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支硝酸銀棒溶劑内服。
可是,出血的情況卻一直未見發生。
見硝酸銀棒溶劑不起作用,他便開始給病人吃大劑量的奎甯,一天服用兩次,這下倒還真的使病情得到了緩解。
可是,也就隻隔了兩周,兩周之後,那種和嚴重的暈船症極為相似的發作重又開始,屈爾比斯的病情診斷随即受到動搖,或者說在另外一個意義上得到确定:他認為現在應該完全有把握把我朋友的這個病診斷為一種慢性胃炎,同時伴有顯著的、而且是右邊一側的胃擴張,以及血液粘滞,影響頭部供血。
他現在開的方子是卡爾斯巴德礦泉水[4],外加一份病人食譜,按照這份以盡可能量少為原則的食譜,菜單上幾乎隻能寫上嫩肉、流食、湯以及蔬菜,汁少的東西、面包都被認為是有害的而應該加以避免。
這同時也是為了對付阿德裡安胃酸産生過多的情況,他的胃酸那叫多啊,程度極其嚴重,這其中的原因,屈爾比斯傾向于認為,至少應該部分歸于神經緊張,即一種中樞作用,也就是說,在這裡,大腦首次開始在他的診斷猜測中占據一席之地。
然而,即便胃擴張已經治愈,頭痛和嚴重的惡心卻未見有消失,他于是就開始越來越把這些疾病現象往大腦上推——而病人所提出的那種對避開光線的迫切要求則讓他愈發堅定了自己的這種推測:這位病人即使不在床上,也要在那間黑漆漆的屋子裡呆上半天,因為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就足以讓他的神經感到疲憊不堪,以至于他極度渴求黑暗,享受黑暗就如同享受一個讓他感到舒服的環境一般。
我本人白天有些時候也是在那間修道院院長室和他一起聊天度過,那屋子是如此之暗,以至于你隻有經過較長時間的适應之後才能分辨出家具的輪廓,分辨出從外面滲透到牆壁上的一絲微光。
按照醫囑,這段時間早上要用冰袋敷頭,用冷水澆頭,這種做法從效果來看,比前面的明顯要好,但也隻是當鎮痛劑用而已,雖然能夠起到緩解作用,卻遠遠談不上康複:那種陰森恐怖的狀态并沒有能夠被消除,而是間歇性地反複發作。
病人說,如果沒有這種持續不斷的發作的話,他自己倒是很想咬牙挺過去的,可是,這種位于頭部的,位于兩眼之上的持久的疼痛和壓迫感,這種難以言說的、渾身從頭頂到腳尖整個地都跟癱瘓了似的感覺,似乎也累及到了語言器官,緻使病人,不知他自己意識到沒有,有時會張嘴乏力,說話不得勁,吐字不清。
我當然更願意相信的是,他對此并不介意,因為這并未阻礙他繼續把話說完;不過,他另外有時也會給我造成這樣一種印象,即他恰恰是在利用這種阻礙,這種阻礙正中他的下懷,如此這般,他就可以用一種并非訓練有素的、目的就是不想讓人完全聽懂的方式,就如同癡人說夢那樣地,來說一些事情,而且在他看來,用這種方式來叙說這些事情是合适的。
而他跟我說起安徒生童話中的小人魚時用的正好就是這種方式,他說他格外喜愛和佩服那個小人魚,當然也包括書中對海底巫婆的醜惡領地所作的那種真正傑出的描繪,那巫婆住在洶湧翻卷的渦流後面,住在珊瑚蟲的森林裡,而那個充滿渴望的孩子居然鬥膽跑到那裡,目的就是為了把她的魚尾變成人腿,然後再通過黑眼睛王子的愛情——她自己有着一雙“像最深的海底那樣藍的”眼睛——或許,像那些人那樣,獲得一個不朽的靈魂。
他玩弄比較的遊戲,那個啞巴美人魚每走一步,她的雪白的雙腳就會感到刀割一般的疼痛,他把她甘願遭受的這種痛苦和他自己所不得不持續忍受的折磨相提并論,他稱她是他患難與共的姐妹,他另外還對她的行為、她的固執、她的感傷的對兩條腿的人的世界的錯誤的向往提出一種親人般的、幽默中透着真實的批評。
