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
關燈
小
中
大
随他父親到洛陽。
當時李元禮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隸校尉;登讓拜訪的都必須是才子、名流和内外親屬,才讓通報。
孔文舉來到他家,對掌門官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
”經通報後,入門就坐。
元禮問道:“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呢?”孔文舉回答道:“古時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這樣看來,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
”李元禮和賓客們無下贊賞他的聰明過人。
太中大夫陳韪來得晚一些,别人就把孔文舉的應對告訴他,陳韪說:“小時候聰明伶俐,長大了未必出衆。
”文舉應聲說:“您小時候,想必是很聰明的了。
”陳韪聽了,感到很難為情。
孔文舉有兩個兒子:大的六歲,小的五歲。
有一次孔文舉白天睡覺,小兒子就到床頭偷酒來喝,大兒子對他說:“喝酒為什麼不先行禮呢?”小的回答說:“偷來的,哪能行禮呢!” 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驚恐。
當時,孔融的兒子大的才九歲,小的八歲,兩個孩子依舊在玩琢釘戲,一點也沒有恐懼的樣子。
孔融對前來逮捕他的差使說:“希望懲罰隻限于我自己,兩個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這時,兒子從容地上前說:“父親難道看見過打翻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的蛋嗎?”随即,來拘捕兩個兒子的差使也到了。
穎川太守把陳仲弓判了髡刑。
有位客人問陳仲弓的兒子元方說:“太守這個人怎麼樣?”元方說:“是個高尚、明智的人。
”又問:“您父親怎麼樣?”元方說:“是個忠臣孝子。
”客人說:“《易經》上說:‘兩個人同一條心,就像一把鋼刀,鋒利的刀刃能斬斷金屬;同一個心思的話,它的氣味像蘭花一樣芳香。
’那麼,怎麼會有高尚明智的人懲罰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說:“您的話怎麼這樣荒謬啊!因此我不回答你。
”客人說:“您不過是拿駝背當做恭敬,其實是不能回答。
”元方說:“從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
這三個做父親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這三個做兒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
”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荀慈明和汝南郡袁阆見面時,袁阆問起穎川郡有哪些才德之士,慈明先就提到自己的幾位兄長。
袁阆譏笑他說:“才德之士隻能靠親朋故舊來揚名嗎?”慈明說:“您責備我,依據什麼原則?”袁阆說:“我剛才問國士,你卻談自己的諸位兄長,因此我才責問你呀!”慈明說:“從前祁奚在推薦人才時,對内不忽略自己的兒子,對外不忽略自己的仇人,人們認為他是最公正無私的。
周公旦作《文王》時,不去叙說遠古帝王堯和舜的德政,卻歌頌周文王、周武王,這是符合愛親人這一大義的。
《春秋》記事的原則是:把本國看成親的,把諸侯國看成疏的。
