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二顯官被譴回籍 衆黨員流血埋冤
關燈
小
中
大
革命黨人,都不怕死,近年以來,枭首剖心,也算嚴酷,他們反越聚越多,竟鬧到京中來了。
依愚見想來,就使将他立刻正法,餘外的革命黨又至,辦也辦不完,還是暫從寬大,令他感我恩惠,或可銷除怨毒,也末可知。
”攝政王道:“難道汪、黃兩人,竟好釋放麼?”善耆道:“這也不能,且永遠監禁,免他一死。
”攝政王點頭,善耆退出,便令将汪、黃送交法部獄中。
法部尚書廷傑憤憤道:“肅王爺也太糊塗,奪我權柄,饒他死罪,是何道理?”命司獄官揀一黑獄,将汪、黃釘了鐐铐,羁黑獄中。
不言二人在獄受苦,且說革命黨聞汪、黃失敗,又被拿禁,大家都是悲憤。
趙聲,黃興,一班首領,仍拟集衆大舉,先奪廣東為根據地。
原來廣東是中國富饒的地方,兼且交通便當,所以革命黨人,屢次想奪廣東,立定腳跟,漸圖擴張。
無如廣東大吏,防備嚴密,急切不得下手,隻好相時而動。
暗中從南洋辦到二十多萬金,購到外洋槍藥炸彈,因恐路中有人盤查,專用女革命黨,運入廣州,租了房屋,藏好火器。
門條上面,統寫某某公館,或寫利華研究工業所,或寫學員寄宿舍。
又把各種文書,如營制饷章軍律劄符安民告示,保護外人告示,照會各國領事文,取締滿人規則,預先屬草。
籌備了好幾月,已是宣統三年,清廷方開設資政院,贊成縮短立憲期限下,旨以宣統五年為期,實行開設國會,并令民政部饬國會請願團,即日解散。
請願團尚欲繼續要求,當由清廷下令驅逐,如再逗留,還要拿辦,各代表踉跄出京。
大廷專制,物議沸騰,革命黨以為機會已到,公推黃興為總司令,招集義友,約于宣統三年四月朔舉行。
适值粵人馮如,在美國學造飛行機,竣工回國,往見粵督張鳴岐,自言在美國學制飛艇,已二十多年,現更自出心裁,造成一艇,能升高三百五十尺,載重四百餘噸,此番回國,已将飛機運歸,準備試驗。
張督即命馮如再往海口,載回飛艇,擇日試演。
這個消息傳出,省城官紳商民,争欲先睹為快。
馮如擇定日期,拟于三月初十日,在燕塘試放。
屆期這一日,遠近到者數萬人,紅男綠女,絡繹途中,真個是少見多怪,哄動全粵。
廣州将軍孚琦,系榮祿從侄,聞得燕塘試演飛機,亦想一廣眼界,當下坐了綠呢大轎,排仗出城。
清制,将軍不能擅自出城,孚琦欲廣目界,違制私出,隻道清廷無由遙制,誰知冥官偏不留情。
一到燕塘,張督等統已出場,相見畢,彼此坐定。
霎時間飛艇上升,越騰越高,但聽得大衆驚詫聲,鼓噪聲,談笑聲,鬧成一片。
不但百姓齊聲喝彩,連大小文武各員,也稱為奇物。
孚琦更為快慰,隻因身任将軍,有守城責,不便多留城外,便起身辭了各官,先行入城。
甫至城門口,忽聞轟的一聲,孚琦探頭出望,巧巧一顆子彈,飛中額上。
可謂一廣額界。
孚琦慌忙大喝道:“有革命黨,快快拿住!”這話一說,反把手下親兵,吓得四散,連轎夫也棄轎遠走。
孚琦正在驚慌,那槍彈還是接連飛來,憑你渾身是鐵,也要洞穿,彈聲中止,放彈的人,跳躍而去。
适值張督等回來截住,刺客一時不能逃避,槍彈又未裝就,即被兵警擒住。
這時才去看孚将軍,早已鮮血淋漓,全無氣息,轎子已打得七洞八穿,玻璃窗亦碎作數片。
廣州府正堂,及番禺縣大令,忙饬轎夫擡回屍首,一面押着刺客,随張督等一同進城。
張督立饬營務處審訊,刺客供稱:“姓溫名生财,曾在廣九鐵路做工,既無父母,又無妻小,此次行刺将軍,系為四萬萬同胞複仇。
今将軍已被我擊死,我的義務盡了,願甘償命!”問官欲究诘同黨,溫生财道:“四萬萬漢人,便是我同黨。
”問官又欲诘他主使,溫生财道:“擊死孚琦是我,主使也就是我,何必多問!”視死如歸。
問官得了确供,便向督署中請出軍令,立刻用刑。
溫生财既死,官場中格外戒嚴,紛紛調兵入城。
黃興等聞這消息,頓足不已,大呼為溫生财所誤。
當下秘密會議,有說目下未便舉動,且暫時解散,再作後圖。
獨黃興主張先期起事,提出三大理由: 第一條是說我等密謀大舉,不應存畏縮心。
第二條是說大軍入城,有進無退,若半途而廢,将失信用,後來難以作事。
第三條是蓄謀數年,惹起各國觀瞻,若不戰而退,恐被外人笑罵。
衆人聞這三條理由,恰是确實情形,不得不舉手贊成,遂決計起事。
到了三月二十九日,官場也微悉風聲,防守越嚴。
黃興謂束手待斃,不如冒險進取,遂于是日下午六點鐘出發,他們先想了一個計策,着敢死團坐了轎子,向總督衙門内,一直擡入。