“事情起因于一個大理石塑像,這塑像掉到海底,被她拾到,不覺神魂颠倒起來,”他說道,“這塑像是個男孩子,很明顯是出自托爾瓦爾德森[5]之手,可她倒好,竟然對它發生了不該發生的濃厚興趣。
她的祖母原本應該把這個東西從她手上奪下來才是,而不是另外又同意這個小人兒再往藍色的沙子裡種下一棵紅如玫瑰的垂柳。
因為起初太放任她了,所以,待她後來對那個被歇斯底裡高估了的人間,對那個‘不朽的靈魂’表現出那種強烈渴望之時,就再也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去遏制她了。
一個不朽的靈魂,怎麼會是這樣呢?一個極其愚蠢的願望!而比這要讓人感到安慰得多的則是,知道小人魚命中注定死後将變成海上的泡沫。
那個王子是個笨蛋,他根本不知道去珍惜她,反而讓她眼睜睜地看着他去娶另外一個女人,若是換了一個普通的水妖,人家就會在他王宮的大理石台階旁引誘他,把他拉進水中,溫柔地将他淹死,而不是像她所做的那樣,讓她的命運受制于他的愚蠢。
而他說不定還真會去愛她,愛那天生長着一條魚尾的她,勝過愛那長着疼痛不已的人腿的她一百倍……” 他抱着一種根本無法叫人當真的客觀,眉頭緊皺,同時又隻是含糊不清地、雙唇勉強蠕動地談論這個水怪的形體,談論這個形體在美學意義上較之于叉開兩腿的人體的優越之處,談論女人的身體自臀部往下合并為一條有着光滑魚鱗的、有力而柔韌的、為娴熟的掠過而生的魚尾之後所能獲得的那種線條的魅力。
把人和動物進行神話式結合一般所難免的種種怪異,都被他在這裡一一否定掉了,讓人覺得,他似乎并不承認神話虛構這個概念在這裡根本就是恰當的:這個來自大海的女人擁有完美的、最招人喜愛的、有機的真實性、美和必然性,這一點人們完全能夠覺察到,尤其是當他們看到,付出高昂代價換來兩條人腿的小人魚最後卻落得可悲可憐、往昔地位不保的田地,但是,沒有人會因此而感謝她——這個女人無疑是自然的一分子,自然已經對其有所虧欠了。
如果自然已經對其有所虧欠的話,他是不相信這個的,他在這方面甚至知道得更多,等等。
現在,我的耳旁仿佛依然聽見他在這樣述說或呢喃,帶着一種陰暗的、我也幽默地予以回應的幽默,見他在明顯承壓的情況下還能夠擁有這樣的快樂情緒,我這心裡,如平素一樣,除了默默的佩服之外,仍不免幾分擔驚受怕。
正是這種情緒讓我由着他拒絕了屈爾比斯大夫當時出于醫生的職責所作的建議:他向他推薦或是讓他考慮去看更高一級的醫學權威;但阿德裡安避而不答,根本不感興趣。
他說,他首先是完全相信屈爾比斯的,另外他也堅信,他多多少少都必須依靠自己,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天生的抵抗力來征服這個毛病。
這一點符合我自己的預感。
我其實是更傾向于改變一下環境,去作一次療養的,這也正是那位大夫的建議,但出乎意料的是,他沒有能夠說服他的病人。
後者太留戀這個有房子、農莊、教堂鐘樓、池塘和山丘的生活圈子了,太留戀他那古色古香的研修室、他那天鵝絨的椅子了,所以,任何代之以療養的想法他都容不得一星半點,哪怕隻是抽出僅僅四周的時間去療養一下,去過一下以集體用餐、漫步林蔭道和聽音樂為内容的療養生活,對他而言都是極其恐怖的事情。
