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革命軍雲興應義舉 攝政王廟誓布信條

關燈
卻說清廷聞武昌兵變,即派陸軍兩鎮,令陸軍大臣蔭昌督率前往,所有湖北各軍及赴援軍隊,均歸節制調遣。

    一聞鄂耗,即派陸軍大臣前往,勢成孤注,可見清政府之鹵莽。

    又令海軍部加派兵輪,饬薩鎮冰督駛戰地,并饬程允和率長江水師,即日赴援。

    一面把瑞澂、張彪等革職,限他克日收複省城,帶罪圖功。

    種種谕旨,傳到武昌。

    黎都督元洪,恰也不慌不忙,隻分布軍隊,嚴守武漢,專待北軍到來,一決雌雄。

    從容布置,便見老成。

    有弁目獻計軍政府,請拆京漢鐵路若幹段,阻止北軍前來。

    黎都督道:“我軍将要北上,如何拆這鐵路?目前所慮,隻患兵少,不敷防禦,現拟暫編步兵四協,馬隊一标,炮隊兩标,工辎隊各一營,軍樂隊一營,權救眉急。

    ”于是出示招兵,不到三日,已有二萬人入伍,遂令各隊長日夕操練,預備對壘。

    複出一翦發命令,無論軍民人等,一律翦辮,把前清時候的豬尾巴,統行革去。

    翦辮是第一快事。

    當下擇定八月二十五日祭旗,立紅黃藍白黑五色旗為标幟,屆期天氣晴明,黎都督率同義師,誠誠懇懇的禱了天地,讀過祝文,然後散祭。

    大家飲了同心酒,很有直搗黃龍的氣勢。

     是日聞北軍統帶馬繼增,已率第二十二标抵漢口,駐紮江岸。

    清陸軍大臣蔭昌,亦出駐信陽州,海軍提督薩鎮冰,複率艦隊到漢,在江心下椗。

    雙方戰勢,漸漸逼緊。

    黎都督先探聽漢口領事團,知已與清水陸軍,簽定條約,不準毀傷租界。

    租界本在水口一帶,水口擋住,裡面自可無虞,清水師已同退去一般。

    黎都督就專注陸戰,于二十六日發步兵一标,赴劉家廟,布列車站附近。

    是時張彪軍尚在此駐紮,鄂軍放了一排槍,張軍前列,傷了數十人,随即退去。

    鄂軍也不追趕,收隊回營。

     次日,鄂軍複分隊出發,重至劉家廟接仗,那邊仍來了張彪殘兵,與河南援軍會合,共約一鎮,載以火車。

    鄂軍隊裡的督戰員,是軍事參謀官胡漢民,令軍隊蛇行前進,将要接近,見河南軍猛撲過來,氣勢甚銳,漢民複下一密令,令軍隊閃開兩旁,從後面突開一炮,擊中河南兵所坐的火車頭,車身驟裂。

    河南兵下車過來,鄂軍再開連珠炮,相續不絕,慌似千雷萬霆,震得天地都響。

    兩下相持了數點鐘,河南兵傷了不少,方嘩然退走,避入火車,開機馳去。

    一刹那間,又複馳了轉來,不意撲塌一聲,車竟翻倒,鄂軍乘機猛擊,且從旁抄出一支奇兵,把河南兵殺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

    看官!這河南兵去而複回,明明是出人不意,攻人無備的意思,如何中途竟緻覆車呢?原來河南兵初次退走,有許多鐵路工人在旁,倡議毀路,以免清軍複來。

    當時一齊動手,把鐵軌移開十數丈。

    河南兵未曾防備,偏着了道兒,越弄越敗,懊悔不疊。

    這便是倒竈的影子。

    至傍晚兩軍複戰,清軍在平地,鄂軍在山上。

    彼此轟擊,江心中的戰艦,助清陸軍,開炮遙擊,約有二小時,鄂軍隊中發出一炮,正中江元炮船,船身受傷,失戰鬥力,遂駛去。

    各艦亦陸續退出,直至三十裡外。

    翌日再戰,各艦竟遁回九江去了。

    清水師雖是無用,亦不至怯敵若此,大約是不願接仗之故。

     至第三次開戰,鄂軍複奪得清營一座,内有火藥六車,快槍千支,子彈數十箱,白米二千包,銀洋十四箱,以及軍用器物等,都由鄂軍搬回。

    第四次開戰,鄂軍複勝,從頭道橋殺到三道橋,得着機關炮一尊。

    第五次開戰,鄂軍用節節進攻法,從三道橋攻進滠口。

    清軍比鄂軍,雖多數倍,怎奈人人解體,全不耐戰,一大半棄甲而逃,一小半投械而降。

    陸軍大臣督兵而來,恰如此倒臉,真是氣數。

     自經過五次戰仗,鄂軍捷電,遍達全國,黃州府,武昌縣,沔陽州,宜昌府,沙市,新堤,次第響應,豎滿白旗。

    到了八月三十日,湖南民軍起義,逐去巡撫餘誠格,殺斃統領黃忠浩,推焦達峰為都督,陳作新為副都督,隻焦達峰是洪江會頭目,冒托革命黨人,當時被他混過,後來調查明白,民心未免不服,暫時得過且過,徐作計較。

    同日,陝西省亦舉旗起義,發難的頭目,系第一協參謀官,兼二标一營管帶張鳳翽,及三營管帶張益謙,兩人統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生,一呼百應,攻進撫署。

    巡撫錢能訓,舉槍自擊,撲倒地下。

    兩管帶攻入後,見錢撫尚在呻吟,倒不去難為他,反令手下扶入高等學堂,喚西醫療治。

    其餘各官,逃的逃,避的避,隻将軍文瑞,投井自盡,全城粗定,正副兩統領,自然推舉兩張了。

     餘誠格自湖南出走,直至江西,會晤贛撫馮汝骙,備述湖南情形,且叙且泣。

    馮撫雖強詞勸慰,心中恰非常焦灼,俟誠格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