再說不愛自己的親人而愛别人的人,豈不是違反了道德準則嗎?” 祢衡被魏武帝曹操罰做鼓吏。
正遇八月中大會賓客的時候要檢驗鼓的音節,祢衡揮動鼓槌奏《漁陽摻撾》曲,鼓聲深沉,有金石之音,滿座的人都為之動容。
孔融說:“祢衡的罪和那個胥靡相同,隻是不能引發英明魏王的夢。
”魏武帝聽了很慚愧,就赦免了祢衡。
南郡龐士元聽說司馬德操住在穎川,特意走了兩千裡路去拜訪他。
到了那裡,遇上德操正在采桑葉,土元就在車裡對德操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就應該做大官,辦大事,哪有壓抑長江大河的流量,去做蠶婦的事!”德操說:“您姑且下車來。
您隻知道走小路快,卻不擔心迷路。
從前伯成甯願回家種地,也不羨慕做諸侯的榮耀;原憲甯願住在破屋裡,也不願換住達官的住宅。
哪裡有住就要住在豪華的宮室裡,出門就必須肥馬輕車,左右要有幾十個婢妾侍候,然後才算是與衆不同的呢!這正是隐士許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齊長歎的來由。
就算有呂不韋那樣的官爵,有齊景公那樣的富有,也是不值得尊敬的。
”士元說:“我出生在邊遠偏僻的地方,很少見識到大道理。
如果不叩擊一下大鐘、雷鼓,那就不知道它的音響啊。
” 劉桢因為失敬受到判罪。
魏文帝問他:“你為什麼不注意法紀呢?”劉桢回答說:”臣确實平庸淺陋,但也是由于陛下法網不夠稀疏。
” 鐘毓、鐘會兄弟倆少年時就有好名聲,鐘毓十三歲時,魏文帝聽說他們倆,便對他們的父親鐘繇說:“可以叫兩個孩子來見我!”于是下令賜見。
進見時鐘毓臉上有汗,文帝問道:“你臉上為什麼出汗?”鐘毓回答說:“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文帝又問鐘會:“你為什麼不出汗?”鐘會回答說:“戰戰栗栗,汗不敢出。
” 鐘毓兄弟倆小時候,一次正碰上父親白天睡覺,于是一塊去偷藥酒喝。
他父親當時已睡醒了,姑且裝睡,來看他們怎麼做。
鐘毓行過禮才喝,鐘會隻顧喝,不行禮。
過了一會,他父親起來問鐘毓為什麼行禮,鐘毓說:“酒是完成禮儀用的,我不敢不行禮。
”又問鐘會為什麼不行禮,鐘會說:“偷酒喝本來就不合于禮,因此我不行禮” 魏明帝在甄家給外祖母修建了一所華麗的住宅。
建成以後,親自前去察看,并且問随從的人:“這所住宅應該起個什麼名字呢?”侍中缪襲說:“陛下的思慮和賢明的君主一樣周到,報恩的孝心超過了曾參、闵子骞。
這處府第的興建,感情專注于舅家,應該用渭陽來做它的名字。
” 何平叔說:“服食五石散,不隻能治病,也覺得精神很清爽。
” 中散大夫嵇康對趙景真說:“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白起那樣的風度,遺憾的是眼睛狹小些。
”趙景真說:“一尺長的表尺就能審定渾天儀的度數,一寸長的竹管就能測量出樂音的高低。
何必在乎大不大呢,隻問識見怎麼樣就是了。
” 司馬景王東征的時候,選取上黨的李喜來任從事中郎。
李喜到任時他問李喜:“從前先父召您任事,您不肯到任;現在我召您來,為什麼肯來呢?”李喜回答說:“當年令尊以禮相待,所以我能按禮節來決定進退;現在明公用法令來限制我,我隻是害怕犯法才來的呀。
” 鄧艾說話結巴,自稱時常重複說“艾艾”。
晉文王和他開玩笑說:“你說‘艾艾’,到底是幾個艾?”鄧艾回答說:“‘鳳兮鳳兮’,依舊隻是一隻鳳。
” 中散大夫嵇康被殺以後,向子期呈送郡國帳簿到京都洛陽去,司馬文王推薦了他,問他:“聽說您有意隐居不出,為什麼到了京城?”向子期回答說:“巢父、許由是孤高傲世的人,不值得稱贊、羨慕。
”文王聽了,大為歎賞。
晉武帝剛登位的時候,用蓍草占蔔,得到一。
要推斷帝位能傳多少代,就在于這個數目的多少。
