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藻
關燈
小
中
大
到謝仁祖,常常使人能夠意氣高昂。
”和何次道談話時,他隻是用手指着他說:“正是這樣。
” 何次道就任宰相以後,有人指責他信任了不值得信任的人。
阮思曠很感慨他說:“次道自然不會做到這一步。
隻不過是一個平民越級提到宰相的地位,令人遺憾的隻有這一條罷了。
” 右軍将軍王逸少年輕時,丞相王導說:“逸少憑什麼還要次于萬安呢!” 司空郗鑒家有個仆人,懂得文辭,對什麼事都有一些見識。
右軍将軍王羲之對丹陽尹劉淡稱贊他,劉惔問道:“和方回相比,怎麼樣?”王羲之說:“這隻是小人有那麼點志向罷了,哪裡就能和方回相比!”劉惔說:“如果比不上方回,那仍舊是個普通的奴仆罷了。
” 當時人士評論阮思曠說:“他的骨氣比不上王右軍,簡約内秀比不上劉真長,華美柔潤比不上王仲祖,才思韻味比不上殷淵源,可是卻兼有這幾個人的長處。
” 簡文帝說:“何平叔的精巧言辭連累到他所說的道理,沒有很大說服力;嵇叔夜的奇才妨害了他的主張,得不到實現。
” 當時人士都評論晉武帝令齊王歸國和确立惠帝的太子地位兩件事,哪一件事失誤最大。
多數認為确立惠帝一事失誤最大。
桓溫說:“不是這樣,讓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讓弟弟治理王國,有什麼不行!” 有人問殷淵源:“當代的顯貴把你和裴叔道并列,怎麼樣?”殷淵源說:“這自然是因為都能用識見疏通疑義。
” 撫軍問殷浩:“你和裴逸民相比,到底怎麼樣?”過了很久,殷浩才回答說:“自然超過他呀。
” 桓溫年輕時和殷浩同樣有名望,所以常常有一種競争心。
桓溫問殷浩:“你和我相比,誰強些?”殷浩回答說:“我和自己長期打交道,甯願作我。
” 撫軍司馬裡問孫興公:“劉真長這個人怎麼樣?”孫興公回答說:“他的清談清新華美,禀性簡約美好。
”又問:“王仲祖怎麼樣?”孫回答:“溫和柔潤,恬靜平和。
”“桓溫怎麼樣?”孫說:“高尚爽朗,神态超逸。
”“謝仁祖怎麼樣?”孫說:“清廉平易,美好通達。
”“阮思曠怎麼樣?”孫說:“寬大柔潤,精深廣闊。
”“袁羊怎麼樣?”答:“談吐清雅,滔滔不絕。
”“殷洪遠怎麼樣?”答:“大有新穎的思想情趣。
”“你認為你自己怎麼樣?”孫興公說:“下官才能所擅長的事,全部比不上諸位賢達;至于考慮時勢的需要,全面把握時局,這也大多趕不上他們。
可是以我這個沒有才能的人而論,還時常寄懷于超脫的境界,贊美古代的《老子》《莊子》,逍遙自在,寄情高遠,不讓世事打擾自己的心志,,我自認為這種胸懷是沒有什麼可推讓的。
” 大司馬桓溫到京都後,問劉真長道:“聽說會稽王的清談有了出人意料的長進,是這樣嗎?”劉真長說:“是有非常大的長進,不過仍舊是第二流中的人罷了!”桓溫說:“第一流的人又是誰呢?”劉真長說:“正是我們這些人呀!” 殷浩被罷官以後,桓溫對大家說:“小時候我和淵源一道騎竹馬玩,我扔掉的竹馬,他總是拾來騎,可知他本就不如我。
” 有人問撫軍司馬裡:“殷浩的清談究竟怎麼樣?”撫軍回答說:“不能超過别人,大體上能滿足大家的心願。
” 簡文帝說:“謝安甫在清雅善美上不如他的弟弟,學識上不如孔岩,但是顯然有自己的優越之處。
” 還沒有罷黜海西公的時候,王元琳問桓元子說:“箕子和比于兩人,行事不同,用心一樣,不知道您肯定誰、否走誰?”桓元子說:“如果都一樣稱為仁人,那麼我甯願做管仲。
” 丹陽尹劉惔和司徒左長史王濛在瓦官寺聚會,護軍将軍桓伊也在座,一道評價西晉和江南有聲望的人士。
有人問:“杜弘治和衛虎相比,哪個好?”桓伊回答說:“弘治外表清麗,衛虎神采奕奕。
”王濛和劉惔認為他的評論很好。
丹陽尹劉談拍着長史王濛的背說:“你和王丞相相比,隻不過比他漂亮、淳厚。
” 丹陽尹劉惔和長史王濛坐在一起,王濛喝酒喝到痛快的時候就跳起舞來。
