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秘笈不翼而飛

關燈
彼此之間,私下喊她的。

    她當幫主不到三年,我們是喊她‘新主人’,不是‘辛祖仁’。

    ” 武天洪在桐柏山鐵崖丈人門下一向與外面江湖上完全隔絕,連幾大門派,少林武當掌門人是誰,一概毫無所知,現在他聽到“李玄鹦”的名字,也不知道“李玄鹦”三字,在江湖上的份量多輕多重,不過心中猜想起來,這“李玄鹦”三字,一定是響當當的叱咤風雲的人。

     孫良幹繼續道:“你一來大門前問路,打聽熊耳山辛祖仁,我看見你身上背着幫主的寶劍,知道你是幫主的朋友,隻是當時不能斷定,你是幫主約來,破康秀才的呢?或是碰巧今夜趕來的?所以我去告訴康秀才,把你留下。

    ” 武天洪聽這孫良幹的談吐,條理清楚,絕不像他外表黑麻臉當長工那樣粗笨;自然,孫良幹也是一位香主,是青龍幫的大将,并非無名小卒。

     孫良幹接道:“康秀才知道你是幫主的朋友,準備下迷藥殺死你,他正捉到青龍幫一個巡山的,殺死了他,剛在後院挖坑埋死屍,把死屍埋好,他就要來謀害于你,故此我特地來驚動你,把你引出到外面,免遭毒手。

    ” 武天洪恍然大悟,而且也明白了聞到血腥氣的原因。

     當下他再三向孫良幹道謝,又把祥麟寶劍取下,雙手奉還給五位元老。

     孫良幹歎道:“武少俠留下吧,幫主剛才說過這劍送給你了,我聽見了,我們怎敢違背幫主的遺命?” 五位元老也不肯收回,堅決叫武天洪留下做紀念。

     武天洪流着淚,拔劍劈開一隻木凳,哽咽着道:“那麼我武天洪,就要憑這柄祥麟寶劍,替李幫主報仇!非叫那康秀才的頸血,濺在祥麟寶劍之下不可。

    ” 正說時,外面哄哄鬧鬧,買棺材壽衣裝殓物品的人們都回來了,擡來一口龐大的十三元杉木棺材,五位元老都去看那棺材,認為非常滿意,大家又忙着裝殓;又是一片哭聲。

     忙了一會兒,五位元老請武天洪一同上熊耳山歇息。

     武天洪本不想上山,隻因失去了《雲笈七簽劍悟》,本來猜想是李玄鹦用祥麟寶劍換去的,後來李玄鹦表示沒有拿,并且十分驚愕,已經知道并不是李玄鹦拿了,那麼是什麼人偷去的?自己是毫無辦法尋找,不如跟五位元老上山,和五位元老商量商量看,因此武天洪和五位元老,一同騎上馬,奔往熊耳山山上。

     其餘的人,都留在康秀才家,準備搬擡靈柩。

     一路上從盤山大路走上去,共有九道關卡,都有人把守,上山五十裡,到最高峰的半腰,展開了一片千多畝的平地,四周古木參天,碧蔭茏叢,中間是青龍幫總壇的房屋,都是高堂大廈,巍峨莊嚴,金碧輝煌,氣象宏偉。

     上面一排九大間,九間的中間一大間,是青龍幫總壇的正堂,可容納二三百兒左右兩排東西廂房,相互距離十多丈,也各有九大間,中間平地,都是松柏夾道,花草滿院。

     可是此時,到處都貼上了白紙,挂上素綢,顯得喪家一片凄切悲涼的氣氛。

     五位元老,請武天洪在正堂上落坐,武天洪是幫主臨終之時,最後在身邊的人,對武天洪招待得十分周到。

     坐定之後,五位元老中間的年齡最高的,是三十年前威震中原的針臂蒼虬,當下直截了當地問:“聽孫良幹香主說:你告訴幫主,你丢了一本書,丢了一本什麼書呢?” 武天洪把經過情形,仔細說了一遍。

     鐵臂蒼虬聽了,向身旁另一位元老“黑手狐翁”冷笑地瞥了一眼,向武天洪低聲誠懇地道:“這件事非同小可!不可能張揚出去,引起别人的注意,隻能悄悄地暗中查訪。

    老朽來熊耳山,半路上從嵩縣經過之時,也聽到人傳說:一位少俠丢了一本武學秘笈,可惜老朽當時沒有留意,沒有想到就是你。

    現在你放心,本幫的人多,分頭查訪,一定會有眉目。

    ” 武天洪聽了,心中突然大起懷疑:這鐵臂蒼虬的說話裡面,暴露着絕大的漏洞…… 但那第二位元老“黑手狐翁”,已向武天洪點頭道:“本幫可以盡力助你,在熊耳山四周圍二百裡之内,有人為非作歹偷東西,本幫也要擔幹系的。

