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關燈
郝隆為桓公南蠻參軍。

    三月三日,會作詩,不能者罰酒三升。

    隆既受罰,攬筆便作一句雲:娵隅躍清池。

    ”桓問:“娵隅是何物?”隆曰:”蠻名魚為娵隅。

    ”又問:“作詩何用蠻語?”隆曰:“千裡投公,始得蠻府參軍,那得不作蠻語!” 鲇魚上竹竿 梅聖俞以詩知名三十年,終不得一館職。

    晚年預修《唐書》,語其妻刁氏曰;“吾之修書,可謂猢狲入布袋矣。

    ”刁曰:“還是鲇魚上竹竿,” 《閑燕嘗談》雲:大觀中薛肇明和上皇禦制詩,有曰:“歡聲似鳳來銜诏,喜氣如雞去揭竿。

    ”韓子倉戲為更之,曰:“窘如老鼠入牛角,難似鲇魚上竹竿。

    ”時謂的對,尤勝于梅。

     枝頭幹 元祐初,用治平故事,令大臣薦士試館職。

    一時名士在館者,率論資考次遷,未有越次進用者。

    張文翰、晁無咎俱在其間。

    一日,二人閱朝報,見蘇子由自中書舍人除戶部侍郎,無咎以為平緩,曰:“子由除不離核。

    ”謂如果之粘核者。

    張曰;“豈不勝汝枝頭幹乎” 梓州郪縣 唐李鎮惡谒選,授梓州郪縣令。

    與友人書雲:“州帶子号,縣帶妻名。

    由來不屬老夫,并是兒婦官職。

    ” 孫少卿 北魏孫紹曆職内外,垂老始拜太府少卿,謝日,靈太後曰:“公年似太老。

    ”紹拜曰:“臣年雖老,臣卿太少。

    ”後笑曰:“是将正卿。

    ” 唐、宋二宗雅谑 曲江池,本唐開元中疏鑿為勝境,南即紫雲樓、芙蓉院,西即杏園、慈恩寺,花卉環周,煙水明媚。

    都人遊賞,盛于中和、上巳節。

    即賜宴臣僚,會于山亭,賜太常教坊樂,池備彩舟,唯宰相、三使、北省官、翰林學士登焉。

    傾動皇州,以為盛觀。

    裴休廉察宣城,未離京,值曲江池荷花盛發,同省閣名士遊宴。

    自慈恩寺屏左右、随以小仆,步至紫雲樓,見教坊人坐于水濱,裴與朝士憩其傍。

    中有黃衣,半酣,軒昂自若,指諸人笑語輕脫。

    裴意稍不平,揖而問曰:“賢所任何官?”率爾對曰:“喏,即不敢,新授宣州廣德令。

    ”反問裴曰:“押衙所任何職?”裴效之曰:“喏,即不敢,新授宣州觀察使。

    ”于是狼狽而步,同座亦皆奔散,朝士撫掌大笑。

    不數日,布于京華。

    後于铨司訪之,雲有廣德令請換羅江。

    宣皇在藩邸,聞是說,與諸王每為戲談。

    其後龍飛,裴入相,因書麻制,謂樞近曰:“喏,即不敢,新授中書門下平章事矣。

    ”,見《松窗雜錄》。

     寇準在中書,每召兩制就第飲宴,必閉關苛留之。

    李宗谔嘗于門扉下出走。

    後為修宮使,恩顧漸深。

    一日召至玉宸殿賜酒,宗谔堅辭以醉,且雲“日暮”。

    上令中使附耳語雲:“此中不須從門扉下出。

    ” 宋太宗語 宋丁謂嘗以文谒王禹偁。

    禹偁稱其文與孫何可比韓、柳,名遂大振。

    既而何冠多士,謂登第四。

    自以為與何齊名,恥居其下,胪傳之際,殿下有言。

    太宗曰:“甲乙丙丁,合居第四,複何言?” 可笑事洛中新事 則天朝,蕃人上封事多加官賞。

    有為右台禦史者。

    則天嘗問左司郎中張元一:“在外有何可笑事?”元一曰:“朱前疑着綠,逯仁傑着朱。

    羅知微騎馬,馬吉甫騎騾。

    将名作姓李千裡,将姓作名吳栖梧。

    左台胡禦史,右台禦史胡。

    ”左台謂胡元禮,禦史胡,蓋蕃人為禦史者。

     王拱辰營地甚侈,嘗起屋三層,最上曰“朝元閣”。

    時司馬君實穿地丈餘作一室。

    邵堯夫見富鄭公。

    富曰:“洛中有何新事?”邵曰:“近有一巢居者,一穴處者。

    ”以二公對。

    富大笑。

     大夏男新建伯 盧詢祖襲封大夏男爵。

    有朝士戲曰:“大夏初成。

    ”盧答雲:“且得燕雀相賀。

    ” 王文成公封新建伯,戴冕服入朝,有帛蔽耳。

    某公戲曰:“先生耳冷?”公笑曰:“我不耳冷,先生眼熱。

    ” 送還鄉裡 禮侍葉盛轉吏侍。

    禮書姚夔設宴鄭重,因曰:“敝鄉親友,煩公垂念。

    ”葉唯唯。

    不久,姚進太宰,葉攜酒往賀,執杯獻姚曰,“今日送鄉裡還先生矣。

    ” 崖州 丁晉公自崖州還,坐客謂:“天下州郡,何地最雄盛?”公曰:“唯崖州地望最重。

    ”客問其故。

    答曰:“宰相隻作彼司戶參軍,他州何可及?” 不是崖州地望最重,還因宰相地望大輕。

     張海水旱疏 給事中張海劾奏尚書楊鼎、王複、薛遠、南部侍郎錢溥,謂“四方水旱,皆四人妨政失職所緻”。

    令錢溥進表至京,冢宰尹旻詢江南時事。

    溥答曰:“南直隸大熟,請以歸諸公。

    北直隸大水,皆溥等當之。

    ”旻笑曰:“諺雲:‘女婿牙疼,卻灸丈母腳跟。

    ’”衆為哄然。

     按針灸書,腳底有“丈母穴”。

     周文襄 宋宣和六年,有賣青果男子孕而生女。

    國朝周文襄在姑蘇日,有報男子生兒者,公不答,但目諸門子曰:“汝輩慎之!” 東王公 辛恭靜見司馬太傅。

    問:“卿何處人?”答曰:“西人。

    ”太傅戲曰:“在西見西王母否?”辛曰:“在西不見西王母,過東已見東王公。

    ”太傅大笑。

     石學士 石曼卿嘗出遊報甯寺,馭者失控。

    馬驚走,曼卿堕地,戲曰:“幸是石學士,若瓦學士,豈不破碎!” 大理寺 江晴渌以大理屬使滇,至普安驿,供億不具。

    左右欲笞其吏,江曰:“翰林科道,人聞而憚之。

    若大理寺,遠方之人且謂與報恩寺、大慈寺等,其官屬亦善世、住持之類耳,惡乎笞!” 銅司業 國子監錢糧,例不刷卷,故諺曰“金祭酒,銀典簿”。

    陸深升司業,稽考錢糧,其實空虛,适送供堂皂隸銀數兩至,色如黑銅。

    陸笑曰:“正好謂之銅司業矣!” 延平府 武林鄒虞知延平。

    延素産繡補,親友皆索之。

    後抵任,四時多筍,補絕少,曰:“吾任‘損有餘,補不足’也!” 三甲進士 王伯固令太和,一士昂然而進曰:“一等生員告狀!”伯固斂容徐答曰:“三甲進士不準!” 在他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孔緣吏 元皇慶間,浙江有孔椽吏,身軀短小,僅與小公案相等,凡呈贖文,必用低凳立。

