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
李善德輕輕剝開來,裡面現出一丸溫香軟玉,晶瑩剔透,手指一觸,顫巍巍的好似脂凍,果然與尋常荔枝不同。
他張開嘴,小心翼翼地一整個吞下去,那甘甜的汁水霎時如驚浪一般,拍過齒縫,漫過牙龈,滲入滿是陰霾的心神之中,令精神為之一澄。
“謝謝你,阿僮姑娘。
” 阿僮不以為然地一擺手:“謝什麼,好朋友就是這樣的。
你忘了給我帶酒,但我還是願意給你拿丹荔——那個蘇老頭真是急性子,怎麼不聽你解釋呢?” “唉,這件事錯在我,而且他的損失也确實大。
找機會我再報償他吧。
”李善德拍了拍腦袋,想起了正事,“哎,對了。
你的園子,挂着的荔枝還夠吧?” “你這人真啰嗦,問了幾遍了?都留着沒摘呢。
”阿僮說到這個,仍是氣鼓鼓的,“你們城人壞心思就是多,要荔枝就要吧,非要劈下半條枝幹。
運走一叢,要廢掉整整一棵好樹呢。
” “我知道,我知道。
橫豎一年隻送去幾叢,不影響你園子裡的大收成。
我會問皇帝給你補償,好布料随便挑!” “再不信你了,先把長安酒兌現了再說!” “呃,快了,快了。
眼看這幾日即将啟運,我一到長安馬上給你發。
” 李善德帶着微微的醉意承諾。
他把花狸攬過來,揉着肚子,撥弄着耳朵,聽着呼噜呼噜的聲音,也不知是打鼾還是舒服。
他忍不住腹诽了一句,這樣的主子,伺候起來才真是心無芥蒂。
次日李善德酒醒之後,發現阿僮和那一群峒人早已離開,隻把花狸剩在他懷裡。
他想趕緊起身辦公,花狸卻先一步縱身躍到案幾上,一腳把銀牌踢到地上去,然後伸出爪子把文書邊緣磨得參差不齊。
他吓得想要把它抱開,它一回身,居然開始用牙咬起地上的牌子來。
“要說不畏權貴,還得是你呀。
”李善德又是無奈又是欽佩,掏出一塊魚幹,這才調開了聖主的注意力,把牌子拿回來。
在花狸眼中,右相這塊銀牌不過是塊磨牙石頭,可在别人眼睛,卻比張天師的請神符還管用。
李善德有了它,對全國驿傳都可以如臂使指。
這些天裡,除了嶺南這邊緊鑼密鼓地忙碌之外,驿站沿線的各種準備工作也陸續鋪開。
雪片一樣的文牍彙總到廣州城裡,讓李善德一天要工作七個時辰才應付得了。
他在牆上畫了一條橫線代表驿路,每一處驿站配置完畢,便劃一根豎線在上頭。
随着五月十九日慢慢逼近,豎線與日俱增,橫線開始變得像是一條百足蜈蚣。
五月十三日,趙欣甯又一次來訪。
這次他沒帶什麼禮品,反而面帶神秘。
“尊使可還記得那個波斯商人蘇諒?” 李善德心裡“咯噔”一下,難道他去經略府鬧了?趙欣甯見他面色不豫,微微一笑:“昨日經略府在廣州附近查處了一支他旗下的商隊,發現他們竟僞造五府通關符牒。
” 李善德吃了一驚,在這個節骨眼上,經略府突然提出這個事,是要做什麼?趙欣甯淡淡道:“這些胡商僞造符牒不說,還在上頭僞造了尊使的名諱,妄稱是替荔枝使做事。
這樣的符牒,居然僞造了五份,當真是膽大包天!” 趙欣甯見李善德臉色陰晴不定,不由笑道:“我知道尊使與那胡商有舊。
不過他竟打着你的旗号招搖撞騙,可見根本不念舊誼。
尊使不必求情,經略府一定秉公處理。
” 李善德總算聽明白了,趙欣甯這是來賣好的。
他一定是聽說蘇諒和自己鬧翻了,故意去抓五張符牒的把柄,還口口聲聲說老胡商是冒用荔枝使的名頭。
這樣一來,既替李善德出了氣,又把他私賣通行符牒的隐患給消除了。
看來追殺一事,經略府始終惴惴,所以才如此主動地賣個大人情。
“你……你們打算怎麼處理他?”李善德有點着急,想趕緊澄清一下。
“市舶司的精銳,已整隊前往老胡商的商号,準備連根拔起。
” 李善德雙眼驟然瞪圓,失态似地抓住趙欣甯雙臂:“不可!怎麼可以這樣!你們不能這麼做!”趙欣甯語重心長道:“尊使,既已鬧翻,便不可留手。
