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辦法很不滿意。
首先它沒經過試驗,不知對植入甕中的荔枝枝幹有什麼影響;其次,三日就要更換一個新胃,還得準備石灰、蜂蠟等備料,這讓途中轉運的負擔變得更加繁重,憑空增加了許多變數。
但他已無餘裕去慢慢挑選更好的材料了。
走投無路的李善德隻得告訴趙欣甯,限一日之内,把所有的甕具準備出來。
而且接下來啟運的所有工作,也将交給他來完成。
“我一定盡力辦妥,但尊使您要去哪兒?”趙欣甯問。
“我會提前離開廣州,摸排線路。
”李善德揉着太陽穴,疲憊地回答。
雙層甕的事情出了之後,他意識到,自己不能等到十九日和荔枝轉運隊一起出發。
沿途類似的突發事件有很多,這在文書裡是看不出來的,他得提前把驿路走一遍,清查所有的隐患。
李善德現在不敢信任任何人,隻能壓榨自己。
可他沒想到的是,就在即将離開之時,又一個意外發生了。
這一次的麻煩,來自于阿僮。
五月十五日一大早,李善德快馬上路。
他會先去一趟從化,用眼睛最後确認石門山下的荔枝長勢,然後再踏上歸路。
可以一到莊子門口,他驚訝地發現,大量的經略府士兵圍在園子内外,熱火朝天地砍伐着荔枝樹。
而阿僮和很多峒人則被攔在外圈,驚恐而憤怒地叫喊着。
“這,這是怎麼回事?”李善德勒住馬頭,厲聲問道。
現場指揮的,正是趙欣甯。
他認出李善德,連忙過來解釋說,他們是奉命前來截取荔枝枝節,行掇樹術,做轉運前的最後準備。
這件事李善德知道,本來就是他安排的。
他在第二次抵達嶺南之前,曾委托阿僮做了一次試驗,如果将荔枝幹節提前截下,放在土裡溫養,等隐隐長出白根毛,再移植入甕中,存活時間會更長——謂之“掇樹之術”。
事實上,這不是什麼新鮮發明。
廣東這邊種新荔枝樹,早已不是靠埋荔枝核,那樣太慢,而是取樹間好枝刮去外皮,以牛屎和黃泥封壅,待生出根須之後,再鋸斷移栽。
這正是掇樹之術的原理,峒人則稱為高枝壓條。
“我知道到了行掇樹術的日子,但你們為什麼砍了這麼多?” 李善德憤怒地朝園中觀望,隻見将近一半的荔枝樹都慘遭毒手,粗大的幹枝被鋸下,殘留着半邊凄慘的軀幹,如同一具具被車裂的遺骸。
他記得自己明明規定過,這一次的運量隻要十叢荔枝,最多砍十棵樹就夠了啊。
趙欣甯“呃”了一聲,還沒回答。
那邊阿僮已經發現了李善德的蹤影,大哭着跑了過來。
李善德的印象裡,這個姑娘永遠是一張開朗爽快的笑臉,這還是第一次見她面露絕望與惶恐,和自己女兒有一年看燈走失時的神情一樣。
他不禁大為心疼。
“城人,他們欺負我!他們要把我阿爸阿媽種的樹都砍掉!”阿僮帶着哭腔喊道,嗓子嘶啞。
“放心吧,阿僮,我不會讓他們欺負你!”李善德重新把嚴厲的目光轉向趙欣甯:“快說!為何不按計劃截枝!誰讓你們多砍的?” 他從來沒這麼憤怒過,感覺就像看到自己女兒被人欺負似的。
可趙欣甯從懷裡取出一軸文書來。
李善德展開一看,整個人頓時呆住了。
這是來自京城的文牒,來自于楊國忠本人。
李善德正為雙層甕的事忙得暈頭轉向,這個指示便轉去趙欣甯手裡。
文書内要求:六月初一運抵京城的荔枝數量,要追加到三十叢。
怎麼會這樣?萬事即将具備,怎麼上頭又改需求? 饒是李善德是個佛祖脾氣,也差點破口大罵出來。
他楊國忠知不知道,需求數量一變,所有的驿乘編組都得調整,所有的交接人馬都得重配,工作量可不是一加一那麼簡單。
趙欣甯也是一臉無奈。
他拉住李善德衣袖,低聲道:“貴妃娘娘吃到了荔枝,那麼她的大姐韓國夫人要不要吃?三姐虢國夫人要不要吃?楊氏諸姐妹哪個都得照顧到,右相就隻能來逼迫辦事之人,咱們那些倒黴蛋是不怕被得罪的。
