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死神來臨前夕
關燈
小
中
大
。
“沒有,走吧。
”他說道,一副狡猾且漫不經心的表情,令佩裡大起疑心。
“你肯定沒有嗎?你當真問過修女了?” “我當然問過了。
” “我不相信。
我想你走進去,逛了幾分鐘,然後就出來了。
” “好了,甜心,随便你說什麼。
”迪克開始開車。
沉默着走了一會兒,迪克拍了拍佩裡的膝蓋。
“嗨,行了,”他說,“這就是個狗屁主意。
天知道她們會怎麼想?我闖了進去像逛百貨公司似的……” 佩裡說:“也許這樣也不錯。
修女不是什麼好兆頭。
” 當看到克拉特先生旋開派克鋼筆、打開支票簿時,紐約人壽保險公司在加登城的代理人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他想起了當地的一句俏皮話,“知道他們怎麼說你嗎,赫伯?他們說,‘自從理發漲到一美元五十美分,赫伯連理發也開支票了。
’” “沒錯。
”克拉特回答說,他像貴族一樣,以從不随身攜帶現金而聞名,“這就是我做生意的方式。
當查稅人員找上門來的時候,支票存根是你最好的朋友。
” 支票已經填好,但尚未簽字,他将身子靠回椅子内,似乎陷入了沉思。
那位矮壯的、有點秃頂、不拘小節的代理人名叫鮑勃·約翰遜,他希望自己的客戶不要在最後時刻變卦。
赫伯是個頭腦冷靜、做事力求穩妥的人,約翰遜忙活了一年才最終敲定這筆生意。
但是,此刻不同以往,他的顧客隻是在經曆一種約翰遜所謂的“莊嚴時刻”。
這種現象,保險生意人都很熟悉。
一個人在買人壽保險時的心情,跟寫遺囑沒什麼不同,死亡的念頭難免湧上心頭。
“是的,是的,”克拉特先生說道,仿佛在自言自語,“我該知足和感恩——這一輩子經曆了太多美妙的事。
”足以紀念他事業裡程的各色鏡框,挂在他辦公室的胡桃木牆壁上,閃閃發光:大學文憑證書、河谷農場的地圖、農業比賽的獎狀,還有一張艾森豪威爾總統和他的國務卿約翰·福斯特·杜勒斯親筆簽名的華麗證書,以表彰他在聯邦農業信用委員會的工作。
“還有孩子們。
我們在這方面一直很慶幸。
也許我不該這麼說,但我真的為他們感到驕傲。
就拿凱尼恩來說吧,雖然目前他傾向于工程或科學,但是你不能說他不是個天生的農業好手。
上帝保佑,總有一天他将經營這塊地方。
你以前見過伊芙安娜的丈夫唐·賈喬嗎?他是位獸醫。
你不知我有多器重那孩子。
還有維爾,維爾·英格裡希,我女兒貝弗裡鐘情于他。
如果我出了什麼事,我敢肯定,他們一定能承擔起責任;但是邦妮,邦妮一個人挑不動這麼一副重擔……” 約翰遜,在這類意味深長的話題上是個老手,知道這時可以插話了。
“哎,赫伯,”他說道,“你還是個年輕人呢,才四十八歲。
無論從外表,還是從健康報告上看,你都很年輕,少說也有好幾年我們要承蒙你的照顧呢。
” 克拉特先生挺直身子,又一次拿起了鋼筆。
“說實話,我感覺相當好。
非常樂觀。
我想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真的可以在這裡賺點錢。
”在簡單闡述未來理财計劃的同時,他在支票上簽了名,然後把它推到桌子另一邊。
此刻已是六點過十分,保險代理人急着回家,妻子正等他回去吃晚飯呢。
“承蒙關照,赫伯。
” “哪裡的話,老哥。
” 他們握了握手。
然後,約翰遜帶着一種勝利的感覺拿起克拉特先生的支票,把它放進自己的皮夾裡。
這是一份價值四萬美元保險的頭期款,一旦出現保險人意外死亡的情況,保險公司将雙倍賠償。
他和我散步,他和我聊天, 他對我說我是屬于他的, 我們在那裡等待時分享的快樂, 沒有人能明白…… 佩裡用吉他自彈自唱,自得其樂。
他能唱大概兩百多首聖詩和情歌,從《粗糙的老十字架》到科爾·波特[7],除了吉他以外,他還會口琴、手風琴、五弦琴和木琴。
在他最喜歡的一個舞台生涯的幻想中,他的藝名叫佩裡·奧帕爾森,是一位表演“一人交響樂”的明星。
迪克說:“來杯雞尾酒怎麼樣?” 其實,佩裡并不在乎喝什麼,他不是一個很愛喝酒的人。
但是迪克卻很挑剔,在酒吧裡,他通常選擇橙花酒。
佩裡在汽車的工具箱裡裝着一品脫已經調好的橘子味的伏特加雞尾酒。
他們倆輪流喝了起來。
雖然暮色已濃,但迪克仍把速度穩定在每小時六十英裡,并且沒有打開車頭大燈。
路很直,土地平坦得像一片湖泊,很少看見别的車駛過。
這裡便是“那邊”,或者離“那邊”很近了。
“天哪!”佩裡說道,他盯着那開闊一望無際的土地,以及清冷的天空下連綿不絕的青色——除了遠處農場裡閃爍的燈光以外,一無所有,顯得空曠而孤寂。
他憎恨這裡,就像他憎恨得克薩斯平原和内華達州沙漠一樣:空曠的地勢和稀少的人口常令他情緒低沉,還伴有一種對陌生環境的恐懼。
海港才是他最喜歡的地方,擁擠、嘈雜,塞滿了船隻,飄蕩着下水道氣味,比如橫濱。
朝鮮戰争期間,他作為美國陸軍的士兵曾在那裡度過一個夏天。
“天哪!他們對我說離堪薩斯州遠點兒!永遠别讓我的腳再踏上堪薩斯州的土地,好像他們是在禁止我進入天堂似的。
好好看看這兒,簡直大飽眼福。
” 迪克把酒瓶遞給他,裡面的酒隻剩下一半了。
“剩下的留着吧,”迪克說,“我們也許還用得着。
” “還記得嗎,迪克?我們談過關于那條船的事?我想,我們可以在墨西哥買條船,一條便宜但很結實的船。
我們可以橫渡太平洋,去日本。
有人做過,好幾千人曾經是這樣過去的。
我不騙你,迪克,你該去日本看看。
日本人善良,性格溫和,彬彬有禮。
真的很周到——不僅僅是為了你的錢。
說到女人,你從沒見過那麼溫柔的……” “我有過女人。
”迪克說他仍愛着有一頭蜜色金發的第一任妻子,雖然她已經和别人結婚了。
“日本那兒有許多澡堂子。
有一間叫‘尋夢池’,你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裡面,美麗迷人的姑娘會從頭到腳給你擦洗。
” “你以前告訴過我。
”迪克有些不耐煩。
“那又怎麼樣?我就不能再說了嗎?” “以後再說吧。
以後再說。
嗨,夥計,我腦子裡想的已經夠多了。
” 迪克打開收音機,佩裡又把它關上。
他不管迪克的抗議,自顧自彈起了吉他。
我獨自一人去花園, 露水還在玫瑰上。
我耳中傳來聲音, 原來是神子主耶稣…… 一輪滿月正在天邊冉冉升起。
案發後的星期一,年輕的博比·魯普在接受測謊儀檢測之前作證時,描述了他最後一次拜訪克拉特家的情形。
“當時是一輪滿月,我想,如果南希願意的話,我們可以開車出去,去麥金納湖或者去加登城看電影。
