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劉烈女:顯英魂天霆告警,标節操江水揚清
關燈
小
中
大
昏薄夜半,穴隙跳中閨。
欲效陽台夢,爛醉人羅帷。
處子驚遽起,疾呼知阿誰?家人以賊獲,闾族正厥非。
倉猝難辨問,女心痛傷悲。
羅敷自有夫,乃為賊所窺。
昏夜人房闼,青蠅豈易揮。
爺娘掌上擎,常言愛弱息。
自小端嚴相,肌膚白如雪。
嬌羞弗敢前,盻眯衆盡折。
七歲辨唯俞,八九殊席食。
十齡通經訓,十三學組織。
十五調酒漿,女工成有則。
左右侍阿姥,語笑無苟疾。
行年二八餘,中門鮮足迹。
先世清白遺,于飛蔔嘉客。
無端構嫌猜,胡然謝口實。
涕淚摧肝腸,氣結語為塞。
扃戶從雉經,一死矢天日。
爺娘出毋望,啟視懸梁楹。
号痛莫救藥,訃聞俱涕零。
幽憤動蒼穹,風雨來震電。
氣絕三日夜,容顔好如生。
瞪目仰直視,炯炯披雙星。
夫家随哭赴,辟勇痛幽靈。
一見避長暝,流血達精誠。
若翁控所司,列狀雪仇雠。
惡少善低汪,居間要賄赇。
覆盆不見察,法網漏吞舟。
士民抱憤歎,公論自千秋。
聲冤籲明府,義激誰能私。
豪暴蠹貞良,瘴瘅堪倒施。
東海稱孝婦。
曹娥誦古碑。
處子詢節死,幽芳曷愧之。
作歌告來者,俎豆宜在時。
錢江流不濁,鳳山常嵌崎。
衣冠齊下馬,茲是烈女詞。
男兒重大義,劉氏以為師。
卻說張敬泉見兒子阿官情真罪當,雌以脫逃,央了親友,上門議處,許劉家二百兩銀子,把房契押戤。
無輔起初決不肯。
鬧至府前,又央人再三求釋,元輔隻得含糊應之。
且那狀詞,出于主唆丁二之手,府尊臨審,把那狀詞看道:“這分明是個和奸!”元輔因有求和之說,又不甚力争,阿官義以利口蒙嚨府尊,遂以和奸斷之。
審斷已定,隻見那主唆丁二在家,蓦地頭暈仆地,口作女音道:“我的貞烈,唯天可表,你緣何把我父親狀詞改了七字,蔑我清操?我今訴過城隍,特來拿你!速走!速走!”言未畢,隻聽有鐵索之聲,須臾氣絕而死。
那時合郡紳衿憤憤不平,齊赴院道,伸白其冤。
院道将呈批發刑廳,刑廳請了太尊挂牌,于六月初九日會審。
會審之日,人如潮湧,排山塞海而來。
這翻劉把總比前不同,理直氣壯,語句朗然,說的前後明明白白。
兩位府尊向。
已詳悉,因斷雲: 審得張阿官無賴兇棍,色膽包滅,窺鄰女大姑之少艾,突起淫心,夤夜布梯,挖窗而人,随被大姑驚覺喊捉。
劉元輔剪發痛毆,此亦情理所必然者。
宋龍、張養忠聞知被執,不思悔過,反鳴鑼喊罵,緻令處女氣憤投環。
其為因奸緻死,阿官固無逃于罪矣!劉元輔初供強奸殺命,自是本情,乃臨審受餌,貪其二百金,遂爾含糊。
且更有張自茂慰黨,亦受賄囑,頂名宋龍,一帆偏證。
在元輔因智昏于利,在自茂真見金而不有其躬矣。
地方公憤,群然上控,灼知女死堪憐耳!阿官依律斬;張自茂受财枉法,冒頂混證,應從絞贖;來龍、張養忠嗚金助喊,各照本律拟徒。
是日,審單一出,士民傳誦,歡呼載道,感謝神明雲。
那時劉太尊親制祭文,委官往奠。
文附錄于後: 賜進士出身、杭州府劉夢謙,委本府儒學教授張翼轸,緻祭于故烈女劉氏大姑之靈曰:嗚呼!此女之烈也,其遇暴,暴無玷也則烈。
