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夫人被害事件
關燈
小
中
大
…啊,對啦,還有一張桌子。
” 笛木不由得喜出望外。
“桌子,有桌子?什麼樣的……” “是有張桌子,是張小學習桌。
上面放着花瓶,花瓶裡插着花。
” “什麼花,還記得嗎?” “我想想……是夜來香。
對,是夜來香。
這花一天就凋萎,可是當時那花活生生的。
我記得當時我還很可憐她,心想這是傍晚和孩子一起去近處的河灘采來的呀。
哎,這與案情無關……” 笛木心想,自稱真犯人的人很可能是真犯人,于是更加慎重。
“有沒有起哄的人啦,看熱鬧的人啦到現場去看呢?” “沒有。
隻準家屬到現場。
我騎自行車急忙趕到,努力保夫護現場;随後本署的五名警官也坐警察的吉普車趕到現場,負責搜查和警戒,所以從大門看不到裡邊。
” “那麼,知道那夜來香的隻有被害人的家屬和你們警官嗎?” “是呀。
到了早晨,醫生啦、新聞記者啦,全來了。
把遺體運出解剖之後,好像鄰近的人和親屬也來了。
在那之前……可是,夜來香有什麼重大意義嗎?” “這隻不過是一點。
夜來香插在枕邊的事,當時的新聞報道和警察的案卷裡均無記載。
再有,花既然是白天枯萎,就不能認為是中午插在花瓶的。
還有,運出遺體之後,花是在腳底下還是在枕邊,也不明确。
但是,真犯人出現了,說犯罪時,夜來香的花插在枕邊。
” “那很重要。
我再好好想一想。
” 畔津閃爍着認真的目光,拼命地追憶着。
笛木利用沉默過程,也動腦筋想問題:莫非自稱真犯人的認看到了被害人在近處草叢中采夜來香,才猜想那是插花?可是,那是危險的賭博。
假如半路扔掉,就不會插在她的枕邊了。
他是不是聽警察和新聞記者漫不經心地講述過現場的情況呢? 正在尋思着,畔津開言道: “早晨,把遺體運出之前,為了把室内弄得寬敞些,家屬……其實隻有死者的丈夫和婆婆,他倆收拾房間的時候,一定把已經凋萎的夜來香也扔掉了。
這隻有警察才看得見。
看起來,那個人可真要成為真正犯人喽!那麼,本應細緻做調查的警察署也有責任喲!當然眼下還不能完全憑信。
” 畔津咬了噴嘴唇。
“走,現在就去看一看受害人遠山先生的房屋如何?離這兒很近。
不錯,現在不屬遠山先生所有,而是别人住着,不過……” “遠山先生後來怎麼樣了?” “遠山先生到大阪去了。
傳說在Q制鋼廠有希望當經理。
可是他偏偏抛棄那裡的職務,轉到了大阪。
聽說在那裡經營一個像街道工廠似的小企業。
現在成功了,發展成為相當大的公司了。
那以後,老母移居大阪住了五六年,就一命嗚呼了。
把老人送到了家鄉。
真是鄭重其事呀!” 在畔津陪同下去看,隻見昔日的建築物已被拆除,變成了現代的但又是簡陋的房屋。
“要是在這附近一帶采夜來香,能是哪一塊地呢?” 随同來的美樹子問畔津。
“是啊。
過去,大分河的河灘上長滿了夜來香,線路兩旁的土堤上也開得相當多。
近來因為用混凝土加固了,不知道是不是還有。
” 說着,繞過建築物的後面,再往前走,就聽到了大河的流水聲。
正如警察所說,壯觀的堤壩築起來了,但雜草叢生的空地卻減少了。
盡管那樣,仍有東一片西一片夜來香的花束,捧着黃綠色的花蕾恭候夜暮的降臨。
笛木律師站在擺脫了都會噪音的夜來香開放的河灘上,蓦地一種羅曼蒂克般的心情油然而生,他真想永遠和美樹子這樣默默相對…… 五 翌日,笛木乘飛機飛往大販,去訪問被害人的丈夫遠山榮造。
榮造的住所建在大阪市大正區工廠街的一角,與公司毗鄰。
房屋樣式平平常常,是熱衷于工作的中小企業經理常有的住宅。
在房屋門口通報了來意,即刻走出一位年輕女子,說: “父親在公司呢,請到那裡去找他吧。
” 那女子長得很标緻,但是卻給人一種冷漠憂郁之感。
從叫“父親”來看,大概是當年才5歲的那個長女。
