他在仙國的工作,那麼,還是不來的好!究竟工作事大,個人事小,隻要他工作做好,事業有了基礎,他們以後就有幸福。
因此,她并不急于要他作暫時的探望,她需要長久的幸福。
國子監放暑假了,芸兒有許多時間與家人們聚首。
在魔國,這種機會是比較難得的,因在平時,每個人都很忙碌,早出晚歸的時間各不相同,見面機會雖有而不多,即使是一家之人,而能在一起歡叙,也是不容易的。
現在,有此機會,家人們都很愉快,可是對芸兒來講,她的心裡尚感空虛,她不知道水金書生遠在仙國,是否能理解她為什麼心裡感到空虛。
假期中,家人們共叙衷曲,不免想吃些可口的東西,可是談何容易? 市場上物資奇缺,美味的食物可在何處買得?即使有錢,也買不到。
恰在那時,水金書生寄來許多山珍海味,美酒名茶,家人們看到了,個個食指大動。
母親這樣說:“水金想得周到,在假期中寄來那些營養豐富的食品,使我們全家都能享受口福,他真像我家的成員之一,可與大婿和二婿媲美,同樣地關懷家事。
” 二姐聽到母親時常稱贊那書生,她也說道:“如果他這次回來,我倒要看看他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 芸兒心裡暗想:“假如他真的來了,像新婚上門那樣,不知道他是否會怕羞?” 說實話,家裡的人對他都很關心。
* * * * * * * * * 水金書生來信告訴芸兒:上次她給他信裡的那兩句話,使他心裡很甜。
當然,她看到他有那樣的反映,也很高興。
平時,芸兒在信裡所講的話,可能他隻有片面的理解,所以她也就不對他多講,因仙魔相隔,路程萬裡。
驿館檢查制度又是那麼的嚴格?她寫信隻可暗示,不能明說,許多事情在信上一時也講不清楚。
照理,他們之間自應無話不談,雙方雖天高地遠分離着,還是阻擋不了她和他的戀情,真所謂兩地相思一顆心。
有時芸兒偶沾微恙,又處身在不如意的環境裡,就會産生消極的觀念,覺得理想雖好,但眼前要想做的事情,困難重重,希望渺茫,無法實現。
因此,她獨自苦悶,腦海中常常盤旋着“怎麼辦?”她懷着這樣的心情,應該向誰傾訴呢?當然,她應該把苦衷告訴水金書生。
可是,她想到:如果告訴他,那必然會影響他的情緒,因他們的感情深厚,有着共同的理想,而且是一體的,所以,為了不使愛人的情緒發生波動,她甯願把苦悶埋在自己的心裡。
她又想到:還有比她更艱辛以及更苦悶的他,正在仙國積極地為她創造條件,準備實現她的理想,那麼,雙方對比一下,她就感到自己的這些苦悶,又算得了什麼呢? 她本來不願意把自己的苦悶告訴他,但後來看到他的來信,果然不出所料,他也有類似的苦悶,于是她就索性讓他了解她平時的思想,以及她對于愛情的态度,這樣做法是更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
芸兒心裡暗道:“水金書生,你有這樣的一個戀人,覺得幸福嗎?” 水金書生來信說:他不久就要來看她,當然,她感到這是莫大的欣慰。
這次,如果水金書生真的與芸兒見面,他,和過去一樣,表面上仍以大哥的朋友關系前來拜訪,以免外界産生疑端,而導緻不良的後果,實際上,在姜家大小人等的心目中,他是以準女婿的資格上門。
芸兒怎樣呢?她不會像過去那樣,偷偷摸摸地忌憚家人,也無須再避嫌疑。
她将以他的未婚妻身份與他相會,雖從外界和鄰居的眼光看起來,她對他若即若離,好像有什麼特殊的關系,但他充其量也不過是大哥的朋友而已。
這次,如果他來,與芸兒相見,他們必然将有許多話需要傾談,多少事情必須商量,以及多少愛意互相表達,那是多麼有意思呀! 芸兒盼望這樣的日子立即降臨。
* * * * * * * * * 某日公畢,芸兒從國子監回家,傻大姐告訴她一段事情。
大姐說:“大哥和小弟為了你的婚事,又讨論了整個的下午。
” 兄弟二人對于芸兒這樁畸形的婚事,真是大費心計,前前後後,好好壞壞,角角落落,巨巨細細的每一利害問題,論長說短,無不再三研究。
綜合他們的意見是這樣:在過去的社會裡,那就是姜家尚未遷居魔國以前,他們的境況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所有往來親友們都是中上流的人物,所以,體面問題十分講究。
以一個中上流家庭的女兒,來配一個犯了色戒的女婿,給外界知道,那是有辱門風的。
因此,這件事決不可做。
現在的社會裡,尤其是在魔國的環境裡,人們在骨子裡盡管是男盜女娼,但表面上卻道貌岸然,眼光更加尖銳,批判極為深刻,無事偏要生事,有事還當了得?畸形的婚姻為妖律魔法所不容,犯法者若被查出,就要當作典型處理,試問怎能忍受?所以,此事不但不可做,而且連說也不可說。
再者,芸兒也是魔國國子監的骨幹分子,在私底下誰也不知道她卻有這樣不可告人的隐事。
萬一東窗事發,必然使她大失體面。
因此,這事連随便講講也不可以,還想去做嗎? 可是,當時傻大姐卻有不同的看法: 她說:“兄弟們所講的話似乎太主觀了。
小妹的婚事并非在魔國,而是在仙國舉行。
在仙國,一切都是自由的,有什麼體面或不體面?做女子的隻要嫁得好丈夫,就有幸福。
我們這裡的人好比籠中之鳥,毫無自由,永遠無法移動。
這種生活有什麼好?不如設法讓小妹到仙國去結婚。
在那邊,他們發展的機會較大,這對她本人,或對我們的家庭來講,利多于弊。
此外,小妹生性固執,愛情專—,叫她放棄那書生,她會感到快樂嗎?何況小妹年已三十,做姐姐的,或做兄弟的,也應該為她的終身作出打算。
我們都是同胞手足,為了她的前途幸福,我們不支援,誰來幫助她?”于是,問題忽然轉到水金書生身上。
“到底那書生為人如何?”小弟問道。
“此人倒也不壞,雖是野仙,真像一個書生,可稱名符其實。
”大哥答道。
“書生誠懇忠厚,配小妹最為适合。
”傻大姐補充道。
“聽說上次那書生有‘詩’寄來,詩呢?讓我看!”小弟要求道。
傻大姐從芸兒的書桌抽屜裡把詩箋找了出來,遞給小弟。