    脫歡丞相以先聖子孫,每禮遇之。

    時有許文正公從祀孔子廟庭,公子孫知政事,惡孔風度不雅,以小過叱之退。

    脫歡曰:“他祖公容參政之父祖坐,參政反不容他子孫立?”相與一笑。

     高晉陵 高爽嘗經晉陵,詣劉蒨,了不相接。

    高甚銜之。

    俄爽代蒨為縣,蒨迎贈甚厚。

    爽受饷,答書署“高晉陵”。

    人問其故。

    爽曰:“劉蒨自饷晉陵令耳,何關爽事?” 魯直律語 黃魯直為禮部試官。

    或以柳枝來,有法一官曰:“漏洩春光育柳條。

    ”魯直曰:“榆條準此。

    ”蓋律語有“餘條準此”也。

    一坐大噱。

     如廁谑 彭彥實一日往文淵閣東如廁,值少保陳方洲公亦來,卻立。

    公疾行而過,笑曰:“以緩急為序。

    ”他日公如廁,周贊善堯佐先在内。

    公戲曰:“人生何處不相逢。

    ” 唐時一丞,偶因馬上内逼急,詣大優穆刁绫宅。

    已登溷軒,而優适至。

    丞慚謝之。

    優曰:“侍郎他日内逼。

    再請光訪。

    ” 目送美姝 王忠肅公不喜談諧。

    一日朝退,見一大臣目送美姝,複回顧之。

    忠肅戲雲:“此姝甚有力!”大臣曰:“先生何以知之?”王應曰:“不然,公頭何以掣轉?” 西施山 西施教歌舞之地,名西施山。

    袁宏道與陶望齡同遊。

    陶詩雲:“宿幾夜嬌歌豔舞之山。

    ”袁曰:“此詩當注明。

    不然,累君他日谥‘文恪公’不得。

    ” 《鐘馗圖》 劉廷美珏有《鐘馗圖》,求劉原博題詩于上,元旦懸之中堂。

    京師節日主人皆出賀,唯置白紙簿并筆硯于幾;賀客至,書其名。

    是日朝士至者,見詩,各摘簿一葉錄之而去,頃間簿已盡矣。

    明日複置一簿,亦如之。

    中書金本清戲曰:“此鐘馗乃耗紙鬼也。

    ” 原博詩曰:“長空糊雲夜風起,不忿成群跳狂鬼,倒提三尺黃河冰,血灑蓮花舞秋水。

    飛螢負火明月羞,栎窠影黑啼鸺鹠。

    綠袍烏帽逞行事,磔腦刳腸天亦愁。

    中有巨妖誅未得,盍駕飙輪驅霹靂。

    如何袖手便忘機,回首東方又生白。

    ” 梅河豚 梅聖俞有河豚詩:“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

    河豚于此時,貴不數魚蝦。

    ”時盛傳之。

    劉原甫戲曰:“鄭都有鹧鸪詩,人稱鄭鹧鸪。

    聖俞有河豚詩,當呼梅河豚矣。

    ” 宋鮑當有《孤雁》詩:“天寒稻粱少,萬裡孤難進。

    不惜充君庖,為帶邊城信。

    ”時人謂之“鮑孤雁”。

    謝逸有詠蝶詩三百首,如雲“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韓壽愛偷香”,又有“飛随柳絮有時見,舞入梨花無處尋”。

