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萊拉
阿茲莎把這些東西收進一個紙袋:她的花襯衣和一對長襪,兩隻不配套的羊毛手套,一條綴滿星星和彗星的南瓜色毛毯,一個已經有裂痕的塑料水杯,一個香蕉,一套骰子。
那是2001年4月一個寒冷的早晨,萊拉23歲生日之前不久。
天空灰蒙蒙的,陰濕的寒風一陣陣的,吹得紗門吱嘎、吱嘎響。
幾天之前,萊拉聽說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已經去過法國跟歐盟議會溝通。
馬蘇德現在回到他出生的北方,領導着北方聯盟——惟一仍在抵抗塔利班的部隊。
在歐洲,馬蘇德警告西方國家說阿富汗有恐怖主義分子訓練營,他還請求美國幫助他抗擊塔利班。
“如果布什總統不幫助我們,這些恐怖主義分子将會很快給美國和歐洲帶來災難。
” 前一個月,萊拉已經知道塔利班在巴米揚大佛的洞穴中安置了烈性炸藥,指責大佛是偶像崇拜和罪惡的物體,将它們炸得粉碎。
從美國到中國,舉世嘩然。
全球各地的政府、曆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紛紛寫信,請求塔利班别毀壞這兩件阿富汗最大的曆史文物。
但塔利班不管不顧,引爆了埋藏在已存在兩千年之久的大佛裡面的炸藥。
每一聲爆炸都引來他們“真主偉大”的贊頌,每當佛像在煙霧升騰之中失去一根胳膊或者一條腿,他們就會齊聲歡呼。
萊拉想起了從前,1987年,她曾和爸爸、塔裡克站在兩尊大佛中比較大那一尊的頭頂,任憑和風吹拂着他們灑滿陽光的臉龐,凝望着一隻老鷹在下面開闊的山谷上方來回盤旋。
但當聽到佛像被毀的消息,萊拉無動于衷。
自己的生活已然成了一堆塵土,她如何還能關心什麼佛像? 拉希德跟她說該走了,萊拉依舊坐在客廳角落的地闆上,不言不語,臉上木無表情,一頭鬈發淩亂地散落在臉龐前方。
萊拉不管多麼用力地呼吸,似乎總是不能給她的肺充上足夠的空氣。
前往卡德察區的路上,拉希德抱着察爾邁伊,阿茲莎握緊瑪麗雅姆的手,和她并排匆匆地走着。
風吹起系在阿茲莎脖子上那條髒兮兮的圍巾,也吹皺了她的裙擺。
阿茲莎的臉色越來越陰沉,仿佛她已經察覺到每踏出一步,她成為棄兒的時間就近了一點。
萊拉沒有勇氣告訴阿茲莎真相。
她說要送阿茲莎去學校,那是一個特殊的學校,學生在那兒吃飯和睡覺,下課之後不回家。
這時阿茲莎連珠炮般向萊拉提問,這幾天來她一直在問這樣的問題:學生是分開房間睡覺還是統統睡在一個大房間裡面?會有人跟她交朋友嗎?萊拉确信老師會很友善嗎? 問的最多的是這個:我得在那邊待多久? 他們在離那座倉庫似的矮房子還有兩個街區的地方停了下來。
“察爾邁伊和我在這邊等你們,”拉希德說,“啊,我差點忘記了……” 他從口袋裡掏出一條口香糖,一件分别的禮物,裝出慷慨的樣子,生硬地把它遞給阿茲莎。
阿茲莎接了過去,低聲說了句謝謝。
阿茲莎的善良和寬宏讓萊拉吃驚不已。
她淚水盈眶,心如刀絞。
想到今天下午阿茲莎将不會在她身旁睡覺,阿茲莎骨瘦如柴的手臂将不會放在她的胸膛上,阿茲莎的腦袋将不會靠着她的肋骨,阿茲莎的呼吸将不會溫暖她的脖子,阿茲莎的腳跟将不會搭在她的肚皮上,萊拉難過得幾乎就要昏過去。
阿茲莎領頭走開,察爾邁伊哭喊起來。
茲莎!茲莎!他扭動身體,在他父親懷抱中掙紮着,呼喚着他的姐姐,直到馬路對面一隻流浪藝人的猴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她們三個人,瑪麗雅姆、萊拉和阿茲莎,走過剩下的那兩個街區的路程。
她們離那座房子越來越近,萊拉能看見它的牆面已然開裂,屋頂坍塌,幾扇沒有玻璃的窗戶上釘着木闆,傾頹的牆壁後面,是一個秋千架的頂部。
她們站在門前,萊拉把她早先跟阿茲莎說過的話重複了一遍。
“如果他們問起你的父親,你會怎麼回答?” “他被聖戰組織的人殺害了。
”阿茲莎小心謹慎地說。
“很好。
阿茲莎,你能明白嗎?” “因為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
”阿茲莎說。
如今她們就在這裡,這座房子已經出現在眼前,她顯得很慌張。
她的下唇不停地顫抖,淚水随時都有可能掉下來,萊拉知道她正在掙紮着讓自己更勇敢一些。
“如果我們說真話,”阿茲莎的聲音幾乎低不可聞,“他們不會接納我。
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
我想回家。
” “我會常常來看你的,”萊拉勉強地說,“我保證。
” “我也會,”瑪麗雅姆說,“我們會來探望你的,親愛的阿茲莎,我們還會一起玩,就跟過去一樣。
你隻是在這裡待一陣,等你父親找到工作就回家。
” “他們這裡有東西吃,”萊拉聲音顫抖着說。
