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藻

關燈
未廢海西公時,王元琳問桓元子:“箕子、比幹,迹異心同,不審明公孰是孰非?”曰:“仁稱不異,甯為管仲。

    ” 劉丹陽、王長史在瓦官寺集,桓護軍亦在坐,共商略西朝及江左人物。

    或問:“杜弘治何如衛虎?”桓答曰:“弘治膚清,衛虎奕奕神令。

    ”王、劉善其言。

     劉尹撫王長史背曰:“阿奴比丞相,但有都長。

    ” 劉尹、王長史同坐,長史酒酣起舞。

    劉尹曰:“阿奴今日不複減向子期。

    ” 桓公問孔西陽:“安石何如仲文?”孔思未對,反問公曰:“何如?”答曰:“安石居然不可陵踐其處,故乃勝也。

    ” 謝公與時賢共賞說,遏、胡兒并在坐。

    公問李弘度曰:“卿家平陽,何如樂令?”于是李潸然流涕曰:“趙王篡逆,樂令親授玺绶。

    亡伯雅正,恥處亂朝,遂至仰藥。

    恐難以相比!此自顯于事實,非私親之言。

    ”謝公語胡兒曰:“有識者果不異人意。

    ” 王脩齡問王長史:“我家臨川,何如卿家宛陵?”長史未答,脩齡曰:“臨川譽貴。

    ”長史曰:“宛陵未為不貴。

    ” 劉尹至王長史許清言,時苟子年十三,倚床邊聽。

    既去,問父曰:“劉尹語何如尊?”長史曰:“韶音令辭,不如我;往辄破的,勝我。

    ” 謝萬壽春敗後,簡文問郗超:“萬自可敗,那得乃爾失士卒情?”超曰:“伊以率任之性,欲區别智勇。

    ” 劉尹謂謝仁祖曰:“自吾有四友,門人加親。

    ”謂許玄度曰:“自吾有由,惡言不及于耳。

    ”二人皆受而不恨。

     世目殷中軍:“思緯淹通,比羊叔子。

    ” 有人問謝安石、王坦之優劣于桓公。

    桓公停欲言,中悔曰:“卿喜傳人語,不能複語卿。

    ” 王中郎嘗問劉長沙曰:“我何如苟子?”劉答曰:“卿才乃當不勝苟子,然會名處多。

    ”王笑曰:“癡!” 支道林問孫興公:“君何如許掾?”孫曰:“高情遠緻,弟子蚤已服膺;一吟一詠,許将北面。

    ” 王右軍問許玄度:“卿自言何如安石?”許未答,王因曰:“安石故相為雄,阿萬當裂眼争邪?” 劉尹雲:“人言江虨田舍,江乃自田宅屯。

    ” 謝公雲:“金谷中蘇紹最勝。

    ”紹是石崇姊夫,蘇則孫,愉子也。

     劉尹目庾中郎:“雖言不愔愔似道,突兀差可以拟道。

    ” 孫承公雲:“謝公清于無奕,潤于林道。

    ” 或問林公:“司州何如二謝?”林公曰:“故當攀安提萬。

    ” 孫興公、許玄度皆一時名流。

    或重許高情,則鄙孫穢行;或愛孫才藻,而無取于許。

     郗嘉賓道謝公:“造膝雖不深徹,而纏綿綸至。

    ”又曰:“右軍詣嘉賓。

    ”嘉賓聞之雲:“不得稱詣,政得謂之朋耳!”謝公以嘉賓言為得。

     庾道季雲:“思理倫和,吾愧康伯;志力強正,吾愧文度。

    自此以還,吾皆百之。

    ” 王僧恩輕林公,藍田曰:“勿學汝兄,汝兄自不如伊。

    ” 簡文問孫興公:“袁羊何似?”答曰:“不知者不負其才;知之者無取其體。

    ” 蔡叔子雲:“韓康伯雖無骨幹,然亦膚立。

    ” 郗嘉賓問謝太傅曰:“林公談何如嵇公?”謝雲:“嵇公勤著腳,裁可得去耳。

    ”又問:“殷何如支?”謝曰:“正爾有超拔,支乃過殷。

