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呆香菱密語感孤鸾 賢探春協力除群蠹
關燈
小
中
大
、蘭哥兒兩份沒開上,環三爺如今走得無影無蹤,又從不上學,那賬上還替他領着呢。
"平兒道:"上回三姑娘說了之後,奶奶就吩咐他們裁了,這是後來趙姨奶奶過去,太太說環三爺的零用沒人管,仍舊支給他八兩銀子,每次都是太太房裡彩雲領去,大概還是她領着呢。
"探春道:"眼下就該停了,就是彩雲去領,管事的也該回明請示,怎麼随他胡亂支去呢?"平兒道:"她們因為環三爺早晚要家來的,所以暫時照支,也是有的。
"探春看下去,又指出一條,說道:"你看這大賬上,每月開支馬号喂養二百四十兩,那倉庫上又支着草料刍糧,不專是喂騾馬的,連園子裡喂的大鹿錦雞和一切鳥獸,也都在其内,隻沒有把撥給馬号的提出裁掉了,是當時的疏忽。
也因為各行檔的零碎賬向來都在管事的手裡,我們隻看的是大賬,就被他混過去了。
"探春道:"這就不是當家的正理,一家子要節省總得先從零碎賬上考校;别看着雞零狗碎十文八文的,積起來就是大數了,所以大賬不大會錯的,那零碎賬倒不可不看,今天若不對那零碎賬,不被他們蒙着呢。
"李纨道:"還有一件要緊的,各房既都有月錢,為什麼零碎東西都叫買辦去買,在大賬上開支,那不也是重複麼?以後各房買東西各歸各房去算,大賬上不能管的。
"探春道:"大嫂子說的很對,甯可各房月錢不夠,再替他酌量添點,這界限不可不畫清了,若不然那月錢豈不是白貼的麼?"平兒道:"這層我們奶奶在的時候何曾不想到,就是怕奶奶姑娘們受了委屈,若是這麼辦先得從太太上房裡辦起,别人就沒得說了。
"寶钗道:"凡事要執簡禦繁,以後賬目不要分出這麼許多名色,隻分經常臨時兩項,就清楚了。
"平兒道:"減去名目,先得把各行檔酌量裁減,多一個香爐就多一個鬼。
況且又沒有人稽核,憑他們開銷,哪裡真有辦清公事的呢?"大家都說有理,當下就把各行檔管事名冊一同看了,哪個可裁,哪個應留,都拿筆做個暗記。
寶钗道:"我還有一個條陳,你們看可行則行,我想靠咱們幾個人的耳目精神那裡都招呼得到,又不便到外頭去,所看的無非是紙片上的事,我們這樣人家,過于苛細,也失了大體,隻有在管事裡頭挑一兩個老成可靠的。
叫他總司稽核。
有什麼錯兒,我們隻問他。
"探春道:"這個人可不容易,又要心細,又要操守好,又要大家都服他,若用錯了人流弊更大。
他一個人總攬一切,把這府裡搬空了咱們還不理會呢!"寶钗道:"我看吳新登、林之孝這兩個就好,又都是多年陳人,有什麼靠不住的?再說還有琏二哥在上頭看着呢。
"探春道:"陳人也不一定可靠,那賴大不幾輩子用的麼?隻有叫他們幫着稽核,萬不可全交給他,這一層再商量吧,我想根本上還在開源,單靠零碎節省,饒挨盡了罵,也濟不了什麼事。
咱們先把出進的賬大概到底還有多少進項?對抵下來,還短多少?那裡頭都是照着老規矩,當然有許多用不着的,趁今天就裁了各房下用項,從老爺太太起,少不得都要受點委屈,省下來自然還是不夠,可就差不多了,咱們再把東邊莊産整理起來,把那些荒地都開了,慢慢的出的少,進的多,将來還許有敷餘的日子呢!"寶钗正捧着一本檔冊在那裡看着,聽到此笑道:"食之者寡,生之者衆,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就是這個道理。
這才是治本之策呢。
"李纨道:"開源是正辦,隻要是開那荒地也得先墊下本錢去,不是眼前能救急的。
"寶钗道:"隻要是有指望的用項,挪借也還容易。
眼前已經是臨渴掘井,可不要再因循下去,那就晚了。
"說着柳五兒同着婆子們将他們四個人的飯送來,碧月、侍書、莺兒、豐兒等七手八腳連忙擺上,李纨等便就闆床上吃飯,探春、李纨面南,寶钗面西,平兒面東,碗箸無聲,廳宇肅靜。
一時吃罷,又散坐說些閑話。
李纨瞧見一個大棉紙包,上有簽條,寫的是契紙文書,忙說道:"咱們隻顧對帳,那包文契還沒點呢。
"寶钗打開紙包,一張一張的細點,府第花園及近畿房産文契俱在,也有由賈琏典押出去的,都有字據可查,隻是東邊莊荒地各項文書一件也沒有了,忙傳管文契的家人陳瑞進來盤問。
陳瑞回道:"所有的都呈上來了。
"探春又親自查點一回,仍沒有東邊地契在内,大家無不驚訝。
探春歎道:"我還指着他有多少的生發,怎麼憑空的會丢了呢?"寶钗道:"若丢了一兩件或許是拿出去過稅,忘記歸進,這大批的文書,哪裡有全丢的道理?趁早趕緊根究,還來得及。
"當下探春立時震怒,嚴谕那陳瑞:"勒令即日尋出,若尋不着,那可别怪我們。
不管你明臉的沒臉的,定要送官究辦。
"陳瑞聞言也十分惶恐,隻得跪下磕頭道:"這包裹委實是二爺看着加封的,既在奴才手裡管着,奴才也說不得,隻求奶奶、姑奶奶格外寬限,容奴才上緊查訪。
"看官你道那文契如何能整套失掉呢?說起來又有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欲知此中詳情,且聽下回分解。