她慶幸自己穿了布卡,慶幸阿茲莎看不到布卡之後的她已經肝腸寸斷。
“在這裡,你
那是2001年4月一個寒冷的早晨,萊拉23歲生日之前不久。
天空灰蒙蒙的,陰濕的寒風一陣陣的,吹得紗門吱嘎、吱嘎響。
幾天之前,萊拉聽說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已經去過法國跟歐盟議會溝通。
馬蘇德現在回到他出生的北方,領導着北方聯盟——惟一仍在抵抗塔利班的部隊。
在歐洲,馬蘇德警告西方國家說阿富汗有恐怖主義分子訓練營,他還請求美國幫助他抗擊塔利班。
“如果布什總統不幫助我們,這些恐怖主義分子将會很快給美國和歐洲帶來災難。
” 前一個月,萊拉已經知道塔利班在巴米揚大佛的洞穴中安置了烈性炸藥,指責大佛是偶像崇拜和罪惡的物體,将它們炸得粉碎。
從美國到中國,舉世嘩然。
全球各地的政府、曆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紛紛寫信,請求塔利班别毀壞這兩件阿富汗最大的曆史文物。
但塔利班不管不顧,引爆了埋藏在已存在兩千年之久的大佛裡面的炸藥。
每一聲爆炸都引來他們“真主偉大”的贊頌,每當佛像在煙霧升騰之中失去一根胳膊或者一條腿,他們就會齊聲歡呼。
萊拉想起了從前,1987年,她曾和爸爸、塔裡克站在兩尊大佛中比較大那一尊的頭頂,任憑和風吹拂着他們灑滿陽光的臉龐,凝望着一隻老鷹在下面開闊的山谷上方來回盤旋。
但當聽到佛像被毀的消息,萊拉無動于衷。
自己的生活已然成了一堆塵土,她如何還能關心什麼佛像? 拉希德跟她說該走了,萊拉依舊坐在客廳角落的地闆上,不言不語,臉上木無表情,一頭鬈發淩亂地散落在臉龐前方。
萊拉不管多麼用力地呼吸,似乎總是不能給她的肺充上足夠的空氣。
前往卡德察區的路上,拉希德抱着察爾邁伊,阿茲莎握緊瑪麗雅姆的手,和她并排匆匆地走着。
風吹起系在阿茲莎脖子上那條髒兮兮的圍巾,也吹皺了她的裙擺。
阿茲莎的臉色越來越陰沉,仿佛她已經察覺到每踏出一步,她成為棄兒的時間就近了一點。
萊拉沒有勇氣告訴阿茲莎真相。
她說要送阿茲莎去學校,那是一個特殊的學校,學生在那兒吃飯和睡覺,下課之後不回家。
這時阿茲莎連珠炮般向萊拉提問,這幾天來她一直在問這樣的問題:學生是分開房間睡覺還是統統睡在一個大房間裡面?會有人跟她交朋友嗎?萊拉确信老師會很友善嗎? 問的最多的是這個:我得在那邊待多久? 他們在離那座倉庫似的矮房子還有兩個街區的地方停了下來。
“察爾邁伊和我在這邊等你們,”拉希德說,“啊,我差點忘記了……” 他從口袋裡掏出一條口香糖,一件分别的禮物,裝出慷慨的樣子,生硬地把它遞給阿茲莎。
阿茲莎接了過去,低聲說了句謝謝。
阿茲莎的善良和寬宏讓萊拉吃驚不已。
她淚水盈眶,心如刀絞。
想到今天下午阿茲莎将不會在她身旁睡覺,阿茲莎骨瘦如柴的手臂将不會放在她的胸膛上,阿茲莎的腦袋将不會靠着她的肋骨,阿茲莎的呼吸将不會溫暖她的脖子,阿茲莎的腳跟将不會搭在她的肚皮上,萊拉難過得幾乎就要昏過去。
阿茲莎領頭走開,察爾邁伊哭喊起來。
茲莎!茲莎!他扭動身體,在他父親懷抱中掙紮着,呼喚着他的姐姐,直到馬路對面一隻流浪藝人的猴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她們三個人,瑪麗雅姆、萊拉和阿茲莎,走過剩下的那兩個街區的路程。
她們離那座房子越來越近,萊拉能看見它的牆面已然開裂,屋頂坍塌,幾扇沒有玻璃的窗戶上釘着木闆,傾頹的牆壁後面,是一個秋千架的頂部。
她們站在門前,萊拉把她早先跟阿茲莎說過的話重複了一遍。
“如果他們問起你的父親,你會怎麼回答?” “他被聖戰組織的人殺害了。
”阿茲莎小心謹慎地說。
“很好。
阿茲莎,你能明白嗎?” “因為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
”阿茲莎說。
如今她們就在這裡,這座房子已經出現在眼前,她顯得很慌張。
她的下唇不停地顫抖,淚水随時都有可能掉下來,萊拉知道她正在掙紮着讓自己更勇敢一些。
“如果我們說真話,”阿茲莎的聲音幾乎低不可聞,“他們不會接納我。
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
我想回家。
” “我會常常來看你的,”萊拉勉強地說,“我保證。
” “我也會,”瑪麗雅姆說,“我們會來探望你的,親愛的阿茲莎,我們還會一起玩,就跟過去一樣。
你隻是在這裡待一陣,等你父親找到工作就回家。
” “他們這裡有東西吃,”萊拉聲音顫抖着說。
她慶幸自己穿了布卡,慶幸阿茲莎看不到布卡之後的她已經肝腸寸斷。
“在這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