小弟把詩仔細看了一會。
大姐問道:“我對于詩,一竅不通,到底詩裡講的是什麼意思?” 大哥性喜文學,談到詩,他的興趣來了。
他搶着道:“我把那書生的詩已經看得一清二世。
他的第一首詩是他假借小妹的口氣,說出她心裡的話,意思是:她已經深深地愛上了書生,恨不得能夠像‘雁’那樣向南方飛去,直達仙國。
她依恃着慈親的寵愛,深信老母一定會同意這樁婚事,不過,那畸形的婚姻使她難以啟齒,又羞向大哥講明。
她的心願是:隻要她能與書生結合,過着像古人梁鴻和孟光那樣的快樂生活,卻并不希望虛浮的富貴榮華。
詩的最後結句‘憐我誰如親手足,非非是是盡包涵’使我極為感動……”大哥說到這裡,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情之所鐘,金石為開,叫我有什麼辦法呢?答應吧!損害家聲,且對外界的環境上也有所顧忌,不答應吧!事實擺在眼前,我也不知如何是好。
” 大姐道:“我們做兄弟姊姊的,總要想個計策,在沒有辦法之中也要硬勁想出—個辦法來才好。
” 大家靜默了片刻。
大姐接着道:“第二首詩怎麼說?”大哥道:“那是書生以自己的身份說出心裡願望。
” 大姐問道:“書生怎麼說?” 大哥道:“他說:本人也知道這是畸形婚事,因此,在暗地裡,他常常懷着恐懼的心理,隻怕我們家裡的人會對他指責,或加以白眼,但事實上,我們都歡迎他。
由于這樣,他對小妹的友誼是以‘弄假’開始,但不料後來在不知不覺中,彼此都已有了感情,事情就‘成真’了。
有了感情之後,他和她就無法分開,所以,人在千裡外,相思寸寸新。
詩的下聯是:他希望小妹到仙國去,和她過着共同生活。
” “後面兩聯,大有文章。
”小弟開始講話了。
“什麼大有文章?我倒看不出來。
”大哥道。
“你再仔細看!”小弟對着大哥道,一邊把詩箋遞了過去。
大哥真的把詩仔細端詳了一會,半晌無語。
過了一會,大哥忽然用手在桌上重重一拍,使傻大姐和小弟都吃了一驚。
“什麼事?”大姐問道。
“妙絕,妙絕了!”大哥贊許地說道。
“真是異想天開!那書生把小妹的乳名,和他自己的真姓都嵌入這首詩裡,我覺得那是絕妙好辭。
” 小弟道:“我靈機一動,早就看出來了。
‘藏弓長享太平日,芳草将迎浩蕩春’是隐藏着‘姓’,仙國桃源天氣好,霞津雲洞更宜人’是包含着‘名’。
不但如此,那兩聯詩句還有兩面的看法:—面是冠冕堂皇的,另一面卻是不純潔的,但這是僅可意會,而不可詳述。
” 大哥喝道:“你不要自作聰明,想入非非。
” 小弟聳聳肩,伸伸舌,不敢再說什麼,因他平時對大哥是很尊敬的。
“我認為那書生确實有些才情。
”大哥繼續道。
于是大哥又看第三首詩。
看了一會,點點頭,說道:“第三首是那書生的求婚詩。
窕窈淑女,君子好逑,當然,他希望娶小妹為妻,而小妹嫁給他,也是她本人心甘情願的。
這聯‘此地乘龍堪作客,異鄉求鳳不尤人’,意思很好。
‘此地’和‘異鄉’都指仙國。
他說:在仙國,他可以做‘乘龍客’,而小妹也可以做‘求鳳人’,而他們都不會受到别人的指責,這—點倒是實情。
下面一聯‘已征兄意謝媒好,先得母心看婿頻’也是很風趣的,意思是:要‘求婚’,必須征求我大哥的同意,然後再謝媒人的好心腸……”大哥說到這裡,問道:“媒人到底是準?” 大姐回答道:“媒人當然是指我。
” 大哥對傻大姐道:“你是媒人?嘿!你有否先征求我的意見?”大姐道:“我現在已經征得你的同意了。
” 小弟插嘴道:“‘先得母心看婿頻’,這—句真所謂丈母看女婿,越看越中意。
” 大哥和大姐聽了,都笑起來。
大哥道:“主要倒是最後兩句:‘昔日雖非今日是,從今莫負後來春’。
書生的意思是:這樁畸形婚姻在以前來講是‘非’的。
但開始‘弄假’,後來‘成真’,既已‘成真’,就‘真’到底,由于事情既已成真,那就是以現在的情況來講,這婚姻應該不是‘非’,而是‘是’了。
既然是‘是’,那麼,從此之後就快些讓他和她結為夫妻,不要再辜負後來的青春了。
” 大姐道:“那書生用心之苦,就在這點,使我很是感動。
小妹能嫁得這樣的丈夫,實在不算錯了。
”大哥贊同地道:“我也很感動。
” 小弟又插嘴道:“我倒要問個明白:小姊姊有否曾與那書生發生關系?” 大哥道:“很難說。
” 傻大姐連忙辯護道:“不會的!處于目前魔國的環境裡,他們到什麼地方去發生關系呢?”大哥改變語氣道:“想想是不會的。
”大姊堅持地道:“小妹是老實人,她不會的。
” 小弟道:“但那書生或許不老實,小姊姊可能已給他占有了,否則,她為什麼會那樣的深深地愛着他呢?” 傻大姐終于讓步道:“發生關系是不會的,但接吻也許可能。
” 小弟一本正經地道:“為什麼那書生來信說:事實上芸兒已是他的妻。
如果他們不曾發生關系,那書生怎敢說出這句話來呢?” 大姊鄭重地道:“小妹告訴我:那書生故意這樣寫,為了恐怕我們家人不答應這件婚事,因此,他就如此寫法,表示木已成舟,婚事非答應不可。
”“那麼,書生使用這種手段,老實中還是有些不老實。
”小弟道。
“什麼不老實……”大姊争辯道。
“我們不要談這些!”大哥阻止道。
他們都靜默了一會兒之後,就不再讨論下去。
關于水金書生和芸兒的婚事,傻大姐最為起勁,出力也最多。
她處處為他們辯護,不遺餘力。
家人之中如有發表不利于他們的言論時,她就會像女訟師那樣想盡辦法,說服對方。
當然,有許多實際問題決不是空言所能解決,因此,不論大姊的口才如何雄辯,談鋒如何勁健,理由如何充足,但讨論的中心一轉到芸兒應以什麼身份和理由申請出境?何時開始申請?國子監當局是否會準許芸兒離職?水金書生對于地國人間的色戒案件如何處理?芸兒将來在仙國的地位如何确定?傻大姐就覺得難以措辭,且不能自圓其說,因她在過去很少和書生談到那些具體的問題,加上芸兒以前和水金書生相見時,她也隻想到目前的要求,并未顧及具體事實,尤其是對于最後二個問題,更是羞于啟嘴。