” “那砍三十叢就夠了,何必把整個園子都……” 說到這裡,李善德自己先頓住了,趙欣甯苦笑着點了點頭。
李善德是做過冰政的人,很了解這個體系的秉性。
每到夏日,上頭說要一塊冰,中間為求安全,會按十塊來調撥。
下頭執行的人為了更安全,總得備出二十塊才放心。
層層加碼,步步增量,至于是否會造成浪費,并沒人關心。
所以右相要三十叢荔枝,到了都省就會增加到五十叢,轉到經略府,就會變成一百叢,辦事的人再打出些餘量,至少也會截下兩百叢。
李善德無法苛責任何人,這與貪腐無關,也與地域無關,而是大唐長久以來的規則。
阿僮看李善德呆在馬上,久不出聲,急得直跺腳:“城人,城人,你快說句話呀!你不是有牌子嗎?快攔住他們呀!” 李善德緩緩垂下頭,他發現自己的聲帶幾乎麻痹掉了,連帶着麻痹掉的,還有那顆衰老疲憊的心髒。
是,右相的命令非常過分,張嘴就要加量,絲毫沒考慮到一線辦事之人的難處。
但那是右相啊,一個小小的荔枝使根本無力抗衡。
更何況,如果他現在勒令停止砍伐,那些官吏便會立刻罷手,停下所有的事。
屆時連轉運隊伍都無法出發,一切可都完了。
這麼複雜的事,他實在沒法跟阿僮解釋清楚。
可少女仍在哀哀地哭号着,雙眼一直停在他身上。
她打不過那群如狼似虎的城人,隻有這一個城人可以相信,可以依靠。
“阿僮啊,你等等。
等我從京城回來,一定給你個交代……”李善德的口氣近乎懇求。
“城人,你現在不管嗎?他們可是要砍阿爸阿媽的樹啊!”阿僮瞪大了眼睛,幾乎不敢相信。
李善德還要開口說什麼,她卻嘶聲叫道:“你還說這裡從此是皇莊,沒人敢欺負我,難道是騙人的嗎?” 李善德心中苦笑。
正因為是皇莊,所以内廷要什麼東西,就算把地皮刮開也得交出去。
他翻身下馬,想要安慰她一下,她卻一臉警惕地躲開了。
“你騙我!你騙我說給我帶長安的酒,你騙我說沒人會欺負我!你騙我說隻砍十棵樹!”阿僮似乎要把整個肺部撕來,渾身的血都湧上面頰,可随即又褪成蒼白顔色。
“我本以為你和他們不一樣……” 阿僮猛地推開李善德,一言不發地轉頭走開。
她瘦弱的身形搖搖擺擺,像一棵無處遮蔽、被烈風摧殘過的小草。
李善德急忙要追過去,卻被眼神不善的峒人們阻住了。
隻見阿僮跌跌撞撞走到園中,走過每一棵殘樹,喚着阿爸阿媽。
待她走到深處一處砍伐現場時,突然從腰間抽出割荔枝的短刀,朝着旁邊一個指揮的小吏刺過去。
小吏猝不及防,被她一下捅到了大腿,驚恐地跌倒慘叫起來。
其他人一湧而上,把阿僮死死壓在地上。
刀被扔開,手腕被按住,頭被死死壓在泥土裡,可她卻始終沒有朝這邊再看一眼。
正午的太陽,剛剛爬到了天頂的最高處。
沒有了荔枝樹的蔭庇,強烈的陽光傾瀉下來,把整個莊子籠罩在一片火獄般的酷熱中。
李善德的脖頸被曬得微微發痛,他知道,如果不立即繼續執行掇樹,這些荔枝都将迅速腐壞,讓過去幾個月的努力徹底成為泡影。
而如果自己再不出發,也将趕不及提前檢查路線。
他從來沒這麼厭惡過自己,多審視哪怕一眼,胃部都會翻騰。
坐騎突然發出一聲不安的嘶鳴,猛然踢踏了幾下,李善德睜開眼,發現是花狸撓了馬屁股一下,迅速逃開十幾步遠。
它注視着李善德,脖頸的毛根根豎起,背部弓起,不複從前的慵懶。
“快把她放開!不要為難她。
” 李善德大聲揮動着手臂,趙欣甯原地沒動,等着他做另外一個決定。
李善德強制自己挪開視線,聲音虛弱得像被抽取了魂魄: “計劃繼續執行……” 他痛苦地閉上眼睛,抖動缰繩,讓馬匹開始奔跑起來。
可這樣還不夠,他拿起鞭子抽打着馬屁股,不斷加速,隻盼着迅速逃離這一片荔枝林。
可無論坐騎跑得有多快,李善德都無可避免地,在自己的良心上發現一處黑迹。
在格眼簿子的圖例裡,赭點為色變,紫點為香變,朱點為味變。
而墨點,則意味着荔枝發生褐變,流出汁水,徹底腐壞。