他首先拿出施魏格施迪爾太太當擋箭牌,說他要替她着想,他不希望讓她覺得,他更喜歡在外面随便找個普通護理而不是她的護理,從而傷害她的感情——因為,他覺得自己實際上早就已經在這位,在這位善解人意、沉着鎮定、通情達理而又内行的母親這裡受到了無微不至的最好照顧了。
這話說得倒也真是一點不假,試問,他還能上哪兒去找像她這樣的照顧呀,她現在,遵照最新的推薦,每四個小時就會給他上一次飯菜:八點鐘是一隻雞蛋、可可飲料和烤面包片,十二點鐘是一小份牛排或一份煎肋肉排,下午四點鐘是湯、肉和一點蔬菜,晚上八點則是烤肉冷盤和茶。
這樣的安排是非常舒服的。
它可以防止因暴飲暴食而導緻的消化不良。
納可黛和庫尼恭德·羅森施蒂爾輪流造訪普菲弗爾林。
她們帶來鮮花,果醬、蜜餞之類煮透裝瓶保存的食物,薄荷夾心糖果,或是别的什麼稀缺物品。
她們并不是每次都受到接待,甚至很少受到接待,但她倆卻并不因此而絲毫有所動搖。
庫尼恭德在遭受拒絕的時候會通過她那特别成熟莊重的、用最純潔和最高貴的德語寫就的一封封信函來對自己作出補償。
當然,這樣的安慰納可黛卻是不會有的了。
我很願意看到呂迪格爾·席爾德克納普,這個和他有着同樣的眼睛的人,出現在我們的這位朋友身旁。
有他在場,他會感到無比安慰,無比快樂。
如果他在場的次數能更多一些,那該有多好啊!可是,阿德裡安這次病得很重,而每當遇到這種嚴重的情況時,呂迪格爾的幫助往往就會陷于癱瘓狀态——我們知道,他的那種迫切希望受到别人的歡迎的感覺會使他變得固執倔強,讓他吝惜起自己來。
他也總能找到各種借口,也就是說,總能找到讓他的這種奇特的精神氣質變得合理起來的各種可能性,如:他要忙于賣文為生,他的翻譯工作把他折磨得夠嗆,他真的有事很難走開,而且,他自己的健康也由于營養不良而受到損害;他的腸炎發得更頻繁了,如果他要是在普菲弗爾林露面的話——不管怎樣,他偶爾還是會過來看一下的——那麼,他就會戴上一條法蘭絨保暖用羊毛腰帶,甚至也可能是一條潮濕的覆蓋有防水橡膠的敷布——
可是,出血的情況卻一直未見發生。
見硝酸銀棒溶劑不起作用,他便開始給病人吃大劑量的奎甯,一天服用兩次,這下倒還真的使病情得到了緩解。
可是,也就隻隔了兩周,兩周之後,那種和嚴重的暈船症極為相似的發作重又開始,屈爾比斯的病情診斷随即受到動搖,或者說在另外一個意義上得到确定:他認為現在應該完全有把握把我朋友的這個病診斷為一種慢性胃炎,同時伴有顯著的、而且是右邊一側的胃擴張,以及血液粘滞,影響頭部供血。
他現在開的方子是卡爾斯巴德礦泉水
這同時也是為了對付阿德裡安胃酸産生過多的情況,他的胃酸那叫多啊,程度極其嚴重,這其中的原因,屈爾比斯傾向于認為,至少應該部分歸于神經緊張,即一種中樞作用,也就是說,在這裡,大腦首次開始在他的診斷猜測中占據一席之地。
然而,即便胃擴張已經治愈,頭痛和嚴重的惡心卻未見有消失,他于是就開始越來越把這些疾病現象往大腦上推——而病人所提出的那種對避開光線的迫切要求則讓他愈發堅定了自己的這種推測:這位病人即使不在床上,也要在那間黑漆漆的屋子裡呆上半天,因為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就足以讓他的神經感到疲憊不堪,以至于他極度渴求黑暗,享受黑暗就如同享受一個讓他感到舒服的環境一般。
我本人白天有些時候也是在那間修道院院長室和他一起聊天度過,那屋子是如此之暗,以至于你隻有經過較長時間的适應之後才能分辨出家具的輪廓,分辨出從外面滲透到牆壁上的一絲微光。