當然,家人們認為那書生如能對上述的問題作出妥善安排,他們就不反對這婚事。
他們提出那些問題,也是為芸兒的前途打算,主要是母親想來想去,不大放心,于是家人們就要重複讨論。
他們在感情用事的時候,大家就通融了,慫恿芸兒速去申請,可是,等到外界的環境起了變化,政治壓力加重,他們的思想就鬥争起來,結果理智增強,往往把感情抑制下去,畏縮之念油然而生,于是他們又把舊事重提,反複讨論,但橫考慮,豎商量大傷腦筋之後,還是始終無法決定一個妥當的結果。
推其原因,問題不在内部,而在外界。
外界重重疊疊的壓力真是太可怕,太嚴厲,人民被苛刻的法律限制,已經多年,長期處身在積威之下,既不敢言,又不敢怒,輕也不得,重也不得,更談不到行動。
所以,姜氏兄弟姊妹的計劃雖然精密,讨論雖然周詳,可是他們卻缺乏積極的行動支持,遂使一切計劃和讨論都成為畫餅,于是大家隻好說:惟一的辦法還是等待時機吧! 時間過得很快,但機會卻不降臨。
要創造機會,談何容易! 等待時機的忍耐心是有限度的。
一家人等都為芸兒的申請問題而感到煩惱和焦急,惟有二姊保持靜默,好像金人那樣三緘其口,始終不肯發表意見。
她可能是膽小怕事,又恐出錯主意,反誤大事,同時她也可能是理智堅強,嘴巴不說,心裡反對。
二姊的贊成和反對對芸兒的婚事絲毫不會發生影響,因她心地善良,又是同胞姊妹,即使反對,也不至于因反對而從中破壞,更不會前往衙門告密。
這件婚事如果不是芸兒的愛情專一,和大姊的傻勁十足,竭力從中撮合,可能随時會發生變卦。
* * * * * * * * * 在仙國的水金書生因有要事纏身,不能依照原定計劃到魔國來探望芸兒,但她并不以他未能踐約而感到憂傷。
當她有心腹之言,無法向他當面傾訴時,苦悶是不免的。
不過,為了他們共同的前途,他安心工作,不來看她,她是贊成的,即使有話要講,她也隻好耐心等待信裡告訴他。
芸兒對于水金書生中止魔國的行程,不但沒有引起反感,或耿耿于懷,而且她又去函安慰,叫他專心工作,為事業而奮鬥,究竟工作重要,個人的私情是小事。
如果工作做得成績優異,這是比見到親人還要愉快。
她能從大處着想,不斤斤計較兒女的私情,乃是她和一般普通女子不同的地方。
此外,她對于本身的工作表現也是突出的。
當時,魔國正在選拔優秀人材,發揚先進事業。
芸兒為了要做好本位的職務,以便将來申請出國時,能得到上級批準,她就在國子監積極地埋頭苦幹,在時間上分秒必争,往往每天要做到午夜才能回家休息,次晨很早又去上班,進步神速,成績斐然。
因此,國子監祭酒暗示要保舉她成為禦史衙門的督導。
禦史衙門是直轄于國王的統治機構,下面系列許多小組,一切政事都要先由該有關小組決定,然後才能施行,所以權力極大。
芸兒積極工作的目标并非為了“向上爬”,但祭酒大人卻要給她向上爬的機會,這使她心裡甚為不安。
要做該組織裡的督導,條件非常嚴格,有許多妖魔人物苦幹了三五百年,甚至千年,夢寐以求地要想申請進入這個統治組織,但都未蒙批準。
芸兒絲毫投有這種念頭,上級反而自動前來争取她,且又暗中授意:如果芸兒填具了申請加入禦史衙門的督導組織,就可立即批準。
她心裡決定要申請出國,不想申請督導高位,但她怎敢填具出國的申請書? 在此時此地,假如她不自量力,或不識時務,膽敢申請到仙國去,那麼,她不但會遭到拒絕,碰到釘子,而且她必被貶入“交部”,嚴議處分,永難翻身。
主管的暗示和授意使芸兒感到苦悶。
同樣是申請,但此申請不是彼申請,她希望申請的,卻不敢申請;她自己不願申請的,上級偏要她去申請。
她面對着這種環境,頗覺左右為難,心中忐忑不安。
出國是向右,進入禦史衙門向左,但此中之利害很難判斷,那是要看申請人的立場和環境而定。
依照芸兒的表面立場來讨論,誰都認為她是以做督導有利,因督導是公開的光榮,申請批準之後,她的身份就立即由被督導者一躍而升為督導者,其好處之多,一時也說不清楚,至少在那衙門以外的妖魔人物見到她都要尊敬三分,忌憚七分,立場穩固,威勢顯赫。
可是從芸兒的個性,以及不可告人的環境來讨論,她就有不少的顧慮。
她是個初出茅廬的女子,膽識不夠,資曆淺薄,純潔天真,心地善良,因此,她距離做督導者的條件尚遠。
假如現在她由于上級的感情用事,僥幸獲準高位,将來遇到困難,不知使用權術、施展手段,她必定會被外界的妖魔人物認為懦弱可欺,而遭遇不測的禍端,後果何堪設想? 另外的顧慮是她與水金書生已有婚姻之約,金石之盟,且雙方感情深厚,絕對不能分離,假使她一旦做了督導,由右向左,就永遠無法與水金書生結合,這是她内心所極不願意那麼樣做的。
所以,這些顧慮阻擋了她申請進入禦史衙門的行動,至少暫時不準備那樣做,雖然她的上級卻時時刻刻在等候她前去申請。
國子監當局拖她向左,水金書生拉她轉右,無形中前者與後者變成了暗鬥。
國子監先用的是王道,因為提升優秀份子的職位,使其前途光明,可謂名正言順,但若她本人不願申請高位,而當局使用壓力,硬要她去申請,這就是霸道了。
霸道是以力服人。
水金書生用的也是王道,決不使用強力。
王道是以德服人,不過這王道隻以感情困擾芸兒,使她不願申請督導之職。
站在魔國當局的立場看來,就可說水金書生自私自利,所以他用的并非王道,而是霸道。
這事如被國子監查出,芸兒和水金書生就要受到處分。
古人這樣說:“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芸兒處身于霸道與王道纏繞不清之間,明避暗鬥,真是軋偏了頭,傷透了腦筋。
至于芸兒,顧慮太多,因為升級是一件大事,同時婚姻也是一件大事,它對她終身幸福的關系至巨。
所以,事前她不得不考慮周祥,于是她必須要把這件事告訴她的戀人——水金書生。
在這種情況之下,她就無法立即填具申請表格。
時間能拖延一日,好一日,日子越拖長越好,當然她也顧不得上級的猜疑和催促了。
關于這事,她早已寫信告訴水金書生,且吐露了内心的矛盾,要他從速指示一個适當的方針。