    人盛稱之,因呼為“謝蝴蝶”。

    明無錫黃公祿善方脈而能詩,嘗詠雪毬雲;“六花平地卷成毯,不待雲斤月斧修。

    萬古太陰深合處,一團元氣未開頭。

    金盆忽送來瑤島,銀索難将挂彩樓。

    隻恐明朝易消歇,長江流滾逐東流。

    ”人亦稱為“黃雪毬”。

     銀花合 張昌齡、蘇味道俱有詩名。

    一日,昌齡曰:“某詩所以不及相公者,為無‘銀花合’也。

    ”蘇有《觀燈》二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之句。

    蘇曰:“公雖無‘銀花合’,還有‘金銅釘’。

    ”張有《贈張昌宗》詩曰:“昔日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故雲。

    相與撫掌。

     黃鹂自古少 熊眉愚與江菉蘿同官棘寺,一日江曰;“此中不乏佳樹,惜黃鹂甚少。

    ”熊曰:“黃鹂自古少也。

    ”江問:“何以見之?”熊曰:“杜詩雲;‘兩個黃鹂鳴翠柳’,那得多?” 杜宗武 杜甫子宗武以詩示阮兵曹,答以石斧一具,并詩還之。

    宗武曰:“斧,父斤也。

    使我呈父加斤削也。

    ”阮聞之曰;“誤矣!欲子斫斷其手。

    此手若存,天下詩名又在杜家矣。

    ” 不廉 沈約戲朱異曰:“卿年少,何乃不廉?”異逡巡未達其旨。

    約乃曰:“天下唯有文義棋書,卿一時将去,安得稱廉!” 夢仙詩 王介甫嘗見鄭毅夫《夢仙》詩雲:“授我碧簡書,奇篆蟠丹砂。

    讀之不可識,翻身淩紫霞。

    ”大笑曰:“此人不識字,不勘自招。

    ”毅夫曰:“不然,吾用李太白詩句耳。

    ”王又笑曰:“自首減等!” 《文選》 張鳳翼刻《文選纂注》。

    一士夫诘之曰:“既雲《文選》,何故有詩?”張曰:“昭明太子著作,于仆何與?”曰:“昭明太子安在?”張曰:“已死。

    ”曰:“既死,不必究他。

    ”張曰:“便不死,亦難究。

    ”曰:“何故?”張答曰:“他讀得書多。

    ” 徒以上罪 歐陽公與人行令,作詩兩句,須犯徒以上罪者。

    一雲;“持刀哄寡婦,下海劫人船。

    ”一雲:“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歐雲:“酒粘衫袖重,花壓帽檐偏。

    ”或問之。

    答曰:“當此時,。

    徒以上罪亦做了。

    ” 待湯 李西涯在京邸,款同鄉會試。

    酒數行,諸君告起,欲赴他席。

    公曰:“且住,有一題商之:‘東面而征西夷怨’二句,諸君安知所以然乎?”衆默然。

    公笑曰:“無他意,隻是‘待湯’。

    ” 制馄饨法 喬仲山家制馄饨得法,常苦賓朋索食。

    一日,于每客前先置一帖,且戒雲:“食畢展卷。

    ”既而取視,乃置造方也,大笑而散。

    自後無複索者。

     得方勝得食。

     李康靖柬 韓忠獻億、李康靖若谷同遊至汝州。

    太守趙學士請康靖為門客,尤敬待韓,每至,即設豬肉。

    康靖嘗柬韓雲:“久思肉味,請兄早訪。

    ” 海蜇 王敏道食海蜇,曰:“人何苦嗜之哉?一響而已。

    ” 歲中紙爆,亦隻一響。

    好事者乃以紗絹裝花為飾,每枚價至數十錢,更為可笑。

    萬錢之費,不過一飽,長夜之歡,不過一醉,回想紛陳,皆海蜇耳。

    夫玉樓金谷,能得幾時,花貌紅顔,本非常住。

    而早暮馳逐不休,無非争此一響而已,豈不愚哉! 春菜詩 黃魯直嘗和東坡《春菜》詩去:“公如端為苦筍歸,明日春衫誠可脫。

    ”蘇戲語客雲:“吾固不愛做官,魯直遂欲以苦筍硬差緻仕。

    ” 錯着水、為甚酥 東坡在黃州時,嘗赴何秀才會,食油果甚酥,因向主人:“此名為何?”主人對以無名。

    東坡又問:“為甚酥?”坐客皆曰:“可以為名矣!”又潘長官以東坡不能飲,每為設醴。

    坡笑曰,“此必錯着水也。

    ”他日忽思油果,作小詩以求之,雲:“野飲花前百事無,腰間唯系一葫蘆。

    已傾潘子錯着水,更覓君家為甚酥。

    ” 伐冢 子由秉政,子瞻在翰苑。

    有故人欲幹子由,因見子瞻,求其轉言,冀得差遣。

    公徐曰:“舊聞一人貧甚,無以為生,乃謀伐冢。

    遂破一墓,見一人裸體而坐,曰:‘我楊王孫也,無物濟汝。

    ’複鑿一冢,用力頗艱,既入,見一王者,曰:‘我漢之文帝,遺制圹中無納金玉,器皆陶瓦,汝可速出。

    ’複二冢相連,乃先穿其左者,久之方透,見一人羸瘠而有饑色,曰:‘我伯夷也,餓死首陽,安得應汝之求?’其人歎曰:‘用力勤矣,竟無所獲,不若更穿西冢,庶幾有得。

    ’羸瘠者謂曰:‘勸汝别謀于他所。

    汝視我形骸如此,舍弟叔齊豈能為人也。

    ’”故人大笑而去。

     酒肉地獄 東坡倅杭,不勝杯酌。

    奈部使者重公才望,朝夕聚首,疲于應酬,乃目杭倅為“酒肉地獄“。

    後袁谷代倅,适郡将與諸司不協,倅亦相疏。

    袁語人曰;“聞此郡為酒肉地獄,奈何我來,乃值獄空!”傳以為笑。

     龍潭寺暗室 陸氏兄弟遊龍潭寺,見一暗室。

    弟曰:“此黑暗地獄也。

    ”兄曰:“不然,是彼極樂世界。

    ” 破僧戒 虎丘僧人長于酒肉,彼之視腐菜,如持戒者之視魚肉,不勝額之蹙也。

    一日友人小集,有楚客長齋,特設素供。

    楚客意僧必持戒,揖與共席。

    吳興淩彼岸笑語之曰:“毋為此僧破戒!” 李得雨 開成間,京師大旱,李德裕拜相,即日大雨。

    京師喜曰:“相公乃李得雨也。

    ” 待阙鴛鴦社 朱子春未婚,先開房室,帷帳甚麗,以待其事。

    時人謂之“待阙鴛鴦社”。

    見《妝樓記》。

     試守孝子 王仆射在江州,為殷、桓所逐,奔竄豫章,存亡未測。

    王綏在都,既憂戚在貌,居處飲食,每事有降。

    時人語為“試守孝子”。

     床衣 陸龜蒙居笠澤,有一竹禅床,每用偃憩。

    時十月,天已寒,侍僮忘施氈褥。

    龜蒙已坐,急呼曰:“此節日,翁須是與些衣服,不然,他寒我也寒。

    ” 騾耳、馬足 羅汝敬、馬铎同在館閣。

    嚴冬冱寒,羅不戴暖耳,馬不穿氈襪,時戲之曰:“騾耳馬足。

    ” 唐明皇骷髅 長安有安氏,家藏唐明皇骷髅,作紫金色,其家事之甚謹,因爾家富達,遂為盛族。

    後其家析居,争骷髅,斧為數片。

    張文潛聞之,即語曰:“明皇生死為姓安人極惱。

    ”合坐大笑。

    時秦少遊方為賈禦史彈不當授館職,文潛戲少遊曰:“千餘年前賈生過秦,今複爾也。

    ”聞者以為佳谑。

     謗周公者,陳賈,而宋時劾朱子者,亦名陳賈。

    漢有胡廣,号中庸,而我朝胡文穆公名廣,亦有中庸之号。

    事之巧乃有若此者。

     焚項羽廟 全椒舊有項羽廟,餘翔為令,一炬焚之。

    王元美曰:“此殆為鹹陽三月火複仇耳。

    ” 侯景熟 侯景圍台城。

    或問陸法和雲何。

    陸曰:“待侯景熟。

    ”問者不解。

    陸曰:“凡取果,既熟,不撩自落。

    今侯景未熟耳。

    ” 俗謂年老為熟,本此。

     僧誦經 有僧誦經,至“無眼耳鼻舌身意”。

    黃紫芝曰:“焉用誦此?僧秃其頭,而無眼、耳、鼻、舌,更成何物!”僧大笑。

     貓五德 萬壽僧彬師嘗對客,貓踞其旁。

    謂客曰:“人言雞有五德,此貓亦有之。

    見鼠不捕,仁也;鼠奪其食而讓之,義也;客至設馔則出,禮也;藏物甚密而能竊食,智也;每冬月辄入竈,信也。

    ” 《阿房宮賦》兩句 東坡在玉堂,一日讀《阿房宮賦》,凡數遍,每一遍訖,即再三賞歎,至夜分猶不寐。

    有二老兵給事左右,坐久,甚苦之。

    一人長歎曰:“知他有甚好處,夜久寒甚不肯睡,連作冤苦聲。

    ”其一人曰:“也有兩句好。

    ”先一人怒曰:“你又理會得甚的?”曰:“我愛他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叔覺卧而聞之,明日以告東坡。

