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試題榜冰玉約園遊 邀乞巧蕙蘭訂仙偶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賈母正在勸留林如海,忽見賈珠匆忙進來,尋姑老爺說話。
原來警幻仙姑那邊奉到玉皇批敕,打發人送了來的。
林公連忙站起來,從賈珠手中接過一看,乃是念他任職賢勞,特恩予假半年,俾資休養。
寶玉從旁看見,不禁狂喜。
笑道:"姑爹這可得多住住了。
"又念給大家聽了,莫不喜形於色。
賈母笑對林公道:"人留不如天留,這才是天恩高厚無微不至呢。
"鳳姐笑道:"咱們說一千句話,不如這一張紙條兒。
姑老爺這還有什麼說的?"賈母和衆人都笑了。
此後林公便暫在太虛幻境住下。
賈夫人因住得長了,也搬到绛珠宮同居,有時兩邊住住。
衆人中頭一個喜歡的,當然是黛玉。
她自幼失了父母,如今還能在身旁朝夕待奉,這真是生平想不到的。
其次便是寶玉,向來是喜歡聚不喜散的脾氣,又深體黛玉的心思,巴不得林公夫婦在這裡長住才好。
其餘諸人,面子上也都是喜歡的。
隻寶珠見林公一時不走,便要獨自先行,禁不得寶玉千哥哥萬哥哥的央及他,也隻可暫時住下。
自從賈夫人搬到绛珠宮,寶玉無須常在那裡,替林公解悶。
騰出功夫,便一意督促園工,堆山鑿池,起樓豎閣。
又要忙着添置鋪墊陳設。
一面親督人工移花補樹。
又有一個多月,方才大緻告竣。
想趁着林如海在此,求他題些匾額對聯。
那日天氣睛暖,親自去請了林公,又約了賈珠和湘蓮、秦鐘諸人,陪着到園中逛逛。
一時林公到了,先至賈母處稍坐,然後會齊衆人,一同入園。
從工字院旁一個月亮門過去,經過兩三層院宇,遍是山石堆砌,高下縱橫,點綴入畫。
又走過一處大座落,那山石越發多了。
石山上尚有幾處台榭,從一山洞走過去,隻見四面俱是層巒疊嶂,松篁交翠,曲徑索纡其間。
許多奇石或如卧豹,或如蟠虬,或如立鬼,狀态不一。
隻不知從何走去方是正路。
寶玉笑道:"姑爹随我來吧。
"說着便引林公諸人走到一段峭壁之下,山回路轉,見一洞門。
秦鐘攙了林公,從洞口進去。
洞中都鋪着青石,甚為平坦。
旁有石罅,漏着天光,纡回窈折,不知幾轉方才出洞。
及至走出,又是一帶清溪,迎面攔住。
遠遠看去,飛樓對岸,傑閣連空,映帶着許多花樹。
林公笑道:"此處布置甚巧,隻是路徑太曲折了。
老太太和女眷們怎麼好走呢?"寶玉道:"這是抄近路。
若是從那處大座落直走過去,另有一條平坦大路,可就繞遠了。
"林公又問道:"這裡又沒有船,可怎麼過去呢?"寶玉道:"船是有的,此時還用不着。
"又引林公和衆人從一座石山穿過去,見近溪沿岸遍圍着白石欄幹,路出柳陰,芳洲在望,那洲中也小有亭榭。
又走了幾十步,石欄曲處出現一段竹橋,從竹橋上迤逦行走,至一六角水亭。
林公走得有些乏了,便在亭中倚欄坐下,看四面的風景,笑道:"此處頗似西湖的平湖秋月。
"寶玉便請命名。
林公道:"我素日不長於此,你們都有捷才,想出來大家商酌吧。
"湘蓮道:"咱們坐在這裡,一陣陣荷風吹過來,從心裡都是爽快的。
"秦鐘道:"就取這個意思,名為勞何如?"賈珠道:"前人的詩'荷葉繞門香勝花'不如名為香勝。
"寶玉拍手叫絕。
林公道:"我集了一副對子,也不甚切。
"便念道: 碧雲夢後山風起;長笛聲中海月飛。
大家無不贊美。
坐一會兒,又出亭向洲上走去。
見迎面是一座水榭,雲窗四敞,湘簾半垂。
窗外便是荷池,翠葉亭亭,迎風欲舞。
湘蓮笑道:"這裡才稱得'香勝'二字。
"寶玉道:"就取名披香何如?"林公點頭微笑。
賈珠道:"還是姑老爺想一副對子吧。
"林公道:"你們也想一兩聯,不要為我微才所掩。
秦鐘道:"我也集了一聯,不知可還用得。
"随即念道: 小園新展西南角;明月平分上下池。
林公道:"這兩名好象在哪裡見過的,句子也無甚深意。
"寶玉道:"我集一聯長短句罷。
"随喚人取出帶來筆硯,寫的是: 家在落霞邊橫波清翦西湖水; 夢回芳草夜天風吹送廣寒秋。
林公看了笑道:"這真是司文院中人語,絕沒有人間一點煙火氣。
"賈珠等也跟着稱贊一番。
大家走至洲外,看看遠景。
又走過一段溪岸,忽見高嶺在前,松桧遍山,濃翠欲滴。
寶玉道:"這裡山路雖平,究竟走着吃力。
咱們繞别路過去,也是一樣。
"林公道:"久不登山,借此練練腰腳也好。
"便同衆人緩步上去。
那山路全用白石子砌成的,卻還好走。
輕過幾層山徑,見山腰有亭,即至亭内稍歇。
寶玉道:"這亭子題個什麼呢?"湘蓮道:"半山亭就很好。
"秦鐘道:"還不如取名'積翠'呢。