那書生回信暗示:虛與委蛇,盡量拖延時間,若拖延不獲對方同情,就僞稱患病,或坦白告訴上級:“要申請到仙國結婚。
” 在這段拖延的時期裡,芸兒心亂如麻,非常焦急。
另一方面,國子監當局很關心芸兒的生活情況,又時常找尋機會叫她前去談話,暗示禦史衙門特别要栽培她成為督導,且又鼓勵她在最後階段必須要表演出色的成績。
所謂關心她的生活情況,以及叫她常去談話,那就意味着:為什麼她還不立即填具督導申請書?這是一種變相的催促;同時所謂栽培鼓勵和最後階段表演出色的成績,其含義是:在申請限期之前,她必須要送呈申請書。
對芸兒言,這是一種可怕的壓力。
處于這種情況之下,芸兒在思想上鬥争得非常激烈。
她想到自己與水金書生互相戀愛,屈指計算,已過十年了。
光陰如箭,青春蹉跎,人事壓力,環境逼迫,都不能阻遏她的決心,在情理上講,她也不能再無限期地拖延下去。
因此,當某次國子監監丞晶瑩子又來與她談談生活情況時,芸兒就毅然決然地和他攤牌。
她這樣說:“我在十多年前已有愛人,家母和他的母親以前是同學,同時兩家還有些親戚關系,所以他稱呼家母為姨媽。
他,人很忠厚誠懇,目前在仙國擔任糧庫大使之職。
他已離開本國多年,但離國之前,我與他已有婚姻之約,而我家也接受了他的聘禮。
前年,當水金書生前往仙國時,家母曾經拜托那書生代為了解情況,後據書生報告:‘其人品學兼優,可以為婿。
’此外他也拜托水金書生轉告:要求家母同意讓我到仙國去結婚,又寄來催婚的信劄。
由于我有顧慮,又為了這裡工作的關系,我一直等待着,已經多年了,但現在我仔細考慮,這事已不能再拖延下去,所以我提出申請離國的要求,希望上司也為我考慮……”她說到這兒,暗覺傷心,凄然飲泣。
那監丞晶瑩子奉了祭酒大人之命,剛才乘興而來,目的是要說服姜芸兒,加入禦史衙門,此刻聽到她提出這個要求,覺得很是突然,不由吃驚地呆了一呆,默然無言。
“那麼,此人姓甚名誰?他不為本國服務,卻赴仙國做事,一定不是好家夥,你能信任他嗎?”晶瑩子呆了一會之後,終于發言。
“他姓張名淦,多年前移居仙國。
那時,我國和仙國邦交和睦,本國人民遷往仙國為數不少,而仙國人民移居本國也很多,他不過是許多移民中之一而已。
由于我們誼屬親戚,我對他是非常信任的。
”芸兒答道。
這時,芸兒在匆忙中作出答辭,發生了一個漏洞,原來水金書生與芸兒通信,化名張淦,這“淦”字包含着“水金”二字,不消說,即是水金書生本人。
假使當時晶瑩子稍加用心,就能猜到芸兒的愛人便是水金書生。
可是那監丞晶瑩子沒有想到這一點,因水金書生的真姓實名,無人知道。
他在仙國韬晦蠖屈,是個平凡的角色,但在魔國,卻早已大名鼎鼎,尤其是他在狂歡大會中,散黃金,拒美色之後,他的名望更響,高唱入雲,不過,大家隻知道水金書生,而不知道他姓什麼,名叫什麼。
因此,那監丞萬萬想不到那不貪财,不好色的書生竟然是芸兒的戀人,何況芸兒又提出她家曾委托水金書生在仙國調查她愛人的情況,顯然此人是一個第三者,決非這婚姻的男主角。
其實,水金書生張淦确是這婚姻的當事人之一,不過,由于晶瑩子在思想上太疏忽,太主觀,并未深入研究,他就造成了錯覺,那可能是水金書生和芸兒運氣真好,也可能是月下老人的婚姻簿上注定他們确有夫妻之緣,因此,在不知不覺中,監丞的頭腦昏了,雖然他在平時是何等的鑒貌辨色,明察秋毫。
天下的事情往往如此。
許多可能性極大的事卻變成了不可能,但不可能的事竟然最後成為可能,而且還是事實。
那時,監丞想了一會之後,又問道:“你說:水金書生曾受你家之托,在仙國調查張淦的情況,那麼,你認識水金書生嗎?” 芸兒聽到監丞問起水金書生,心裡暗暗吃驚,但她面不改色,若無其事地答道:“不,我不認識他,但他是家兄的朋友。
” 水金書生前在魔國,交遊廣闊,他是姜大夫的朋友,并非一件奇怪的事情,因此,監丞認為合理,不加疑心,但又繼續往下問道:“張淦之母現在何處?”芸兒一聽監丞轉變問題,不再追問水金書生,心裡開始安定,于是答道:“多年以前她已在地國人間逝世。
”她這樣回答杜絕了監丞要調查的對象。
監丞道:“在她的生前,你是否見過她?” 芸兒道:“是,不過,那時我還在青年,印象不深。
” 監丞道:“那張淦前在本國做什麼的?”芸兒道:“那時他在求學,但因身體不好,中途辍學,多年沒有做事。
”監丞道:“他曾在本國何校求學?” 芸兒道:“據說他曾在叫什麼……明堂學府肄業三年。
” 芸兒在國子監做事多年,對于教育界的事情和掌故都很熟悉,她提出明堂學府是過去的一個著名私塾,早已關閉,而且塾主也已物化,但她在說話時,又故意裝出思忖的樣子,停了一會兒,再說出明堂學府,表示這學府是她從思忖之後才想出來的,這樣,她又阻塞了監丞可資調查的途徑。
監丞雖認為她的回答沒有什麼可疑之處,但接着又問道:“你可知道,在本國,張淦有否别的親友?”芸兒道:“據我所知,在本國,他并無親友,但可能有……不過,以前他的來信中,從未提起親友,所以,即使有,我也不知道。
”監丞道:“你從何時起,開始與他通信?” 芸兒道:“自從水金書生查到他的下落和情況之後,我們開始通信。
” 監丞道:“在你未知他的下落和情況之前,你有否交過别的男友?”他提出這個問題是有特别原因的。
由于他以前曾經偷閱芸兒的日記,他知道她在談戀愛,但不知她的戀愛對象是誰。
所以,現在他一邊問話,一邊用他尖銳的眼光盯着她,以便鑒貌辯色。
芸兒被他問得窘了,同時又被他正視着,她的臉兒頓時發紅,一直紅到耳邊,但福至心靈,忽然她想到自己的日記裡寫着戀愛的事情,同時又想起以前放在抽屜内的日記,似有被人移動位置的痕迹,那時她就有些疑心,現在她心裡暗想:“這老家夥提出這個問題,自己的日記以前一定已被他偷看過。
” 忖想到此,她終于胸有成竹地答道:“我從未交過别的男友。