但是當我給她打電話時——當時大概是七點十分左右——她說她得去問問父親同意不同意。
然後,她回來了,回答是不行,因為昨晚我們在外面待得太晚了。
不過,她說我幹脆過來看電視算了。
我經常去克拉特家看電視。
你知道,南希是我唯一約會過的女孩。
我從小就認識她,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一起上學。
從我記事起,她就那麼漂亮、那麼惹人喜愛,她是一個人物,甚至當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就如此。
我的意思是,她讓每個人都覺得開心。
我第一次和她約會是在八年級。
當時班裡大多數男孩子都想帶她去參加八年級的畢業舞會,所以當她說願意和我一起時,我很吃驚,也有點自豪。
我們倆當時都是十二歲。
我爸把車借給我,我開車和她一起參加舞會。
對于南希,我是越看越喜歡;對于他們全家人,也是這樣——沒有哪家能和他們相比,至少這裡沒有,反正我不知道誰能和他們相提并論。
克拉特先生也許在某些事情上過于嚴厲——比如說宗教信仰或者諸如此類的事——但是他從未試圖使你感覺他是對的,你永遠錯。
“我們家住在克拉特家西邊三英裡。
我通常是走着來回,但是夏天我一直在打工,去年我攢夠了錢,買了一輛自己的車,一輛一九五五年的福特,所以那晚我開車過去,大約是七點剛過時到的。
無論是在路上,還是在通往她家的林蔭車道上,我一個人都沒看見,屋子外面也沒有人。
隻有老特迪沖我汪汪叫。
一樓的燈亮着,那是客廳和克拉特先生的辦公室。
二樓是黑的,我想克拉特太太一定睡着了,如果她在家的話。
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她究竟在不在家,我從來也沒問過。
但是我發現我猜對了,因為後來凱尼恩想要練習小号——他在學校樂隊裡吹中音——但南希對他說别練了,怕他把克拉特太太吵醒。
不管怎麼說,我到的時候,他們已經吃完了晚餐,南希收拾了碗盤,把它們都放在洗碗機裡了。
他們三個人——兩個孩子和克拉特先生——都在客廳裡。
所以我們像以前那些晚上一樣圍坐在一起:南希和我坐在沙發上,克拉特先生坐在椅子上,就是那把帶坐墊的搖椅。
他沒怎麼看電視,他正在讀一本書,書名是《流浪的男孩》,那是凱尼恩的。
他去了一次廚房,回來時拿着兩個蘋果,他給了我一個,但我不想吃,所以他全吃了。
他的牙齒很白,他說那是吃蘋果的緣故。
南希當時穿着短襪和軟拖鞋,藍色牛仔褲,我想她上身穿的是一件綠色毛衣;她戴着那塊金表和去年一月她十六歲生日時我送她的禮物——一個表明我們關系的手镯,一面刻着她的名字,另一面是我的。
她還戴了一枚小小的銀戒指,這是她今年夏天和基德維爾一家去科羅拉多的時候買的,并不是我們的定情戒。
你知道,兩個星期前,她沖我發火了,說要把我們的戒指摘下來放一段時間。
當你女朋友這麼做時,那就意味着你要經受考驗了。
我是說,的确,我們有過争吵,但男女朋友誰沒吵過架?這次是因為我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在招待會上喝了一點啤酒,隻有一瓶,卻被她知道了。
不知是誰嘴快,說我喝得大醉。
唉,從那以後她仿佛成了石頭人,一個星期連招呼都沒和我打。
但是最近我們又和好如初了,我相信她正打算重新戴上我們的戒指。
“好吧,那天晚上我們看的第一個節目是第二頻道的《人與挑戰》,講的是幾個人在北極的故事。
然後我們看了一部西部片,這之後是一個間諜的冒險故事《五指》。
九點半時演的是麥克·海默[8]的偵探片。
然後是新聞。
但是這些節目凱尼恩全不喜歡,之所以如此,很大原因是我們沒讓他選節目。
他對每一個節目都挑三揀四的,南希一直叫他閉嘴。
他們倆總是這樣拌嘴,不過實際上兩人是很親密的,比大多數兄弟姐妹都要親。
我猜大半是因為他們單獨待在一起的時間很多,克拉特太太經常不在家,而克拉特先生也經常去華盛頓或别的什麼地方。
我知道南希很愛凱尼恩,但是我認為即使是她也沒有真正了解凱尼恩。
他似乎總是一個人魂不守舍。
你永遠也别想知道他在想什麼,甚至也不會知道他是不是在看着你——他有一點兒輕微的斜視。
有人說他是一個天才,這話也許是真的。
他确實讀了很多書。
但是,正如我所說,他當時有些不安。
他不想看電視,想練小号,當南希不讓他練時,我記得克拉特先生對他說,為什麼不去地下室的娛樂間裡去練呢,在那兒沒有人會聽見。
但是他又不想去地下室。
“電話響了一次,或者兩次?哎,我記不清了。
我隻記得有一次電話響了,克拉特先生到辦公室去接。
門——客廳和辦公室之間的滑動門——是開着的,我聽見他說‘馮’,所以我知道他正在和他的雇員馮·弗裡特先生談話。
他說他有點頭疼,不過正在好轉。
還說要在星期一早晨見見馮·弗裡特先生。
他回來時,麥克·海默剛播完,然後是五分鐘新聞,接着是天氣預報。
每次一到播天氣預報的時候,克拉特先生就會來精神。
實際上,他一直等的就是天氣預報。
這就和唯一吸引我的是體育節目一樣,接下來就是體育節目。
體育節目結束時已是十點半了,我起身要走。
南希送我出來。
我們說了會兒話,約定在周日晚上一起去看電影,一部所有女孩都盼望看的電影——《情窦初開》。
然後她跑回了屋裡,我開車離開。
那晚夜色很亮,像白天一樣,月光皎潔,天有些涼,微風吹過,無數風滾草[9]随風飄動。
這就是我看到的一切。
隻是現在我回想起來,我覺得一定有人一直躲在那裡,也許就在那邊的樹叢裡。
有人就等着我離開。
” 迪克和佩裡在大彎城的一家飯館前停了下來。
因為身上隻剩十五塊錢了,佩裡打算點一份飲料和三明治,但迪克說不,他們需要的是一頓實實在在的“盛宴”,不必為費用發愁,他來付賬。
他們點了兩份半生的牛排、烤土豆、法式土豆絲、炸洋蔥圈、豆煮玉米,還點了意大利通心粉、玉米片粥、千島沙拉、肉桂面包卷、蘋果派、冰淇淋和咖啡。
吃飽喝足後,他們倆去了一家雜貨店挑選雪茄;在同一家雜貨店裡,他們還買了兩卷厚厚的膠帶。
黑色的雪佛蘭重新上路,急匆匆地穿越鄉村,悄悄地向更加寒冷、更加幹燥的麥地高原駛去。
佩裡閉目打盹,進入了酒足飯飽後昏昏欲睡的狀态,當聽到播放十一點鐘的新聞時,他醒了過來。
他搖下車窗,讓清冽的空氣吹着自己的臉。
迪克告訴他已經進入芬尼縣境内。
“我們進入縣界十英裡了。
”他說。
汽車跑得飛快。