    東坡笑曰:“這漢子也有鑒識!” 天下極賤人 梁次公與一友夜談,每至極快處,其友唯唯而已。

    次公問其故。

    友曰:“曾聽過。

    ”次公谑之曰:“汝是天下極賤人。

    ”友駭問。

    次公曰:“天下極快之語,一經汝聽過,便不值錢,非賤而何?”友亦大笑。

     馬湘蘭 金陵名妓馬湘蘭,以豪俠得名。

    有坐監舉人請見,拒之。

    後中甲榜,授禮部主事。

    适有訟湘蘭者,主事命拘之。

    衆為居間,不聽。

    既來見,罵曰:“人言馬湘蘭,徒虛名耳!”湘蘭應曰:“唯其有昔日之虛名,所以有今日之奇禍。

    ”主事笑而釋之。

    湘蘭死後,哀挽成帙。

    或謂張賓王曰:“聞君有祭文甚佳。

    ”張曰:“吾乃仿《赤壁賦》作者。

    ”使誦之。

    張但舉一語去:“此固一世之雌也,而今安在哉!”聞者絕倒。

     呼公子 俞君宜少時,随父華麓公之官。

    有衙役呼以公子,公怒曰:“凡粗暴之性加人,必呼為太監性、牛性、公子性。

    等之太監與牛,辱吾甚矣!” 曹娥秀 名妓曹娥秀,色藝具絕。

    鮮于伯機嘗以羲之呼之。

    一日,伯機宴客,因事入内,命曹行酒遞遍。

    伯機出,曹曰:“伯機未飲。

    ”客笑曰:“以伯機相呼,可為親愛之至。

    ”伯機佯怒白:“小鬼頭也敢無禮!”曹曰:“我呼伯機便無禮,隻許爾叫王羲之!”坐客大笑。

     徐月英 徐月英,江淮間娼也。

    金陵徐氏諸公子寵一營妓,死,乃焚之。

    月英送葬,謂徐公子曰:“此娘平生風流,沒亦帶焰。

    ” 文戲部第二十七 子猶曰:迂士主文而諱戲,俗士逐戲而離文。

    其能以文為戲者,必才士也。

    尼父之戲也以俎豆,鄧艾之戲也以戰陣,晦翁之戲也以八卦,何獨文人而不然?且夫視文如戲,則文之興益豪;而雖戲必文,則戲之途亦窄,或亦砭迂針俗之一助雲爾。

    集《文戲》第二十七。

     成語詩 林觀過年七歲,嬉遊市中,以鬻詩自命。

    或戲令詠洩氣,雲:“視之不見名曰希,聽之不聞名曰夷。

    不啻若是其口出,人皆掩鼻而過之。

    ” 改《觀音經》語 《觀音經》雲:“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着于本人。

    ”東坡居士曰:“觀音慈悲,若說還着本人,豈其心哉?”乃改雲:“念彼觀音力,兩家都沒事。

    ” 坡語雖趣,然非所以止咒也。

    經之意深,坡之意淺。

     改蘇詩 蘇詩:“無事此靜坐,一日似兩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一百四。

    ”近有任達者更之曰:“無事此遊戲,一日似三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二百一。

    ” 子猶嘗反其詩雲:“多事此勞擾,一日如一刻。

    便活九十九,湊不上一日。

    ” 舊律易字 廣東二貢士争名,至相毆。

    友人用舊詩更易诮之曰:“南北齋生多發颠,春來争榜各紛然。

    網巾扯作黑蝴蝶,頭發染成紅杜鵑。

    日落二人眠閣上,夜歸朋友笑燈前。

    人生有打須當打,一棒何曾到九泉。

    ” 舊絕句易字 元微之貶江陵,過襄陽,夜召名妓劇飲。

    将别,作詩雲:“花枝臨水複臨堤,也照清江也照泥,寄語東風好擡舉,夜來曾有鳳凰栖。

    ”宋謝師厚作襄倅,聞營妓與二胥相好,此妓乞書扇,遂用元詩改末句雲:“夜來曾有老鴉栖。

    ” 南昌張相公、蘭溪趙相公,皆與張江陵相左。

    由翰林谪州同後屢遷,俱于辛卯入内閣。

    太倉王元馭當國,以詩戲之曰:“龍樓鳳閣城九重,新築沙堤拜相公。

    我貴我榮君莫羨,十年前是兩州同。

    ” 《西堂紀聞》雲:“昨夜陰山賊吼風,帳中驚起黑髯翁,平明不待全師出,連把金鞭打鐵骢。

    ”此詩不知誰作,頗為邊人傳誦。

    有張師雄者,居洛中,好以甘言媚人,洛人呼為“蜜翁翁”。

    會官塞上,一夕傳虜犯邊,師雄倉惶震恐,衣皮裘兩重伏土窟中。

    秦人呼土窟為土空。

    有人改前詩以嘲之曰:“昨夜陰山賊吼風,帳中驚起蜜翁翁。

    平明不待全師出,連着皮裘入土空。

    ” 用舊詩句 杭有一婦,夫死,未終七即嫁,被訟于官,凂金編修為居間。

    臨審時,金佯問問官雲:“此輩何事?”官曰:“丈夫身死未終七,嫁與對門王賣筆。

    ”金曰:“月移花影上闌幹,春色惱人眠不得。

    ”官笑而從末減。

     改用舊詩句 方于魯,徽人,用造墨起家,多薦紳交。

    有長安貴人寄蘭州絨與方,時夏四月矣,方急制為衣服之,以誇示賓客。

    或作詩嘲之曰:“愛殺蘭州【革乞】鞑絨,寄來春後趱裁縫。

    寒回死等桃花雪,暖透生憎柳絮風。

    忽地出神挦細腳,有時得意挺高胸。

    尋常一樣方于魯,才着絨衣便不同。

    ”或雲此詩汪南溟作也。

     太倉戶富人宴客,王元美與焉。

    馔有臭鼈及生梨子。

    元美曰:“世上萬般愁苦事,無過死鼈與生梨。

    ”坐客大噱。

     縮字詩 石曼卿登第,有人訟科場,覆考落者數人,曼卿在焉。

    方與同年期集,使至,追所賜敕牒。

    餘人皆泣而起,獨曼卿笑語終席。

    次日,放黜者受三班借職。

    曼卿作詩曰:“無才且作三班借,請俸争如錄事參。

    從此免稱鄉貢進,且須走馬東西南。

    ” 歇後詩 有時少灣者,延師師不盡禮,緻其師争競而散,或用果語賦歇後詩嘲之曰:“少灣主人吉日良時,束修且是爺多娘少。

    身材好象夜叉小鬼,心地猶如短劍長槍。

    三杯晚酌金生麗水,兩碗晨餐周發商湯。

    年終算賬索筵席《百家姓》有索鹹席賴句,劈拍之聲一頓相打。

    ” 相傳嘲監生詩雲:“革車買得截然高大帽,周子窗前滿腹包草。

    有朝一日高曾祖考,煥乎其有文章沒分毫。

    ” 雲間求忠書院,為方正學建也。

    一日院觀風,有儒童告考,張郡侯命學博往書院試之,緘二題,一曰“人力所通”,一曰“鼻之于臭也”。

    時人為之語曰:“貢院求忠書,監場方孝孺,。

    不見人力所,但聞鼻之于。

    ” 《千文》歇後詩 《啟顔錄》:唐封抱一任栎陽尉,有客過之,面黃身短,又患眼及鼻塞。

    抱一用《千字文》語嘲之曰;“面作天地玄,鼻有雁門紫。

    既無左達承,何勞罔談彼?” 袁景文凱初甚貧,嘗館授一富家。

    景文性疏放,師道頗不立,未幾辭歸。

    其家别延陳文東璧。

    陣懲前事,待子弟甚嚴,然無他長,但善書耳。

    一日景文來訪,文東适出,因大書其案雲:“去年先生靡恃己,今年先生罔談彼。

    若無幾個始制文,如何教得猶子比。

    ” 諸理齋詩 鳳林夏五,名景倩,延師周四維訓子。

    以不稱,欲再延。

    妻曰:“何為又增人口?”夫不從,又延羅成吾。

    時諸理齋亦館于夏,戲曰:“夏五本是五,增口便成吾。

    四維尚未去,如何又請羅?”又夏五甚短,妻極長,每同立,僅齊妻乳。

    理齋作歇後語谑曰:“夏五官人罔談彼,夏五娘子靡侍己。

    有時堂前相遇見,剛剛撞着果珍李。

    ” 廣文嘲語 廣文先生之貧,自古記之。

    近日士風日趨于薄。

    有某學先生者,人饋之肉,乃瘟豬也。

    先生嘲之曰:“秀才送禮,言之可羞。

    瘦肉一方,堯舜其猶。

    ”又有以銅銀為贽者,又嘲之曰:“薄俗送禮,不過五分,啟封視之,堯舜與人。

    ”或作破雲;“時官之責門人也,言必稱堯舜焉。

    ” 縮腳詩 舊有賦阙唇者雲:“多聞疑,多見殆,吾猶及史之,君子于其所不知。