”監丞的面色立即變成嚴肅,他冷笑一聲,問道:“真的沒有?” 芸兒見到那監丞問話這樣的一本正經,而面色又如此嚴肅,她就确定他一定偷看了日記,于是笑嘻嘻道:“真的沒有……不過,我以前在日記裡寫過戀愛的事情,那是我對‘張淦’的回憶,可能别人誤會了我,與别的男人在談戀愛,其實我的對象隻有‘他’,希望你老人家明白我的意思。
” 芸兒的答辭非常巧妙,她雖未說穿自己的日記被人偷看,但弦外之音,已明顯地包含着言中之意,頓時使那監丞的厚臉也未免發赤。
不過,他是老奸巨滑的,為了掩飾窘态,連忙又問道:“你說,張淦有聘禮給你,不知是什麼禮物?可否見告?” 芸兒道:“都是飾物——白金指戒、龍鳳天金鎖片和項鍊。
如果你老人家要看,我可以拿來……” 監丞阻止她說下去,和善地說道:“不必了!” 于是芸兒見風挂帆,順水行舟地接着懇求道:“你老人家在工作上一直照顧我,這番好意我都知道。
我希望你也明白我的苦衷,使我能解決目前的困難,以後,如果我稍有成就,一定不會忘記你的栽培。
” 不論是人類,或是妖魔精怪,都喜歡吃馬屁。
本來那監丞要想檢閱芸兒與張淦的來往信劄,以便徹底查詢,不難查出她的愛人究竟是何方神聖,但他想到自己以前偷閱了她的日記,這是不正當和不光彩的行為,有失斯文,有虧德行,所以,他現在不便啟嘴索閱她的私信。
他無法從芸兒的答辭中發現任何矛盾疑端,又未能使他在調查上進一步着手,心有不甘。
不料當他正在思考如何繼續問話時,芸兒已經搶先發言,且語多奉承,又帶着懇求的成份,因此,他的心腸似乎軟下來了。
他心裡明白芸兒是在拍馬屁,但這馬屁拍得非常适當,使他不得不吃,因他忽然忖到:以前芸兒在選拔青年的工作上立了大功,使他自己也無端端受到獎賞,加爵發财,那時,他對她很是感激。
後來時間過了長久,他已忘記了她過去的恩惠,所以對芸兒要申請出國的案件,就想公事公辦,要徹底調查她的愛人,但現在,他想起芸兒的舊恩,尤其是那黃澄澄的金元寶,實在令人可愛,再加上她的馬屁,終于使他立即改變态度,口氣也較前更為和善,說道:“你不要客氣!剛才我向你提出許多問題,都是為你着想,為你好,對于你的苦衷,我豈有不知之理?目前你的工作已将告一段落,你就直接去申請出境吧!在上司方面以及其他有關衙門的事情,我會竭力替你疏通,或代你去打交道。
總而言之,我本人決不反對,你可放心。
” 芸兒見到那監丞的态度忽然轉彎了一百八十度,滿口答應自己的請求,真是料想不到。
她喜出望外,即刻站起身來,向監丞深深一揖,感激地道:“多謝你老人家一言九鼎,諸多照拂,容後圖報,現在,這點小意思,孝敬你老人家……”她邊說,邊把一個小型黃色紙包,塞在他的手裡。
監丞客氣地道:“不必!這倒不必……”他嘴裡這樣說,同時眼看四周無人,乘機把手裡的東西納入了衣袋裡。
他們的談話到此為止,監丞就走了出去,臨行,芸兒又向他橫謝豎謝,謝不絕口。
那時,芸兒心裡非常快樂,等到公事完畢,連忙回家,把自己和監丞談話的經過詳細告訴家人,除了把那禮物給監丞的事情隐瞞不說之外。
母親大喜道:“事情這樣順利,那真是太好了。
” 傻大姐格外高興,笑道:“妙極,妙極!恭喜小妹前途光明。
” 那時小弟和二姊并不在場。
大哥對那監丞卻不甚信任,他說道:“官場中的事情變化多端,嘴裡說這一套,做起事來又是另外的一套,何況那監丞是個有名的老狐狸,我們不能過份相信他的說話。
” 傻大姐反對道:“人家是好意哪!你來澆冷水,說他壞話。
上次小妹立功,他也得到好處,隻要憑這一點來推測,他也決不會做出對小妹不利的事情,即使他确是壞人,也不至于壞到那樣的地步。
” 大哥道:“話雖如此,但我們不得不小心保護小妹……且慢!讓我想一想,用什麼妥善的辦法再去籠絡他,使他才能确實幫助小妹……”他一邊說,一邊低頭沉思。
不久,大哥若有所悟地說道:“有了!小妹,明天你到國子監,暗中運用技巧,從旁探問那監丞平時有些什麼嗜好,以便利用他的弱點,設法投其所好,我們需要他幫助,隻得不斷地使用左道旁門的手法。
” 芸兒道:“那監丞的夫人程修,也在國子監擔任學錄之職,兼掌人事,我與她頗為莫逆。
前日她在閑談中講起:她的母親程老夫人現在患重病,據說需用‘續命靈丹’,方能救治,可惜此丹本國缺貨,無法買到。
我想:如果我們要奉承上司,最好能夠弄到這種特效靈藥,但不知仙國有否此物?” 傻大姐道:“仙國什麼靈藥都有出售。
小妹,你立即寫信給水金書生,叫他速寄續命靈丹,用快郵傳遞,越快越好,以便我們早日收到……” 大哥插嘴笑道:“你們真是聰明,我想用左道旁門之法,而你們卻要鑽内線,當然,那計策比我更勝一籌……哈,哈,哈哈……普天之下,最妙的辦法就是鑽内線,路路不通,此路必通。
” 母親道:“去年我患病時,水金書生奇來藥品多種,好像其中有什麼……什麼靈丹。
芸兒,你把我的藥盒拿來……” 大哥道:“媽!上次的十粒續命丹,你不是都已吃完了嗎?” 母親道:“那妙藥很是貴重,我吃了五粒,病就完全好了,還有五粒我舍不得吃,留着下次備用,剩下來的靈丹好像放在藥盒裡面。
”母親體弱多病,她把平時所有吃剩的藥品都貯藏在—隻金屬鑄成的藥盒裡,以備不時之需。
大哥道:“那好極了!” 這時,芸兒已把那藥盒從木櫥裡拿了出來,随手交給大哥,因他是太醫院的醫土,熟識各種藥物。
他接過藥盒,打開一看,果然裡面還有五粒,貯在透明的小藥瓶内。
他連忙取了藥瓶,拔去瓶塞,用鼻嗅了又嗅。
道:“很好,很香!藥氣保持,藥性未變,可以應用……這樣吧!我們自己留二粒夠了。
小妹,明天你拿三粒去,不可在國子監直接交給監丞本人,也不可在國子監直接交給他的妻子程修,因那處耳目衆多。
給旁人看到是不好的。
你必須先要打聽明白,等到那監丞因公外出,或因開會不回家去的時候,就乘此機會,以探望程老夫人病情為名,親自到她的家裡去,順便贈送靈丹。
名正言順。
她們母女住在—起,我相信程修為了要救其母親性命,—定會接受靈藥……” 大哥的話還未講完,傻大姐突熱插嘴問道:“為什麼小妹要等到監丞不在家時才去呢?” 大哥道:“你不知道嗎?本國正在雷厲風行地嚴禁貪污納賄。