公路兩旁指示牌上的廣告詞被汽車前燈照得閃亮,瞬間又一晃而過:“瞧,北極熊”、“伯蒂斯汽車”、“世界上最大的免費遊泳池”、“麥田汽車旅館”。
終于,一轉眼的工夫,路燈亮了起來,“您好,異鄉客!歡迎來到加登城,竭誠為您服務。
” 他們沿着城市北面的邊緣前進。
将近午夜時分,路上空無一人,除了孤零零的加油站還亮着燈,其他商店都關門了。
迪克拐進一間名為赫德的菲利浦六六加油站。
一個年輕人出現了,問道:“要不要把油加滿?”迪克點了點頭。
佩裡從車裡出來,走進加油站的盥洗間,然後把門反鎖上。
他的雙腿像平時發作那樣令他疼痛難忍,疼得好像以前那場事故就發生在五分鐘前。
他從一個瓶子裡倒出三片阿司匹林,慢慢地嚼碎(他喜歡阿司匹林的味道),然後從洗臉盆的水龍頭裡接水喝。
他坐在馬桶上,伸開腿,揉了揉,按摩着那幾乎無法彎曲的膝蓋。
迪克說過他們差不多快到了,“隻要再走七英裡就到了”。
他拉開上衣一個衣兜的拉鍊,拿出一個紙盒,裡面是剛買不久的橡膠手套。
手套上粘着一層薄薄的膠水,黏糊糊的,他一隻手指一隻手指地伸進去。
有一隻破了,破得不是太厲害,隻是在兩個手指間裂開了,但對他而言不是什麼好兆頭。
門把手轉動了,格格地響。
迪克說道:“想吃糖嗎?他們這兒有一台自動售糖機。
” “不。
” “你還好吧?” “我很好。
” “别在裡邊蹲一整夜。
” 迪克往自動販賣機裡投了一枚硬币,拉了一下杠杆,拾起一包軟糖豆,大嚼着回到車裡,懶洋洋地靠在車座上,看着那個加油站的年輕人清掃擋風玻璃上的堪薩斯塵土和粘着的飛蟲屍體。
那年輕人名叫詹姆斯·斯波爾,他感到有點不安。
迪克的眼神和陰沉的表情,佩裡在盥洗室裡長時間不出來,令他心煩意亂。
第二天,他向加油站的老闆彙報說:“昨天晚上,我們這兒來了兩個看起來很難纏的顧客。
”甚至很長時間以後,他從未把這兩個人和霍爾科姆的慘案聯系起來。
迪克說:“這裡有點不景氣呀。
” “可不是嘛,”詹姆斯·斯波爾說,“兩個小時來,你們是唯一在這裡停下來的。
你們是從哪兒來啊?” “堪薩斯城。
” “來這兒打獵?” “隻是路過。
我們要去亞利桑那州,在那兒找到了工作,建築工,正等着我們去呢。
你知道從這裡到新墨西哥州的圖克姆卡裡有多遠嗎?” “這我就不知道了。
一共三元六角。
”他接過迪克的錢,找了零錢,說道,“失陪了,先生。
我還要工作,給一輛卡車裝保險杠。
” 迪克邊吃糖豆邊等,不耐煩地啟動油門,按了按喇叭。
難道他判斷錯了佩裡的性格?一向神勇過人的他,這會兒突然“怯場”了嗎?一年前,他們初次相遇時,他認為佩裡有點“顧影自憐”、“多愁善感”、太愛“幻想”,但仍不失為一個“好小夥”。
他喜歡佩裡,但并不認為他值得自己花力氣去交往。
直到有一天,佩裡給他講了一起謀殺案,告訴他僅僅是“為了好玩”,自己在拉斯維加斯怎樣用自行車鍊條殺死一個黑人。
這件奇聞改變了迪克對小個子佩裡的看法,他開始對佩裡另眼相看,像威利-傑伊一樣——雖然兩人考慮的動機不同——漸漸斷定佩裡具有不同尋常且很有價值的特質。
在蘭辛監獄,有好幾個人吹噓自己殺過人或對此類事根本不畏懼,但迪克确信佩裡是其中罕見的一個,“一個天生的殺手”——頭腦絕對冷靜,但卻毫無憐憫之心,不管有沒有動機,都可以實施最冷酷的緻命打擊。
迪克認為,這一能力在他的監督下可以得到最完美的施展。
在得出這個結論後,他向佩裡展開了追求攻勢,大拍佩裡的馬屁:比如,假裝相信所有埋藏寶藏的故事,說自己和佩裡一樣渴望流浪、喜歡海港,但實際上,這些事情沒有一件是他喜歡的,他想過“正常的生活”——有一份自己的生意、一間房子、一匹馬、一輛新車,當然還少不了“一大群金發女郎”。
但是,在佩裡憑借自己的才能幫助迪克實現野心之前,無論如何不能使他對這點産生懷疑,這是至關重要的。
但也許迪克估計錯了,被耍了;如果真是這樣,如果事實證明佩裡不過是個“草包”——那就沒戲唱了,數月來的計劃也就白費了,除了轉身回去,别無其他。
絕不能發生這種事。
迪克又返回了加油站。
盥洗室的門仍然鎖着。
他砰砰砰地敲門,“搞什麼,快點,佩裡!” “馬上就好。
” “怎麼了?你病了?” 佩裡抓住洗手台的邊沿,支撐着站了起來。
他的腿在發抖,膝蓋的疼痛令他汗如雨下。
他用紙巾擦了擦臉,打開門,說道:“好了,我們走吧。
” 南希的卧室是家中最小、也最具個性的房間——充滿少女的情調,像芭蕾舞女孩的短裙一樣活潑可愛。
除了櫃子和寫字台外,所有的牆壁、天花闆都是粉色、藍色或白色。
粉白相間的床上堆放着藍色的枕頭,其餘的空間都被一隻白粉相間的特大号泰迪熊占去了,這是博比在縣商品交易會的射擊遊樂場上赢來的獎品。
在鑲着白邊的梳妝台上方挂着塊漆成粉色的軟木質小布告闆,上面釘着一些幹了的栀子花、幾張舊情人節卡片、自報上剪下的食譜以及許多照片,都是小外甥、蘇珊·基德維爾以及博比·魯普的。
其中博比的占了一大半:揮球拍的、打籃球的、開拖拉機的、穿着泳褲在麥金納湖畔玩水的(這是他敢走的最遠距離,因為他一直沒有學會遊泳),還有幾張是兩個人的合影。
其中南希最喜歡的一張是他們倆在郊遊時坐在樹蔭下,兩個人彼此含情凝視,雖然未曾微笑,但卻能看出滿心愉悅。
還有一些是馬呀貓呀的照片,雖然它們已經死了,但卻沒有被遺忘——比如“可憐的小笨笨”,它在不久前離奇死亡(南希懷疑是被人毒死的)——這些照片堆滿了她的書桌。
南希一直是全家最後一個睡下的。
正如有次她對朋友和家政老師波利·斯特林太太所說的那樣,午夜是她“既得意又自在的時間”。
這個時候,她會像例行公事一樣做美容,先把自己洗得幹幹淨淨,然後擦上晚霜,如果是周六夜裡還要洗頭發。
今晚,她把頭發吹幹、梳亮,又用一條薄薄的花色紗巾包起來,然後準備好明天早晨去教堂時穿的衣服:尼龍長襪,一雙黑色的鞋子,一套紅色天鵝絨禮服——這是她親手縫制的最漂亮的一件衣服。
下葬時,也是穿的這件。
在開始祈禱前,她總會寫點日記,記些瑣事(“夏天來了。
我希望永遠都是夏天。
蘇來過了,我們騎着寶貝去河邊。
蘇吹起了長笛。
有螢火蟲”)以及偶爾迸發的情感(“我愛他,真的”)。
這是一本可以用五年的日記,過去四年來,她從未漏記過一天,倒是好幾件顯著的大事(伊芙安娜的婚禮、小外甥的出生)和别的戲劇性事件(她“和博比第一次真正的吵架”——這一頁上沾有淚痕)促使她多占了未來記日記的地方。
不同色彩的墨水用來區分年份:一九五六年是綠色,一九五七年是紅色,一九五八年是淡紫色,而現在一九五九年,她決定用高貴的藍色。