因為隻得到一,武帝很不高興,群臣也吓得臉色發白,沒人敢出聲。
這時,侍中裴楷進言道:“臣聽說,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甯,侯王得到一就能做天下的中心。
”武帝一聽,高興了,群臣都贊歎而且佩服裴楷。
滿奮怕風。
一次在晉武帝旁侍坐,北窗是琉璃窗,實際很嚴實,看起來卻像透風似的,滿奮就面有難色。
武帝笑他,滿奮回答說:“臣好比是吳地的牛,看見月亮就喘起來了。
” 諸葛靓在吳國的時候,一次在朝堂大會上,孫皓問他:“你字仲恩,是思什麼?”諸葛靓回答說:“在家思盡孝,侍奉君主思盡忠,和朋友交往思誠實。
不過是這些罷了!” 蔡洪到洛陽後,洛陽的人問他:“官府設置不久,衆公卿征召人才,要在平民百姓中尋求才華出衆的人,在山林隐逸中尋訪才德高深之士。
先生是南方人士,亡國遺民,有什麼特出才能,敢來接受這一選拔?”蔡洪回答說:“夜光珠不一定都出在孟津一帶的河中,滿把大的壁玉,不一定都從昆侖山開采來。
大禹出生在東夷,周文王出生在西羌,聖賢的出生地,為什麼非要在某個固定的地方呢!從前周武王打敗了殷纣,把殷代的頑民遷移到洛邑,莫非諸位先生就是那些人的後代嗎?” 名土們一起到洛水邊遊玩,回來的時候,尚書令樂廣問王夷甫:“今天玩得高興嗎?”王夷甫說:“裴仆射擅長談名理,滔滔不絕,意趣高雅;張茂先談《史記)《漢書》,娓娓動聽;我和王安豐談論延陵、子房,也極為奧妙。
透徹,超塵拔俗。
” 王武子和孫子荊各自談論自己家鄉的土地、人物的出色之處。
王武子說:“我們那裡的土地坦而平,那裡的水淡而清,那裡的人廉潔又公正。
”孫子荊說:“我們那裡的山險峻巍峨,那裡的水浩蕩湯波,那裡的人才傑出而衆多。
” 尚書令樂廣的女兒嫁給大将軍成都王司馬穎。
成都王的哥哥長沙王正在京都洛陽掌管朝政,成都王于是起兵圖謀取代他。
長沙王平素親近小人,疏遠君子;凡是在朝居官的,人人感到不安和疑懼。
樂廣在朝廷中既确有威望,又和成都王有姻親關系,一些小人就在長沙王跟前說他的壞話。
長沙王為這事曾經查問過樂廣,樂廣神色很自然,從容地回答說:“我難道會用五個兒子去換一個女兒?”長沙王從此一塊石頭落了地,不再懷疑和顧慮他。
陸機去拜訪王武子,正好王武子跟前擺着幾斛羊奶酪,他指着給陸機看,問道:“你們江南有什麼名菜能和這個相比呢?”陸機說:“我們那裡有千裡湖出産的莼羹可以比美,隻是還不必放鹽豉呢!” 西晉時,有個小孩兒,父親病了,他外出求醫讨藥。
主人問他病情,他說:“是患瘧子。
”主人問:“令尊是位德行高潔的君子,為什麼會患瘧子呢?”小孩兒回答說:“正因為它來禍害君子,才是瘧鬼呢!” 崔正熊去拜訪大郡太守,郡将姓陳,他問正熊:“您距離崔杼多少代?”崔正熊回答說:“小民距離崔杼的世代,正像府君距離陳恒那樣。
” 晉元帝剛到江南的時候,對骠騎将軍顧榮說道:“寄居在他人國土上,心裡常常感到慚愧。
”顧榮跪着回答說:“臣聽說帝王把天下看成家,因此商代的君主或者遷都耿邑,或者遷都毫邑,沒有固定的地方,周武王也把九鼎搬到洛邑。
希望陛下不要惦念着遷都的事。
” 庚亮去拜訪周伯仁,伯仁說:“您喜悅些什麼,怎麼忽然胖起來了?” 到江南避難的那些人,每逢風和日麗的日子,總是互相邀約到新亭去,坐在草地上喝酒作樂。
一次,武城侯周颌在飲宴的中途,歎着氣說:“這裡的風景和中原沒有什麼不同,隻是山河不一樣了!”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凄然淚下。
隻有丞相王導臉色變得很不高興,說道:“大家應該為朝廷齊心合力,收複中原,哪裡至于像囚犯似的相對流淚呢!” 太子洗馬衛玠剛要渡江,面容憔悴,神情凄慘,對随從的人說:“看見這茫茫大江,不覺百感交集。
隻要還有點感情,誰又能排遣得了這種種憂傷!”司空顧和還沒有出名的時候,去拜訪丞相王導。