也許是後妻生的姑娘?這就叫人一下子琢磨不透了。
如此堂堂公司經理的府上,竟儉樸得連女傭人也不雇,這令人略感意外。
來到公司,在經理辦公室旁邊的接待室候了好幾分鐘,遠山才露面。
笛木告知來意。
遠山一聽,立刻面紅耳赤,說: “什麼?找到了真犯人?豈有此理!好不容易忘卻了,可經你那麼一說,反而使我心煩意亂了!那件事已經了結啦。
就拿公司來說,我甚至放棄上場公司的董事職務,跑到大阪來。
若是繼續住在大分,我一定要生活在痛苦的回憶之中,所以才下決心走了。
聽說真犯人露面了,就連死去的妻子也會鬧糊塗的。
我不想使女兒也感到不安和悲傷。
請不要聲張吧!” 遠山仿佛受到相當大的沖擊,放在安樂椅上的手在瑟瑟地抖動。
笛木感到事出所料。
原認為告訴他找到了其犯人他會高興的,想不到他反而很驚恐。
不過,細想起來,作為被害人的家屬,這也是合情合理的心境吧。
他在自思自歎:到了這麼一把子年紀還沒有成婚,生活經驗,實在太少了。
遠山未續弦,專心緻力于工作,父女二人安靜地住在這裡。
笛木從經理室出來,暫時住在大阪旅館。
安頓後,與東京的事務所取得聯系,然後笛木展開了旅館準備的晚報,他不禁勃然大怒。
“真犯人是我,我20年前殺死了董事夫人”醒目的标題躍入眼簾。
笛木很注意尊重有關人員的意志,盡量不使它洩露到外部。
難道是大分縣警察署洩露出去的?那也說不定。
不過從本人申請采訪時的勉強勁來看,倒也未必。
他覺得奇怪,便繼續讀報。
“這起案件的嫌疑者飯島貢氏(當年25歲)否認罪狀,但卻被判處15年徒刑。
服刑中繼續喊冤叫屈并無反省之意,故未蒙特赦與假釋之恩……” 報道在說了上述同情飯島的事實後繼續寫道: “最近,大皈的林進一氏(40歲)主動投案稱:‘該案的真犯人就是我。
’據該氏說:起初,無罪的飯島被投入監獄,他得以大搖大擺地招搖過市,真是欣喜若狂。
然而随着歲月的流逝,念其家眷的苦痛,難忍良心的折磨,在朋友的護送下到東京新宿警察署自首。
林進一氏被帶到本署,受到了審訊。
但是據估計,即使判明是真犯人,由于時效成立,也不會被起訴。
”—— 其他報紙也都報道了大同小異的内容。
被他人搶了頭功,笛木極為不快。
被那兩個人捉弄了,被他們用做了查清時效的工具,可是竟然專程跑到九州來! 他覺得不能忽視無罪服刑之苦,受正義感的驅使,他才染指此案。
他想:研究假案,可以使律師弄出點名堂來,因而表現得熱情洋溢。
他指示臨時雇用的律師和女事務員,在百忙中抽出時間搜集公審記錄和當時的報道,還親自調查,已經作了大量記錄。
但是,不通過自己就搶先發表,好端端的一件事竟被報道機關給弄糟了。
身為律師,真是無地自容。
“這個案件應就此罷手,在旅館裡搜集的文件全都廢掉!”他憤憤然,東京的岩本打來了電話。
“先生!看到報紙了嗎?” 笛木對岩本那明顯的毫不在意的語調特别生氣。
“什麼看沒看的!為什麼不與我商量就那麼幹?能利用我和利用我,在方便的時候願怎麼做就怎麼做,豈有此理!” 他對電話筒大發雷霆。
“不是,不是那麼回事。
本想和先生商量後,如有可能,請先生陪同去自首。
可是挂了兩三次電話,說您出差。
如果不快去自首,也許林也會變卦的。
所以等先生回來後再去正式自首,隻不過暫且向警察說了說。
” 岩本悠然自得地回答。
“混話!自首還有什麼正式和非正式的?事實上,天下都知道了!” “啊,對不起。
您不知道,我也為難哪。
報社的人來了,電視台的人也來了。
沒法子,非讓我參加今夜11時‘深夜演播室’的的演出不可,題目是《話題的焦點》。
我是第一次上電視,心裡撲通直跳哪。
” 你以為他是滿心羞愧地道歉吧?可是又漫不經心地叫你上賊船。
笛木也覺得對這種人發脾氣太無聊。
他無心觀察“深夜演播室”的電視節目。
但又放心不下,便坐在床上欣賞起電視裡的半裸體舞。
