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關燈
,實是風流。

    那唐解元就在千人石上、萬目光中寫就這幅《張靈行乞圖》,被我覓得來了,且把你看一看,我明日還要去拜唐、祝二公,也就去看張靈一看。

    ”說罷,覺得身子有些疲倦,先到後艙去睡了。

     小姐把圖展開細看一番,見了題跋,方曉得張靈行乞的緣由,不覺贊道:“這才是真正的風流才子。

    ”說了這句,就不開口,把圖收起,親手把來藏了。

    誰想崔公暮年勞頓,感了風寒,連發了幾乍寒熱,上岸不得,不曾去拜唐、祝二公,恐羁遲歸日,竟回江西去了。

     原來,崔公隻有這個小姐,小字素瓊,年方待字,向來随在任所。

    今因夫人死了,搬喪回去,路過闾門,乘便到虎丘一遊,不想遇見了張靈,生出這奇巧事來。

     張靈這日一見了崔素瓊,已将“佳人”二字把她刻作印版,正想要把自己“才子”二字當了紙墨去印刷起來,不想被家童尋着,逼了回家。

     原來學裡齋夫來叫歲考,張靈懊恨道:“這樣沒要緊的事,也來捉弄我,好不扯淡。

    ”竟不睬他。

    明日,剛剛天亮,爬起來就趕到虎丘尋覓昨日所遇佳人的船,已是不知去向了,還日日走到虎丘探望,直到了考期,免不得随衆進去草草完局。

    那文字原是通的,隻因行乞一事轟動了一城,那提學早打聽着了,道:“他文行有虧,出牌仰學除名。

    ”竟不捉他做個秀才了。

    張靈反歡喜道:“好了,如今盡我去作耍了,難道又說我文行有虧?那秀才的名便除了,這才子的名卻除我不得,不如尋了老唐寅到虎丘去耍吧。

    ”遂走到唐寅家來,隻見門首歇了許多轎馬,熱鬧異常,走到廳上,又見坐着幾個差官模樣的人。

    張靈推故不睬他,一徑走到裡邊書房裡來。

     唐寅見了問道:“吾兄除名一事可是真的麼?” 張靈道:“有什麼不真,隻除得我二次,下次還怕他除了我什麼去不成?” 唐寅道:“前日虎丘事,阖城都曉得了,叫我兩個是癡解元、癡秀才,這總莫管呼牛呼馬,且是由他,隻是如今江西甯府差官在這裡送下許多禮物,要聘我去畫什麼《十美圖》,正要與兄商議,還是去好,不去好。

    ” 張靈道:“他既賴請你,難道怕他不成?隻是前次與兄說的虎丘所遇佳人,我那時就問他船家,曉得是南昌崔教官的女兒。

    兄到江西去,千萬替我細細地訪一訪,倘有些實迹,好等我長些智,誇一誇口,此是開天辟地第一件要緊的事,切不可忘了,” 唐寅道:“我前日聽兄說了,想來就是我山上相遇的崔文博,我今一到南昌,就替兄訪問,若有着落,就寫書來通知,決不誤兄大事。

    ”張靈又再三叮囑而别。

     過了幾日,甯府差官再三催請,唐寅隻得收拾起身,一路無話。

    到了江西,差官先去報知,甯府差出内官幾員,車馬儀從極其齊整,迎接唐寅進府到殿參谒,設宴管待,崇奉之極。

    就留唐寅在後殿左邊寶繪閣下榻,跟來的仆從另撥在辦事所左廂居住。

    唐寅進了甯府,住了月餘,他的生性原是放誕風流慣的,今被留在宮中,就像拘囚的一般,好不難過,就想外邊走走也不能夠,哪有工夫替張靈訪什麼佳人。

    一日問個掌宮的内官道:“殿下接我來要畫什麼《十美圖》,如何不見說起?” 内官道:“如今美人隻選得九個,還未滿數,故不好畫得。

    ” 唐寅道:“既有九個,何不先畫起來,那一個待選來再補上去也不妨,煩公公禀知千歲爺,此話不知可見準否?”那内官即将此話禀上甯王,且喜準了,就着内官同唐寅到别官看了九個美人,畫起三尺長短的九幅冊頁,每幅圖後都要題一首贊詩,準準的畫有兩個月方得脫稿。

     那時,适遇甯王的生辰,三司衆官并阖郡鄉缙都來慶賀,開筵管待了。

    唐寅也作詩作圖奉壽。

    次日設宴在銀晖殿專待唐寅,獨請個在城告假的狀元季孫采來相陪。

    甯王坐了面南一桌,是主席,左右二桌是請唐寅與季孫采的。

    二人告坐了,入席飲酒。

     甯王道:“寡人今日與二先生飲酒,隻宜清談為妙,不必用着絲竹徒聒人耳。

    ”遂命撤去鼓樂,大家說些詩酒的話頭。

     季孫采道:“唐先生到此,神繪妙筆一定多了。

    ” 唐寅道:“也沒甚寫作,隻畫得幅《十美圖》。

    ” 季孫采道:“畢竟是絕妙,但一不知所畫的是何等美人,學生鬥膽欲借一觀,未知可看得否?” 甯王聽了道:“季先生要看,可着内侍到寶繪閣去取來。

    ”内官領了令旨,不一時取到,另設一桌,把圖陳上。

    季孫采出席來,展開看時,果然畫得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