但是在每一頁日記裡,她都用自己的筆迹作了修飾,一會兒向右斜,一會兒向左傾,時而活潑,時而誇張,忽而松散,忽而緊湊,她仿佛在問:這是南希嗎?是這一個,還是那一個?哪個才是我?有一次,她的英語老師裡格斯太太在一篇作文裡潦草地寫下這樣的評語:“寫得好。
但為什麼用三種不同的字體寫?”對此,南希的回答是:“我尚未成人,無法确定今後該用何種字體。
”不過近幾個月來,她有所進步,用顯露出成熟的筆迹寫着:“喬利妮來過了,我教她如何做櫻桃餡餅。
幫洛克希練習小喇叭。
博比過來了,我們一起看電視。
十一點,他離開了。
” “就是這兒,就是這兒,肯定沒錯,那是學校,那是車庫,現在我們往南拐。
”迪克興高采烈,口中念念有詞,在佩裡看來,迪克仿佛在嘀嘀咕咕地說着咒語。
他們離開公路,加速轉向一條荒涼的霍爾科姆小道,越過聖達菲鐵路。
“銀行,肯定是那家銀行。
現在往西拐——看見那樹了嗎?就是這兒,沒錯。
”車前的大燈照亮了一條榆樹夾道的小路,一叢叢被風吹動的風滾草急速地在路邊閃過。
迪克關掉大燈,将車速放慢了下來。
直到他的眼睛适應了月夜的環境,才将車停住。
半晌,車又開始向前蠕動。
霍爾科姆位于山地時區分界線東邊的十二英裡處,這個位置引得很多人的抱怨,早晨七點(在冬天則是八點或更遲)天仍然是黑的,倘若有星星的話,也仍然在閃爍。
這個星期天早上,維克·伊爾斯克的兩個孩子來幹活時就是如此。
九點,兩個男孩幹完活——其間他們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太陽已經升了起來,依舊是打野雞的一個好天氣。
他們離開幹活的地方,沿着小路跑回家的時候,對着一輛迎面而來的汽車揮了揮手,車中一個女孩也向他們揮手。
她是南希·克拉特的同班同學,名字也叫南希,南希·埃瓦爾特。
她是正在駕車的克拉倫斯·埃瓦爾特先生的獨生女。
埃瓦爾特先生是一位已屆中年的農場主,以種植甜菜為生。
他本人是不去教堂的,他的妻子也不去,但是每到周日,他都會開車送女兒到河谷農場,好讓她和克拉特一家一起去參加加登城衛理公會教徒的禮拜儀式。
這樣的安排使他“避免了來回去城裡兩趟”。
他總是要等到女兒安全地進屋後才放心離去,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講究衣着的南希,有着電影明星的身材,戴着眼鏡,走起路來婀娜不勝嬌羞。
她穿過草坪,按了按前門的門鈴。
這座房子有四個門,她在前門不停地敲着,裡面卻沒有反應,于是她走到下一處門——克拉特先生辦公室的那扇。
這兒的門半掩着,她又推開了一點兒,裡面一片漆黑,空無一人,但她想到就那麼“闖進去”,克拉特一家會見怪的,于是她又敲門,又按了按鈴,也是沒有任何動靜。
最後繞了一圈來到房子後面。
這兒是車庫,她看到兩輛雪佛蘭都在車庫裡,可見他們一定在家。
她又試了試第三個通往“儲物室”的門以及第四個——這扇門通往廚房,但全都沒有反應。
她隻好回到父親身邊。
她父親說:“也許他們在睡覺。
” “那是不可能的。
你能想象克拉特先生會為了睡覺而錯過去教堂?” “要麼我們走吧。
我們去教師公寓。
蘇珊應該知道出了什麼事。
” 教師公寓坐落在新式學校的正對面,是座陳舊的大廈,陰暗而寒酸。
二十套臨時房間被分成半租半送的公寓住宅,提供給那些找不到或租不起房子的學校員工住。
盡管如此,蘇珊·基德維爾和她的母親還是苦中作樂,把她們位于一樓的房間布置得溫暖而舒适。
令人難以相信的是,那間彈丸大小的起居室裡除了幾把椅子外,還放着一架風琴、一架鋼琴、一些花盆(盆中的鮮花正在盛開),通常還有一隻蹿上蹿下的小狗和一隻昏昏欲睡的肥貓。
這個星期天的早上,蘇珊站在窗前望着街道。
她是一位個子高挑、神情倦怠的年輕姑娘,鴨蛋臉上有一雙美麗的灰藍色眼睛;她的手很有特點,手指修長、靈巧,帶有一絲神經質的優雅。
她打扮整齊也準備去教堂,正盼着克拉特家的雪佛蘭趕快到來,她和南希·埃瓦爾特一樣,也經常和克拉特一家一起去參加教堂的禮拜儀式。
結果,克拉特一家沒來,來的是埃瓦爾特一家,而且還帶來了一個令人納悶的消息。
但蘇珊無從解釋,她母親也一樣,隻是說:“如果計劃有變,他們肯定會打電話來的。
蘇珊,你為什麼不給他們家打個電話?他們也許真是睡過頭了呢。
” “我也這樣想。
”蘇珊在後來所作的陳述裡這樣說,“我給他們家打電話,電話鈴響了,至少我有這樣的印象,電話鈴是響着的,噢,響了一分鐘或更長,沒人接。
所以,埃瓦爾特先生建議我們去他們家,把他們‘叫醒’。
但是當我們到了那兒時,我卻不想這麼做了。
一走進屋裡,我就感到害怕,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從未料到……那樣的事怎麼可能發生呢。
但是陽光如此明媚,一切看起來都那樣明亮而安靜。
當時,我看見他們的小汽車都在家,連凱尼恩的那輛老式追狼車也在。
埃瓦爾特先生當時穿着工作服,靴子上沾滿了泥;他覺得穿成這樣不适合去拜訪克拉特一家,尤其是他以前從未拜訪過,我是說,從未登門拜訪過。
最後,南希·埃瓦爾特說願意和我一起去。
我們繞到廚房門口,當然,那兒的門沒鎖,隻有赫爾姆太太會鎖上它,但克拉特家從來不鎖。
我們一走進去,我就知道克拉特家還沒吃早餐,沒有看見碟子,爐子上也空無一物。
我注意到事情有點不對勁:南希的錢包掉在地上,口微微開着。
我們穿過飯廳來到樓梯下方,南希的卧室就在上面。
我一邊叫着她的名字,一邊走上樓梯,南希·埃瓦爾特跟在我的後面。
我們的腳步聲大得令人害怕,周圍一片死寂。
南希房間的門是開着的。
窗簾沒有拉上,滿屋子陽光。
我不記得自己是否驚聲尖叫過。
但南希·埃瓦爾特說我确實叫了起來——叫啊叫啊,拼命地叫。
我隻記得南希的泰迪熊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看。
南希……我跑,我……” 在這期間,埃瓦爾特先生認為也許他不應該讓兩個女孩單獨進入房子。
當聽到尖叫聲時,他正從車裡出來,準備随她們一起進屋。
但是,還沒等他沖進屋裡,兩個女孩已經向他跑了過來。
他的女兒大叫道:“她死了!”說着便一頭栽進他的懷裡。
“真的,爸爸!南希死了!” 蘇珊向她轉過身來,“不,她沒死。
你别這樣說,你怎麼敢這麼胡說!她隻是流鼻血而已。
她總是流鼻血,流得很厲害,就是這麼回事。
” “太多太多的血。
牆上也有。
你沒看清楚。
” “我是摸不着頭腦,”埃瓦爾特後來作證說,“我想可能是那孩子受傷了什麼的。
在我看來,首先該做的是叫救護車。
基德維爾小姐(蘇珊)告訴我廚房裡有一部電話。
