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拓邊防謀定制勝 竊後位喜極生悲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章惇、蔡卞等,欲誣宣仁太後,遂與邢恕、郝随等定謀,隻說司馬光,劉摯、梁焘、呂大防等,曾勾通崇慶宮内侍陳衍,密謀廢立。
崇慶宮系宣仁太後所居,陳衍為宮中幹役,時已得罪,發配朱崖。
尚有内侍張士良,從前亦與衍同職,外調郴州。
章惇遣使召還,令蔡京、安惇審問。
京、惇高坐堂上,旁置鼎镬刀鋸,非常嚴厲,方召士良入訊,大聲語道:“你肯說一有字,即還舊職,若諱有為無,國法具在,請你一試!”全是脅迫。
士良仰天大哭道:“太皇太後不可誣,天地神祇不可欺,士良情願受刑,不敢妄供!”京等脅逼再三,士良抵死不認。
好士良。
京與惇無供可錄,隻奏衍疏隔兩宮,斥逐随龍内侍劉瑗等人,翦除人主心腹羽翼,謀為大逆,例應處死!哲宗神志颠倒,居然批準下來,章惇、蔡卞遂擅拟草诏,呈入禦覽,議廢宣仁為庶人。
哲宗在燈下展覽,正在遲疑未決,忽有内侍宣太後旨,傳帝入見。
哲宗即往谒太後,太後道:“我曾日侍崇慶宮,天日在上,哪有廢立的遺言?我刻已就寝,猝聞此事,令我心悸不休。
試想宣仁太後,待帝甚厚,尚有不測的變動,他日還有我麼?”言下帶着慘容。
哲宗連稱不敢,既而退還禦寝,即将惇、卞拟诏,就燈下毀去。
郝随在旁窺見,即往告惇、卞。
次日,惇、卞再行具狀,堅請施行,哲宗不待閱畢,已勃然怒道:“汝等不欲朕入英宗廟麼?”撕奏擲地,事乃得寝。
既知惇、卞虛誣,奈何尚不加罪?這且慢表。
且說哲宗元符元年,夏主秉常病殂,子乾順嗣立,遣使至汴都告哀。
哲宗仍冊封乾順為夏王,乾順申謝封冊,并歸永樂俘虜。
當時曾給還四寨,見四十五回。
令彼此劃界自守,夏人得步進步,屢思侵轶界外,所以劃界問題,始終未定。
不過元祐年間,宋廷稱治,夏人尚不敢深擾,至紹聖改元,屢求塞門二寨,願以蘭州邊境為易,廷議不許。
紹聖三年,乾順奉母梁氏,秉常母姓梁,乾順母亦姓梁。
率衆五十萬,大入鄜延,西自順甯招安寨,東自黑水、安定,中自塞門、龍安、金明以南,二百裡間,烽煙不絕。
乾順子母,親督桴鼓,縱騎四掠,前隊攻金明,後隊駐龍安,宋将調集邊兵,掩擊夏人,反為所敗,金明被陷,守兵二千五百人,盡行陷沒,隻五人得脫。
城中糧五萬石,草十萬束,統被掠去,将官張輿戰死。
時呂惠卿調任鄜延經略使,正拟請諸路出兵,往援金明,忽由夏人放還俘卒,頸上置有一書,兩手尚被縛着。
當經惠卿左右,替他解縛,并取來書呈上。
惠卿當然展閱,但見書中略雲: 夏國昨與朝廷議疆場事,惟小有不同,方行理究,不意朝廷改悔,卻于坐團鋪處立界。
本國以恭順之故,亦黾勉聽從,亦于境内立數堡以護耕。
而鄜延出兵,悉行平蕩,又數數入界殺掠,國人共憤,欲取延州。
終以恭順,止取金明一寨,以示兵鋒,終不失臣子之節也。
調侃語。