王導有點疲乏,對着他打瞌睡。
顧和考慮着怎樣才能和王導見面并請教他,便對同
當時李元禮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隸校尉;登讓拜訪的都必須是才子、名流和内外親屬,才讓通報。
孔文舉來到他家,對掌門官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
”經通報後,入門就坐。
元禮問道:“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呢?”孔文舉回答道:“古時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這樣看來,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
”李元禮和賓客們無下贊賞他的聰明過人。
太中大夫陳韪來得晚一些,别人就把孔文舉的應對告訴他,陳韪說:“小時候聰明伶俐,長大了未必出衆。
”文舉應聲說:“您小時候,想必是很聰明的了。
”陳韪聽了,感到很難為情。
孔文舉有兩個兒子:大的六歲,小的五歲。
有一次孔文舉白天睡覺,小兒子就到床頭偷酒來喝,大兒子對他說:“喝酒為什麼不先行禮呢?”小的回答說:“偷來的,哪能行禮呢!” 孔融被捕,朝廷内外都很驚恐。
當時,孔融的兒子大的才九歲,小的八歲,兩個孩子依舊在玩琢釘戲,一點也沒有恐懼的樣子。
孔融對前來逮捕他的差使說:“希望懲罰隻限于我自己,兩個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這時,兒子從容地上前說:“父親難道看見過打翻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的蛋嗎?”随即,來拘捕兩個兒子的差使也到了。
穎川太守把陳仲弓判了髡刑。
有位客人問陳仲弓的兒子元方說:“太守這個人怎麼樣?”元方說:“是個高尚、明智的人。
”又問:“您父親怎麼樣?”元方說:“是個忠臣孝子。
”客人說:“《易經》上說:‘兩個人同一條心,就像一把鋼刀,鋒利的刀刃能斬斷金屬;同一個心思的話,它的氣味像蘭花一樣芳香。
’那麼,怎麼會有高尚明智的人懲罰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說:“您的話怎麼這樣荒謬啊!因此我不回答你。
”客人說:“您不過是拿駝背當做恭敬,其實是不能回答。
”元方說:“從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
這三個做父親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這三個做兒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
”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荀慈明和汝南郡袁阆見面時,袁阆問起穎川郡有哪些才德之士,慈明先就提到自己的幾位兄長。
袁阆譏笑他說:“才德之士隻能靠親朋故舊來揚名嗎?”慈明說:“您責備我,依據什麼原則?”袁阆說:“我剛才問國士,你卻談自己的諸位兄長,因此我才責問你呀!”慈明說:“從前祁奚在推薦人才時,對内不忽略自己的兒子,對外不忽略自己的仇人,人們認為他是最公正無私的。
周公旦作《文王》時,不去叙說遠古帝王堯和舜的德政,卻歌頌周文王、周武王,這是符合愛親人這一大義的。
《春秋》記事的原則是:把本國看成親的,把諸侯國看成疏的。
再說不愛自己的親人而愛别人的人,豈不是違反了道德準則嗎?” 祢衡被魏武帝曹操罰做鼓吏。
