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幅
美人一名湯之谒,字雨君,廣陵人,善畫。
題日: 楚楚衣裳馥馥妝,疑雲疑雨惱襄王。
畫圖不比陽台夢,寫出春風花草香。
第二幅 美人一名木桂,字文舟,姑蘇人,善琴。
題日: 遠山依約畫眉妩,千古風流在蜀都。
試問臨邛沽酒客,有如司馬善琴無。
第三幅 美人一名朱家淵,字文孺,嘉禾人,善書。
題日: 钗橫折股溜垂痕,彤管生香别有春。
自是臨池多豔質,學書不學衛夫人。
第四幅 美人一名錢韶,字器笙,金陵人,善歌。
題日: 河漢天高影不波,紅牙按入夜涼多。
江南賦裡多哀思,休唱臨風玉樹歌。
第五幅 美人一名熊禦,字小馮,江陵人,善舞。
題日: 承恩隻合在昭陽,掌上擎珠奉漢皇。
舞罷香塵凝不動,月明環佩響空廊。
第六幅 美人一名杜若,字芳洲,荊溪人,善筝。
題日: 漫道鳴筝撥恨難,紅蠶十指起秋煙。
從今無複周郎顧,何必時時誤拂弦。
第七幅 美人一名花萼,字來芳,洛陽人,善笙。
題日: 怨殺三星正在天,紅兒人夢不知寒。
瑤笙遮奠吹殘後,露冷幽香月一欄。
第八幅 美人一名柳春陽,字絮才,錢塘人,善瑟。
題日: 泠泠鼓瑟學湘靈,夜靜西官花滿扁。
不比曲終人不見,數峰江上獨青青。
第九幅 美人一名薛幼端,字端清,公安人,善箫。
題曰: 秦樓鳳去已多年,蕭史應名證列仙。
待得蕭韶成九奏,來儀自可悅天顔。
季孫采看了圖不住口地贊道:“唐先生,這圖摹神設色,各臻神品,況兼題詠清新,種種妙絕,真乃名下無虛,但十個美人尚不能足數,可見佳人難得。
”說罷入席,坐間問甯王道:“殿下要寫這圖來,不知何用?若論後官粉黛三千,何獨這一個美人卻不選來足數?”甯王道:“先生不知寡人寫這《十美圖》原是獻于今上的,這九個美人都是外邊另選,不在後富數的,故此還未補成。
”季孫采沉吟半晌道:“原來有這緣故,臣這邊倒覓得有半幅美人圖,看來與這九個美人也不相上下,明日獻來待殿下睿鑒,若用得就可全十美之數了。
”甯王道:“先生賞鑒的一定不錯,明日寡人差内侍來取,若玉成此圖,先生的功也不小。
”季孫采道:“不敢。
”宴罷,出宮去了。
明日,季孫采清早自來,一來謝宴;二來獻圖。
甯王召入宮去,把獻來的圖看時,原來隻畫得一個面龐,全身尚未畫出,是個半幅美人圖,果然是天姿國色。
甯王道:“寡人有幸得見這幅美人,多蒙先生見惠,寡人竟收領了,但不知是誰家的女子?”季孫采道:“這是本城崔教官的女兒,不唯美貌,更是美才,竟是佳人中的才子。
”甯王道:“既如此,就煩先生去說與他知道,寡人好差人送聘禮過去,擇吉日迎娶進宮,以便教習。
這圖先把與唐生臨出,配成十美就好進獻了。
”季孫采領令旨,竟到崔文博家來。
不知季孫采哪裡覓這半幅真容?原來有個緣故。
那崔索瓊的才名,南昌城中沒一個不曉得,多少王孫公子求婚,崔公曉得索瓊的性兒,不是輕許得的,故此一概拒絕。
前在虎丘見了張靈,崔公就有些留意,正要訪問他的姓名、居址,不期見了《行乞圖》,故此就設法取來把與索瓊看,要探她的口氣,素瓊卻一口竟稱他是個才子。
崔公自喜眼力不錯,遂把擇婿的全副精神都注在張靈身上。
因有疾速歸,不曾幹得此事,正想乘便到吳中訪着唐解元,央他作伐,不想蹉跎過了。
那時,台當有事,這季孫采告假在家,卻死了夫人,聞得崔索瓊的才名,就想娶她做個繼室,隻是但聞其名,未見其貌,就生出個招來,尋個女畫師,叫她扮作賣珠翠的,竟到崔家來