我在她說的位置找到電話,但是話筒并未挂上,當我把話筒撿起來時,才發現
“沒有,走吧。
”他說道,一副狡猾且漫不經心的表情,令佩裡大起疑心。
“你肯定沒有嗎?你當真問過修女了?” “我當然問過了。
” “我不相信。
我想你走進去,逛了幾分鐘,然後就出來了。
” “好了,甜心,随便你說什麼。
”迪克開始開車。
沉默着走了一會兒,迪克拍了拍佩裡的膝蓋。
“嗨,行了,”他說,“這就是個狗屁主意。
天知道她們會怎麼想?我闖了進去像逛百貨公司似的……” 佩裡說:“也許這樣也不錯。
修女不是什麼好兆頭。
” 當看到克拉特先生旋開派克鋼筆、打開支票簿時,紐約人壽保險公司在加登城的代理人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他想起了當地的一句俏皮話,“知道他們怎麼說你嗎,赫伯?他們說,‘自從理發漲到一美元五十美分,赫伯連理發也開支票了。
’” “沒錯。
”克拉特回答說,他像貴族一樣,以從不随身攜帶現金而聞名,“這就是我做生意的方式。
當查稅人員找上門來的時候,支票存根是你最好的朋友。
” 支票已經填好,但尚未簽字,他将身子靠回椅子内,似乎陷入了沉思。
那位矮壯的、有點秃頂、不拘小節的代理人名叫鮑勃·約翰遜,他希望自己的客戶不要在最後時刻變卦。
赫伯是個頭腦冷靜、做事力求穩妥的人,約翰遜忙活了一年才最終敲定這筆生意。
但是,此刻不同以往,他的顧客隻是在經曆一種約翰遜所謂的“莊嚴時刻”。
這種現象,保險生意人都很熟悉。
一個人在買人壽保險時的心情,跟寫遺囑沒什麼不同,死亡的念頭難免湧上心頭。
“是的,是的,”克拉特先生說道,仿佛在自言自語,“我該知足和感恩——這一輩子經曆了太多美妙的事。
”足以紀念他事業裡程的各色鏡框,挂在他辦公室的胡桃木牆壁上,閃閃發光:大學文憑證書、河谷農場的地圖、農業比賽的獎狀,還有一張艾森豪威爾總統和他的國務卿約翰·福斯特·杜勒斯親筆簽名的華麗證書,以表彰他在聯邦農業信用委員會的工作。
“還有孩子們。
我們在這方面一直很慶幸。
也許我不該這麼說,但我真的為他們感到驕傲。
就拿凱尼恩來說吧,雖然目前他傾向于工程或科學,但是你不能說他不是個天生的農業好手。
上帝保佑,總有一天他将經營這塊地方。
你以前見過伊芙安娜的丈夫唐·賈喬嗎?他是位獸醫。
你不知我有多器重那孩子。
還有維爾,維爾·英格裡希,我女兒貝弗裡鐘情于他。
如果我出了什麼事,我敢肯定,他們一定能承擔起責任;但是邦妮,邦妮一個人挑不動這麼一副重擔……” 約翰遜,在這類意味深長的話題上是個老手,知道這時可以插話了。
“哎,赫伯,”他說道,“你還是個年輕人呢,才四十八歲。
無論從外表,還是從健康報告上看,你都很年輕,少說也有好幾年我們要承蒙你的照顧呢。
” 克拉特先生挺直身子,又一次拿起了鋼筆。
“說實話,我感覺相當好。
非常樂觀。
我想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真的可以在這裡賺點錢。
”在簡單闡述未來理财計劃的同時,他在支票上簽了名,然後把它推到桌子另一邊。
此刻已是六點過十分,保險代理人急着回家,妻子正等他回去吃晚飯呢。
“承蒙關照,赫伯。
” “哪裡的話,老哥。
” 他們握了握手。
然後,約翰遜帶着一種勝利的感覺拿起克拉特先生的支票,把它放進自己的皮夾裡。
這是一份價值四萬美元保險的頭期款,一旦出現保險人意外死亡的情況,保險公司将雙倍賠償。
他和我散步,他和我聊天, 他對我說我是屬于他的, 我們在那裡等待時分享的快樂, 沒有人能明白…… 佩裡用吉他自彈自唱,自得其樂。
他能唱大概兩百多首聖詩和情歌,從《粗糙的老十字架》到科爾·波特
在他最喜歡的一個舞台生涯的幻想中,他的藝名叫佩裡·奧帕爾森,是一位表演“一人交響樂”的明星。
迪克說:“來杯雞尾酒怎麼樣?” 其實,佩裡并不在乎喝什麼,他不是一個很愛喝酒的人。
但是迪克卻很挑剔,在酒吧裡,他通常選擇橙花酒。
佩裡在汽車的工具箱裡裝着一品脫已經調好的橘子味的伏特加雞尾酒。
他們倆輪流喝了起來。
雖然暮色已濃,但迪克仍把速度穩定在每小時六十英裡,并且沒有打開車頭大燈。
路很直,土地平坦得像一片湖泊,很少看見别的車駛過。
這裡便是“那邊”,或者離“那邊”很近了。
“天哪!”佩裡說道,他盯着那開闊一望無際的土地,以及清冷的天空下連綿不絕的青色——除了遠處農場裡閃爍的燈光以外,一無所有,顯得空曠而孤寂。
他憎恨這裡,就像他憎恨得克薩斯平原和内華達州沙漠一樣:空曠的地勢和稀少的人口常令他情緒低沉,還伴有一種對陌生環境的恐懼。
海港才是他最喜歡的地方,擁擠、嘈雜,塞滿了船隻,飄蕩着下水道氣味,比如橫濱。
朝鮮戰争期間,他作為美國陸軍的士兵曾在那裡度過一個夏天。
“天哪!他們對我說離堪薩斯州遠點兒!永遠别讓我的腳再踏上堪薩斯州的土地,好像他們是在禁止我進入天堂似的。
好好看看這兒,簡直大飽眼福。
” 迪克把酒瓶遞給他,裡面的酒隻剩下一半了。
“剩下的留着吧,”迪克說,“我們也許還用得着。
” “還記得嗎,迪克?我們談過關于那條船的事?我想,我們可以在墨西哥買條船,一條便宜但很結實的船。
我們可以橫渡太平洋,去日本。
有人做過,好幾千人曾經是這樣過去的。
我不騙你,迪克,你該去日本看看。
日本人善良,性格溫和,彬彬有禮。
真的很周到——不僅僅是為了你的錢。
說到女人,你從沒見過那麼溫柔的……” “我有過女人。
”迪克說他仍愛着有一頭蜜色金發的第一任妻子,雖然她已經和别人結婚了。
“日本那兒有許多澡堂子。
有一間叫‘尋夢池’,你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裡面,美麗迷人的姑娘會從頭到腳給你擦洗。
” “你以前告訴過我。
”迪克有些不耐煩。
“那又怎麼樣?我就不能再說了嗎?” “以後再說吧。
以後再說。
嗨,夥計,我腦子裡想的已經夠多了。
” 迪克打開收音機,佩裡又把它關上。
他不管迪克的抗議,自顧自彈起了吉他。
我獨自一人去花園, 露水還在玫瑰上。
我耳中傳來聲音, 原來是神子主耶稣…… 一輪滿月正在天邊冉冉升起。
案發後的星期一,年輕的博比·魯普在接受測謊儀檢測之前作證時,描述了他最後一次拜訪克拉特家的情形。
“當時是一輪滿月,我想,如果南希願意的話,我們可以開車出去,去麥金納湖或者去加登城看電影。
但是當我給她打電話時——當時大概是七點十分左右——她說她得去問問父親同意不同意。