家人立擒,暴之黨嗚钲詭厲之。
女聞之,義不受污,遂潛自缢死。
钲聲未絕,而女已絕,其視死如歸也則烈。
死之後,其父惑于人言,故謬其詞,供稱和狀,冤矣!貞魂不傲,能作如許光怪,以自表異,俾一時大夫士以暨齊民,成咎其父,而代為鳴冤,雖死而有未嘗死者存,則更烈。
嗚呼!始予聞諸孝廉方君,謂此女死三日未殓,君親往哭之,時盛暑,絕無穢氣,面如生。
其夫婿吳生吊之,初疑不拜也。
屍見其夫,則血痕迸于眉目,觀者數千百人成泣。
予聞之,淚盈盈承睫也。
既而大中丞洪公為予言:訟師丁二實教其父,謬供已成,丁二忽晝日見此女谪之曰:“汝改竄訟詞七字,緻我不白!”言未已,其人大叫,仆地而絕。
予聞之,又捌然發上指,而女之大端見矣。
先是,予不敏,竊謂都人士惜之,何如其父惜之,供詞當不妥。
故謂女榻去父母榻數步,孽虜梯墉而人,遂緻破瓜。
由是觀之,無強形也。
既孽虜以夙約自誣,冀從和律。
予不忍信,以問其父。
對曰:“不知。
”固問之,終對如前。
由是觀之,不獨無強形,且無強證矣。
孰知前之供,即此女冥殺之訟師教之;後之供,則孽虜之兄号财虜者屬居間數人,以舍宅建詞,多金茔葬之說款之,而污貞口也。
冤哉!異哉!痛哉!予嘗疾夫好事者,取慢不關切,無指實之事,群尊而奉之,以号召通都,為挾持當事之具。
今日之事,則殊不然。
諸公之義憤同聲,蓋有不知其然而然者,安知非此女貞魂不散所緻哉!予不敏,不能燭其文之誤,緻煩上台之駁,刑館劉某奉命于上台,仍屬予會勘其事。
其父乃叩堂,将前後盡情托出向來被惑狀。
予與劉公更容從訊孽虜,孽虜陷(下缺)
欲效陽台夢,爛醉人羅帷。
處子驚遽起,疾呼知阿誰?家人以賊獲,闾族正厥非。
倉猝難辨問,女心痛傷悲。
羅敷自有夫,乃為賊所窺。
昏夜人房闼,青蠅豈易揮。
爺娘掌上擎,常言愛弱息。
自小端嚴相,肌膚白如雪。
嬌羞弗敢前,盻眯衆盡折。
七歲辨唯俞,八九殊席食。
十齡通經訓,十三學組織。
十五調酒漿,女工成有則。
左右侍阿姥,語笑無苟疾。
行年二八餘,中門鮮足迹。
先世清白遺,于飛蔔嘉客。
無端構嫌猜,胡然謝口實。
涕淚摧肝腸,氣結語為塞。
扃戶從雉經,一死矢天日。
爺娘出毋望,啟視懸梁楹。
号痛莫救藥,訃聞俱涕零。
幽憤動蒼穹,風雨來震電。
氣絕三日夜,容顔好如生。
瞪目仰直視,炯炯披雙星。
夫家随哭赴,辟勇痛幽靈。
一見避長暝,流血達精誠。
若翁控所司,列狀雪仇雠。
惡少善低汪,居間要賄赇。
覆盆不見察,法網漏吞舟。
士民抱憤歎,公論自千秋。
聲冤籲明府,義激誰能私。
豪暴蠹貞良,瘴瘅堪倒施。
東海稱孝婦。
曹娥誦古碑。
處子詢節死,幽芳曷愧之。
作歌告來者,俎豆宜在時。
錢江流不濁,鳳山常嵌崎。
衣冠齊下馬,茲是烈女詞。
男兒重大義,劉氏以為師。
卻說張敬泉見兒子阿官情真罪當,雌以脫逃,央了親友,上門議處,許劉家二百兩銀子,把房契押戤。
無輔起初決不肯。
鬧至府前,又央人再三求釋,元輔隻得含糊應之。
且那狀詞,出于主唆丁二之手,府尊臨審,把那狀詞看道:“這分明是個和奸!”元輔因有求和之說,又不甚力争,阿官義以利口蒙嚨府尊,遂以和奸斷之。