婦人之仁,後患不絕……” 可他話沒說完,李善德已瘋了一樣沖出館驿,遠遠傳來他的高喊聲:“備馬!快備馬!我要去廣州港!” 趙欣甯望着這婦人之仁的荔枝使,着實有點無奈。
事已至此,你現在去又有什麼意義?難道就能挽救蘇諒?就算救下來,難道因報效而起的龃龉,便能冰釋不成? 可他又不能不管,隻好快走幾步,喊着說尊使我們同往,我給你帶路。
廣州一共有三座港口,其中扶胥和屯門為外港,珠江旁的廣州城港為内港,乃是有名的通海夷道、港内連帆蔽日,番夷辏輻,水面常年漂浮着幾十艘來自外洋三十六國的大船寶舶,極為繁盛。
李善德一路趕到廣州港,趙欣甯本以為他要去阻攔對蘇諒貨棧的查抄,不料他卻一口氣跑到碼頭邊緣,朝着珠江出海的方向望去。
望着望着,李善德一屁股癱坐在棧橋上,鬥大的汗珠從額頭沁出來。
恰好市舶司的查抄行動已然結束,負責的伍長把抄收名單交給趙欣甯。
他走到李善德面前,把名單遞過去:“剛剛收到消息,蘇諒的幾條大船聽到風聲,昨天連夜拔錨離港了,這是他們來不及搬走的庫存,尊使看有無合意的,筆端上好處理。
” 李善德拿過清單看了一遍,先是痛苦地閉上眼睛,然後突又跳起來,揪住趙欣甯的衣襟狂吼:“你們這群自作聰明的蠢材!蠢材!!” 在他的荔枝轉運計劃裡,有一樣至關重要的器物——雙層甕。
無論是分枝植甕之法還是鹽洗隔水之法,都用得着它。
不過這個雙層甕,隻有蘇諒的船隊裡才有,别處基本見不到。
不是因為難燒,而是因為它的應用範圍十分狹窄,平時隻是用于海運香料防潮。
除了蘇諒這樣的香料商人,沒人會準備這東西。
李善德在拟定計劃時,為了節省費用,沒有安排工坊燒制,打算直接從蘇諒那裡采購。
即使兩人鬧翻,李善德還在幻想多付些絹帛給他,彌補報效未成的損失。
現在倒好,經略府貿然對他下手,讓局面一下子不可收拾了。
這位老胡商的嗅覺比狐狸還靈敏,一覺察到風聲不對,立刻壯士斷腕,揚帆出海。
更讓李善德郁悶的是。
蘇諒并不知道經略府自作主張,隻會認為是李善德想斬草除根。
兩人之間,再無人情可言。
他知道,李善德的軟肋是這雙面甕,沒它,荔枝轉運便不成,所以在撤離時果斷帶走了所有的存貨——這是對那個背信棄義的小人最好的報複! 聽明白個中緣由,趙欣甯的臉色也變得煞白。
一個賣人情的動作,反倒把荔枝運轉給毀了,這個責任,縱然是他也承擔不起。
“那……請廣州城的陶匠現燒呢?” “今天已經五月十三日了,十九日就得出發,根本來不及!” “全廣州賣香料的又不止他蘇諒一個,我這去讓市舶司聯絡其他商人,清點所有貨棧!” 趙欣甯跌跌撞撞跑開了,李善德望着煙波浩渺的珠江水面,心中泛起的愁苦,怕是連丹荔都化不開。
一來是與蘇諒這個誤會,怕是至死也解不開,二來千算萬算,沒想到居然在這裡出了變數,滿口的愁苦無處訴說。
接下來的一整天,廣州港所有商棧被市舶司的人翻了個遍,結果隻找到兩個,還是破損的。
趙欣甯這次算是真盡了心,他忙前跑後,居然想到一個補救的辦法。
這邊的胡商嗜吃牛肉,因此廣州城裡的聚居區裡有專殺牛的屠戶,并不受唐律所限。
有些奸滑的牛販子為了多賺些錢,賣牛前故意給牛嘴裡灌入大量清水,把胃撐得很大。
趙欣甯原本是販牛出身,對這些市井勾當熟悉得很。
他的辦法是:取來新鮮牛皺胃,塞入一個單層甕内,先吹氣膨大,内側用石灰吸去水分,抹一層蜂蠟定形,再将食道口沿壇口一圈膠住,隻留一處活口。
需要給外層注水時,隻要把活口打開,清水便會流入壇内壁與胃外壁之間的區域。
牛胃不會滲水,可以保證内層的幹燥,同時也能夠透氣。
這樣一番操作下來,勉強可以當做一個雙層甕來使用。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牛胃會随時間推移發生腐爛。