然後,她回來了,回答是不行,因為昨晚我們在外面待得太晚了。
不過,她說我幹脆過來看電視算了。
我經常去克拉特家看電視。
你知道,南希是我唯一約會過的女孩。
我從小就認識她,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一起上學。
從我記事起,她就那麼漂亮、那麼惹人喜愛,她是一個人物,甚至當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就如此。
我的意思是,她讓每個人都覺得開心。
我第一次和她約會是在八年級。
當時班裡大多數男孩子都想帶她去參加八年級的畢業舞會,所以當她說願意和我一起時,我很吃驚,也有點自豪。
我們倆當時都是十二歲。
我爸把車借給我,我開車和她一起參加舞會。
對于南希,我是越看越喜歡;對于他們全家人,也是這樣——沒有哪家能和他們相比,至少這裡沒有,反正我不知道誰能和他們相提并論。
克拉特先生也許在某些事情上過于嚴厲——比如說宗教信仰或者諸如此類的事——但是他從未試圖使你感覺他是對的,你永遠錯。
“我們家住在克拉特家西邊三英裡。
我通常是走着來回,但是夏天我一直在打工,去年我攢夠了錢,買了一輛自己的車,一輛一九五五年的福特,所以那晚我開車過去,大約是七點剛過時到的。
無論是在路上,還是在通往她家的林蔭車道上,我一個人都沒看見,屋子外面也沒有人。
隻有老特迪沖我汪汪叫。
一樓的燈亮着,那是客廳和克拉特先生的辦公室。
二樓是黑的,我想克拉特太太一定睡着了,如果她在家的話。
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她究竟在不在家,我從來也沒問過。
但是我發現我猜對了,因為後來凱尼恩想要練習小号——他在學校樂隊裡吹中音——但南希對他說别練了,怕他把克拉特太太吵醒。
不管怎麼說,我到的時候,他們已經吃完了晚餐,南希收拾了碗盤,把它們都放在洗碗機裡了。
他們三個人——兩個孩子和克拉特先生——都在客廳裡。
所以我們像以前那些晚上一樣圍坐在一起:南希和我坐在沙發上,克拉特先生坐在椅子上,就是那把帶坐墊的搖椅。
他沒怎麼看電視,他正在讀一本書,書名是《流浪的男孩》,那是凱尼恩的。
他去了一次廚房,回來時拿着兩個蘋果,他給了我一個,但我不想吃,所以他全吃了。
他的牙齒很白,他說那是吃蘋果的緣故。
南希當時穿着短襪和軟拖鞋,藍色牛仔褲,我想她上身穿的是一件綠色毛衣;她戴着那塊金表和去年一月她十六歲生日時我送她的禮物——一個表明我們關系的手镯,一面刻着她的名字,另一面是我的。
她還戴了一枚小小的銀戒指,這是她今年夏天和基德維爾一家去科羅拉多的時候買的,并不是我們的定情戒。
你知道,兩個星期前,她沖我發火了,說要把我們的戒指摘下來放一段時間。
當你女朋友這麼做時,那就意味着你要經受考驗了。
我是說,的确,我們有過争吵,但男女朋友誰沒吵過架?這次是因為我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在招待會上喝了一點啤酒,隻有一瓶,卻被她知道了。
不知是誰嘴快,說我喝得大醉。
唉,從那以後她仿佛成了石頭人,一個星期連招呼都沒和我打。
但是最近我們又和好如初了,我相信她正打算重新戴上我們的戒指。
“好吧,那天晚上我們看的第一個節目是第二頻道的《人與挑戰》,講的是幾個人在北極的故事。
然後我們看了一部西部片,這之後是一個間諜的冒險故事《五指》。
九點半時演的是麥克·海默
然後是新聞。
但是這些節目凱尼恩全不喜歡,之所以如此,很大原因是我們沒讓他選節目。
他對每一個節目都挑三揀四的,南希一直叫他閉嘴。
他們倆總是這樣拌嘴,不過實際上兩人是很親密的,比大多數兄弟姐妹都要親。
我猜大半是因為他們單獨待在一起的時間很多,克拉特太太經常不在家,而克拉特先生也經常去華盛頓或别的什麼地方。
我知道南希很愛凱尼恩,但是我認為即使是她也沒有真正了解凱尼恩。
他似乎總是一個人魂不守舍。
你永遠也别想知道他在想什麼,甚至也不會知道他是不是在看着你——他有一點兒輕微的斜視。
有人說他是一個天才,這話也許是真的。
他确實讀了很多書。
但是,正如我所說,他當時有些不安。
他不想看電視,想練小号,當南希不讓他練時,我記得克拉特先生對他說,為什麼不去地下室的娛樂間裡去練呢,在那兒沒有人會聽見。
但是他又不想去地下室。
“電話響了一次,或者兩次?哎,我記不清了。
我隻記得有一次電話響了,克拉特先生到辦公室去接。
門——客廳和辦公室之間的滑動門——是開着的,我聽見他說‘馮’,所以我知道他正在和他的雇員馮·弗裡特先生談話。
他說他有點頭疼,不過正在好轉。
還說要在星期一早晨見見馮·弗裡特先生。
他回來時,麥克·海默剛播完,然後是五分鐘新聞,接着是天氣預報。
每次一到播天氣預報的時候,克拉特先生就會來精神。
實際上,他一直等的就是天氣預報。
這就和唯一吸引我的是體育節目一樣,接下來就是體育節目。
體育節目結束時已是十點半了,我起身要走。
南希送我出來。
我們說了會兒話,約定在周日晚上一起去看電影,一部所有女孩都盼望看的電影——《情窦初開》。
然後她跑回了屋裡,我開車離開。
那晚夜色很亮,像白天一樣,月光皎潔,天有些涼,微風吹過,無數風滾草
這就是我看到的一切。
隻是現在我回想起來,我覺得一定有人一直躲在那裡,也許就在那邊的樹叢裡。
有人就等着我離開。
” 迪克和佩裡在大彎城的一家飯館前停了下來。
因為身上隻剩十五塊錢了,佩裡打算點一份飲料和三明治,但迪克說不,他們需要的是一頓實實在在的“盛宴”,不必為費用發愁,他來付賬。
他們點了兩份半生的牛排、烤土豆、法式土豆絲、炸洋蔥圈、豆煮玉米,還點了意大利通心粉、玉米片粥、千島沙拉、肉桂面包卷、蘋果派、冰淇淋和咖啡。
吃飽喝足後,他們倆去了一家雜貨店挑選雪茄;在同一家雜貨店裡,他們還買了兩卷厚厚的膠帶。
黑色的雪佛蘭重新上路,急匆匆地穿越鄉村,悄悄地向更加寒冷、更加幹燥的麥地高原駛去。
佩裡閉目打盹,進入了酒足飯飽後昏昏欲睡的狀态,當聽到播放十一點鐘的新聞時,他醒了過來。
他搖下車窗,讓清冽的空氣吹着自己的臉。
迪克告訴他已經進入芬尼縣境内。
“我們進入縣界十英裡了。
”他說。
汽車跑得飛快。
公路兩旁指示牌上的廣告詞被汽車前燈照得閃亮,瞬間又一晃而過:“瞧,北極熊”、“伯蒂斯汽車”、“世界上最大的免費遊泳池”、“麥田汽車旅館”。
終于,一轉眼的工夫,路燈亮了起來,“您好,異鄉客!歡迎來到加登城,竭誠為您服務。
