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稽郡句章縣有個縣民叫張然,滞留在都城裡做差事,有一年時間沒有回過家了。
張然家中有一個年輕的妻子,沒有兒子,隻有一個奴仆和她一起守候在家裡,妻子于是就與這個奴仆私通。
張然在都城裡喂養了一隻狗,奔跑非常快,取名叫“烏龍”,時常跟随在張然身邊。
後來張然休假回到家中,妻子與那奴仆密謀,想要把張然殺掉。
張然和妻子一起做好飯菜,一同坐下來吃飯,妻子對張然說:“我與你就要永遠離别了,你可要多吃些飯菜。
”張然還沒有開始吃飯,那奴仆就已經拉開弓拔出箭擋在門口,等待張然把飯吃完。
張然流着眼淚哭着不吃飯,就把盤子中的肉和飯扔給狗,對狗祈禱囑咐說:“我喂養了你這麼多年,我就快要死了,你能夠救救我嗎?”那狗得到食物卻不吃,隻是舔着嘴唇用眼睛死死地注視着那奴仆,張然也察覺到了這種情形。
那奴仆越來越急切地催促張然快吃完飯,張然決定,用手猛拍大腿大聲呼喊道:“烏龍出手!”那狗應聲撲了上去咬傷奴仆,奴仆丢掉武器倒在地上,那狗咬掉奴仆的生殖器,張然因此拿起刀來殺死了奴仆。
張然把妻子送交縣衙官府,判死罪殺了。
東晉太和年間,廣陵郡有個叫楊生的人,喂養了一隻狗,對它非常的疼愛喜歡,行走休息它都與楊生在一起。
後來楊生有一次喝醉了酒,走到一大片低窪的草地中,睡着了無法動彈。
時值冬月火燒田野的時候,風勢非常之大。
那狗就在周圍轉來轉去号叫呼喚,楊生醉卧不醒。
前面有一個水坑,那狗就走到水中又走回來,把自己身上的水灑在楊生周圍的草上。
這樣經過了多次,那狗圍繞楊生慢步行走,草都被水打濕了,火勢到達這裡就免遭了焚燒。
楊生醒過來,才看到這一切。
之後又有一次楊生因為在黑夜裡行走,掉落在一口枯井之中,那狗一直哀号到天亮。
有人從這裡路過,對這隻狗向井裡哀号感到奇怪,就到井邊查看,發現了楊生。
楊生對那人說:“你可以把我救出來,我定當給你豐厚的報答。
”那人說:“你把這隻狗送給我,我就一定把你救出來。
”楊生說:“這隻狗曾經把我從死裡救活過來,我不能把它送給你,其他的報答我決不吝惜。
”那人說:“如果這樣,我就不把你救出來。
”那狗因此而低下頭望着井裡,楊生領會了它的意思,就對那過路人說道:“我把這隻狗送給你。
”那人随即把楊生救了出來,牽着這隻狗就離開了。
但過了五天之後,這隻狗在夜裡走回了楊生的家。
東晉穆帝和哀帝在位的時代,統領軍隊的司馬、濟陽縣人蔡詠将軍家中的一群狗,在夜間總是聚在一起互相狂叫,前去查看它們就伏在地上不叫了。
後來一天,蔡詠派人在夜裡去探查,發現有一隻狗,身穿黃色的衣服,頭戴白色的紗帽,身有五六尺長,其他的狗一同朝它狂叫。
根據那狗的迹象,确定它是蔡詠家中的老黃狗,随即将它打死,其他狗的狂叫從此就停止了。
代郡有個叫張平的人,在前秦苻堅時代當了賊人的統帥,自我号稱并州刺史。
張平喂養了一隻狗,取名叫“飛燕”,體型就像一頭小驢子。
有一天忽然在夜間登上了議事廳的屋頂上行走,行走的聲音就跟平常在地上一樣。
沒過一年,張平果然被鮮卑人所追擊而敗走,投降了苻堅,沒過多久就死去了。
有個人姓王名太叔,續弦娶了一個姓庾的女人,這女人又年輕又漂亮。
王太叔年紀已經六十歲了,經常在外面夜宿,妻子非常不快樂。
後來妻子忽然在有天晚上看到王太叔回到家來,二人過夜快樂和順勝過往常。
第二天白天他們坐在一起,因此一同吃飯。
家裡的仆人從外面進來,看見之後非常吃驚,急忙跑去禀報王太叔。
王太叔急急忙忙進入家裡,假王太叔這時也出來了,兩個人在庭院中間相遇,他們都戴着白色的紗帽,所穿的衣服和相貌一模一樣。
真王太叔就先舉起木棍打假王太叔,假王太叔也還擊打真王太叔。
兩個人都各自都命令家人子弟們,要他們把對方往死裡打。
真王太叔的兒子就猛然沖上去痛打假王太叔,打得假王太叔變回原形,原是一隻黃狗,于是就把它打死了。
王太叔當時在會稽郡官府裡當佐吏,守門的兵士說:“經常看見一隻老黃狗,從東面過來。
”王太叔的妻子羞愧難當,就患病死亡了。
林慮山的山腳下有一座亭子,凡是路過此地并在亭子裡夜宿過的人都會患病死亡。
據說時常有十多個人,男男女女混雜一起,所穿的衣服有白色的有黃色的,總是坐在亭子的蒲團草墊上互相賭博打鬧。
當時有個叫郅伯夷的人,在這個亭子裡夜宿,點亮火燭坐着誦讀經書。
到了半夜,忽然有十多個人進來,與郅伯夷一起坐在蒲團草墊上賭博。
郅伯夷秘密地用鏡子照看他們,他們原來是一群狗。
