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夫人被害事件
關燈
小
中
大
夜來香之說、套窗打開的樣子、殺人的手法等等,講得天衣無縫,無懈可擊;連堂堂專家的笛木也沒能在任何細節上找出破綻。
在圖書館裡也查閱了當時的報紙,但夜來香之事、指紋之事以及屍體的詳細情況等卻隻字未提。
再拿被作為惟一證據的血型來看,被害人和飯島都是B型。
即使用MN式(血型分類法之一,将血型分為M、N、MN)也都是M型。
其後,Qq式啦、Ee啦的血型鑒定結果,斷定襯衣上的血不是飯島本人的血,而是被害人的血。
說不定這是由于被害人和飯島的血型相同而不幸産生的錯誤。
聽說林的血型是A型。
當聽到林說在殺之前,被害人曾向右側身躺着時,笛木下定了決心,走一趟大分。
因為他認為,是錯案的可能性非常大。
據記錄記載,被當成真犯人的飯島,一審前的供詞大體上合乎事實。
隻一點有出入,那就是住在遠方的被害人的母親事後的證言。
據她說,女兒即被害人從小心髒衰弱,睡覺時總是向右側身的,以便保護心髒。
可是供詞裡卻說被害人是向左側身的。
就這一點,當時的律師也認為被刺的是胸膛左部,警察由此單純地認定右側在下面,因此在誘導犯人招供時就首先告訴了犯人。
所以,本人推翻在法庭上的自供,堅持無罪。
律師也為犯人無罪進行了艱苦的辯護。
林說:“被害人本是向右側身睡的,她被驚醒了,又扭身子仰面,所以刺中了左部。
”這是合乎邏輯的。
兩人走後,笛木拉過桌上的時間表一看,公審和商談法律等事項安排得滿滿的。
在如此繁忙的活動日程表中,隻見明天午後到後天是空欄。
“好,去一趟。
” 笛木決心一下,馬上讓女事務員預購飛機票。
不為分文而飛去九州,這是為了維護冤獄15年的那人的名譽;也有減輕真犯人心理負擔這樣裝得正經的理由,此外還有他個人的私房秘事。
司法進修生時代,同班裡僅有一名女進修生,名叫貝冢美樹子,長得十分漂亮。
她生着一雙聰明、烏黑的大眼睛,身段勻稱,總是洋溢着智慧的魅力,簡直成了班裡的崇拜人物,人人為之傾倒。
不知不覺中就形成了這樣的不成文法:班裡的任何人不得接觸這位貝冢美樹子。
她本人呢,衣着樸素,在任用之前不戀愛,過着拘謹的進修生生活。
一旦任用,進修生們各奔東西,被分配到北至北海道、南九州各地赴任,七零八落。
男同學富于行動力,出差或參加研究會,有很多相見的機會,但一直沒有同這位女子豔遇的良緣。
至今一種近似憧憬的心情,依然萦繞在笛木的心房。
她現在大概在大分的一個家庭法院任審判員。
自從聽到岩本的嘴裡說出大分這個地名,這位女性的風貌就浮現在笛木的腦海裡了。
笛木拿出司法會名冊,為慎重起見,查看了一番。
貝冢美樹子的名字依然如故。
打那以後,光陰荏苒,10年過去了。
大學期間,司法考試合格,當時才二十一二歲,現在也該有三十一二歲了。
她沒改姓,說明未配佳偶。
四 從東京起飛,飛行一小時又40分鐘,抵達遙遠的九州。
笛木是全憑個人興趣決定來的。
他平素全是依靠理智和義務而生活,這一次才仿佛是複蘇了人的感情,因而頗感愉快。
他快步走下舷梯,急匆匆地向機場的休息室走去。
他心想:美樹子定會來接,因為事先通了電話。
休息室内異常混亂,很難發現她的影子。
正當他沮喪地走出休息室時,突然,身後有人招呼他。
“是笛木先生吧?” 嬌媚動人,不折不扣,正是美樹子的聲音。
笛木回頭一看,隻見她出乎意料地年輕美貌,令他大為驚愕,也使他心滿意足。
道過闊别以來的寒暄之後,兩人鑽進了汽車。
笛木坐在她駕駛的檸檬色的運動徹座席上,盡情地讓窗外的輕風吹拂着。
這時,他陷入了戀愛兜風般甜蜜的錯覺之中。
他在她的陪同下來到警察署。
經美樹子介紹,有幸見到了她的伯父——縣警察署署長。
