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棄南都昏主被囚 捍孤城遺臣死義

關燈
:“好個倔強的男子!”頗識英雄。

    語未畢,左側閃出一人道:“懋第為崇祯帝來,可饒命,為福王來,不可饒命。

    ”懋第怒目道:“你是大明會元陳名夏,有何面目敢來插嘴?你怕死,我不怕死。

    ”多爾衮道:“你不怕死,就令你死。

    ”命左右推出宣武門外處斬。

    懋第已死,多爾衮暗暗歎息道:“明朝的臣子,如此忠義,恐怕中原是未能平定呢。

    ” 不言多爾衮擔憂,且說清貝勒勒克德渾率兵南下,沿途所經,多望風迎降。

    蘇州巡撫王國寶,松江提督吳兆勝,吳淞總兵李成棟,統遣使奉書,願效麾下。

    勒克德渾用以漢攻漢的計策,令降臣前驅,出兵略地。

    到了常州,擊敗松江水師黃蜚、吳志葵,進略昆山,戰勝王佐才,旁陷崇明,又破了荊本徹,乘勝到嘉定,圍攻數日。

    偏這侯峒曾、黃淳耀二人,激勵兵民,死守不下。

    那時為虎作伥的李成棟,運到大炮數尊,接連攻城,守兵猶随缺随修,毫不退怯。

    可奈天意偏不令固守,一陣陣的大雨,似傾盆的下來,雨過炮發,随處崩陷,成棟引着清兵,一擁入城。

    侯、黃二人,猶率死士巷戰,自朝至暮,峒曾力竭,挈二子投水死。

    淳耀入僧舍自缢死。

    城中尚有未死的兵民,被成棟下令屠戮。

    今日屠,明日屠,後日又屠,接連三天,共死了數萬人,遍地皆血肉了。

    成棟之肉,其足食乎?幸虧勒克德渾檄成棟攻松江,方才罷手,率兵離城。

    後人稱為嘉定三日屠,便是這場慘劇。

     成棟既離了嘉定,便與清将馬喇希恩格圖會合,進襲松江,松江系沈猶龍把守,成棟恰想出一條賺城計,令兵士僞作漢裝,冒充黃蜚、吳志葵軍,夤夜叩城。

    猶龍堕入狡謀,開城放入。

    成棟饬兵士亂殺亂斫,并一陣亂箭,射死了沈猶龍。

    松江既陷,成棟複出師攻江陰,正在發兵,忽有清兵入報,将黃蜚、吳志葵二人,由金山獲到。

    看官!你道這吳、黃二人,如何被獲呢?原來吳、黃二人,自常州退至松江,被馬喇希恩格圖,分兵追襲,連戰連敗,船既被焚,身亦遭擒。

    成棟恰視為奇貨,竟帶了二人至江陰。

    暗伏下文。

    江陰故典史閻應元,夙谙兵法,為城中士紳推舉,一意抗清,清将軍勒克德渾,曾遣降将劉良佐往攻。

    那城上的守具,一是毒矢,一是火磚,一是木铳,毒矢射人即死,火磚着人即燃,木铳中儲火藥,投下時,機發木裂,火藥猛爆,所當立靡,這都是閻應元監工造成,用禦敵軍。

    良佐的部兵,圍攻數日,多燒得焦頭爛額。

    良佐想得一法,用牛皮帳遮蔽兵士,令之穴城,不意城上擲下巨石,牛皮洞穿。

    良佐複将牛皮帳作三層,用九梁八柱,架将起來,擋住巨石。

    那時城上恰用燒滾的桐油,撥将下去,帳篷又破。

    良佐正急得了不得,李成棟已到,率生力軍去猛撲一番,也被守兵擊退。

    成棟大怒,将黃蜚、吳志葵,推至城下,令他勸降。

    讀至此,始知成棟用意。

    黃蜚緘口無言,還是吳志葵說了數語。

    應元答道:“大明有降将軍,無降典史。

    ”降将軍聽着。

    良佐亦拍馬向前,遙語應元道:“區區江陰,甯能久守,若變計降清,爵位不在良佐下,請足下三思!”應元道:“大明養士三百年,不料出汝等侯伯,毫無廉恥。

    應元猶有心肝,甯為義死,不為利生。

    ”言畢,一聲梆響,火箭齊發,慌得良佐連忙倒退,拍馬而回。

    黃蜚、吳志葵已被火箭射傷,由軍士牽回清營,未幾病殁。

    會江甯運到大炮數十尊,馬喇希恩格圖,亦率兵趕到,四面夾攻,守兵死傷無數,仍是抵死勿動。

    奈老天又連日霪雨,把城堞沖壞數處,守兵防不勝防,竟被清兵攻入後門。

    應元血戰一場,身中數箭,乃下馬投入水中。

    清兵追至,将應元曳出,牽至劉良佐、李成棟前,應元罵不絕口,遂被殺。

    陳明遇舉家自焚,滿城男婦,無一降者。

    李成棟又倡議屠城,将城内外居民,一一殺訖,屍如山積,共計城内死九萬七千餘名,城外死七萬五千餘名。

    後來江陰遺民,隻有五十三人,躲避寺觀塔上,方得保全。

    自從清兵南下,殺戮最慘的地方,揚州、嘉定以外,要算江陰。

    堅強不屈的好男兒,要算故典史閻應元。

    大書特書。

    小子曾記江陰城樓,有閻典史絕筆一聯雲: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死守,留大明三百裡江山。

     欲知以後情事,且看下回分解。

     弘光帝之死不足惜。

    四鎮中有黃得功,使臣中有左懋第,臨難捐軀,足為南朝官吏留一氣節。

    至魯王監國,唐王稱帝,故明遺老,多投袂而起,力圖規複,事雖不成,志實可嘉。

    閻典史以區區微官,死守孤城八十日,尤見忠誠。

    本回直叙事實,而詳略不同,亦費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