題日: 楚楚衣裳馥馥妝,疑雲疑雨惱襄王。
畫圖不比陽台夢,寫出春風花草香。
第二幅 美人一名木桂,字文舟,姑蘇人,善琴。
題日: 遠山依約畫眉妩,千古風流在蜀都。
試問臨邛沽酒客,有如司馬善琴無。
第三幅 美人一名朱家淵,字文孺,嘉禾人,善書。
題日: 钗橫折股溜垂痕,彤管生香别有春。
自是臨池多豔質,學書不學衛夫人。
第四幅 美人一名錢韶,字器笙,金陵人,善歌。
題日: 河漢天高影不波,紅牙按入夜涼多。
江南賦裡多哀思,休唱臨風玉樹歌。
第五幅 美人一名熊禦,字小馮,江陵人,善舞。
題日: 承恩隻合在昭陽,掌上擎珠奉漢皇。
舞罷香塵凝不動,月明環佩響空廊。
第六幅 美人一名杜若,字芳洲,荊溪人,善筝。
題日: 漫道鳴筝撥恨難,紅蠶十指起秋煙。
從今無複周郎顧,何必時時誤拂弦。
第七幅 美人一名花萼,字來芳,洛陽人,善笙。
題日: 怨殺三星正在天,紅兒人夢不知寒。
瑤笙遮奠吹殘後,露冷幽香月一欄。
第八幅 美人一名柳春陽,字絮才,錢塘人,善瑟。
題日: 泠泠鼓瑟學湘靈,夜靜西官花滿扁。
不比曲終人不見,數峰江上獨青青。
第九幅 美人一名薛幼端,字端清,公安人,善箫。
題曰: 秦樓鳳去已多年,蕭史應名證列仙。
待得蕭韶成九奏,來儀自可悅天顔。
季孫采看了圖不住口地贊道:“唐先生,這圖摹神設色,各臻神品,況兼題詠清新,種種妙絕,真乃名下無虛,但十個美人尚不能足數,可見佳人難得。
”說罷入席,坐間問甯王道:“殿下要寫這圖來,不知何用?若論後官粉黛三千,何獨這一個美人卻不選來足數?”甯王道:“先生不知寡人寫這《十美圖》原是獻于今上的,這九個美人都是外邊另選,不在後富數的,故此還未補成。
”季孫采沉吟半晌道:“原來有這緣故,臣這邊倒覓得有半幅美人圖,看來與這九個美人也不相上下,明日獻來待殿下睿鑒,若用得就可全十美之數了。
”甯王道:“先生賞鑒的一定不錯,明日寡人差内侍來取,若玉成此圖,先生的功也不小。
”季孫采道:“不敢。
”宴罷,出宮去了。
明日,季孫采清早自來,一來謝宴;二來獻圖。
甯王召入宮去,把獻來的圖看時,原來隻畫得一個面龐,全身尚未畫出,是個半幅美人圖,果然是天姿國色。
甯王道:“寡人有幸得見這幅美人,多蒙先生見惠,寡人竟收領了,但不知是誰家的女子?”季孫采道:“這是本城崔教官的女兒,不唯美貌,更是美才,竟是佳人中的才子。
”甯王道:“既如此,就煩先生去說與他知道,寡人好差人送聘禮過去,擇吉日迎娶進宮,以便教習。
這圖先把與唐生臨出,配成十美就好進獻了。
”季孫采領令旨,竟到崔文博家來。
不知季孫采哪裡覓這半幅真容?原來有個緣故。
那崔索瓊的才名,南昌城中沒一個不曉得,多少王孫公子求婚,崔公曉得索瓊的性兒,不是輕許得的,故此一概拒絕。
前在虎丘見了張靈,崔公就有些留意,正要訪問他的姓名、居址,不期見了《行乞圖》,故此就設法取來把與索瓊看,要探她的口氣,素瓊卻一口竟稱他是個才子。
崔公自喜眼力不錯,遂把擇婿的全副精神都注在張靈身上。
因有疾速歸,不曾幹得此事,正想乘便到吳中訪着唐解元,央他作伐,不想蹉跎過了。
那時,台當有事,這季孫采告假在家,卻死了夫人,聞得崔索瓊的才名,就想娶她做個繼室,隻是但聞其名,未見其貌,就生出個招來,尋個女畫師,叫她扮作賣珠翠的,竟到崔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