署長公務纏身,十分繁忙,眼下正有幾起案件壓在案頭。
經美樹子美言相助,又聽說律師出自正義感,自費千裡迢迢來調查,便破例接見了他。
美樹子講明來意後,他表情略顯為難地說:“不過,笛木先生專程前來,當時的有關人員幾乎全都成了故人,我看不會有多大的收獲吧!反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何須多慮!” 雖然不是自己經辦的案子,但是當地檢察和審判機關都早已結束,犯人已經服刑期滿。
今天,被遠道而來的一名律師對案情挖根掘底,他心情似乎抑郁不快。
那困惑的表情,就明顯地流露了如此心緒。
“不管怎麼說,決定性的依據是大野教授對飯島襯衣上的血迹所作的鑒定,并依此對血型所下的判斷。
假如說另有真正的犯人,就等于說大野教授的鑒定是假的。
關于這一點,您請教過大野教授了嗎?” “還沒有去見大野教授。
我打算先調查一下,我本人有了信心,再去拜訪教授。
” 三言兩語地回答之後,笛木就要求看當時的記錄。
據記錄記載,套窗上沒有飯島的指紋,因為飯島溜進院内時,套窗已經開得能通過一個人,沒有必要再動手開套窗。
毫無疑問,這一點也是因為套窗上沒有飯島留下的指紋,警察作為究極之策,想出了個狡辯之詞:動機定為癡情。
自稱真犯人的林進一就此供述如下:大概由于主人尚未回家,套窗沒上鎖,開着個小縫,手抓住套窗的下方拉開,有縱身一個人的空隙。
手上戴着白手套…… 這種說法合乎邏輯。
記錄裡并沒有新穎的東西。
惟一的收獲是他告訴了當時第一個到達現場的警察的住址。
據說那位畔津警察業已退休,目前從事農業。
笛木決定乘貝冢美樹子的車,去訪問署長已經命令下級查找清楚的地址。
太陽正沉近西山,但還爍爍閃着紅光,光線異常強烈。
“不愧是九州呀,連太陽的顔色也不同一般。
” 笛木感慨地說。
于是美樹子快活地笑出了聲。
笛木也感到不可思議:難道就是這樣一位無憂無慮的女性在家庭法院裡審理着包羅人生世故的複雜問題? 房屋笈比的地段不見了。
眼前閃現出農田地帶;半商半農的幢幢房屋迫近汽車兩側的窗口,又飛快地向後方退去。
“快到了,大概就在這附近。
” 聽美樹子這麼一說,笛木不由自主地環視着四周。
“是呀,那兒有家小酒館,請停一停,我下車問一下。
” 在下一個三岔路口拐彎的盡頭,原警察畔津的家就在那兒。
畔津正在洗腳,好像剛從田間勞動歸來。
聽說審判員和律師來訪,深表敬意,連忙讓座。
笛木說明了來意,立刻提問。
“你還記得那起案子吧?” “記得很清楚。
因為在自己工作的派出所直接管轄的區域内發生的殺人案件還是有印象的。
” 他充滿自信地回答。
正因為是警官,才在五十多歲退休。
他身體很健康,看樣子再工作十年也不成問題。
“我記得,接到那家主人遠山榮造先生的電話是夜裡11點多了,聽得出那聲音很焦急。
我馬上騎自行車全速前往。
那時我還繞着他的房屋轉了一圈才進屋,我想看看房屋的周圍是否有可疑的人。
” 畔津被笛木一問,回憶着當時的情景,慢條斯理地說。
“從什麼地方進去的?” 笛木相機提問,并記下要點。
“從後面轉一圈。
一看,檐下的套窗有一處半開着,我是從那裡進去的。
” “你認為犯人也是從那兒出入的嗎?” “是的,門關得緊緊的,大概不會錯。
” 畔津-一忠實地作答。
笛木完成了外圍查訪,又向核心逼近。
“進屋裡的時候,首先看到了什麼?” “首先看到的是蚊帳。
那裡面躺着被害人。
我環視了一下室内,想确認一下除兇器外,有沒有加害人的遺留物品,結果什麼也沒發現……” “沒認為是流竄犯幹的嗎?” “那麼想過。
不過錢、物都沒被拿走。
” “可是,流竄闖入的犯人,忽然對夫人起了邪念。
但被害人被驚醒,犯人便慌忙刺去,什麼也沒拿就逃跑了,這也是可能的吧!” “是的。
