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上潤滑油。
他修補的天花闆照樣漏水。
黴菌在櫥櫃裡瘋狂地生長。
媽媽說在艾哈邁德和努爾參加抗擊蘇聯的聖戰組織之前,艾哈邁德總是把這些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
“但如果你有一本書,想盡快知道它的内容,”她說,“那你去找哈基姆就對了。
” 盡管她這麼說,但萊拉還是能察覺出來,在艾哈邁德和努爾參加抗擊蘇聯的戰鬥之前——在爸爸放他們去戰場之前——媽媽也曾覺得爸爸的書呆子習氣很可愛,也曾為他的健忘和笨拙着迷。
“今天是第幾天啦?”這時他說,露出戲谑的微笑,“第五天?還是第六天?” “我關心這個幹嗎?我都沒有數。
”萊拉聳聳肩,撒了謊。
她喜歡他還記得這件事。
媽媽根本就不知道塔裡克已經走了。
“好吧,他的手電筒将會在你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熄滅。
”爸爸說。
他說的是萊拉和塔裡克每天晚上玩的信号遊戲。
他們玩這個遊戲很久了,它已經變成了一個睡覺前的儀式,就像刷牙一樣。
爸爸撫摸着那道裂縫。
“一有機會,我就來修補這道裂縫。
我們該走啦。
”他提高嗓門,回過頭說,“我們要走啦,法麗芭!我送萊拉去上學。
你别忘了去接她回家!” 外面,萊拉正要爬上爸爸的自行車的車後架,這時她看到街道上停着一輛轎車,就停在鞋匠拉希德和他那個深居簡出的妻子所住的房子對面。
那是一輛奔馳,他們這個街區很少見到的轎車,藍色的,一道白色的粗線條從中間将引擎蓋、車頂和行李箱分成兩邊。
萊拉能看出車中坐着兩個男人,一個坐在司機的座位上,一個坐在後座。
“他們是誰?”她說。
“跟我們沒關系,”爸爸說,“快爬上去,你上課要遲到了。
” 萊拉想起了他們的另一次争吵。
當時媽媽泰山壓頂地俯視着爸爸,威脅着他說:這就是你的本事了,對嗎,表哥?對所有事情都不聞不問。
連你自己的兒子上戰場你也不管。
當時我哀求你。
可是你隻顧把頭埋在那些該死的書裡面,讓我們的兒子像兩個哈拉米一樣走掉。
爸爸蹬着自行車,萊拉坐在後面,雙手抱着他的腰。
他們經過藍色奔馳旁邊的時候,萊拉匆匆看了後座那個男人一眼:很瘦,頭發灰白,穿着一套暗棕色的西裝,胸前的口袋插着一條折成三角形的白色手帕。
她惟一還來得及注意到的是,這輛轎車的号碼牌是赫拉特的。
他們一路無言,騎過剩下的路程,隻有每當轉彎的時候,爸爸會小心翼翼地刹車,并說:“抱穩了,萊拉。
慢一點。
慢一點。
好了。
” 那天上課的時候,萊拉發現很難集中精力,既是因為塔裡克的離開,也是由于她父母的争吵。
所以當老師叫她說出羅馬尼亞和古巴的首都的名字時,萊拉一時回不過神來。
老師的名字叫單莎伊,但學生背地裡都叫她畫家阿姨,形容她喜歡打學生耳光的方式——先是手掌,接着是手背,來回地甩,就像畫家用筆的方式一樣。
畫家阿姨尖嘴猴腮,眉毛很濃。
上課的第一天,她驕傲地告訴學生,說她是霍斯特[4]一個窮苦農民的女兒。
她站立的姿勢很筆挺,烏黑的頭發緊緊地在腦後紮成一個發髻,所以每當畫家阿姨轉過身,萊拉能看見她脖子上粗黑的鬃毛。
畫家阿姨不化妝,也不佩戴珠寶首飾。
她從不戴頭巾,也禁止女生這麼做。
她說女人和男人從任何方面來講都是平等的,如果男人不用戴頭巾,那麼沒有理由要求女人戴。
她說除了阿富汗之外,蘇聯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
它對它的工人很好,它的人民全都是平等的。
蘇聯的每個人都很幸福,而且友好;美國就不同了,那兒有很多罪案,人們都不敢離開家門。
她還說,隻要那些反對進步的人、那些落後的強盜被打倒,阿富汗人民也會幸福起來的。
“所以我們的蘇聯同志在1979年來到這兒。
