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關燈
小
中
大
老嬷嬷很滿意,拉着迎春的手道了謝,末了又讓侍衛從馬車上搬了很多吃用之物。
迎春慌忙推辭,老嬷嬷卻說是自家主子吩咐的,拿回去的話她會被處罰。
迎春無法,隻得留了東西下來,末了又請吳公子得閑了盡管來住,農家院子别的沒有,看看山色,吃點兒農家飯菜還是不錯的。
老嬷嬷自然應了,仔細拿好記有葛大壯那位友人地址的紙條走了。
迎春生怕王氏又來搶劫,手腳麻利地把謝禮藏起一半,又讓葛大壯哄着兒子,出門送了一份給葛大姑,回來的時候正好遇到王氏抱了剩下的那兩盒糕點,還有一小簍子幹貨和一條魚往前院跑。
葛大壯無奈地聳聳肩,無辜地舉起手裡的兒子晃了晃。
迎春覺得好笑,她原本也沒指望他能攔着王氏,雖說是二娘,但到底也有個母子的名分,他不好當真動手拉拉扯扯。
吳家送來的吃用之物極豐厚,迎春大展身手,晚飯時候燒了一條魚,又炖了個紅焖肉。
葛大壯喜滋滋地倒了一碗燒刀子坐在桌子前,但眼角卻總是瞟向前院。
迎春猜他必定是惦記老爹和妹子,于是切了半條魚、盛了一大碗紅焖肉讓他送到前院去。
果然前院也剛剛開飯,但飯桌上别說魚了,就是肉都沒見到一星半點。
葛妮兒一見大哥端了好吃的食物過來,饞得直咽口水。
就是葛老頭也笑眯了眼,嘴裡念叨着,“家裡也不是沒有,你們自己做了就自己吃呗。
”雖然這般說着,他卻起身去尋了最喜愛的青花酒盅倒酒。
唯有王氏斜挑着眼角冷哼,“他們家不知道炖了多大一鍋呢,就送來這麼一口貓食,看把你們樂成那樣!” 雖然她嘴上這麼說,可是葛妮兒才剛剛夾起一塊肉送到嘴邊,就被她狠狠打了一巴掌,“誰讓你吃了,趕緊送去碗櫃裡扣上,過幾日你二哥回來好熱給他吃。
他讀書費腦子,才正該吃些好的呢。
” 葛妮兒委屈得眼淚都在眼眶裡打轉,葛老頭也是惱了,難得喝罵,“你這個老婆子能不能好好吃頓飯?這麼熱的天,等老二回來,這肉都放臭了。
再說,你不是拎了一條魚回來嗎,等老二回來再炖就是了。
” 王氏有點心虛,沒有再出聲,因為那條魚她早早就提着送去娘家了。
不過轉念想想她又放了心,等兒子回來再去老大家裡翻就是了。
葛大壯見幾人這般模樣,突然後悔來這一趟了,早知道還不如把爹和妹妹悄悄叫去自家吃飯。
迎春見夫君回來時臉色有些不好,怎會猜不出原因。
她心裡其實不願他去送,但人家做兒子的要孝順老爹,她總不能攔着。
如今好了,他親身體驗過了,以後想必也能收起一些“癡心”。
待到她攢夠了銀錢開間小鋪子的時候,也能少些麻煩。
葛大壯卻是不知迎春心裡這麼多彎彎繞繞,勉強露出笑容,開始陪着妻兒吃飯。
不知道是不是迎春的奶水好,大寶比一般孩子都要壯實許多,如今才剛剛六個月,就已經能坐着了,但他也隻有望着爹娘大快朵頤而幹瞪眼的分兒。
迎春看着兒子可憐的模樣,心軟不已,起身去竈間盛了一碗米湯喂他。
結果這饞小子吃得極香甜,有時候等不及就腆着小臉往碗邊湊,不一會兒就蹭了個大花臉,惹得迎春和葛大壯大笑。
孩子就是最好的開心果,葛大壯這會兒也忘了方才的不快,抱着兒子倒在炕上打滾,惹得迎春趕緊攔着,“哎呀,快起來,剛吃了米湯,小心兒子吐出來。
” 一家人熱熱鬧鬧吃了晚飯,第二日一早起來,葛大壯就去城裡繼續上工了。