馬上想起了飯島這個最大的嫌疑者哪!” “室内陳設着什麼家具?” “因為是寝室,家具很少。
有一個衣櫃…
在圖書館裡也查閱了當時的報紙,但夜來香之事、指紋之事以及屍體的詳細情況等卻隻字未提。
再拿被作為惟一證據的血型來看,被害人和飯島都是B型。
即使用MN式(血型分類法之一,将血型分為M、N、MN)也都是M型。
其後,Qq式啦、Ee啦的血型鑒定結果,斷定襯衣上的血不是飯島本人的血,而是被害人的血。
說不定這是由于被害人和飯島的血型相同而不幸産生的錯誤。
聽說林的血型是A型。
當聽到林說在殺之前,被害人曾向右側身躺着時,笛木下定了決心,走一趟大分。
因為他認為,是錯案的可能性非常大。
據記錄記載,被當成真犯人的飯島,一審前的供詞大體上合乎事實。
隻一點有出入,那就是住在遠方的被害人的母親事後的證言。
據她說,女兒即被害人從小心髒衰弱,睡覺時總是向右側身的,以便保護心髒。
可是供詞裡卻說被害人是向左側身的。
就這一點,當時的律師也認為被刺的是胸膛左部,警察由此單純地認定右側在下面,因此在誘導犯人招供時就首先告訴了犯人。
所以,本人推翻在法庭上的自供,堅持無罪。
律師也為犯人無罪進行了艱苦的辯護。
林說:“被害人本是向右側身睡的,她被驚醒了,又扭身子仰面,所以刺中了左部。
”這是合乎邏輯的。
兩人走後,笛木拉過桌上的時間表一看,公審和商談法律等事項安排得滿滿的。
在如此繁忙的活動日程表中,隻見明天午後到後天是空欄。
“好,去一趟。
” 笛木決心一下,馬上讓女事務員預購飛機票。
不為分文而飛去九州,這是為了維護冤獄15年的那人的名譽;也有減輕真犯人心理負擔這樣裝得正經的理由,此外還有他個人的私房秘事。
司法進修生時代,同班裡僅有一名女進修生,名叫貝冢美樹子,長得十分漂亮。
她生着一雙聰明、烏黑的大眼睛,身段勻稱,總是洋溢着智慧的魅力,簡直成了班裡的崇拜人物,人人為之傾倒。
不知不覺中就形成了這樣的不成文法:班裡的任何人不得接觸這位貝冢美樹子。
她本人呢,衣着樸素,在任用之前不戀愛,過着拘謹的進修生生活。
一旦任用,進修生們各奔東西,被分配到北至北海道、南九州各地赴任,七零八落。
男同學富于行動力,出差或參加研究會,有很多相見的機會,但一直沒有同這位女子豔遇的良緣。
至今一種近似憧憬的心情,依然萦繞在笛木的心房。
她現在大概在大分的一個家庭法院任審判員。
自從聽到岩本的嘴裡說出大分這個地名,這位女性的風貌就浮現在笛木的腦海裡了。
笛木拿出司法會名冊,為慎重起見,查看了一番。
貝冢美樹子的名字依然如故。
打那以後,光陰荏苒,10年過去了。
大學期間,司法考試合格,當時才二十一二歲,現在也該有三十一二歲了。
她沒改姓,說明未配佳偶。
四 從東京起飛,飛行一小時又40分鐘,抵達遙遠的九州。
笛木是全憑個人興趣決定來的。
他平素全是依靠理智和義務而生活,這一次才仿佛是複蘇了人的感情,因而頗感愉快。
他快步走下舷梯,急匆匆地向機場的休息室走去。
他心想:美樹子定會來接,因為事先通了電話。
休息室内異常混亂,很難發現她的影子。
正當他沮喪地走出休息室時,突然,身後有人招呼他。
“是笛木先生吧?” 嬌媚動人,不折不扣,正是美樹子的聲音。
笛木回頭一看,隻見她出乎意料地年輕美貌,令他大為驚愕,也使他心滿意足。
道過闊别以來的寒暄之後,兩人鑽進了汽車。
笛木坐在她駕駛的檸檬色的運動徹座席上,盡情地讓窗外的輕風吹拂着。
這時,他陷入了戀愛兜風般甜蜜的錯覺之中。
他在她的陪同下來到警察署。
經美樹子介紹,有幸見到了她的伯父——縣警察署署長。
署長公務纏身,十分繁忙,眼下正有幾起案件壓在案頭。
經美樹子美言相助,又聽說律師出自正義感,自費千裡迢迢來調查,便破例接見了他。