惠卿覽畢,問明還卒,方知夏人已經退去,乃将來書赍送樞密院,院吏匿不上聞。
越年,知渭州章楶,獻平夏策,請築城葫蘆河川,扼據形勝,嚴拒夏人。
楶與章惇同宗,接得此書,稱為奇計。
當即請命哲宗,依議施行。
與宰相同宗,自有好處。
楶遂檄令熙河、秦鳳、環慶、鄜延四路人馬,繕理他寨數十所,佯示怯弱,自率兵備齊闆築,竟出葫蘆河川,造起兩座城牆;一座在石門峽江口,一座在好水河北面。
端的是據山為城,因河為池。
夏人聞章楶築寨,即來襲擊,被章楶設伏掩殺,驅退夏人。
二旬又二日,築城告竣,取名平夏城靈平寨,當下拜表上聞。
章惇遂請絕夏人歲賜,命沿邊諸路,擇視要隘,次第築城,共五十餘所。
總不免勞民傷财。
于是鄜延經略使呂惠卿,乘勢圖功,疏請諸路合兵,出讨夏罪。
哲宗立即批準,并饬河東、環慶各軍,盡聽惠卿節制。
惠卿遣将官王愍,攻奪宥州,嗣複奏築威戎、威羗二城。
诏進惠卿銀紫光祿大夫,其餘築城諸将士,爵賞有差。
到了元符元年冬季,夏人複寇平夏城,章楶仍用埋伏計,就城外十裡間,三覆以待,命偏将折可适帶領前軍,向前誘敵,隻準敗,不準勝。
夏将嵬名阿理,一譯作威明阿密。
素有勇名,仗着一身膂力,超躍而來。
折可适率軍攔截,不到數合,便即奔回。
嵬名阿理不知是計,急麾軍追趕,後隊的夏監軍,名叫妹勒都逋,一譯作穆爾圖蔔。
聞先鋒得勝,也鼓勇随來。
章楶在山岡遙望,見夏兵被折可适誘入,已到第二層伏兵境内,當即燃炮為号,一聲爆響,伏兵齊起,把夏兵沖作數段。
嵬名阿理尚不知死活,隻管舞動大刀,東挑西撥,宋軍奮力兜拿,一時恰不能近身。
章楶命弓弩手一齊注射,箭如飛蝗,饒你夏
崇慶宮系宣仁太後所居,陳衍為宮中幹役,時已得罪,發配朱崖。
尚有内侍張士良,從前亦與衍同職,外調郴州。
章惇遣使召還,令蔡京、安惇審問。
京、惇高坐堂上,旁置鼎镬刀鋸,非常嚴厲,方召士良入訊,大聲語道:“你肯說一有字,即還舊職,若諱有為無,國法具在,請你一試!”全是脅迫。
士良仰天大哭道:“太皇太後不可誣,天地神祇不可欺,士良情願受刑,不敢妄供!”京等脅逼再三,士良抵死不認。
好士良。
京與惇無供可錄,隻奏衍疏隔兩宮,斥逐随龍内侍劉瑗等人,翦除人主心腹羽翼,謀為大逆,例應處死!哲宗神志颠倒,居然批準下來,章惇、蔡卞遂擅拟草诏,呈入禦覽,議廢宣仁為庶人。
哲宗在燈下展覽,正在遲疑未決,忽有内侍宣太後旨,傳帝入見。
哲宗即往谒太後,太後道:“我曾日侍崇慶宮,天日在上,哪有廢立的遺言?我刻已就寝,猝聞此事,令我心悸不休。
試想宣仁太後,待帝甚厚,尚有不測的變動,他日還有我麼?”言下帶着慘容。
哲宗連稱不敢,既而退還禦寝,即将惇、卞拟诏,就燈下毀去。
郝随在旁窺見,即往告惇、卞。
次日,惇、卞再行具狀,堅請施行,哲宗不待閱畢,已勃然怒道:“汝等不欲朕入英宗廟麼?”撕奏擲地,事乃得寝。
既知惇、卞虛誣,奈何尚不加罪?這且慢表。
且說哲宗元符元年,夏主秉常病殂,子乾順嗣立,遣使至汴都告哀。