    然亹亹論辯,恐殷欲制支。

    ” 庾道季雲:“廉頗、蔺相如雖千載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氣。

    曹蜍、李志雖見在,厭厭如九泉下人。

    人皆如此,便可結繩而治,但恐狐狸貒貉啖盡。

    ” 衛君長是蕭祖周婦兄,謝公問孫僧奴:“君家道衛君長雲何?”孫曰:“雲是世業人。

    ”謝曰:“殊不爾,衛自是理義人。

    ”于時以比殷洪遠。

     王子敬問謝公:“林公何如庾公?”謝殊不受,答曰:“先輩初無論,庾公自足沒林公。

    ” 謝遏諸人共道竹林優劣,謝公雲:“先輩初不臧貶七賢。

    ” 有人以王中郎比車騎,車騎聞之曰:“伊窟窟成就。

    ” 謝太傅謂王孝伯:“劉尹亦奇自知,然不言勝長史。

    ” 王黃門兄弟三人俱詣謝公,子猷、子重多說俗事,子敬寒溫而已。

    既出,坐客問謝公:“向三賢孰愈?”謝公曰:“小者最勝。

    ”客曰:“何以知之?”謝公曰:“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推此知之。

    ” 謝公問王子敬:“君書何如君家尊?”答曰:“固當不同。

    ”公曰:“外人論殊不爾。

    ”王曰:“外人那得知?” 王孝伯問謝太傅:“林公何如長史?”太傅曰:“長史韶興。

    ”問:“何如劉尹?”謝曰:“噫!劉尹秀。

    ”王曰:“若如公言,并不如此二人邪?”謝雲:“身意正爾也。

    ” 人有問太傅:“子敬可是先輩誰比?”謝曰:“阿敬近撮王、劉之标。

    ” 謝公語孝伯:“君祖比劉尹,故為得逮。

    ”孝伯雲:“劉尹非不能逮,直不逮。

    ” 袁彥伯為吏部郎,子敬與郗嘉賓書曰:“彥伯已入,殊足頓興往之氣。

    故知捶撻自難為人,冀小卻,當複差耳。

    ” 王子猷、子敬兄弟共賞高士傳人及贊。

    子敬賞井丹高潔,子猷雲:“未若長卿慢世。

    ” 有人問袁侍中曰:“殷仲堪何如韓康伯?”答曰:“理義所得,優劣乃複未辨;然門庭蕭寂,居然有名士風流,殷不及韓。

    ”故殷作诔雲:“荊門晝掩,閑庭晏然。

    ” 王子敬問謝公:“嘉賓何如道季?”答曰:“道季誠複鈔撮清悟,嘉賓故自上。

    ” 王珣疾,臨困,問王武岡曰:“世論以我家領軍比誰?”武岡曰:“世以比王北中郎。

    ”東亭轉卧向壁,歎曰:“人固不可以無年!” 王孝伯道謝公:“濃至。

    ”又曰:“長史虛,劉尹秀,謝公融。

    ” 王孝伯問謝公:“林公何如右軍?”謝曰:“右軍勝林公,林公在司州前亦貴徹。

    ” 桓玄為太傅,大會,朝臣畢集。

    坐裁竟,問王桢之曰:“我何如卿第七叔?”于時賓客為之咽氣。

    王徐徐答曰:“亡叔是一時之标,公是千載之英。

    ”一坐歡然。

     桓玄問劉太常曰:“我何如謝太傅?”劉答曰:“公高,太傅深。

    ”又曰:“何如賢舅子敬?”答曰:“樝、梨、橘、柚,各有其美。

    ” 舊以桓謙比殷仲文。

    桓玄時,仲文入,桓于庭中望見之,謂同坐曰:“我家中軍,那得及此也!” ———————————— 【譯文】 汝南郡陳仲舉、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