    ”蓋四語皆出《四書》,皆隐“阙”字,而末句尤奇。

    吳江一老翁,貌似土地,沈甯庵吏部亦用此體賦雲:“入疆辟,入疆蕪,諸侯之寶三,狄人之所欲者吾。

    ”又吳中有顧秀才名達者,不學而狂。

    同學者嘲之雲:“在邦必,在家必,小人下,不成章不。

    ”并堪伯仲。

     貫酸裔解大紳 錢塘有數衣冠士人遊虎跑泉,飲間賦詩,以“泉”字為韻。

    中一人但哦“泉,泉,泉”,久不能就。

    忽一叟曳杖而至,問其故,應聲臼:“泉,泉,泉,亂迸珍珠個個圓。

    玉斧砍開頑石髓,金鈎搭出老龍涎。

    ”衆驚問曰:“公非貫酸齋乎?”曰:“然,然,然。

    ”遂邀同飲,盡醉而去。

     壽春道士以小像乞解學士題詠。

    解作大書“賊,賊,賊”。

    道士愕然。

    續雲:“有影無形拿不得。

    隻因偷卻呂仙丹,而今反作蓬萊客。

    ” 十七字詩 正德間,有無賴子好作十七字詩,觸目成詠。

    時天旱,府守祈雨未誠,神無感應。

    其人作詩嘲之曰:“太守出禱雨,萬民皆喜悅。

    昨夜推窗看,見月!”守知,令人捕至,曰:“汝善作十七字詩耶?試再吟之,佳則釋爾。

    ”即以别号“西坡”命題。

    其人應聲曰:“古人号東坡,今人号西坡。

    若将兩人較,差多。

    ”守大怒,責之十八。

    其人又吟曰:“作詩十七字,被責一十八。

    若上萬言書,打殺!”守亦哂而逐之。

     一說:守坐以诽謗律,發配鄖陽。

    其母舅送之,相持而泣。

    泣止,曰:“吾又有詩矣:發配在鄖陽,見舅如見娘。

    兩人齊下淚,三行。

    ”蓋舅乃眇一目者也。

     吳、翟戲筆 霍山進士吳蘭高才玩世,以主事居鄉。

    鄉富人持大士像索贊。

    贊曰:“一個好奶奶,世間那裡有。

    左邊一隻雞,右邊一瓶酒。

    隻怕蒼蠅來,插上一枝柳。

    ”又有持壽星圖求題,圖有長松、明月、玄鶴、白鹿、靈龜。

    吳題雲:“一枝松遮半邊月,一隻黃狗帶着雪。

    若無老翁持杖趕,老鷹飛來抓去鼈。

    ” 翟永齡偶過靖江,人鹹以相公稱之。

    時有一吏在坐,亦稱相公。

    翟意謂人不加敬。

    後有出扇求詩者,此吏捉筆竟題于前。

    次至永齡,故為不能之狀,題曰:“山不山,水不水,一片闆上兩個鬼。

    扇景:一船二人。

    一吹笛,一搖橹。

    一個吹火通,一個舒火腿。

    吓得雞婆,飛上天去。

    扇上畫雁。

    世間名畫見千萬,不知此畫出何許。

    ”詢知海槎,衆人甚赧。

     二蘇詩 東坡夜宿曹溪,讀《傳燈錄》,燈花堕卷上,燒一僧字,即以筆記于窗間,曰:“山堂夜沉寂,燈下讀傳燈。

    不覺燈花落,荼毗一個僧。

    ” 蘇子由見白足婦洗衣,作詩嘲佛印雲:“玉箸插銀河,紅裙蘸綠波。

    再行三五步,浸入老僧窠。

    ” 七十新郎 王稚宜七十娶妾。

    許高陽嘲曰:“七十作新郎,殘花入洞房。

    聚猶秋燕子,健亦病鴛鴦。

    戲水全無力,銜泥不上梁。

    空煩神女意,為雨傍高唐。

    ” 罵孟詩 李太伯賢而有文章,素不喜佛,不喜孟子,好飲酒。

    一日有達官送酒數鬥,太伯家釀亦熟。

    一士人無計得飲,乃作詩數首罵孟子。

    其一雲:“完廪捐階未可知,孟柯深信亦還癡。

    嶽翁方且為天子,女婿如何弟殺之。

    ”又雲;“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必紛紛說魏齊。

    ”李見詩大喜,留連數日所與談,莫非罵孟子也。

    無何酒盡,乃辭去。

    既而聞又有送酒者,士人再往,作《仁義正論》三篇,大率诋佛。

    李覽之,笑曰:“公文采甚奇,但前次酒被公飲盡,後極索寞,今次不敢相留。

    ” 蜘蛛詩 洛陽歌婦楊苎羅,聰慧有才思。

    楊凝式甚憐之。

    時有僧雲辨者,善講經,楊令對歌者講。

    忽蜘蛛垂絲飏雲辨前,楊笑謂歌者曰:“試嘲得着,奉絹二匹。

    ”歌者應聲曰:“吃得肚嬰撐,尋思繞寺行。

    空中設羅網,隻待殺蟲生。

    ”辨體充肚大,故嘲之。

    楊見詩絕倒,大叫“和尚将絹來!”雲辨慚且笑,與絹五匹。

     楊公複詩 南京大理少卿長興楊公複,在京甚貧,家畜一豕,日命童于玄武湖壖采萍藻為食。

    吳思庵時握都察院章,以其密迩廳事,拒之。

    楊戲作小詩送雲:“太平堤下後湖邊,不是君家祖上田。

    數點浮萍容不得,如何肚裡好撐船?”諺雲:宰相肚裡好撐船。

     嘲林和靖 隐士林和靖傲許洞。

    許嘲之雲:“寺裡掇齋饑老鼠,林間咳嗽老猕猴。

    豪民送物鵝伸頸,好客臨門鼈縮頭。

    ” 四十翁 廬陵歐陽重巡撫雲南,以不給軍糧奪職歸。

    每過館驿,必題詩壁上,大抵怨望之辭也,時年甫四十,稱“涯翁書”。

    有無名氏書二絕于其詩後,雲:“怨辭随處滿垣飛,聞道先生放逐歸。

    四十稱翁非太早,人生七十古來稀。

    ”“醉翁千古号文宗,此日涯翁姓偶同。

    卻想齊名就充老,世間安有四旬翁?” 近考廬陵谪滁,号醉翁,年止四十,作詩者未知也。

    然中丞之竊比文宗,誠可诮。

     錢鶴灘 狀元錢鶴灘已歸田。

    有客言江都張妓動人,公速治裝訪之。

    既至,已屬鹽賈。

    公即往叩。

    賈重其才名,立日請飲。

    公就酒語求見。

    賈出妓,衣裳缟素,皎若秋月,複令妓出白绫帕請留新句。

    公即題雲:“淡羅衫子淡羅裙,淡掃蛾眉淡點唇。

    可惜一身都是淡,如何嫁了賣鹽人?” 歐陽景 有僧金銮,求歐陽景書與玉峰長老薦用。

    景封書曰:“金銮求與玉峰書,金玉相乘價倍殊。

    到底不關藤蔓事,葫蘆自去纏葫蘆。

    ” 食蕈 松陽詩人程渠南,滑稽士也,與僧覺隐同齋。

    食蕈,覺隐請渠南賦蕈詩。

    應聲作四句雲:“頭子光光腳似丁,隻宜豆腐與菠薐。

    釋迦見了呵呵笑,煮殺許多行腳僧。

    ”聞者絕倒。

     唐解元二詩 吳令命役于虎丘采茶。

    役多求,不遂,谮僧。

    令笞僧三十,複枷之。

    僧求援于唐伯虎,伯虎不應。

    一日過僧所,戲題枷上雲,“官差皂隸去收茶,隻要紋銀不要賒。

    縣裡捉來三十闆,方盤托出大西瓜。

    ”令詢之,知為唐解元筆,笑而釋僧。

     伯虎嘗出遊遇雨,過一皂隸家。

    乞紙筆求畫,唐遂畫海螺數百,題其上雲:“海物何曾數着君,也随盤馔入公門。

    千呼萬喚不肯出,直待臨時敲窟臀。

    ” 采蟾酥差 太醫院有采蟾酥差,差時儀從甚都。

    某院判欲以炫耀其友,枉道過焉。

    友作詩嘲曰:“白馬紅纓出禁城,喧天金鼓擁霓旌。

    穿林過莽多豪氣,拿住蝦蟆壞眼晴。

    ” 夢鳝 南京王祭酒嘗私一監生,其人忽夢鳝出胯下,以語人。

    人因為句曰:“某人一夢甚跷蹊,黃鳝鑽臀事可疑。

    想是翰林王學士,夜深來訪舊相知。

    ”見《耳談》。

     應履平詩 應履平為德化令,滿考,吏部試論,文優而貌不揚,不得列上。

    乃題詩都門前雲:“為官不用好文章,隻要須胡及胖長。

    更有一般堪笑處,衣裳糨得硬繃繃。

    ”不書姓名。

    吏呈冢宰,曰:“此必應知縣也。

    ”遂升考功。

     裁縫冠帶 有業縫衣者,以賄得獎冠帶。

    顧霞山嘲曰:“近來仕路太糊塗,強把裁縫作士夫。

    軟翅一朝風蕩破,分明兩個剪刀箍。

    ” 周秀才 東都周默未嘗作東。