"林公道:"此間眼界甚寬。
我意中是'天繪'二字,也集了一幅短聯,你們看是如何?"随又念道:
原來警幻仙姑那邊奉到玉皇批敕,打發人送了來的。
林公連忙站起來,從賈珠手中接過一看,乃是念他任職賢勞,特恩予假半年,俾資休養。
寶玉從旁看見,不禁狂喜。
笑道:"姑爹這可得多住住了。
"又念給大家聽了,莫不喜形於色。
賈母笑對林公道:"人留不如天留,這才是天恩高厚無微不至呢。
"鳳姐笑道:"咱們說一千句話,不如這一張紙條兒。
姑老爺這還有什麼說的?"賈母和衆人都笑了。
此後林公便暫在太虛幻境住下。
賈夫人因住得長了,也搬到绛珠宮同居,有時兩邊住住。
衆人中頭一個喜歡的,當然是黛玉。
她自幼失了父母,如今還能在身旁朝夕待奉,這真是生平想不到的。
其次便是寶玉,向來是喜歡聚不喜散的脾氣,又深體黛玉的心思,巴不得林公夫婦在這裡長住才好。
其餘諸人,面子上也都是喜歡的。
隻寶珠見林公一時不走,便要獨自先行,禁不得寶玉千哥哥萬哥哥的央及他,也隻可暫時住下。
自從賈夫人搬到绛珠宮,寶玉無須常在那裡,替林公解悶。
騰出功夫,便一意督促園工,堆山鑿池,起樓豎閣。
又要忙着添置鋪墊陳設。
一面親督人工移花補樹。
又有一個多月,方才大緻告竣。
想趁着林如海在此,求他題些匾額對聯。
那日天氣睛暖,親自去請了林公,又約了賈珠和湘蓮、秦鐘諸人,陪着到園中逛逛。
一時林公到了,先至賈母處稍坐,然後會齊衆人,一同入園。
從工字院旁一個月亮門過去,經過兩三層院宇,遍是山石堆砌,高下縱橫,點綴入畫。
又走過一處大座落,那山石越發多了。
石山上尚有幾處台榭,從一山洞走過去,隻見四面俱是層巒疊嶂,松篁交翠,曲徑索纡其間。
許多奇石或如卧豹,或如蟠虬,或如立鬼,狀态不一。
隻不知從何走去方是正路。
寶玉笑道:"姑爹随我來吧。
"說着便引林公諸人走到一段峭壁之下,山回路轉,見一洞門。
秦鐘攙了林公,從洞口進去。
洞中都鋪着青石,甚為平坦。
旁有石罅,漏着天光,纡回窈折,不知幾轉方才出洞。
及至走出,又是一帶清溪,迎面攔住。
遠遠看去,飛樓對岸,傑閣連空,映帶着許多花樹。
林公笑道:"此處布置甚巧,隻是路徑太曲折了。
老太太和女眷們怎麼好走呢?"寶玉道:"這是抄近路。
若是從那處大座落直走過去,另有一條平坦大路,可就繞遠了。
"林公又問道:"這裡又沒有船,可怎麼過去呢?"寶玉道:"船是有的,此時還用不着。
"又引林公和衆人從一座石山穿過去,見近溪沿岸遍圍着白石欄幹,路出柳陰,芳洲在望,那洲中也小有亭榭。
又走了幾十步,石欄曲處出現一段竹橋,從竹橋上迤逦行走,至一六角水亭。
林公走得有些乏了,便在亭中倚欄坐下,看四面的風景,笑道:"此處頗似西湖的平湖秋月。
"寶玉便請命名。
林公道:"我素日不長於此,你們都有捷才,想出來大家商酌吧。
"湘蓮道:"咱們坐在這裡,一陣陣荷風吹過來,從心裡都是爽快的。
"秦鐘道:"就取這個意思,名為勞何如?"賈珠道:"前人的詩'荷葉繞門香勝花'不如名為香勝。
"寶玉拍手叫絕。
林公道:"我集了一副對子,也不甚切。
"便念道: 碧雲夢後山風起;長笛聲中海月飛。
大家無不贊美。
坐一會兒,又出亭向洲上走去。
見迎面是一座水榭,雲窗四敞,湘簾半垂。
窗外便是荷池,翠葉亭亭,迎風欲舞。
湘蓮笑道:"這裡才稱得'香勝'二字。
"寶玉道:"就取名披香何如?"林公點頭微笑。
賈珠道:"還是姑老爺想一副對子吧。
"林公道:"你們也想一兩聯,不要為我微才所掩。
秦鐘道:"我也集了一聯,不知可還用得。
"随即念道: 小園新展西南角;明月平分上下池。
林公道:"這兩名好象在哪裡見過的,句子也無甚深意。
"寶玉道:"我集一聯長短句罷。
"随喚人取出帶來筆硯,寫的是: 家在落霞邊橫波清翦西湖水; 夢回芳草夜天風吹送廣寒秋。
林公看了笑道:"這真是司文院中人語,絕沒有人間一點煙火氣。
"賈珠等也跟着稱贊一番。
大家走至洲外,看看遠景。
又走過一段溪岸,忽見高嶺在前,松桧遍山,濃翠欲滴。
寶玉道:"這裡山路雖平,究竟走着吃力。
咱們繞别路過去,也是一樣。
"林公道:"久不登山,借此練練腰腳也好。
"便同衆人緩步上去。
那山路全用白石子砌成的,卻還好走。
輕過幾層山徑,見山腰有亭,即至亭内稍歇。
寶玉道:"這亭子題個什麼呢?"湘蓮道:"半山亭就很好。
"秦鐘道:"還不如取名'積翠'呢。
"林公道:"此間眼界甚寬。
我意中是'天繪'二字,也集了一幅短聯,你們看是如何?"随又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