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大觀園續宴待披圖 太虛境賜婚驚撫表

關燈
因地上太滑拾起一段幹樹枝來,拿它做拐棍。

    探春笑道:"剛才要叫你扮漁翁,此刻倒扮成老旦了。

    "一時到了凹晶館,看那裡字畫陳設還都照舊,婆子們知道太太要逛園子,打掃得很潔淨,剛要坐下,王夫人坐船也到了,同在卷篷下坐着閑談,劉姥姥道:"這裡真是靠水臨水,我們鄉下賣年畫也有畫着大園子的,哪有這麼好呢。

    "王夫人道:"這個到底是人工布置出來的,你們鄉下有的是真山真水,隻怕還要好哪。

    "劉姥姥道:"哪裡有真山真水喲。

    除掉樹木就是莊稼地,還有些土堆子,離我們村裡七八十裡地有幾處皇上家的園子,倒是真山真水。

    那房子一半都在山上蓋着,可惜那回被毛賊造反給燒了,是上家幾次要修理都沒有錢,不知道老皇上蓋的時候用多少萬銀子呢?"李纨道:"姥姥,你去逛逛麼?"劉姥姥道:"那園子如今還有官兒看着呢,哪裡容鄉下人進去。

    我是聽人說的,他們說從前老皇上住着,五月節耍龍船,耍好了皇上見喜,大把的銀于賞下來,那才熱鬧。

    我們村裡娘娘會高跷中幡插,都趕到那裡送給了皇上看。

    看上也照樣賞銀子,如今晚兒可沒有了。

    "李紋問:"什麼是高跷?什麼是中幡?"劉姥姥又大說一陣,大家都聽住。

    湘雲欲同寶钗、探春各自閑談,湘雲指着那欄幹說道:"你這欄幹的直棍,數到那邊有多少根?不許數,隻許一口說的。

    "探春道:"大概是十二根?"湘雲道:"錯了,偏多着一根。

    那年中秋,我和平兒在這裡聯句,借她拈韻的,所以用的是十三元的韻。

    "寶钗道:"那年我剛好搬回去,你隻怪我約好了中秋賞月倒住家裡去過節,哪知道園子裡生出許多閑事,怎麼住得下去呢。

    "湘雲道:"那回你們不在這裡,隻我同平兒倚欄聯句。

    此刻咱們在這裡,平兒又沒有了,天下事真沒有十全的。

    "寶钗聽了,也相對歎息。

    探春道:"你們隻顧追想從前,詩社倒擱下不提了。

    大嫂子答應的荷花社也沒有開成。

    此時芙蓉花快開啦,咱們補個芙蓉社吧。

    "寶钗道:"芙蓉花是細膩風光的,做詩題不如填詞的好。

    "湘雲正要接着說話,隻聽王夫人說道:"咱們散了吧,今兒天晚了,我也乏了。

    若到四姑娘那裡看畫,還有一段路吧,隻可改天再去吧。

    "平兒問了王夫人,說是坐轎,忙即招呼小厮們把轎子擡來。

    王夫人便坐上轎子先出園去。

    這裡衆人又坐了一會兒也散了。

     轉眼中秋漸近,李紋、李绮已由李嬸娘接回家去,探春也沒得在娘家住下,一時大觀園中不免冷落。

    李纨、寶钗和平兒欲忙着結下帳目及應節瑣務,每日都到議事廳上商料理。

    一日平兒從議事廳回房,豐兒迎着回道:"奶奶,二爺打發興兒回來了。

    "一兒道:"二爺老遠的打發他回來,有什麼要緊事麼?"豐兒道:"他沒有說起,奶奶要不要傳上來問問?"平兒點點頭,歇了一會兒,豐兒同着興兒進來,向平兒請安,呈上賈琏家信,平兒拆開細看。

    那信上寫的是:"此次到東邊,知那些莊地已被環兄弟蒙混出脫,幸虧地方官十分出力,那一般莊戶也自知被騙,情願将莊地及文契一概交回,隻求賠償損失。

    一切數目俱已查明,家中無論如何抵押,務必趕緊撥彙七八千銀子來,便可了事。

    隻是環兄弟聞信先逃,扣之不及。

    再則邊地早寒,速将大毛皮衣撿出,交與興兒帶回為要。

    "平兒将信看了,又問賈琏的起居近況,興兒道:"二爺住在熟的銀号時裡,空的時候隻喝酒,叫兩個唱曲的唱唱,并沒有别的,奶奶放心。

    "平兒笑道:"我不象從前奶奶要問這些事,隻問二爺的身子好麼?勸勸二爺不要多喝酒熬夜。

    "興兒答應了,平兒又問那環三爺如今怎樣逃到那裡去了。

    興兒道:"提起三爺來,簡直不是從前在家裡的樣子,打扮得一身匪氣,一出門就帶着好些打手,都是藍衣服紫褲子,頭上還插着野雞毛,一開口就是公府公府的,拿這個吓唬人,背地裡勾結衛幫馬賊,無惡不做。

    他的消息也靈,不等二爺到了那裡,頭幾天就走了。

    我們冷眼看他還要捅大亂子呢。

    "見平兒無語,方慢慢退下。

    平兒便上去回了王夫人,又告知李纨,寶钗。

    那天晚上王夫人又說與賈政知道,賈政道:"也隻好這個辦法,可是又要七八千現銀子,琏兒又不在家,往哪裡去張羅呢?"王夫人道:"上次領回老太太的珠串,還有兩串在我這裡,若實在沒法子,隻可還拿這個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