這時場面忽然一變,成了
” 笛木不由得喜出望外。
“桌子,有桌子?什麼樣的……” “是有張桌子,是張小學習桌。
上面放着花瓶,花瓶裡插着花。
” “什麼花,還記得嗎?” “我想想……是夜來香。
對,是夜來香。
這花一天就凋萎,可是當時那花活生生的。
我記得當時我還很可憐她,心想這是傍晚和孩子一起去近處的河灘采來的呀。
哎,這與案情無關……” 笛木心想,自稱真犯人的人很可能是真犯人,于是更加慎重。
“有沒有起哄的人啦,看熱鬧的人啦到現場去看呢?” “沒有。
隻準家屬到現場。
我騎自行車急忙趕到,努力保夫護現場;随後本署的五名警官也坐警察的吉普車趕到現場,負責搜查和警戒,所以從大門看不到裡邊。
” “那麼,知道那夜來香的隻有被害人的家屬和你們警官嗎?” “是呀。
到了早晨,醫生啦、新聞記者啦,全來了。
把遺體運出解剖之後,好像鄰近的人和親屬也來了。
在那之前……可是,夜來香有什麼重大意義嗎?” “這隻不過是一點。
夜來香插在枕邊的事,當時的新聞報道和警察的案卷裡均無記載。
再有,花既然是白天枯萎,就不能認為是中午插在花瓶的。
還有,運出遺體之後,花是在腳底下還是在枕邊,也不明确。
但是,真犯人出現了,說犯罪時,夜來香的花插在枕邊。
” “那很重要。
我再好好想一想。
” 畔津閃爍着認真的目光,拼命地追憶着。
笛木利用沉默過程,也動腦筋想問題:莫非自稱真犯人的認看到了被害人在近處草叢中采夜來香,才猜想那是插花?可是,那是危險的賭博。
假如半路扔掉,就不會插在她的枕邊了。
他是不是聽警察和新聞記者漫不經心地講述過現場的情況呢? 正在尋思着,畔津開言道: “早晨,把遺體運出之前,為了把室内弄得寬敞些,家屬……其實隻有死者的丈夫和婆婆,他倆收拾房間的時候,一定把已經凋萎的夜來香也扔掉了。
這隻有警察才看得見。
看起來,那個人可真要成為真正犯人喽!那麼,本應細緻做調查的警察署也有責任喲!當然眼下還不能完全憑信。
” 畔津咬了噴嘴唇。
“走,現在就去看一看受害人遠山先生的房屋如何?離這兒很近。
不錯,現在不屬遠山先生所有,而是别人住着,不過……” “遠山先生後來怎麼樣了?” “遠山先生到大阪去了。
傳說在Q制鋼廠有希望當經理。
可是他偏偏抛棄那裡的職務,轉到了大阪。
聽說在那裡經營一個像街道工廠似的小企業。
現在成功了,發展成為相當大的公司了。
那以後,老母移居大阪住了五六年,就一命嗚呼了。
把老人送到了家鄉。
真是鄭重其事呀!” 在畔津陪同下去看,隻見昔日的建築物已被拆除,變成了現代的但又是簡陋的房屋。
“要是在這附近一帶采夜來香,能是哪一塊地呢?” 随同來的美樹子問畔津。
“是啊。
過去,大分河的河灘上長滿了夜來香,線路兩旁的土堤上也開得相當多。
近來因為用混凝土加固了,不知道是不是還有。
” 說着,繞過建築物的後面,再往前走,就聽到了大河的流水聲。
正如警察所說,壯觀的堤壩築起來了,但雜草叢生的空地卻減少了。
盡管那樣,仍有東一片西一片夜來香的花束,捧着黃綠色的花蕾恭候夜暮的降臨。
笛木律師站在擺脫了都會噪音的夜來香開放的河灘上,蓦地一種羅曼蒂克般的心情油然而生,他真想永遠和美樹子這樣默默相對…… 五 翌日,笛木乘飛機飛往大販,去訪問被害人的丈夫遠山榮造。
榮造的住所建在大阪市大正區工廠街的一角,與公司毗鄰。
房屋樣式平平常常,是熱衷于工作的中小企業經理常有的住宅。
在房屋門口通報了來意,即刻走出一位年輕女子,說: “父親在公司呢,請到那裡去找他吧。
” 那女子長得很标緻,但是卻給人一種冷漠憂郁之感。
從叫“父親”來看,大概是當年才5歲的那個長女。
也許是後妻生的姑娘?這就叫人一下子琢磨不透了。
如此堂堂公司經理的府上,竟儉樸得連女傭人也不雇,這令人略感意外。