劉惔說:“你今天趕上向子期了。
” 桓溫問西陽侯孔嚴:“安石和仲文相比,誰強些?”孔嚴考慮着沒有回答,反問桓溫:“您以為怎麼樣?”桓溫回答說:“安石顯然使人不能壓制他的決斷,自然就是勝一籌了。
” 謝安和當時賢達一起贊賞、評論人物,謝玄和謝朗都在座。
謝安問李弘度:“你家平陽和樂令相比,怎麼樣?”這時李弘度淚流不止他說:“趙王叛逆篡位時,樂令親自奉獻玺绶;亡伯為人正直,恥于在叛逆的朝廷中做官,終至于服毒身死。
兩人恐怕難以相比!這自有事實來表明,并不是偏袒親人的話。
”謝安于是對謝朗說:“有識之士果然和人們的心願相同。
” 王脩齡問長史王濛說:“我家的臨川和你家的宛陵相比,誰強些?”王濛還沒有回答;王脩齡又說:“臨川名聲好,而且尊貴。
”王濛說:“宛陵也不算不尊貴。
” 丹陽尹劉惔到長史王濛那裡清談,這時苟子十三歲,靠在坐床邊聽。
劉惔走後,苟子問他父親:“劉尹的談論和父親相比怎麼樣?”王濛說:“要論音調的抑揚頓挫,言辭的優美,他不如我,至于一談就能切中玄理,這點卻比我強。
” 謝萬在壽春縣失敗後,簡文帝問郗超:“謝萬自然可能打敗,可是怎麼竟會如此失掉士兵們的愛戴之情?”郗超說:“他憑着任性放縱的性格,想把智謀和勇敢區分開。
” 丹陽尹劉談對謝仁祖說:“自從我有了顔回,學生就更加親密。
”又對許玄度說:“自從我有了仲由,不滿的話就再也聽不到了。
”兩個人都容忍了他的說法而沒有怨言。
世人評論中軍将軍殷浩:“思路寬廣通暢,可以和羊叔子并列。
” 有人向桓溫問起謝安石和王但之兩人的優劣。
桓溫正要說,中途後悔了,便說:“你喜歡傳别人的話,不能再告訴你。
” 北中郎将王坦之曾經問長沙相劉奭:“我和苟子相比,怎麼樣?”劉奭回答說:“你的才學本來是不會超過苟子,可是領會名理的地方卻比他強。
”王坦之笑說:“傻話!” 支道林問孫興公:“您和許椽相比,怎麼樣?”孫興公說:“要論情趣高遠,弟子對他早已心悅誠服;說到吟詩詠志,許掾卻要拜我為師。
” 右軍
”和何次道談話時,他隻是用手指着他說:“正是這樣。
” 何次道就任宰相以後,有人指責他信任了不值得信任的人。
阮思曠很感慨他說:“次道自然不會做到這一步。
隻不過是一個平民越級提到宰相的地位,令人遺憾的隻有這一條罷了。
” 右軍将軍王逸少年輕時,丞相王導說:“逸少憑什麼還要次于萬安呢!” 司空郗鑒家有個仆人,懂得文辭,對什麼事都有一些見識。
右軍将軍王羲之對丹陽尹劉淡稱贊他,劉惔問道:“和方回相比,怎麼樣?”王羲之說:“這隻是小人有那麼點志向罷了,哪裡就能和方回相比!”劉惔說:“如果比不上方回,那仍舊是個普通的奴仆罷了。
” 當時人士評論阮思曠說:“他的骨氣比不上王右軍,簡約内秀比不上劉真長,華美柔潤比不上王仲祖,才思韻味比不上殷淵源,可是卻兼有這幾個人的長處。
” 簡文帝說:“何平叔的精巧言辭連累到他所說的道理,沒有很大說服力;嵇叔夜的奇才妨害了他的主張,得不到實現。
” 當時人士都評論晉武帝令齊王歸國和确立惠帝的太子地位兩件事,哪一件事失誤最大。
多數認為确立惠帝一事失誤最大。
桓溫說:“不是這樣,讓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讓弟弟治理王國,有什麼不行!” 有人問殷淵源:“當代的顯貴把你和裴叔道并列,怎麼樣?”殷淵源說:“這自然是因為都能用識見疏通疑義。
” 撫軍問殷浩:“你和裴逸民相比,到底怎麼樣?”過了很久,殷浩才回答說:“自然超過他呀。
” 桓溫年輕時和殷浩同樣有名望,所以常常有一種競争心。
桓溫問殷浩:“你和我相比,誰強些?”殷浩回答說:“我和自己長期打交道,甯願作我。
” 撫軍司馬裡問孫興公:“劉真長這個人怎麼樣?”孫興公回答說:“他的清談清新華美,禀性簡約美好。
”又問:“王仲祖怎麼樣?”孫回答:“溫和柔潤,恬靜平和。
”“桓溫怎麼樣?”孫說:“高尚爽朗,神态超逸。