即使用石灰處理過,也隻能支撐數日,需要更換新的。
李善德對這個
他張開嘴,小心翼翼地一整個吞下去,那甘甜的汁水霎時如驚浪一般,拍過齒縫,漫過牙龈,滲入滿是陰霾的心神之中,令精神為之一澄。
“謝謝你,阿僮姑娘。
” 阿僮不以為然地一擺手:“謝什麼,好朋友就是這樣的。
你忘了給我帶酒,但我還是願意給你拿丹荔——那個蘇老頭真是急性子,怎麼不聽你解釋呢?” “唉,這件事錯在我,而且他的損失也确實大。
找機會我再報償他吧。
”李善德拍了拍腦袋,想起了正事,“哎,對了。
你的園子,挂着的荔枝還夠吧?” “你這人真啰嗦,問了幾遍了?都留着沒摘呢。
”阿僮說到這個,仍是氣鼓鼓的,“你們城人壞心思就是多,要荔枝就要吧,非要劈下半條枝幹。
運走一叢,要廢掉整整一棵好樹呢。
” “我知道,我知道。
橫豎一年隻送去幾叢,不影響你園子裡的大收成。
我會問皇帝給你補償,好布料随便挑!” “再不信你了,先把長安酒兌現了再說!” “呃,快了,快了。
眼看這幾日即将啟運,我一到長安馬上給你發。
” 李善德帶着微微的醉意承諾。
他把花狸攬過來,揉着肚子,撥弄着耳朵,聽着呼噜呼噜的聲音,也不知是打鼾還是舒服。
他忍不住腹诽了一句,這樣的主子,伺候起來才真是心無芥蒂。
次日李善德酒醒之後,發現阿僮和那一群峒人早已離開,隻把花狸剩在他懷裡。
他想趕緊起身辦公,花狸卻先一步縱身躍到案幾上,一腳把銀牌踢到地上去,然後伸出爪子把文書邊緣磨得參差不齊。
他吓得想要把它抱開,它一回身,居然開始用牙咬起地上的牌子來。
“要說不畏權貴,還得是你呀。
”李善德又是無奈又是欽佩,掏出一塊魚幹,這才調開了聖主的注意力,把牌子拿回來。
在花狸眼中,右相這塊銀牌不過是塊磨牙石頭,可在别人眼睛,卻比張天師的請神符還管用。
李善德有了它,對全國驿傳都可以如臂使指。
這些天裡,除了嶺南這邊緊鑼密鼓地忙碌之外,驿站沿線的各種準備工作也陸續鋪開。
雪片一樣的文牍彙總到廣州城裡,讓李善德一天要工作七個時辰才應付得了。
他在牆上畫了一條橫線代表驿路,每一處驿站配置完畢,便劃一根豎線在上頭。
随着五月十九日慢慢逼近,豎線與日俱增,橫線開始變得像是一條百足蜈蚣。
五月十三日,趙欣甯又一次來訪。
這次他沒帶什麼禮品,反而面帶神秘。
“尊使可還記得那個波斯商人蘇諒?” 李善德心裡“咯噔”一下,難道他去經略府鬧了?趙欣甯見他面色不豫,微微一笑:“昨日經略府在廣州附近查處了一支他旗下的商隊,發現他們竟僞造五府通關符牒。
” 李善德吃了一驚,在這個節骨眼上,經略府突然提出這個事,是要做什麼?趙欣甯淡淡道:“這些胡商僞造符牒不說,還在上頭僞造了尊使的名諱,妄稱是替荔枝使做事。
這樣的符牒,居然僞造了五份,當真是膽大包天!” 趙欣甯見李善德臉色陰晴不定,不由笑道:“我知道尊使與那胡商有舊。
不過他竟打着你的旗号招搖撞騙,可見根本不念舊誼。
尊使不必求情,經略府一定秉公處理。
” 李善德總算聽明白了,趙欣甯這是來賣好的。
他一定是聽說蘇諒和自己鬧翻了,故意去抓五張符牒的把柄,還口口聲聲說老胡商是冒用荔枝使的名頭。
這樣一來,既替李善德出了氣,又把他私賣通行符牒的隐患給消除了。
看來追殺一事,經略府始終惴惴,所以才如此主動地賣個大人情。
“你……你們打算怎麼處理他?”李善德有點着急,想趕緊澄清一下。
“市舶司的精銳,已整隊前往老胡商的商号,準備連根拔起。
” 李善德雙眼驟然瞪圓,失态似地抓住趙欣甯雙臂:“不可!怎麼可以這樣!你們不能這麼做!”趙欣甯語重心長道:“尊使,既已鬧翻,便不可留手。
婦人之仁,後患不絕……” 可他話沒說完,李善德已瘋了一樣沖出館驿,遠遠傳來他的高喊聲:“備馬!快備馬!我要去廣州港!” 趙欣甯望着這婦人之仁的荔枝使,着實有點無奈。