來給他們的鄰居伸出援手
他修補的天花闆照樣漏水。
黴菌在櫥櫃裡瘋狂地生長。
媽媽說在艾哈邁德和努爾參加抗擊蘇聯的聖戰組織之前,艾哈邁德總是把這些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
“但如果你有一本書,想盡快知道它的内容,”她說,“那你去找哈基姆就對了。
” 盡管她這麼說,但萊拉還是能察覺出來,在艾哈邁德和努爾參加抗擊蘇聯的戰鬥之前——在爸爸放他們去戰場之前——媽媽也曾覺得爸爸的書呆子習氣很可愛,也曾為他的健忘和笨拙着迷。
“今天是第幾天啦?”這時他說,露出戲谑的微笑,“第五天?還是第六天?” “我關心這個幹嗎?我都沒有數。
”萊拉聳聳肩,撒了謊。
她喜歡他還記得這件事。
媽媽根本就不知道塔裡克已經走了。
“好吧,他的手電筒将會在你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熄滅。
”爸爸說。
他說的是萊拉和塔裡克每天晚上玩的信号遊戲。
他們玩這個遊戲很久了,它已經變成了一個睡覺前的儀式,就像刷牙一樣。
爸爸撫摸着那道裂縫。
“一有機會,我就來修補這道裂縫。
我們該走啦。
”他提高嗓門,回過頭說,“我們要走啦,法麗芭!我送萊拉去上學。
你别忘了去接她回家!” 外面,萊拉正要爬上爸爸的自行車的車後架,這時她看到街道上停着一輛轎車,就停在鞋匠拉希德和他那個深居簡出的妻子所住的房子對面。
那是一輛奔馳,他們這個街區很少見到的轎車,藍色的,一道白色的粗線條從中間将引擎蓋、車頂和行李箱分成兩邊。
萊拉能看出車中坐着兩個男人,一個坐在司機的座位上,一個坐在後座。
“他們是誰?”她說。
“跟我們沒關系,”爸爸說,“快爬上去,你上課要遲到了。
” 萊拉想起了他們的另一次争吵。
當時媽媽泰山壓頂地俯視着爸爸,威脅着他說:這就是你的本事了,對嗎,表哥?對所有事情都不聞不問。
連你自己的兒子上戰場你也不管。
當時我哀求你。
可是你隻顧把頭埋在那些該死的書裡面,讓我們的兒子像兩個哈拉米一樣走掉。
爸爸蹬着自行車,萊拉坐在後面,雙手抱着他的腰。
他們經過藍色奔馳旁邊的時候,萊拉匆匆看了後座那個男人一眼:很瘦,頭發灰白,穿着一套暗棕色的西裝,胸前的口袋插着一條折成三角形的白色手帕。
她惟一還來得及注意到的是,這輛轎車的号碼牌是赫拉特的。
他們一路無言,騎過剩下的路程,隻有每當轉彎的時候,爸爸會小心翼翼地刹車,并說:“抱穩了,萊拉。
慢一點。
慢一點。
好了。
” 那天上課的時候,萊拉發現很難集中精力,既是因為塔裡克的離開,也是由于她父母的争吵。
所以當老師叫她說出羅馬尼亞和古巴的首都的名字時,萊拉一時回不過神來。
老師的名字叫單莎伊,但學生背地裡都叫她畫家阿姨,形容她喜歡打學生耳光的方式——先是手掌,接着是手背,來回地甩,就像畫家用筆的方式一樣。
畫家阿姨尖嘴猴腮,眉毛很濃。
上課的第一天,她驕傲地告訴學生,說她是霍斯特
她站立的姿勢很筆挺,烏黑的頭發緊緊地在腦後紮成一個發髻,所以每當畫家阿姨轉過身,萊拉能看見她脖子上粗黑的鬃毛。
畫家阿姨不化妝,也不佩戴珠寶首飾。
她從不戴頭巾,也禁止女生這麼做。
她說女人和男人從任何方面來講都是平等的,如果男人不用戴頭巾,那麼沒有理由要求女人戴。
她說除了阿富汗之外,蘇聯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
它對它的工人很好,它的人民全都是平等的。
蘇聯的每個人都很幸福,而且友好;美國就不同了,那兒有很多罪案,人們都不敢離開家門。
她還說,隻要那些反對進步的人、那些落後的強盜被打倒,阿富汗人民也會幸福起來的。
“所以我們的蘇聯同志在1979年來到這兒。
來給他們的鄰居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