    ” 武天洪表面上不露聲色,向鐵臂蒼虬和黑手狐翁,再三道謝拜托,又談了一會,午飯後,幫主李玄鹦的靈柩擡上山來了,衆人又哭了一陣,忙了一陣。

     武天洪被安排在西廂房歇宿。

     他想:第一次遇見李玄鹦,在嵩山迎賓客店中,被指定住在西廂房;此刻來到青龍幫總壇又被安排在西廂房裡歇,他暗笑着想:一遇到青龍幫,自己就成“側室”!下午,他獨自在西廂房中,默默思索着:鐵臂蒼虬和黑手狐翁,二人十分可疑!這五位元老,每個人都在六十歲以上,看樣子,武功都已到了高不可測的境地,但是從面貌的氣派上看來,卻又個個兇悍猙獰,狡猾險惡,全然沒有正人君子的氣派,料想這五位元老以前,定是綠林巨魁,黑道魔頭之類的人物,這樣想來,這青龍幫,料想也不是什麼良善正派的幫會。

    李玄鹦這人,雖然看不出什麼邪惡的氣氛,可是她練的丹田内功“太乙玄陰煞氣”,也屬于左道旁門,她淩空兩掌,震死康秀才黨的六個人,正是使用的“太乙玄陰煞氣”。

     鐵臂蒼虬說他在嵩縣過路之時,聽得傳說,一位少俠失去了一本武學秘笈,天下哪有這種事?完全是鐵臂蒼虬在對着牆壁編造謠言!武天洪誠然在嵩縣迎賓客店歇宿,失去了《雲笈七簽劍悟》,可是武天洪自始至終,沒有透露半個字,任誰也不知道這件事,鐵臂蒼虬怎會“聽到别人傳說”?絕不可能的!從此可見,鐵臂蒼虬絕不是“聽到别人傳說”,而是他的心中已經知道了這件事,知道有人偷書。

    不過不肯直說出來,隻對武天洪假托是“聽到别人傳說”的。

     鐵臂蒼虬在說話之前,向黑手狐翁冷笑瞥了一眼,這是怎麼回事?這黑手狐翁,綽号很不雅!什麼叫“黑手”?第一種解釋,是他練成了什麼黑砂掌,什麼毒掌,但武天洪看見此人兩手并無異狀,和平常人的手一樣。

    縱使練得令人看不出來,也不會叫“黑手”,應當叫“黑掌狐翁”。

    既然不會是這一種解釋,那麼第二種解釋,就是專門伸黑手,黑吃黑,撈現成,因此之故,所以叫做“狐翁”!這黑手狐翁尤其可疑,難道竟是他把《雲笈七簽劍悟》偷去的?武天洪決定,夜中悄悄偵查這兩位元老一下。

     不過這五位元老,武功出神入化,自己偵查之時,如果一不小心敗露了,人家拿你當尊客招待,你卻在人家幫中總壇所在地偷偷摸摸暗查,那不是頃刻之間,就要翻臉成仇?結果《雲笈七簽劍悟》,不但更無希望找回,連自己都要有性命之危!青龍幫裡的人們,可以立刻翻過臉來說:幫主李玄鹦之死,全由于武天洪向她說話,使她分心所緻,把一切罪名都加在武天洪身上來!因此,他夜中起來悄悄偵查兩位元老,實在太過于冒險!但是為了急急要找出《雲笈七簽劍悟》,武天洪無論如何,拼出性命也要冒險偵查一下。

     夜中,三更過後——青龍幫總壇的人們,全都入了睡鄉,一片寂寥,萬籁無聲,武天洪悄悄從西廂房走出來,站在廊下,擡頭四面觀望。

     他知道五位元老,這次是被李玄鹦臨時請回來的,沒有現在的住處,為了尊崇五位元老的身份,請五位元老住在正堂後面一間後堂。

     在青龍幫中,正堂,是全幫最尊嚴之地;後堂,是全幫最嚴密的重地;正堂與後堂,除了幫主和内外六堂主之外,連香主們都不得随便走入。

     此刻正堂已改成靈堂,前面八扇風門,全都去掉,完全敞開着。

     裡面垂着孝幔,李玄鹦的靈柩,停在孝幔裡面,露着棺材的前頭,前頭已刻上陰陽風水的字:“癸山丁兼子午向”,棺材的前頭,架得比供案稍高一些,供案上已擺滿了香燭果酒供菜,錢紙冥镪等等,供案前面左側,有一個勁裝大漢,坐在矮竹凳上,吸着旱煙。

