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 戰寒江老樊洪敗陣 奉師命樊梨花下出
關燈
小
中
大
你選擇了一個丈夫,這個人非是旁人,就是平西王之子薛丁山。
”“薛丁山?師父,他是什麼人?”“孩兒啦,這薛丁山我還見過。
在幾年前我到雲蒙山水簾洞,看望我師兄王禅老祖,我在他的洞中發現一個童子,見他正在練武。
後來我問我師兄這孩子是誰,他告訴我說叫薛丁山,平西王薛仁貴之子。
哎呀,這孩子長得太好了,我一看他的武藝,早早晚晚了不得呀!我就跟師兄王禅提到你的事情,後來我們師兄弟暗中做主,他是男方的媒人,我是女方的媒人,準備把你的終身許配給薛丁山。
因為你小,為師一直沒提,也不知道你樂意不樂意。
今天師徒要分手了,我這才問問你,梨花,你可樂意?”“師父,這……”“你别為難,你要從父命,就嫁給楊凡,免去很多麻煩;你要從師命,就許配給薛丁山,你看如何?”“師父,我聽您的。
”“好,這事就定了。
咱這是三媒六證。
我怕你父親誤會,我寫封信。
另外,我也告訴薛丁山,也别讓他起誤會,挺大的姑娘,為什麼上趕着找他呢?因為有他師父給為媒做主。
你略等一會兒。
” 老聖母下了雲床,提起筆來,刷刷點點,寫了兩封信,一封信給老将樊洪,另一封信給二路帥薛丁山。
兩封信寫完了,交給樊梨花,千叮咛萬囑咐:“孩兒啦,給你爹這封信,你見着面一定要先給他,打好招呼,看你爹說什麼。
這一封信是給薛丁山的,在兩軍陣前見了面,親手交給他。
還有這封信,是前兩天王禅老祖派人送來的,是他的親筆信,你一塊兒交給薛丁山。
我覺着這麼做非常順當。
你這婚姻大事就全解決了。
要不這麼做,将來要苦惱一輩子。
”“多謝恩師。
”“孩兒啦,師徒一場,我就不說别的了。
假若你再遇上不順心的事,什麼時候回來,為師什麼時候收留你。
”“多謝恩師。
”聖母又讓人拿來包裹,牽來馬匹,贈給樊梨花寶盔、寶甲、寶馬、寶刀等十件寶物。
樊梨花千恩萬謝,師徒灑淚而别。
樊梨花一回到寒江關,整個關城都震動了。
老元帥樊洪一聽說女兒回來了,樂得從病床上一躍坐起,拄着拐杖,一瘸一颠,接到門口。
母親何氏、兩個哥嫂、文武官員人等,全都接出來了。
樊梨花久别家鄉,一見到親人,心裡酸甜苦辣,什麼滋味都有。
她把馬一帶,甩镫高鞍跳下戰馬,跑過去給爹娘見禮,然後又見過兄嫂。
樊洪一見,也掉了眼淚了。
老頭兒把眼淚搌了搌,拉住樊梨花,幾年不見,女兒變樣了,長得如花似玉,出落得更好看了。
當爹的能不喜歡這樣的女兒嗎?一家人把樊梨花圍住,問了她上山學藝的經過,樊小姐簡單講了講。
樊洪一聽,驚喜交加:“丫頭,這麼說你的能耐可大多了。
來呀,給梨花擺酒接風。
” 家裡擺上了酒宴,全是自家人,團團圍坐,開懷暢飲。
樊梨花也問了陣前的事。
樊洪口打咳聲:“丫頭,這次唐兵來勢太兇了,不但兵多将廣,而且能戰之人不下千餘,最厲害的就是薛丁山。
這個小娃娃馬快槍急,善于槍裡加鞭,可以說攻無不取,戰無不勝,我們寒江關危在旦夕。
你現在回來得正好,一定要給爹爹出氣,給你兩個哥哥報仇。
聽你剛才一說,你有那麼大的能為,咱這寒江關可保萬無一失。
你要能把薛丁山戰敗了,殺退唐兵,狼主高興,就能加封爹爹的官職,你也算巾帼英雄,也能受封啊。
來來來,幹了這杯。
爹我今兒個高興,感覺這傷也不怎麼疼了。
”樊梨花看到爹爹高興,心裡也覺痛快。
但是一想到婚姻的事,心裡就像堵了個疙瘩,話到嘴邊,無法出口,說吧,爹的情面難卻,不說吧,始終是塊心病。