管門的人,還道他是進見總督,不敢上前攔住,那敢死團已闖進衙門,
依愚見想來,就使将他立刻正法,餘外的革命黨又至,辦也辦不完,還是暫從寬大,令他感我恩惠,或可銷除怨毒,也末可知。
”攝政王道:“難道汪、黃兩人,竟好釋放麼?”善耆道:“這也不能,且永遠監禁,免他一死。
”攝政王點頭,善耆退出,便令将汪、黃送交法部獄中。
法部尚書廷傑憤憤道:“肅王爺也太糊塗,奪我權柄,饒他死罪,是何道理?”命司獄官揀一黑獄,将汪、黃釘了鐐铐,羁黑獄中。
不言二人在獄受苦,且說革命黨聞汪、黃失敗,又被拿禁,大家都是悲憤。
趙聲,黃興,一班首領,仍拟集衆大舉,先奪廣東為根據地。
原來廣東是中國富饒的地方,兼且交通便當,所以革命黨人,屢次想奪廣東,立定腳跟,漸圖擴張。
無如廣東大吏,防備嚴密,急切不得下手,隻好相時而動。
暗中從南洋辦到二十多萬金,購到外洋槍藥炸彈,因恐路中有人盤查,專用女革命黨,運入廣州,租了房屋,藏好火器。
門條上面,統寫某某公館,或寫利華研究工業所,或寫學員寄宿舍。
又把各種文書,如營制饷章軍律劄符安民告示,保護外人告示,照會各國領事文,取締滿人規則,預先屬草。
籌備了好幾月,已是宣統三年,清廷方開設資政院,贊成縮短立憲期限下,旨以宣統五年為期,實行開設國會,并令民政部饬國會請願團,即日解散。
請願團尚欲繼續要求,當由清廷下令驅逐,如再逗留,還要拿辦,各代表踉跄出京。
大廷專制,物議沸騰,革命黨以為機會已到,公推黃興為總司令,招集義友,約于宣統三年四月朔舉行。
适值粵人馮如,在美國學造飛行機,竣工回國,往見粵督張鳴岐,自言在美國學制飛艇,已二十多年,現更自出心裁,造成一艇,能升高三百五十尺,載重四百餘噸,此番回國,已将飛機運歸,準備試驗。
張督即命馮如再往海口,載回飛艇,擇日試演。
這個消息傳出,省城官紳商民,争欲先睹為快。
馮如擇定日期,拟于三月初十日,在燕塘試放。
屆期這一日,遠近到者數萬人,紅男綠女,絡繹途中,真個是少見多怪,哄動全粵。
廣州将軍孚琦,系榮祿從侄,聞得燕塘試演飛機,亦想一廣眼界,當下坐了綠呢大轎,排仗出城。
清制,将軍不能擅自出城,孚琦欲廣目界,違制私出,隻道清廷無由遙制,誰知冥官偏不留情。
一到燕塘,張督等統已出場,相見畢,彼此坐定。
霎時間飛艇上升,越騰越高,但聽得大衆驚詫聲,鼓噪聲,談笑聲,鬧成一片。
不但百姓齊聲喝彩,連大小文武各員,也稱為奇物。
孚琦更為快慰,隻因身任将軍,有守城責,不便多留城外,便起身辭了各官,先行入城。
甫至城門口,忽聞轟的一聲,孚琦探頭出望,巧巧一顆子彈,飛中額上。
可謂一廣額界。
孚琦慌忙大喝道:“有革命黨,快快拿住!”這話一說,反把手下親兵,吓得四散,連轎夫也棄轎遠走。
孚琦正在驚慌,那槍彈還是接連飛來,憑你渾身是鐵,也要洞穿,彈聲中止,放彈的人,跳躍而去。
适值張督等回來截住,刺客一時不能逃避,槍彈又未裝就,即被兵警擒住。
這時才去看孚将軍,早已鮮血淋漓,全無氣息,轎子已打得七洞八穿,玻璃窗亦碎作數片。
廣州府正堂,及番禺縣大令,忙饬轎夫擡回屍首,一面押着刺客,随張督等一同進城。
張督立饬營務處審訊,刺客供稱:“姓溫名生财,曾在廣九鐵路做工,既無父母,又無妻小,此次行刺将軍,系為四萬萬同胞複仇。
今将軍已被我擊死,我的義務盡了,願甘償命!”問官欲究诘同黨,溫生财道:“四萬萬漢人,便是我同黨。
”問官又欲诘他主使,溫生财道:“擊死孚琦是我,主使也就是我,何必多問!”視死如歸。
問官得了确供,便向督署中請出軍令,立刻用刑。
溫生财既死,官場中格外戒嚴,紛紛調兵入城。
黃興等聞這消息,頓足不已,大呼為溫生财所誤。
當下秘密會議,有說目下未便舉動,且暫時解散,再作後圖。
獨黃興主張先期起事,提出三大理由: 第一條是說我等密謀大舉,不應存畏縮心。
第二條是說大軍入城,有進無退,若半途而廢,将失信用,後來難以作事。
第三條是蓄謀數年,惹起各國觀瞻,若不戰而退,恐被外人笑罵。
衆人聞這三條理由,恰是确實情形,不得不舉手贊成,遂決計起事。
到了三月二十九日,官場也微悉風聲,防守越嚴。
黃興謂束手待斃,不如冒險進取,遂于是日下午六點鐘出發,他們先想了一個計策,着敢死團坐了轎子,向總督衙門内,一直擡入。
管門的人,還道他是進見總督,不敢上前攔住,那敢死團已闖進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