審斷已定,隻見那主唆丁二在家,蓦地頭暈仆地,口作女音道:“我的貞烈,唯天可表,你緣何把我父親狀詞改了七字,蔑我清操?我今訴過城隍,特來拿你!速走!速走!”言未畢,隻聽有鐵索之聲,須臾氣絕而死。
那時合郡紳衿憤憤不平,齊赴院道,伸白其冤。
院道将呈批發刑廳,刑廳請了太尊挂牌,于六月初九日會審。
會審之日,人如潮湧,排山塞海而來。
這翻劉把總比前不同,理直氣壯,語句朗然,說的前後明明白白。
兩位府尊向。
已詳悉,因斷雲: 審得張阿官無賴兇棍,色膽包滅,窺鄰女大姑之少艾,突起淫心,夤夜布梯,挖窗而人,随被大姑驚覺喊捉。
劉元輔剪發痛毆,此亦情理所必然者。
宋龍、張養忠聞知被執,不思悔過,反鳴鑼喊罵,緻令處女氣憤投環。
其為因奸緻死,阿官固無逃于罪矣!劉元輔初供強奸殺命,自是本情,乃臨審受餌,貪其二百金,遂爾含糊。
且更有張自茂慰黨,亦受賄囑,頂名宋龍,一帆偏證。
在元輔因智昏于利,在自茂真見金而不有其躬矣。
地方公憤,群然上控,灼知女死堪憐耳!阿官依律斬;張自茂受财枉法,冒頂混證,應從絞贖;來龍、張養忠嗚金助喊,各照本律拟徒。
是日,審單一出,士民傳誦,歡呼載道,感謝神明雲。
那時劉太尊親制祭文,委官往奠。
文附錄于後: 賜進士出身、杭州府劉夢謙,委本府儒學教授張翼轸,緻祭于故烈女劉氏大姑之靈曰:嗚呼!此女之烈也,其遇暴,暴無玷也則烈。
家人立擒,暴之黨嗚钲詭厲之。
女聞之,義不受污,遂潛自缢死。
钲聲未絕,而女已絕,其視死如歸也則烈。
死之後,其父惑于人言,故謬其詞,供稱和狀,冤矣!貞魂不傲,能作如許光怪,以自表異,俾一時大夫士以暨齊民,成咎其父,而代為鳴冤,雖死而有未嘗死者存,則更烈。
嗚呼!始予聞諸孝廉方君,謂此女死三日未殓,君親往哭之,時盛暑,絕無穢氣,面如生。
其夫婿吳生吊之,初疑不拜也。
屍見其夫,則血痕迸于眉目,觀者數千百人成泣。
予聞之,淚盈盈承睫也。
既而大中丞洪公為予言:訟師丁二實教其父,謬供已成,丁二忽晝日見此女谪之曰:“汝改竄訟詞七字,緻我不白!”言未已,其人大叫,仆地而絕。
予聞之,又捌然發上指,而女之大端見矣。
先是,予不敏,竊謂都人士惜之,何如其父惜之,供詞當不妥。
故謂女榻去父母榻數步,孽虜梯墉而人,遂緻破瓜。
由是觀之,無強形也。
既孽虜以夙約自誣,冀從和律。
予不忍信,以問其父。
對曰:“不知。
”固問之,終對如前。
由是觀之,不獨無強形,且無強證矣。
孰知前之供,即此女冥殺之訟師教之;後之供,則孽虜之兄号财虜者屬居間數人,以舍宅建詞,多金茔葬之說款之,而污貞口也。
冤哉!異哉!痛哉!予嘗疾夫好事者,取慢不關切,無指實之事,群尊而奉之,以号召通都,為挾持當事之具。
今日之事,則殊不然。
諸公之義憤同聲,蓋有不知其然而然者,安知非此女貞魂不散所緻哉!予不敏,不能燭其文之誤,緻煩上台之駁,刑館劉某奉命于上台,仍屬予會勘其事。
其父乃叩堂,将前後盡情托出向來被惑狀。
予與劉公更容從訊孽虜,孽虜陷(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