按照醫囑,這段時間早上要用冰袋敷頭,用冷水澆頭,這種做法從效果來看,比前面的明顯要好,但也隻是當鎮痛劑用而已,雖然能夠起到緩解作用,卻遠遠談不上康複:那種陰森恐怖的狀态并沒有能夠被消除,而是間歇性地反複發作。
病人說,如果沒有這種持續不斷的發作的話,他自己倒是很想咬牙挺過去的,可是,這種位于頭部的,位于兩眼之上的持久的疼痛和壓迫感,這種難以言說的、渾身從頭頂到腳尖整個地都跟癱瘓了似的感覺,似乎也累及到了語言器官,緻使病人,不知他自己意識到沒有,有時會張嘴乏力,說話不得勁,吐字不清。
我當然更願意相信的是,他對此并不介意,因為這并未阻礙他繼續把話說完;不過,他另外有時也會給我造成這樣一種印象,即他恰恰是在利用這種阻礙,這種阻礙正中他的下懷,如此這般,他就可以用一種并非訓練有素的、目的就是不想讓人完全聽懂的方式,就如同癡人說夢那樣地,來說一些事情,而且在他看來,用這種方式來叙說這些事情是合适的。
而他跟我說起安徒生童話中的小人魚時用的正好就是這種方式,他說他格外喜愛和佩服那個小人魚,當然也包括書中對海底巫婆的醜惡領地所作的那種真正傑出的描繪,那巫婆住在洶湧翻卷的渦流後面,住在珊瑚蟲的森林裡,而那個充滿渴望的孩子居然鬥膽跑到那裡,目的就是為了把她的魚尾變成人腿,然後再通過黑眼睛王子的愛情——她自己有着一雙“像最深的海底那樣藍的”眼睛——或許,像那些人那樣,獲得一個不朽的靈魂。
他玩弄比較的遊戲,那個啞巴美人魚每走一步,她的雪白的雙腳就會感到刀割一般的疼痛,他把她甘願遭受的這種痛苦和他自己所不得不持續忍受的折磨相提并論,他稱她是他患難與共的姐妹,他另外還對她的行為、她的固執、她的感傷的對兩條腿的人的世界的錯誤的向往提出一種親人般的、幽默中透着真實的批評。
“事情起因于一個大理石塑像,這塑像掉到海底,被她拾到,不覺神魂颠倒起來,”他說道,“這塑像是個男孩子,很明顯是出自托爾瓦爾德森
她的祖母原本應該把這個東西從她手上奪下來才是,而不是另外又同意這個小人兒再往藍色的沙子裡種下一棵紅如玫瑰的垂柳。
因為起初太放任她了,所以,待她後來對那個被歇斯底裡高估了的人間,對那個‘不朽的靈魂’表現出那種強烈渴望之時,就再也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去遏制她了。
一個不朽的靈魂,怎麼會是這樣呢?一個極其愚蠢的願望!而比這要讓人感到安慰得多的則是,知道小人魚命中注定死後将變成海上的泡沫。
那個王子是個笨蛋,他根本不知道去珍惜她,反而讓她眼睜睜地看着他去娶另外一個女人,若是換了一個普通的水妖,人家就會在他王宮的大理石台階旁引誘他,把他拉進水中,溫柔地将他淹死,而不是像她所做的那樣,讓她的命運受制于他的愚蠢。
而他說不定還真會去愛她,愛那天生長着一條魚尾的她,勝過愛那長着疼痛不已的人腿的她一百倍……” 他抱着一種根本無法叫人當真的客觀,眉頭緊皺,同時又隻是含糊不清地、雙唇勉強蠕動地談論這個水怪的形體,談論這個形體在美學意義上較之于叉開兩腿的人體的優越之處,談論女人的身體自臀部往下合并為一條有着光滑魚鱗的、有力而柔韌的、為娴熟的掠過而生的魚尾之後所能獲得的那種線條的魅力。
把人和動物進行神話式結合一般所難免的種種怪異,都被他在這裡一一否定掉了,讓人覺得,他似乎并不承認神話虛構這個概念在這裡根本就是恰當的:這個來自大海的女人擁有完美的、最招人喜愛的、有機的真實性、美和必然性,這一點人們完全能夠覺察到,尤其是當他們看到,付出高昂代價換來兩條人腿的小人魚最後卻落得可悲可憐、往昔地位不保的田地,但是,沒有人會因此而感謝她——這個女人無疑是自然的一分子,自然已經對其有所虧欠了。