整肅勾結盜竊。
重辦利用職權。
我們的事正是行賄,他們也是納賄,彼此都是犯法的,如果監丞在家。
他是男人,小妹公然行賄,那是很窘的,而他也不好意思當面接受賄賂。
因此,小妹要乘監丞不在家時,才去把靈丹交給程修,女人和女人容易說話。
何況她們又是好友,平時講笑慣的,行賄納賄,彼此心照不宣,都無所謂。
”傻大姐道:“你倒想得周到。
” 其實大姊和大哥都不知道那監丞已經接受了芸兒的禮物,彼此等于行賄納賄,因當時芸兒隻講她和監丞談話的經過,并未将贈送禮物的事情說出來。
接着,大哥道:“還有一點小妹必須注意!我告訴你幾句怎樣對程修說話……你應該說:這三粒靈丹是我的愛人以前從仙國寄來的,因我想到程老伯母就像我自己的母親一樣,所以特地自己送來,給她老人家服用,三天以後定可痊愈。
服法是每天一粒,飯前飯後不拘,三天服完。
現在先給她老人家服一粒。
小妹,你記住!你一定要勸告程修,叫她的母親當場先服一粒,并且指導如何用溫水把藥溶化,如何調勻,如何服法,因為……如果不是當場服用,等到監丞回家,他知道這事,可能不敢接受妙藥,甚至他會把原物退還。
所以,當場飲服,即使他回家之後知道這事,也不要緊了,因靈丹已被他的嶽母服用了一粒,他想要退還原物全數也不可能了。
” 芸兒道:“好,我會這樣做的。
” * * * * * * * * * 自從芸兒得到了監丞口頭上同意之後,她就與她的愛人——水金書生密切聯系,準備了必要的證明文件,以及來往信劄,以便申請出國結婚時呈交有關當局查閱。
她向當地的公安衙門取來了出境申請書,詳細填妥後,即日送呈。
填寫申請書的每一項目,芸兒都作了審慎考慮。
有許多問題她必須先與大哥和小弟商量,大家都認為妥當之後,才正式填寫上去。
另一方面她立即緻函水金書生,告知詳情,叫他速作準備,妥為安排。
她很耽心,恐怕本國的公安衙門派遣密使到仙國去調查張淦其人。
如果他們這樣做,大事不好了,因事實上仙國并無此人,除非是水金書生敢于承認:他本人就是張淦,同時必須在那調查密使不認識水金書生本來面目的情況之下,他才能冒充張淦,否則,這事情還是要撞闆的。
水金書生對于這一點倒并不介懷。
他确信公安衙門的密使決不敢到仙國來調查,即使他們敢這樣做,他也有辦法對付。
他隻要另請一位朋友暫時冒名頂替,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在芸兒的日記裡,她這樣寫着:“可喜而又令人耽心的出境申請書已經送呈到衙門裡了,關于這件事,隻怕他們還需要詳細調查。
國子監本單位裡的頂頭上司監丞,和一部分同仁對我可能比較了解,因為他們過去屢次與我談話,或要介紹另外的男友給我,或直接和間接前來做媒說親時,都受到婉言謝絕,這就使他們确認我已有了戀人。
當然,他們也隻能暗中猜測,但決不知道我的戀人是誰。
對于另一部份的同仁,以後我在談話中也将透露一些消息。
有時我可能會故意穿着他從仙國寄來的衣服,出去應酬。
但那并不是誇耀,而是要讓他們知道我的戀人正在仙國,以便将來申請書批準後,他們就不會因我突然出國而感到驚奇。
我不知道我的戀人有什麼具體的想法和打算,也許他認為這件事的希望渺茫,田此,他對于我被批準後即赴仙國結婚的安排,還未考慮周詳。
其實,我覺得這事成功的希望很高。
本來我的意志有些軟弱,但現在我已開始堅強起來,且頗有信心。
當然,考慮問題需要顧到全面,從好和壞兩方面觀察。
成功固然是好的,假如我能獲準前往仙國的話,如何去法,途徑如何?何時到達?種種問題都使我很難想象。
假如不成功,我又将如何呢?這一點我也要估計在内。
所有一切問題,他都應該替我詳細考慮。
這是我與他本身的事情,我想雙方都要好好地安排一下。
目前我的心情是多麼緊張,但我不知道他是否深切了解。
我的缺點是遇到逆境時,就會洩氣退縮,喪失勇敢精神,但今後我必須要克服這種缺點。
” 從魔國到仙國的路程要經過七十二座毒山,三十六條惡水,以及十八層天羅地網,但那是一種不依照正當道路所走的捷徑。
許多本國的亡命之徒,以及犯了罪的妖魔人物等,在當地站不住腳,要想逃亡,惟有冒險去跋涉山水,穿羅鑽網,偷遁出境。
外國間諜、奸細和政治搗亂份子等,企圖進入魔境,也就非走那種可怕的捷徑不可,因為魔國邊關固如金城湯池,插翅難以飛越,沿途檢查又萬分嚴密,盤問惡刻,旅客言行稍露破綻,立遭扣留,誰也無法脫身。
由于邊關難渡,所以捷徑雖險,仍有不少的仙佛神聖和妖魔人物來來往往,各為其本身的環境問題,或為國家所托付的任務關系,甯願以身蹈險,在危機重重的捷徑上偷渡逃亡。
當然,那批逃亡者和偷渡客之中,有些運氣較好,偷渡逃亡僥幸成功,額手稱慶,但有些命運不濟之輩,中途遇險,死于山者,無人收殓,為鳥獸争食其屍,暴骨沙礫。
死于水者,屍果魚腹,骨骸無存。
有些倒黴的,半路被捉,川資被搜充公,又遭痛打一頓之後,判刑禁囚,或押回原籍,服其苦役,終身無法超生,徒呼奈何,但其中也有打成殘廢,或先遭痛打,然後被處斬刑。
種種嚴厲的刑罰,無非是要禁止逃亡偷渡,以收殺一儆百之效。
不過禁囚也好,苦役也好,打也好,殺也好,殘酷刑罰都不能阻止仙佛神聖和妖魔人物的來往偷渡。
铤而走險者都有其正當與不正當的理由,以及不得已的苦衷。
無論是何種理由或苦衷,對他們本身來講,都是博命,所謂冒死以求生存,涉險以貪名利,施展不怕的精神換取貪生,不畏死的毅力争取金錢和名聲。
在事前,他們都希望成功,即使不成功,他們也準備成仁。
芸兒的情況就與他們不同。
她如獲準出國,就可堂而皇之憑出境證通過邊關。
她沿途也要經越毒山惡水,以及天羅地網,但毒山之中另辟安全路線,在這種安全路線上,關卡把守嚴密,形同虎口,專咬逃亡偷渡份子,而有證之人就能通行無阻。
惡水之上常駐舟楫,憑證件購票渡江。
天羅地網疏而不漏,隻要出示合法證明文件,即可網開一面,順利放行,毫不留難。