正遇八月中大會賓客的時候要檢驗鼓的音節,祢衡揮動鼓槌奏《漁陽摻撾》曲,鼓聲深沉,有金石之音,滿座的人都為之動容。
孔融說:“祢衡的罪和那個胥靡相同,隻是不能引發英明魏王的夢。
”魏武帝聽了很慚愧,就赦免了祢衡。
南郡龐士元聽說司馬德操住在穎川,特意走了兩千裡路去拜訪他。
到了那裡,遇上德操正在采桑葉,土元就在車裡對德操說:“我聽說大丈夫處世,就應該做大官,辦大事,哪有壓抑長江大河的流量,去做蠶婦的事!”德操說:“您姑且下車來。
您隻知道走小路快,卻不擔心迷路。
從前伯成甯願回家種地,也不羨慕做諸侯的榮耀;原憲甯願住在破屋裡,也不願換住達官的住宅。
哪裡有住就要住在豪華的宮室裡,出門就必須肥馬輕車,左右要有幾十個婢妾侍候,然後才算是與衆不同的呢!這正是隐士許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齊長歎的來由。
就算有呂不韋那樣的官爵,有齊景公那樣的富有,也是不值得尊敬的。
”士元說:“我出生在邊遠偏僻的地方,很少見識到大道理。
如果不叩擊一下大鐘、雷鼓,那就不知道它的音響啊。
” 劉桢因為失敬受到判罪。
魏文帝問他:“你為什麼不注意法紀呢?”劉桢回答說:”臣确實平庸淺陋,但也是由于陛下法網不夠稀疏。
” 鐘毓、鐘會兄弟倆少年時就有好名聲,鐘毓十三歲時,魏文帝聽說他們倆,便對他們的父親鐘繇說:“可以叫兩個孩子來見我!”于是下令賜見。
進見時鐘毓臉上有汗,文帝問道:“你臉上為什麼出汗?”鐘毓回答說:“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文帝又問鐘會:“你為什麼不出汗?”鐘會回答說:“戰戰栗栗,汗不敢出。
” 鐘毓兄弟倆小時候,一次正碰上父親白天睡覺,于是一塊去偷藥酒喝。
他父親當時已睡醒了,姑且裝睡,來看他們怎麼做。
鐘毓行過禮才喝,鐘會隻顧喝,不行禮。
過了一會,他父親起來問鐘毓為什麼行禮,鐘毓說:“酒是完成禮儀用的,我不敢不行禮。
”又問鐘會為什麼不行禮,鐘會說:“偷酒喝本來就不合于禮,因此我不行禮” 魏明帝在甄家給外祖母修建了一所華麗的住宅。
建成以後,親自前去察看,并且問随從的人:“這所住宅應該起個什麼名字呢?”侍中缪襲說:“陛下的思慮和賢明的君主一樣周到,報恩的孝心超過了曾參、闵子骞。
這處府第的興建,感情專注于舅家,應該用渭陽來做它的名字。
” 何平叔說:“服食五石散,不隻能治病,也覺得精神很清爽。
” 中散大夫嵇康對趙景真說:“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白起那樣的風度,遺憾的是眼睛狹小些。
”趙景真說:“一尺長的表尺就能審定渾天儀的度數,一寸長的竹管就能測量出樂音的高低。
何必在乎大不大呢,隻問識見怎麼樣就是了。
” 司馬景王東征的時候,選取上黨的李喜來任從事中郎。
李喜到任時他問李喜:“從前先父召您任事,您不肯到任;現在我召您來,為什麼肯來呢?”李喜回答說:“當年令尊以禮相待,所以我能按禮節來決定進退;現在明公用法令來限制我,我隻是害怕犯法才來的呀。
” 鄧艾說話結巴,自稱時常重複說“艾艾”。
晉文王和他開玩笑說:“你說‘艾艾’,到底是幾個艾?”鄧艾回答說:“‘鳳兮鳳兮’,依舊隻是一隻鳳。
” 中散大夫嵇康被殺以後,向子期呈送郡國帳簿到京都洛陽去,司馬文王推薦了他,問他:“聽說您有意隐居不出,為什麼到了京城?”向子期回答說:“巢父、許由是孤高傲世的人,不值得稱贊、羨慕。
”文王聽了,大為歎賞。
晉武帝剛登位的時候,用蓍草占蔔,得到一。
要推斷帝位能傳多少代,就在于這個數目的多少。
因為隻得到一,武帝很不高興,群臣也吓得臉色發白,沒人敢出聲。
這時,侍中裴楷進言道:“臣聽說,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甯,侯王得到一就能做天下的中心。