有幾次她的手都觸到了師父的信上,但是沒有拿出來,總覺着抹不開。
正在這時,樊洪又說:“過去咱父女不睦,就因為你小,不懂事,現在你已長大,是個成人了,我相信你和當初已經不一樣了。
我再告訴你個喜信,你丈夫楊凡現在了不得呀,官拜白虎關大元帥,代替了他爹,這小夥子現在出落得也不得了,胯下馬掌中刀,有萬夫不當之勇,文有文才,武有武藝,跟你是天生的一對。
等到把唐兵戰敗,擇良辰選吉日,讓你們兩個完婚,為父也就了卻心願了。
”樊梨花一聽,一哆嗦,差點把酒杯掉在地下。
心裡說:爹爹,你怎麼還提這件事?我們父女不睦難道怪我嗎?不睦的原因還不是由婚姻事引起來的?我糊塗的爹爹,你怎麼還堅持這樣辦呢!有心跟爹辯理,自己剛進門,全家正在高興,一張嘴,肯定要與父親鬧翻了。
所以她一賭氣,師父給爹的這封信她也沒往外拿。
這也怪樊梨花不對。
如果她把信拿出來,盡管父女鬧翻了,事情還好收拾。
就因為她沒拿,才把這事給耽誤了。
正在飲酒的時候,有人禀報,唐将領兵帶隊攻打寒江關。
樊洪氣得把酒杯一扔:“别看我往日把免戰牌高挂,那是因為我女兒不在家,現在我們有了人啦!來人,把免戰牌摘掉,讓你家小姐開兵見仗!”“喳!”樊梨花一看,那就開兵見仗吧!最好我見見薛丁山,我師父也說了,不管誰為媒,誰做主,要我親自相一相,我瞅瞅這薛丁山何許人也,要稱了我的心意,幹脆把婚姻事就定了,不再打仗,獻關投降。
我們狼主做這事本來就不對,為什麼提出無理要求,要挾大唐?唐朝沒辦法,才起兵反抗,這些淺顯的道理,我爹怎麼就不明白呢? 樊梨花想到這裡,把筷子一放,站起身來:“爹爹,你好好将養虎體,這守城的事就交給女兒,您放心就是了。
”“我太放心了。
兩軍陣前你要多加謹慎。
”“女兒知道。
娘也回屋休息吧。
我現在就領兵出戰。
”
”“薛丁山?師父,他是什麼人?”“孩兒啦,這薛丁山我還見過。
在幾年前我到雲蒙山水簾洞,看望我師兄王禅老祖,我在他的洞中發現一個童子,見他正在練武。
後來我問我師兄這孩子是誰,他告訴我說叫薛丁山,平西王薛仁貴之子。
哎呀,這孩子長得太好了,我一看他的武藝,早早晚晚了不得呀!我就跟師兄王禅提到你的事情,後來我們師兄弟暗中做主,他是男方的媒人,我是女方的媒人,準備把你的終身許配給薛丁山。
因為你小,為師一直沒提,也不知道你樂意不樂意。
今天師徒要分手了,我這才問問你,梨花,你可樂意?”“師父,這……”“你别為難,你要從父命,就嫁給楊凡,免去很多麻煩;你要從師命,就許配給薛丁山,你看如何?”“師父,我聽您的。
”“好,這事就定了。
咱這是三媒六證。
我怕你父親誤會,我寫封信。
另外,我也告訴薛丁山,也别讓他起誤會,挺大的姑娘,為什麼上趕着找他呢?因為有他師父給為媒做主。
你略等一會兒。
” 老聖母下了雲床,提起筆來,刷刷點點,寫了兩封信,一封信給老将樊洪,另一封信給二路帥薛丁山。
兩封信寫完了,交給樊梨花,千叮咛萬囑咐:“孩兒啦,給你爹這封信,你見着面一定要先給他,打好招呼,看你爹說什麼。
這一封信是給薛丁山的,在兩軍陣前見了面,親手交給他。
還有這封信,是前兩天王禅老祖派人送來的,是他的親筆信,你一塊兒交給薛丁山。
我覺着這麼做非常順當。
你這婚姻大事就全解決了。
要不這麼做,将來要苦惱一輩子。
”“多謝恩師。
”“孩兒啦,師徒一場,我就不說别的了。
假若你再遇上不順心的事,什麼時候回來,為師什麼時候收留你。
”“多謝恩師。
”聖母又讓人拿來包裹,牽來馬匹,贈給樊梨花寶盔、寶甲、寶馬、寶刀等十件寶物。