雖然如此,芸兒從未出過遠門,對旅途是陌生的,無怪她在事前非常耽心:“如何走法?途徑如何?何時到達?”水金書生是芸兒的未婚夫,照理,他應該親身前來魔國迎親,但事實上,那種畸形的婚姻使他不能出面,而前來迎親,陪伴她同赴仙國之舉,更談不到。
因此,那書生就畫了一份詳細地圖,說明如何乘車,如何越山渡水,以及如何穿過羅網。
此外,為了安全起見,他又分别懇請沿途關卡附近,以及各地水陸碼頭的朋友們照料芸兒,或妥為保護。
同時,他又告訴她許多聯系朋友們的暗語和口号。
朋友們過去都已多少受過水金書生的恩惠,現在他偶有請托,他們無不樂于效勞,所謂義氣博義氣。
因此,當朋友們接到他的通知後,就預先準備了必要的步驟,以便芸兒到達山水羅網的關卡時,及時前去協助照料。
芸兒收到地圖後,勇氣油然而生,膽量增加,如果這次她的申請書獲得批準,她當然會依照他的指示和暗号進行。
當時,芸兒的想法與衆不同。
她認為水金書生不來本國伴她同行,必然是他工作忙碌,抽不出身,所以,他不來,她并無怨言。
她又想:假如她一定要他到魔國來,她自己認為太自私了,這是不對的。
她對旅程雖感陌生,但既已有了地圖,又有朋友們在沿途關卡照料,使她深信決不會迷路。
對她來講,這是給她一次出門的鍛煉,增加旅行閱曆,讓她以後也好熟悉這方面的情況。
可是她的家人卻都不放心。
她是單身女子,文墨雖好,武功太差,在龍蛇雜處的遙遠旅途上獨征,是萬分危險的。
因此,母親決定要派小弟護送芸兒直到邊關為止,一則旅途有伴,解除她的寂寞,二則她有小弟保護,比較安全,旅費雖要多花,但這是值得的。
此外,家人們都要芸兒請吃一頓豐盛的筵席。
吃一頓餐,本來是極小的事情,但當時魔國上下正感物資缺乏,幾乎是像鬧饑荒的情況之下,吃一餐盛宴就不簡單了。
當然,芸兒不會拒絕他們的要求。
她以水金書生的名義請全家吃“喜酒”,阖第光臨,實際上錢是芸兒出的。
她之所以用水金書生的名義請飲,是有深意的,因她不久即将成為夫家的人,而現在她究竟還是娘家的成員之一,如果她以自己名義請客,家人們就要還席,這是魔國傳統的規矩。
申請書能否批準,目前毫無把握可言,但芸兒卻已預作行動上的準備,還要歡宴一番,時間未免嫌早。
她心情愉快,不僅希望批準,同時也有不批準的思想準備。
假使這次不成功,下次再申請,總有一天會批準的。
更進一步,芸兒還計劃着陪伴慈親到附近縣郡裡的名勝地區,作一次短途的旅遊。
在芸兒的日記裡,她這樣寫:“每與家人團聚,大家都有說有笑,非常熱鬧,我歡樂地享受天倫之樂。
想到我不久可能要和家人分離,隻影單形遠适異國,心頭就隐約地湧上了一種說不出的波動。
說真的,我實在不想離家。
可是,我立即又想及還有一個更難分離的愛人,正在仙國等待我。
這時,情人之愛就戰勝了我對家人依依不舍的親情。
的确,在空暇時,我常常懷念着他,尤其是當我想起了不久就将走到他的身邊,立即殷切地期望着未來的幸福生活,并且也會回憶我們過去的許多歡樂舊事,在腦海中非常鮮明,無論如何不易忘記。
我不知道他是否也有此種感覺?現在我們隻要再加倍努力,我相信雙方的願望即将實現。
年複一年的等待使我心焦。
真的,人的心情就是這樣,往往把已經過去的長時期覺得并不太長,但一旦知道了事情将要成功,或願望即将達到,這時,内心歡悅和迫不及待的感覺真是難以形容。
其實,事情成功,願望達到,也許會在不久的将來可見分曉,而我卻以不久的将來比較過去年複一年的時間更長。
現在我的心情是這樣,想來他也是如此。
反過來說,我一直是那樣想着,等于精神磨折,自己虐待自己,心裡非常難受,況且老是那樣回想過去,顯然無補于實際,還是放棄了回憶過去,多籌劃未來的幸福吧!這樣就能激起我在工作上的幹勁。
辛勤的創造能加速事情成功;要達到願望,我們仍須繼續努力。
到了事成願達之後,我們就能盡情地享受逍遙生活。
我等待着幸福的日子立即降臨!” * * * * * * * * * 申請書送呈衙門,已經多時,但它好像石沉大海,消息杳然。
芸兒的心情開始焦急。
她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隻好硬着頭皮前去催詢,同時她希望能夠聽取當局的意見。
他們很幹脆地回答道:“不必來催!如能批準,證件自當送到尊府。
” 此後,在一個不長不短的時期裡,芸兒沒有及時收到水金書生的回信。
她很耽心,恐怕他發生了什麼意外事情。
未能及時收到回信的原因很多:去信可能為洪喬所誤,使他無從回信。
他或許已經接到她的去信,但他的回信可能在驿路上擱置,甚至它已被誤遞遺失。
也許他本身發生了什麼事情,使他未能立即回信。
凡此種種,都能造成雙方信件延誤的原因。
過去,這種情況也曾發生多次。
芸兒是多愁善感的女子,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能影響她的情緒。
她既怕信劄遺失,落在别人的手裡,因而導緻意料不到的禍事,又怕自己的愛人遇到任何壞事,或發生了不良的後果。
總而言之,她的思想越多,顧忌也越多,别人認為無足挂齒的事情,而她卻都要引以為憂。
後來,事實證明,一切平安。
她收到了愛人的書信兩封,發信的日期不同,但同時收到。
第一封信的郵戳日期較長,可能是本國最近運輸頻繁,延誤了投遞的時間,面且它又是由一個可靠的朋友轉寄的,因此,需要更多的日子才能到達她的手裡。
第二封也較平時的慣例遲到幾天。
當然,芸兒收到了兩封書信,笑逐頗開。
她看到愛人來信所講的話,覺得他在一言一語之間都能為她着想,于是芳心大慰。
那時,本國的物資奇缺,他能不辭勞苦,永無休止地從遙遠的仙國寄來食物和藥品。
物質本身僅能增加她生命力的營養,尚在其次,而物品還包含着愛情的營養,更為她所珍視,至于他所花的精神,力氣以及時間則最為寶貴。
