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應谶盆蘭孫登鳳沼 聯輝仙桂婦誕麟兒

關燈
他那神氣活脫就是寶二爺的影子。

    "那哥兒也睜着小眼,四處瞧看。

    薛姨媽提起寶钗的夢來,衆人都覺稀奇。

    湘雲笑道:"寶姐姐,你那杏花詩'明日來看綠葉新'這就是綠蔭青子了,我常說你的行事待人必有後福,你總不信,轉眼哥兒大啦,同他哥哥似的中了舉,中了進士,不就是後福麼?"寶钗道:"這點點小血泡兒,知道他大了怎麼樣呢?"惜春道:"菩薩預言的,豈可不信。

    "探春道:"說起來也快,蘭小子頭兩年還是孩子氣,我看見他跳進跳出手裡拉着小弓射家雀兒呢!如今可不是功名成就了麼?"邢岫煙道:"世間早達的多着呢,就是琴妹妹的公公梅翰林也是十四歲中舉,十七歲中進士,升到了侍讀,因為告終養耽誤了,不然早就上去啦。

    "平兒叫小丫頭拿過來一罐桂元膏,說道:"産後吃這個最相宜,又好吃,又保養身體。

    寶二奶奶,你嘗嘗試試。

    "探春笑道:"這倒像二哥哥說的,那王道士傳的治傷的方子,就是冰糖蒸鴨梨一味,又甜又好吃。

    吃一輩子也不賺多。

    "大家正笑着,尤氏婆媳也來和寶钗道喜,掏出一顆小金印,一座白玉小壽星,說道:"這是一點小意思,哥兒早早的做了官,抓了印靶子,活的比老壽星還長。

    "寶钗接過,叫奶子:"抱過哥兒來,謝謝大媽,但願将來都如大媽的金口。

    "秋紋進來說道:"大太太來了,太太請奶奶姑娘們上房坐呢。

    "衆人便一同出去,見邢夫人帶着嫣紅已款步進房,先向王夫人道喜,和衆人也都見過,王夫人讓邢夫人坐炕,尤氏見李纨在這裡,笑着拉她的手,說道:"珠大嫂子,我真想不到你這麼快就當上了老太太,記得娶你的時候我也在這兒,大家說老太太福氣大了,老太太還說笑話,要等着珠兒媳婦做了老太太,我才走呢,如今你做了老太太,可惜隻差了兩年,老太太趕不上了。

    "李纨笑道:"我哪裡有你那樣現成的福氣,早就當上老太太啦!"尤氏笑道:"那銀子科的進士,花錢捐來的算得什麼呢?"王夫人道:"老太太雖然歸西去了,我們大家還靠着她老人家的福氣呢!"邢夫人見了尤氏,便問道:"你琮兄弟可常在東府裡,他的弓馬學得上麼?"尤氏道:"我聽他大哥哥說,琮兄弟天天來的,鞍馬很穩,馬射也跟上了。

    "邢夫人道:"工夫好歹還在其次,我隻怕他借名去習弓馬,不定跟環小子往哪裡瞎跑去呢。

    "王夫人道:"哪裡都像環兒呢,若不是那黑心的娘也不會養出這孽處來的。

    "尤氏見着平兒,又想起鳳姐來,笑向平兒道:"你如今也是二奶奶了,我回來還要打攪你去。

    "平兒道:"如今沒有我們奶奶了,奶奶還肯到我們那屋去麼?那真是太陽接西邊出來了!"尤氏又道:"我聽你二爺回南去,眼下到了沒有?"平兒道:"前五天才由運河走的,若沒阻滞,許過了德州啦,也還沒有來信呢。

    "王夫人、李纨請她們到廳上去坐,雖然不舉樂不唱戲,卻傳了一班女先兒在那裡說書。

    轉過那院便聽得弦索角鼓之聲,廳上本族各房堂客,已到了不少。

    見了王夫人和李纨一一見禮道賀,花團錦簇,擠滿了一屋子,也分不清誰是誰。

    隻賈璇之妹喜鸾、賈環之妹四姐兒,那年賈母八旬大慶會在園子裡住了兩天,和探春等熟識,便一起坐下。

    王夫人又請薛姨媽出來,坐了首席。

    然後吳新登、林之孝等,帶領衆家人,至廳叩頭行禮。

    又是各家下房媳婦,各房丫頭,都來叩頭。

    鬧了許多時方畢。

    王夫人歸座,這才開宴。

    女先兒上來叩喜,請太太姨太太各位姑奶姑娘們點唱。

    薛姨媽道:"這都是聽熟了的,怪煩的,你揀那新鮮有趣的說吧。

    "女先兒陪笑道:"新近出了一部書,叫做《雙诰圓》,是唐朝張蘭的故事。

    "王夫人道:"你把書中情節先說個大概,給姨太太聽聽。

    "女先兒笑道:"這張蘭早年失怙,虧得他母親撫養成人,做到狀元宰相。

    他叔伯兄弟張桂也是孤子,張蘭供給他念書,也中了第,這還不奇,直到後來他兩個做了左右丞相,對秉朝綱,那時兩位太夫人尚在,皇上敬他孝友之家,都給封诰旌表,還給他一方匾額,是'蘭桂齊芳'四個大字,這就是《雙诰圓》的一段佳話。

    "薛姨媽聽到'蘭桂芬芳'四字,笑對王夫人道:'原來這四個字也出在書上,你說可巧不可巧呢?"王夫人聽了,也自合意。

    便道:"你就說這個吧。

    "女先兒下來,即時按弦應節,從頭說起。

    探春聽到書中情節,笑對李纨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