    一日請客,忽風雨交作。

    宋溫戲曰:“驕陽為戾己成災,賴有開筵周秀才。

    莫道上天無感應,故教風雨一齊來。

    ”見《文酒清話》。

     龍宮海藏 正德中,禦史某按浙,以“龍宮海藏”命題試,且雲:“記出處者東立,不記者西退。

    ”東西各一半。

    已而東立者所作不稱意,無賞。

    西退者作詩诮之曰:“東廊且莫笑西廊,我笑東廊枉自忙。

    海藏龍宮無你分,大家随我度錢唐。

    ” 寫真 姑蘇蔣思賢父子寫真。

    一日交寫,皆不肖。

    時人嘲之曰:“父寫子真真未像,子傳父像像非真。

    自家骨肉尚如此,何況區區陌路人。

    ” 弄瓦詩 無錫鄒光大連年生女,俱召翟永齡飲。

    翟作詩嘲雲:“去歲相召雲弄瓦,今年弄瓦又相召。

    寄詩上覆鄒光大,令正原來是瓦窯。

    ” 獨眼龍 吳中小集,有便宜行事之令,較拳高下,最後者為老儒,使之行酒。

    有行酒者,方病目,一睛紅赤。

    衆以“紅”字為韻賦詩,唯劉元聲最勝。

    詩雲:“赢得人稱獨眼龍,怪來青白總非同。

    憐他滿座能行酒,也算當場一點紅。

    ” 惡字 李郁為荊南從事。

    有朝士寄書,字體殊惡。

    李寄詩曰:“華緘千裡到荊門,章草縱橫任意論。

    深荷故人相愛處,天行時氣許教吞。

    ”言堪作符也。

     柏子庭詩 至元丙子,松江亢旱。

    聞方士沈雷伯道術高妙,府宮遣吏赍香币過嘉興迎之。

    比至,傲甚,謂雨可立緻。

    結壇仙鶴觀,行月孛法,下鐵簡于湖泖潭井,日取蛇燕焚之。

    了無應驗,羞赧宵遁。

    柏子庭和尚素稱滑稽,有詩一聯雲:“誰呼蓬島青頭鴨,來殺松江赤練蛇。

    ”聞者絕倒。

     子庭又有《可憎詩》雲:“世間何物最堪憎,蚤虱蚊蠅鼠賊僧,船腳車夫并晚母,濕柴爆炭水油燈。

    ” 東坡戲聯 東坡谪惠州日,與一村校書為鄰。

    年已七十,其妾生子,為具邀公。

    公欣然往。

    酒酣乞詩。

    公問妾年幾何。

    曰:“三十。

    ”乃戲贈一聯雲:“聖善方當而立歲,頑尊己及古稀年。

    ”一時大噱。

     東坡居惠,廣守月饋酒六壺,吏嘗跌而亡之。

    坡有詩雲:“不謂青州六從事,翻成烏有一先生。

    ” 而已詩 洪舜俞為考功郎,應诏言事,論台谏失職,詞甚剀切。

    内有“其相率勇往而不顧者,惟恭請聖駕款谒景靈宮而已”句,逐為台官所谪,謂“祗見宗廟,重事也,而舜俞乃雲‘而已’,有輕宗廟之意,”因被落三官。

    舜俞自為詩雲:“不得之乎成一事,卻因而已失三官。

    ” 宋藝祖幸朱雀門,指門額問趙普:“何不止書朱雀門,乃着之字?”普曰:“語助耳。

    ”藝祖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洪語本此。

     榜後詩 孫山應舉,綴名榜末。

    朋侪以書問山得失。

    答曰:“解名盡處是孫山,餘人更在孫山外”。

    覽者大笑。

     王十朋正榜第一,李三錫副傍第一。

    時有戲正榜尾者曰:“舉頭雖不窺王十,伸腳猶能踏李三。

    ” 周師厚在鄭獬榜及第,隻壓得陳傳一人。

    自賦詩雲:“有眼不堪看鄭獬,回頭猶喜見陳傳。

    ” 長妓瘦妓 杜牧為宣州幕。

    時有酒妓肥大,牧贈詩曰:“盤祖當時有遠孫,尚令今日逞家門。

    一車白土将泥臉,十幅紅绡補破裩。

    瓦棺寺裡逢行迹,華嶽山前見掌痕。

    不須啼哭愁難嫁,待與将書問嶽神。

    ”牧同時澧州酒糾崔雲娘,形貌瘦瘠,每戲調,舉罰衆賓;兼恃歌聲,自以為郢人之妙。

    李宣古當筵一詠,遂至箝口。

    詩曰:“何事最堪悲,雲娘隻自奇。

    瘦拳抛令急,長嘴出歌遲。

    隻見肩侵【髟/丐】,唯憂骨透皮。

    不須當戶立,頭上有鐘馗。

    ” 生張八 北都有妓美色,而舉止生梗,土人謂之“生張八”。

    因宴會,乞詩于處士魏野。

    野贈曰:“君為北道生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

    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曾谙。

    ”一作“也難毚”。

     貧娼 吳生戀一娼,其人家甚貧。

    友人李雲卿賦其事曰:“可笑梨園地,翻為寂寞場。

    當街為客座,隔壁是廚房。

    屋柱懸燈挂,泥坯甃火廂。

    煙煙三幅幔,舊舊一張床。

    草薦累堆厚,綿衾褦襶胖。

    竹竿衣架短,麻布手巾長。

    雙陸無全馬,棋盤少二将。

    恐惶之茂甚,不可也之當。

    ”一時傳笑。

    吳生恥,遂絕往。

     通判 有以知縣轉管糧通判者。

    一郎中作詩賀之雲:“最妙無如轉判通,州官門報氣何雄。

    班聯喜得先推府,尊重何須羨老同?丞簿晚生今已矣,教官侍教且從容。

    更有一般堪羨處,下倉攢典列西東。

    ”後郎中亦谪濟南通判,先通判者官德州,其屬吏也。

    到任時,僚屬滿堂,即書此詩,持軸往賀之。

    及言其故,無不絕倒。

     藥名詩 陳亞好用藥名為詩,曾知祥符縣,親故多幹托借車牛。

    因作詩曰:“地名京界足親知荊芥,托借尋常無歇時全蠍。

    但看車前牛領上車前子,十家皮沒五家皮五加皮。

    ”亞嘗言:“藥名用于詩,無不可,而斡運曲折,使各中理,存乎其人。

    ”或曰:“延胡索可用乎?”沉思久之,吟曰:“布袍袖裡懷漫刺,到處遷延胡索人。

    ”此可贈遊谒措大。

     陳亞藥名詩百首,如“風雨前湖近前胡,軒窗半夏涼半夏。

    ”“棋為臘寒呵子下呵子,衣嫌春暖縮砂裁縮砂。

    ”《詠白發》雲:“若是道人頭不白道人頭,老君當日合烏頭烏頭。

    ”《贈乞雨自曝僧》雲:“不雨若令過半夏半夏,定應曬作葫蘆巴胡蘆巴。

    ”最脍炙人口。

     蕭風儀《桑寄生傳》四詩亦佳,然終避其奇巧。

     吃語詩 東坡作吃語詩戲武昌王居士雲:“江幹高居堅關扃,鍵耕躬稼角挂經。

    篙竿系舸菰茭隔,笳鼓過軍雞狗驚。

    解襟顧景各箕踞,擊劍赓歌幾舉觥。

    荊笄供脍塊攪聒,幹鍋更戛甘瓜羹。

    ” 一孝廉口吃,謝在杭與徐興公各贈絕句以難之。

    謝二首雲:“綠柳龍樓老,林蘿嶺路涼。

    露來蓮漏冷,兩淚落劉郎。

    ”又“梨嶺連連路,蘭陵累累樓。

    流離憐冷落,郎辇懶來留。

    ”興公一首雲:“留戀蘭陵令,淋漓兩淚熱。

    嶺蘿涼弄濑,路柳綠連樓。

    ” 《反酒箴》 《漢書》:陳遵與張竦相善,而操行不同。

    竦居貧無賓客,而遵晝夜酣呼。

    先是黃門郎揚雄作《酒箴》以谏成帝,或為酒客難法度士雲:“譬之于物,予猶瓶矣。

    觀瓶之居,居井之眉。

    處高臨深,動常近危。

    酒不沾口,臧水滿懷。

    不得左右,牽于纆徽。

    一旦【惠-心】礙,【惠-心】,上綱反,縣也,猶雲挂礙,為瓽所轠,瓽,丁浪反,磚甃井也。

    轠,音雷。

    身提黃泉,骨肉為泥。

    自用如此,不如鸱夷。

    韋囊,以盛酒。

    鸱夷滑稽,腹大如壺。

    盡日盛酒,人複借酤。

    常為國器,托于屬車。

    天子屬車,常載酒食。

    出入兩宮,經營公家。

    由是言之,酒何過乎?”遵大喜,謂竦曰;“吾與爾猶是矣!” 《反金人銘》 孫楚《反金人銘》曰:“晉太廟左階前有石人焉,大張其口,而書其胸曰:我古之多言人也,無少言,少言少事,則後生何述焉。