因此,她萬分歡喜,心裡默默地為自己祝賀,認為有那樣的愛人是幸福的。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她竟然又在睡眠中做着與他在過去時那樣歡樂的夢。
她好久沒有做那種夢了。
當她夢回睡醒,想到夢境中和他相親相愛的情景時,她的臉兒就發熱,心裡猛烈跳動,那時,她連想也不敢多想了,她要忘記那夢中的歡情,而腦海裡卻顯出不服從的反應,雖然她覺得做那樣的夢是多麼羞恥。
關于申請的事,她在耐心等待中。
她一邊安心工作,一邊靜候好音。
她對這事非常樂觀,在靈感上預兆着成功的希望很濃;她似乎已處身于有把握創造自己的命運,以及逐步實現自己心願的狀态中。
盡管在她前面還有許多困難,但她頗具信心,決定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去克服它們。
過了一段時間,她又到公安衙門去催詢申請的事,但他們告訴她:“還需要很多的日子。
”因此,她隻得再耐心等待着。
那時,水金書生在仙國得到消息,知道魔國已經批準了許多申請出國的人,有的到天國,有的到仙國,有的到佛國,有的到太空國、地國和水國等。
在那許多樁批準出國的申請人之中,可能一部分是魔國的特工間諜,但根據消息傳出,普通的老百姓獲得出境的也不在少數。
這種消息,魔國的人民卻一概不知,毫無聽聞,但這不能責怪他們少見寡聞,因為封鎖消息在魔國是不足為奇的事情。
因此,水金書生立即緻函芸兒,叫她快去催問,究竟她的申請書何時才能批準。
芸兒接到書生的來信後,再去催促了二次,但對方托辭搪塞,敷衍了事,并無下文。
于是芸兒就叫水金書生多寫幾封信來,說明婚事的必要準備都已就緒,隻要人到,立即舉行婚禮。
這樣做法,能使她再去催詢時,有着加強語氣的話可講,必要時,她還可把他的來信都給對方過目,使他們對這件事深信不疑。
當然,信是水金書生寫的,但具名卻用張淦。
這雖是假戲,也要做得像樣,所謂假戲真做,免得搶花出氣,機密洩露。
君子可欺以方,魔國的當事人也有許多君子,所以,欺之以方,實屬必要。
由于芸兒再三再四地向公安衙門催問,他們就開始研究她的申請書,且進行了一連串的秘密調查。
在國子監,忽然降臨了一位粗眉闊口的大漢,态度嚴肅,腳步穩重,不消說,他是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物。
他一進大門,就向站崗的教習投遞名刺,口口聲聲地要見學錄大人程修。
教習接過名刺,仔細一看,知道來人乃是衙門的主事,正六品官銜尉遲文德大人,心裡吃子一驚,就請他稍待片刻,自己拿着名刺進内通報。
不久,教習出來,恭敬地引導那主事去見學錄之後,自己退回原處站崗。
在學錄程修的辦公室裡,賓主坐定,他們開始談話。
學錄問道:“尉遲大人屈駕枉顧,必有事故,尚祈不吝指教。
”尉遲主事道:“指教不敢。
我是粗人,不通文墨,說話喜歡開門見山,倘有失言之處,希望多多原諒。
” 學錄道:“請主事大人直言,下官洗耳恭聽。
”主事道:“國子監管轄全國教育,規模宏大,人才濟濟,不知有多少教習,典籍,典簿,學錄,學正,助教,博士,監丞和司業……,可否見告!” 當然,那尉遲主事知道國子監隻有一個祭酒,所以他沒有把祭酒也問進在内。
學錄程修是監丞的妻子,也是魔國的軸心人物之一,掌握國子監的人事檔案,權力很大。
現在,她聽到那主事提出問題,範圍龐大,一時猜不透他的來意,心裡暗驚,但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既已發問,她必須從實相告,于是躊躇了一下,說道:“本監祭酒一人,司業二人,監丞三位,其中之一乃是外子,博士六名,十二助教,二十四學正,四學錄,八典簿,典籍十八員,教習三百個,其他夫役雜工為數甚多,一時未能詳報确數。
” 主事道:“請問他們的活動規律如何?” 學錄道:“根據下官的人事記錄,他們都是奉公守法,并無越軌行動。
” 主事道:那是公的方面,但不知私的如何?” 學錄道:“私人方面的活動,下官也有案可稽,一般說來,他們都是正當的,似乎沒有什麼特殊的指責和嫌疑。
” 主事道:‘尊處的同僚之中,工作表現以哪一個最為突出,哪一個比較平庸,有否濫竽充數之徒,尚祈見告?” 學錄道:“這很難講,根據年終考績,曆屆都有許多卓傑之士獲得國家的嘉獎,同時也有不少人員受到懲戒或彈劾。
” 主事道:“嘉獎事迹中以哪一件最堪贊揚?” 學錄道:“衆所周知,本監的祭酒大人前年直接得到我王的加銜和珍賞,這件事是最為國人所稱贊的。
” 主事道:“是的,但我記得:尊夫監丞大人也享受了這種令譽。
” 學錄道:“不錯,拙夫雖也在加銜和珍賞之列,但他不過是适逢機緣,附骥而已。
” 主事道:“尊駕太客氣了。
賢伉俪身居國子監要職,為官清正,聲譽極好,不但衆口同贊,而在下尤為衷心欽佩。
” 學錄道:“多蒙過獎,實不敢當。
” 主事道:“記得那次同受封賞的,還有一位叫什麼博士?” 學錄道:“那是本監的女博士姓姜名芸兒。
” 主事道:“是了,是她!聽說此女才貌并茂,在下久聞其名,未見其人,而她既能與祭酒和監丞二位大人同受恩賞,想來她一定是個子不起的女子。
”學錄道:“是的,她确是人材出衆,工作表現一貫積極,殊為難得。
實際上,那次祭酒大人和拙夫能獲取我王的思賞,若論功績,還都是依靠了她,沾了她的光。
若論事實,他們兩位雖受恩賞,但都覺得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 主事道:“那是他們領導有方,才能培養出像姜芸兒那樣的人材,理應嘉獎,何愧之有?我們暫且不談這事,目前在下想再問明,當年選拔青年入伍,聽說各機構的人員中好像有被處極刑的,這件事似乎太過份了,不知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