如果自然已經對其有所虧欠的話,他是不相信這個的,他在這方面甚至知道得更多,等等。
現在,我的耳旁仿佛依然聽見他在這樣述說或呢喃,帶着一種陰暗的、我也幽默地予以回應的幽默,見他在明顯承壓的情況下還能夠擁有這樣的快樂情緒,我這心裡,如平素一樣,除了默默的佩服之外,仍不免幾分擔驚受怕。
正是這種情緒讓我由着他拒絕了屈爾比斯大夫當時出于醫生的職責所作的建議:他向他推薦或是讓他考慮去看更高一級的醫學權威;但阿德裡安避而不答,根本不感興趣。
他說,他首先是完全相信屈爾比斯的,另外他也堅信,他多多少少都必須依靠自己,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天生的抵抗力來征服這個毛病。
這一點符合我自己的預感。
我其實是更傾向于改變一下環境,去作一次療養的,這也正是那位大夫的建議,但出乎意料的是,他沒有能夠說服他的病人。
後者太留戀這個有房子、農莊、教堂鐘樓、池塘和山丘的生活圈子了,太留戀他那古色古香的研修室、他那天鵝絨的椅子了,所以,任何代之以療養的想法他都容不得一星半點,哪怕隻是抽出僅僅四周的時間去療養一下,去過一下以集體用餐、漫步林蔭道和聽音樂為内容的療養生活,對他而言都是極其恐怖的事情。
他首先拿出施魏格施迪爾太太當擋箭牌,說他要替她着想,他不希望讓她覺得,他更喜歡在外面随便找個普通護理而不是她的護理,從而傷害她的感情——因為,他覺得自己實際上早就已經在這位,在這位善解人意、沉着鎮定、通情達理而又内行的母親這裡受到了無微不至的最好照顧了。
這話說得倒也真是一點不假,試問,他還能上哪兒去找像她這樣的照顧呀,她現在,遵照最新的推薦,每四個小時就會給他上一次飯菜:八點鐘是一隻雞蛋、可可飲料和烤面包片,十二點鐘是一小份牛排或一份煎肋肉排,下午四點鐘是湯、肉和一點蔬菜,晚上八點則是烤肉冷盤和茶。
這樣的安排是非常舒服的。
它可以防止因暴飲暴食而導緻的消化不良。
納可黛和庫尼恭德·羅森施蒂爾輪流造訪普菲弗爾林。
她們帶來鮮花,果醬、蜜餞之類煮透裝瓶保存的食物,薄荷夾心糖果,或是别的什麼稀缺物品。
她們并不是每次都受到接待,甚至很少受到接待,但她倆卻并不因此而絲毫有所動搖。
庫尼恭德在遭受拒絕的時候會通過她那特别成熟莊重的、用最純潔和最高貴的德語寫就的一封封信函來對自己作出補償。
當然,這樣的安慰納可黛卻是不會有的了。
我很願意看到呂迪格爾·席爾德克納普,這個和他有着同樣的眼睛的人,出現在我們的這位朋友身旁。
有他在場,他會感到無比安慰,無比快樂。
如果他在場的次數能更多一些,那該有多好啊!可是,阿德裡安這次病得很重,而每當遇到這種嚴重的情況時,呂迪格爾的幫助往往就會陷于癱瘓狀态——我們知道,他的那種迫切希望受到别人的歡迎的感覺會使他變得固執倔強,讓他吝惜起自己來。
他也總能找到各種借口,也就是說,總能找到讓他的這種奇特的精神氣質變得合理起來的各種可能性,如:他要忙于賣文為生,他的翻譯工作把他折磨得夠嗆,他真的有事很難走開,而且,他自己的健康也由于營養不良而受到損害;他的腸炎發得更頻繁了,如果他要是在普菲弗爾林露面的話——不管怎樣,他偶爾還是會過來看一下的——那麼,他就會戴上一條法蘭絨保暖用羊毛腰帶,甚至也可能是一條潮濕的覆蓋有防水橡膠的敷布——