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寵妾廢妻皇綱倒置 崇邪黜正黨獄疊興

關燈
卻說劉婕妤專寵内庭,權逾孟後,章惇、蔡京即鑽營宮掖,恃婕妤為護符,且追溯範祖禹谏乳媪事,應四十四回。

    指為暗斥婕妤,坐誣謗罪,并牽及劉安世。

    哲宗耽戀美人,但教得婕妤歡心,無不可行,遂谪祖禹為昭州别駕,安置賀州,安世為新州别駕,安置英州。

    劉婕妤陰圖奪嫡,外結章惇、蔡京,内囑郝随、劉友端,表裡為奸,漸構成一場冤獄,鬧出廢後的重案來。

    奸人得勢,無所不至。

     婕妤恃寵成驕,嘗輕視孟後,不循禮法。

    孟後性本和淑,從未與她争論短長。

    惟中宮内侍,冷眼旁窺,見婕妤驕倨無禮,往往代抱不平。

    會後率妃嫔等朝景靈宮,禮畢,後就坐,嫔禦皆立侍,獨婕妤輕移蓮步,退往簾下;孟後雖也覺着,恰未曾開口。

    申說二語,見後并非妒婦。

    偏侍女陳迎兒,口齒伶俐,竟振吭道:“簾下何人?為什麼亭亭自立?”婕妤聽着,非但不肯過來,反豎起柳眉,怒視迎兒;忽又扭轉嬌軀,背後立着。

    形态如繪。

    迎兒再欲發言,由孟後以目示禁,方不敢多口。

    至孟後返宮,婕妤與妃嫔等,随後同歸,杏臉上還帶着三分怒意。

    既而冬至節屆,後妃等例谒太後,至隆祐宮,太後尚未禦殿,大衆在殿右待着,暫行就坐。

    向例惟皇後坐椅,朱漆金飾,嫔禦不得相同,此次當然循例;偏劉婕妤立着一旁,不願坐下。

    内侍郝随,窺知婕妤微意,竟替她易座,也是髹朱飾金,與後座相等,婕妤方才就坐。

    突有一人傳呼道:“皇太後出來!”孟後與妃嫔等,相率起立,劉婕妤亦隻好起身。

    哪知伫立片時,并不見太後臨殿,後妃等均是蓮足,不能久立,複陸續坐下。

    劉婕妤亦坐将下去,不意坐了個空,一時收縮不住,竟仰天跌了一交。

    卻是好看。

    侍從連忙往扶,已是玉山頹倒,雲鬓蓬松。

    恐玉臀亦變成杏臉。

    妃嫔等相顧竊笑,連孟後也是解頤。

    看官!試想此時的劉婕妤,驚忿交集,如何忍耐得住?可奈太後宮中,不便發作,隻好咬住銀牙,強行忍耐,但眼中的珠淚,已不知不覺的迸将下來。

    她心中暗忖道:“這明明中宮使刁,暗囑侍從設法,詐稱太後出殿,誘我起立,潛将寶椅撤去,緻令仆地,此恥如何得雪?我總要計除此人,才出胸中惡氣。

    ”後阖中人,原太促狹,但也咎由自取,如何不自反省?當下命女侍替整衣飾,代刷鬓鬟,草草就緒,那向太後已是出殿,禦座受朝。

    孟後帶着嫔妃,行過了禮,太後也沒甚問答,随即退入。

     後妃等依次回宮,劉婕妤踉跄歸來,餘恨未息。

    郝随從旁勸慰道:“娘娘不必過悲,能早為官家生子,不怕此座不歸娘娘。

    ”婕妤恨恨道:“有我無她,有她無我,總要與她賭個上下。

    ”說着時,巧值哲宗進來,也不去接駕,直至哲宗近身,方慢慢的立将起來。

    哲宗仔細一瞧,見她淚眦熒熒,玉容寂寂,不由得驚訝逾常,便問道:“今日為冬至令節,朝見太後,敢是太後有什麼斥責?”婕妤嗚咽道:“太後有訓,理所當從,怎敢生嗔?”哲宗道:“此外還有何人惹卿?”婕妤陡然跪下,帶哭帶語道:“妾、妾被人家欺負死了。

    ”哲宗道:“有朕在此,何人敢來欺負?卿且起來!好好與朕說明。

    ”婕妤隻是哭着,索性不答一言。

    這是妾婦慣技。

    郝随即在旁跪奏,陳述大略,卻一口咬定皇後陰謀。

    主仆自然同心。

    哲宗道:“皇後循謹,當不至有這種情事。

    ”也有一隙之明。

    婕妤即接口道:“都是妾的不是,望陛下攆妾出宮,”說到“宮”字,竟枕着哲宗足膝,一味嬌啼。

    古人說得好:“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自古以來,無論什麼男兒好漢,鋼鐵心腸,一經嬌妻美妾,朝訴暮啼,無不被她熔化。

    況哲宗生平寵愛,莫如劉婕妤,看她愁眉淚眼,仿佛一枝帶雨梨花,哪有不憐惜的道理?于是軟語溫存,好言勸解,才得婕妤罷哭,起侍一旁。

    哲宗複令内侍取酒肴,與婕妤對飲消愁,待到酒酣耳熱,已是夜色沉沉,接連吃過晚膳,便就此留寝。

    是夕,除豔語濃情外,參入讒言,無非是浸潤之谮,膚受之愬罷了。

     會後女福慶公主,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