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二顯官被譴回籍 衆黨員流血埋冤

關燈
婦又偵悉趙謀,禁趙自由出門,歸家少遲,辄遭诟谇。

    端方遂做了一聯,嘲笑有倫雲: 一味逞豪華,原來大力弓長,不僅人誇富有。

     千金買佳麗,除是明天弦斷,方教我去敦倫。

     又代著一額,乃是“大宋千古”四字。

    有倫聞知,還極口稱贊。

    每出遇人,常诩诩自述,嗣經好友替他講解,方絕口不談了。

    何乃瑩曾官副憲,性甚頑固,戊戌政變,規複八股,由何所奏,後因袒庇拳匪革職,何本庚辰翰林館改部,簽分工曹。

    妻室某氏,因何失翰林,大發雌威,何無言可答,直至長跪榻前,方蒙饒恕。

    既入工部,往拜某尚書,具贽百金。

    某尚書嫌他禮薄,呵斥備至,端方又撰一聯道: 百兩送朱提,狗尾乞憐,莫怪人嫌分潤少。

     三年成白頂,蛾眉構釁,翻令我作丈夫難。

     清例,翰林七品戴金頂,改為部曹,已成六品,例戴白頂。

     額曰:“何若乃爾”。

    這兩聯确是有味,但滑稽談,容易肇禍,所以同僚中也常嫉視。

    此次遣人至陵前攝影,亦太兒戲,所以觸怒太後,竟緻革職。

    若長此革職回籍,倒也安然,可惜還想做官,終至身死西蜀。

     端方去後,京中沒甚大事,忽然間又到殘冬。

    隻京中雖是平安,外面恰很危險。

    英法日俄諸國,各訂立關系中國的密約。

    俄人增兵蒙古,英人窺伺西藏,法人觊觎雲南,中國大局,危迫萬分,滿廷親貴,還是麻雀叉叉,姨娘抱抱,妓女嫖嫖,簡直是癡聾一樣。

    是年各省已開谘議局,輿論以速開國會,縮短立憲期限,為救亡的計策,遂推舉代表,齊赴京師,要求速開國會,至都察院遞請願書。

    都察院置不理,竟将請願諸書擱過一邊。

    各代表又遍谒當道,竭力陳請。

    旗籍亦舉了代表,加入請願團,都察院無可推诿,始行入奏。

    奉旨因不及籌備,且從緩議。

    各代表無可如何,隻好紛紛回籍,拟至次年申請。

    翌年,朝鮮國又被日本并吞,國王被廢,亞東震動。

    各省政團商會,及外洋僑民,各舉代表,聯合谘議局代表議員,再赴北京,遞呈二次請願書,清政府仍然不允。

    于是革命黨人,密謀愈急。

     粵人汪兆銘,曾肄業日本法政學校,畢業後,投入民報館,擔任幾篇報中文字。

    原來民報館正是革命黨機關,報中所載的論說,無非是痛詈清廷,鼓吹革命。

    兆銘在此辦理,顯見得是個同志。

    他聞得載沣監國,優柔寡斷,所信用的,無非叔侄子弟,已是憤激得很,會民報館又被日本警察幹涉,禁止發行,兆銘決計回國,幹這革命的事業。

    他想擒賊必先擒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便離了日本,潛赴北京,并邀同志黃樹中,同至京内。

    樹中在前門外琉璃廠,開了一爿照相館,做了僑寓的地點,每日與兆銘往來奔走,暗暗布置,幸未有人窺破。

    約過數月,忽有外城巡警多人,圍住照相館,警官似虎如狼,趨入館内,搜緝汪兆銘、黃樹中。

    汪、黃二人,料知密謀已洩,毫不畏懼,立随巡警出門,到了總廳。

    廳長問明姓名,二人便直認不諱,由總廳送交民政部。

    民政部尚書善耆,坐堂審訊,先問兩人姓名,經兩人實供後,随問地安門外的地雷,是否你兩人所埋。

    兩人直接應聲道:“确是我們埋着。

    ”善耆道:“你埋着地雷何用?”兩人答道:“特來轟擊攝政王。

    ”渾身是膽。

    善耆道:“你與攝政王何仇?”汪兆銘答道:“我與攝政王沒甚仇隙,不過攝政王是個滿人首領,我所以要殺他。

    ”善耆道:“本朝開國以來,待你漢人不薄,你何故恩将仇報?”兆銘大笑道:“奪我土地,奴我人民,剝我膏血,已經二百多年,這且不必細說;現在強鄰四逼,已兆瓜分,攝政王既握全權,理應實心為國,擇賢而治,大大的振刷一番,或尚可挽回一二。

    讵料監國兩年,毫無建樹,中外人民,請開國會,一再不允,坐以待亡。

    将來覆巢之下,還有什麼完卵?我所以起意暗殺。

    除掉了他,再作計較。

    ”善耆本号曠達,聽了此言,也似有理,便道:“你們兩人,必分首從,究竟那個是主謀?”黃樹中忙說“是我。

    ”汪兆銘怒對樹中道:“你何嘗主張革命?你曾向我勸阻,今朝反來承認,為我替死,真正何意?”回頭對善耆道:“主謀的人,是我汪兆銘,并非黃樹中。

    ”樹中也說:“是我主謀,并非汪兆銘。

    ”善耆見他二人争死,也不禁失聲道:“好烈士!好烈士!”又向二人道:“你兩人果肯悔過,我可赦你不死。

    ”兩人齊聲道:“你等滿親貴如肯悔禍,讓了政權,我死亦無他恨。

    ”善耆不能辯駁,令左右将二人暫禁,自己至攝政王第中,報明底細。

    攝政王道:“地安門外,是我上朝的出入要路,他敢在此埋着地雷,謀為不軌,若非探悉密謀,我的性命,險些兒喪在他手,請即重辦為是!”善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