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關燈
過了中秋,張靈獨自個闖到虎丘,有一班串戲的子弟在石場上演雜劇,張靈喝開衆人,立着看了一回,忽大叫道:“你們做得不好,待我來做。

    ”遂搶了一個吹笙在手,要扮什麼王子晉吹笙乘鶴的事。

    衆人認得是張靈,遂歇了俳場看他做。

    隻見張靈把衆人看了一會兒,蓦地伸手捉住一個童子,要他扮鶴,競把他揿倒在石場,自己跨在他的背上,把笙亂吹了一回,忽地把童子亂打道:“我如今要上天去了,你怎麼不飛。

    ”童子氣悶不過,竟立起身來把張靈掀翻在地。

    張靈爬起來道:“鶴不肯飛,天仙做不成了,我如今做水仙去。

    ”竟跑到劍池邊,“撲通”地跳下水去了,看得大家發起喊來,連忙撈起來,那頭臉都已磕破,又跌壞了一條腿,行走不動,還虧有認得他家裡的人送了回去。

    自此在家調治,終日飲酒,醉了便睡,醒了又吃,家裡人為了此事也不肯放他出門,故此,唐寅歸家全然不知。

     到了這日,唐寅來望他,正在醉夢裡,聽說唐解元來了,就在床上一骨碌爬起來,迎着了忙問道:“兄到江西去了,可曾訪着我那個佳人?”唐寅坐了道:“佳人倒沒有,隻收得一件古董在這裡,待我坐定了細細說給你聽。

    ”遂把進甯府畫美人的事說了,就在袖内取出第一次所畫崔索瓊的真容把與張靈道:“這是佳人的真容,吾兄可把來細認一認,看可是她。

    ”張靈把來看了一看,忙把來供在桌上道:“見了天人,如何不拜。

    ”就跪在地上拜了五拜,口裡說道:“才子張靈拜谒。

    ”唐寅笑道: “且慢些拜起來,我還有話說。

    ”又把季孫采獻圖,崔素瓊被選進獻上京之事說還未完,張靈拿了真容痛哭起來。

    唐寅道:“且不要哭,還有好處說來。

    ”正要歡喜,又在袖内取出《行乞圖》遞與張靈道:“這是小弟畫吾兄的《行乞圖》,崔小姐題的詩在上邊,托我寄與吾兄做個紀念的,請收了。

    ”張靈接來,竟不看畫,先看題詩: 才子風流第一人,願随行乞度蕭辰。

     人官隻恐無紅葉,臨别題詩當會真。

     張靈不看猶可,看了詩大叫一聲:“我那佳人崔索瓊!”這句還叫不完,竟哭倒了,口内就噴出血來。

    唐寅慌了,慌忙叫喚,張靈放聲大哭,連連嘔血不止,隻得同他家人扶在床上去睡了。

    張靈張開了眼,看着唐寅道:“罷了,我今番不肯再活了。

    唐兄,你回去吧。

    ”唐寅見他如此,好言寬慰了一番,隻得含淚出門去了。

     過了兩三日,張靈吐血不止,自知不起,忙着家人去請唐寅來相見一面,吩咐道:“我張靈半生放蕩,隻有吾兄一個是我的相知,如今,我不能奉陪在世了。

    我死之後,可把崔素瓊這幅真容來殉了我的葬,隻此一言相托,不可忘了。

    ”遂索紙筆寫道:“張靈,字夢晉,風流放誕人也,以情死。

    ”寫罷,擲筆而逝。

    唐寅痛哭一場把張靈殓了,完備他身後之事,把《行乞圖》并他的詩稿收拾好了,拿去裝裱。

    刻夜,果然把崔素瓊的真容殉了葬,葬張靈在玄墓山之麓。

    唐寅歎道:“鄭玄高±,張靈才子,此葬正為台宜,隻是崔素瓊哪裡曉得,我那張靈為她身死。

    ” 唐寅隻道崔素瓊人宮得寵,誰知獻到京中,禦駕卻在榆林等處出獵,不曾進禦。

     這十美人連那聖容的肥瘦方圓也還不認得,哪裡說什麼承恩得寵。

    不想甯王福極禍臨,逆謀不遂,被王守仁提了,已正國法。

    凡他同黨盡行誅戮,季孫采免不得也在數内,虧得向蒙聖眷,免了項上一刀,競削籍為民,連那狀元都做不成了。

    這十個美人,因甯藩所獻,理該驅遣,就發還原籍,另行婚配。

    這正是崔素瓊完名全節的大僥幸處。

     那湯之谒一班兒盡從恩诏去風流了,獨有崔素瓊回到南昌來。

    不料崔公暮年憶女,感疾身亡,虧個老仆崔恩看守棺木在家。

    素瓊到了家裡,這一場痛苦自不必說。

    因崔氏别無親族做主,隻得将崔公安葬了。

    自思終身無靠,住在南昌,恐怕又生纏擾,遂将家資收拾,叫崔恩喚了船,一徑下江南,來尋着唐寅,完結張靈一段姻緣。

    不上月餘,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