來到公司,在經理辦公室旁邊的接待室候了好幾分鐘,遠山才露面。
笛木告知來意。
遠山一聽,立刻面紅耳赤,說: “什麼?找到了真犯人?豈有此理!好不容易忘卻了,可經你那麼一說,反而使我心煩意亂了!那件事已經了結啦。
就拿公司來說,我甚至放棄上場公司的董事職務,跑到大阪來。
若是繼續住在大分,我一定要生活在痛苦的回憶之中,所以才下決心走了。
聽說真犯人露面了,就連死去的妻子也會鬧糊塗的。
我不想使女兒也感到不安和悲傷。
請不要聲張吧!” 遠山仿佛受到相當大的沖擊,放在安樂椅上的手在瑟瑟地抖動。
笛木感到事出所料。
原認為告訴他找到了其犯人他會高興的,想不到他反而很驚恐。
不過,細想起來,作為被害人的家屬,這也是合情合理的心境吧。
他在自思自歎:到了這麼一把子年紀還沒有成婚,生活經驗,實在太少了。
遠山未續弦,專心緻力于工作,父女二人安靜地住在這裡。
笛木從經理室出來,暫時住在大阪旅館。
安頓後,與東京的事務所取得聯系,然後笛木展開了旅館準備的晚報,他不禁勃然大怒。
“真犯人是我,我20年前殺死了董事夫人”醒目的标題躍入眼簾。
笛木很注意尊重有關人員的意志,盡量不使它洩露到外部。
難道是大分縣警察署洩露出去的?那也說不定。
不過從本人申請采訪時的勉強勁來看,倒也未必。
他覺得奇怪,便繼續讀報。
“這起案件的嫌疑者飯島貢氏(當年25歲)否認罪狀,但卻被判處15年徒刑。
服刑中繼續喊冤叫屈并無反省之意,故未蒙特赦與假釋之恩……” 報道在說了上述同情飯島的事實後繼續寫道: “最近,大皈的林進一氏(40歲)主動投案稱:‘該案的真犯人就是我。
’據該氏說:起初,無罪的飯島被投入監獄,他得以大搖大擺地招搖過市,真是欣喜若狂。
然而随着歲月的流逝,念其家眷的苦痛,難忍良心的折磨,在朋友的護送下到東京新宿警察署自首。
林進一氏被帶到本署,受到了審訊。
但是據估計,即使判明是真犯人,由于時效成立,也不會被起訴。
”—— 其他報紙也都報道了大同小異的内容。
被他人搶了頭功,笛木極為不快。
被那兩個人捉弄了,被他們用做了查清時效的工具,可是竟然專程跑到九州來! 他覺得不能忽視無罪服刑之苦,受正義感的驅使,他才染指此案。
他想:研究假案,可以使律師弄出點名堂來,因而表現得熱情洋溢。
他指示臨時雇用的律師和女事務員,在百忙中抽出時間搜集公審記錄和當時的報道,還親自調查,已經作了大量記錄。
但是,不通過自己就搶先發表,好端端的一件事竟被報道機關給弄糟了。
身為律師,真是無地自容。
“這個案件應就此罷手,在旅館裡搜集的文件全都廢掉!”他憤憤然,東京的岩本打來了電話。
“先生!看到報紙了嗎?” 笛木對岩本那明顯的毫不在意的語調特别生氣。
“什麼看沒看的!為什麼不與我商量就那麼幹?能利用我和利用我,在方便的時候願怎麼做就怎麼做,豈有此理!” 他對電話筒大發雷霆。
“不是,不是那麼回事。
本想和先生商量後,如有可能,請先生陪同去自首。
可是挂了兩三次電話,說您出差。
如果不快去自首,也許林也會變卦的。
所以等先生回來後再去正式自首,隻不過暫且向警察說了說。
” 岩本悠然自得地回答。
“混話!自首還有什麼正式和非正式的?事實上,天下都知道了!” “啊,對不起。
您不知道,我也為難哪。
報社的人來了,電視台的人也來了。
沒法子,非讓我參加今夜11時‘深夜演播室’的的演出不可,題目是《話題的焦點》。
我是第一次上電視,心裡撲通直跳哪。
” 你以為他是滿心羞愧地道歉吧?可是又漫不經心地叫你上賊船。
笛木也覺得對這種人發脾氣太無聊。
他無心觀察“深夜演播室”的電視節目。
但又放心不下,便坐在床上欣賞起電視裡的半裸體舞。
這時場面忽然一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