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 戰寒江老樊洪敗陣 奉師命樊梨花下出

關燈
來咱哥倆沒紅過臉。

    咱的晚輩能不能像咱哥倆這樣呢?很難說呀。

    如今兩位夫人都身懷有孕,我打算這麼辦,如果她們生的都是男孩,讓他倆沖北磕頭,八拜結交,就像咱們哥倆這樣,世世代代好下去;如果生的都是女孩,叫她們拜成幹姊妹,也好下去;如果生一男一女,就讓他們結成夫妻,來個親上加親,你看怎麼樣?”楊春大喜:“老哥哥,你說這話正合我意。

    ”說着兩個人就把酒杯換過了。

    這就叫指腹為婚。

    這件事過後,兩位夫人先後生了孩子,楊夫人先生了一個小子,起名叫楊凡;樊夫人後生了一個姑娘,起名梨花。

    雙方派人道喜。

    既是一男一女,便定為夫妻。

    樊梨花小時不懂事,大了就懂得了。

    到了樊利花十二歲這一年,丫鬟婆子給她講:你未來的丈夫是白虎關的少帥楊凡,過幾天楊凡要到這兒串門,你偷着看一看,将來你們是白頭偕老的夫妻。

    樊梨花雖然才十二歲,但她懂得很多,也明白了婚姻大事,也知道什麼叫好什麼叫歹。

    果然,這一天楊凡來了,倒是挺威風,前仆後傭,帶着不少親兵衛隊、八彩禮物,到這兒看姨父。

    樊洪在前庭盛宴款待。

    樊洪瞅見楊凡,也是一皺眉頭。

    因為兩座關城離得不近,而且都身負要職,不能私離防地,所以很長時間沒看見這孩子了。

    再一看這楊凡,越長越難看。

    楊凡十二歲,就有普通人十五六歲那麼高大,長得肩寬背厚,膀-腰粗,一瞅這張臉,有一尺多長,四楞下巴,凹鬥臉,又長又難看,而且他還有個毛病,說話嘴臭,兩個胳肢窩也散放臭味。

    樊洪就是一愣,心說:“哎呀,我女兒也不是自誇,長得花容月貌啊,但是說話不能反悔,我跟楊春已經換了酒杯了。

    再說不能光以相貌取人,還得看人家的才學,這門親事決不能動搖。

    ”可是樊夫人自從見了楊凡之後,暗地之中沒少掉眼淚。

    她埋怨丈夫:“你貪了點杯,說了過頭話,算把姑娘給斷送了。

    就憑咱們梨花能跟他嗎?”樊洪把臉一沉:“婦道人家懂得什麼,大丈夫頂天立地,無信而不立。

    再說兒女的婚姻,父母有權做主,有什麼不樂意呢?這個事往後不準再講。

    ”那天請客,丫鬟婆子都告訴樊梨花了,讓她去看看。

    樊梨花一臉抹不開,但是架不住丫鬟婆子的慫恿,她也到了後窗戶,點破窗棂紙往裡觀看,正好楊凡臉沖後窗。

    樊梨花一見楊凡,好些沒背過氣去,把臉一捂,回歸繡樓,放聲痛哭,簡直沒法活了。

    從那一天開始,她不吃不喝,整天哭鬧。

    當娘的心軟,就問樊梨花因為什麼。

    梨花也沒隐瞞,把心意給娘說了:“我死也不嫁給這種人。

    趁我現在還小,我爹爹收回成命,楊凡也不是娶不上媳婦,我也不是找不着人家,何必把這樁婚姻牢牢地拴在一塊兒呢?娘啊,你疼你女兒,就救救我吧!一提起楊凡這倆字,我就惡心,一想到他的相貌我就毛骨悚然哪!”她娘也哭了。

    但是,怎麼勸這老頭兒也勸不了。

    不但勸不了樊洪,連他那倆兒子樊龍、樊虎也站在他爹的立場上,說婚姻大事決不能更改,不能聽梨花的,一個小女孩子挑什麼,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管你吃管你喝就行了,模樣好壞能怎麼的?所以這件事始終沒有解決。

    别看樊梨花歲數不大,最後跟父親鬧決裂了,說:“爹你非要這麼辦,女兒甯願出家。

    ”樊洪也是在氣頭上:“好!你樂意出家我成全你,你一輩子不要再登我樊家的門。

    ”打那以後,樊梨花就到了九重天紫霞宮拜黎山聖母為師。

     黎山聖母一開始認為梨花在家有點事,來了住上三日五日,等勁兒過去也就回家了,後來發現這個徒弟的心非常至誠,人也非常好,一來二去,師徒的感情越處越深厚,樊梨花也沒隐瞞,把自己的心意給師父講說了一遍。

    黎山聖母頗感同情,對梨花說:“出家人最為清苦,什麼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輪中,其實什麼也離不開。

    一個人光想萬事皆空,是做不到的。

    但是這個地方接觸的人少,比較清靜,可以修行,學能為。

    這樣吧,為師傳授你武藝,你看如何?”樊梨花點頭答應,因為她沒上山以前在家就練過功夫,有基礎。

    這陣師父主動提出來了,樊梨花求之不得。

    因此,從第二天便開始跟黎山聖母學習武藝。

    師父認真教,徒弟認真學,-到一塊兒,樊梨花的學業大有長進,一天等于十天,一年等于十年。

    尤其是樊梨花感覺到津神上的痛苦,無所寄托,便完全寄托到武術上了,所以她比一般人學的要快得多。

    光陰似箭,樊梨花十八歲了,始終沒有回過家。

     樊梨花見信也十分難過,父親受傷了,想女兒,哥哥也受傷了,按理說自己怎麼也得回去一趟。

    但是至今父親沒有為她解除婚約,從母親捎的話來看,父親他仍然堅持把自己的終身許配給楊凡,而且老楊家曾經幾次派人前來催親,就因為自己始終不回家,所以到現在沒有拜堂成親。

     樊梨花前思後想,這才跟師父提出來:“我不回家,愛怎麼的就怎麼的。

    我現在是出家人,寒江關保住保不住跟我有什麼關系?我爹打勝仗打敗仗,跟我有什麼關系?” 黎山聖母口打咳聲:“徒兒,你起來,為師同情你,但是你要不回家,與情理交代不下去,豈不被外人議論嗎?”“師父,我爹要再提婚姻事怎麼辦?”“梨花呀,事到如今,為師不能不說了。

    自從你跟我說出心裡話之後,我就為你的婚姻大事做了安排,但是不知你樂意還是不樂意,一直埋藏在心裡沒告訴你。

    ”“師父,弟子聽你的,隻要我不嫁給楊凡就行。

    ”“呵呵呵,看你說的,就憑你長的模樣,你的出身,你的武藝,為師能往火坑裡推你嗎?我暗地之中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