    夫惟立言,名乃長久,胡為塊然,自緘其口!” 仿《春秋》 霅川月河莫氏稱望族,家世以《春秋》馳聲。

    至一酒樓飲,見壁間題雲:“春王正月,公與夫人會于此樓。

    ”蓋輕薄子攜妓來飲所題也。

    莫即援筆題其下雲:“夏大旱,秋饑,冬雨雪,公薨。

    君子曰:‘不度德,不量力,其死于饑寒也宜哉!’”見者大笑。

     筍墓志 傅奕病,未嘗問醫。

    忽酣卧,蹶然曰:“吾死矣乎!”即自志曰:“傅奕,青山白雲人也,以醉死,嗚呼!”陶榖戲效之,作《筍墓志》曰:“邊幻節,字脆中,晉林琅玕之裔也,以湯死。

    建隆年月日立石。

    ” 《曲中月令》 指揮陳铎善嘲,作《曲中月令》。

    其二月有雲:“是月也,壁虱出,溝中臭氣上騰,妓靴化為鞋。

    ” 輥卦 宋末淮南潘純戲作“輥卦”。

    其詞曰:“輥,亨,可小事,亦可大事。

    象曰:輥,亨,天地輥而四時行,日月輥而晝夜明,上下輥而萬事成。

    輥之時義大矣哉!象曰:地上有木,輥。

    君子以容身固位。

    初六,輥,出門無咎。

    象曰:出門便輥,又何咎也?六二,傳于鐵轊,象曰;傳于鐵轊,天下可行也。

    六三,君子終日輥輥,厲無咎。

    象曰:終日輥輥,雖危無咎也。

    九四,模棱吉。

    象曰:模棱之吉,以随時也。

    六五,神輥。

    象曰:六五,神輥,老于事也。

    上六,或錫之高爵,天下揶揄之。

    象曰;以輥受爵,亦不足敬也。

    ”切中輓近膏育,可發諧笑。

     賦韋舍人 天成年,盧文進鎮鄧,賓從祖餞。

    舍人韋吉年老,無力控馭,既醉,馬逸馳桑林中,被橫枝罥挂巾冠,露秃而奔。

    仆夫趨救,則已墜矣。

    舊患肺風,鼻瘾疹而黑,卧于道周。

    幕客無不笑者。

    左司郎中李任戲為賦雲:“當其廳子潛窺,衙官共看,喧呼麥壟之中,偃仆桑林之畔。

    藍攙鼻孔,直同生鐵之椎;靦甸骷髅,宛似熟銅之罐。

    ”聞者無不絕倒。

     《齑賦》 範文正公少時作《齑賦》,其警句雲:“陶家甕内,淹成碧綠青黃;措大口中,嚼出宮商角徵。

    ”蓋親嘗忍窮,故得齑之妙處雲。

     偷狗賦 滕達道讀書潛山僧舍。

    僧有犬,烹之。

    僧訴于縣,縣命作《偷狗賦》。

    有警聯雲:“撤梵宮之夜吠,充绛帳之晨羞。

    團飯引來,喜掉續貂之尾,索绹牽去,驚回顧兔之頭。

    ”令歎賞。

     《張公吃酒李公醉賦》 郭景初夜出,為醉人所誣。

    官召景初诘其狀。

    景初歎曰:“諺所雲‘張公吃酒李公醉’!”官即命作賦。

    郭雲:“事有不可測,人當防未然。

    清河丈人,方肆杯盤之樂,隴西公子,俄遭酩酊之愆。

    ”笑而釋之。

     成語賦谑 三衢一子弟,淫其裡鍛工之女,為工所擒,不忍殺,以鐵鉗缺其左耳,縱之去。

    諸理齋作賦谑之,内一聯雲:“君子将有為也,載寝之床;匠人斫而小之,言提其耳。

    ” 會稽馬殿幹有美姬,善歌,時出佐酒。

    馬死,有梁承得之,亦侑觞。

    時陳無損酒酣,屬句谑雲:“昔居殿幹之家,爰喪其馬。

    今入邑丞之室,無逝我梁。

    ”一座絕倒。

     倒語賦 熙甯未改科前,有吳俦賢良為廬州教授,嘗誨諸生:“作文須用倒語,如‘名重燕然之勒’之類,則文勢自然有力。

    ”廬州士子遂作賦嘲之雲:“教授于廬,名俦姓吳。

    大段意頭之沒,全然巴鼻之無。

    ” 典淮郡謝啟 文本心典淮郡,蕭條甚,謝賈相啟有雲:“人家如破寺,十室九空;太守若頭陀,兩粥一飯。

    ” 須虱頌 王介甫、王禹玉同侍朝見。

    虱自介甫襦領而上,直緣其須。

    上顧之而笑,介甫不自知也。

    朝退,禹玉指告,介甫命從者去之。

    禹玉曰:“未可輕去,願煩一言。

    ”介甫曰:“何如?”禹玉曰,“屢遊相須,曾經禦覽。

    ”衆大笑。

     賀側室育子啟 陸伯麟側室育子,友人陸象翁以啟戲賀之,曰:“犯簾前禁,尋竈下盟。

    玉雖種于藍田,珠将還于合浦。

    移夜半鹭鹚之步,幾度驚惶;得天上麒麟之兒,這回喝采。

    既可續詩書禮樂之脈,深嗅得油鹽醬醋之香。

    ” 謝遣妓啟 陶榖奉使江南,韓熙載遣家妓以奉卮匜。

    及旦,以書謝雲:“巫山之麗質初臨,霞侵鳥道,洛浦之妖姿自至,月滿鴻溝。

    ”韓召妓訊之,雲是夕忽當浣濯。

     末名柬 翟永齡與陸廉伯并以才學馳名,後陸發解,而翟名最後。

    以書柬所親曰:“至矣盡矣,方知小子之名;颠之倒之,反在諸公之上。

    ” 東坡制詞 東坡以呂微仲豐肥,戲之曰:“公真有大臣體,《坤》六二所謂直方大也。

    ”及呂拜相,東坡制其詞,曰:“果藝以達,有孔門三子之風,直大而方,得坤卦二爻之動。

    ” 醫官 盧質好諧谑,為莊宗管記。

    會醫官陳玄補醫學博士,所司請稿。

    質立草雲:“既懷厚樸之才,宜典從容之職。

    ”莊宗覽之,久為啟齒。

     戲吳主事句 吳江為刑部主事,差還複命。

    鴻胪寺官語之曰:“聲音要洪大,正選通政時也。

    起身不要背上。

    ”至日蚤,吳果努力高聲,亦無音節,又橫走下禦街西。

    孝廟為之解顔。

    時同僚楊郎中茂仁作一對句雲;“高叫一聲,驚動兩班文武;橫行幾步,笑回萬乘君王。

    ” 決僧判 雙漸嘗為令,入僧寺中。

    主僧半酣矣,因前曰:“長官可同飲三杯。

    ”漸怒,判雲:“談何容易,邀下官同飲三杯;禮尚往來,請上人獨吃八棒。

    ” 李翺尚書初守廬江,有僧相打,斷雲:“失法則不曾趺坐而坐,相打則偏袒左肩右肩。

    領來佛面前,而作偈言。

    各笞去衣十五,以例三千大千。

    ” 買憧券 王褒買僮,名便了。

    僮曰:“欲使便了,皆當上券。

    不上券,便了不能為也。

    ”褒乃為券曰:“神爵三年正月十五日,資中男子王子淵,從成都安志裡女子楊惠買夫時戶下髯奴便了,決賣萬五千。

    奴從百役,不得有二言。

    晨起早掃,飲食洗滌,居常穿臼,縛帚裁盂,鑿井浚渠,縛落鋤園,研陌杜埤。

    地刻大枷,屈竹作杷,削治鹿盧。

    出入不得騎馬載車,踑足大呶,下床振頭。

    垂鈎刈刍,織履作麄。

    粘雀張鳥,結網捕魚。

    繳雁彈凫,登山射鹿。

    入水捕龜,浚園縱魚。

    雁鹜百餘,驅逐鸱鳥。

    持梢牧豬,種姜養芋。

    長育豚駒,糞除堂庑,喂食馬牛。

    鼓四起坐,夜半益刍。

    舍中有客,提壺行沽,汲水作餔。

    但當食豆飲水,不得嗜酒欲美。

    飲酒惟得沾唇漬口,不得傾盂覆鬥。

    不得晨出夜入,交關伴偶。

    多取蒲茅,益作繩索。

    雨堕無所為,當遍将織薄。

    植種桃李,梨柿柘桑,三丈一樹,八樹為行,果類相從,縱橫相當。

    果熟收斂,不得吮嘗。

    犬吠當起,驚告鄰裡。

    撐門拄戶,上樓擊柝,持盾曳矛,環落三周。

    勤心疾作,不得遨遊。

    筋老力索,種莞織席,事訖欲休,常舂一石。

    夜半無事,浣衣當白。

    若有私錢,主給賓客,不得奸私,事事關白。

    若不聽教,當笞一百。

    ” 題小像 唐伯剛題邾仲誼小像雲:“七尺軀威儀濟濟,三寸舌是非風起。

    一雙眼看人做官,兩隻腳沿門報喜。

    仲誼雲:是誰是誰?伯剛雲:是你是你!” 嶽正再起再廢。

    有自京師起者,傳天子語于正曰:“嶽正倒好,隻是大膽。

    ”正因寫小像,遂櫽括其辭,題于上曰:“嶽正倒好,隻是大膽。

    唯帝念我,必當有感。

    如或赦汝,再敢不敢?” 《化須疏》 沈石田有《化須疏》,其序曰:“慈因趙鳴玉髡然無須,姚存道為之告助于周宗道者,于其于思之間,分取十鬣,補諸不足,請沈啟南作疏以勸之。