美樹子講明來意後,他表情略顯為難地說:“不過,笛木先生專程前來,當時的有關人員幾乎全都成了故人,我看不會有多大的收獲吧!反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何須多慮!” 雖然不是自己經辦的案子,但是當地檢察和審判機關都早已結束,犯人已經服刑期滿。
今天,被遠道而來的一名律師對案情挖根掘底,他心情似乎抑郁不快。
那困惑的表情,就明顯地流露了如此心緒。
“不管怎麼說,決定性的依據是大野教授對飯島襯衣上的血迹所作的鑒定,并依此對血型所下的判斷。
假如說另有真正的犯人,就等于說大野教授的鑒定是假的。
關于這一點,您請教過大野教授了嗎?” “還沒有去見大野教授。
我打算先調查一下,我本人有了信心,再去拜訪教授。
” 三言兩語地回答之後,笛木就要求看當時的記錄。
據記錄記載,套窗上沒有飯島的指紋,因為飯島溜進院内時,套窗已經開得能通過一個人,沒有必要再動手開套窗。
毫無疑問,這一點也是因為套窗上沒有飯島留下的指紋,警察作為究極之策,想出了個狡辯之詞:動機定為癡情。
自稱真犯人的林進一就此供述如下:大概由于主人尚未回家,套窗沒上鎖,開着個小縫,手抓住套窗的下方拉開,有縱身一個人的空隙。
手上戴着白手套…… 這種說法合乎邏輯。
記錄裡并沒有新穎的東西。
惟一的收獲是他告訴了當時第一個到達現場的警察的住址。
據說那位畔津警察業已退休,目前從事農業。
笛木決定乘貝冢美樹子的車,去訪問署長已經命令下級查找清楚的地址。
太陽正沉近西山,但還爍爍閃着紅光,光線異常強烈。
“不愧是九州呀,連太陽的顔色也不同一般。
” 笛木感慨地說。
于是美樹子快活地笑出了聲。
笛木也感到不可思議:難道就是這樣一位無憂無慮的女性在家庭法院裡審理着包羅人生世故的複雜問題? 房屋笈比的地段不見了。
眼前閃現出農田地帶;半商半農的幢幢房屋迫近汽車兩側的窗口,又飛快地向後方退去。
“快到了,大概就在這附近。
” 聽美樹子這麼一說,笛木不由自主地環視着四周。
“是呀,那兒有家小酒館,請停一停,我下車問一下。
” 在下一個三岔路口拐彎的盡頭,原警察畔津的家就在那兒。
畔津正在洗腳,好像剛從田間勞動歸來。
聽說審判員和律師來訪,深表敬意,連忙讓座。
笛木說明了來意,立刻提問。
“你還記得那起案子吧?” “記得很清楚。
因為在自己工作的派出所直接管轄的區域内發生的殺人案件還是有印象的。
” 他充滿自信地回答。
正因為是警官,才在五十多歲退休。
他身體很健康,看樣子再工作十年也不成問題。
“我記得,接到那家主人遠山榮造先生的電話是夜裡11點多了,聽得出那聲音很焦急。
我馬上騎自行車全速前往。
那時我還繞着他的房屋轉了一圈才進屋,我想看看房屋的周圍是否有可疑的人。
” 畔津被笛木一問,回憶着當時的情景,慢條斯理地說。
“從什麼地方進去的?” 笛木相機提問,并記下要點。
“從後面轉一圈。
一看,檐下的套窗有一處半開着,我是從那裡進去的。
” “你認為犯人也是從那兒出入的嗎?” “是的,門關得緊緊的,大概不會錯。
” 畔津-一忠實地作答。
笛木完成了外圍查訪,又向核心逼近。
“進屋裡的時候,首先看到了什麼?” “首先看到的是蚊帳。
那裡面躺着被害人。
我環視了一下室内,想确認一下除兇器外,有沒有加害人的遺留物品,結果什麼也沒發現……” “沒認為是流竄犯幹的嗎?” “那麼想過。
不過錢、物都沒被拿走。
” “可是,流竄闖入的犯人,忽然對夫人起了邪念。
但被害人被驚醒,犯人便慌忙刺去,什麼也沒拿就逃跑了,這也是可能的吧!” “是的。
馬上想起了飯島這個最大的嫌疑者哪!” “室内陳設着什麼家具?” “因為是寝室,家具很少。
有一個衣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