     這勁裝大漢,身旁倚着一對黃锃锃的熟銅竹節虎尾雙鞭,看面上武功氣候,和孫良幹差不多,大約也是一位香主,此刻是輪到他在守靈。

     武天洪背提着祥麟寶劍,眼觀四處,耳聽八方,鼻嗅遠近上下,提氣輕身,蹑手蹑腳,悄無聲息地離開西廂房,借着院中的夾道竺柏,掩蔽着自己,大寬轉兜到正堂的左邊去,從左邊悄悄掩入上房的廊下,再用廊下的大柱,遮掩着身體,萬分小心,不使腳下發出一處一毫的聲音。

     從月光暗處,側着身體,閉住呼吸,一步一步,慢慢移動,漸漸踏入靈堂,迫近到守靈的雙鞭大漢身後,不過五丈的距離。

     隻要能再不被發現,迫近到二丈的距離,武天洪就可以閃電上前,點住雙鞭大漢的穴道,使大漢來不及抵抗。

    此刻距離有五丈,還要再進三丈,這三丈的距離,卻是無比危險,毫無可隐藏之處,一下被雙鞭大漢看見,又來不及撲上去點穴。

     武天洪到此,心中也害怕起來,不敢輕舉妄動再前進三丈。

     可是已經從西廂房裡出來了,難道再退回西廂房去?他心中咬一咬牙,下了決心,冒險以極輕快的步子,毫無聲息地急速向前突進了三丈,已距離雙鞭大漢的身後,隻有二丈了。

     然而雙鞭大漢毫無所覺,面向棺材,嗤嗤地在吸着旱煙。

     武天洪心中暗暗松一口氣,此刻距離隻有二丈,雙鞭大漢已經完全在武天洪突襲點穴的控制之下了。

     為了再有把握起見,武天洪仍然向前悄步逼近。

     愈近愈有把握,雙鞭大漢愈是來不及抵抗。

     誰知武天洪已逼近雙鞭大漢身後,隻有六七尺的距離,差不多伸手探腰就可以夠到,雙鞭大漢依然懵懵毫無所覺。

     武天洪不禁大奇,難道這雙鞭大漢不是活人?是死人或是假人?死人或假人還會吸旱煙?武天洪又退遠些,繞出堂外,站在大柱後,遠遠向雙鞭大漢的臉上望去。

     隻見雙鞭大漢,兩眼睜得比胡桃還大,而且愈睜愈大,目光死直直地瞪視着孝幔中的棺材頭,全身似乎在顫抖着,口中嗤嗤地努力吸旱煙,愈吸愈急促,似乎看見了什麼極恐怖的東西!武天洪太駭愕然,急順着雙鞭大漢的眼光望去,幾乎使武天洪也驚駭得幾乎失聲喊叫起來!他火速地閉住呼吸,不使自己發出聲音。

     這深夜一片死寂之中,那棺材頭露出在孝幔之外,此時默默毫無聲息地,棺材蓋自動向上緩緩升起來,露出五寸多的一條縫。

     從縫裡伸出來一隻手…… 武天洪心中突然悟到,李玄鹦是死而複活,或者是根本假裝死!如果是假裝死,又乘這夜半人靜之時,悄悄地跑出來,她必然不願意被任何幫中人知道。

     為了替她保守這一秘密,武天洪心想,斷然不能被這雙鞭大漢看見。

     此刻自己必須急撲上前,把雙鞭大漢點穴昏過去。

     武天洪疾拔身要縱過去,腳還沒有離地,雙鞭大漢已經一仰身跌倒地上,丢了旱煙管,一聲不響地死去!武天洪急看那棺材頭,從縫中伸出的,是一隻黃毛巨手,用隔空點穴法,把雙鞭大漢點死。

     武天洪駭得一身冷汗,棺材裡伸出來的,不是李玄鹦的柔荑玉手,怎麼會伸出來一隻黃毛巨手?這黃毛巨手,竟能隔空點穴!隔空點穴,隻是江湖上傳說的一種至高無上、出神入化的功夫,還不曾有人看見過,而且,這黃毛巨手的人,臉面還沒有露出來,他不用眼光看清楚目标,隻伸出一隻手,信手一點,立刻命中,有這樣奇絕高妙的武功,這棺材裡面究竟是誰?武天洪此時,再也不敢怠慢,火速悄悄一拔身,毫無聲息地疾飛上去,落在大梁之上,全身伏在大梁上,屏住呼吸,低頭向下面看去。