事已至此,你現在去又有什麼意義?難道就能挽救蘇諒?就算救下來,難道因報效而起的龃龉,便能冰釋不成? 可他又不能不管,隻好快走幾步,喊着說尊使我們同往,我給你帶路。
廣州一共有三座港口,其中扶胥和屯門為外港,珠江旁的廣州城港為内港,乃是有名的通海夷道、港内連帆蔽日,番夷辏輻,水面常年漂浮着幾十艘來自外洋三十六國的大船寶舶,極為繁盛。
李善德一路趕到廣州港,趙欣甯本以為他要去阻攔對蘇諒貨棧的查抄,不料他卻一口氣跑到碼頭邊緣,朝着珠江出海的方向望去。
望着望着,李善德一屁股癱坐在棧橋上,鬥大的汗珠從額頭沁出來。
恰好市舶司的查抄行動已然結束,負責的伍長把抄收名單交給趙欣甯。
他走到李善德面前,把名單遞過去:“剛剛收到消息,蘇諒的幾條大船聽到風聲,昨天連夜拔錨離港了,這是他們來不及搬走的庫存,尊使看有無合意的,筆端上好處理。
” 李善德拿過清單看了一遍,先是痛苦地閉上眼睛,然後突又跳起來,揪住趙欣甯的衣襟狂吼:“你們這群自作聰明的蠢材!蠢材!!” 在他的荔枝轉運計劃裡,有一樣至關重要的器物——雙層甕。
無論是分枝植甕之法還是鹽洗隔水之法,都用得着它。
不過這個雙層甕,隻有蘇諒的船隊裡才有,别處基本見不到。
不是因為難燒,而是因為它的應用範圍十分狹窄,平時隻是用于海運香料防潮。
除了蘇諒這樣的香料商人,沒人會準備這東西。
李善德在拟定計劃時,為了節省費用,沒有安排工坊燒制,打算直接從蘇諒那裡采購。
即使兩人鬧翻,李善德還在幻想多付些絹帛給他,彌補報效未成的損失。
現在倒好,經略府貿然對他下手,讓局面一下子不可收拾了。
這位老胡商的嗅覺比狐狸還靈敏,一覺察到風聲不對,立刻壯士斷腕,揚帆出海。
更讓李善德郁悶的是。
蘇諒并不知道經略府自作主張,隻會認為是李善德想斬草除根。
兩人之間,再無人情可言。
他知道,李善德的軟肋是這雙面甕,沒它,荔枝轉運便不成,所以在撤離時果斷帶走了所有的存貨——這是對那個背信棄義的小人最好的報複! 聽明白個中緣由,趙欣甯的臉色也變得煞白。
一個賣人情的動作,反倒把荔枝運轉給毀了,這個責任,縱然是他也承擔不起。
“那……請廣州城的陶匠現燒呢?” “今天已經五月十三日了,十九日就得出發,根本來不及!” “全廣州賣香料的又不止他蘇諒一個,我這去讓市舶司聯絡其他商人,清點所有貨棧!” 趙欣甯跌跌撞撞跑開了,李善德望着煙波浩渺的珠江水面,心中泛起的愁苦,怕是連丹荔都化不開。
一來是與蘇諒這個誤會,怕是至死也解不開,二來千算萬算,沒想到居然在這裡出了變數,滿口的愁苦無處訴說。
接下來的一整天,廣州港所有商棧被市舶司的人翻了個遍,結果隻找到兩個,還是破損的。
趙欣甯這次算是真盡了心,他忙前跑後,居然想到一個補救的辦法。
這邊的胡商嗜吃牛肉,因此廣州城裡的聚居區裡有專殺牛的屠戶,并不受唐律所限。
有些奸滑的牛販子為了多賺些錢,賣牛前故意給牛嘴裡灌入大量清水,把胃撐得很大。
趙欣甯原本是販牛出身,對這些市井勾當熟悉得很。
他的辦法是:取來新鮮牛皺胃,塞入一個單層甕内,先吹氣膨大,内側用石灰吸去水分,抹一層蜂蠟定形,再将食道口沿壇口一圈膠住,隻留一處活口。
需要給外層注水時,隻要把活口打開,清水便會流入壇内壁與胃外壁之間的區域。
牛胃不會滲水,可以保證内層的幹燥,同時也能夠透氣。
這樣一番操作下來,勉強可以當做一個雙層甕來使用。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牛胃會随時間推移發生腐爛。
即使用石灰處理過,也隻能支撐數日,需要更換新的。
李善德對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