” 他們沿着城市北面的邊緣前進。
将近午夜時分,路上空無一人,除了孤零零的加油站還亮着燈,其他商店都關門了。
迪克拐進一間名為赫德的菲利浦六六加油站。
一個年輕人出現了,問道:“要不要把油加滿?”迪克點了點頭。
佩裡從車裡出來,走進加油站的盥洗間,然後把門反鎖上。
他的雙腿像平時發作那樣令他疼痛難忍,疼得好像以前那場事故就發生在五分鐘前。
他從一個瓶子裡倒出三片阿司匹林,慢慢地嚼碎(他喜歡阿司匹林的味道),然後從洗臉盆的水龍頭裡接水喝。
他坐在馬桶上,伸開腿,揉了揉,按摩着那幾乎無法彎曲的膝蓋。
迪克說過他們差不多快到了,“隻要再走七英裡就到了”。
他拉開上衣一個衣兜的拉鍊,拿出一個紙盒,裡面是剛買不久的橡膠手套。
手套上粘着一層薄薄的膠水,黏糊糊的,他一隻手指一隻手指地伸進去。
有一隻破了,破得不是太厲害,隻是在兩個手指間裂開了,但對他而言不是什麼好兆頭。
門把手轉動了,格格地響。
迪克說道:“想吃糖嗎?他們這兒有一台自動售糖機。
” “不。
” “你還好吧?” “我很好。
” “别在裡邊蹲一整夜。
” 迪克往自動販賣機裡投了一枚硬币,拉了一下杠杆,拾起一包軟糖豆,大嚼着回到車裡,懶洋洋地靠在車座上,看着那個加油站的年輕人清掃擋風玻璃上的堪薩斯塵土和粘着的飛蟲屍體。
那年輕人名叫詹姆斯·斯波爾,他感到有點不安。
迪克的眼神和陰沉的表情,佩裡在盥洗室裡長時間不出來,令他心煩意亂。
第二天,他向加油站的老闆彙報說:“昨天晚上,我們這兒來了兩個看起來很難纏的顧客。
”甚至很長時間以後,他從未把這兩個人和霍爾科姆的慘案聯系起來。
迪克說:“這裡有點不景氣呀。
” “可不是嘛,”詹姆斯·斯波爾說,“兩個小時來,你們是唯一在這裡停下來的。
你們是從哪兒來啊?” “堪薩斯城。
” “來這兒打獵?” “隻是路過。
我們要去亞利桑那州,在那兒找到了工作,建築工,正等着我們去呢。
你知道從這裡到新墨西哥州的圖克姆卡裡有多遠嗎?” “這我就不知道了。
一共三元六角。
”他接過迪克的錢,找了零錢,說道,“失陪了,先生。
我還要工作,給一輛卡車裝保險杠。
” 迪克邊吃糖豆邊等,不耐煩地啟動油門,按了按喇叭。
難道他判斷錯了佩裡的性格?一向神勇過人的他,這會兒突然“怯場”了嗎?一年前,他們初次相遇時,他認為佩裡有點“顧影自憐”、“多愁善感”、太愛“幻想”,但仍不失為一個“好小夥”。
他喜歡佩裡,但并不認為他值得自己花力氣去交往。
直到有一天,佩裡給他講了一起謀殺案,告訴他僅僅是“為了好玩”,自己在拉斯維加斯怎樣用自行車鍊條殺死一個黑人。
這件奇聞改變了迪克對小個子佩裡的看法,他開始對佩裡另眼相看,像威利-傑伊一樣——雖然兩人考慮的動機不同——漸漸斷定佩裡具有不同尋常且很有價值的特質。
在蘭辛監獄,有好幾個人吹噓自己殺過人或對此類事根本不畏懼,但迪克确信佩裡是其中罕見的一個,“一個天生的殺手”——頭腦絕對冷靜,但卻毫無憐憫之心,不管有沒有動機,都可以實施最冷酷的緻命打擊。
迪克認為,這一能力在他的監督下可以得到最完美的施展。
在得出這個結論後,他向佩裡展開了追求攻勢,大拍佩裡的馬屁:比如,假裝相信所有埋藏寶藏的故事,說自己和佩裡一樣渴望流浪、喜歡海港,但實際上,這些事情沒有一件是他喜歡的,他想過“正常的生活”——有一份自己的生意、一間房子、一匹馬、一輛新車,當然還少不了“一大群金發女郎”。
但是,在佩裡憑借自己的才能幫助迪克實現野心之前,無論如何不能使他對這點産生懷疑,這是至關重要的。
但也許迪克估計錯了,被耍了;如果真是這樣,如果事實證明佩裡不過是個“草包”——那就沒戲唱了,數月來的計劃也就白費了,除了轉身回去,别無其他。
絕不能發生這種事。
迪克又返回了加油站。
盥洗室的門仍然鎖着。
他砰砰砰地敲門,“搞什麼,快點,佩裡!” “馬上就好。
” “怎麼了?你病了?” 佩裡抓住洗手台的邊沿,支撐着站了起來。
他的腿在發抖,膝蓋的疼痛令他汗如雨下。
他用紙巾擦了擦臉,打開門,說道:“好了,我們走吧。
” 南希的卧室是家中最小、也最具個性的房間——充滿少女的情調,像芭蕾舞女孩的短裙一樣活潑可愛。
除了櫃子和寫字台外,所有的牆壁、天花闆都是粉色、藍色或白色。
粉白相間的床上堆放着藍色的枕頭,其餘的空間都被一隻白粉相間的特大号泰迪熊占去了,這是博比在縣商品交易會的射擊遊樂場上赢來的獎品。
在鑲着白邊的梳妝台上方挂着塊漆成粉色的軟木質小布告闆,上面釘着一些幹了的栀子花、幾張舊情人節卡片、自報上剪下的食譜以及許多照片,都是小外甥、蘇珊·基德維爾以及博比·魯普的。
其中博比的占了一大半:揮球拍的、打籃球的、開拖拉機的、穿着泳褲在麥金納湖畔玩水的(這是他敢走的最遠距離,因為他一直沒有學會遊泳),還有幾張是兩個人的合影。
其中南希最喜歡的一張是他們倆在郊遊時坐在樹蔭下,兩個人彼此含情凝視,雖然未曾微笑,但卻能看出滿心愉悅。
還有一些是馬呀貓呀的照片,雖然它們已經死了,但卻沒有被遺忘——比如“可憐的小笨笨”,它在不久前離奇死亡(南希懷疑是被人毒死的)——這些照片堆滿了她的書桌。
南希一直是全家最後一個睡下的。
正如有次她對朋友和家政老師波利·斯特林太太所說的那樣,午夜是她“既得意又自在的時間”。
這個時候,她會像例行公事一樣做美容,先把自己洗得幹幹淨淨,然後擦上晚霜,如果是周六夜裡還要洗頭發。
今晚,她把頭發吹幹、梳亮,又用一條薄薄的花色紗巾包起來,然後準備好明天早晨去教堂時穿的衣服:尼龍長襪,一雙黑色的鞋子,一套紅色天鵝絨禮服——這是她親手縫制的最漂亮的一件衣服。
下葬時,也是穿的這件。
在開始祈禱前,她總會寫點日記,記些瑣事(“夏天來了。
我希望永遠都是夏天。
蘇來過了,我們騎着寶貝去河邊。
蘇吹起了長笛。
有螢火蟲”)以及偶爾迸發的情感(“我愛他,真的”)。
這是一本可以用五年的日記,過去四年來,她從未漏記過一天,倒是好幾件顯著的大事(伊芙安娜的婚禮、小外甥的出生)和别的戲劇性事件(她“和博比第一次真正的吵架”——這一頁上沾有淚痕)促使她多占了未來記日記的地方。
不同色彩的墨水用來區分年份:一九五六年是綠色,一九五七年是紅色,一九五八年是淡紫色,而現在一九五九年,她決定用高貴的藍色。
但是在每一頁日記裡,她都用自己的筆迹作了修飾,一會兒向右斜,一會兒向左傾,時而活潑,時而誇張,忽而松散,忽而緊湊,她仿佛在問:這是南希嗎?是這一個,還是那一個?哪個才是我?有一次,她的英語老師裡格斯太太在一篇作文裡潦草地寫下這樣的評語:“寫得好。
