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大觀園續宴待披圖 太虛境賜婚驚撫表

關燈
話說王夫人和劉姥姥等從荇葉渚柳蔭下上船,劉姥姥向來不常坐船的,站在船頭隻顧和王夫人說話,冷不防船一開動,立足不穩,就摔了一個跟頭,幸虧平兒在她身旁,連忙将她拉住,沒有掉下水去。

    王夫人問道:"姥姥摔着沒有?"劉姥姥道:"沒有什麼,我那回踉着老太太走那石子路,還坐了兩個屁股呢,這上頭一站平怕啥喲。

    "巧姐拉劉姥姥進艙坐下,王夫人道:"姥姥在鄉下不坐船麼?"劉姥姥道:"我們那裡遇見發大水也坐小船,我活了這麼大,隻坐過兩回呢。

    "一會子有兩對鴛鴦從船旁浮水過去,劉姥姥道:"你們城裡也養着鴨子,倒是花的比白的好看的,隻怕是野鴨子呢?家鴨子哪裡有這顔色。

    "李纨道:"這是鴛鴦,姥姥可記得老太太房裡的金姑娘不叫鴛鴦麼?"劉姥姥道:"那姑娘待我也真不錯,聽說她跟着老太太去了,老太太那個行善一定要成菩薩的,她就當上龍女啦。

    "李紋、李绮隻聽她的話,暗中發笑。

    那邊船上,湘雲拿過篙子要替駕娘們撐船,寶钗道:"你們看史妹妹在那裡演蕩湖船呢。

    "探春道:"雲兒,你沒有看見那邊劉姥姥的笑話麼,你掉了水裡是自找的。

    若把船弄翻了,我們跟着你去喝水,可太冤啦。

    "湘雲笑道:"這水碧清的,掉下去喝幾口也沒什麼,再不然做了捉月騎鲸的顧太白,我倒成了仙了。

    "駕娘們都道:"姑奶奶坐下吧,這可不是玩的。

    "湘雲方将篙放下,坐在船頭,這兩支船沿流撐去,碰着蓮莖荷葉拉拉有聲,船過處水波晃漾,有些水都被驚飛。

    湘雲指岸上一處院落道:"那不是蘅蕪院麼?"寶钗注目好久,方說道:"可不是麼?這一油飾改了樣兒,幾乎認不出來了。

    "惜春道:"寶二嫂子,你為什麼不搬了來?大家熱鬧點。

    "寶钗道:"我也有這個意思,這一向忙的顧不得啦。

    眼下秋涼且說不到,要搬也是明年春間的事了。

    "探春道:"你有了哥兒,還是住怡紅院合适,那邊房子寬綽,又有樹蔭、涼風。

    "說着眼前露出一帶曲折竹橋,便知已到蘆雪争了。

    王夫人要上去坐坐,平兒忙叫駕娘們将船靠住,大家下了船,從竹橋上走過,不斷的嘎吱之聲。

    劉姥姥道:"剛才那一摔,我倒不怕,聽它嘎吱嘎吱的,可有點發怯,你們各處都修理了,為何不修這橋呢?"巧姐道:"姥姥别害怕,我來攙着你。

    "劉姥姥走得甚慢,到她過了橋,走進亭子,王夫人等早已在亭内坐下。

    婆子們預先備下茶爐沏了茶送進。

    由丫環們依次了遞了大家喝着。

    劉姥姥四下看了一看,笑道:"這是亭子麼?我瞧着還象一支大船似的。

    "王夫人笑道:"這裡本來是仿着船式樣蓋的。

    "李紋、李绮靠窗子站着,看那碧清的流水道:"咱們把窗子推開,在這裡釣魚才好呢。

    今兒可惜沒帶竿子。

    "湘雲笑道:"若把姥姥打扮起來,真是天然的一個漁婆,隻沒有人可扮漁翁。

    "探春道:"二哥哥從前穿着那套蓑笠,大家都說象個漁翁,若把那一套給史妹妹穿上也還充得過呢。

    "寶钗拉同湘雲,各處閑着,忽指那邊一塊石頭道:"你看那裡不是咱們吃鹿肉的地方麼?就在那石頭上架着鐵爐,大家烤着吃的。

    "二人觸景生情,都想起寶玉來,各有各的傷感,卻隻默默無言。

    平兒一眼瞧見說道:"你們站在那兒看什麼呢?"湘雲笑道:"我們還想着那年吃鹿肉的滋味,你隻貪好吃,把镯子丢了也不知道。

    "平兒聽得也笑了,探春走過來聽見說道:"高興的事一過去就找不回來,如今就給你們一塊鹿肉,拿到這裡燒着吃也不是那個滋味了。

    "此時惜春看着流水,正想她的禅理。

    王夫人坐在那裡和劉姥姥,巧姐閑談,忽看見蘆葦外隐着一角卷篷,問道:"那邊不是一個水閣麼?"平兒回道:"那就是凹晶館。

    "王夫人愛那篷下亮爽,便要到那邊坐去。

    玉钏地道:"順着岸邊走過去,并沒有多遠,那年老太太在凸碧山莊過中秋賞月,我和鴛鴦姐姐下了山各處都跑到了,在那卷篷底下看見水裡的月亮才有趣呢。

    "當下王夫人便要從岸旁走去,平兒道:"這一帶雖是平路但潮濕還有青苔,怕不好走,太太還是坐船去吧。

    "于是王夫人扶着玉钏兒上船,平兒跟去照料。

    這裡衆人都從岸旁穿着蘆花,一路往凹晶館去。

    劉姥姥走着笑道:"這走到咱蘆塘裡去了。

    "李绮瞧見李紋素羅衣上落着一個紅晴蜒,向前一撲,剛好捉住,拿在手裡給李纨看。

    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