”“謝仁祖怎麼樣?”孫說:“清廉平易,美好通達。
”“阮思曠怎麼樣?”孫說:“寬大柔潤,精深廣闊。
”“袁羊怎麼樣?”答:“談吐清雅,滔滔不絕。
”“殷洪遠怎麼樣?”答:“大有新穎的思想情趣。
”“你認為你自己怎麼樣?”孫興公說:“下官才能所擅長的事,全部比不上諸位賢達;至于考慮時勢的需要,全面把握時局,這也大多趕不上他們。
可是以我這個沒有才能的人而論,還時常寄懷于超脫的境界,贊美古代的《老子》《莊子》,逍遙自在,寄情高遠,不讓世事打擾自己的心志,,我自認為這種胸懷是沒有什麼可推讓的。
” 大司馬桓溫到京都後,問劉真長道:“聽說會稽王的清談有了出人意料的長進,是這樣嗎?”劉真長說:“是有非常大的長進,不過仍舊是第二流中的人罷了!”桓溫說:“第一流的人又是誰呢?”劉真長說:“正是我們這些人呀!” 殷浩被罷官以後,桓溫對大家說:“小時候我和淵源一道騎竹馬玩,我扔掉的竹馬,他總是拾來騎,可知他本就不如我。
” 有人問撫軍司馬裡:“殷浩的清談究竟怎麼樣?”撫軍回答說:“不能超過别人,大體上能滿足大家的心願。
” 簡文帝說:“謝安甫在清雅善美上不如他的弟弟,學識上不如孔岩,但是顯然有自己的優越之處。
” 還沒有罷黜海西公的時候,王元琳問桓元子說:“箕子和比于兩人,行事不同,用心一樣,不知道您肯定誰、否走誰?”桓元子說:“如果都一樣稱為仁人,那麼我甯願做管仲。
” 丹陽尹劉惔和司徒左長史王濛在瓦官寺聚會,護軍将軍桓伊也在座,一道評價西晉和江南有聲望的人士。
有人問:“杜弘治和衛虎相比,哪個好?”桓伊回答說:“弘治外表清麗,衛虎神采奕奕。
”王濛和劉惔認為他的評論很好。
丹陽尹劉談拍着長史王濛的背說:“你和王丞相相比,隻不過比他漂亮、淳厚。
” 丹陽尹劉惔和長史王濛坐在一起,王濛喝酒喝到痛快的時候就跳起舞來。
劉惔說:“你今天趕上向子期了。
” 桓溫問西陽侯孔嚴:“安石和仲文相比,誰強些?”孔嚴考慮着沒有回答,反問桓溫:“您以為怎麼樣?”桓溫回答說:“安石顯然使人不能壓制他的決斷,自然就是勝一籌了。
” 謝安和當時賢達一起贊賞、評論人物,謝玄和謝朗都在座。
謝安問李弘度:“你家平陽和樂令相比,怎麼樣?”這時李弘度淚流不止他說:“趙王叛逆篡位時,樂令親自奉獻玺绶;亡伯為人正直,恥于在叛逆的朝廷中做官,終至于服毒身死。
兩人恐怕難以相比!這自有事實來表明,并不是偏袒親人的話。
”謝安于是對謝朗說:“有識之士果然和人們的心願相同。
” 王脩齡問長史王濛說:“我家的臨川和你家的宛陵相比,誰強些?”王濛還沒有回答;王脩齡又說:“臨川名聲好,而且尊貴。
”王濛說:“宛陵也不算不尊貴。
” 丹陽尹劉惔到長史王濛那裡清談,這時苟子十三歲,靠在坐床邊聽。
劉惔走後,苟子問他父親:“劉尹的談論和父親相比怎麼樣?”王濛說:“要論音調的抑揚頓挫,言辭的優美,他不如我,至于一談就能切中玄理,這點卻比我強。
” 謝萬在壽春縣失敗後,簡文帝問郗超:“謝萬自然可能打敗,可是怎麼竟會如此失掉士兵們的愛戴之情?”郗超說:“他憑着任性放縱的性格,想把智謀和勇敢區分開。
” 丹陽尹劉談對謝仁祖說:“自從我有了顔回,學生就更加親密。
”又對許玄度說:“自從我有了仲由,不滿的話就再也聽不到了。
”兩個人都容忍了他的說法而沒有怨言。
世人評論中軍将軍殷浩:“思路寬廣通暢,可以和羊叔子并列。
” 有人向桓溫問起謝安石和王但之兩人的優劣。
桓溫正要說,中途後悔了,便說:“你喜歡傳别人的話,不能再告訴你。
” 北中郎将王坦之曾經問長沙相劉奭:“我和苟子相比,怎麼樣?”劉奭回答說:“你的才學本來是不會超過苟子,可是領會名理的地方卻比他強。
”王坦之笑說:“傻話!” 支道林問孫興公:“您和許椽相比,怎麼樣?”孫興公說:“要論情趣高遠,弟子對他早已心悅誠服;說到吟詩詠志,許掾卻要拜我為師。
” 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