    ”疏曰;“伏以天閹之有刺,地角之不毛,須需同音,今其可索,有無以義,古所相通。

    非妄意以幹,乃因人而舉。

    康樂著舍施之迹,崔谌傳插種之方。

    唯小子十莖之敢分,豈先生一毛之不拔!唯有餘以補也,宗道廣及物之仁;乞諸鄰而與之,存道有成人之美。

    使離離緣坡而飾我,當榾榾擊地以拜君。

    把鏡生歡,頓覺風标之異;臨流照影,便看相貌之全。

    未容輕拂于染羹,豈敢易撚于覓句?感矣荷矣,珍之重之!敬疏。

    ” 《烹雞誦》 唐六如遊僧舍,見雌雞,請烹為供。

    僧曰:“公能作誦,當不靳也。

    ”援筆題曰:“頭上無冠,不報四時之曉,腳跟欠距,難全五德之名。

    不解雄先,但張雌伏。

    汝生卵,卵複生子,種種無窮。

    人食畜,畜又食人,冤冤何已?若要解除業障,必先割去本根。

    大衆先取波羅香水,推去頭面皮毛,次運菩薩慧刀,割去心腸肝膽。

    咄!香水源源化為霧,镬湯滾滾成甘露。

    飲此甘露乘此霧,直入佛牙深處去,化生彼國極樂土!”僧笑曰:“雞得死所,無憾矣!”乃烹以侑酒。

     獻海螺簡 舒雅才韻不在人下,以戲狎得韓熙載之心。

    一日得海螺甚奇,宜用滑紙,以簡獻于熙載,雲:“海中有無心斑道人,往詣門下。

    若書材糙澀逆意,可使道人馴之,即證發光地菩薩。

    ”熙載喜受之。

    發光地,十地之一,出《華嚴經》。

     行人司告示 行人司閑僻,官吏罕到,市人每日取汲廳前,頑童戲坐公座,或有戲揭告示雲:“示仰各吏典,以後朔望日,仍要赴司作揖。

    凡男婦汲水者,毋得仍前擅坐公座。

    ” 策結 有二編修谒李西涯。

    公曰:“近有一策題:‘兩翰林九年考滿,推擢何官?’”二君笑雲,“策破未有,先有一結:執事,事也,執事,責也,愚生何有焉?”公大笑,題升宮坊。

     詞 徐淵子舍人善諧谑。

    丁少詹與妻有違言,棄家居茶寮,茹齋誦經,日買海物放生,久而不歸。

    妻求徐解之,徐許諾。

    見賣老婆牙者,買一籃饷丁,作詞曰:“茶寮山上一頭陀,新來學得麼?蝤蛑螃蟹與烏螺,知他放幾多?有一物,似蜂窠,姓牙名老婆。

    雖然無奈得他何,如何放得他?”丁大笑而歸。

     一人取妻,無元。

    袁可潛贈之《如夢令》雲:“今夜盛排筵宴,準拟尋芳一遍。

    春去己多時,問甚紅深紅淺。

    不見不見,還你一方白絹。

    ” 葉祖詩詞 葉祖義負隽聲,嘗曰:“世間有不分曉事,吾因一聯詠之:醉來黑漆屏風上,草寫盧仝月蝕詩。

    ”後以多語去官,獨西湖二三僧相善,為之祖餞。

    僧曰:“世事如夢而已。

    ”葉曰:“如夢如夢,和尚出門相送。

    ”聞者絕倒。

     詞曲 張明善嘗作《水仙子》譏時,雲:“鋪唇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鐘,胡言亂語成時用。

    大綱來都是哄,說英雄,誰是英雄?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卧龍,三腳貓渭水飛熊。

    ” 王威甯越尤善詞曲,嘗于行師時見村婦便旋道傍,遂作《塞鴻秋》一曲:“綠楊深鎖誰家院?見一女嬌娥,急走行方便。

    轉過粉牆東,就地金蓮,清泉一股流銀線。

    沖破綠苔痕,滿地珍珠濺,不想牆兒外,馬兒上,人瞧見。

    ” 元關漢卿嘲秃指《醉扶歸》雲:“十指如枯筍,和袖捧金樽。

    搊殺銀筝字不真,搔癢天生鈍。

    縱有相思淚痕,索把拳頭揾。

    ” 弘治間,王骐以進士授吳橋知縣,僅八月,免官居家,以詞曲自樂。

    嘗有妓為人傷目,睫下有青痕,遂作《沉醉東風》,曰:“莫不是捧硯時太白墨灑?莫不是畫眉時張敞描差?莫不是檀香染?莫不是翠钿瑕?莫不是蜻蜓飛上海棠花?莫不是明皇宮墜下馬?” 王西樓磐平生不見喜愠之色。

    其家嘗走失雞,公戲作《滿庭芳》雲:“平生澹泊,雞兒不見,童子休焦。

    家家都有閑鍋竈,任意烹炮。

    煮湯的貼他三枚火燒,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

    到省了我開東道。

    免終朝報曉,直唾到日頭高。

    ” 西安一廣文,博學而廉介有氣。

    罷官歸,貧甚,戲作《清江引》雲:“夜半三更睡不着,惱得我心焦躁。

    圪蹬的響一聲,盡力子吓一跳,把一股脊梁筋窮斷了。

    ” 雲間酒淡,有作《行香子》雲:“浙右華亭,物價廉乎,一道會買個三升,打開瓶後,滑辣光馨。

    教君霎時飲,霎時醉,霎時醒。

    聽得淵明,說與劉伶,這一瓶約摸三斤。

    君還不信,把秤來稱。

    有一斤酒,一斤水,一斤瓶。

    ” 巧言部第二十八 子猶曰:古人戒如簧之舌,豈不以巧哉!然“談言微中,可以解紛”,夫獨非巧言乎?如止曰諧谑而已,功與罪兩不居焉,則諸公口中三寸,真有天孫機杼在矣!集《巧言》第二十八。

     花名 溫庭筠曰:“葡萄是賜紫櫻桃,黃葵是鍍金木槿花。

    ” 黃幡綽 明皇與諸王會食。

    甯王錯喉,噴上須。

    王驚漸不遑。

    上顧其悚悚,欲安之。

    黃幡綽曰:“此非錯喉。

    ”上曰:“何也?”對曰:“是噴帝。

    ”上大悅。

    嚏,音帝。

     玄宗嘗登苑北樓望渭水,見一醉人臨水。

    上問左右是何人,左右不知。

    黃幡綽曰:“此是年滿典史。

    ”上曰,“何以知之?”對曰:“更一轉入流。

    ”上笑。

     玄宗小字三郎。

    幸蜀時,過梓潼縣,上停驿問黃幡綽曰:“車上鈴聲頗似人語。

    ”對曰:“似言‘三郎郎當’、‘三郎郎當’。

    ”後因名琅珰驿。

     三果一藥 劉貢父觞客。

    蘇子瞻有事欲先起。

    劉以三果一藥調之曰:“幸早裡,且從容。

    ”蘇答曰:“奈這事,須當歸。

    ” 投壺 邵康節與李君錫投壺。

    君錫末箭中耳。

    君錫曰:“偶爾中耳。

    ”康節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