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試題榜冰玉約園遊 邀乞巧蕙蘭訂仙偶

關燈
湖山繞尊酒;環佩擁神仙。

     賈珠道:"難得隻十個字,又有景,又有人。

    "寶玉更欣贊不置。

    林公道:"這裡的山也是現布置的麼?"寶玉道:"這是原來的,隻添些樹木。

    若是平地為山,哪有這麼神速呢?"又從那亭外尋路上去。

    那山路便漸漸窄了,兩旁都是松樹,意境幽峭。

    寶玉、湘蓮二人忙上前攙扶林公,走到山頂平處,乃是凹字短牆圍着,兩層朱閣門,窗欄雕刻得非常精緻。

    憑欄四望,遠山近水俱在眼前。

    寶玉邀林公和衆人登閣小坐。

    賈珠道:"這裡看月賞雪都好。

    "林公道:"若是春秋佳日,在這裡焚香讀書,那才是清福呢。

    "湘蓮道:"此處占全園之勝,要好好想個名字。

    "賈珠道:"若論風景,居高臨下,看得最遠。

    就名為'遐鏡閣'如何?"林公道:"'遐鏡'二字固新,未免把青山抛掉。

    你看那四圍山色都湊在幾榻之間,總要用'米青',或是'延青'才見佳處。

    "衆人都道:"'延青'二字最妙。

    "又請林公題聯。

    林公笑道:"我也效颦集詞吧。

    "想了一會兒,念道: 澹伫洞庭秋幾陣涼風生客袖; 笑把浮邱袖四周晴黛人雕欄。

     賈珠道:"這比寶兄弟那副意境更超了。

    "林公笑道:"若說清超未必能勝,略為切景而已。

    "一面說着,便下了山閣,從山徑曲折下去。

    又過了兩處座落,都是雕楹畫棟,不及進去細賞。

    一路走到平地,繞過曲折遊廊,見前面一片粉垣瓦屋,從牆頭露出千竿翠竹。

    林公和衆人走入,隻見院中遍是竹陰。

    竹間一條甬路,用五色石子堆成,漫了許多花樣。

    正面五間精舍,三明兩暗,别有複室。

    後院兩大株玉蘭木筆,紫白交映,開得都似花傘。

    賈珠道:"這一處真幽雅,妙處就在這些竹子。

    "寶玉道:"這裡結構是仿取潇湘館大意,就是林妹妹生前住的地方,非姑爹賜名不可。

    "林公道:"隻換一個字,名作'湘春館'便不顯衰飒了。

    "又集了一副詞聯是: 明月當空開寶鏡;春風吹綠上眉峰。

     衆人稱贊一番,又從後院出去。

    小溪如帶,上有朱欄短橋。

    度橋前進,穿過藥圃花,别有一處院落。

    竹籬為障,連接花棚。

    一半引着木香,一半開着薔薇。

    紅紅白白,繁英交展。

    棚下是個凹字廳,由廳過去,又是竹籬。

    花障編就的月洞門,門内綠柳低垂,碧桃盛放,點襯幾塊玲珑峰石。

    走到遊廊盡處,是一個鏡子門。

    寶玉将門拔開,引林公諸人進内,卻是勾連搭的五間精舍。

    其中全用博古隔斷,前有擁廈,左右分種芭蕉、海棠。

    秦鐘見了先笑道:"這裡分明就是怡紅院,還有别的名字麼?"林公走得乏了,先至抱廈坐歇,口中還贊那集錦隔斷的精巧,卻不知是有樣本的。

    賈珠道:"我倒想了一個名字,取那'乞取春明護海棠'的詩意,名做'護春'吧。

    "林公道:"'護春'二字卻好,我想不如把進門的大座落名為'護春堂',取其籠罩全園,這裡隻名'留着院'。

    "寶玉問留春之義。

    林公道:"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是送春的詞。

    我們把它翻過來,所以取名留春,也暗含有怡紅快綠之意。

    "秦鐘集了一副對聯,念将出來,是: 一徑綠苔凝曉露;萬條紅燭動春天。

     寶玉聽了,先就痛贊。

    林公道:"對句卻好,可惜出句不稱。

    "随後賈珠又另想了一聯,是: 香色向人如有意,風情莫道不因春。

     原來也是集詞的。

    林公非常稱賞道:"這才是名句呢。

    "大家也都推服。

    又歇了一會兒。

    走出院門。

    從山上盤道過去,兩行桃杏夾道成林,林間藏着一所清涼瓦舍。

    迎門是大玲山石,栽着許多異草。

    有蟠藤的,有引蔓的,也有開花結子的。

    山石後兩大棵翠栝,覆陰滿院。

    上面五間清廈,四面出廊。

    林公道:"此處結構頗奇,諸君何以名之?"寶玉笑道:"這也是仿家裡蘅蕪院的。

    "林公道:"那蘅蕪通夢,是漢武帝李夫人故事,不知當日何取於此?如今隻把'蕪'字改為'香'字便另是一番意境了。

    "寶玉自己又集了一副詞聯。

    是: 芳徑與誰同鬥草;花前側聽有流莺。

     林公和衆人也都道好。

    寶玉道:"這裡不要多坐了,還有好幾處呢。

    "大家重又走出。

    卻見前面是一帶山坡竹徑松林,随坡曲折。

    再過去便是一大片梅花,約略有幾百棵。

    高下依山,圍成香海。

    山坡之上,峭壁之下,有幾間精室。

    大家看了一回,有拟名"寒香館"的,有拟名"浮月崖"的。

    還是林公取姜白石"舊時月色"詞意,定名為"舊月"。

    翻過峭壁,山景更幽。

    岩坳山脊處處都是桂林,桂林中有幾間丹房,定名為"金粟庵"。

    過此岩徑漸低,奇石紛出。

    有一處座落,疏桐瘦石,便名為"瑤林仙館",都不及拟聯。

    其間尚有許多風亭水榭,一時也不能備覽。

     漸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