”武帝一聽,高興了,群臣都贊歎而且佩服裴楷。
滿奮怕風。
一次在晉武帝旁侍坐,北窗是琉璃窗,實際很嚴實,看起來卻像透風似的,滿奮就面有難色。
武帝笑他,滿奮回答說:“臣好比是吳地的牛,看見月亮就喘起來了。
” 諸葛靓在吳國的時候,一次在朝堂大會上,孫皓問他:“你字仲恩,是思什麼?”諸葛靓回答說:“在家思盡孝,侍奉君主思盡忠,和朋友交往思誠實。
不過是這些罷了!” 蔡洪到洛陽後,洛陽的人問他:“官府設置不久,衆公卿征召人才,要在平民百姓中尋求才華出衆的人,在山林隐逸中尋訪才德高深之士。
先生是南方人士,亡國遺民,有什麼特出才能,敢來接受這一選拔?”蔡洪回答說:“夜光珠不一定都出在孟津一帶的河中,滿把大的壁玉,不一定都從昆侖山開采來。
大禹出生在東夷,周文王出生在西羌,聖賢的出生地,為什麼非要在某個固定的地方呢!從前周武王打敗了殷纣,把殷代的頑民遷移到洛邑,莫非諸位先生就是那些人的後代嗎?” 名土們一起到洛水邊遊玩,回來的時候,尚書令樂廣問王夷甫:“今天玩得高興嗎?”王夷甫說:“裴仆射擅長談名理,滔滔不絕,意趣高雅;張茂先談《史記)《漢書》,娓娓動聽;我和王安豐談論延陵、子房,也極為奧妙。
透徹,超塵拔俗。
” 王武子和孫子荊各自談論自己家鄉的土地、人物的出色之處。
王武子說:“我們那裡的土地坦而平,那裡的水淡而清,那裡的人廉潔又公正。
”孫子荊說:“我們那裡的山險峻巍峨,那裡的水浩蕩湯波,那裡的人才傑出而衆多。
” 尚書令樂廣的女兒嫁給大将軍成都王司馬穎。
成都王的哥哥長沙王正在京都洛陽掌管朝政,成都王于是起兵圖謀取代他。
長沙王平素親近小人,疏遠君子;凡是在朝居官的,人人感到不安和疑懼。
樂廣在朝廷中既确有威望,又和成都王有姻親關系,一些小人就在長沙王跟前說他的壞話。
長沙王為這事曾經查問過樂廣,樂廣神色很自然,從容地回答說:“我難道會用五個兒子去換一個女兒?”長沙王從此一塊石頭落了地,不再懷疑和顧慮他。
陸機去拜訪王武子,正好王武子跟前擺着幾斛羊奶酪,他指着給陸機看,問道:“你們江南有什麼名菜能和這個相比呢?”陸機說:“我們那裡有千裡湖出産的莼羹可以比美,隻是還不必放鹽豉呢!” 西晉時,有個小孩兒,父親病了,他外出求醫讨藥。
主人問他病情,他說:“是患瘧子。
”主人問:“令尊是位德行高潔的君子,為什麼會患瘧子呢?”小孩兒回答說:“正因為它來禍害君子,才是瘧鬼呢!” 崔正熊去拜訪大郡太守,郡将姓陳,他問正熊:“您距離崔杼多少代?”崔正熊回答說:“小民距離崔杼的世代,正像府君距離陳恒那樣。
” 晉元帝剛到江南的時候,對骠騎将軍顧榮說道:“寄居在他人國土上,心裡常常感到慚愧。
”顧榮跪着回答說:“臣聽說帝王把天下看成家,因此商代的君主或者遷都耿邑,或者遷都毫邑,沒有固定的地方,周武王也把九鼎搬到洛邑。
希望陛下不要惦念着遷都的事。
” 庚亮去拜訪周伯仁,伯仁說:“您喜悅些什麼,怎麼忽然胖起來了?” 到江南避難的那些人,每逢風和日麗的日子,總是互相邀約到新亭去,坐在草地上喝酒作樂。
一次,武城侯周颌在飲宴的中途,歎着氣說:“這裡的風景和中原沒有什麼不同,隻是山河不一樣了!”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凄然淚下。
隻有丞相王導臉色變得很不高興,說道:“大家應該為朝廷齊心合力,收複中原,哪裡至于像囚犯似的相對流淚呢!” 太子洗馬衛玠剛要渡江,面容憔悴,神情凄慘,對随從的人說:“看見這茫茫大江,不覺百感交集。
隻要還有點感情,誰又能排遣得了這種種憂傷!”司空顧和還沒有出名的時候,去拜訪丞相王導。
王導有點疲乏,對着他打瞌睡。
顧和考慮着怎樣才能和王導見面并請教他,便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