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止

關燈
魏武将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頭。

    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正夏月,與熱湯餅。

    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魏明帝使後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倚玉樹”。

     時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懷,李安國頹唐如玉山之将崩”。

     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

    見者歎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

    ”或雲:“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

    ”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 裴令公目:“王安豐眼爛爛如岩下電。

    ” 潘嶽妙有姿容,好神情。

    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萦之。

    左太沖絕醜,亦複效嶽遊遨,于是群妪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

     王夷甫容貌整麗,妙于談玄,下捉白玉柄麈尾,與手都無分别。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時人謂之“連璧”。

     裴令公有俊容姿,一旦有疾至困,惠帝使王夷甫往看,裴方向壁卧,聞王使至,強回視之。

    王出語人曰:“雙目閃閃,若岩下電,精神挺動,名士傳曰:“楷病困,诏遣黃門郎王夷甫省之,楷回眸屬夷甫雲:‘竟未相識。

    ’夷甫還,亦歎其神俊。

    ” 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答曰:“君未見其父耳!” 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

    時人以為“玉人”。

    見者曰:“見裴叔則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 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骠騎王武子是衛玠之舅,俊爽有風姿,見玠辄歎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有人詣王太尉,遇安豐、大将軍、丞相在坐;往别屋見季胤、平子。

    還,語人曰:“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琅珠玉。

    ” 王丞相見衛洗馬曰:“居然有羸形,雖複終日調暢,若不堪羅绮。

    ” 王大将軍稱太尉:“處衆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閑。

    ” 庾子嵩長不滿七尺,腰帶十圍,頹然自放。

     衛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

    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

    時人謂“看殺衛玠”。

     周伯仁道桓茂倫:“嵚崎曆落可笑人。

    ”或雲謝幼輿言。

     周侯說王長史父:形貌既偉,雅懷有概,保而用之,可作諸許物也。

     祖士少見衛君長雲:“此人有旄仗下形。

    ” 石頭事故,朝廷傾覆。

    溫忠武與庾文康投陶公求救,陶公雲:“肅祖顧命不見及,且蘇峻作亂,釁由諸庾,誅其兄弟,不足以謝天下。

    ”于時庾在溫船後聞之,憂怖無計。

    别日,溫勸庾見陶,庾猶豫未能往,溫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見之,必無憂也!”庾風姿神貌,陶一見便改觀。

    談宴竟日,愛重頓至。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

    音調始遒,聞函道中有屐聲甚厲,定是庾公。

    俄而率左右十許人步來,諸賢欲起避之。

    公徐雲:“諸君少住,老子于此處興複不淺!”因便據胡床,與諸人詠谑,竟坐甚得任樂。

    後王逸少下,與丞相言及此事。

    丞相曰:“元規爾時風範,不得不小頹。

    ”右軍答曰:“唯丘壑獨存。

    ” 王敬豫有美形,問訊王公。

    王公撫其肩曰:“阿奴恨才不稱!”又雲:“敬豫事事似王公。

    ” 王右軍見杜弘治,歎曰:“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

    ”時人有稱王長史形者,蔡公曰:“恨諸人不見杜弘治耳!” 劉尹道桓公:鬓如反猬皮,眉如紫石棱,自是孫仲謀、司馬宣王一流人。

     王敬倫風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從大門入。

    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鳳毛。

    ” 林公道王長史:“斂衿作一來,何其軒軒韶舉!” 時人目王右軍:“飄如遊雲,矯若驚龍。

    ” 王長史嘗病,親疏不通。

    林公來,守門人遽啟之曰:“一異人在門,不敢不啟。

    ”王笑曰:“此必林公。

    ” 或以方謝仁祖不乃重者。

    桓大司馬曰:“諸君莫輕道,仁祖企腳北窗下彈琵琶,故自有天際真人想。

    ” 王長史為中書郎,往敬和許。

    爾時積雪,長史從門外下車,步入尚書,著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