"平兒道:"上回三姑娘說了之後,奶奶就吩咐他們裁了,這是後來趙姨奶奶過去,太太說環三爺的零用沒人管,仍舊支給他八兩銀子,每次都是太太房裡彩雲領去,大概還是她領着呢。
"探春道:"眼下就該停了,就是彩雲去領,管事的也該回明請示,怎麼随他胡亂支去呢?"平兒道:"她們因為環三爺早晚要家來的,所以暫時照支,也是有的。
"探春看下去,又指出一條,說道:"你看這大賬上,每月開支馬号喂養二百四十兩,那倉庫上又支着草料刍糧,不專是喂騾馬的,連園子裡喂的大鹿錦雞和一切鳥獸,也都在其内,隻沒有把撥給馬号的提出裁掉了,是當時的疏忽。
也因為各行檔的零碎賬向來都在管事的手裡,我們隻看的是大賬,就被他混過去了。
"探春道:"這就不是當家的正理,一家子要節省總得先從零碎賬上考校;别看着雞零狗碎十文八文的,積起來就是大數了,所以大賬不大會錯的,那零碎賬倒不可不看,今天若不對那零碎賬,不被他們蒙着呢。
"李纨道:"還有一件要緊的,各房既都有月錢,為什麼零碎東西都叫買辦去買,在大賬上開支,那不也是重複麼?以後各房買東西各歸各房去算,大賬上不能管的。
"探春道:"大嫂子說的很對,甯可各房月錢不夠,再替他酌量添點,這界限不可不畫清了,若不然那月錢豈不是白貼的麼?"平兒道:"這層我們奶奶在的時候何曾不想到,就是怕奶奶姑娘們受了委屈,若是這麼辦先得從太太上房裡辦起,别人就沒得說了。
"寶钗道:"凡事要執簡禦繁,以後賬目不要分出這麼許多名色,隻分經常臨時兩項,就清楚了。
"平兒道:"減去名目,先得把各行檔酌量裁減,多一個香爐就多一個鬼。
況且又沒有人稽核,憑他們開銷,哪裡真有辦清公事的呢?"大家都說有理,當下就把各行檔管事名冊一同看了,哪個可裁,哪個應留,都拿筆做個暗記。
寶钗道:"我還有一個條陳,你們看可行則行,我想靠咱們幾個人的耳目精神那裡都招呼得到,又不便到外頭去,所看的無非是紙片上的事,我們這樣人家,過于苛細,也失了大體,隻有在管事裡頭挑一兩個老成可靠的。
叫他總司稽核。
有什麼錯兒,我們隻問他。
"探春道:"這個人可不容易,又要心細,又要操守好,又要大家都服他,若用錯了人流弊更大。
他一個人總攬一切,把這府裡搬空了咱們還不理會呢!"寶钗道:"我看吳新登、林之孝這兩個就好,又都是多年陳人,有什麼靠不住的?再說還有琏二哥在上頭看着呢。
"探春道:"陳人也不一定可靠,那賴大不幾輩子用的麼?隻有叫他們幫着稽核,萬不可全交給他,這一層再商量吧,我想根本上還在開源,單靠零碎節省,饒挨盡了罵,也濟不了什麼事。
咱們先把出進的賬大概到底還有多少進項?對抵下來,還短多少?那裡頭都是照着老規矩,當然有許多用不着的,趁今天就裁了各房下用項,從老爺太太起,少不得都要受點委屈,省下來自然還是不夠,可就差不多了,咱們再把東邊莊産整理起來,把那些荒地都開了,慢慢的出的少,進的多,将來還許有敷餘的日子呢!"寶钗正捧着一本檔冊在那裡看着,聽到此笑道:"食之者寡,生之者衆,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就是這個道理。
這才是治本之策呢。
"李纨道:"開源是正辦,隻要是開那荒地也得先墊下本錢去,不是眼前能救急的。
"寶钗道:"隻要是有指望的用項,挪借也還容易。
眼前已經是臨渴掘井,可不要再因循下去,那就晚了。
"說着柳五兒同着婆子們将他們四個人的飯送來,碧月、侍書、莺兒、豐兒等七手八腳連忙擺上,李纨等便就闆床上吃飯,探春、李纨面南,寶钗面西,平兒面東,碗箸無聲,廳宇肅靜。
一時吃罷,又散坐說些閑話。
李纨瞧見一個大棉紙包,上有簽條,寫的是契紙文書,忙說道:"咱們隻顧對帳,那包文契還沒點呢。
"寶钗打開紙包,一張一張的細點,府第花園及近畿房産文契俱在,也有由賈琏典押出去的,都有字據可查,隻是東邊莊荒地各項文書一件也沒有了,忙傳管文契的家人陳瑞進來盤問。
陳瑞回道:"所有的都呈上來了。
"探春又親自查點一回,仍沒有東邊地契在内,大家無不驚訝。
探春歎道:"我還指着他有多少的生發,怎麼憑空的會丢了呢?"寶钗道:"若丢了一兩件或許是拿出去過稅,忘記歸進,這大批的文書,哪裡有全丢的道理?趁早趕緊根究,還來得及。
"當下探春立時震怒,嚴谕那陳瑞:"勒令即日尋出,若尋不着,那可别怪我們。
不管你明臉的沒臉的,定要送官究辦。
"陳瑞聞言也十分惶恐,隻得跪下磕頭道:"這包裹委實是二爺看着加封的,既在奴才手裡管着,奴才也說不得,隻求奶奶、姑奶奶格外寬限,容奴才上緊查訪。
"看官你道那文契如何能整套失掉呢?說起來又有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欲知此中詳情,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