郅伯夷因此手持火燭站起來,假裝失手用火燭燒他們的衣服,散發出毛燒焦的氣
張然家中有一個年輕的妻子,沒有兒子,隻有一個奴仆和她一起守候在家裡,妻子于是就與這個奴仆私通。
張然在都城裡喂養了一隻狗,奔跑非常快,取名叫“烏龍”,時常跟随在張然身邊。
後來張然休假回到家中,妻子與那奴仆密謀,想要把張然殺掉。
張然和妻子一起做好飯菜,一同坐下來吃飯,妻子對張然說:“我與你就要永遠離别了,你可要多吃些飯菜。
”張然還沒有開始吃飯,那奴仆就已經拉開弓拔出箭擋在門口,等待張然把飯吃完。
張然流着眼淚哭着不吃飯,就把盤子中的肉和飯扔給狗,對狗祈禱囑咐說:“我喂養了你這麼多年,我就快要死了,你能夠救救我嗎?”那狗得到食物卻不吃,隻是舔着嘴唇用眼睛死死地注視着那奴仆,張然也察覺到了這種情形。
那奴仆越來越急切地催促張然快吃完飯,張然決定,用手猛拍大腿大聲呼喊道:“烏龍出手!”那狗應聲撲了上去咬傷奴仆,奴仆丢掉武器倒在地上,那狗咬掉奴仆的生殖器,張然因此拿起刀來殺死了奴仆。
張然把妻子送交縣衙官府,判死罪殺了。
東晉太和年間,廣陵郡有個叫楊生的人,喂養了一隻狗,對它非常的疼愛喜歡,行走休息它都與楊生在一起。
後來楊生有一次喝醉了酒,走到一大片低窪的草地中,睡着了無法動彈。
時值冬月火燒田野的時候,風勢非常之大。
那狗就在周圍轉來轉去号叫呼喚,楊生醉卧不醒。
前面有一個水坑,那狗就走到水中又走回來,把自己身上的水灑在楊生周圍的草上。
這樣經過了多次,那狗圍繞楊生慢步行走,草都被水打濕了,火勢到達這裡就免遭了焚燒。
楊生醒過來,才看到這一切。
之後又有一次楊生因為在黑夜裡行走,掉落在一口枯井之中,那狗一直哀号到天亮。
有人從這裡路過,對這隻狗向井裡哀号感到奇怪,就到井邊查看,發現了楊生。
楊生對那人說:“你可以把我救出來,我定當給你豐厚的報答。
”那人說:“你把這隻狗送給我,我就一定把你救出來。
”楊生說:“這隻狗曾經把我從死裡救活過來,我不能把它送給你,其他的報答我決不吝惜。
”那人說:“如果這樣,我就不把你救出來。
”那狗因此而低下頭望着井裡,楊生領會了它的意思,就對那過路人說道:“我把這隻狗送給你。
”那人随即把楊生救了出來,牽着這隻狗就離開了。
但過了五天之後,這隻狗在夜裡走回了楊生的家。
東晉穆帝和哀帝在位的時代,統領軍隊的司馬、濟陽縣人蔡詠将軍家中的一群狗,在夜間總是聚在一起互相狂叫,前去查看它們就伏在地上不叫了。
後來一天,蔡詠派人在夜裡去探查,發現有一隻狗,身穿黃色的衣服,頭戴白色的紗帽,身有五六尺長,其他的狗一同朝它狂叫。
根據那狗的迹象,确定它是蔡詠家中的老黃狗,随即将它打死,其他狗的狂叫從此就停止了。
代郡有個叫張平的人,在前秦苻堅時代當了賊人的統帥,自我号稱并州刺史。
張平喂養了一隻狗,取名叫“飛燕”,體型就像一頭小驢子。
有一天忽然在夜間登上了議事廳的屋頂上行走,行走的聲音就跟平常在地上一樣。
沒過一年,張平果然被鮮卑人所追擊而敗走,投降了苻堅,沒過多久就死去了。
有個人姓王名太叔,續弦娶了一個姓庾的女人,這女人又年輕又漂亮。
王太叔年紀已經六十歲了,經常在外面夜宿,妻子非常不快樂。
後來妻子忽然在有天晚上看到王太叔回到家來,二人過夜快樂和順勝過往常。
第二天白天他們坐在一起,因此一同吃飯。
家裡的仆人從外面進來,看見之後非常吃驚,急忙跑去禀報王太叔。
王太叔急急忙忙進入家裡,假王太叔這時也出來了,兩個人在庭院中間相遇,他們都戴着白色的紗帽,所穿的衣服和相貌一模一樣。
真王太叔就先舉起木棍打假王太叔,假王太叔也還擊打真王太叔。
兩個人都各自都命令家人子弟們,要他們把對方往死裡打。
真王太叔的兒子就猛然沖上去痛打假王太叔,打得假王太叔變回原形,原是一隻黃狗,于是就把它打死了。
王太叔當時在會稽郡官府裡當佐吏,守門的兵士說:“經常看見一隻老黃狗,從東面過來。
”王太叔的妻子羞愧難當,就患病死亡了。
林慮山的山腳下有一座亭子,凡是路過此地并在亭子裡夜宿過的人都會患病死亡。
據說時常有十多個人,男男女女混雜一起,所穿的衣服有白色的有黃色的,總是坐在亭子的蒲團草墊上互相賭博打鬧。
當時有個叫郅伯夷的人,在這個亭子裡夜宿,點亮火燭坐着誦讀經書。
到了半夜,忽然有十多個人進來,與郅伯夷一起坐在蒲團草墊上賭博。
郅伯夷秘密地用鏡子照看他們,他們原來是一群狗。
郅伯夷因此手持火燭站起來,假裝失手用火燭燒他們的衣服,散發出毛燒焦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