但為什麼用三種不同的字體寫?”對此,南希的回答是:“我尚未成人,無法确定今後該用何種字體。
”不過近幾個月來,她有所進步,用顯露出成熟的筆迹寫着:“喬利妮來過了,我教她如何做櫻桃餡餅。
幫洛克希練習小喇叭。
博比過來了,我們一起看電視。
十一點,他離開了。
” “就是這兒,就是這兒,肯定沒錯,那是學校,那是車庫,現在我們往南拐。
”迪克興高采烈,口中念念有詞,在佩裡看來,迪克仿佛在嘀嘀咕咕地說着咒語。
他們離開公路,加速轉向一條荒涼的霍爾科姆小道,越過聖達菲鐵路。
“銀行,肯定是那家銀行。
現在往西拐——看見那樹了嗎?就是這兒,沒錯。
”車前的大燈照亮了一條榆樹夾道的小路,一叢叢被風吹動的風滾草急速地在路邊閃過。
迪克關掉大燈,将車速放慢了下來。
直到他的眼睛适應了月夜的環境,才将車停住。
半晌,車又開始向前蠕動。
霍爾科姆位于山地時區分界線東邊的十二英裡處,這個位置引得很多人的抱怨,早晨七點(在冬天則是八點或更遲)天仍然是黑的,倘若有星星的話,也仍然在閃爍。
這個星期天早上,維克·伊爾斯克的兩個孩子來幹活時就是如此。
九點,兩個男孩幹完活——其間他們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太陽已經升了起來,依舊是打野雞的一個好天氣。
他們離開幹活的地方,沿着小路跑回家的時候,對着一輛迎面而來的汽車揮了揮手,車中一個女孩也向他們揮手。
她是南希·克拉特的同班同學,名字也叫南希,南希·埃瓦爾特。
她是正在駕車的克拉倫斯·埃瓦爾特先生的獨生女。
埃瓦爾特先生是一位已屆中年的農場主,以種植甜菜為生。
他本人是不去教堂的,他的妻子也不去,但是每到周日,他都會開車送女兒到河谷農場,好讓她和克拉特一家一起去參加加登城衛理公會教徒的禮拜儀式。
這樣的安排使他“避免了來回去城裡兩趟”。
他總是要等到女兒安全地進屋後才放心離去,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講究衣着的南希,有着電影明星的身材,戴着眼鏡,走起路來婀娜不勝嬌羞。
她穿過草坪,按了按前門的門鈴。
這座房子有四個門,她在前門不停地敲着,裡面卻沒有反應,于是她走到下一處門——克拉特先生辦公室的那扇。
這兒的門半掩着,她又推開了一點兒,裡面一片漆黑,空無一人,但她想到就那麼“闖進去”,克拉特一家會見怪的,于是她又敲門,又按了按鈴,也是沒有任何動靜。
最後繞了一圈來到房子後面。
這兒是車庫,她看到兩輛雪佛蘭都在車庫裡,可見他們一定在家。
她又試了試第三個通往“儲物室”的門以及第四個——這扇門通往廚房,但全都沒有反應。
她隻好回到父親身邊。
她父親說:“也許他們在睡覺。
” “那是不可能的。
你能想象克拉特先生會為了睡覺而錯過去教堂?” “要麼我們走吧。
我們去教師公寓。
蘇珊應該知道出了什麼事。
” 教師公寓坐落在新式學校的正對面,是座陳舊的大廈,陰暗而寒酸。
二十套臨時房間被分成半租半送的公寓住宅,提供給那些找不到或租不起房子的學校員工住。
盡管如此,蘇珊·基德維爾和她的母親還是苦中作樂,把她們位于一樓的房間布置得溫暖而舒适。
令人難以相信的是,那間彈丸大小的起居室裡除了幾把椅子外,還放着一架風琴、一架鋼琴、一些花盆(盆中的鮮花正在盛開),通常還有一隻蹿上蹿下的小狗和一隻昏昏欲睡的肥貓。
這個星期天的早上,蘇珊站在窗前望着街道。
她是一位個子高挑、神情倦怠的年輕姑娘,鴨蛋臉上有一雙美麗的灰藍色眼睛;她的手很有特點,手指修長、靈巧,帶有一絲神經質的優雅。
她打扮整齊也準備去教堂,正盼着克拉特家的雪佛蘭趕快到來,她和南希·埃瓦爾特一樣,也經常和克拉特一家一起去參加教堂的禮拜儀式。
結果,克拉特一家沒來,來的是埃瓦爾特一家,而且還帶來了一個令人納悶的消息。
但蘇珊無從解釋,她母親也一樣,隻是說:“如果計劃有變,他們肯定會打電話來的。
蘇珊,你為什麼不給他們家打個電話?他們也許真是睡過頭了呢。
” “我也這樣想。
”蘇珊在後來所作的陳述裡這樣說,“我給他們家打電話,電話鈴響了,至少我有這樣的印象,電話鈴是響着的,噢,響了一分鐘或更長,沒人接。
所以,埃瓦爾特先生建議我們去他們家,把他們‘叫醒’。
但是當我們到了那兒時,我卻不想這麼做了。
一走進屋裡,我就感到害怕,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從未料到……那樣的事怎麼可能發生呢。
但是陽光如此明媚,一切看起來都那樣明亮而安靜。
當時,我看見他們的小汽車都在家,連凱尼恩的那輛老式追狼車也在。
埃瓦爾特先生當時穿着工作服,靴子上沾滿了泥;他覺得穿成這樣不适合去拜訪克拉特一家,尤其是他以前從未拜訪過,我是說,從未登門拜訪過。
最後,南希·埃瓦爾特說願意和我一起去。
我們繞到廚房門口,當然,那兒的門沒鎖,隻有赫爾姆太太會鎖上它,但克拉特家從來不鎖。
我們一走進去,我就知道克拉特家還沒吃早餐,沒有看見碟子,爐子上也空無一物。
我注意到事情有點不對勁:南希的錢包掉在地上,口微微開着。
我們穿過飯廳來到樓梯下方,南希的卧室就在上面。
我一邊叫着她的名字,一邊走上樓梯,南希·埃瓦爾特跟在我的後面。
我們的腳步聲大得令人害怕,周圍一片死寂。
南希房間的門是開着的。
窗簾沒有拉上,滿屋子陽光。
我不記得自己是否驚聲尖叫過。
但南希·埃瓦爾特說我确實叫了起來——叫啊叫啊,拼命地叫。
我隻記得南希的泰迪熊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看。
南希……我跑,我……” 在這期間,埃瓦爾特先生認為也許他不應該讓兩個女孩單獨進入房子。
當聽到尖叫聲時,他正從車裡出來,準備随她們一起進屋。
但是,還沒等他沖進屋裡,兩個女孩已經向他跑了過來。
他的女兒大叫道:“她死了!”說着便一頭栽進他的懷裡。
“真的,爸爸!南希死了!” 蘇珊向她轉過身來,“不,她沒死。
你别這樣說,你怎麼敢這麼胡說!她隻是流鼻血而已。
她總是流鼻血,流得很厲害,就是這麼回事。
” “太多太多的血。
牆上也有。
你沒看清楚。
” “我是摸不着頭腦,”埃瓦爾特後來作證說,“我想可能是那孩子受傷了什麼的。
在我看來,首先該做的是叫救護車。
基德維爾小姐(蘇珊)告訴我廚房裡有一部電話。
我在她說的位置找到電話,但是話筒并未挂上,當我把話筒撿起來時,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