首先它沒經過試驗,不知對植入甕中的荔枝枝幹有什麼影響;其次,三日就要更換一個新胃,還得準備石灰、蜂蠟等備料,這讓途中轉運的負擔變得更加繁重,憑空增加了許多變數。
但他已無餘裕去慢慢挑選更好的材料了。
走投無路的李善德隻得告訴趙欣甯,限一日之内,把所有的甕具準備出來。
而且接下來啟運的所有工作,也将交給他來完成。
“我一定盡力辦妥,但尊使您要去哪兒?”趙欣甯問。
“我會提前離開廣州,摸排線路。
”李善德揉着太陽穴,疲憊地回答。
雙層甕的事情出了之後,他意識到,自己不能等到十九日和荔枝轉運隊一起出發。
沿途類似的突發事件有很多,這在文書裡是看不出來的,他得提前把驿路走一遍,清查所有的隐患。
李善德現在不敢信任任何人,隻能壓榨自己。
可他沒想到的是,就在即将離開之時,又一個意外發生了。
這一次的麻煩,來自于阿僮。
五月十五日一大早,李善德快馬上路。
他會先去一趟從化,用眼睛最後确認石門山下的荔枝長勢,然後再踏上歸路。
可以一到莊子門口,他驚訝地發現,大量的經略府士兵圍在園子内外,熱火朝天地砍伐着荔枝樹。
而阿僮和很多峒人則被攔在外圈,驚恐而憤怒地叫喊着。
“這,這是怎麼回事?”李善德勒住馬頭,厲聲問道。
現場指揮的,正是趙欣甯。
他認出李善德,連忙過來解釋說,他們是奉命前來截取荔枝枝節,行掇樹術,做轉運前的最後準備。
這件事李善德知道,本來就是他安排的。
他在第二次抵達嶺南之前,曾委托阿僮做了一次試驗,如果将荔枝幹節提前截下,放在土裡溫養,等隐隐長出白根毛,再移植入甕中,存活時間會更長——謂之“掇樹之術”。
事實上,這不是什麼新鮮發明。
廣東這邊種新荔枝樹,早已不是靠埋荔枝核,那樣太慢,而是取樹間好枝刮去外皮,以牛屎和黃泥封壅,待生出根須之後,再鋸斷移栽。
這正是掇樹之術的原理,峒人則稱為高枝壓條。
“我知道到了行掇樹術的日子,但你們為什麼砍了這麼多?” 李善德憤怒地朝園中觀望,隻見将近一半的荔枝樹都慘遭毒手,粗大的幹枝被鋸下,殘留着半邊凄慘的軀幹,如同一具具被車裂的遺骸。
他記得自己明明規定過,這一次的運量隻要十叢荔枝,最多砍十棵樹就夠了啊。
趙欣甯“呃”了一聲,還沒回答。
那邊阿僮已經發現了李善德的蹤影,大哭着跑了過來。
李善德的印象裡,這個姑娘永遠是一張開朗爽快的笑臉,這還是第一次見她面露絕望與惶恐,和自己女兒有一年看燈走失時的神情一樣。
他不禁大為心疼。
“城人,他們欺負我!他們要把我阿爸阿媽種的樹都砍掉!”阿僮帶着哭腔喊道,嗓子嘶啞。
“放心吧,阿僮,我不會讓他們欺負你!”李善德重新把嚴厲的目光轉向趙欣甯:“快說!為何不按計劃截枝!誰讓你們多砍的?” 他從來沒這麼憤怒過,感覺就像看到自己女兒被人欺負似的。
可趙欣甯從懷裡取出一軸文書來。
李善德展開一看,整個人頓時呆住了。
這是來自京城的文牒,來自于楊國忠本人。
李善德正為雙層甕的事忙得暈頭轉向,這個指示便轉去趙欣甯手裡。
文書内要求:六月初一運抵京城的荔枝數量,要追加到三十叢。
怎麼會這樣?萬事即将具備,怎麼上頭又改需求? 饒是李善德是個佛祖脾氣,也差點破口大罵出來。
他楊國忠知不知道,需求數量一變,所有的驿乘編組都得調整,所有的交接人馬都得重配,工作量可不是一加一那麼簡單。
趙欣甯也是一臉無奈。
他拉住李善德衣袖,低聲道:“貴妃娘娘吃到了荔枝,那麼她的大姐韓國夫人要不要吃?三姐虢國夫人要不要吃?楊氏諸姐妹哪個都得照顧到,右相就隻能來逼迫辦事之人,咱們那些倒黴蛋是不怕被得罪的。
” “那砍三十叢就夠了,何必把整個園子都……” 說到這裡,李善德自己先頓住了,趙欣甯苦笑着點了點頭。
李善德是做過冰政的人,很了解這個體系的秉性。