樊梨花千恩萬謝,師徒灑淚而别。
樊梨花一回到寒江關,整個關城都震動了。
老元帥樊洪一聽說女兒回來了,樂得從病床上一躍坐起,拄着拐杖,一瘸一颠,接到門口。
母親何氏、兩個哥嫂、文武官員人等,全都接出來了。
樊梨花久别家鄉,一見到親人,心裡酸甜苦辣,什麼滋味都有。
她把馬一帶,甩镫高鞍跳下戰馬,跑過去給爹娘見禮,然後又見過兄嫂。
樊洪一見,也掉了眼淚了。
老頭兒把眼淚搌了搌,拉住樊梨花,幾年不見,女兒變樣了,長得如花似玉,出落得更好看了。
當爹的能不喜歡這樣的女兒嗎?一家人把樊梨花圍住,問了她上山學藝的經過,樊小姐簡單講了講。
樊洪一聽,驚喜交加:“丫頭,這麼說你的能耐可大多了。
來呀,給梨花擺酒接風。
” 家裡擺上了酒宴,全是自家人,團團圍坐,開懷暢飲。
樊梨花也問了陣前的事。
樊洪口打咳聲:“丫頭,這次唐兵來勢太兇了,不但兵多将廣,而且能戰之人不下千餘,最厲害的就是薛丁山。
這個小娃娃馬快槍急,善于槍裡加鞭,可以說攻無不取,戰無不勝,我們寒江關危在旦夕。
你現在回來得正好,一定要給爹爹出氣,給你兩個哥哥報仇。
聽你剛才一說,你有那麼大的能為,咱這寒江關可保萬無一失。
你要能把薛丁山戰敗了,殺退唐兵,狼主高興,就能加封爹爹的官職,你也算巾帼英雄,也能受封啊。
來來來,幹了這杯。
爹我今兒個高興,感覺這傷也不怎麼疼了。
”樊梨花看到爹爹高興,心裡也覺痛快。
但是一想到婚姻的事,心裡就像堵了個疙瘩,話到嘴邊,無法出口,說吧,爹的情面難卻,不說吧,始終是塊心病。
有幾次她的手都觸到了師父的信上,但是沒有拿出來,總覺着抹不開。
正在這時,樊洪又說:“過去咱父女不睦,就因為你小,不懂事,現在你已長大,是個成人了,我相信你和當初已經不一樣了。
我再告訴你個喜信,你丈夫楊凡現在了不得呀,官拜白虎關大元帥,代替了他爹,這小夥子現在出落得也不得了,胯下馬掌中刀,有萬夫不當之勇,文有文才,武有武藝,跟你是天生的一對。
等到把唐兵戰敗,擇良辰選吉日,讓你們兩個完婚,為父也就了卻心願了。
”樊梨花一聽,一哆嗦,差點把酒杯掉在地下。
心裡說:爹爹,你怎麼還提這件事?我們父女不睦難道怪我嗎?不睦的原因還不是由婚姻事引起來的?我糊塗的爹爹,你怎麼還堅持這樣辦呢!有心跟爹辯理,自己剛進門,全家正在高興,一張嘴,肯定要與父親鬧翻了。
所以她一賭氣,師父給爹的這封信她也沒往外拿。
這也怪樊梨花不對。
如果她把信拿出來,盡管父女鬧翻了,事情還好收拾。
就因為她沒拿,才把這事給耽誤了。
正在飲酒的時候,有人禀報,唐将領兵帶隊攻打寒江關。
樊洪氣得把酒杯一扔:“别看我往日把免戰牌高挂,那是因為我女兒不在家,現在我們有了人啦!來人,把免戰牌摘掉,讓你家小姐開兵見仗!”“喳!”樊梨花一看,那就開兵見仗吧!最好我見見薛丁山,我師父也說了,不管誰為媒,誰做主,要我親自相一相,我瞅瞅這薛丁山何許人也,要稱了我的心意,幹脆把婚姻事就定了,不再打仗,獻關投降。
我們狼主做這事本來就不對,為什麼提出無理要求,要挾大唐?唐朝沒辦法,才起兵反抗,這些淺顯的道理,我爹怎麼就不明白呢? 樊梨花想到這裡,把筷子一放,站起身來:“爹爹,你好好将養虎體,這守城的事就交給女兒,您放心就是了。
”“我太放心了。
兩軍陣前你要多加謹慎。
”“女兒知道。
娘也回屋休息吧。
我現在就領兵出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