迎春在家照料菜園,偶爾趁着沒人的時候翻出藏銀子的小
迎春慌忙推辭,老嬷嬷卻說是自家主子吩咐的,拿回去的話她會被處罰。
迎春無法,隻得留了東西下來,末了又請吳公子得閑了盡管來住,農家院子别的沒有,看看山色,吃點兒農家飯菜還是不錯的。
老嬷嬷自然應了,仔細拿好記有葛大壯那位友人地址的紙條走了。
迎春生怕王氏又來搶劫,手腳麻利地把謝禮藏起一半,又讓葛大壯哄着兒子,出門送了一份給葛大姑,回來的時候正好遇到王氏抱了剩下的那兩盒糕點,還有一小簍子幹貨和一條魚往前院跑。
葛大壯無奈地聳聳肩,無辜地舉起手裡的兒子晃了晃。
迎春覺得好笑,她原本也沒指望他能攔着王氏,雖說是二娘,但到底也有個母子的名分,他不好當真動手拉拉扯扯。
吳家送來的吃用之物極豐厚,迎春大展身手,晚飯時候燒了一條魚,又炖了個紅焖肉。
葛大壯喜滋滋地倒了一碗燒刀子坐在桌子前,但眼角卻總是瞟向前院。
迎春猜他必定是惦記老爹和妹子,于是切了半條魚、盛了一大碗紅焖肉讓他送到前院去。
果然前院也剛剛開飯,但飯桌上别說魚了,就是肉都沒見到一星半點。
葛妮兒一見大哥端了好吃的食物過來,饞得直咽口水。
就是葛老頭也笑眯了眼,嘴裡念叨着,“家裡也不是沒有,你們自己做了就自己吃呗。
”雖然這般說着,他卻起身去尋了最喜愛的青花酒盅倒酒。
唯有王氏斜挑着眼角冷哼,“他們家不知道炖了多大一鍋呢,就送來這麼一口貓食,看把你們樂成那樣!” 雖然她嘴上這麼說,可是葛妮兒才剛剛夾起一塊肉送到嘴邊,就被她狠狠打了一巴掌,“誰讓你吃了,趕緊送去碗櫃裡扣上,過幾日你二哥回來好熱給他吃。
他讀書費腦子,才正該吃些好的呢。
” 葛妮兒委屈得眼淚都在眼眶裡打轉,葛老頭也是惱了,難得喝罵,“你這個老婆子能不能好好吃頓飯?這麼熱的天,等老二回來,這肉都放臭了。
再說,你不是拎了一條魚回來嗎,等老二回來再炖就是了。
” 王氏有點心虛,沒有再出聲,因為那條魚她早早就提着送去娘家了。
不過轉念想想她又放了心,等兒子回來再去老大家裡翻就是了。
葛大壯見幾人這般模樣,突然後悔來這一趟了,早知道還不如把爹和妹妹悄悄叫去自家吃飯。
迎春見夫君回來時臉色有些不好,怎會猜不出原因。
她心裡其實不願他去送,但人家做兒子的要孝順老爹,她總不能攔着。
如今好了,他親身體驗過了,以後想必也能收起一些“癡心”。
待到她攢夠了銀錢開間小鋪子的時候,也能少些麻煩。
葛大壯卻是不知迎春心裡這麼多彎彎繞繞,勉強露出笑容,開始陪着妻兒吃飯。
不知道是不是迎春的奶水好,大寶比一般孩子都要壯實許多,如今才剛剛六個月,就已經能坐着了,但他也隻有望着爹娘大快朵頤而幹瞪眼的分兒。
迎春看着兒子可憐的模樣,心軟不已,起身去竈間盛了一碗米湯喂他。
結果這饞小子吃得極香甜,有時候等不及就腆着小臉往碗邊湊,不一會兒就蹭了個大花臉,惹得迎春和葛大壯大笑。
孩子就是最好的開心果,葛大壯這會兒也忘了方才的不快,抱着兒子倒在炕上打滾,惹得迎春趕緊攔着,“哎呀,快起來,剛吃了米湯,小心兒子吐出來。
” 一家人熱熱鬧鬧吃了晚飯,第二日一早起來,葛大壯就去城裡繼續上工了。
迎春在家照料菜園,偶爾趁着沒人的時候翻出藏銀子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