     隻見棺材蓋掀起了一半,從棺材裡面爬出來一個人,黃頭發黃胡須,轉身把棺材蓋又蓋好,動作又快速又輕悄,毫無聲音,轉身向孝幔外走出來。

     卻是個四十歲上下的魁梧男子,全身勁裝,面貌十分陰慘森森,一望之下,就能使人心中結冰!這黃發大漢,一走出孝幔之外,急急把供案最裡面放着的天藍緞包着的青龍幫大印,取在手中,又把上面一座花梨木小架子,架子上五支青龍令箭,連架子也取在手中;還有一本藍緞封面的大本書,武天洪看見封面題簽上的五個大字“青龍幫宗譜”,黃發大漢也取了,挾在腋下;還有青龍旗、幫令牌,都取在手中,面上似乎感到十分滿意,回身就向外走。

     臨走之前,偶然回頭再把目光四下一瞥,突然看到大椅上,還有一本小書。

     靈堂上徹夜點着許多白蠟燭,光亮輝煌,什麼都能看得清楚。

     武天洪在大梁上面當“梁上君子”,眼光始終跟随着黃發大漢,此時黃發大漢,眼光看到椅上的一本書,武天洪的眼光,也跟随着看到了椅上的那本書。

     赫然是《雲笈七簽劍悟》!黃發大漢一見此書,面上突然大驚大愕,閃電似地疾取到手中,隻一扭身,刷地倒卷而出,已飛上屋檐。

     黃發大漢已經向正西方疾逝去二三十丈。

     武天洪施出絕世無雙的輕功“立竿見影”,閃電似地疾追下去。

     “立竿見影”,是武天洪獨得的秘傳,“九地輕功”中的一手,隻要敵人一現身,我立刻就追到,敵人是“竿”,我是“影”,一立竿,就見影,竟是這樣快。

     不料那黃發大漢,同樣快得離奇不可置信!但見他兩腳不沾地,靴底離地面四五寸,浮空踏氣,疾如飛箭流星,一瞬眼就是幾十丈。

    武天洪憑“立竿見影”的奇功,也隻僅能追得上,不落後,無法使自己越追越近。

     武天洪雖然知道這黃發大漢武功已登峰造極,自己決然不是人家的對手,可是《雲笈七簽劍悟》在那黃發大漢手中,怎能不追?熊耳山半夜月光下,隻見兩道煙,直向西去,沒有半點風吹草動之聲。

     兩人的距離,始終是二三十丈。

     硬生生疾馳了一個時辰,至少有一百多裡。

     武天洪為什麼不高喊“前面停下”?他怕一吐氣開聲之下,洩了氣,腳下就慢了幾步,此刻的疾追,半步也不能緩慢,他隻有悶聲不響地疾追。

     這一百多裡路下來,早已離開熊耳山的範圍;不但離開了熊耳山,恐怕已出了河南省境,進入了陝西地界。

     到此時,那黃發大漢,才開始覺察出來背後有人緊緊跟追着,黃發大漢扭回頭,向後一看。

     他這一扭回頭,向後看,幾乎把武天洪驚駭得跌倒地上!我們平常人,扭頭向後看,扭不過來,至少隻能扭過去三分之二;如果要想使面孔整個向後,非把身體轉向後不可。

    這黃發大漢,一扭回頭向後看,整個頭都扭轉過來,面孔和脊背齊平,可是身體胸口,仍然向前,疾奔不止。

     那一副模樣,看來好不怕人!黃發大漢的陰慘森森的面孔,整個扭轉向後,向着武天洪,驚愕地一獰笑!黃發大漢因此腳下慢了幾步,武天洪也因為一驚駭,腳下慢了一段,仍是二三十丈距離,武天洪大喊着:“站住站住!有話說!” 黃發大漢果然一轉身,倏然站住不動。

     武天洪已經追到黃發大漢的面前,保持二丈六尺的距離,這二丈六尺的距離,對武天洪最有利,他高聲道:“你這位前輩,你手裡的那本《雲笈七簽劍悟》,是我的東西,還給我!” 那黃發大漢,呆呆立着,一句不開口,對于武天洪所說的話,似乎根本沒有聽見,像一隻僵屍!再一看,黃發大漢空睜着兩個大眼睛,眼睛裡全是眼白,沒有黑眼珠!武天洪又吓得一跳!記得剛才急追之時,黃發大漢把整個頭扭轉向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