哲宗仍冊封乾順為夏王,乾順申謝封冊,并歸永樂俘虜。
當時曾給還四寨,見四十五回。
令彼此劃界自守,夏人得步進步,屢思侵轶界外,所以劃界問題,始終未定。
不過元祐年間,宋廷稱治,夏人尚不敢深擾,至紹聖改元,屢求塞門二寨,願以蘭州邊境為易,廷議不許。
紹聖三年,乾順奉母梁氏,秉常母姓梁,乾順母亦姓梁。
率衆五十萬,大入鄜延,西自順甯招安寨,東自黑水、安定,中自塞門、龍安、金明以南,二百裡間,烽煙不絕。
乾順子母,親督桴鼓,縱騎四掠,前隊攻金明,後隊駐龍安,宋将調集邊兵,掩擊夏人,反為所敗,金明被陷,守兵二千五百人,盡行陷沒,隻五人得脫。
城中糧五萬石,草十萬束,統被掠去,将官張輿戰死。
時呂惠卿調任鄜延經略使,正拟請諸路出兵,往援金明,忽由夏人放還俘卒,頸上置有一書,兩手尚被縛着。
當經惠卿左右,替他解縛,并取來書呈上。
惠卿當然展閱,但見書中略雲: 夏國昨與朝廷議疆場事,惟小有不同,方行理究,不意朝廷改悔,卻于坐團鋪處立界。
本國以恭順之故,亦黾勉聽從,亦于境内立數堡以護耕。
而鄜延出兵,悉行平蕩,又數數入界殺掠,國人共憤,欲取延州。
終以恭順,止取金明一寨,以示兵鋒,終不失臣子之節也。
調侃語。
惠卿覽畢,問明還卒,方知夏人已經退去,乃将來書赍送樞密院,院吏匿不上聞。
越年,知渭州章楶,獻平夏策,請築城葫蘆河川,扼據形勝,嚴拒夏人。
楶與章惇同宗,接得此書,稱為奇計。
當即請命哲宗,依議施行。
與宰相同宗,自有好處。
楶遂檄令熙河、秦鳳、環慶、鄜延四路人馬,繕理他寨數十所,佯示怯弱,自率兵備齊闆築,竟出葫蘆河川,造起兩座城牆;一座在石門峽江口,一座在好水河北面。
端的是據山為城,因河為池。
夏人聞章楶築寨,即來襲擊,被章楶設伏掩殺,驅退夏人。
二旬又二日,築城告竣,取名平夏城靈平寨,當下拜表上聞。
章惇遂請絕夏人歲賜,命沿邊諸路,擇視要隘,次第築城,共五十餘所。
總不免勞民傷财。
于是鄜延經略使呂惠卿,乘勢圖功,疏請諸路合兵,出讨夏罪。
哲宗立即批準,并饬河東、環慶各軍,盡聽惠卿節制。
惠卿遣将官王愍,攻奪宥州,嗣複奏築威戎、威羗二城。
诏進惠卿銀紫光祿大夫,其餘築城諸将士,爵賞有差。
到了元符元年冬季,夏人複寇平夏城,章楶仍用埋伏計,就城外十裡間,三覆以待,命偏将折可适帶領前軍,向前誘敵,隻準敗,不準勝。
夏将嵬名阿理,一譯作威明阿密。
素有勇名,仗着一身膂力,超躍而來。
折可适率軍攔截,不到數合,便即奔回。
嵬名阿理不知是計,急麾軍追趕,後隊的夏監軍,名叫妹勒都逋,一譯作穆爾圖蔔。
聞先鋒得勝,也鼓勇随來。
章楶在山岡遙望,見夏兵被折可适誘入,已到第二層伏兵境内,當即燃炮為号,一聲爆響,伏兵齊起,把夏兵沖作數段。
嵬名阿理尚不知死活,隻管舞動大刀,東挑西撥,宋軍奮力兜拿,一時恰不能近身。
章楶命弓弩手一齊注射,箭如飛蝗,饒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