每到夏日,上頭說要一塊冰,中間為求安全,會按十塊來調撥。
下頭執行的人為了更安全,總得備出二十塊才放心。
層層加碼,步步增量,至于是否會造成浪費,并沒人關心。
所以右相要三十叢荔枝,到了都省就會增加到五十叢,轉到經略府,就會變成一百叢,辦事的人再打出些餘量,至少也會截下兩百叢。
李善德無法苛責任何人,這與貪腐無關,也與地域無關,而是大唐長久以來的規則。
阿僮看李善德呆在馬上,久不出聲,急得直跺腳:“城人,城人,你快說句話呀!你不是有牌子嗎?快攔住他們呀!” 李善德緩緩垂下頭,他發現自己的聲帶幾乎麻痹掉了,連帶着麻痹掉的,還有那顆衰老疲憊的心髒。
是,右相的命令非常過分,張嘴就要加量,絲毫沒考慮到一線辦事之人的難處。
但那是右相啊,一個小小的荔枝使根本無力抗衡。
更何況,如果他現在勒令停止砍伐,那些官吏便會立刻罷手,停下所有的事。
屆時連轉運隊伍都無法出發,一切可都完了。
這麼複雜的事,他實在沒法跟阿僮解釋清楚。
可少女仍在哀哀地哭号着,雙眼一直停在他身上。
她打不過那群如狼似虎的城人,隻有這一個城人可以相信,可以依靠。
“阿僮啊,你等等。
等我從京城回來,一定給你個交代……”李善德的口氣近乎懇求。
“城人,你現在不管嗎?他們可是要砍阿爸阿媽的樹啊!”阿僮瞪大了眼睛,幾乎不敢相信。
李善德還要開口說什麼,她卻嘶聲叫道:“你還說這裡從此是皇莊,沒人敢欺負我,難道是騙人的嗎?” 李善德心中苦笑。
正因為是皇莊,所以内廷要什麼東西,就算把地皮刮開也得交出去。
他翻身下馬,想要安慰她一下,她卻一臉警惕地躲開了。
“你騙我!你騙我說給我帶長安的酒,你騙我說沒人會欺負我!你騙我說隻砍十棵樹!”阿僮似乎要把整個肺部撕來,渾身的血都湧上面頰,可随即又褪成蒼白顔色。
“我本以為你和他們不一樣……” 阿僮猛地推開李善德,一言不發地轉頭走開。
她瘦弱的身形搖搖擺擺,像一棵無處遮蔽、被烈風摧殘過的小草。
李善德急忙要追過去,卻被眼神不善的峒人們阻住了。
隻見阿僮跌跌撞撞走到園中,走過每一棵殘樹,喚着阿爸阿媽。
待她走到深處一處砍伐現場時,突然從腰間抽出割荔枝的短刀,朝着旁邊一個指揮的小吏刺過去。
小吏猝不及防,被她一下捅到了大腿,驚恐地跌倒慘叫起來。
其他人一湧而上,把阿僮死死壓在地上。
刀被扔開,手腕被按住,頭被死死壓在泥土裡,可她卻始終沒有朝這邊再看一眼。
正午的太陽,剛剛爬到了天頂的最高處。
沒有了荔枝樹的蔭庇,強烈的陽光傾瀉下來,把整個莊子籠罩在一片火獄般的酷熱中。
李善德的脖頸被曬得微微發痛,他知道,如果不立即繼續執行掇樹,這些荔枝都将迅速腐壞,讓過去幾個月的努力徹底成為泡影。
而如果自己再不出發,也将趕不及提前檢查路線。
他從來沒這麼厭惡過自己,多審視哪怕一眼,胃部都會翻騰。
坐騎突然發出一聲不安的嘶鳴,猛然踢踏了幾下,李善德睜開眼,發現是花狸撓了馬屁股一下,迅速逃開十幾步遠。
它注視着李善德,脖頸的毛根根豎起,背部弓起,不複從前的慵懶。
“快把她放開!不要為難她。
” 李善德大聲揮動着手臂,趙欣甯原地沒動,等着他做另外一個決定。
李善德強制自己挪開視線,聲音虛弱得像被抽取了魂魄: “計劃繼續執行……” 他痛苦地閉上眼睛,抖動缰繩,讓馬匹開始奔跑起來。
可這樣還不夠,他拿起鞭子抽打着馬屁股,不斷加速,隻盼着迅速逃離這一片荔枝林。
可無論坐騎跑得有多快,李善德都無可避免地,在自己的良心上發現一處黑迹。
在格眼簿子的圖例裡,赭點為色變,紫點為香變,朱點為味變。
而墨點,則意味着荔枝發生褐變,流出汁水,徹底腐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